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建议马云捐钱 劝捐 中国富豪 记得几位中国富豪是非常精妙的推脱了。求推脱的视频,不是马云一样的那个演讲。

&|&&|&&|&&|&&|&&|&
巴菲特晚宴未劝捐 称中国慈善发展之快超过想象
凤凰网财经【
正在加载中...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9日晚,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慈善晚宴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庄园举行,酒店内外守备深严。据悉,参加晚宴的人数约为50人,盖茨和巴菲特并未借助晚宴对中国富豪劝捐。
晚宴上,巴菲特表示,中国慈善发展之快超过想象。他指出,慈善捐赠是很私人的决定,到此只是分享他们的经验。
巴菲特称,没有因为钱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他捐出的钱却可以改变千百万人的生活方式。盖茨则介绍说,慈善的魅力在多样性。
晚宴前,盖茨及巴菲特与中国富豪就中国慈善事业和自己的慈善故事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沟通。
据了解,出席晚宴的中国富豪在财富榜和慈善榜排名靠前,嘉宾中不仅有民营企业家曹德旺、陈丽华、陈发树、王传福、郭广昌,还有民政部长李立国等数个部长及姜建清、杨超、马蔚华等央企领导人和IT精英张朝阳、李彦宏、马云等。大部分受邀嘉宾由是由杨澜和吴征及“阳光文化基金会”帮助盖茨基金会联系、落实参加的。
在两人离开后,很多与会人士均表示今日沟通很必要,也很尽兴。大家很欣赏盖茨与巴菲特的坦诚,认为这对大家思考个人与企业的慈善之路大有裨益。杨澜与吴征也表示,非常高兴,觉得这次活动忙得很值得。晚宴后,大家继续各自聚集相谈。
此前,陈光标高调裸捐并频频出镜,造成了一些人对他的不满。有富豪表示,有人认为陈光标应该在见面后才表示捐款意向,另外,高调渲染“在巨富中死亡可耻”给与会富豪增加了无谓的压力,甚至还有富豪因顾忌陈光标会泄露开会名单与内容而拒绝了邀请。
“慷慨解囊”派:
“做大企业”派:
凤凰网连线:独家评: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热点推荐:
频道头条 Big News
ArpAdPro_Date_End -->
ArpAdPro_Date_End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盖茨和巴菲特到了 中国富豪怕不怕_财富人物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盖茨和巴菲特到了 中国富豪怕不怕
  或许从来没有哪一顿晚饭会让中国的“大款”们如此纠结。今天巴菲特盖茨将抵达中国,“慈善晚宴”进入最后倒计时。原本单纯的聚会,因为这两个世界巨富的慈善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沉重。9月29日的夜晚,究竟能给中国慈善事业带来什么?又能改变什么?
  作为一个阶层,中国的富豪们这次被推到了聚光灯下,人们试图通过一场夜宴来验证“为富不仁”到底是不是一个颠不破的真理。媒体也似乎把一场慈善交流变成了一次表态赛。
  小沈阳在“苏格兰情调”的餐厅说,人生最悲哀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舍不得买一碗面的老赵说,最悲哀的是人活着,钱没了。诚然,有人信奉:寿衣没有装钱的口袋,也有人信仰:财不外露,父业子承。
  在拥有“富济天下”这一传统美德的中国,富人悭吝不拔,应遭蔑视。但更应检讨今天的中国社会是否具备公益慈善事业壮大土壤?富人乐善好施,应被颂扬。但也应看到仅以数个企业之力和富豪之心,安能济贫救困?
  一封美国来信
“股神”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
  今年6月中旬,盖茨和巴菲特率先在美国发出“捐赠承诺”,邀请美国众多超级富豪与最富有的家庭参与,呼吁像他们一样有着巨额资产的富人们把一半财富捐赠出来,用于慈善事业。截至8月4日,盖茨和巴菲特共获得近40位资产超过10亿美元大佬的公开承诺。在今年初的瑞士达沃斯论坛上,盖茨第一次公开表达了想来中国游说富人热衷慈善的意愿。他在论坛的记者招待会上告诉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我肯定会去中国,告诉他们我究竟有多么热爱慈善这项工作?我们将和有意走进慈善事业的人们促膝而谈。”
  中国之行并非劝人们捐赠
  在即将到访中国展开“慈善之旅”前夕,美国首富比尔?盖茨和“股神”沃伦?巴菲特14日针对新华社记者提出的书面问题,发出《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回应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还有几周时间,我们就要再度访问中国。在此次行程中,我们将有机会与中国一批成功的商业人士和慈善家就中国的慈善工作进行交流,了解中国慈善事业的概况,并且分享捐赠如何对社会和世界产生影响的经验。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不久前,我们很高兴地宣布了美国非常富有的40个家庭已经同意加入“财富捐赠承诺”。对于参与者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而只是一个承诺――保证其在有生之年或过世之时,将自己大部分的财富投入慈善事业以回报社会。我们特别高兴成为这项“捐赠承诺”行动的一部分;同时,也被许多加入“承诺”的人们的义举和慷慨深深感动。在相互学习中,我们受益匪浅。
  然而,“财富捐赠承诺”只是众多慈善形式的一种。我们尚不了解,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模式是否合适。有些人猜想我们此次中国之行将劝说人们进行捐赠――其实,并非如此。
  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倾听,以及解答那些对我们慈善活动感兴趣的朋友们的问题。中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因此中国的慈善模式也会有自己的特色。
  中国富豪表情大盘点
  陈光标:死后将捐全部财产
中国首善陈光标
  对于盖茨和巴菲特来华举办“慈善晚宴”,陈光标第一个给予了积极的响应:“今天,当你们来到以”勤劳、智慧、善良“闻名于世的中国时,我在此郑重宣布: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陈光标在自己公司网站上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信中指出,当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能够把财富归还世界,是一种高尚和伟大。相反,“如果在巨富中死去则是可耻的。”所以。“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爱国者冯军:没必要给孩子留一分钱
  爱国者冯军被媒体称为继“中国首善”陈光标之后的“裸捐”第二人,因为他很快就在()上宣称:“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
  此外,冯军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冯军说到做到,一定在活着的时候,一分钱都不剩,全部奉献给社会。这是我冯军完全自愿作出的承诺,我把承诺看得比我的生命都重。”
  冯军表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孩子如果争气,你不需要给他留什么遗产;如果孩子不争气,给他留那么多钱不是在害他吗?”
  继富豪陈光标宣布将“裸捐”后,9月9日,爱国者总裁冯军在其微博上表示将捐出全部个人财产。昨天下午,在参加完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后,冯军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表示,一定会兑现承诺捐出全部财产,不会给孩子留一分钱,让孩子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马云:不支持盖茨来中国的“劝捐”行为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马云
  马云认为,上亿资金即使不捐,在自己手上,也是在为社会管理。他进一步解释说,“当你有100万元的时候,这个钱是你的,你可以花。当你有一两千万元的时候它就变性质了,变成了资本,你得想办法投资;当你有上亿元的时候,它就是社会资源,你就要替社会花好这些钱。”
  同时他认为,自己为社会管理好这笔资源,比捐出去会更好,他并不相信别人能比他更好地管理这笔资产。利用手上的资源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更多企业崛起,倡导绿色环保生态,会更加有效。
  潘石屹张欣:欣然接受盖茨巴菲特的邀请
潘石屹张欣夫妇
  SOHO中国CEO张欣在微博上透露,“我在媒体上看到他们来中国要说服中国人慈善捐款,美国的慈善事业做得很成熟,而盖茨做的是更上一层楼,我们才刚起步,要学习的很多。”同时,潘石屹也在微博上回应道:“他们为全世界的企业家树立了榜样。”
  同时,张欣也表示,要和巴菲特、盖茨在9月29日见面探讨慈善问题。张欣在博客上说,在中国还没有出台《慈善法》,也没有鼓励企业捐助善款的税收优惠政策前提下,只做捐款不是回馈社会的最佳方式。
  截止到9月13日,记者看到陈光标在微博中表示,已经有近百名企业家通过来信、来电、传真的方式响应我“裸捐”的号召,他们表示暂时不希望媒体对他们进行报道,对这些企业家我表示崇高的敬意!
  给富豪一点压力又何妨?
  事实上,公众却希望“巴比中国行”不只是吃吃中餐、交交朋友,而应该给中国富豪上上课、洗洗脑,并施加一点压力,才不枉此行。
  首先,盖茨与巴菲特应该给中国富豪们讲讲美国富翁的财富观,为什么他们认同“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服膺于“没有人能够豁免赋税和生死”?“财富不应该集中在少数人手里”的观念是如何形成的?
  其次,盖茨与巴菲特还应该现身说法,给中国富豪讲讲自己的创业观。为什么美国的富翁都不愿意把遗产传给自家子孙,而年轻人也对继承遗产不很感兴趣,更崇尚白手起家?我们的“富二代”却乐享、炫耀上一辈的财富?
  还有,盖茨与巴菲特应该谈谈财富的公平理念。盖茨的父亲老威廉反对取消遗产税,认为“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美国的富豪为什么会想到这些,而我们的遗产税尚未出炉,许多富豪便先行一步,将财产转移到未成年儿女名下?
  “巴比”的慈善宴让谁尴尬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即将携手来中国。今年6月,二人给美国富豪打电话,呼吁亿万富翁捐献自己的过半财产,成果斐然:花旗前董事长韦尔、酒店业巨头希尔顿等40位美国巨富纷纷承诺把大部分财产捐给慈善事业。
  二人紧接着把目标锁定中国,于是中国富豪们尴尬了,纷纷避之唯恐不及,担心“巴比”慈善宴会变成现场“逼捐”的“鸿门宴”。只有陈光标、冯军排众而出,先后表态将“裸捐”。
  近年来,中国慈善义举越来越醒目,并且受到政府有关部门愈来愈大的鼓励。然而,中国富豪阶层却表现不佳。但是,在“鸿门宴”前尴尬的,并不仅仅是富豪们。
  “慈善誓言”何时能在中国诞生?&
2007年4月,李连杰的壹基金计划启动,为了实现“地球一家人”的慈善理想。
  中国富人投身慈善4道障碍
  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改革开放仅仅30年,中国富豪多数属于“第一代富豪”。对绝大部分中国企业而言,目前仍处于发展期,仍需要将资金和精力用于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将资本转化为投资。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认为,企业家若把辛苦赚来的钱用来投资,就能产生更多就业机会,能为国家和社会积累更多收入。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更直接表示,企业正在上升期,不该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慈善上。
  对于中国这种国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和中山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林景新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均认为,类似于倾家荡产的“裸捐”,也许并不适合当今的中国富豪,但完全“避捐”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夏学銮表示,改革开放至今,身家过亿元的富豪有5.5万人,过千万的更多,现在不是改革开放初期,不少富豪有能力回馈社会。但同时,我们的企业仍需要投入资金继续发展,争取进入世界市场、进入世界500强。所以,当今富豪更适合在保证扩大生产的基础上,再拿出一部分钱来做慈善。
  慈善新解:做好企业也是一种慈善
  盖茨和巴菲特本月底就将访问中国,尽管两人没说这次中国之旅的目的,但国内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致认定这两个全球最大富翁是来劝捐的,并且认为中国企业家如果不参加这个慈善晚宴,不当场捐钱就是件丢脸的事。
  这种误解逼得盖茨和巴菲特以亲笔信的形式进行澄清,他们在信中说,“财富捐赠承诺”只是众多慈善形式的一种。慈行善举并非仅限于富裕阶层,邻里间的互助并不亚于富人捐赠大笔财产,两者同样值得赞赏。两位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慈善,慈善并非几个富翁的事,捐钱数量的多寡并不代表慈善的高低,因此,我们不必太在意富翁到底捐了多少钱。
  其实,一个企业家最大的责任是把企业经营好,那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因为一家公司既为国家贡献税收,又解决就业。在《公司的力量》一片中,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说: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东京大学教授伊藤元重说:是否拥有大量强大的公司,已经成为关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家责任重大。
  没有慈善 美国将会怎样
  “再富不能富孩子” 为啥美国富翁热衷慈善?
  在人类文明史中,美国巨富行善并不鲜见。100多年前,财阀洛克菲勒和卡内基就曾捐出相当于现在的140亿美元的善款。卡内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在美国富豪中,热心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为什么美国富豪不把财富传给自己的孩子呢?
  第一,美国崇尚个人奋斗打天下,不像其他一些国家尊崇世袭的爵位和财富。很多通过艰苦创业而成功的美国企业家不相信财富可以传代。他们知道,由于富家子弟在钞票堆中长大,一辈子不愁吃喝,无忧无虑,容易养成挥金如土、逍遥度日的不良习气。金钱不但不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反而有可能对孩子带来伤害。
  比如,巴菲特和盖茨都相信 “再富不能富孩子”的教育原则,宁愿将钱捐献给社会也不愿多给钱让孩子去挥霍。盖茨曾经说过:“当你有了1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盖茨对社会如此慷慨大方,然而对子女则“吝啬”。巴菲特也对世袭财富的概念不屑一顾。他说:“我从来不相信王朝世袭式的财富。”巴菲特在回答记者有关为什么不把资产留给孩子的问题时说,他相信财富来源于社会,最后也要反馈给社会。他说,他已经给孩子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了。
  完善制度支撑美国慈善体系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保罗?皮弗表示,对于富翁爱捐款的看法其实是个误解。从捐款和财富的比例来说,美国的穷人比富人更慷慨。皮弗带领学生们做了一项社会实验,实验结果发表在最近的《个性和社会心理学》杂志上。他们请民众参与一项网上调查(实际目的是了解对方的社会经济地位),然后从中选择了115位志愿者,请他们到实验室“做游戏”(“掩护”实验的真正目的)。每位志愿者得到10个筹码,在游戏结束时可以换成现金。“游戏”中皮弗询问志愿者,他们愿意给一位素不相识、今后也不会见面的游戏伙伴多少筹码。结果发现,自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民众,比那些地位较高的民众,给出的筹码多出44%。皮弗说,这项实验表明富人的慈善捐款意愿要比穷人低。
  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部分印证了实验的结论:2007年美国最穷的1/5家庭平均税前收入为1.05万美元,他们将收入的4.3%捐给了慈善活动;而最富有的1/5家庭的税前收入为15.39万美元,用于慈善的收入比例仅为2.1%。劳工统计局说,这些穷人同时也是美国受教育程度最低、年龄最大、最虔诚、最可能开二手车或完全依赖公交的人,他们可能是学生、少数族裔、妇女或新移民。穷人们解释为何捐款的理由是:“我给予的越多,得到的回报就越多。而且我也经历过类似贫困潦倒的时候,可能有一天我还会那样。”
  外媒言论
  美报:中国富豪反思如何做慈善
  新华网消息: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6日发表文章,题为《中国富人考虑如何帮助他人(作者威廉?温发自北京)》,以下是全文:
  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刚刚成功游说美国40位亿万富豪捐出一半家产用于慈善后,他们又提出到中国来与中国的新富们共话慈善。
  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中国的新富们刚开始听说要与美国的这两位亿万富翁见面时都非常激动,可现在,他们开始发出质疑,他们是不是在被劝捐款。有几个人甚至以时间安排不开为由退出。一旦中国媒体嗅到些什么,便会对他们的吝啬行为大加指责,然后猜测:到底哪些富豪受到了邀请,以及谁拒绝了邀请。这一结果使得中国的富豪们开始反思:如何才能以最好的方式去帮助这个社会,以及他们承担了什么职责。
  就像美国的强盗资本家时代一样,现在中国每年都会涌现出一些新的行业巨头。但是,美国那个年代也涌现了一批慈善家,比如至今仍耳熟能详的卡内基和洛克菲勒。不知这种情况是否会在中国发生。
  外媒:中国富豪对慈善态度反差巨大
陈光标致信盖茨和巴菲特响应“劝捐”号召,称绝不做守财奴
  新华网消息:英国《泰晤土报》和香港《明报》9月6日分别发表文章,称针对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将在北京举办的慈善晚宴,中国富豪有的承诺裸捐,有的怕被劝捐,态度反差巨大。以下为文章内容摘编:
  《泰晤士报》:一位中国慈善家表示他去世后将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他发表这一声明是为了迎合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在北京召开的一次慈善晚宴。
  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新一代富豪拒绝出席这两位美国亿万富翁本月晚些时候在中国举办的慈善晚宴,担心被要求掏腰包。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北京女发言人说,约50人不能接受邀请的原因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而不是担心会受到盖茨和巴菲特6月发起的“劝捐”行动的压力。
  中国成功的私营企业家、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表示他不担心被要求捐款。他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保证支持诸如此类的慈善捐款,说他将在死后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
&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    
  微软(Microsoft Corp.)共同创始人之一盖茨(Bill Gates)和亿万投资大亨巴菲特(Warren Buffett)计划在本月稍后的访华行程中,向中国的超级富豪游说给予的艺术,这在亿万富豪数量位居全球第二的中国富豪中引起一些自我反省。  富豪们对盖茨和巴菲特中国之行的反应迅速且多样:一位中国知名慈善家很快承诺将他的全部财产捐给慈善事业,与此同时一家私人基金会的领导说,在工人权利等基本企业标准得到改善前,中国企业在仿效美国式慈善捐赠时应该谨慎。  许多人指出了中国慈善体系的缺点,一些批评家说该体系缺乏透明度。  这一讨论凸显了专家所说的中国慈善业相对不太成熟的状态,30年来的经济改革使亿万中国人脱离了贫困,并造就了一代新富。  盖茨和巴菲特一直致力于说服美国其他亿万富翁把他们的多数财产捐献给慈善事业,并希望在本月稍后的访华之旅中传播这一崇高理念。他们的行动包括在北京与一批中国富豪进行一次私人宴会,一些人对此心存谨慎。  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北京办事处新闻官张静(音)说,50多名受邀客人中,有少数打电话询问自己是否会被要求在宴会上作出捐赠的承诺,张静周二说,盖茨和巴菲特只是想聊聊。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正在协调组织这一将在9月29日举行的活动。  但这并没有阻止受邀客人之一、亿万富豪慈善家陈光标向盖茨和巴菲特发出公开信,宣布他将在死后捐出所有财产。  陈光标说,我作为一个富人,绝不做财富的守财奴。30年前中国才开始经济改革,许多人富裕了,他们认为自己的财富是通过辛苦工作获得的,他们不考虑社会,只想把财富留给自己的后代。  今年42岁的陈光标原来是个农民,后来成为江苏省一家再生资源和回收利用企业的首席执行长,财产估计高达人民币30亿元 (合4.4亿美元),他在2009年胡润中国百富榜上排名第340位。  陈光标说,我希望树立一个榜样,影响更多人对财富和生命的看法,并让他们回馈社会。  去年位列胡润百富榜首席的是汽车和电池制造商王传福,财富估计为51亿美元。根据国有媒体报导,他被邀请出席盖茨和巴菲特的宴会。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是王传福拥有的比亚迪公司的投资者。比亚迪公司一位女发言人拒绝透露王传福是否将出席宴会。  根据上海分析师胡润(Rupert Hoogewerf)数据,中国至少有87.5万名身家上百万美元的富豪,这其中有130名亿万富豪,数量上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胡润研究中国的富豪,并编制胡润富豪榜。  胡润表示,中国富豪的平均年龄是39岁,比国外富豪一般年轻15岁,他们在服务、地产和制造业等方面财富增速更快、创造财富的量也更大。虽然慈善事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常常不被看作当务之急。  胡润说,你不会指望一个40岁的人花在慈善上的时间和精力与他投在创造财富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一样多。  由于中国贫富差距飞速扩大,公众对那些据信通过非法或可疑手段、或靠损害公共健康与自然环境等方式经营公司从而积累了巨额财富的人一直愤愤不满,所以中国富豪经常处于十分敏感的境地。  在宣称有超过万亿美元财产来历不明的种种传闻中,超级富豪们还要面对主管部门愈加严密的审查。中国最大家电连锁店创始人、前董事长、曾经是中国首富的黄光裕,因内幕交易、行贿和其它罪名被判入狱14年,他正在服刑。2008年时,黄光裕被估计有63亿美元身家。  本月初,瑞士瑞信银行(Credit Suisse)组织完成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富豪腐败得来的“灰色收入”有可能高达1.4万亿美元,这表明中国的收入差距远远大于官方数据。  很多中国富豪选择低调行事,不愿露富,惟恐树大招风。有些富豪对于如何将财富以最佳方式返还社会只有比较模糊的想法。腐败现象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因此富豪们担心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捐出去可能是一种浪费。  SOHO中国联合创始人之一、房地产开发商张欣是受邀客人之一,她说期待与盖茨和巴菲特的交流,希望讨论可以产生一些如何改善自己公司基金会的想法。SOHO中国基金会主要关注农村教育问题。  45岁的张欣在博客上说,只做捐款不是回馈社会的最佳方式。她说,中国还没有出台《慈善法》,也没有鼓励企业捐助善款的税收优惠政策。  张欣在博客上表示,在中国财富才刚刚开始积累,慈善也才刚刚开始运行,我认为简单的捐赠在今天的中国不是最好的慈善途径。张欣14岁时曾在香港的一家血汗工厂做工,得到奖学金后去英国留学。  属于民营性质的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徐永光在其网站上说,中国富豪不应急于捐献财富,企业家仍应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为消费者提供合格产品、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为投资人创造利润、保护环境和依法纳税。  徐永光说,企业做到了这几条,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好企业。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 ·[] ·[] ·[] ·[] ·[]
编辑推荐阅读
本周点击排行
24小时论坛热点本周论坛热点本月论坛热点
Copyright &
加拿大华人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盖茨巴菲特劝捐 中国富豪会不会买帐
日 16:08来源:凤凰网专稿
'正在加载中...'
近来,中国富豪面临慈善上的内外压力,外有软件巨子盖茨和股神巴菲特的慈善联盟,两位美国数一数二的富豪,正在呼吁全美亿万富豪们捐出半数财富,并得到40多位亿万富豪的响应。不仅如此,盖茨和巴菲特还准备亲自来华,游说中国的新兴亿万富豪捐出半数财富。而在中国国内,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司前司长王振耀,今年就倡议中国的亿万富豪,每年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并认为这是一个基本的社会责任底线。
人们在问:亿万富豪数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富豪,会响应盖茨巴菲特的半捐呼吁吗?而中国的慈善机制又能否做到善款善用?
这哪是捐款,分明是催款!这是富豪应该承受的社会责任!中国美国国情相当不同,富豪也相当不同!中国企业家是有社会责任的,关键看慈善机制顺不顺!
关键词:亿万富豪 慈善机制 道德责任与社会义务
《一虎一席谈》PK:盖茨巴菲特劝捐,中国富豪会不会买帐?
嘉宾:陈光标 徐永光 贾西津 丁兆林 康晓光 邓国胜
正方观点:富豪会响应,会收到好的效果。有钱人多数有慈善意识,而且有能力捐。不止要捐款百万,而且应捐出百分之二三十。目前,中国慈善机制落后,所以很多人不捐。退税也不够,不能有效激励捐款,应该开征遗产税,以所得税和遗产税调节收入分配。此外,慈善需要政府主导,鼓励,应该参与慈善,政府也可以募捐。
&&& 反方观点:不会响应,怎么响应都不清楚。捐款还没到时候,企业还没做好,基本责任还未尽到,响应不会强烈。其次,慈善应是完全自愿的,不应有规定,此举违背了慈善精神。此外,只有民间才称得上慈善,政府依靠的是强制性税收。在国外向政府捐款有收买政府嫌疑的。政府必须退出慈善,民间基金会才会发展,慈善才会成熟。
&&& 中立观点:无所谓,富豪是否响应与我没关系。
《一虎一席谈》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胡一虎
首播时间:9月4日 周六 20:00-21:00
重播时间:9月5日 周日 03:10-04:05& 13:00-14:00
声明:凡注明&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音频、视频),未经凤凰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凤凰网&。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楼楚楚]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凤凰名人: |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菲特建议马云捐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