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报国内统一刊号的家谱有那几家,文学报国内统一刊号的家谱有哪几家

家谱世谱族谱有什么区别
家谱世谱族谱有什么区别
09-10-23 &匿名提问
谱,又称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华国,诗礼传家。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霞浦一带,谱系分正谱、副谱(草谱)。副谱可以查阅,而正谱修好后,要入箱上锁,将开锁的钥匙丢入祖祠神龛,以示此谱交祖先收存,以后禁开锁。若遇副谱丢失,有事要查谱时,要先做“牲福”,祭请祖先同意,方可开锁。 旧时一些宗族修谱,每逢初一、十五日要祭祀祖宗。族谱告成后,还要造灵厝、做功德,请和尚法师观灯;观灯时造3座大灵厝(纸糊房子),供已超度的神魂居住,另设一些黑龛,供无子孙后代及未超度的神魂居住。福建省连城一带宗族,每年正月要拜“代图”(即写在布上的族谱)。行仪时,本族男丁都要到场,先是“新丁上图”(即新添男丁的名字入谱),上图之家要给执笔者一个红包,并烧香燃炮,用三牲祭祖。若逢大祭,要用整头猪羊置于下厅的支架上;继而是鸣锣击鼓放鞭炮;最后会餐,座位严格按辈份排列。族人围坐喝酒谈心,气氛很好。连城人把正月“拜代图”的宗族聚会称为“闹花灯”。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家谱有什么用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家谱有什么用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
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虽然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起始与士族门阀制度有重要的关系。自魏晋以后,谱牒之学大盛,一些士族门官都以此互为夸耀。但隋唐及其以前得到谱牒早已亡佚殆尽,宋、元及明朝的家谱也所存寥寥。现在能见到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家谱的名称很多,大体唐以前都称家谱、家传的,宋代又有宗谱或族谱之谓。到了明代,特别是清代以后,名称更多,如宗谱、世牒、世谱、家谱、家乘、家志、谱录等。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家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坛,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是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世本》的意义还在于证实谱学研究发轫于周代,是家谱研究的源头。
就家谱的形式而言,唐代以前的古谱和现存的以欧阳修、苏洵创制编撰体例为特征的明清家谱有所不同,但家谱作为绵延不绝的人类历史象征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究其原因除了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的目的以外,还在于对家谱重要价值的认识。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有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之说,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可见其重要。古代家谱研究的内容主要在于对谱学的本身,包括谱例的撰写以及家谱发展历史的研究等方面。
家谱的应用研究始于汉代,《史记》中有关帝王谱牒的记载,说明汉代司马迁已经把家谱资料应用到史学领域一纪传体史书的撰写中去。后代史学家继承了这一传统,后代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如班固撰《汉书》、陈寿撰《三国》......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谱牒资料。中国古代对家谱资料的应用主要在史书、方志和人物评传的撰写过程,体现了谱牒的史料价值。
二 、到了本世纪20年代,随着社会科学新领域的开拓,有学者从人口学、优生学、遗传学等新学科的角度肯定家谱的重要价值,并倡导对家谱资料进行深入研究。著名史学家梁启超在1923年出版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厂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我国乡乡家家皆有家谱,实可谓史界瑰,如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古史辩派的创始人、著名学者顾须刚也说:"我国历史资料浩如渊海,但尚有二个金矿未曾开发,一为方志,一为族谱。"肯定了家谱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具有的重要的史料价值。
的朝代一样。前人为了后人景仰。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虽然我也上了族谱。不过感觉族谱有点像慕容复那种,哈哈哈。
  天涯er是否可以在这里一报家门 拉拉亲戚
  有族谱只是没见过  
  @似水风晴微微笑 2楼
19:04  我没上家谱,我表哥上家谱了,不过上家谱也得掏钱。。。  -----------------------------  我们那里只有去世了才上家谱?  
  你朋友真敢开玩笑,祖宗可以追溯,但家谱这种东西怎么能追溯到大禹时代,他的家谱是用什么文字,记载在什么材质上的,想想看还真是令人激动。
  @云弈棋
14:26:00  是蛮可惜的,不过也没有大用不是么?  -----------------------------  @偷喝咖啡的猫0:20:53  古代女子不是不入家谱的么?  -----------------------------  那肯定是要入的,古代女子上了族谱才标志着你被承认是这一家的人,死后也能入这家的坟,意义很重大的。虽然只会写姓,不会记名。而且如果生的孩子没被写入族谱是没有  —————————————————  有的失了名节的女人不给入祠堂,犯法的男的被逐出族,然后名字从族谱划掉,貌似很严重,所以有女人为进祠堂保名节自杀的。  
  @十万云罗
14:54:00  你朋友真敢开玩笑,祖宗可以追溯,但家谱这种东西怎么能追溯到大禹时代,他的家谱是用什么文字,记载在什么材质上的,想想看还真是令人激动。  —————————————————  我表达错误,是姓氏可以以追溯到那时候  
  @塘鹅gannet
14:50:00  虽然我也上了族谱。不过感觉族谱有点像慕容复那种,哈哈哈。  —————————————————  皇族?没落皇族?  
  @小天儿
20:21:03  我妈娘家有家谱,据说是清朝的时候从山东诸城迁到东北的,跟刘墉他们家一个老祖宗来的,已经跟山东诸城的刘家那边联系过了,得到了那边的承认。话说我听说的时的心情,只能用囧rz哩个囧rz来形容。  -----------------------------  @shy2h
14:43:58  看到一个比较近的,我家也是诸城的,听二大爷说我奶奶姓刘,家以前是刘家坳村(可能字不一样,音是一个音)好像是刘统勋后代,刘墉某个哥哥一支的,但是百度好像刘墉哥哥死的早,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  我爷爷奶奶大概1920年以前在吉林市落脚,我爸又到了哈尔滨,家里有字辈,就我没按着取名。呵呵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29:39  @芭比菠萝
19:02:00  哪里人?姓什么?  —————————————————  余,浙江人  -----------------------------  大禹姓啥?他儿子启,姓啥?楼主真逗
  @龍圖騰飛
14:58:00  余,浙江人  -----------------------------  大禹姓啥?他儿子启,姓啥?楼主真逗  —————————————————  貌似姓姒,后面就是各种赐姓改姓吧  
  我家的家谱是从宋朝开始,有个宰相因为进言冒犯了皇帝,把他和五个儿子全部下放到江西,然后祖代在深山里扎跟当农民了,翻身好难( ⊙ o ⊙ )啊!
  我的姓的家谱 省新华书店有售 一套两大本 前年刚修正了最新版 表示已经看过并找到了自己  
  我家隋姓,说是从隋朝之后才有了这个姓氏,所以这个姓氏都是贵族,哈哈,不过这都是说笑了。我倒真认识一个名人后代,我不知道楼里有东北的筒子没,东北曾有个土匪头叫郑三炮,有个电影叫智取威虎山,就是讲的这个土匪,那是我朋友的爷爷的爸爸,好像是这么个辈份  
  @龍圖騰飛
14:58:00  余,浙江人  -----------------------------  @马甲马甲不要掉
15:00:25  大禹姓啥?他儿子启,姓啥?楼主真逗  —————————————————  貌似姓姒,后面就是各种赐姓改姓吧  -----------------------------  所以啊,很多人修家谱就是为了跟某些古代名人攀关系。。。就算祖宗很厉害又咋样呢,后代还不是泯然众人矣。。。自己混得好可以从自己开始修家谱,哈哈
  @未愁眠
21:49:00  他说他们是大禹后人,晕  -----------------------------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51:28  我姑奶奶也说我是大禹后人==就是在扯淡他们姓啥啊  —————————————————  说姓余,在浙江一带  -----------------------------  我姓余 重庆人 我们这一个寨子都是余姓
在这边是个大族,但是我们这边都说是铁木真的后代,爸爸是应字辈.余应祥 余应江 余应海 余应河
  @小天儿
20:21:00  我妈娘家有家谱,据说是清朝的时候从山东诸城迁到东北的,跟刘墉他们家一个老祖宗来的,已经跟山东诸城的刘家那边联系过了,得到了那边的承认。话说我听说的时的心情,只能用囧rz哩个囧rz来形容。  —————————————————  诸城又是大部分明朝山西来的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37:00  文革毁了多少文化啊  —————————————————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都毁在文革上了。  
  祖籍南京,明朝迁移到现在的地方,族谱都有记载,目前我这辈是族里第24世。。。。每一辈的字由一首54个字的诗词组成,因此,一直到54世,族谱都规定好了名字里的辈分字。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29:39  @芭比菠萝
19:02:00  哪里人?姓什么?  —————————————————  余,浙江人  -----------------------------  不造咋的,想到了河姆渡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29:39  @芭比菠萝
19:02:00  哪里人?姓什么?  —————————————————  余,浙江人  -----------------------------  我也姓余,咱们有木有..............
  中华文明就是这样才绵延不尽  
  这种都是吹的!  
  @云弈棋
14:26:00  是蛮可惜的,不过也没有大用不是么?  -----------------------------  @偷喝咖啡的猫
10:20:53  古代女子不是不入家谱的么?  -----------------------------  @马甲马甲不要掉
14:54:05  那肯定是要入的,古代女子上了族谱才标志着你被承认是这一家的人,死后也能入这家的坟,意义很重大的。虽然只会写姓,不会记名。而且如果生的孩子没被写入族谱是没有  —————————————————  有的失了名节的女人不给入祠堂,犯法的男的被逐出族,然后名字从族谱划掉,貌似很严重,所以有女人为进祠堂保名节自杀的。  -----------------------------  木措,古代宗族观念很强的, 为什么说把你逐出宗族是很厉害的一件事呢,因为古代不是具体分到县乡是由宗族的族长或是有权威的老人来管吗?  大多都是同一姓的,因为大家都是一个姓的,然后很团结,然后人家官员就不太好管,所以直接就让族长来管了。  这样被逐出宗族就意味着你不受这一族的保护即这一村的人都不会管你了,你被别的姓啊,或是别的村的人欺负了,你也不能让一个村的人出面帮忙了,所以还是很严重的。
  @颗颗南瓜
15:08:00  说姓余,在浙江一带  -----------------------------  我姓余重庆人我们这一个寨子都是余姓在这边是个大族,但是我们这边都说是铁木真的后代,爸爸是应字辈.余应祥余应江余应海余应河  —————————————————  我一个同学余应红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33:31  @小天儿
20:21:00  我妈娘家有家谱,据说是清朝的时候从山东诸城迁到东北的,跟刘墉他们家一个老祖宗来的,已经跟山东诸城的刘家那边联系过了,得到了那边的承认。话说我听说的时的心情,只能用囧rz哩个囧rz来形容。  —————————————————  说了什么人家才承认的?是要对暗号吗?对上就认?  -----------------------------  @九溪十二棠
21:47:50  不知道啊,我也看过我家的族谱,我爷爷年纪大以后很热衷于找同族,就像我热衷于去漫展一样,那个族谱,祠堂里的是原件,手写的,我爷爷手上的是复印件,然后收拾遗物的时候,他的书籍文件我全要了,都联络到美帝去了。我就好奇他们到底怎么联系上的。什么渠道,什么暗号?  我就看了一点,说是清朝时,我家祖先被朝廷派过来,打仗,败仗了,祖先战死了,然后他那支就一直住在那了,后来出了蛮多秀才,文官比较少......  -----------------------------  @小天儿
00:21:49  我个人猜想,就像现在的户口一样,山东老家那边有迁出记录,来到东北后立新的家谱有迁入记录,然后两边的家谱的相关内容能对上。因为据说他们老祖宗是在旗的,从山东迁到东北是官方派过来的,不是活不下去了闯关东过来的,所以我觉得家谱上应该有正式的记录。当然以上只是我猜想,我一外姓人真是当故事听的。  -----------------------------  哦对,就是家谱上是会写哪个哪个啥时去了哪,这种大事记。可是,一个个的问想想就累。美帝那边还要找宗亲我想想就更累。都何苦呢
  @糖果风暴
15:05:00  我的姓的家谱省新华书店有售一套两大本前年刚修正了最新版表示已经看过并找到了自己  —————————————————  什么望族?好奇中,是孔家的?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47:48  @junqushi
21:45:00  我家族有族谱,一共三本,分别由三个不同地方的人保管,楼上的说文革是毁族谱?我爷爷说文革时他就专门修族谱,因为他识字。我家是湖南,去年浙江有几个人开车过来专门认祖宗祠堂,我们祖籍是江西的,二十年一大修,十几年前我爷爷去过江西,就是专门去族里把我们家这边的族谱带去修,修族谱要出钱,1.200元一个人。我翻看过族谱,男女老少生死都有记载,宗族外嫁女嫁到哪里去了......  -----------------------------  湖南?祖籍江西? 我家也是哦 我爸说我们祖籍也是江西 我去江西那边 我的辈分算是比较大的0 0
  @灰色英格兰
11:45:42  越没文化吹的牛越大,大禹只能算是传说时代的人物,有没有这个人还不一定呢。照楼主朋友的说法,那我们家还能追溯到周武王的弟弟呢。  -----------------------------  @孤独的巡礼
13:10:35  大禹是有这么个人,但是后来被神话的过分了!楼主也只是说起源于大禹时期的姓氏罢了,并不是说起源于大禹。其实大部分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差点的也有到战国时期,楼主太大惊小怪了。  -----------------------------  @灰色英格兰
13:28:28  呵呵,无论看标题还是看楼主开头那一段内容,都是说的家谱没有提到姓氏,不要偷换概念。三皇五帝存不存在还不好说呢,迄今为止只有司马迁一家之言,没有可靠的其它文字记载佐证,不足信。  -----------------------------  但你也没办法证明太史公的话都是胡说的,只好先听着就是了。真的要按西方人的文明定义算,我们商朝才算第一个朝代。
  家谱一直都有,以前是用毛笔字竖着写在线装的本子上,前几年家里人把家谱整理成电子稿,打印出来,每家发一本,打印出来成A4的还厚厚一本呢  
  我家也有,但是只到清朝,清朝时从江西还是江苏迁到现在住的地方,但是我看到的是新修订印刷的。  这东西要找对同宗的话,只要族谱对得上,应该也不难呀!
  家谱怎么可能追到禹那时,那时是母系氏族呀。就孔家的通天谱,公认最完整的吧,也只是从孔子那修整的。禹那只能说是姓氏起源了吧,像林姓的是比干的后代这类的传说
  @张家小妞楼
15:26:00  家谱怎么可能追到禹那时,那时是母系氏族呀。就孔家的通天谱,公认最完整的吧,也只是从孔子那修整的。禹那只能说是姓氏起源了吧,像林姓的是比干的后代这类的传说  —————————————————  表达错误,是姓氏追溯  
  小时候见过,后来爷爷奶奶去世以后就不知道哪里去了,也没问家里人,那会还小呢
  大禹后人?难道是启的后代?  这个真要笑了。  要知道,大禹从涂山氏部落娶了个女人,娶过来三天生下了个儿子,就是启。  大禹说:这不是我的儿子。  是,大禹的王位是穿给了启,但是血脉究竟是如何,呵呵哒
  @马甲马甲不要掉
15:29:38  @张家小妞2014
15:26:00  家谱怎么可能追到禹那时,那时是母系氏族呀。就孔家的通天谱,公认最完整的吧,也只是从孔子那修整的。禹那只能说是姓氏起源了吧,像林姓的是比干的后代这类的传说  —————————————————  表达错误,是姓氏追溯  -----------------------------  那,每个姓氏都有,百家姓里多是从三皇五帝来的,各类复姓还有相通。像令狐通轩辕,也就是说起源也是同宗……百家姓里有写明的
  额 刚问过爷爷了 我们这边只记男的,跟我没啥关系了。。。   
  其实这么多分支,大迁徙功不可没,没有历史上几次大的人类迁徙,也就没有如此的兴旺发达  
  @小点子飘啊飘
09:38:07  @马甲马甲不要掉
22:00:46  @拼了一命做自己 92楼
21:58:00  楼主你能想象去同事家,他爷爷叫我叔的感受吗。。。  ———————...  -----------------------  就算同姓,如果出五服了也算不上什么血亲吧,
  @瞎子傻子疯子 474楼
14:10  复旦大学研究过,六成中国人都来自于五个超级祖先。另外家谱还是很有意义的,哲学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家谱解决了前两个,最后一个需要自己来解答。  ------------------------------  女人怎么办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50:29  @九溪十二棠
21:47:00  说了什么人家才承认的?是要对暗号吗?对上就认?  -----------------------------  不知道啊,我也看过我家的族谱,  -----------------------------  @骑着小马甲走天下
13:08:33  北方也有 我男票家就有族谱 姓孔  -----------------------------  是山东人?  我就认识一个姓孔的机油,他和他的同学,姓孟的。他们说孔孟是亲戚关系,他们同辈的,都在令字辈。是真的咩。
  @灰色英格兰
11:45:42  越没文化吹的牛越大,大禹只能算是传说时代的人物,有没有这个人还不一定呢。照楼主朋友的说法,那我们家还能追溯到周武王的弟弟呢。  -----------------------------  @孤独的巡礼
13:10:35  大禹是有这么个人,但是后来被神话的过分了!楼主也只是说起源于大禹时期的姓氏罢了,并不是说起源于大禹。其实大部分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差点的也有到战国时期,楼主太大惊小怪了。  -----------------------------  @灰色英格兰
13:28:28  呵呵,无论看标题还是看楼主开头那一段内容,都是说的家谱没有提到姓氏,不要偷换概念。三皇五帝存不存在还不好说呢,迄今为止只有司马迁一家之言,没有可靠的其它文字记载佐证,不足信。  -----------------------------  @孤独的巡礼
15:23:14  但你也没办法证明太史公的话都是胡说的,只好先听着就是了。真的要按西方人的文明定义算,我们商朝才算第一个朝代。  -----------------------------  没说他胡说,只是证据不足,所以既不能肯定地说三皇五帝存在也不能肯定地说不存在。而楼主说他朋友言之凿凿他家谱连到大禹那,大禹那会连甲骨文还没呢咋写的家谱?这不是吹牛是啥。
  @kanerea
22:51:11  有 啊,我偶尔翻了一下,翻到汉朝的张良,原来是祖宗。。  -----------------------------  和层主一个祖宗!
  妈妈是客家人
有一年春节带她去广东某小地方玩
回老家后舅舅告诉她祖上就是那个地方的人 每年清明节都会派人过去扫墓
妈妈说下次要专程去一趟。  
  吓死人了。  追溯到大禹了,还有族谱可考。汗
  有家谱,不过不在我家
15:48:00  @kanerea2:51:11  有啊,我偶尔翻了一下,翻到汉朝的张良,原来是祖宗。。  -----------------------------  和层主一个祖宗!  —————————————————  我也是,跟层主一祖宗  
  追溯到大禹了???
15:48:00  @kanerea
622:51:11  有啊,我偶尔翻了一下,翻到汉朝的张良,原来是祖宗。。  -----------------------------  @马甲马甲不要掉
15:52:59  和层主一个祖宗!  —————————————————  我也是,跟层主一祖宗  -----------------------------  据说到我这代是朝字辈的
  @马甲马甲不要掉
08:52:39  @amoon0990
08:48:00  我家有家谱哦,祖上某一代是地主,而且地主家的事都被拍成电视连续剧了  老宅现在已经是个旅游景点了,现在回老宅去看,要买门票  —————————————————  啊,能告诉我什么电视剧吗?我一睹你家祖上风采  -----------------------------  莫非是乔?
  有家谱…不过不能随便拿出来…一般有人往生,做功德需要查看先人…好像祠堂进祖会更新族谱资料。没有像楼上有人说还需要钱。但我不知道我们最早记录到谁…  
15:56:00  我也是,跟层主一祖宗  -----------------------------  据说到我这代是朝字辈的  —————————————————  我没有备份,我是一个字的。  
  有看过,看族谱其实挺有趣的,以我家族举例。族谱最早只追溯到南宋,开篇有说北宋之前的遗失了,可见我家应该是宋金之战时随宋室南渡的臣民。家族里没什么大人物,但是一直有堂号,可见有很大可能是地方上的小官吏家族。但是到了元末明初直至整个明朝时期,家族堂号增加到了两个,证明那个时期家族混得很不错。明至清初期间,族谱上面男丁都备注了是哪一堂的子嗣,在“我大清”入主神州以后,堂号又变成一个了,所以很有可能是家族中的一个分支已经被这些阿哥格格们的野猪皮祖宗给杀断嗣了。这个推断也客观成为我极度恶心现在蛮荧幕的辫子戏的原因。。整个清朝家族一直子嗣不是太旺,直到民国初期产生了一个小高潮,子嗣增多,过继了一支继承了之前遗失的堂号。。后来一直到抗战,家族的两个分支,一支在山东,一支到了四川。。早几年,我们两支的族人就是靠着家谱,重新相认了。。。  
  没猜错的话我应该就是跟你那个同学一个村的,这是好几年前根据老的族谱新修的族谱,然后就说是大禹的后人,姓余是因为他的一个儿子犯了错被贬到我们这边,赐姓余的,其实这种事情听听过就好了,也不会把这种当真。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41:05  @也许花事了
21:39:00  @马甲马甲不要掉
621:37:23.0  文革毁了多少文化啊  —————————————  你懂的……我妈娘家还有个四合院也被hwb烧毁了据说里面有副唐伯虎的真迹现在也不见了  —————————————————  唐伯虎真迹?值好几个四合院  -----------------------------  这个就只能是据说了,唐伯虎的真迹就算放在明清那也是高价之宝,因为唐寅一生不得志,又早逝,留下的真迹很少,当时也不被人重视,后来才出名的  有唐寅的真迹的话就算在文革时,那也是起码进博物馆的东西,文革时虽然破坏了很多东西,但真正的宝贝国家都收来好好存着呢,人家又不傻
  @人头气球
16:07:00  有看过,看族谱其实挺有趣的,以我家族举例。族谱最早只追溯到南宋,开篇有说北宋之前的遗失了,可见我家应该是宋金之战时随宋室南渡的臣民。家族里没什么大人物,但是一直有堂号,可见有很大可能是地方上的小官吏家族。但是到了元末明初直至整个明朝时期,家族堂号增加到了两个,证明那个时期家族混得很不错。明至清初期间,族谱上面男丁都备注了是哪一堂的子嗣,在“我大清”入主神州以后,堂号又变成一个了,所以很有可能是家族  —————————————————  故事好多,原来你和满清有家仇啊  
  我们这,每个村都有祠堂。我们村同一个姓。然后每个近亲都有公妈厅。然后有自己族谱。但族谱是不能随便拿出来的…里面我不记得我们记载多少…久了就会叫人重新抄写…我们字辈是: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目前发展到露…  
  @我是可爱的小娃娃
19:47:00  我看过族谱,只到宋朝,一千年前,我对它没有丝毫感觉,只计入男丁不计入女眷,到我们这一代开始男女全计入了,可是我并不觉得有没有被记录在族谱上毫无重要性  —————————————————  不计女性的家谱  
  @看你月淡风清
16:10:00  唐伯虎真迹?值好几个四合院  -----------------------------  这个就只能是据说了,唐伯虎的真迹就算放在明清那也是高价之宝,因为唐寅一生不得志,又早逝,留下的真迹很少,当时也不被人重视,后来才出名的  有唐寅的真迹的话就算在文革时,那也是起码进博物馆的东西,文革时虽然破坏了很多东西,但真正的宝贝国家都收来好好存着呢,人家又不傻  —————————————————  可是一般来百姓家打砸抢烧的不都是红卫兵也就是初中高中的孩子们,他们哪里懂真迹国宝,见了就烧  
  @身后没鬼
13:30  有呀,我记得我爸说过,我们家祖上是比干,就是那个商纣王的时候,那个被挖心的比干.  -----------------------------  林姓?  
  能连接到大禹,那就太扯淡了。  一个家族的族谱如果能往前延伸两百多年,比如说明末清初,那已经相当了不起了。
  @马甲马甲不要掉 我家有族谱,大概10年前重新修过,那些修族谱人们全国跑遍了,族里每家都要捐钱奏经费的
  俺祖公比干。俺闽南…俺们这每年会卜杯,迎祖公到自己村子驻1年…今年俺村卜到,全村踊跃捐600w+,用来举办迎祖送祖…  
  @马甲马甲不要掉
14:55:33  @塘鹅gannet
14:50:00  虽然我也上了族谱。不过感觉族谱有点像慕容复那种,哈哈哈。  —————————————————  皇族?没落皇族?  -----------------------------  没有没有。只是觉得族谱这东西不能成为负担。说出来一乐就行了。
  @xl5楼
16:20:00  @马甲马甲不要掉我家有族谱,大概10年前重新修过,那些修族谱人们全国跑遍了,族里每家都要捐钱奏经费的  —————————————————  他们会公费旅游吗?  
  @宅小姐B
16:21:00  俺祖公比干。俺闽南…俺们这每年会卜杯,迎祖公到自己村子驻1年…今年俺村卜到,全村踊跃捐600w+,用来举办迎祖送祖…  —————————————————  林姓?  
  我们也有,据说源头是宋朝一个驸马。文革的时候被烧了,后来从另一个地方迎回的同族族谱
  我们李家也有,我爸买了我们这个分支的族谱。我们这支从唐开始分支,好像是火德宗,忘了。。。。
  以后世界都一体化了,要家谱有什么用啊。。。
  @颗颗南瓜
15:08:00  说姓余,在浙江一带  -----------------------------  @马甲马甲不要掉
15:19:14  我姓余重庆人我们这一个寨子都是余姓在这边是个大族,但是我们这边都说是铁木真的后代,爸爸是应字辈.余应祥余应江余应海余应河  —————————————————  我一个同学余应红  -----------------------------  是哪里人啊
每个地方的字辈排行都不一样
我们这边的我只记得什么 文能启正位福绿永长春 因为经常听到家里老人在念
  我家族谱是缘起南宋 老祖宗是将军
随着护送赵构迁移到江浙的 老家原来有祠堂 我们那个姓氏都在那居住
文化大革命我家的族谱被烧了
同宗族的族谱有一本被保存了
后来同宗族的老人出钱修缮 每个族人交点钱
最后把我们这一辈的都写进族谱了 印很厚的一本书 家族的每家一本
  我们家是五代十国楚王后代的一个支系是宋室南渡时跟随的士大夫世代都是地方官现在族人有10万以上镇里全都是同一个姓,族谱应该也有800年历史左右吧。
  @颗颗南瓜
16:30:00  我一个同学余应红  -----------------------------  是哪里人啊每个地方的字辈排行都不一样我们这边的我只记得什么文能启正位福绿永长春因为经常听到家里老人在念  —————————————————  安徽人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31:56  @我是万年潜水马甲
20:08:00  我家有家谱,不过只能追溯到从我这一辈开始往前21辈,从我往后家谱上有取名字的字辈,不过现在都乱取名了。  家谱写在丝质绢布上,可以看出越往前,毛笔字写得越好。哪一辈谁家生养子女名字,子娶了谁,女嫁了谁都清清楚楚的,现在不知道放在哪个叔伯家了,弄得又破又旧,有点可惜  —————————————————  是蛮可惜的,不过也没有大用不是么?  -----------------------------  @偷喝咖啡的猫
10:20:53  古代女子不是不入家谱的么?  -----------------------------  @云弈棋
14:26:17  那肯定是要入的,古代女子上了族谱才标志着你被承认是这一家的人,死后也能入这家的坟,意义很重大的。虽然只会写姓,不会记名。而且如果生的孩子没被写入族谱是没有继承权的。  古代的七出和三不出好像跟入没入族谱也有点联系,比如说三不出里就有一条是女子跟丈夫一起守过三年孝了,就不能休弃。  还有七出中一出是‘有恶疾’其意思就是妻子如果生了重病,无法参与祭祀。  参与祭祀的前提肯定是你得入族谱  -----------------------------  但是你说的应该是女子入夫家的族谱,那个层主说的意思是自己家的族谱里面会记载上女子出嫁到哪家,也就是说未出嫁的女子能入自己爹家的家谱么?我记得好像不可以吧。
  装逼反正不要钱  
  我家也有族谱,清朝开始的吧,从广东迁过来,老祖宗的职业居然跟我现在做的一样,然后也有祠堂,大坟修得也很气派,据说现在专门修了跳公路直接到半山大坟,可以开车上去了。  
  @马甲马甲不要掉 196楼
08:46  @laichengcheng
22:50:00  我娘家有,是从明朝山西大槐树迁到现在居住地的。到我们这一代是第27世(不是27就是21,具体的我忘了)。  —————————————————  我外婆还说他们是山西大槐树下迁到陕西的,难道一脉?  ------------------------------明朝的时候从大槐树下迁徙的很多的。500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就是说的大槐树移民。
  @我们爱穿帆布鞋
21:16:15  就算族谱是真货,文革的时候烧的烧,毁的毁,没有几件剩下的。那凤毛麟角剩下的真货,可以进地方博物馆了。  近年多少族谱,一考察纸张,用墨,全都是西贝货。  自从士大夫阶层死亡,农村的地主阶级消亡,没有可靠的族谱了  -----------------------------  @派的衍生与消亡
22:11:10  +1  那时候毁了好多东西,特别是族谱这一类的,都是大家大族修的多,修的厚重,这一类人在文革的时候最惨,好多人怕受牵连,全自行销毁了。  我现在知道的好多族谱都是改革开放以后重新修的,以前传下来的太少太少了,非常可惜。  -----------------------------  口号不是反对宗族主义嘛、、、、、、、、、、历史书上写着的,文化都断层了。。。
  @马甲马甲不要掉
我家的家谱在文革时候烧掉了,可惜了
  我外公有族谱,李,看族谱是李世民后代。  
  我们家的族谱据说文革那会烧了  
  族谱不能光看到它的重男轻女,虽然亲戚不相见也就不熟没感情,但是血缘这个东西是很特别,小到追溯自身的历史,大到可以追溯整个社会整个人类的历史,对考古很有意义的。
  @鸭鸭_yaya 122楼
22:12  宰相刘罗锅是我祖上这种事情我会随便告诉别人吗?  ------------------------------  第一页有人和你同宗
  @马甲马甲不要掉
08:36:11  @阿包的亲亲外婆 182楼
02:18:00  我老爸搬家的时候给弄丢了~~小时候见过,很厚超级老的一本~  我奶奶家的倒好说,因为是一个还算历史久远也还不错的家族吧,所以...  -----------------------  这种最要不得了。修假族谱
  @shy如何
11:52:44  凤凰之辉
20:29:00  中国传下来的家谱,大多数的可靠性只能上推到宋朝  —————————————————  开玩笑,我们是商朝微子启的后代  -----------------------------  呵呵,搞笑。  现在连西周大部分王的具体统治年代都搞不清,有几个王只知道名字,你可以想一想你们家家谱的可靠性,至少周朝这一段的可靠性,如果说你们家比周王室还厉害还重要,算我白说。
  @拼了一命做自己 96楼
22:02  @也许花事了
21:55:00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52:02.0  看到这个我忍不住笑出声了  —————————————  洗手能理解 洗脸还……不好意思 我也笑了  —————————————————  很多规矩的,女的还不能看-_-||  ------------------------------  是要洗手洗脸,但我们这女的能看的,也能入族谱。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31:56  @我是万年潜水马甲
20:08:00  我家有家谱,不过只能追溯到从我这一辈开始往前21辈,从我往后家谱上有取名字的字辈,不过现在都乱取名了。  家谱写在丝质绢布上,可以看出越往前,毛笔字写得越好。哪一辈谁家生养子女名字,子娶了谁,女嫁了谁都清清楚楚的,现在不知道放在哪个叔伯家了,弄得又破又旧,有点可惜  —————————————————  是蛮可惜的,不过也没有大用不是么?  -----------------------------  @偷喝咖啡的猫
10:20:53  古代女子不是不入家谱的么?  -----------------------------  @云弈棋
14:26:17  那肯定是要入的,古代女子上了族谱才标志着你被承认是这一家的人,死后也能入这家的坟,意义很重大的。虽然只会写姓,不会记名。而且如果生的孩子没被写入族谱是没有继承权的。  古代的七出和三不出好像跟入没入族谱也有点联系,比如说三不出里就有一条是女子跟丈夫一起守过三年孝了,就不能休弃。  还有七出中一出是‘有恶疾’其意思就是妻子如果生了重病,无法参与祭祀。  参与祭祀的前提肯定是你得入族谱  -----------------------------  @偷喝咖啡的猫
16:34:25  但是你说的应该是女子入夫家的族谱,那个层主说的意思是自己家的族谱里面会记载上女子出嫁到哪家,也就是说未出嫁的女子能入自己爹家的家谱么?我记得好像不可以吧。  -----------------------------  入自己爹家的族谱,噗,被你逗笑了怎么办233333  其实是可以的,但这应该是你一生下来就要入的,比方说就会在你爸爸的名下写着
女,XX 但没有你的名字,只有排行
  我们祖先挺能生的 单我们这一支就10万+全省几十万加上杭州开封全国马殷后代应该也上百万吧,比刘姓朱姓皇族也少不了多少。
  @马甲马甲不要掉
21:31:56  @我是万年潜水马甲
20:08:00  我家有家谱,不过只能追溯到从我这一辈开始往前21辈,从我往后家谱上有取名字的字辈,不过现在都乱取名了。  家谱写在丝质绢布上,可以看出越往前,毛笔字写得越好。哪一辈谁家生养子女名字,子娶了谁,女嫁了谁都清清楚楚的,现在不知道放在哪个叔伯家了,弄得又破又旧,有点可惜  —————————————————  是蛮可惜的,不过也没有大用不是么?  -----------------------------  @偷喝咖啡的猫
10:20:53  古代女子不是不入家谱的么?  -----------------------------  @云弈棋
14:26:17  那肯定是要入的,古代女子上了族谱才标志着你被承认是这一家的人,死后也能入这家的坟,意义很重大的。虽然只会写姓,不会记名。而且如果生的孩子没被写入族谱是没有继承权的。  古代的七出和三不出好像跟入没入族谱也有点联系,比如说三不出里就有一条是女子跟丈夫一起守过三年孝了,就不能休弃。  还有七出中一出是‘有恶疾’其意思就是妻子如果生了重病,无法参与祭祀。  参与祭祀的前提肯定是你得入族谱  -----------------------------  @偷喝咖啡的猫
16:34:25  但是你说的应该是女子入夫家的族谱,那个层主说的意思是自己家的族谱里面会记载上女子出嫁到哪家,也就是说未出嫁的女子能入自己爹家的家谱么?我记得好像不可以吧。  -----------------------------  @云弈棋
16:51:31  入自己爹家的族谱,噗,被你逗笑了怎么办233333  其实是可以的,但这应该是你一生下来就要入的,比方说就会在你爸爸的名下写着
女,XX 但没有你的名字,只有排行  -----------------------------  对对对,就是这么个意思,上面会写上生女的排行。但是古代家谱还会记载上女子嫁到哪家去么?
  我家是岳飞后代  
  @资阳维权斗士
11:07:34  我看成“朋友家的菜谱追溯到了大禹时期”,潜意识,大禹时期的美食  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进来了。结果,我发现,我错了。  -----------------------------  噗
  @云弈棋
16:51:31.0  入自己爹家的族谱,噗,被你逗笑了怎么办233333   其实是可以的,但这应该是你一生下来就要入的,比方说就会在你爸爸的名下写着 子,XXX 女,XX 但没有你的名字,只有排行   —————————————  我的名字就在我们族谱上,性别女。  
  @晴空子D
15:04:53  我家的家谱是从宋朝开始,有个宰相因为进言冒犯了皇帝,把他和五个儿子全部下放到江西,然后祖代在深山里扎跟当农民了,翻身好难( ⊙ o ⊙ )啊!  -----------------------------  哈哈哈
  @laichengcheng
22:50:50  我娘家有,是从明朝山西大槐树迁到现在居住地的。到我们这一代是第27世(不是27就是21,具体的我忘了)。  -----------------------------  我祖宗听说就是从哪里迁来的,姓刘
  @凤凰之辉
20:29:54  中国传下来的家谱,大多数的可靠性只能上推到宋朝  -----------------------------  确实啊 ,我妈妈那边的族谱也是从宋朝开始的,那时官至宰相(宰相丞相傻傻分不清)后来就修下来了。反正第一感觉就是有钱了没地方花,就开始修族谱了。。 我看的还是复印件。厚厚一大本,光复印就花了好多钱。
  我爷爷一共三兄弟,三房一共就我爸一个儿子,我是女儿,也就是说我们家的族谱到我这就里就断了。。。而且我家的族谱一直放在老家由爷爷的兄弟保管。但是爷爷的兄弟去世后就被继子拿走了,这个继子去了外地,我家族谱也失踪了!我的姓排在近300位,比较少,据说好多代以前从外地迁到这边来的,好像是少数民族。我家肤色深,骨架和长相确实有少数民族的感觉。我一直好想看看族谱,看看我家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哪个民族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范氏家谱全国统一字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