徐工集团下岗工人创业无息借贷为什么不能提出住房公积金

    网友:跟帖很久,樵夫就下岗工人怎么看?  樵夫:英国的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圈土地,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圈国企,社资殊途,但圈地和圈国企运动却殊途同归,它们都造就了一个苦难深重生活在社会底层却为这个浮华的经济社会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苦力阶层——失业工人阶级。  但是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社会经济发达的结果是形成了社会主义梦寐以求的福利社会主义;而圈国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后,社会经济发达的后果却是形成了被描述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最弱肉强食毫无人性的丛林资本主义。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结论在这里被真实的历史彻底颠倒。  下岗工人,他们应该是社会变革的主力,但中国国企数千万下岗工人相对于十三亿蒙昧百姓和八千万“无产特权阶级”党人来说,却是微不足道的,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圈国企运动继续向资本主义初级阶段的圈地运动颠倒发展、八九亿农民终于在城镇化运动中被从土地上驱赶出来成为待业的劳动大军之后,促使社会变革的主要社会力量就成熟了,浩浩荡荡,摧枯拉朽。  变革的事实会瓜熟蒂落,但是一个熟透了的果子自然落在地上,必定是会烂掉的,但渡尽劫波,来年的春天,肥沃的土壤里必有一枝嫩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那将是一个不再有剥削和压迫、脱离了低级畜生趣味的全新文明,被扭曲了的历史发展曲线将会重上正轨。
楼主发言:7次 发图:0张 | 更多
  沙发,顶了再看
  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社会变革的主要社会力量
  这篇文章至少告诉我们,我们伟大英明的党早在1976年以前就预言了“苏共要倒台”(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六年第七期)1976年红旗杂志批评小平的文章_百度文库:邓小平这一套并不是他的什么创造发明,而是从苏修那里贩来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所谓“经济改革”的翻版。为了发展官僚垄断资本主义,苏修大力推行以物质刺激、利润挂帅为核心的所谓“经济新体制”。他们大搞技术至上、专家治厂,由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一手操纵国民经济的领导权。他们的企业条例明文规定,经理有权出卖、转让或出租企业的生产资料,有权招收和解雇工人,对工人可以为所欲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在企业之上,又通过中央主管部——生产联合公司两级或三级体制,进行垂直领导,实行“条条专政”。这些联合公司规模庞大,而且集中了企业几乎所有的管理职能。苏修叛徒集团就是这样通过推行“经济新体制”,加紧对全国企业实行垄断和统治。苏修的现实是一面镜子。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经济一旦变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广大劳动人民将是多么深重的灾难。今天,苏联的劳动人民政治上无权,经济上受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被苏修吹嘘为“福利计划”的“九五计划”已经宣告破产,工业增长率连年下降,农业搞得一团糟,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调,广大工农群众同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切,使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危机不断加深。邓小平想步苏修的后尘,其结果只能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把社会主义经济搞垮,哪里还谈得到把我们的国民经济搞上去?哪里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认真看看这段话,想想我们的“医改,房改,教改还有以后的养老“)   毛主席指出,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凡是顽固地要走资本主义路线的人,“他们实际上是准备投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邓小平正是这样。他认为搞经济建设,搞四个现代化,中国人不行,社会主义制度也不灵了,只能依靠“引进外国技术装备”,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他提出了一个所谓“大政策”,主张同外国“订长期合同”,由外国资本家供应“最新最好的设备”,用我国生产的矿产品去“偿付”。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大政策”。  搞经济建设,是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自力更生,还是崇洋媚外,依赖外国,这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毛主席教导我们:“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邓小平完全背叛了毛主席提出的这条路线。他的所谓“大政策”,实际上是反对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国人民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以“引进外国技术装备”为立足点。这充分说明他搞的还是“黑猫,白猫“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  要不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首先是政治问题。垄断先进技术设备,利用经济实力卡住对方脖子,进行敲榨勒索,渗透扩张,这从来是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别国的重要手段。在今天的世界上,一个国家如果经济上不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那么,它在政治上就不可能是独立的,或者这种独立是不巩固的,就有可能被两个超级大国所控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导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引进某些外国技术和设备,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绝不能把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点上。  如果象邓小平所主张的那样,不是自力更生为主,而是单纯依靠引进外国技术,抄袭外国设计,搬用外国工艺,仿制外国设备,那就只能永远踩着洋人的脚印亦步亦趋,跟在洋人屁股后面爬行,其结果不仅不可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将使我国的技术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控制之下。垄断资产阶级的一些经济学家,胡说什么工业落后国家只有依靠帝国主义的技术才能“起飞”,而顶着共产党员称号的邓小平的主张竟然同这种谬论如此合拍,岂不是莫大的讽刺!  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说明邓小平的经济主张完全适应了帝国主义的需要。  苏修《真理报》曾经鼓吹,用苏联的资源作抵押品,去“吸收国外资金和经验,以便将来得以用建设项目生产出来的一部分产品清偿所借的贷款”。邓小平的“大政策”,和苏修的办法正是一路货色。其实质就是出卖我们的自然资源和国家主权,变相借外债。邓小平还无耻地吹嘘他的“大政策”有三大“好处”:一能出口,二可带动技术改造,三可容纳劳动力。这是什么样的“好处”?!无非是外国垄断资本家出钱,出设备,我国出人力,为帝国主义掠夺我国自然资源、榨取我国人民的血汗大开方便之门。这样的“好处”,中国人民在解放前早就领教过了。按照邓小平这个投降主义的“大政策”搞下去,我们的国家只能一步一步地沦为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原料供应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不仅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要完全丧失,而且民主革命的成果也将化为乌有。邓小平代表外国大资产阶级利益,充当帝国主义买办的丑恶嘴脸,不是暴露得淋漓尽致了吗?  近百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企图依靠帝国主义提供技术和贷款来发展经济,使中国富强,只是一种幻想。清末的洋务派曾经鼓吹所谓“借债兴利”,认为只用国家资源作抵押,向帝国主义国家大量借款,“仿行”外国技术办工业,才是中国“自强之机”和“安身立命之端”。事实恰恰相反,正是他们的这一套完全适应了帝国主义倾销商品、输出资本、瓜分中国的需要。洋务运动不是什么中国的“自强之机”,而是使中国越来越陷于民穷财尽;不是什么“安身立命之端”,而是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曾经有一部分人热衷于搞“实业救国”。他们把工业不发达看作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认为只要大规模地发展工商实业,就能使中国由贫弱变为富强。他们没有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幻想不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经济而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但是,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双重压迫下,“实业救国”论者的命运不外两种:或者失败,幻想一概破灭;或者投入帝国主义的怀抱,和买办资产阶级殊途同归。邓小平其人在青少年时代就有所谓“实业救国”的思想。几十年来,他的资产阶级立场和世界观根本没有触动。随着革命的不断深入,他的资产阶级反动本性就越来越暴露。邓小平从反对社会主义革命,搞复辟倒退,到继承买办资产阶级的衣钵,搞投降卖国,其结果必然落得和历史上的洋奴买办一样可耻的下场。  “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得出的历史的结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中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离开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离开了无产阶级专政,离开了社会主义道路,只能是一句空话。革命正在改变一切,革命能够改变一切。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决依靠和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向着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继续前进。
  1976年红旗杂志批评邓小平的文章  邓小平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谬论很多,其中贯穿着一条黑线,那就是:对内代表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争夺国民经济的领导权,要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变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外搞投降卖国,妄图把我国变为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这实质上是一种买办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   为了复辟资本主义,邓小平抛出了“三项指示为纲”的反动纲领,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路线和与它相适应的一套方针、政策……其目的就是要用资产阶级专政代替无产阶级专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变质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早在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就提出,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加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要“在中央的统一计划下,让地方办更多的事”,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但是,刘少奇、邓小平同毛主席的指示大唱反调,长期拒不执行这个正确方针,却对帝国主义的托拉斯那一套推崇备至,大搞“条条专政”……   邓小平在经济领域推行“条条专政”,是为了在政治上搞修正主义,搞资产阶级专政的需要。“条条专政”是同党的一元化领导相对立的。所谓“条条专政”,无非是由中央主管部门中的少数人直接对企业发号施令,实行垂直领导,各个“条条”自成系统,一通到底,取消党中央和地方党委的经济大权,排斥各级党委的一元化领导。“条条专政”上不谋于中央,下不谋于地方,对中央闹分散主义,搞“多中心”,对地方、对群众搞专制主义,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经验表明,搞“条条专政”有利于走资派自上而下地推行修正主义路线……  邓小平重搞“条条专政”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整顿”掉。搞“条条专政”必然把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分割成为一行一业“条条”的“私产”,使部门、行业之间壁垒森严,分工如分家,甚至以邻为壑,互相拆台,把部门之间的关系变成资本主义的竞争关系。搞“条条专政”就会不顾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综合平衡,片面强调“条条”本位的需要,破坏全国经济的合理布局,破坏资源的综合利用,阻挠跨“条条”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总之,“条条专政”从根本上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的原则,违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观点和群众观点,破坏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所谓“条条专政”,究竟由谁来专政呢?显然,在邓小平心目中就是由党内的走资派和没有改造好的资产阶级技术专家来专政。他提出“整顿的核心是领导班子”,一心要把“不要怕第二次被打倒”的走资派安插在各个部门,就是代表党内外资产阶级妄图篡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权。可见,由邓小平控制的“条条”来“整顿”经济,就是要搞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要贯彻他那一套专家治厂、利润挂帅、物质刺激、生产第一?   邓小平在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上复活“条条专政”,在企业内部推行…..那一套,对工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这是他搞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的两个方面。毛主席在六 四年就指出:“管理也是社教。如果管理人员不到车间小组搞三同,拜老师学一门至几门手艺,那就一辈子会同工人阶级处于尖锐的阶级斗争状态中,最后必然要被工人阶级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打倒。”邓小平一贯对抗毛主席关于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指示,顽固地推行他那条以工人阶级为敌的修正主义路线。他公开鼓吹“依靠工农兵是相对的”,根本不把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当作主人翁,否认他们有管理经济的权利。他…..不仅要把过去对工人群众实行“管、卡、压”的一套全部重新搬出来,而且叫嚷要“从严”。这充分暴露出他就是毛主席所尖锐批判的吸工人血的资产阶级分子的总代表。企业执行什么路线和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决定着企业实际上归哪个阶级所有。按照邓小平的修正主义路线搞下去,企业的领导权必然掌握在走资派、党内资产阶级手里,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权力,大量侵吞和挥霍工人阶级创造的财富,骑在工人群众头上作威作福。这样,社会主义企业就会名存实亡,变成官僚垄断! 资本主义的企业。
  "来年的春天,肥沃的土壤里必有一枝嫩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这个是真的,我信。  问好楼主。
  @furthan 41067楼
21:48:30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朴素真理,再说一遍,美国不禁枪的逻辑,就是出于此一真理。  ——————————————————  只有认清这一真理,才有谈人权的资本。屁孩儿们单凭所向披靡的荷尔蒙激情左右行事,虽一时难以理解,但应该情有可原。  -----------------------------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枪杆子里面出的是山寨土匪政权;枪杆子下面出的才是国家民主政权。怎么?摸不着头脑了嗦?我来告诉您,前者是在强权枪杆子威胁百姓下建立的政权,当然是土匪政权;后者则是在百姓枪杆子威胁强权下建立的政权,当然是民主政权。  您告诉我,就今天的世界来看,究竟哪种枪杆子出政权才是“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朴素真理”?
  看得目光潮润,变革的力量在积蓄中,  看向未来。。。。
  @江南樵夫 说到底,早晚也会变革。只不过欧洲已经走过的路,中国正在走罢了。  工人不下岗就能有饭吃?下岗工人里没有楼主所说的八千万党人?(另纠正下八千万好像是2012年数据)  一个企业,半年发不出工资,和下岗有什么区别?反倒是在职,你还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再就业再创业。这里我不是说下岗好,只是当时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请楼主提点一二。  不要动不动就野蛮,资本主义就没野蛮过?看看资本主义的历史,有几个国家摆脱过这个野蛮的过程?  最恨你这样信口雌黄,满腹牢骚之徒
  支持 @江南樵夫
  @wpd1980 8楼
20:11:03  @江南樵夫
说到底,早晚也会变革。只不过欧洲已经走过的路,中国正在走罢了。  工人不下岗就能有饭吃?下岗工人里没有楼主所说的八千万党人?(另纠正下八千万好像是2012年数据)  一个企业,半年发不出工资,和下岗有什么区别?反倒是在职,你还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再就业再创业。这里我不是说下岗好,只是当时的情况下,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出路?请楼主提点一二。  不要动不动就野蛮,资本主义就没野蛮过?看看......  -----------------------------  为什么工人下岗了,企业就能活?
wpd1980,您下过岗吗?
  风光好
  学而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  那当然,但您用党国自己的臭脚试穿给人民准备的鞋子就算合脚那也只是合您党国自己的臭脚,人民就算不合脚,强权之下,敢怒还敢言吗?在国际场合发此恶飙,不仅无知,亦且无耻。  学而时的这种浅薄无知的态度和作风,给中国未来的前程又增一分阴云。
  02年,夫妻从不同的工厂下岗,孩子正上中学。家无存粮啊。重新就业?找份体面点的工作绝对是妄想。都不知怎么熬过来的。看见下岗工人这几个字心就在痛,就在流血。
  @wangli188 13楼
02:22:55  02年,夫妻从不同的工厂下岗,孩子正上中学。家无存粮啊。重新就业?找份体面点的工作绝对是妄想。都不知怎么熬过来的。看见下岗工人这几个字心就在痛,就在流血。  -----------------------------  同感
  现在有人提出延迟退休,下岗工人们日子更加艰难了!
  楼主好!最近工作很忙一直未能来顶贴,抱歉,抱歉!
  在拥有现代科技的暴力机器面前,一切反抗皆是徒劳。  
  顶顶项  
  顶!人多力量大!
  顶樵夫,节日快乐。
  @江南樵夫 下岗工人们顶起来!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朴素真理
  兄弟....表给偶丢丢哦....  
  替下岗说出心里话,下岗工人确实是开放改革的牺牲品。
  替下岗说出心里话,下岗工人确实是开放改革的牺牲品。
  “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好像是毛泽东说的的话。以现在看就是领导们下岗了,真滑稽!
  我是一个小P民,政治我不懂也不敢胡说,怕被河蟹。从我50多岁下岗工人所经历,好坏能辩明白。我最大愿望和梦想就是能和公务员法规定30年工龄退休政策一样早日退休安度晚年!岁数略大了,身体也不好,只有这点希望了。望左右人士不要骂我!!!
  顶一下  
  才四千万下岗工人,你顶上天有毛用?在奇葩国,就算现在立即饿死掉四亿下岗工人,最多拉下警报,给你默哀五分钟。还嫌死少了啊。我也是下岗工人,在死亡线上笑呢。  
  除去中国的特殊国情不算,下岗工人其实是经济运作的一种自然现象。所谓下岗,是市场不平衡的一种体现。如果劳动力供需平衡的话,就不存在下岗。为什么不平衡呢?很多时候是产业的变化,某些产业兴盛了,某些产业衰落了,如果协调人才?就是靠下岗。下岗的人进入新的,正在崛起的领域,就形成了人才的流动。   当然了,如果你拒绝流动,那么就成了多余的人才。
  还下岗人员公平与正义真的很难吗?(原创首发)回复:1 人气:126  发表于 06:24:14 0   还下岗人员公平与正义真的很难吗?  -------对全国到处是刑事冤假错案的平反却对8000多万下岗人员无人问津的思考!  因为这些人现在基本进入到退休阶段,所以退休接口与补偿和赔偿的问题日益重要!  汪华斌  今天的中国到处是刑事冤假错案的平反,从而给很多中国人带来憧憬;既然我们社会要恢复公平与正义,那我们社会就不应该只限于刑事的冤假错案;因为我们社会的民事、商事、行政案件上也有冤假错案。更为严重的问题是以改革的名义而处罚的8000多万下岗人员,他们更是法律空白的受害者。因为当初下岗时的法律依据就是‘领导决定的’,所以没有任何公平与正义的法律给这些人权力。正因为如此,难道我们要还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不是首当其冲的就应该给这些人平反呢?  是啊!我们最高法院最近的司法解释,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这应该是对冤假错案的最大否定。我不谈司法机关就应该还社会公平,但起码不应该制造冤假错案;因为冤假错案剥夺的不仅仅是受害人的政治生命,而且生命都有可能被剥夺;如2005年河北曝出一个惊天冤案,在押犯罪嫌疑人王书金交代;他11年前曾强奸杀人。然而警方调查时却发现这起案件早已结案,强奸杀人的罪犯聂树斌10年前已被执行死刑。还有我们湖北京山的佘祥林因为杀妻案而坐了十几年牢,可最后竟然是被杀的妻子居然回来了。还有最近的浙江叔侄杀人案,同样也被司法调查为冤假错案。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这么多的冤假错案,所以才引起中国社会的法律地震。  然而是中国人的都知道,改革开放后的冤假错案绝不仅仅在刑事案件上;我们社会的民事、商事、行政案件上的冤假错案肯定比刑事冤假错案大得多。不谈别的,就是8000多万下岗人员有谁不是冤假错案;这些为共和国创造了数万亿国有资产存量的人,他们就被自己领导的一句话而净身出户到社会社会上自谋出路;这难道本身不就是冤假错案吗?从整体上说“中国上亿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按照工龄拥有国有企业总体的产权,而且是第一产权”。因为政府和企业对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有一种事实上的终身就业以及相应的医疗、住房、养老等承诺;这就是中国的法律责任。  我们都知道1993年决定我国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时,所有国企老职工的“个人帐户”上是没有多少“钱”的;也就是有些专家学者指出的“空帐户”现象。而在实际工作中,所有的国企老职工从工作那天起就已经开始交纳了;只是这部分钱由企业作为税收上交国库。也就是说国家将老职工应得工资的一部分,储存起来等到老了的时候再兑现。“负责地偿还这笔债务,是一个关乎数以亿计老职工基本权益和政府政治信誉的重大问题”。  我们看到在讨论“国企改革成本”时,下岗人员实际上已成为“改革成本的直接承担者和主要的利益受损者”《国企改革的成本该由谁承担》(章玉贵)《经济时刊2003年第5期》。他们不仅因下岗失业被排斥在“巨额存量资产”重新分配的名单之外,甚至连自己预先“存蓄”的那一部分都无法收回。成本承担者和成果收益者严重错位,就不单单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了。再加上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经济的泡沫,造成在职人员与下岗人员不仅收入水平两极分化;而且连养老金也是两极分化。这也是我们同样的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后,仅仅因为下岗身份其退休金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如果你要是申诉,人家还说计算方法没有问题;因为下岗的与在职的个人帐户不一样,但内涵就在这里。下岗人员国家只能是“低保”,而在职人员因为享受国有资产的泡沫效益;所以退休费也是下岗人员的几倍。这还不是退休双轨制的问题,就是同一个单位仅仅因为下岗就是这样的结果。如果再加上在职享受住房、医疗、教育和其它福利等,同样身份同一个单位的两极分化就是这样形成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下岗的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万以上;这还不包含灰色收入。如果再加上退休费的损失,估计谁也无法计算出我为改革作出的牺牲成本。  我们现在还是承认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中国的繁荣与强大不可能建立在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和社会稳定基础的逐渐倾斜上。国企改制中出现的几千万职工失业、国企大面积倒闭、贫富分化加剧、资产数亿计流失等重大问题,已充分说明在经济制度、经济成分、经济布局、经济环境、经济结构的改革中已发生了质的嬗变;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强调改革而忽视广大国企员工利益还情有可原;可今天社会经济繁荣昌盛,我们还是对这些人的权益不问;那就是社会公平的本末倒置,危及社会公正;动摇社会基础。  其实对下岗人员的公平并不难,首先是解决其退休后与在职人员接轨的问题;其次就是按照下岗年限进行补偿,也算是对下岗人员的住房、医疗、教育和其它福利的补偿;从而使下岗人员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进行必要的生活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下岗人员的平反不需要单个调查,只需要国务院一个文件就解决了;如果这个文件下发,必然给日益窘迫的下岗员工以实际资助;切实缓解因贫困造成的生活、家庭、心理压力,有效化解危及社会稳定的“突发性冲突”的内在因素。如果真的这样,我们社会还能有下岗人员的不满和上访吗?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既然连刑事冤假错案这么复杂的都愿意面对;难道下岗人员这个难题就没有人愿意解决吗?要知道这可是一个8000多万人的群体呀。
  下岗工人顶起来
  作者:wpd1980 时间: 20:11:03   @江南樵夫 说到底,早晚也会变革。只不过欧洲已经走过的路,中国正在走罢了。  工人不下岗就能有饭吃?下岗工人里没有楼主所说的八千万党人?(另纠正下八千万好像是2012年数据)  一个企业,半年发不出工资,和下岗有什么区别?  ***************************************************************  谁说发不出工资,故意不发工资,主要我想卖了这个工厂。私有化给我自己,那样我不就名正言顺的暴富了
  下岗工人顶起来
  朱容基是下岗工人的祸首。  
  @wangli188 13楼
02:22:55  02年,夫妻从不同的工厂下岗,孩子正上中学。家无存粮啊。重新就业?找份体面点的工作绝对是妄想。都不知怎么熬过来的。看见下岗工人这几个字心就在痛,就在流血。  -----------------------------  同感,我是96年失业的,现在想想这些日子真不知怎么熬过来的·····泪
  下岗工人很多,你就是其中一个,还记得当年的那首歌,工人阶级就是咱的老大哥。。。。
  @应知死活 3楼
12:26:40  这篇文章至少告诉我们,我们伟大英明的党早在1976年以前就预言了“苏共要倒台”(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六年第七期)1976年红旗杂志批评小平的文章_百度文库:邓小平这一套并不是他的什么创造发明,而是从苏修那里贩来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所谓“经济改革”的翻版。为了发展官僚垄断资本主义,苏修大力推行以物质刺激、利润挂帅为核心的所谓“经济新体制”。他们大搞技术至上、专家治厂,由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一手操纵......  -----------------------------  以泄私愤图报复为目的,通过拉一派打一派为手段,用制造两极分化以达到结党营私。
  下岗失业人群,比三农更应受关注  
  弃之如敝屣的一代人,大学生闹运动,他们在旁边看热闹,活该。
  前年遇见了教我技术的师傅,花白的头发,一身洗的泛白的衣服,眼神中迷茫与无奈,只是谈到当年热火朝天的工作时才迸出一束让人夺目的光,随即又黯淡下去。下岗那年他四十八岁,到现在也五十九岁了。祝师傅您身体建康!事事如意?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岗工人退休新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