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职业隔离的指标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人力资源 考前密押卷.doc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2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201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
人力资源 考前密押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麦克里兰三重需要理论的陈述,正确的是()。
A.在大的公司中,成就需要强的人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经理
B.成就需要高的人希望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C.亲和需要强的人在组织中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因而往往在组织中担当管理者的角色
D.权力需要强的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在创造性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从实际情况看,往往在大公司里杰出的总经理都没有很高的成就动机,所以选项A错误。亲和需要强的人往往在组织中担当被管理者的角色,所以选项C错误。成就需要强的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在创造性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功,所以选项D错误。
2、在期望理论中,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称为()。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弗罗姆的期望理论。弗罗姆认为动机是三种因素的产物:一个人需要多少报酬(效价)、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期望)、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工具性)。
3、下列关于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的陈述正确的是()。
A.外源性动机注重的是行为的本身,而非行为的结果
B.内源性动机比较注重社会报酬,诸如表扬、社会地位等
C.外源性动机往往是为了逃避惩罚而去完成某种行为
D.具有内源性动机的个体并不认可所做的行为价值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内源性动机与外源性动机的差异。具有内源性动机的个体比较认可所做的行为价值以及该行为所带来的成就感,注重的是行为的本身,而非行为的结果;而具有外源性动机的个体比较注重社会报酬,诸如表扬、社会地位等,往往是为了逃避惩罚而去完成某种行为。
4、下列关于目标管理的陈述不正确的是()。
A.目标管理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单向过程
B.限期完成是目标管理四要素之一
C.目标管理使得每一名员工都有明确、可行的、与部门和组织目标紧密联系的目标
D.目标管理的基本核心是强调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既包括自上而下的过程,也包括自下而上的过程。所以选项A的表述错误。
5、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最适合于工作取向领导风格的情境是()。
A.上下级关系较好,工作结构化程度较高,领导者职权较大
B.上下级关系较坏,工作结构化程度较低,领导者职权较大
C.上下级关系较坏,工作结构化程度较高,领导者职权较小
D.上下级关系较好,工作结构化程度较低,领导者职权较小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费德勒的权变理论。最适合于工作取向领导风格的情境是上下级关系较好,工作结构化程度较高,领导者职权较大。选项BC的工作取向的效能一般,选项D的工作取向的效能低。
6、在管理方格图中,把投入最少量的努力使必要的工作完成和维持适合的组织成员关系的领导风格,称为()。
A.“无为而治”领导风格
B.“中庸式”领导风格
C.“任务”领导风格
D.“乡村俱乐部”领导风格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管理方格图。管理方格图指出,投入最少量的努力使必要的工作完成和维持适合的组织成员关系的领导风格,称为“无为而治”的领导风格。因此选A。
7、根据路径一目标理论,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这种领导行为称为()。
D.成就取向式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路径一目标理论的相关内容。根据路径—目标理论,支持型领导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行为。
8、认为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的决策模型是()。
A.团体决策模型
B.有限理性模型
C.社会模型
D.经济理性模型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模型。社会模型认为,心理对人的决策行为会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无意识的需求来驱动的,人类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理性决策。因此选C。
9、职能制组织形式在()环境中较为有效。
A.简单/动态
B.复杂/动态
C.简单/静态
D.复杂/静态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类型的适用环境。
10、保证整个组织协调一致、有效运作的关键是组织结构设计的()。
A.职能设计
B.管理规范的设计
C.联系方式的设计
D.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设计的步骤。联系方式的设计是保证整个组织协调一致、有效运作的关键。
11、各管理层次、部门在权利和责任方面的分工和相互关系指的是组织结构体系中的()。
A.部门结构
B.层次结构
C.职能结构
D.职权结构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组织结构体系的主要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2016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资料考点汇总考前冲刺.doc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2016年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资料考点汇总考前冲刺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本章考情分析】
合计10.3分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2.7 案例分析题3.7
精华考点1:动机分类
对象 记忆关键词
1.内源性动机:指人做某种行为是因为行为本身,因为这种行为可以带来成就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为是有价值的。 行为本身
2.外源性动机:指人为了获得物质或社会报酬,或为了避免惩罚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为是为了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 行为结果
(1)内源性动机:员工看重工作本身,诸如寻求挑战性工作,获得为工作和组织多做贡献的机会以及充分实现个人潜力的机会;
(2)外源性动机:员工更看重工作所带来的报偿,诸如工资、奖金、
表扬、社会地位等。 内源性:看重工作
外源性:看重报偿
精华考点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内容 具备 缺失
1.双因素 ①激励因素:指成就感、别人的认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等因素。
满意 没有不满
②保健因素:指组织政策、监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环境和工资等因素。 没有不满 满意
2.实践应用 采用工作丰富化的管理措施 —— ——
精华考点3:麦克里兰三重需要理论
三重需要 三重需要特点
成就需要 ①选择适度风险②有较强的责任感③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①权力需要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别人,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
争取地位和影响力.
②一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越高,其权力需要也越强,越希望得到更高的职位。
亲和需要 ①在组织中容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已被人影响,因而在组织中充
当被管理角色
②但在管理上过分强调良好关系通常会干扰正常的工作秩序
精华考点4:亚·当斯公平理论
比较角度 员工比较的对投入、产出的自我知觉,而非投入、产出的客观衡量结果。
①纵向比较:适合薪资水准、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员工。
②横向比较:适合薪资水准、教育水平比较高、视野较为开阔,依据的信
息比较全面的员工。
恢复公平的方法 ①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②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③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④改变参照对象。⑤辞职。
精华考点5:费罗姆斯望理论
1.动机 动机=效价x期望x工具性
①效价:指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强度
②期望:指员工对工作努力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
③工具性:指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管理上应用 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高期望和高工具性
精华考点6:参与管理
1.理由 ①工作十分复杂
②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程度高
③有认同感、利于决策执行
④可以提供内在奖赏,使工作有趣、有意义。
2.实施条件 ①在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参与;
②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利益相关;
③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技术、沟通技巧等
④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
⑤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参与。此外,考虑员工对参与的需要
2.模式 质量监督小组:常见的参与管理模式
【本章考情分析】
合计10分 单项选择题4 多项选择题2.7 案例分析题3.3
精华考点1:路径—目标理论
领导行为(4种)
让员工明确别人对他的期望、成功绩效的标准和工作程序
努力建立舒适的工作环境,亲切友善,关心下属的要求
主动征求并采纳下属的意见
成就取向式 设定挑战性目标、鼓励下属实现自己的最佳水平
(1)下属的工作是结构化的,则支持型的领导可以带来高的绩效和满意度
(2)对于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指导式的领导可能被视为多余的
(3)内控型下属对参与型领导更为满意,
(4)外控型下属对指导式领导更为满意
精华考点2:权变理论
不同领导风格在不同情景下的效能
情景类型 一 二 三 四 五
情景维度 上下级关系 好 好 好 好 坏
工作结构 高 高 低 低 高
权职 大 小 大 小 大
领导效能 关系取向 低 高
工作取向 高 低
精华考点3:领导风格
管理方格图
坐标 组合5种基本风格
横坐标:关心任务
纵坐标:关心人 (1.1)“无为而治”(9.1)“任务式”(5.5)“中庸式”
(1.9)“乡村俱乐部”(9.9)“最理想”
领导者的生命周期理论
1.影响领导风格重要因素 下属成熟度=工作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2.领导风格((4种) (1)指导式:高工作一低关系
(2)推销式:双高
(3)参与式:低工作一高关系
(4)授权:双低
精华考点4:经济理性模式(完全理性化)
①从途径一目标意义上分析,决策完全理性
②存在完整和一致偏好系统,使决策者在不同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
③决策者可以知道所有备选方案
④对计算复杂性无限制可以通过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新时期女性职业发展的困境分析——基于第三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北京卷数据
职业发展是个人不断发现并提高自我能力的成长过程,新时期的女性在职业的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多的女性追求职业的不断发展与成功。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在衡量职业发展的诸多指标中,女性均处于劣势地位,由此引发了我们对于女性职业发展障碍的分析。本文将从社会、市场、个人三个维度来分析我国女性职业发展面临的不利因素。一、传统社会背景下女性职业发展面临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困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社会因素,它不仅误导了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判断,导致女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择业与晋升遭遇诸多瓶颈,还使得女性在从事社会性工作的过程中承受种种无形的压力,间接影响了女性的自我认知。从社会因素出发,我们发现女性职业发展的障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社会刻板印象:男强女弱。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存在着对于男性与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认为男性的工作能力与思想的深度要普遍优于女性,因此强调男性的主导地位,认为男性应以事业为主,女性应以家庭...&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凤凰号出品
女性职业趋向高级化 职业性别隔离依然存在
职业性别隔离是社会学用以表现劳动领域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从各个职业的女性比例来看,中国高层级职业女性比例越来越高,女性职业不断地高级化,但是职业性别隔离依然存在。相比于发达国家女性所面临的“红粉职业”路径,中国女性具有完整的职业生涯和发展道路,未来中国女性是否可以不断向高层级白领职业扩张,需要女性个体的选择,也需要社会文化和社会保障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和妇联组织的推动。■ 王立波职业性别隔离是社会学用以表现劳动领域性别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很容易发现,男女两性在各个职业中的比例是不同的,比如护士、小学老师、秘书,往往绝大多数是女性;而另一些职业,比如技术工人、领导干部以及医生、律师等职业,则男性占绝对多数。学者们把男女两性分别汇聚在不同工作类型中的现象叫做职业性别隔离。考察职业性别隔离有两个视角:一是水平隔离,强调男女两性在各类职业中的构成比例存在很大差异,有的职业主要是女性,有的职业主要是男性;另外则是垂直隔离,强调职业地位上男女的不同,在高低不同的职业类型中,男性集中在拥有更多权力、收入也更高的职业中,而女性集中在没有多少权力,收入也较低的工作上。而且在同一个职业中往往层级越高的职位,女性比例也越低。发达国家女性集中在中层级职业职业性别隔离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只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表现。由于大多数国家都是根据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将职业划分为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工人和农林牧渔业人员几个大类,因而国际间可以进行职业数据的汇总和比较。根据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库:2011年英国办事员职业中女性比例为77.71%,在商业服务业劳动者中女性比例占73.94%,男性只占1/4左右,这是典型的女性化职业。而在生产工人中女性比例仅占11.12%,农林牧渔业劳动者中女性比例也仅占15.21%,男性主导的职业和女性主导的职业差别非常明显,较高职业层级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女性比例仅占36.18%。如果把英国全部女性劳动者作为总体,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负责人的女性比例合计达到84.54%,从事生产运输职业的仅占4.17%,农林牧渔业的仅占0.4%。发达国家的女性主要从事白领职业,特别是学校教师、服务员、护士和秘书等被称为“红粉职业”的职业。在美国,即使女性进入诸如医药、法律等高报酬的、传统上为男性控制的领域,她们也往往停留在这些领域的相对较低的职位上。发达国家的职业性别隔离表现在女性集中在中层级的职业上,高层级的负责人主要是男性,更低层级的生产工人和农林牧渔业人员也主要是男性。从职业收入上来看,女性收入普遍低于男性。2010年日本女性的收入仅仅是男性的53.4%,美国女性的收入是男性的80%左右,英国女性的收入是男性的84.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职业趋向高级化中国的情况与此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有了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虽然我们经常耳闻目睹“女性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难”,但是,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向更高层级的职业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全体女性劳动者中,从事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四个职业的女性只占9.87%(男性占13.57%),到2010年这个比例达到了30.75%;1982年女性劳动者中77.09%从事农林牧渔业,到2010年下降到53.24%。虽然,同发达国家比起来还存在较大差距,但这已经是举世罕见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了。再从各个职业的女性比例来看,中国女性不断向白领职业扩展,高层级职业女性比例越来越高。1982年党政机关负责人中女性比例仅占10.38%,到2010年达到了25.13%;专业技术人员女性比例1982年为38.27%,到了2010年超过男性达到51.74%;办事员也由24.47%上升到33%,商业服务业人员由45.86%上升到51.74%。而另一方面生产工人中的女性比例则由35.42%下降到31.61%。职业性别隔离依然存在高层级女性比例越来越高反映了女性职业不断趋向高级化,但是职业性别隔离依然存在。2010年中国党政机关负责人中男性所占比例达到74.87%,是明显的男性占主导的职业;生产运输工人中,男性占68.39%,办事人员中,男性占67%,这些也都仍然是男性化的职业,男女分布在不同职业类别的水平隔离依然存在。透过职业地位高低的垂直隔离来观察也会发现,职业层级越高的职业男性比例越高,而职业层级较低的职业女性比例越高。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更多的女性进入了上层白领阶层,但是上层白领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也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010年负责人这一最高层级的职业中女性比例仅占25.13%,而男性占75%;但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女性比例则达到了51.74%,男性集中在同层级的更高的岗位中,女性则更集中在较低层级。经常可以见到在学校和医院,医生和教师职业中女性的比例远超过半数,但是校长和院长往往都是男性。在中层级办事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职业中,也依然存在性别差异。办事员是中国的政治体制中能够流动到负责人职业的阶梯,但是在这个职业中,男性所占比例达67%,女性仅占33%;而商业服务业,虽然我们把它作为白领,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商业服务业劳动强度较高,技术含量较低,应该纳入蓝领职业,但是在这两个职业中男性也明显地集中于职业地位较高的办事员,女性在商业服务业中比例达到51.74%,超过了男性。在较低职业层级的生产人员和农林牧渔业人员中,生产人员中的男性达到了68.39%,农林牧渔业中女性达到49.21%,男性还是集中在相对较高的职业层级,1982年农林牧渔业的女性劳动者比例为46.79%,到了2010年达到了49.21%。虽然在全国的城市化浪潮中,农林牧渔业的比例下降了1/3,大量的农业劳动者实现了城市化,但是从性别的视角来看,实现城市化的农业劳动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或者说更多的女性被隔离在城市化之外,依旧被束缚在传统产业。总体来说,中国高层级职业中女性比例越来越高,女性职业不断高级化,但是在性别竞争中,女性即使迈进了上层和中层白领的门槛,也更多地集中在较低层级中。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女性,则更加集中在农林牧渔业等劳动者群体中,职业性别隔离依然存在。发达国家的职业性别隔离表现在女性集中在中层级的“红粉职业”中,这是因为大多数发达国家女性倾向于阶段性就业,在生育和养育期选择回归家庭,这影响了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时的专业选择以及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即更考虑选择灵活就业形式的“红粉职业”。但是,中国女性主要是持续就业,也具有完整的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道路,随着退休年龄不断延长,女性也具有和男性相当长度的职业发展道路。未来中国女性是走向“红粉职业”,还是坚持持续就业,不断向高层级白领职业扩张,走向男女更加平等的职业发展道路,这需要女性个体的选择,也需要社会文化和社会保障的支持,更需要政府和妇联组织的推动。(作者为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中国妇女报第八章-工作标准-共享资料网
第八章-工作标准
第八章 工作标准 学习要求:1、了解工作标准的基本概念; 2、对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有基本的了解; 3、掌握工作分析技术; 4、了解工作标准的制定程序和表现形式。 第一节 工作标准概述一、工作标准的定义 为实现整个工作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 质量和工作效率,对各个岗位的工作制定的 标准。 工作: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生 产过程服务,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其他各 项活动。 二、工作标准的种类将岗位大体上分为生产岗位(或操作岗位) 和管理岗位(或工作岗位)。 对生产岗位所制定的标准称作业标准、 操作标准、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 对管理岗位所制定的标准大多针对各 种固定的管理岗位或管理职务编写。 三、工作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工作标准的对象:人所从事的工作或作业。 ?生产系统的三要素:人、资料、工具。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活动,都是利用 “机器设备”,通 过“人”的劳动把“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活动。这三要素 的有机结合,便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生产力。 工作标准化的意义: 1)有效消除不必要的、不合理的作业程序和作业动作; 2)克服已经形成的不合理的习惯和操作上的缺点; 3)增进作业的可靠性 4)人在生产系统中的能动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使生产系 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四、工作标准的内容按岗位制定的工作标准,一般包括下述 几方面内容: 岗位目标(工作内容、工作任务); 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业务方式与业务联系(信息传递)方式; 职责、权限; 质量要求与定额; 对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检查、考核办法。? ??? ? ? ? 五、制定工作标准的原则(一)使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服从企业总目标,通过制定 工作标准,形成全员的目标管理系统。 (二)岗位之间互相衔接、互相保证、形成有机联系,保证 整个管理系统工作协调。 (三)工作标准是为具体操作者制定的,要使标准能被操作 者所接受并且认真执行,最好的办法是让操作者亲自参加 制定标准。 (四)标准制定出来之后,不是交给操作者了事,而要由领 导者(工段长、车间主任)组织培训。 (五)工作标准也同其他标准一样,在执行过程中还须依情 况的变化不断修改,持续改进。 (六)注意与企业其他各项规章制度的协调,防止互相矛盾, 互相重复。 第二节 制定工作标准的科学方法――工业工程概论什么是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范畴 实施工业工程的目的 工业工程发展简史 工业工程意识 关键概念 生产方式的演变手工作坊式生产 ? 劳动分工 ? 大规模制造 ? 精益生产 ? 大规模定制? 一、工业工程的定义 Industrial Engineering(IE)??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 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 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社 会科学的专门知识、技术以及工程分析与设计的原理、方法,对由 人、物料、设备、能源、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 评价、改进(创新)的一门学科。 The branch of engineering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improvement, and installation of integrated systems of people, material,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energy. It draws upon specialized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mathematical, physical, and social sciences together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design to specify, predict,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to be obtained from such systems.――1955年AIIE提出,后经修改 工业工程是从事把人员、原材料、设备作为 一个整体系统去发挥其功能的科学;它是 进行经营管理系统方面的设计、改善与设 置工作的学科。为了规定、预测、评价经 营管理系统的成果,运用数学、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中的特定知识,同时使用技术 分析与归纳的原理和方法。――日本工业工程师学会(JIIE) 工业工程是将基础科学、工业知识和一些方法, 在工业企业与其它领域中应用的技术。为了提高 生产效率,为了研究某项政策对其它政策的经济 有利性,要对工具准备建立适当的程序。为了达 到上述目的,必须经常将成果和成本结合起来考 虑。因此,工业工程是经营技术部门的活动,应 注意处理下列有关问题:决定产品品种、设计产 品、标准化、成本分析、生产方式、生产管理、 设备配置、运输管理、工具设计、动作与时间研 究、奖励工资、合理化建议、人际关系等。 ――英国工业工程视察团 IE定义:人员 物料 设备 能源 信息设计 Design综 合 体 系 通过专门的 数 学 物理学 社会科学改善 Improve知识 技术利用设置 Installation工学的 分析 设计 原理 方法期待的成果 P Q C D S F规划 设计 评价 改进 创新 工业工程的范畴1.2.3. 4. 5. 6. 7. 8. 9.生物力学 成本管理 数据处理及系统设计 销售与市场 工程经济 设施规划与物流 材料加工 应用数学(运筹学、管理经 济学、统计和数学应用等) 组织规划与理论10.11. 12.13.14. 15. 16. 17.生产规划与控制(含库存管 理、运输路线、调度、发货 等) 实用心理学 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人的因素 工资管理 人体测量 安全 职业卫生与医学----美国国家标准ANSI--Z94(82年) 1.人因工程(Human Engineering) 工效学(Ergonomics)?应用生理学、心理学、工程技 术的方法研究人与机器、人与 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设计一 个最佳的人、机、环境系统, 使生产效率得到改善与提高??? ?产品的工效标准设计 人机分工及适应 人机信息交互 安全工程与产业疲劳 2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系统设计 (Facilities Planning) (Material Flow ? 在给定的系统环境和条 System Design)?设施规划件下,根据对象系统的 功能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包括设施布置方案、物 料搬运方案、信息流方 案等规划内容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 运输与贮存的管理 运输或搬运设备容器、包装 的设计与管理 3工程经济分析? 项目的投资经济分析 ? 方案的评价与决策 ? 价值分析/价值工程 4生产计划与控制?推动式生产计划与控 制――以排序理论为基 础的计划模型,MRP、 CRP拉动式生产计划与控 制――JIT/LP/TPS ? 工艺管理 ? 设备管理? 5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质量工程? ISO9000体系的计划与实施? 统计质量管理,方法与技术(SPC、DOE等) ? 全面顾客满意(TCS)的策略与措施? CSI? 6西格玛? 持续改进(ContinueImproving) 6成本控制?经典的成本管理思想――成本计划,分析, 控制 现代成本管理思想――集成化成本管理, 面向过程的成本管理? 成本计划――控制型企业机制采购周期、 采购批量、 物料品质控制重要物料 定点进货大宗物料 招标采购 一般物料 审价进货供应过程制造过程销售过程 产成品存储费 用控制 产成品运输及 保险费用控制 产成品装卸费 用控制标准 成本动态 优化维护标准 成本指标值 差异控制实际 成本其它费用控制 集成化成本管理成本管理 功能视图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 成本核算 成本计划 成本决策成本管理 过程视图其它过程 营销与服务过程 制造过程物料采购与供应过程成本预测 产品对象 项目对象 责任单位对象 成本性态技术开发与产品设计过程成本管理 对象视图 面向过程的成本管理?TC=SC+FC成本可控性常规下不可控成本控制对象过 程 成 本PC成本控制手段用现代工业工程 和管理技术成本控制目的通过过程重构取得 成本数量级优化结构成本SC浮动成本FC常规下可控用标准成本 、 责任成 本和全员内部核算通过技术和管理改善 取得成本数量优化传统成本控制 面向过程的成本控制 图1 过程重构、结构成本和面向过程的成本控制 7现场管理优化5S活动(地面、机床、工具、工位器 具、杂屑――整理、整顿、清扫、清 洁、素养) ? 定置管理(人、机、物的关系) ? 目视管理(公开化与视觉显示―― 统一、简明、醒目、实用、严格)? 工业工程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项目 领域 作业方法 作业分析 动作研究 物流 生产计划 标准化 时间研究 PTS法 工厂布局 激励 职务评价 工程管理 成本管理 使用率 排序 90% 83% 66% 53% 45% 60% 85% 65% 85% 60% 52% 37% 60% 1 4 5 10 13 7 3 6 2 11 9 12 14 8方法研究作业测定工厂设备及设计工资支付设备购买和更新 52%管理 工业工程在管理运作中的角色工业工程是“生产力水桶”上两个提耳之 一。离开工业工程,生产力的潜力和效率 都得不到有效开发和提高 ? 工业工程在降低运作成本方面可以发挥重 要作用 ? 工业工程起源于并成熟地应用于制造业, 但其舞台不限于制造业? 实施工业工程的目的? 根本目的―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生产率,提高社会生产率? 实施工业工程,不但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员工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 保障职业稳定性、安全性 ? 减轻疲劳强度,维护身体健康?从全社会角度看,实施工业工程将有助于社会资 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广义工业工程的实施,将造福于社会各种产业? 工业工程发展简史年份 1370年 机械时钟 概念或方法 创始者(发展者) 维克(Wyek) 威尼斯船厂 国别 法国 意大利1430年左右 威尼斯兵工厂的船只外装备装配线1776年1798年 1832年 1911年 1911年 1913年劳动分工的经济利益互换件 按技能高低付酬;工时研究的一般 概念 科学管理原理;正式的时间研究概 念 动作研究;工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移动的装配线亚当.斯密司(Adam Smith) 英国爱立.维脱耐(Eli Whitney) 美国 查理.倍倍奇(Charles Babbage) 泰勒(Frederick W.Teylor) 英国 美国佛兰克与莉莲.吉尔布雷斯 美国 (Frank and Lillian Gilbreth) 亨利.福特(Henry Ford) 美国 工业工程发展简史年份 概念或方法 创始者(发展者) F.W.哈利斯(F.W.Harris) 瓦特.休哈特等 (walter Shewhart etc.) L.H.C.铁佩特(Tippett) 国别 美国 美国1914工作进度图表应用经济批量方法控制存贮 质量控制的抽样检查和统计表亨利? 甘特(Henry L.Gantt) 美国 霍桑研究对工人积极性的新见解 1934年 工作活动的抽样调查爱尔顿.梅耶(Elton Mayo) 美国 英国1940年1947年 1949年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用的协作方法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人的因素的研究运筹学小组G.B.但泽(Dantzig) 人机工程学会英国美国 美国和 西欧1950年后 模拟、决策理论数学规划、计算机技 术的应用和发展70年代后 完善的工业工程理论和技术,研制出 软件包 工业工程意识 工业工程意识增值与非增值 ? 成本和效率意识 ? 问题和改革意识 ? 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 全局和整体化意识 ? 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生产系统生产要素 人 财 物投入转换产出生产的财富产品 服务生产率=产出/投入技术 管理 增值的概念? 站在客户的立场上,有四种增值的工作 - 使物料变形 - 组装 - 改变性能 - 部分包装物料从进厂到出厂,只有不到 10% 的时间是增值的! Definition of Wastes 什么是浪费?Anything other than absolute minimum resource of material, machine and manpower required to add value to the product 除了使产品增值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 之绝对最小量以外的一切东西Anything Other Than Necessary 任何非必需的东西! Eliminate Wastes 消除七种浪费过量生产 库存 返工 多余动作 过程不当 等待 搬运? ? ? ? ? ? ?Overproduction Inventory Correction Motion Processing Waiting Conveyance 消 除 浪 费 降 低 成 本 的 过 程产品成本降低产品成本增加劳务费降低间接制造费降低设备折旧费和间接 劳务费等的增加以作业的再分 配减少人员消除第三和第 四层次的浪费第四层次的浪费 ①多余的仓库 ②多余的搬运工 ③多余的搬运设备 ④多余的库存管理、质量维护人员 ⑤多余的电脑等待时间 显在化消除制造 过剩的浪费第三层次的浪费 过剩库存的浪费利息支出 (机会成本) 的增加用能销售的速度制造 (丰田生产方式的中心课题)第二层次的浪费(最大的浪费) 制造过剩的浪费(工作进展过度)第一层次的浪费(过剩的生产能力) ①过多的人员 ②过剩的设备 ③过剩的库存多余的劳务费 多余的折旧费 多余的利息支出 问题是什么?? 问题: 当现状与标准或期望发生了差距,即 遇到了问题。 Deviation from should过去 现在 未 目标 问题意识◆ 标准目标 - 现状况World Wide Class=问题◆ 期待水平 - 技术能力= 创造的问题 期待水平要求条件创造的问题? 能力提高标准目标问题 ? 浪费为零 ? 消除反复的错误现状况 问题的结构现象 (可感觉、可衡量)治标一次因 (近因)治本n次因 (根因) 问题的改善改进发生问题①制定对策②现状分析 实行原因分析研讨区分主要原因为防止问题的反复 发生制定的对策① 尽快解决方案 ② 一般解决方案 ③ 圆满解决方案③ 提高生产率的基本着眼点一个恒久不变的真理; ? ABCDEF ? QCDSF ? 3S ? 五五提问法、ECRS ? 经济原则? 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凡事一定有更好的 方法! Frederick W. Taylor¨
¨科学管理之父 ¨ 1881年, Midvale Steel总工程师, 研 究完成工作的方法 ¨创立效率原理?强调科学管理,从而提高生产率; ?创立了”时间研究”,改进了操 作方法; ?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原理与方 法; Taylor?s shoveling (1898)旧方法作业员 每人每日平均工作吨数 每人每日平均工资 每吨人工成本 400-600人 16吨 1.15 0.072新方法140人 59吨 1.88 0.033\ 搬 量 / r g (A×B)每 次 \ 搬 量 (A)次 数 / r g (B) Frank & Lillian Gilbreth¨ Frank (); Lillian () ¨工作测量方法之父 ¨创立了“动作研究”( Motion study):分解动 作确定基本动作要素, 经科学分析建立省时高 效和最满意的操作顺序? 1995 Corel Corp. 吉尔布雷斯砌砖研究旧方法 动 作 18新方法 41/2每时砌砖数效 率120块100%350块300% IE的追求IE = Rationalization, Optimization 合理化,最妥善的方法{Improving Constantly {Solving problems {Eliminating Waste 持续不断的改善 Through 经由 解决问题 消除浪费Accurate Better Cheaper要准确 更好 更省钱Doable Easier Faster可行的 更容易 更快 改善的基础 3SSimplification 简单化 Standardization 标准化使构造单纯 使方法简单 使数(量)减少 将方法、手续统一化 将材质、形状的范围 缩小 将规格、尺寸标准化 减少零件的件数 使位置的决定单纯化 自动化,加工方式 规格的统一 传票的统一 作业标准的订定收集配送时间定时化有盖车、无盖车、家畜 车、冷冻车 设备及模等的专业化 职务的专门化(装配、 搬运、检查……)Specialization 专门化将机种、品种专业化将种类、工作专门化 5 WHY追求真因? WHY:为什么机器停了? 因为负荷过大,保险丝断了。 ? ? WHY:为什么会负荷过大? ? 因为轴承部分不够润滑 。 ? ? ? WHY:为什么不够润滑? ? ? 因为润滑油泵吸不上油 。 ? ? ? ? WHY:为什么吸不上油? ? ? ? 油嘴磨损,松动了。 ? ? ? ? ? WHY:为什么磨损了? ? ? ? ? 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粉屑进去了 。 5W2H5W2H 类型 说 明 主题 做什么? 要做的是什么?该项任务能取消吗? 目的 为什么做? 为什么这项任务任务是必须的?澄清目的 位置 在何处做? 在哪儿做这项工作?必须在那儿做吗? 什么时间是做这项工作的最佳时间? 顺序 何时做? 必须在那个时间做吗? 谁来做这项工作?应该让别人做吗? 人员 谁来做? 为什么是我做这项工作?方法 怎么做?对策取消不必 要的任务改变顺序 或组合如何做这项工作?这是最好的方法吗?还 简化任务 有其他方法吗? 选择一种 改进方法成本 花费多少? 现在的花费是多少?改进后将花费多少? ECRS(四巧)Elimination Combination Rearrangement Simplification取消 合并 重排 简化 瓶颈35unit/wk原 材 料A B40unit/wk25unit/wk30unit/wk 市场需求C 瓶颈管理原则? 平衡物流,而不是平衡生产能力; ? 非瓶颈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其本身决定,而 是由系统的瓶颈决定; ? 瓶颈上一个小时的损失则是整个系统的一 个小时的损失;? 非瓶颈节省的一个小时无益于增加系统的 产销率; 动作经济原则Motion Economy人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得到最 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对这个法则能 好好的学习与使用,在工厂内,我们可在 许多地方发现许多不合乎此法则的动作, 当然工作效率会低,人员易于疲劳。 ? 动作经济原则刚开始是由动作研究的创始 者吉布雷斯所提倡,尔后再经过专家学者 的改进。? 基本原则1. 2. 3.动作能量活用原则 动作量节约原则 动作法改善原则 动作能量活用原则?在人的身体各部位,凡是能具有进行动作 能力的部分,不管何部份,都希望全面能 活用。脚部或左手能操作的事,不使用右手。 ? 尽量使两手同时作业,也同时结束动作。 ? 双手不要使其同时静止,手空闲时,须动脑 想另一工作。? 动作量节约原则?多余的运动量,不但浪费时间及空间,更 会消耗体力。尽量使用小运动来操作工作。 躯体的运动依 序为腕部、前腕部、手腕部、手指,能够使 用小运动,应尽量使用小运动。 ? 材料及器具应放置于伸手能及的范围内,并 尽量放在近手边。 ? 小单元的动作次数,应尽量减少。 ? 工具应予简化、易用。 ? 材料及零件应使用易拿取之容器。 ? 工作物长、或重或体积大时应利用保持器具。? 动作法改善原则?能动的部位使其全部活动,可以节约的能 量可以省去的徒劳动作也尽量去除,而动 作的方法还是有改善的地方。动作能予规律化。 ? 双手可反向运动,而不可同向运动。 ? 利用惯性、重力、自然力等,尤其尽量利用 动力装置。? 动作经济原则?1. 2. 3.经过若干学者的研究,创立了为实现容 易、迅速而又减少疲劳的作业动作的法 则,称之为动作的经济原则。可归纳为 三大类: 关于人体的使用原则 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 关于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 关于人体的使用原则1. 2. 3.4.5.双手并用原则 对称反向原则 排除合并原则 降低等级原则 利用惯性原则6. 避免突变原则 7. 弹道运动原则 8. 节奏轻松原则 9. 手脚并用原则 10. 适当的姿势原则 1 双手并用原则双手的动作尽可能 同时开始、同时结 束; ? 除规定休息时间外, 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2 对称反向原则?双臂或双手之动作, 应反向对称为之。 3 排除合并原则?排除不必要的动作。 尽量减少动作,或 使二个以上的动作 能合并动作。 4 降低等级原则?动作用最适宜最低次的身体部 位进行;如手的运动可用手指、 手腕、前膊、上膊、肩五个部 位进行,但是尽可能设计成只 用手指或手腕即可完成的动作级 动作 别 枢轴 1 指节 手指 2 手腕 手指、手腕 3 肘 4 臂 手指、手腕、前膊 手指、手腕、前膊、上膊 运用部位5 身体 手指、手腕、前膊、上膊、 肩及身体其他部位 5 利用惯性原则物体之运动量,应尽可能利 用之,但如须肌肉制止时, 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Momentum should be employed to assist the worker where possible, and it should be reduced to a minimum if it must be overcome by muscular effort. 6 避免突变原则连续曲线运动,较方向 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 连续曲线运动工作效率 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 效率高;方向突变不仅 浪费时间,也容易引起 疲劳 7 弹道运动原则?弹道式之运动,较受 限制的运动轻快确实 。 弹道式运动方式效率 高、速度快、力量大、 目标准? 8 节奏轻松原则?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 松自然之节奏恰当组合动作,使工 作产生韵律节奏,减 少作业人员的疲劳和 心里压力 9 手脚并用原则?减少手的工作负荷, 可用脚代替控制性的 工作。尽量用足踏、夹具替 代手的工作? 10适当的姿势原则?应使用适当姿势操作, 避免疲劳及劳动伤害 之动作。 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1. 2. 3.4.5. 6. 7.定点放置原则 双手可及原则 工序顺序原则 使用容器原则 重力坠送原则 近使用点原则 照明通风原则 1 定点放置原则?工具物料应放置于固 定处所?5S 三定 2 双手可及原则?工具物料及装置, 布置于靠近使用点
3 工艺顺序原则?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 工作顺序而排列 4 使用容器原则?物品、零件应尽量使 用容器或装具 5 重力坠送原则?尽量利用重力方法坠 送零件、材料或成品 6 近使用点原则装配之物料之运送,应尽量送至 使用点 ? 零件物料之供给,应用其重力喂 料及各种盛具送至使用点,越近 越佳。 ? 堕送方法应尽量可能使用之。? 7 照明通风原则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 使视觉满意舒服 ? 工作场所之光线应适 度,通风应良好,温 度应适度? 关于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利用工具原则 ? 万能工具原则 ? 易于操作原则 ? 适当位置原则? ?工作台及坐椅之高度 使工作者坐立适宜 ?尽量解除手之工作, 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 代之 ?可能时应将两种或两 种以上工具合并为一 ?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 放在工作位置 ?手指分别工作时,其 各个负荷,应按照其 本能,予以分配。 ?手柄之设计,应尽可 能使与手之接触面增 大 ?机器上之操作杆,十 字杆及手轮之位置, 应能使工作者极少变 动其姿势,且能获得 机器之最大利益 人机工效原则 人机工效原则
降低动作注意力动作的迟疑、停顿是因为产生迷惑或需要判断, ? 结果:作业节奏变化与混乱,精神疲劳???? ? ?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减少脑力判断 需要对准及嵌入时,以导向槽等定位装置减少定位难 度,降低注意力 放置螺丝刀、烙铁等的固定位用喇叭形状 预置或定位悬吊电批的最佳位置 计量仪表的临界位置处设定明显标示或使用声光信号 流程路线经济原则?? ? ? ? ?路线越短越好 禁止“孤岛” 减少停滞 消除重复停滞 消除交叉路线 禁止逆行 设施布置 Facility Layout 设施布置Facility Layout?设施布置决策需要决定部门的位置、部门 的工作组、工作站、机器的位置及在制品 储存点。?确保以一种顺利的工作流(工厂内)或一 种特殊的流动方式(服务组织内)来安排 各种要素。 设施布置的目的??? ? ?使物料搬运成本最小化 空间的有效利用 劳动力的有效利用 消除瓶颈环节 便于信息沟通 布置的基本类型? ?工艺式布置(Process Layout)?设备按功能进行分组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将工作中心按 流水线形式安排产品式布置(Product Layout)??单元布置(Cellular layouts)?将设备按加工单元进行分组 工艺原则布置Lathing Milling DrillingLLMMDDDDLLMM GrindingLLMMGGLLAssembly A A AGGReceiving and shippingAGG 产品原则布置Bracket Ass’y Final Motor Ass’y Ass’y Bearing Ass’y Stator Ass’y Test PackLatheTakt Time: 27 SecsRotor Ass’y Weld Contact Ass’y RivetBobbin Terminal Ass’y Make Ass’y Solder Box Wind Bobbin 单元布置L LMDGAssembly area A ACell 1Cell 2ReceivingLMGGCell 3LMDShipping 工艺原则布置:从至表R R A B 1 2 22.5 102 19 38 1 1 A 1 1 B 18 36 1 1 C 7.5 22.5 31 62 D E F 30 180 S 7.5 22.5 19 38 31 31 18 108 total 57.5 244.5 57.5 193.5 20 40 57.5 153.5 57.5 153.5 1 1 32 309CD E F S TL1 3 38.5 115.530 3001 81 1283 1077.5EFFICIENCY=283/% 工艺原则布置:从至表(改善)RRE F B A C DE 1 1F 30 60 1 1B 18 54A 1 4C 7.5 37.5DS1 130 60 1 1 31 31 25.5 51 19 381 51 2 1 619 57 7.5 15 31 3118 5438.5 38.5total 57.5 156.5 1 1 32 66 20 58 57.5 102 57.5 88 57.5 76.5STL 283 548EFFICIENCY=283/548=51.6% 工艺原则布置:活动关系图 产品原则布置装配线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原则布置形式,装配 线指的是由一些物料搬运设备连接起来的连续 生产线。 ? 装配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 ? ? ? ?物料搬运设施(皮带/传送器/天车) 生产线平面布置的类型(U型/直线型/分支型) 节拍控制形式(机动/人动) 装配品种(单一产品/多种产品) 工作站特性(站/坐/走) 装配线长度 生产线编成要点◇ 辅助线的终点尽量接近于需要此部品的 主生产线工位. ◇ 充分研讨各工程的部品供给方式. ◇ 充分研讨空垫板(Pallet)或部品容器, 组装夹具等的返送方法. ◇ 按线设置适当空间的部品保管地点. ◇ 在线内设置检查工程或不良修理的工位. ◇ 确保设备和保养或修理的空间. 生产线作业改善要点考虑先后顺序使各工位时间均匀.各工位的节拍尽量接近于理论节拍.遵循分业化,同步化的原则. 执行流程的直线化,简单化.理论节拍极短时应增加线体或进行单独作业.考虑工具交换,及机械调整部分. 考虑作业环境及休息空间,物品的流动与布置的关系.以手工操作为中心的生产线时,极端的分工对心理造成压力。 单元布置?部品路线矩阵PARTS A D F C G B H E 1 x x x 2 x x 4 x x x 8 x x xMACHINES 10 3 6 9 x xx x x x x x5711 12xx xx xxx x x x 设施布置流程-SLP PQ分析产 量 流水线型产品-产量与设备布置的关系成组型机群型产品固定型产 产 产 品 品 品 A B C 种类:少 产量:大产 产 产 品 品 品 。。。。 M N O 种类:多 产量:中产 产 产 品 品 品 。。。。。。 Q R S 种类:多 产量:少产 产 产 种类 品 品 品 X Y Z 种类:少 产量:很少 工作单元的柔性设计传统 优化12345 6 工作研究IE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工艺程序图 程序分析 流程程序图 布置与经路分析工 作 研 究 步 骤方法研究 1 2 3 4 方法、程序 材料 工具与设备 工作环境条件 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 联合作业分析 双手操作分析 动作要素分析 动作经济原则动作分析设定标准工作法 1 2 3 4 方法、程序 材料 工具与设备 工作环境条件运用上述分析技术,实现 工作方法、程序、环境、 条件的最佳化,为制定工 作标准打下基础,也为时 间研究作好准备。作业测定 决定时间标准直接法 合成法密集抽样时间研究(秒表法) 分散抽样时间研究(工作抽样)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PTS) 标准资料法制定工作标准标准工作法+标准 时间+其他要求训练操作工人 方法研究分析方法探 讨 项 目 内 容 分 析 手 法制造整个工 程系统工厂布置 物料移动 作业区域的 配置 组合作业或 自动机械作 业 作业中的作 业员动作从原料→生产→成品至出货为 止。工厂内部门与部门之间及人与 物料之活动。 作业者的位置及作业者周围的 物品的放置方法。 以组合进行的共同作业或以自 动机器作业的人与机器的配合。 短的作业周期且高反复度的作 业员动作。工艺程序图分析流程程序图分析 路线图分析 PTS 动作经济原则 作业简化原则 联合工程分析 工作抽样 作业简化 基本动作的动作分析 PTS 动作经济原则 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及分析技术作业单位 作 以加工、检验、 业 以材料的加工过程单位 搬运等作业单位 划 为基础的作业划分 为基础的作业划 分 分 板材切断 工 艺 分 解 汽 车 车 身 成 型 焊 接 组 装 涂 覆 分 析 技 术 程序分析 操作分析 动作分析 搬入构件 点焊 自动焊 检查制品 搬往 下工序 工 序 作业要素 以作业单位中所 包含的一系列作 业要素为基础的 划分 放好构件A 放好构件B 进行焊接 取出成品 动作单位 以一个作业要素 中所包含的一系 列动作单位为基 础的动作划分 取构件B 搬 到 夹具上 安放好 搬 运 校正位置 基本元素 以单位动作中所 包括的一系列动 作要素为基础的 动作划分 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Method Study)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 程序图(Process Chart) 装配表(Assembly Chart) 操作分析(Operation Analysis) 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 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 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 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 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时间研究(Time Study) 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速度评比(Tempo Rating) 宽放时间(Allowances) 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模特排时法(MOD) 方法时间衡量(MTM) 工作因素(WF) 工艺程序图引入原料 引入物件 (或零件) 局 部 装 配 或 加 工 局 部 装 配 或 加 工 引入原料 (或零件) 局 部 装 配 或 加 工 在 零 件 上 完 成 很 多 的 作 业1 2 1 3 2材料、采购的部件 工艺程序图实例销No.1106 黄铜杆 车外部直 径及切断 车大外部 直径及钻 切槽 接合器套No.1105 青铜杆 车钻铰螺 纹及切断 检验 钻平头大 内部直径 检验 0.9 接合器帽No.1109 黄铜杆 车钻铰压 盅套圈No.1108 花及切断 黄铜杆 14 车钻铰及 切断 15 去毛刺 0.0076 16 内部套圈No.1107 黄铜杆 0.5 日工 18 镀镉 0.0025 日工 4 检验 0.0030 13 去毛刺 日工 11 镀镉 日工 5 镀镉 0.0130 车钻铰及 12 切口 日工 3 检验 0.0084 4 去毛刺 10 铣8个槽 0.0270 3 铣8个槽 8 0. 0.0165 17日工10.01420.01029铣断面日工20.002417 去毛刺局部装配盅套 19 及接合器帽于 内部套圈上隔离垫圈 隔离圆筒 装配隔离垫 圈、隔离圆筒 20 及内部套圈于 接合器套上 5 检验0.0010日工 停档 直经5mm 30钢 10 车柄部、倒 角、切断模压塑料体 模压轴 直经10mm 45钢 1 2 车端面、肩 面并切断 车另一端面 检查尺寸与 表面粗糙度 铣端部4 个平面0.025 0.00511 去尖头不规定时间 5不规定时间 1 检查尺寸与表 面粗糙度 最终检查 不规定时间 4 尺寸及表 0.070 3 面粗糙度车两边 0.025 0.080 7 镗、铰孔 0.010 0.022 8 钻横孔、 去毛刺0.001512 去除油污0.0204 去毛刺 机加工最 终检查0.00613 镀隔不规定时间 2不规定时间 6 最终检查0.0015 5 去除油污 0.008 6 镀隔 最终检查开关转子不规定时间 30.0209 将模压体装 入轴的小端将停档装 0.045 14 入模压体不规定时间7最终检查 人型流程程序图 举例:用量规核对工件尺寸2到仪器柜(5M) 1 开仪器柜 2拿起量规 带量规回工作 台(5M)???工作任务:用量规核 工件尺寸。 开始: 工人坐在工 作台旁,工件在工作 台上。 结 束: 工人坐在工 作台旁 已核对的工 件在台上。3 1 3 4 5 4调整量规 用量规核对 工件尺寸 带量规至仪 器柜(5M) 5 1 关仪器柜 回工作台 (5M) 物料型流程程序图举例:一张火车票自出售、 使用至收回止,其间经过许 多人之手,试用流程图来表 示。 ? 工作任务:短途单程快车车 票的发售、使用及收回。 ? 开始:票放置票房之票架上。 ? 结 束:票在终点站被收回。?1 1在票架上1拿起并查看 票价 用手拿至柜 台上(2.4M)2打印日期1D3等待找钱拿给旅客 旅客带至入口 处(30M)24 查看并打孔3 5旅客带至旅 途上 在终点查看并收回 实例分析? 线路图与流程图结合 ? 某飞机工厂仓库原来 的平面布置。物品从 送货车到零件架的运 输路线以粗线表示, 各种活动均用符号绘 于线上。 改进??在接收台的对面开一个进库的 新入口,使箱子可沿最短路线 运进库房。 箱子从送货车滑下滑板,直接 放到手推车上,并送到开箱处。 就在车上开箱,取出送货单。 然后运到收货台,等待片刻, 打开箱子,把零件放到工作台 上,对照送货单点数并检查。 检查与点数的工作台现已布置 在收货台旁,因为可以用手传 递零件来检查、测量并点数。 最后,把零件放回纸盒,重新 装箱。 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Method Study)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 程序图(Process Chart) 装配表(Assembly Chart) 操作分析(Operation Analysis) 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 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 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 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 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时间研究(Time Study) 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速度评比(Tempo Rating) 宽放时间(Allowances) 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模特排时法(MOD) 方法时间衡量(MTM) 工作因素(WF) 操作分析?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 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 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地组 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 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 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 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 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操作 分析。 操作分析的类型?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 1.人机操作分析(含闲余能量分析); 2.联合操作分析; 3.双手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分析在机器的工作过程中,调查、了解在操作周期 (加工完一个零件的整个过程称为一个操作周 期或周程)内机器操作与工人操作的相互关系, 以充分利用机器与工人的能量及平衡操作。 ? 利用人机操作图,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作 的手动时间和机器的机动时间清楚地表现出来。? 人机操作图的构成???以适当的线段的长短代表时间比例。 如1cm代表10min等。 在纸上采用适当的间隔分开人与机, 作出垂线。最左方为工人操作时的 动作单元及垂线,在此垂线上按所 取的时间比例,由上向下记录工人 每一动作单元所需时间。当工人操 作时用实线(或其它方式)表示, 空闲用虚线 (或其它方法)表示, 机器同样。 待人与机器的操作时间均已记录之 后,在此图的下端将工人与机器的 操作时间、空闲时间及每周期人工 时数予以统计,供分析时参考。人 移开铣成件 用模板量深度 锉锐边 取新铸件 清洁机器 开动机器时间(min)0.2 0.4 0.6 0.8 1.0 1.2 1.4机空闲空闲1.6 1.8 2.0精铣第二面 人机操作程序分析图比较项目 人的工作(min)拿起铸件,放上钻模,夹 紧,放低钻头,准备进刀,时 间0.5机器的工作(min)空闲在铸件上钻Φ12.7的孔, 时间2.5工作 内容空闲抬起钻头,取出铸件放在一 边,清除钻模的铁屑,时间 0.75空闲 1.25 2.5空闲时间 工作时间 整个周期 利用率2.5 1.253.751.25/3.75=33% 2.5/3.75=67% 人机操作图 实例分析项目工作:铣平面 图号:B239/1 产品:B239铸件 机器:4号立铣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机 工作时间 (min) 空闲时间 (min) 人 机 人 机现行方法1.2 0.8 0.8 1.2 2.0 60% 40%改良方法节省周程时间(min) 利用率 人 机人 移开铣成件,用压缩空气清洁 在面板上用模板量深度 锉锐边,用压缩空气清洁时间(min)0.2 0.4 0.6 0.8 1.0 1.2 1.4放入箱内,取新铸件用压缩空气清洁机器 装铸件,开动机器精铣空闲空闲1.6 1.8 2.0精铣第二面共同工作单独工作空闲 改良方法:工作:铣平面 图号:B239/1 产品:B239铸件 机器:4号立铣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项目 工作时间 (min) 空闲时间 (min) 人 机 人 机现行方法 1.2 0.8 0.8 1.2 2.0 60% 40%改良方法 1.2 0.8 0.2 0.6 1.4 86% 57%节省 --0.6 0.6 0.6 26% 17%周程时间(min) 利用率 人 机人移开铣成件 用压缩空气清洁机器,装铸 件,开动机器精铣 锉锐边,用压缩空气清洁 在面板上用模板量深度,成品 放入箱内,取新铸件置机旁 空闲 共同工作时间(min)0.2 0.4 0.6 0.8 1.0 1.2 1.4机空闲精铣第二面单独工作空闲 改善示例工作:铣平面 图号:B239/1 产品:B239铸件 机器:4号立铣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人准备下一工件 装上工件时间1 2 3 4机空闲 被装上工件项目 工作时间 人 机 空闲时间 人 机 周程时间 利用率 人 机现行方法 6 6 4 4 10 40% 40%改良方法节省 空闲5 6 7加工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 共同工作89 10卸下工件 空闲 空闲单独工作 改善一:将“准备下一工件” 放在加工周期内进行工作:铣平面 图号:B239/1 产品:B239铸件 机器:4号立铣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项目 工作时间 人 机 空闲时间 人 机 周程时间 利用率 人 机 准备下一工件 装上工件1 2 3 4现行 6 6 4 4 10 40% 40%改良 6 6 2 2 8 75% 75% 机节省 --2 2 2 35% 35%人时间机 空闲 被装上工件人 装上工件 准备下一工件时间1 2 3被装上工件空闲5 6 7加工空闲 卸下工件 空闲 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加工4 5 6 7 8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8 9 10卸下工件 空闲共同工作单独工作空闲 改善2:将“准备下一工件”、 “完成件放入箱内” 放在加工周期内进行人 准备下一工件 装上工件 时间1 2 3 4项目 工作时间 人 机 空闲时间 人 机 周程时间现行 6 6 4 4 10 人 40%改良 6 6 0 0 6 100%节省 --2 2 2 60%机 空闲 被装上工件 人 装上工件 加工 准备下一工件 利用率机40%时间1 2 3100%60%机被装上工件空闲567加工卸下工件 完成件放箱内8 9 10卸下工件 空闲完成件放箱内 卸下工件4 5 6卸下工件共同工作单独工作空闲 半自动车床车心轴外圆有时,经过分析 改善后,机器的 周期时间仍然较 长,在每一操作 周期内,人仍有 较多的空闲时间。 项目 人 此时,可改善的 工作时间 sec 机 方法有两种: 空闲时间 人 1.增加其它工作 sec 机 2.利用空闲时间 周程时间sec 利用率 人 多操作一台机器 机工作:车心棒外圆 图号:B239/1 产品:B239 机器:L25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人 从料箱取材料 将材料 装上车床 开动车床 3时间 35机 空闲10 210 15 2012装上工件现行 25 54 35改良节省25 30空闲3535 30 45 50 5535自动切削660 42% 90% 停止车床 卸下成品 放入成品箱 共同工作 2 5 37 3被卸下工件 空闲 空闲60单独工作 一人双机改良工作:车心棒外圆 图号:B239/1 产品:B239 机器:L25+L26 速度:80r/min 走刀量:380mm/min 制作: 通力达 日期:
项目 工作时间 sec 人 现行 25 改良 60 节省 人 从料箱取材料 将材料 装上车床1 开动车床1 至车床2 停止车床2 车床2卸成品 放入成品箱 从料箱取材料 35 将材料 装上车床2 开动车床2 至车床1 58% 0 停止车床1 车床1卸成品 35时间 3机1 空闲机210 2 5 2 5 3 3 10 2 5 2 510 15 20 25 3012装上工件20自动切削73 3被卸下工件空闲 空闲机1机254-35 6 -60 42% 90%5454 -6 6 60 100% 90%3535 40 45 50 55自动切削空闲时间 sec人 机1 机212装上工件周程时间sec 利用率 人 机17被卸下工件15自动切削机2--90%放入成品箱3603工作空闲空闲 机器闲余能量分析加工 时间装卸 时间 等待 时间 VE/VA机 器 时 间SMED Line Balancing 工人闲余能量分析?工人与机器数L+M N= L+W机器1 机器2 机器3 机器4 机器5 工人 操作时间 机器运转时间N―工人可操作的机器数 L―装、卸工件时间 M―机器工作时间 W―工人从一台机器走到 另一台机器的时间 2.联合操作分析 联合操作联合操作: 在生产现场,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 操作员同时对一 台机器(一项工 作),进行工作。 联合作业图:机 时间1甲乙项目运板2 32 3 4现行甲 乙 机 6 6 6 3 3 3改良节省3空闲工作时间 min6装板1空闲时间 min甲 乙 机空闲35 6 7周程时间min6 装板2 利用率 甲 乙 38 9967% 67% 67%运板13空闲机 联合作业图:项目 机 时间1现行 甲 乙 6 6改良 6 6节省 0 0甲乙工作时间 min机3 装板1 3 装板1 空闲时间 min 甲 乙 机 周程时间min 3 装板2 3 装板2 利用率 甲 乙63 3 3 9 67% 67% 67%60 0 0 6 100% 100% 100%03 3 3 3 33% 33% 33%运板232 3 4运板135 6机 3 双手操作分析 符号:? ――表示操作,即握取、放置、使用、放手的动作; ――表示搬运、手移动的动作;D ――表示等待,即手的延迟、停顿;――持住,表示手持住工件、工具或材料的动作。 ――检查。 切割玻璃管 切割玻璃管 工作研究(Work Study)方法研究(Method Study)程序分析(Process Analysis) 程序图(Process Chart) 装配表(Assembly Chart) 操作分析(Operation Analysis) 人机配合图(Man-Machine Chart) 双手作业图(Two Handed Operation Chart) 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 细微动作分析(Therblig) 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s of Motion Economy)工作衡量(Work Measurement)时间研究(Time Study) 马表测时法(Stop Watch) 速度评比(Tempo Rating) 宽放时间(Allowances) 工作抽样(Work Sampling) 预定动作时间标准(Predetermined Time Standard) 模特排时法(MOD) 方法时间衡量(MTM) 工作因素(WF) 动素分 组 动素名称 1 伸手 Transport Empty 2 移物 Transport Loaded 3 抓取 第 一 组 4 对准 6 拆卸 7 使用 8 放手 9 预对 Grasp Position Disassemble Use Release Load Preposition 文字 符号 TE TL G P A DA U RL PP 分 组 10 寻找 动素名称 Search 文字 符号 Sh St Pn I H UD AD R F第 11 选择 Select 二 组 12 计划 Plan 13 检验 Inspect 14 持住 Hold 第 15 迟延 Unavoidable Delay 三 16 故延 Avoidable Delay 组 17 休息 Rest 18 发现 Find5 装配 Assemble 动素同心圆? ? ? ?第一圈:核心动素 第二圈:常用动素?改善的对象第三圈:辅助性动素?操作中越少越好尽可能取消第四圈:消耗性动素? 动 素 分 析 实 例 生产线平衡 Line Balancing 生产线平衡?调整各工序间的作业时间,使差距很小。各工序间的作业时间 差距越小,生产线就 越平衡。 生产线平衡步骤1. 2. 3.4.5.6.计算产距时间(Takt time) 画优先图 决定周期时间(CT=Takt time) 确定理论工位数 排程 计算效率 生产线平衡的例一:?电风扇装配由下列任务组成:时间(Mins) 2 1 3.25 1.2 0.5 1 1 1.4 任务描述 装配外框 安装开关 装配马达架 将马达架装入外框 安装扇叶 安装格栅 安装电缆 测试 紧前任务 无 A 无 A, C D E B F, G任务 A B C D E F G H 生产线平衡: 画优先图(Precedence Diagram)任务 紧前任务 A None B A C None D A, C A B G H C D E F 任务 紧前任务 E D F E G B H E, G 生产线平衡: 瓶颈(Bottleneck)每日生产时间 420 mins 最大产出= = = 129台 瓶颈时间 3.25mins/台任务 A B C D E F G H 时间(Mins) 2 1 3.25 1.2 0.5 1 1 1.4 任务描述 装配外框 安装开关 装配马达架 将马达架装入外框 安装扇叶 安装格栅 安装电缆 测试 紧前任务 无 A 无 A, C D E B F, G 生产线平衡: 排程规则:?主规则: 以其后跟随任务数目最多的次序安排 工位。?附加规则: 最长作业时间的任务先排 2 A1 B1 G1.4 H FCDE3.251.2.51任务 A C D B E F G H后续任务 6 4 3 2 2 1 1 0时间 (Mins) 2 3.25 1.2 1 0.5 1 1 1.4工位 1 A (4.2-2=2.2) B (2.2-1=1.2) G (1.2-1= .2)工位 2 C (4.2-3.25)=.95工位 3 D (4.2-1.2)=3 E (3-.5)=2.5 F (2.5-1)=1.5 H (1.5-1.4)=.1 Idle = .1Idle= .2Idle = .95 工作站分配工作站12A1B1G 1.4 HC 3.25工作站2D 1.2工作站3E .5F 1 生产线平衡: 装配线的效率任务时间总和(T ) 效率 = 实际工位数目 (Na) x 瓶颈节拍(CTB )11.35mins/台 效率 = = .923 (3)(4.1min s/台) Error Proofing 防错 防错十大原理断根原理 2. 保险原理 3. 自动原理 4. 相符原理 5. 顺序原理 6. 隔离原理 7. 复制原理 8. 层别原理 9. 警告原理 10. 缓和原理1. Poke Yoke 装置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下述是可以用对红牌条件改善的防错装置的清单? ? ? ? ? ? ? ? ?导向/基准/阻塞 棒或销 模板 限制开关/微动开关 计数器 多余检出方法 顺序限制 标准化 关键条件指示 自动化探测传送的滑道 ? 制动器/门 ? 传感器 ? 防错装置的防错 ? 条件消除 ? 重新设计为对称 ? 重新设计为非对称 ? 自动闭锁?163*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导向/基准/阻塞杆或销导向或基准杠是一象茎或销的坚 实材料,定向或定位部件、工具 或夹具,确保正确的安置。阻塞 杠指的是阻滞、阻碍或防止部件 、工具或夹具不正确的定位。这 个销可以固定在部件本身,或在 工具和夹具上。 例:small plate 小板reference holes in plate 板上基准孔pins销jig夹具在准备时对错位导致缺陷。定 位销装在夹具中,与每个板钻 在中心的两个孔对应,因而仅 需将他们安置在夹具中,各种 尺寸的板可以自动的对准。由 于在准备阶段的对错位的操作 错误就消除了。small plate小板medium plate中板large plate大板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Template 模板 模板是代表对物体的精确拷贝的式 样,用来确保精确的定位。模板经 常用在检查过程中,用薄金属、塑 料或纸制成。现有的夹具可改造成 模板 例 扣子没有缝在正确的位置和距 离。开发了定位夹具缝制纽扣 ,通过将袖口与安装在缝纫机 上的夹具靠紧确定纽扣的位置 。这样可以将袖口精确的定位 所要求数目的纽扣,纽扣整洁 的排成一排,间隔均匀。button 纽扣needle 针button positioning jig 纽扣定位夹具button positioning jig 纽扣定位夹具sleeve position for 1st button position for 袖子第1个纽扣 2nd button 第2个纽扣 的位置 的位置 position for 3rd button 第3个纽扣 的位置 165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限制开关/微动开关 限制开关或微动开关是一电器装置或仪器,在触头部分有一轻触点,能确认 部品、工具或工装的存在、位置、尺寸、破损或使用程度(磨损)。也称为 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和触动开关。 Example: 孔的深度钻得不对 。用两个限制开关 固定在压杆上,在 开关2触动之前开关 1被松开则表示有错 误发生。(说明孔 未钻透)。蜂鸣器 发声以警告操作者 。buzzer 蜂鸣器 switch 1 confirms beginning of drilling 开关1确定钻孔的开始limit switch 1限制开关1limit switch 2限制开关2switch 2 confirms Penetration 开关2确定已穿透*166166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计数器 计数器是跟踪数量的指示器―部品数量,转换数量,击打的数量,产出的 数量,或者某机器或操作的异常的数量。 Example: 某一过程要制造不同型号的部件,每件产 品上要攻十个螺纹孔,使用单头钻床。改善前:工人必须目视检查所钻的孔并点 数。此法过于依赖工人的警觉,时常会出 现漏钻现象。改善后:钻机上加一个计数器。工人每加 工一件就清零并确认正确的孔数。虽然此 法仅帮助工人的警觉,但几乎可以完全消 除漏钻现象。clear button 清除钮 Counter 计数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多余部件检出法 多余部件检出是不依赖记数装置的点数形式。它将预先点出的 正确数量从视觉上隔离,直观地告诉我们是否使用了所有的部 件。part 1Example : 对某一产品所需的部件预先清点出来 交给工人。如果产品批装配完成后仍 有部件剩余或者是部件不够,马上就 知道有异常发生。这种检查方法可防 止产品在缺件的情况下流入市场。part 2 part 3The worker is given exactly the right number of parts for the number of products to be made。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顺序限制在次序非常重要以至于任何次序的改变或省略都将造成昂贵的错误时,顺序 限制就十分有用了。要寻找具体的方法来限制顺序,使它仅能跟随预设的顺 序。顺序限制装置确保工人按预先确定的顺序 工作。次序在折弯,包装,装配和检验时经常 是关键因素。Example : 测试磁带以错误的次序使用。新设计了“ 先进先出”架用来以正确的测试顺序分派 磁带。当一盒磁带拿出使用时,另一盒磁 带滑下。磁带使用过后,检验员将其放回 盒架的顶端,以保证正确的次序。测试顺 序的错误可以完全消除。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标准因素作业的标准因素帮助我们识别非标 准或错误的出现。标准元素如重量 、尺寸或形状可作为开发防错装置 的关键。 有时现有的标准因素不容易转换成 防错装置。在此种情形下,我们可 尝试识别特殊的特性并建立新的标 准因素,以协助我们隔离非标准因 素。 Example B:B容器放在称上。 如果盒中的齿轮 数量不足,重量 就不够,因而可 发现遗漏。AExample A: 由于空盒重量轻,从侧面用压缩 空气可将其吹下传送带。compressed air stream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临界条件指示临界条件指示可用来检测两种情况: 1. 某一特定的、可见的、预设质量的特性如部品正确的数量,正确的重量 、高度、体积或深度等的存在或不存在。 2.非可视特性如压力、温度、电流或非可视流体(空气)的波动Example: 两压力表装在测量点的 同一出口。操作员可通 过比较快速确定读数的 可靠性。Is this gauge reading reliable?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检测传送槽传送槽是部件滑、送、传或落到某些预定目的地(如下一作业点)的通道。 由于各部件要通过传送槽,槽本身可用来“检查”路线上的部件,在部件 到达下一操作点时检查或分检出错误。我们称此种槽为检测槽。 Example : 过程中部件可能上下颠倒。滑槽中安 装的检查点可自动移开颠倒部件。检 查点有切口使颠倒部件落入下方的转 送盒中。方向正确的部件可自由通过 。结果是送到下一位置的部件方向正 确。upside down right side upnotch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制动器/门制动器或门可确保某操作不被执 行。门和制动器通常与限制开关 和传感器共同使用,当特定条件 符合时动作。门或制动器用来触 发开关,使操作停止或开始。stopper stopper is pulled away tension box to machine spring limit switch例如,绕线马达的线通过橡胶制 动器上的孔到绕线机上;如果线 的尺寸(厚度)有变化或粘上外 来物质,制动器将压到限制开关 ,操作即可停止。limit switchExample: 如果线束上有外来物质,或线束的形状或尺寸产生变化,送料装置上的 制动器将卡在线束的相应位置上与线束一起运动。当制动器碰到机器中 的限位开关时机器自动停止。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传感器传感器是用来探测和响应质量,安全和生产率等特性的波动的电子装置或 仪器。传感器可以高精度确定部件、工具或夹具的存在和位置,并可探测 破裂、损坏或磨损。Alight passes throughBlight does not pass throughmotorExample: 过程中部件没有开槽。安装光电探测器确定各部件已开槽。旋转部件 ,如果检测到光,可确定已成功开槽,如果没有检测到光,确定部件 为没有开槽。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防错装置的防错缺乏好的维护将使大部分优秀的防 错装置毫无作用――甚至带来危险 。所谓危险是因为当它不工作时, 如果没有采取预防措施,你会假定 装置正监视质量或安全。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定期 维护非机械式防错装置。包括传感 器、限制开关、计数器、门和停止 器,以及其它依靠电、温度和压力 计或公差的装置。装置仅在预定的 规范被精确的维持的程度下是可靠 的。pinwheel indicates air streamcompressed air streamExample:从上游的位置,工人依靠气流防错 装置检测空盒。如果气流不稳定, 空盒将漏过。由于空气不可见,安 装风车以指示气流的工作。这是防 错装置的防错。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条件消除条件消除方法隔离特定的错误特性并将其移除。例如,如果某些无作用的 孔使我们在装配时不知哪儿应该或不应该插入部品,我们可简单的将无用 的孔塞住―消除错误的可能。INCORRECTExample:当将部件B插入板A 时放错。板A上多余 的孔被移去,消除了 部件B的错误安装。AB extra holesCORRECT AB Eliminated extra holes so improper insertion of assembly Part ?B? is impossible.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重新设计为对称重新设计为对称意味着修订或修改部件、工具或夹具的功能或外观,以 使其相反面完全相同或接近完全相同。用这种方法,它们可相互替换, 消除由不适当的方向或布置带来的错误。Asymmetrical part frequently assembled improperly 不对称的部件经常装错 ramExample: 轴的错误一端被装入 底盘。防错后,轴的 两端均有装E-环的沟 槽,因此任何一端装 入底盘都不会出现错 误。E环总可以安装 而决不会出现错误。chassisnew shape C two grooves 新形状― 双沟槽 防错:防错装置的类型重新设计为非对称重新设计为非对称意味着修订或修改部件、工具或夹具的功能或外观 使相反面不再相同。用这种方法它们不再会错误的互换,消除由不适 当的方向或布置带来的错误。Example :铭排安装倒了。固定铭牌的小轴 的中心被移离中心,使得它不能 装倒。由于装倒产生的错误被消 除了。Off-center pin prevents incorrect insertion 工业工程在国外的发展(1)美国是工业工程的发源地,工业工程为美国的经济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6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以MRP、闭环MRP、MRPII为代表 的美国IE模式 90年代刮起了BPR旋风 工业工程在国外的发展(2)日本的IE最初也是从 基础工业工程开始的 ? 在60~70年代创立了 TQC模式 ? 70年代以来,推出了 以JIT/LP/TPS为代表 的日本IE模式? 韩国和我国港台地区工业工程的发展?韩国的工业工程高等教育与学术组织(汉阳大学、 KAIST、POSTECH、东义大学、 庆星大学等,KIIE/KSIE/ KSCMS) ? 企业应用情况(三星、现代、 LG等)?香港的工业工程 ? 台湾的工业工程? 美日IE的比较工程 技术 人 设计 物料 设备 规划 能源 信息 行为 低成本 运作 高效率 企业目标人人 使用 物料 准时化 低成本 设备 改善 能源 自动化 高效率 信息企业目标 怎样看待国外工业工程与国内的落差一元经济与多元经济,中国企业的三个层次 ? 正确认识中国工业工程的时代特征?? ? ? ? ?M时代(机器、物料、劳动力是核心资源。自1864年以来机器力、蒸汽力主导的工业化时代,工业工程的目标――效率优先)e时代(资本是核心资源。自20世纪起,电气化、电子化、光电子化、网络化主导的工业化时代,工业工程的目标――多样性和整体性)B时代(综合技术是核心资源。纳米、DNA主导的工业化时代,工业工程的目标―技术的有效融合)K时代(知识是核心资源。以原创性知识产权主导的工业化时代,工业工程的目标――促进创新)H时代(人本主义――人性化时代,尊重人的情感,弘扬人类文化,追求人的高质素生活,例如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时代的交叉与重合 工业工程在我国的发展我国工业工程产生的社会背景与美日等国家 有相当大的历史落差 ? 80年代初,引进、学习、模仿国外的工业工 程经验 ? 1989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成 立并举办第一次全国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至 今已举办八次全国会议。联络了1000多名工 业工程学者和专家,3000多个企业 ? 企业应用工业工程成绩斐然? 国内实施工业工程的成功案例? ? ? ? ?1986年,上海金陵无线电厂通过推广IE使该厂流水线生产能力提 高了40%,半年间仅成本就节约了80万元。 成都市红光电子管厂在引进的显象管生产线上应用IE,年增产42万 只电子枪,投入0.98万元,获得363万元的效益。 上海仪表局下属八家厂推广应用IE,投入50万元,收入6200万元。 北京机床电器厂运用IE改造电器产品装 配生产线,使产量翻番, 年新增产值1165万元,新增税利349万元。 1992年初广州电池厂,以二车间为IE试点,四个月时间,取得经 济效益19万元节省20个劳力,节约场地48平方米。九月份,全厂 推广,年底取得经济效益200万元,节约152个劳力,场地313平方米。93年取得经济效益1200万元;94年取得 1500万元。 长春一汽变速箱厂降低流动资金70%,提高 劳动生产率90% ? 二汽车桥厂转向节生产线产量提高29.8%, 废品率下降68%,设备故障率下降84% ? 上海大众一线劳动生产率接近德国同行水平 ? 邯钢年38个IE项目累计创利1.66 亿元? ?广东科龙电器有限公司冰箱公司四条生产线原设计生产能力60万台/年, 实际生产43万台,应用IE后,93年生产了 75万台,4年生产了91万台,在此基础上 引进100万台改造项目,94年底投产,生 产95万台,与43万台相比,增加了52万台, 相当于投资几亿新建一个大型冰箱厂。科龙冰箱供应系统一次性降低流动资金 3000万元。 一个分析问题的实例 问题:换料停机时间长,平均 为150分钟/次. 影响换料停机时间因素排列图750频 次 分 钟 0N=750分钟 596 79.592.59698.7100 累 积 频 率 %( )98 26 2010 干燥温度 要求过高干燥时间 规定过长未按规程操作培训不足工艺规定 不合理 干燥程度允许 最高含水量要求 过高 材料本身含 水量超标操作不当人员素质差清洁部位多烘料占用 时间长清洁干燥器 占用时间长烘料不能提 前实施干燥器清洁 工作量大环境湿度大干燥能力不足清洁干燥器不 能提前实施干燥速度慢吸料流速过小换料操作只能 在停机后进行吸料机供料 能力不足无预干燥系统,不能 进行中间转换 要因验证:☆干燥温度要求过高× ×☆ 干燥时间规定过长 要因确认表序 号1 2 3 4 5 6原因验 证 方 法验 证 结 果是否 要因否 否 否 否 否 否降低含水量要求后,材料出现水 干燥程度允许最高含水量 降低含水量要求进行对 纹,影响产品质量,故不能降低 要求过高 比试验 要求 降低干燥温度要求与原 产品出现水纹,影响产品质量, 干燥温度要求过高 要求进行对比试验 故不能降低要求 缩短干燥时间与原要求 产品出现水纹,影响产品质量, 干燥时间规定过长 进行对比试验 故不能降低要求 C 座与 A 座采用相同材 环境湿度大 A、C 座生产产品质量合格 料在同一时间进行生产 吸料机的吸料能力为 3kg/min, 满 吸料机供料不足 现场测试 足要求 在行政科查找员工培训 培训不足 员工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 记录 清洁部位多 现场验证 干燥器清洁部位共四部分,均不 能减少,故清洁干燥器时间不能 大幅减少7否8A 座的热风干燥器配有预干燥系 无预干燥系统不能进行中 与 A 座供料系统进行对 统,停机换料时间仅为 13 分钟/ 间转换 比 次。是 A注塑机及供料系统注塑机二级干燥器一级干燥器B注塑机及除湿干燥器供料系统注塑机除湿干燥器供料系统料斗 生产计划 完成本批次产品 停机串行换料流程图:清洁干燥器换料烘料 清洁螺杆和料筒 开机调试 恢复正常生产 要因:无预干燥系统,不能进行中间转换。现在可以 确定目标了! 辅助供料系统工作原理:辅助接口 主供料系统注塑机辅助供料系统 除湿干燥器供料系统滚轮支架料斗热风干燥器 活动前后停机时间对比图200 150 100 50 015 12 150活动前活动目标活动后 经济效益:1998年直接收益:91,596.04元 中国工业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了解不多、应用不广、水平不高? ?企业尚未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工业工程的价值 缺乏社会化应用环境(IE宣传、咨询服务、培训、认 证等) 有病不求医,甚至讳疾忌医 得病乱求医 跨过诊断程序,直接要求下处方(买药的、卖药的 皆大欢喜) 企望仙丹一粒定乾坤?医、药、丹关系错位? ? ?? 如何进一步深化工业工程的应用?C 提供从企业诊断、企业规划、企业设计到企业改造等各个 阶段的全过程解决方案C 提供从资本视图、物理视图、信息视图、业务视图到组织 视图等各个方面的全方位解决方案C 在多变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下,企业系统必 须经常调整自身的目标、功能(以及结构形态)、输入和 输出。如何将“摸着石头过河”式的企业改造转变为有目 标、有方法、有工具(集)的改造? 企业工程是工业工程的系统应用企业评价 企业规划 企业设计企业建模方法学状态的静态评价(诊断) 过程的动态评价(能力识别) 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聚焦、 愿景的制定) 对象的未来状态设计 达到未来状态的途径或方法设计怎样按照设计的途径, 达到设计的状态?企业改造根本性的改造――BPR渐进式的改造――ESCRI/Kaizen/BPI企业改造的支持系统(学习模型、团 队工作模式、动态IS)企业改造就是企业创新 企业工程学的思考模式认识企业现状――企业描述方法学 ? 设定企业未来――企业设计方法学 ? 对照未来比差距――企业评价方法学 ? 立足现状走向未来――企业建造/改造方 法学 ? 动态企业模型,从BPR到BPI、Kaizen, 优势进化与退化? 非制造业工业工程应用大有可为采掘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工程建设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医疗保健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教育产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物流产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 其他产业工业工程应用问题? 我国的工业工程高等教育?1980年,天津大学等高校创办工业管理 工程专业 ?1992年,教育部批准天津大学等工业工 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并招生 ?1993年,教育部批准在天津大学等学校 设立工业工程专业工学硕士点并招生 ?1999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天津大学等 学校培养工业工程工程硕士,2000年4 月已经招生 ?迄今为止,全国开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 的高校已达100多所 ?工业工程领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然 偏弱 工业工程的学科归属科学学位 工程学位管理学工学工业工程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工业工程专业 工业工程学科的性质:?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IE要学习大 量的工程技术和数学方面的课程。但它不 同于一般的工程学科,它不仅包括自然科 学和工程技术,还包括社会科学和经济管 理方面的知识 ,它是一门技术和管理有 机地结合的边缘科学。 工业工程的特点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 IE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技术和管理),注 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他工程学科特点之一。 ? IE是系统优化技术。 ? IE的面向--由微观向宏观管理。? 为什么IE会受到重视:因为它能够提高生产率!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小、人多、资源 缺乏的 国。二次大战后,厂房、道路、桥 梁都受到严重破坏,经济面临全面崩溃, 全年1/3时间停产,加上600万日军和移民 拥回而失业人数激坛。? 再看今天的日本,面积不到38万平方公 里,人口不过1亿多,但国民生产总值占 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据1980年的统 计,日本国民的人均生产总值为1.087万美元, 居世界第二位。? 日本生产率的变化:生产率% 100 美国生产率50 2060 708090年 拿汽车工业来说:美国用工量 日本用工量 装配一辆汽车 33个 14个 制造一辆车身 9.5小时 2.9小时 制造一发动机 6.8小时 2.8小时 第三节 工作分析技术?方法研究技术寻求完成任何工作的最经济合理的方法, 达到减少人员、机器、无效动作和消耗,并 使方法标准化。 ?作业测定技术 制定用经济合理的方法完成工作所需的 时间标准,达到减少人员 、机器设备的空 闲时间。 以一个简单的材料搬运为例:装盘部 手 推 车 小 汽 车总库日用库 改进及节省:装盘部总库 一、方法研究的分析技术方法标准、时间标准:最终使人、机、物 将能力全部贡献于有价值的工作上,并为 运用其他IE技术奠定基础。 ? 方法研究内容包括: 1.程序分析 2.操作分析 3.动作分析 4.路线分析? (一)、程序分析以整个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 一个完整的工艺(加工、制造、装配) 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 研究,分析有无多余或重复作业,程序是 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 等。? 程序分析的实例:?广州电池厂锌壳车间:锌壳 冲壳机 切口机 掉入 箩锌粒磅称三轮车去另一车间 砌壳车间周转箱 来自冲壳周 转 箱入库 三 轮 车 箩冲壳机切壳机 周 转 箱 工人三 轮 车箩冲壳车间砌壳车间 改进:工人周转箱机 器锌壳下落道 取消称重工序; ? 取消运输环节; ? 锌壳产量提高10%,年增锌壳360万只; ? 降低锌壳重量,年回收锌粒31185公斤; ? 提高锌壳合格率,从96.51%提高到98.44%; ? 减少场地63平方米,节省4人; ? 每年少耗竹箩144只。? 1、程序分析符号表示操作 表示运输、搬运 表示检验 表示等待、暂存 表示贮存 表示同时操作和检验 1 1 2去公文柜 开公文柜 拿出信 带信回办公桌 3 1 找票 核对 带信回公文柜 4 5 4 6 放回信 关公文柜 回办公桌 例:设有一业务员依 照顾客来函核对某张 支票上的数字,信放 在公文柜中。 请提意见 办公桌 人 公 文 柜23放回票 2、工艺程序分析 1)工艺程序图的构成 例如下图为风扇装箱的工艺程序图:1 检查纸箱有否破损 准备装箱 电风扇装入纸箱 装入说明书及零件 封纸箱 贴标签电风扇说明书及零件1 2 3 4 5 例题2:泵及其接受器之装箱工艺程序图接受器 3 加工之检查 5 缚扎 泵 2 全部检查 2 打印号码 箱子 1 内部检查 1 装保护衬里 3 放入泵 4 放装箱衬片 7 放入接受器 8 封闭盖 4 过秤6附标签 例3:在木箱上钉五只钉子1 2 3 4 拿起钉锤 拿起一只钉 对准位置 重钉一下 1 2 3 拿起钉锤 拿起一只钉 对准位置 重钉一下 续钉几下4 55续钉几下重复四次 检查并贴标签 2)工艺程序图的实例分析 3、流程程序分析 流程图由操作、检验、搬运、暂存、贮存 等五种符号构成。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1)材料或产品流程程序图。(物型) 2)人员流程程序图(人型) 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一张火车票自出售、使用至回收止, 其间经过许多人之手。 现用流程程序图表示如下:1(物型)在票架上 拿起并查看票价用手拿至柜台上 打印日期 等待找钱11121 2D3拿给旅客旅客带至入口处 查看并打孔 旅客带至旅途上2 4 335在终点站查看并回收 例题2:工人按要求核对工件尺寸(人型)11 2 2到仪器柜 开仪器柜拿起量规 带量规回工作台 调整量规 用量规核对工件尺寸 带量规回仪器柜 放回量规 关仪器柜 回工作台3 13 4 5 4 流程图还可分类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