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汉滨区2016年肇州2017第三季度低保农村低保金发了吗?

安康市2017年上半年脱贫攻坚新闻作品选编
目&&&&& 录
市委书记郭青:把&最硬的&干部派在一线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史霄、崔刚、张峰)................. 1
2016,我们这样脱贫
(《陕西日报》梁潇、张权伟、方毅君、陈茅)......................... 3
安康:脱贫攻坚助推小康梦
(《陕西日报》胡亚斌)............................................. 6安康:建设新民风 打赢脱贫攻坚战
(《陕西日报》郑斐).............................................. 10
走出大山,以&技&脱贫&&秦巴山区以农民工培训助推脱贫攻坚调查
(《陕西日报》张权伟)............................................ 13
陕南需要更多的&郑远元&
(《陕西日报》张权伟)............................................ 17
安康:第一书记要有第一责任和担当
(《陕西日报》郑斐、棚子)........................................ 18
双岭村的茶与河
(《人民日报》龚仕建、陈延安).................................... 20
宁陕县:把绿色银行的钱帮群众兑换出来
(《新华网》谭海波、李兵)........................................ 21
中办主任栗战书写信 鼓励宁陕县乡亲撸起袖子加油干
(《阳光报》谭海波、李兵)........................................ 24
&请给主任捎个话&&&&&栗战书宁陕县调研考察扶贫工作一年后
(《安康日报》谭海波、李兵、王彬焱).............................. 26
陕西石泉:蚕宝宝养成脱贫&金宝宝&
(《新华网》蔡馨逸).............................................. 30
牢记总理的嘱托&&来自秦巴山区陕西省旬阳县的脱贫报告
(《中国扶贫》杂志& 梁涛、陈红星).................................. 32
强化党的力量 决胜脱贫攻坚
(《人民网》张益民)................................................ 36
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
(《陕西日报》周康成).............................................. 39
&人民群众是大人物&:总理这句话由何而来?
(《中国日报》张h)................................................ 41
群众说 乡贤论 榜上亮&&旬阳县以&三治融合&厚植新民风
(《光明日报》《凤凰网》《中国文明网》等& 殷泓、张哲浩)............ 43
宁陕林业综合改革助力脱贫攻坚
(《中国绿色时报》谭海波、李兵).................................. 46
石板沟村削&山&记
(《新华每日电讯》薛天、张军).................................... 49
陕西岚皋:古家村脱贫后的第一个春节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51
汉滨区:&支部+X&的探索实践& 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系列报道
(安康电视台《安康新闻》阮山、耿明强、张涛、陈善军).............. 52
安康市镇坪县&一对一&精准发力确保真扶贫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杨雁斌、姚正坤、尤治斌)...................... 57
究竟谁能吃低保,民主评议说了算
(《中国社会报》夏雅平).......................................... 60
陕西宁陕:打造&连心工程&升级版助推党建与精准扶贫双赢
(《人民日报》刘天天)............................................ 62
&众筹菜园&走出致富路
(《中国扶贫》杂志& 孙长学、陈守敏、温华鹏)...................... 66
健康扶贫脱贫一批的&旬阳模式&
(《中国扶贫》杂志& 丁平平、祁祥乾、马小龙)...................... 70
陕西池河:古有&鎏金铜蚕&,今有致富&金蚕&
(《中国经济网》刘蓉)............................................ 75
宁陕:扶贫从&心&开始
(《凤凰网》谭海波、李兵)........................................ 77
陕西岚皋: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
(《凤凰网》谭海波 李兵)......................................... 80
平利&金融扶贫&的创新实践
(《陕西日报》程伟、雷梓靖、杨佳、熊荣军)........................ 83
白河:从穷山沟到美丽小流域
(《陕西日报》郭军、黄良明、赵锌明).............................. 86
岚皋:绿水青山是群众脱贫的金山银山
(《陕西日报》郑斐、江贤文、王道志、陈延安)...................... 88
平利脱贫攻坚的&7+3&
(《陕西日报》郑斐、刘勇、沈奕君)................................ 89
&修脚&修出的&铁佛佳话&
(《陕西日报》王永锋、刘全军、杨志贵).............................. 91
&社区工厂&:平利就业扶贫的新路径
(《陕西日报》记者:程伟&通讯员:唐益平).......................... 92
宁陕:党建&落地生根& 贫困户&摘帽拔根&
(《陕西日报》苏同敏、谭海波、陈苗、梁石)........................ 95
&社区工厂&让妇女迈出创业第一步
(《中国妇女报》党柏峰 杨富琨)................................... 98
平利:让农民变&股民&
(《陕西日报》侯晓林、熊荣军)................................... 100
汉阴:&绣花功夫&出细活
(《陕西日报》秦小娟)........................................... 101
岚皋:绿了青山富了民
(《陕西日报》郑斐、徐佳、祝捷)................................. 102
旬阳:人大&出题&考脱贫
(《陕西日报》黄伟、石全平、杨雁斌)............................. 104
脱贫一线的故事:岚皋脱贫户寇安富的别样春节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苏世东、但汉宁、赵坤)........... 106
&国家政策好,咱们也得勤奋劳动&
(《中国经济网》刘蓉)........................................... 107
陕西:发展林下特色产业 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杜晓文、况元媛)................. 109
民俗文化闹新春 搬迁新居话变化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张武辉、杜晓文)................. 110
记者眼中的长安村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高维佳)......................... 111
雷东明&&身残志坚摘&穷帽&
(新华社《陕西领导专供》鄢甲兵)................................. 113
陕西宁陕:&三争三满意&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人民网》李琳)............................................... 115
岚皋: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看得起病
(《陕西日报》郑斐、卢修春、汪晓f、杨富琨)..................... 116
岚皋:新兴经营主体引领产业脱贫
(《陕西日报》程伟、陈洪海、陈延安)............................. 118
石泉:太平村扎下了富裕根
(《陕西日报》吴亚君、李思纯、王西建)........................... 121
岚皋:党建引领扶贫 一个老乡都不落
(《陕西日报》周明、苏云)....................................... 123
宁陕创新&党支部+X+贫困户&党建富民新模式
(《陕西日报》周明、李琳)....................................... 125
创新兜底模式 助力脱贫攻坚 宁陕县实现兜底保障全覆盖
(《陕西日报》程伟、陈衍子、李清)............................... 127
旬阳段家河 种下五棵&摇钱树&
(《陕西日报》郑斐、王元辉、彭红梅)............................. 129
白河:&一村一社一产业&为精准扶贫探路
(《陕西日报》程伟、王琛)....................................... 131
白河 雷家爷儿俩的&香椿梦&
(《陕西日报》郑斐、朱明富、王琛)............................... 134
王华 北京回来的&石泉哥&
(《陕西日报》郑斐、吴亚君、陈迪)............................... 136
石泉 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看病无忧
(《陕西日报》程伟、吴亚君、刘洁)............................... 138
紫阳&健康扶贫&力阻因病致贫
(《陕西日报》汪可平、王国星)................................... 141
&汉江黑猪&让安槐村贫困户赚了
(《陕西日报》王永锋)........................................... 142
旬阳:三举措破解扶贫工作虚浮问题
(《陕西日报》叶林斌)........................................... 144
宁陕:人才助力脱贫攻坚提质增速
(《陕西党建网》王开会、吕奕泽)................................. 146
小蜜蜂舞动幸福生活 中蜂产业搭起小山村致富路
(《三秦都市报》白]珑)......................................... 148
冯开亮:用&余晖&& 亮青春村
(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苏鹏、郑强)..................... 151
宁陕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家人&
(《西部网》杨卓)............................................... 152
万家村民的贴心人&&记岚皋县城关镇万家村&第一书记&刘九龙
(《安康日报》吴大鹏、王家芳、尹娟、李冀安、李孝清)............. 155
脱贫路上愿做群众铺路石
(《西部网》郭健)............................................... 157
宁陕:昔日村里&懒汉&&今朝脱贫&典范&
(《西部网》谭海波、王彬焱)..................................... 160
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
(《安康日报》许华)............................................. 162
一路风景 青春留香
(《安康日报》王万敏)........................................... 164
市委书记郭青:把&最硬的&干部派在一线
刊播于日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
记者:史霄 崔刚 张峰
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的头等大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用绣花的功夫推进精准脱贫,夯实&五级书记&抓脱贫责任。
连日来,陕西广播电视台多路记者分赴全省各市,跟随采访市委书记和市长深入基层明察暗访,发现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推动工作落细落实。从5月31日起,《陕西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脱贫攻坚&&市委书记抓落实&。首先走进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安康市,跟随市委书记郭青进村入户暗访调研。
5月17号下午,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像往常一样,又来到贫困村暗访。平利县老县镇是安康市典型的贫困地区,全镇11个行政村,有8个都属于贫困村。走访了几户郭青发现,当地群众因病致贫的比例很高,健康脱贫政策能否落实,成为老百姓脱贫的关键。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你们一年医药费花多少钱?&
村民:&平时一般都扛着呢,吃药要钱呢。&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吃药得花多少钱?&
村民:&四五千。&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给你能补助多少?&
村民:&低保两个人就三千块。&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健康扶贫医药费能给你报销多少?&
村民:&没有报销。&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怎么能又会没有报销呢?&
干部:&就是在那些地方看的都没有票据,都报销不了。&
当地干部简单的一句报销不了,让郭青心存疑惑,他立刻让贫困户把家里所有看病吃药的票据都拿出来看看。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要留着这个(票据),我们要想办法给你报销一部分,将来要再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发票,这不都有发票么,哪一个刚说没发票?&
明明有看病时的发票,村干部却说没有,这前后矛盾的答复让郭青很不满意,这也说明干部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又接连走访了几家贫困户后,郭青突然告诉镇上干部,立刻把所有一线脱贫干部都召集在村委会开会。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给大家发张纸,一个是贫困户识别的九条标准,看大家能答出几个来,看我们对政策的理解是不是做到了。&
突如其来的考试,&监考&的又是市委书记,干部们都有些紧张,问题也暴露出来。有些干部对政策掌握不清,趁书记不注意,还偷看了起来。原定10分钟的答卷时间,15分钟过去了,卷子才陆续交上来。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应该说我们第一书记、帮扶干部答得比较全,咱们两个村干部答得不太全。大家对政策一定要知晓,对于我们本人要入脑入心,对于工作要入户到人。政策你不掌握,你就不知道怎么给农民服务。&
配硬干部,加强干部作风,增强对贫困户的感情投入,灵活运用政策,这是郭青在暗访中感触最深的。安康要把驻村率、入户率、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作为当前的考核重点,进而推动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对基层干部来说,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要任务是政策服务,如果我们一线的脱贫干部对政策不知晓,他就不能为农户在政策上找出他的服务点来。&
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第二天安康市立即召开扶贫挂职工作座谈会,抽调近百名各行各业的顶尖干部到贫困一线挂职,把全市&最硬的&干部用到&最硬的&脱贫攻坚主战场。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把我们认为最优秀的干部,能奉献、能流大汗出大力,也熟悉山沟工作、熟悉扶贫工作,要把这些干部派到第一线去。最难的工作,出最优秀的干部,最难的工作,是最好的舞台。&
2016,我们这样脱贫
刊载于日《陕西日报》 记者:梁潇 张权伟 通讯员:方毅君 陈茅
穿越贫困2016,陕南在扶贫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年安康市汉滨区晏坝镇的乡村热土上,干部群众按照&党支部+园区+贫困户&的模式齐奏着一首&脱贫交响曲&。
深山小镇齐奏&脱贫交响曲&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记者走进安康市汉滨区西南边陲山区小镇&&晏坝镇探访时,刚刚下班回家的晏坝中心社区贫困群众张金秀说:&不仅让我住进了漂亮的楼房,还给我安排了一份工作,党和政府是实心实意帮我们想办法脱贫&&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张金秀是晏坝镇2010年&7&18&洪灾的受灾户之一,她的老伴儿常年患病,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比较困难。2011年,在陕南避灾移民大搬迁中,张金秀一家从对面山上的危房搬进了新的晏坝中心社区。
2012年底,在镇政府的安排下,张金秀当上了社区的环卫工,每月有了800元的工资。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张金秀&干得很踏实&。原来每到年关的时候,由于家里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他们总担心债主会上门要账。于是,&还上外债,摘掉贫困的帽子&,这成了她的心愿。
2016年4月,社区包联干部在落实贫困户&一对一&精准施策的走访过程中,决定尽快帮助张金秀实现她的心愿。按照相关政策,社区帮她申请到了5万元的金融贴息贷款。有了这笔资金,张金秀栽上了两亩茶园,&生活有了新的奔头。&
现在,张金秀已经还清了外债,&我给儿子们说,我一边在社区上班扫地,一边照顾好一家老小,一边抽时间把茶园管护好。叫他们也省吃俭用一点,好好攒钱还贷款,争取早点富起来,咱不能总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啊!&张金秀说。
程家兄弟:
生态养牛奔富裕
从晏坝镇集镇出发,沿着曲曲折折的水泥村道行进十几公里,便来到了雷公坡村七组。刚一进村,老远就传来了黄牛的&哞哞&声。峰回路转间,两排新建起的平房映入了人们的视线。
这是当地程家兄弟程同根、程同念新盖的养牛场,&现在存栏55头,平均每头大概有300多斤了!&在程氏兄弟带领下,我们走进了通风透气的养牛场。在标准圈舍两边,几十头牛慢条斯理地咀嚼着干草。
程家兄弟从小在这里长大,年轻时种过庄稼、当过牛贩子、养过山羊,&折腾了一二十年,还是没富起来&。程同根说:&年初,了解到我们搞过养殖有经验,脱贫工作组的干部们就鼓励我们发展生态养牛。&同时,脱贫工作组还积极争取项目,给程家兄弟的养殖场新修了一座&便民桥&。
在大家的支持下,兄弟俩合伙筹借了20多万元,加上镇政府帮忙申请的10万元贴息贷款,建起了这个400多平方米的养牛场。副镇长李锦贤谈道:&考虑到养殖业投资大、风险高,对于全镇像程家兄弟这样的养殖大户,镇畜牧站已经给他们建立了专门的帮扶台账。&这样一来,从圈舍搭建到引种进圈、从日常消毒到疾病防治,养殖户可以享受到全程的免费指导。甚至连过剩的养殖粪便,镇上都给联系了当地种茶大户&上门收购&。
&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自己种植的玉米、甜高粱和黑莓草等纯天然草料。咱这里出售的商品牛肉是生态富硒食品,现在牛肉的销路根本不愁。&程同念说。看着几十头正茁壮成长的牛仔,想着年底&预计上十万元&的纯收入,兄弟俩的眼里满是憧憬。
&不过,每天的成本消耗,让我们感到有点吃力,还要大家帮我们想点子、出主意!&谈及当下的困难,程同根表示。
昔日补鞋匠,今日进茶园
在肖永林年轻的时候,曾经靠补鞋维持生计。十几年前一次意外事故,给他造成了腿部的残疾。后来,他回到家里种庄稼勉强生活,眼看着父辈留下的三间土房日渐破落,&从大山里搬出去&,成了肖永林的一个梦想。
今年49岁的肖永林,是晏坝镇金龙村三组的贫困群众。去年下半年,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动员下,一些产业大户开始在金龙村流转土地兴建优质茶园,肖永林家门前的几亩土地也被流转起来。考虑他的实际困难,村上便安排他到茶园务工。
每到季节交替的时候,肖永林和其他数十名村民,就要按时上班给茶园施肥、灌溉和除草等等,每天有80元的工资。对于这份工作,肖永林感到&很满意&。年初,为了尽早帮助肖永林实现脱贫和搬迁的梦想,村上又协调让他做了一个片区茶园管护班的班长,每天还能多拿到10元钱。
与此同时,帮扶干部还从养鸡大户那里给他争取到了一批免费鸡苗,帮助他散养土鸡。现在,看着散在茶园里悠闲觅食的土鸡一天天长大,肖永林很是高兴,因为年底的收入&估算将达到一万元&。
&你可以享受贫困户贴息贷款、陕南避灾移民搬迁补助等惠民政策,自己再想办法筹一点,搬到中心社区应该问题不大。&镇村干部这样算了一笔账,让肖永林心底有了希望。
&扶贫不扶懒汉!真要是搬到了社区,我也绝不会光等政府救济。我可以继续修鞋、到附近的茶园务工,还可以在集镇打零工,一步一步来,生活会好起来的!&肖永林坚定地说。
安康:脱贫攻坚助推小康梦
刊载于日《陕西日报》 作者:胡亚斌
巍巍秦岭,迤逦巴山,位于陕西南部的安康,美丽的自然风光却掩不住贫困的现实。2015年底,安康有19.39万贫困户58.17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3.5%,贫困绝对数和贫困生率居全省第二。2016年,面对贫困市情,安康抢抓国家加大脱贫攻坚工作机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中&攻城拔寨&,实现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首战首捷,向实现全面小康迈出了坚定步伐。
&五大机制&为脱贫攻坚提质增速
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健全有力的工作机制来保障。2016年,安康市立足市情实际,按照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和完善了脱贫攻坚五大机制,形成了全市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体系,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持续推进。
实行脱贫攻坚指挥部领导体制。安康市共抽调276名干部与现有扶贫力量整合直接从事脱贫攻坚工作,建立了&市县(区)有指挥部、镇(办)有指挥所、村有作战室&的作战体系,实行四级分类制图,全面挂图作战,形成了党委统领、人大指导、政府主导、政协民主监督、全民参与,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格局。实行领导干部包抓工作责任制。该市落实28名市级领导、274名县(区)级领导实行&三个一&(联系一个县(镇)、包抓一个贫困村、对应负责一项以上脱贫攻坚重点工作)领导包抓机制,全面夯实各级领导责任。实行目标考评机制。该市制定完善了《安康市脱贫退出实施暂行办法》、《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暂行办法》和《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量化计分办法》,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单项和全覆盖考核。制定第三方评估办法,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安康学院对县区申报拟退出的218个贫困村进行了全面脱贫退出评估。实行督查问责机制。制定出台了《安康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定期督查巡查,全年开展专项督查巡查3次,形成有力的制度震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大力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和金融扶贫四大投入力量,全年争取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5518万元,落实市、县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2亿元,整合行业扶贫项目资金29.67亿元,完成社会扶贫投入1.5亿元。在积极探索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方面,安康先后被确定为省级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和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全市建立金融扶贫风险补偿金9692万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3.62亿元,发放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13.38亿元,编报国开行项目4100个,获批贷款39.6亿元,发放贷款2.69亿元;编报农发行项目12509个,申报贷款80亿元,构建了专项、行业、金融、社会&四位一体&扶贫投入保障体系。
&六个精准&获贫困群众点赞
&今年种植的香菇已卖了2000多斤,现在是13500个菌棒,好的话就有3万元收入了,这多亏了党的扶贫政策&汉阴县涧池镇栋梁村贫困户刘孝元高兴地说。据了解,刘孝元贫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发展资金和门路,在县扶贫部门和帮扶部门的帮助下,顺利解决的发展难题,走向了脱贫致富的新生活。在全市,像刘孝元这样得到精准扶持的群众还有很多。
今年来,安康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以&六个精准&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精准扶贫对象。在对象识别中,制定&八不准&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七步法&程序,通过&一看房屋算家当,二看产业算后劲,三看劳力算收入,四看医教算支出&的&四看四算&办法,全面准确掌握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现状、致贫原因、发展意愿和增收潜力;在建档立卡工作中,落实&干部上门登记照相、媒体公开公示、群众评议监督&三项制度,按照&一户一张表、一张合影照、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要求,认真开展建档立卡核查工作;在识别核查中,采取&菜单式核查、点位式推进、问责式督办&办法,严格实行核查结果横向联审、纵向签字和责任倒查制度,明确&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数据精准;在信息管理中,采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办法,优先从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中招聘323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各级扶贫信息管理工作。精准项目供给。该市进一步明确行业部门责任,分别编制了交通、水利、电力等单项扶贫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将基础设施项目编制到村到户。按照年初列单、年中跟单、年末清单的办法,紧盯贫困村路、水、电、讯等项目,自下而上申报和自上而下核定相结合,将行业基础设施项目一个一个盯紧钉实,确保项目到村到户。旬阳县实行&项目供给制&,整合行业投入2.07亿元。今年全市贫困村新修硬化通村路845公里、村组道路1039公里、机耕路(生产路)295公里,修建安全饮水514处,实施农村网改725.6杆公里,新建基站110个,宽带进村47个村。精准资金使用。全面实行脱贫攻坚任务、资金、权力、责任&四到县&,及时将资金全额下拨到各县区,由县区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自主确定扶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分期分批精准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脱贫问题。四是精准到户措施。按照超计划安排,保质量完成,根据自下而上报备和自上而下对接,各县区上报全年计划脱贫贫困人口4人,分类制定脱贫措施9人,坚持将因户因类施策和综合施策相结合,确保圆满完成脱贫目标。精准结对帮扶。该市按照&人岗相适,按需选派、供需对接&的办法,选派1215支驻村工作组、4040名驻村队员、1097名第一书记驻村帮扶,24271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6.25万贫困户,形成了包村领导、包帮部门、驻村工作队、镇村干部、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六位一体&协同推进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首批121个企业、商会结对帮扶100个贫困村。1848个精准扶贫和转移就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2万余户。六是精准脱贫成效。通过全程督查、全方位考核和第三方评估,该市今年计划脱贫的200个贫困村、12.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减少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七个一批&惠泽50万贫困群众
针对贫困村、贫困户不同的致贫原因,在实施&六个精准&的基础上,安康根据市情实际,进一步整合农林水、交通旅游、民政卫生等行业资源,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形成了&七个一批&主要脱贫措施,覆盖58.17万贫困人口,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今年安康探索形成的&支部+X+贫困户&脱贫攻坚模式被《人民日报内参》、《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党建研究》相继报道,汪洋副总理批示给予了充分肯定。
搬迁扶贫&挪穷窝&。该市把有安全住房作为精准脱贫的底线要求,坚持&三优先&搬迁原则,依托区域性布点、中心村建点、产业强村扩点,强化&三线考核&,对建档立卡需要搬迁贫困户实行&一户不多、一户不少&的搬迁安置,坚持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就业增收、社区管理与集中安置点同步规划、一体建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截至目前,开工建设贫困户安置社区450个,保证了贫困村&安置点建设全覆盖&,4.15万户贫困户搬迁已全部开工建房。产业扶贫&换穷业&。该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建立&造血&功能和长效机制的突破口,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拓展&富硒+&、&+贫困户&、&电商+&、&创客+&产业精准扶贫模式,持续创新政府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组织互动、景区园区牵动、能人大户联动、支部党员促动等带动方式,建立市场主体与贫困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途径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试点均取得良好成效。平利县社区工厂吸纳172户贫困户务工,电商扶贫带动692户贫困户发展,累计发放&两权&抵押贷款项目亿元。石泉县探索了订单回购、带资入企等模式,带动104户贫困户稳定增收。镇坪县探索&两租&、&两单&、&两股&三种方式,带动4254户贫困户持续增收。培训脱贫&换穷脑&。紧抓劳务订单、技能培训、有组织化输出三项工作重点,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程,支持鼓励创客到贫困村创业兴业。开发9629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带动1万人就业。教育扶贫&换穷志&。该市对贫困家庭学前班、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普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中高职在校生以及在校大学生实行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实行助学贷款、助学金全覆盖。今年已资助学生7.8万人,发放资助资金6129万元,完成培训贫困家族劳动力28450人。全市教育扶贫经验入选全国《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经典案例》汇编。
实施生态扶贫、健康扶贫和兜底扶贫也是该市实施的&七个一批&脱贫攻坚措施。通过生态扶贫发展林业经济促农增收,争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45亿元,11.6万户40万贫困人口受益;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指标2325个,将414名贫困人口转为天然林护林员。通过健康扶贫,对27.3%的因病致贫贫困人口根据病种进行梳理归类,编制全市贫困人口健康保障网;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政府全额资助其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将贫困户就医报销比例提高5%,逐步提高农合大病保险封顶线,对重特大及慢性病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实施二次报销制度。该市健康扶贫做法在全国交流。通过实施政策保障脱贫,把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强市,安康,这颗&秦巴明珠&正在向全面小康快步迈进。
安康:建设新民风 打赢脱贫攻坚战
刊载于日《陕西日报》 记者:郑斐
旬阳县甘溪镇甘溪社区的李隆勤,常年伺候卧病在床的公公和丈夫智障的哥哥,还要供女儿读大学,全家的重担压在她一人身上。可李隆勤从不抱怨,她在家种了3亩黄姜、五六亩樱桃,靠双手撑起这个家。去年7月15日,甘溪社区道德评议委员会全票通过,将李隆勤评为新民风带头人。
针对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争贫困户&帽子&、过事送礼、巧立名目大操大办等问题,安康坚持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在全市大力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整治陋习、树立新风。去年,全市13.67万贫困人口脱贫,212个村摘帽。
市委书记郭青说:&优良民风引领社会进步,我们开展新民风建设,就是顺应发展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直指致贫痛点,针对不厚道、不节俭、不勤劳等突出问题,推进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打造民风高地。&
&五字新风&切中致贫要害
石泉县饶峰镇胜利村在210国道边上,以前却少有外人光顾,村里连条水泥路也没有。2015年,复转军人杨卫东当选为村支书后,一方面抓转变民风,每半年评一次模范典型,用身边人教育、引导、带动群众。另一方面,带领村民成立了子午道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走&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脱贫发展新路子。短短一年半时间,村集体资产总额就达到550多万元,村民的年均人收入从4000多元增加到8000多元。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唯利是图、盲目攀比、自私缠闹等不良社会风气,尤其是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安康出台《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诚、孝、俭、勤、和&为核心内涵,倡导厚道实在、孝老爱亲、节俭简朴、勤奋踏实、宽容礼让、破旧立新、重塑新风。
岚皋县重点从健全&一约四会&、深化移风易俗、强化文明创建、抓好诚信建设四方面培育文明新风。各镇村结合实际健全完善了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和禁毒禁赌会,明确了红白喜事的办理标准,实实在在减轻贫困户的人情负担。佐龙镇长春村《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红白喜事办理宴席每桌不得超过14个菜,随礼不得超过100元,不得收贫困户的礼金。
岚皋县委书记周康成说:&开展新民风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就是要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家心劲儿强了,&我要脱贫&的主体意识就更加强烈,脱贫才能又快又稳。&
&六大活动&助力脱贫攻坚
安康市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化传播、文明创建、诚信建设、依法治理&六大活动,作为开展新民风建设的主要载体。同时,坚持&党建+新民风&的系统思维,推进新民风建设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使新民风建设化&无形&为&有体&,变&被动&为&主动&。
&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的新民风道德评议活动,2015年起源于旬阳县,他们以村为单位,由群众推选老党员、老干部、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乡贤&组成评议委员会,动员群众说事论理,达到&好坏大家评、落后大家帮&的目的。
镇坪县将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抓手,倡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先后启动了百件脱贫攻坚文艺精品创作、百场文艺扶贫惠民演出等活动,提振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精气神。
平利县开展&双百三同&活动,抽调百名通讯员和百名退休老干部深入贫困村,讲好扶贫扶智精彩故事,写好自主脱贫典型事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紫阳县推进新民风建设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实施综合治理,整治&人情风、攀比风、奢侈风、赌博风、懒惰风&,全面清除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宁陕县抓点带面,示范引领,确定城关镇、梅子镇、皇冠镇为新民风建设示范镇,八亩村、安坪村、兴隆村等9个村为示范村,通过示范引领,提升整体水平。
白河县开展&我勤劳、我脱贫、我光荣&主题宣教活动,鼓励党员贫困户带头脱贫、勤劳致富。党员贫困户陈德贵,通过土法酿酒和特色种养增加家庭收入,去年他酿酒350多公斤,仅此一项增收1.4万元,被表彰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白河县委书记陈晖说,我们将新民风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思想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
&三年之期&对标全面脱贫
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民风建设更非一朝一夕。安康市对标脱贫攻坚确定新民风建设总目标,即&一年初见效、两年大变样、三年成新风&,通过&宣传建制、集中整治、提升完善&,计划在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之际,把安康建成陕南首善之地、全省民风高地。
他们以树立健康的家庭价值观为突破,传播新民风文化,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市大力推广&汉阴沈氏家训&&白河黄氏家规&&岚皋杜氏家规&,用优良家规家教家风正德树人、淳化民风,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旬阳县寨河社区3组的吉元兵一年前还整日酗酒,动辄打骂家人,现在他却换了个人似的,&是道德评议改变了我,让我学会孝敬老人,让我找到好好生活的目标和方向。&今年,吉元兵种了24亩烤烟10亩包谷,养了4头猪5头牛,收入能达5万多元。
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说,新民风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基础性、广泛性的系统工程,在推进工作中既不能任其自然,更不能一蹴而就。只有通过道德引导和法治规范双轮驱动,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弘扬时代文明新风,推动民风向善向上向好转变,最终让人们幸福安康。
走出大山,以&技&脱贫
&&秦巴山区以农民工培训助推脱贫攻坚调查
刊载于日《陕西日报》 记者:张权伟
古人云:纵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
对于从大山中走出的农民而言,掌握一技之长,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安身立命和发家致富,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得力做法。也唯有让外出务工者普遍掌握求生技能,陕南山区才有可能彻底摘掉贫穷的帽子。
1一把修脚刀修出大产业
故事的起点,要从20年前的一把修脚刀开始讲起。1997年,当14岁的紫阳山村青年郑远元准备离开家乡,去往四川达州打工的那一刻,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顿顿吃上肉。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就是跟随达州的亲戚去走街串巷给别人修脚。
初出茅庐的郑远元对这份工作并不喜欢,学成这门手艺后不久便跑出去从事了别的行业。但是,经过几年的漂泊和社会历练之后,郑远元最终还是决定重新拿起了修脚刀。&在外终究只是为别人打工,人这一辈子,总是要做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吧。&郑远元如此解释重操旧业的原因。
2003年9月,郑远元在汉中的街头开始摆摊为路人修脚。&小伙子,要修不好,我就把你摊子砸了!&初在汉中街头摆摊的他每天都要遇到好几次这样的诘难。郑远元也时刻都在琢磨,到底怎么能把别人的脚病治好。就这样,从刚开始无人问津,到逐渐建立口碑,再到每个月都能赚到近万元,郑远元终于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聪明和勤奋从来都是这个世界成功的制胜法宝。起早贪黑又悟性极高的郑远元一步步地从摆地摊走到了自己的第一家门店开业,完成了创业最重要的从&0&到&1&的阶段。2005年元宵节后的第二天,一家名为&郑远元的修脚店&在汉中开业。
店面开张当然需要增加一些人手,郑远元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自家那些仍然在大山里受穷的亲戚,结果遇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就是穷死也不去给别人修脚!&经过反复&游说&,郑远元的姐姐、嫂子等人成为他的第一批员工。
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数学公式里的加减乘除了。一家接着一家开业,宣布着郑远元的事业开始从门店走向企业、走向集团了。日,&陕西郑远元专业修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在西安成立,郑远元连锁发展的步伐也越来越快。这一年,郑远元的连锁门店开到了武汉和长沙。到2009年7月,直营店达到112家,再加上加盟店,总共达到了400家。
门店急剧扩张的背后,郑远元发现了一个瓶颈所在:公司从哪里找这么多修脚工?总不能像初始阶段那样总是通过熟人介绍吧!
正是在这样的发展阶段,郑远元再一次将目光转回了家乡紫阳县&&在那里,数万富余劳动力正苦于没有走出去的门路。
一个改变紫阳千家万户乃至全县产业格局的机会,就这样静悄悄地来临了。
2一门技能改变几万人的命运
其实,就在短短的十年前,甚至更近一些的三年前,很多紫阳人还未曾想到自己会加入到修脚这一行业。然而,&郑远元&这一品牌的突然崛起,改变了这个县几万人的人生轨迹。
紫阳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贫困村147个,贫困群众收入低,增收难度大;常年有8万多外出务工人员,绝大部分人没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多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作。从2014年起,紫阳县将修脚师免费技能培训作为十大惠民工程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上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于修脚师培训,出台免学费、食宿费、发放交通补贴&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并与远元集团签订用工协议,制定最低工资保护政策;企业承诺&三包两稳&,即包到门店路费、包吃包住、稳就业稳收入。
紫阳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主任贾学平说:&培训工作的核心是就业,为了解决好就业问题,基地实行了订单培训模式,保证为每位结业学员妥善安置就业岗位。&
紫阳县修脚师培训中心的走廊里贴着数十位优秀学员的事迹简介,石万仲就是其中一位。他今年43岁,是洄水镇团堡村农民,早年曾在河南安阳煤矿打工十多年,2014年参加县里举办的修脚师培训班,结业后分配到远元集团湖北分公司武汉鲁磨店,不到半年时间便提升为店长,年薪十多万元。
&修脚你莫嫌,发财在眼前。&&一年修脚挣票子,三年修脚买房子,五年修脚买车子。&在紫阳,像这样关于修脚产业的顺口溜几乎家喻户晓。据贾学平介绍,从2014年4月至今他们已举办修脚师培训班116期,培训学员9815人,有7500多名&紫阳修脚师&走上就业岗位,月工资稳定在4000元以上。目前想来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报名参加修脚培训的,已经排到数月之后了。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紫阳计划完成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中的适龄劳动力参训率达到80%以上,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门以上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促进脱贫致富。日,安康市技能脱贫现场会在紫阳县召开,紫阳技能扶贫的模式和经验被全市推广。
像紫阳一样,通过加强当地劳动力培训,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继而带动山区人民脱贫的事迹在秦巴山区并非个案。柞水县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高度重视贫困户技能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制订技能培训实施方案。2016年柞水县1185人参加了就业技能培训,75人参加了创业培训,170余人参加了企业岗前培训;全年共培养高技能人才18人,其中高级工13人,技师5人。毋庸置疑,这些技能型人才的涌现,为当地劳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3技能型人才培训依然任重道远
在郑远元不断地从老家紫阳带出更多产业工人的同时,陕南在劳务培训方面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由于陕南三市经济总量不大、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以及择业观念陈旧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就业工作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今年2月4日至2月10日,为了深入了解春节后企业招用工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安康市创业就业局曾就当地的劳动力市场情况进行过专题调研。在随后所形成的报告中显示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稳定性。据调查,剩余劳动力输出人员中,稳定输出的仅占30%左右,70%以上的人员大多数处于不稳定状态,从事简单的、体力的、季节性劳务。劳动力输出受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缺乏长期性、持久性,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偏低,缺乏劳动职业技能,给城乡就业造成压力。
其次,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矛盾突出。就安康市而言,劳动力数量大且整体素质偏低,劳动力素质和就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短缺,造成&就业难&和&招工难&的问题并存,&有事没人干&和&有人没事干&的现象同在,既影响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又制约着劳动力的就业和就业稳定率的提高。
最后,拥有后勤保障职能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在推动基层平台建设方面,通过白河县&群众搬到哪里,服务跟到那里&的试点带动,安康全市建成了一批较为规范的基层服务窗口,但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工作量大面广,基层平台建设资金严重匮乏,严重影响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
贾学平长期从事紫阳劳务培训方面的工作,对于当下该县劳务培训存在的一些困难深有感触:&一个是硬件水平。目前你也看到了,我们县劳动力就业培训中心还与县职教中心共用一块场地,缺乏独立的教学设施;二是培训资金缺乏,上级政府所拨费用并不能满足目前火起来的劳动力培训;三是在学校层面缺乏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我们这里每天都有人结业,但现在只有安康市的两个机构能够进行鉴定。&
4打造劳务品牌,实现劳务培训转型
日,商洛市扶贫培训学校挂牌仪式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开班典礼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据悉,商洛市将从今年起,利用3年时间,集中对全市建档立卡的产业脱贫对象26万人进行劳务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做到贫困人口培训全覆盖。
商洛市委副书记黄思光指出,技能培训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良方妙药,更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得力做法。他要求各扶贫部门要制订好长期培训方案,创造优越的培训条件,结合实际为农民传经送宝,让农民掌握实在有用的技术。
&劳动力增收占了我们这里农民增收的半壁江山,是老百姓脱贫的主要方式,但就目前的就业市场而言,有几个因素决定了当下劳务经济要走向转型。&安康市创业就业局副局长蔡小安说。一方面,过去陕南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矿产等领域,但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之下,上述行业无论是在薪资水平还是在岗位数量方面都已经到了一个拐点。另一方面,受教育水平和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很多秦巴山区的农民走出大山之后,就业的法律观念并不强,在合同签订、社保缴纳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而这些跟自身权益息息相关的知识,都应是下一步培训工作的新重点。
针对劳务培训面临的问题,安康市提出了三个转型,一是围绕推动以传统产业就业为主向服务业就业为主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围绕推动以就业为主向就业与创业相结合转型,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三是围绕推动以体力型劳动就业为主向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就业为主转型,让更多劳动者从&卖力&向&吃智&转变。
&我们要打造劳务品牌。健全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同时,要突出优势,集中资源,着力打造如&紫阳修脚&、&旬阳建工&、&汉阴厨师&等&一县一劳务&品牌。&安康市委一位主要负责人如此说道。
陕南需要更多的&郑远元&
刊载于日《陕西日报》 记者:张权伟
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技能性人才紧缺、返贫概率高,是陕南普遍存在的状况。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可以说,不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在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掉队&,陕南三市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来自安康市政府的一份资料显示,多年来全市劳务输出规模连年稳定在60万人左右,真正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不到三分之一。接近64万的贫困人口中有22.36万人处在劳动年龄段内,这些人群中绝大多数没有技能技术。而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关键就在于实施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培养更多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真正破解&有人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人&的困局。
从上述角度讲,紫阳修脚产业的演进,无疑对于陕西不少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先是一个紫阳人在外闯出了名堂,发现了修脚这一个新兴消费市场;继而带动他身边的人一起来做,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郑远元从一个小店日益发展成为了一个集团。接着,这个集团再返回当地招聘更多的劳动力,复制成功经验,扩大集团规模,相应的产业链在一次又一次的循环中得到了延长。
在安康市委副书记鲍永能看来,&紫阳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搞培训。通过对接市场需求,点对点精准培训,使亟待就业者学得一技之长,促进了就业收入双增长。二是坚持项目捆绑,整合资源促培训。将免费培训资金用在刀刃上,放大了免费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特别是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三是坚持精准发力,做靓品牌带培训。按照技能脱贫思路,把修脚师作为技能培训突破点,通过免费培训无一技之长的农村困难家庭劳动力,使紫阳修脚师成为紫阳劳务品牌的&金字招牌&。四是坚持技能脱贫,小技能带动大产业。依靠修脚产业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打造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致富的目标。
总之,&紫阳经验&符合市场需求,符合发展大势,符合群众所盼。现在郑远元修脚房已遍布全国29个省市,不仅使从事修脚产业的紫阳人尝到了精准培训、脱贫致富的甜头,也为陕南强化精准培训措施,助力脱贫攻坚探索出了有效的途径。以此观之,陕南确实需要更多的&郑远元&。
安康:第一书记要有第一责任和担当
刊载于日《陕西日报》 记者:郑斐 通讯员:棚子
&流转你闲置的土地给你400块钱一亩,回头翻地、栽种、除草管理还得请咱们干,一个人平均一个月下来能挣个3000元钱左右呢,不比你出门打工收入差。&近日,王家河村群众大会上,第一书记陈荣贵给群众宣传动员流转土地政策,掰着手指头给大家算收入账。会后,100余户村民在土地流转协议书上摁上了红红的手印。
紫阳县蒿坪镇王家河村地处富硒源核心带,可过去这里的群众抱着金碗等救济。去年5月,安康市人社局劳动仲裁科副科长陈荣贵被派来当第一书记,小陈动员贫困户利用富硒优势发展种(植)养殖富硒特色产业,先后发展密植茶园800亩、樱桃200亩、栽植核桃208亩,培育硒猪乌鸡山羊等养殖大户37户。去年12月,王家河村通过市第三方脱贫验收组的验收,17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安康市通过选派&第一书记&助推精准扶贫、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整顿等工作,帮助贫困村摘穷帽、拔穷根、挪穷窝,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提升。目前,中、省、市、县(区)、镇(办)共选派1103名干部(中央6名、省级29名、市级30名、县区451名、镇办587名)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共为贫困村落实各类资金2.02亿元、引进项目264个,办实事893件。
市委书记郭青说,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指挥部的作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配合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各县区和派出单位要当好&第一书记&后勤部,为&第一书记&在基层建功立业提供保障。把&第一书记&岗位作为年轻干部尤其是后备干部成长和培养的重要平台。既要提要求、压担子,又要精心帮助指导,让其在服务群众中接受锻炼、增长才干。
摸清底子,建强班子
宁陕县广货街镇和平村&第一书记&高东东是咸阳机场消防支队的指挥员,是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宁陕县广货街镇和平村&第一书记&。驻村以后,针对基层党建力量不足、能力欠缺、管理不严等问题,高东东在教育培训、从严管理等方面狠下工夫,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真正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第一书记通过深入走访座谈,了解社情民意,听取民声民怨,积极和村民交朋友,较快熟悉村情村务,逐渐摸清了产业发展、群众收入来源和困难群体、群众期盼等基本情况。注重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注重发挥其他组织的作用。他们协助村级党组织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健全&两委&班子议事流程,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着力增强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
完善规划,带动增收
汉滨区茨沟镇瓦铺村第一书记孙P,是省社科院信息中心主任。孙P根据摸底情况,确定了&因地制宜选主导产业、因户施策选增收项目、因人而异确定帮扶措施&的帮贫准则,对瓦铺村的自然条件、产业、贫困户现状等进行了详细梳理,为村里制定了三步走的脱贫帮扶计划,实现可持续、长远稳定的发展。
第一书记到村后,深入宣传党的脱贫攻坚和惠农富农政策,坚持结合实际找瓶颈、谋良策,组织修订完善发展规划,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稳妥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促进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中央选派到旬阳县李家台村的&第一书记&刘满堂,对142户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组织群众发展油牡丹750亩。中央选派到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的第一书记范蔚然,协助社区&两委&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牵头组建茶叶合作社。
协调项目,精准扶贫
紫阳县汉王城镇安五村二组郭家堡,一段700多米土路多年未硬化,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汉王城镇副书记、安五村第一书记洪谦伟积极申报,多方协调,从县交通部门争取来26万元项目资金,目前已硬化完毕,解决了12户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
第一书记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各方力量,传递政策信息,共谋发展方向,争取项目资金,发挥选派单位和信息优势,落实扶贫项目,帮助村上解决发展难题。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周玉峰说,作为&第一书记&,必须要有第一的责任、第一的行动、第一的本领和第一的担当。要紧盯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贫困村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围绕产业建设、集体经济、农民收入&双增收&,改善生活环境,对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愿的问题多思考、多研究,为群众找到精准脱贫攻坚的好路子。
&双岭村的茶与河
刊载于日《人民日报》 作者:龚仕建 陈延安
寒冬,地处秦巴深处的陕西岚皋县双岭村仍不乏绿色。清凌凌的岚河水从村中淙淙流过,河沿掩映着一溜儿竹和常年绿的乔木。再往里,便是葱茏的茶园。新茶树最引人眼,七八十厘米高,叶墨绿、芽青黄、嫩枝儿翠,就这样一株株、一行行站立在田园,煞是惹人喜爱。
河边茶园下,是已废弃许久的皂素厂。涂长富六年前就在这打工。&黄姜经过打浆和一系列加工、提炼成皂素后,废水就排到河里!气味刺鼻,河两边的树都是半死不活的,更别说鱼了!&
2011年夏,双岭皂素厂被政府强制关停,岚河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机。水渐清,河沿植被渐绿,野生红尾条鳅、多鳞白甲鱼等珍稀鱼类也渐渐回归。
岚河是汉江一级支流、南水北调水源,为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岚皋对污染企业坚决说不,境内10余家工业企业按环保要求关停过半。为了富民、发展,政府和群众把目光盯在了生态经济上,双岭村种茶就是例子。
&新茶园,政府每亩给农户免费提供500株茶苗;老茶园,政府每亩给予农户300元的砍灌补助;公司订单收购,并提供栽植和管护技术。&涂长富说,自家2012年新建了10亩新茶园、改造了10亩老茶园,去年卖了300多斤鲜茶叶、40多斤干茶叶,总收入3万来元,比当年在皂素厂强多了,&&三年桐子五年茶&,再过几年,一年卖十来万元不成问题!&
目前,双岭村种茶面积达2000亩,岚皋县有林面积也增加了14万亩,出境水质一直保持Ⅱ类标准。
宁陕县:把绿色银行的钱帮群众兑换出来
刊载于日《新华网》 作者:谭海波 李兵
宁陕县积极探索尝试,并用他们鲜活的实践,充分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道理。
11月24日,在宁陕县首批生态公益林预收益质押贷款发放仪式上,皇冠镇兴隆村吴世友与宁陕县农商银行签订了公益林预收益质押贷款协议,现场从农商银行贷到100万元。&有了这100万元贷款,我们实现脱贫奔小康更有信心了。&
宁陕是林业资源大县。尽管处处绿水青山,但是过去老百姓是看得见绿水青山,找不着金山银山。怎样把山上的金银拿到手,怎样把绿色银行的钱给老百姓用起来?宁陕县积极探索尝试,并用他们鲜活的实践,充分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道理。
作为全国22个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陕西省第一个生态脱贫示范县的宁陕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将深化林业改革和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强化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旅游,进一步激活了山林&活力&,既保护了生态,又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
生态抚育:做成富民大产业
宁陕森林覆盖率90.2%,全县林地面积498万亩,其中集体林地306万亩,农民人均林地达50亩。但是一方面,林木整体质量不高,品种结构单一,提高生态保护区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良山林,另外一方面,宁陕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目前仍有中贫困人口人,这些人要在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绕不开林业。
&宁陕是林业大县,群众增收要靠林业,发展全域旅游也要依托林业,我们要在保护宁陕的青山绿水的同时,充分发挥林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县委书记张益民说。该县依托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支持贫困人口增收。以镇村为单位,组建以贫困户为主体的种苗繁育、造林绿化、公益林管护、经济林经营的林业合作社。县政府每年筹措1000万元资金用于实施天保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和重点区域造林绿化项目,在实施项目时政府优先采购合作社的产品服务、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增加贫困群众劳务收入。现已落实中幼林抚育项目资金100万元,林下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落实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奖补资金515万元,三项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可带动30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元。
在养山育树的同时,该县突出贫困村贫困户,依托森林资源禀赋优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组织模式,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干果、药菌、林下种养业、林产品深加工等特色林业产业,做大做强林下经济。
宁陕还积极创新,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等方式,扶持建立了评估融资、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社会化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搭建林业科技微信技术服务平台,开展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全方位、全天候服务,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和实用技术水平。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深度合作,重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推进林权抵押贷款,鼓励广大林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筹集林下经济发展资金。探索开展公益林预收益抵押融资,解决在发展产业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该县在完善上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第二个8年兑付工作的基础上,抓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2016年落实退耕还林面积1,15万亩,为每个符合退耕还林条件的贫困户规划落实退耕还林人均1.5亩以上,实现年人均增收600元。
生态护林:走走转转就挣钱
&没想到巡山护林还能领工资,每年有7000元的固定收入,今后可以理直气壮地管护分给我的500亩林地了,而且还能通过党和政府的帮助,自己做一些产业。我已经开始养兔子了,争取用3年时间脱贫。&与镇政府签订了聘用合同并领取了聘书和&宁陕县生态护林员上岗证&后,31岁的梅子镇安坪村贫困户冯传兵看着手中的聘书高兴地说。
同样,经过宁陕首批生态护林员培训,51岁的陈良能成为宁陕首批生态护林员中一位。&我原先在外地打零工,因为腰椎不好,这两年回到老家,日子艰苦。有了这笔收入,再养点蚕,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宁陕县林业局局长卢益告诉笔者,生态护林员的任务主要是坚持常年巡山护林,每月巡山不少于22天,发现林区违章用火、森林火灾、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情况,要坚决制止,并及时上报。每人每年工资为7000元。考核实行动态考核,一年一聘,直至脱离贫困。
到2018年,宁陕县将聘任810名生态护林员,人均管护面积500亩以上。目前,首批选聘的45名生态护林员已经上岗。宁陕率先在全省探索贫困户转化生态护林员的扶贫路子,从2016年起,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按照县管、镇聘、村用的原则,从40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择优吸纳有劳动能力的800名贫困群众担任森林管护员。在进一步强化306万亩森林管护和226.03万亩生态公益林日常监管的同时,使800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0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实现当年脱贫。这也意味着全县贫困户人均增收590余元。
生态旅游:背靠景区赚大钱
朝阳沟位于宁陕皇冠镇境内,平均海拔1150米,天然森林覆盖率高达92%。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效益,吸引了西安海荣集团投巨资进行开发,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建设,一个按照一条好路、三个板块、五大功能、八处景观的思路,围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生态景区已初具雏形。
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宁陕县城的东北部,森林的覆盖率为98,是一处天然的森林氧吧。该公园原是上坝河国有林场,通过招商引资,由上坝河国有林场以林地入股,引进西安华鑫集团投资开发的旅游项目。10年来,宁陕先后引进了西安双龙公司、陕西久权公司等28家企业,投资建成朝阳沟村生态休闲度假区、秦岭峡谷漂流、汶水河漂流、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等系列差异互补的景区景点。
获得收益的并不首先是景区企业,他们投资大回收慢。首先见到好处的是当地群众。&以前我们家居住在沟里河对岸,住土墙房,交通不便,收入没也有来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宁陕县皇冠镇朝阳社区村民廖凤琴说,西安海荣集团在朝阳沟投资开发生态旅游后,她家拿到了12万元景区建设征地和林地流转补偿款,搬到集镇住进了208平米的两层楼房,开起了家庭旅馆,现如今,年收入超过2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
政府还从长远发展出发,在推动森林旅游发展中,该县积极开展林地&三权分离&改革,出台了《宁陕县林地&三权分离&实施办法》,坚持林地集体所有权、个人承包权不变,剥离经营权,颁发《林地流转经营权证》。林地经营权可融资、可流转,可入股,有效解决了旅游开发企业的林地需求和农民收益的矛盾,既深化了林权流转,又促进了森林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森林资源是宁陕最大的优势,也为宁陕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县长郑红丹说。
中办主任栗战书写信& 鼓励宁陕县乡亲撸起袖子加油干
刊载于日《阳光报》 作者:谭海波 李兵
3月14日,秦岭深处一场春雨过后,气温骤降,而在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活动室内却是春意盎然、热气腾腾,全村群众围坐在一起,学习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给海棠园村党支部和乡亲的来信。
下午3:00,县委书记张益民,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宝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宝恒,县委常委、副县长朱海军,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先友,副县长张文忠,县政协副主席徐智霞,带着栗战书主任的来信,来到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向村民转达栗战书的来信。
&今天上午我们收到栗主任的来信,&现场,张益民将栗战书主任的来信内容念给了大家,并将来信转交给了海棠园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奎。
&收到你们托市、县同志捎给我的信,得知一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的直接带领下,在中办和各方的共同帮扶下,全村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奋力拼搏,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你们在信中还谈到,村子里产业搞起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家庭收入增加了,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村支部还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党支部&,特别是一些困难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摘掉了贫困帽子,我和中办的同志们感到十分高兴,对你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要求,同心协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摆脱贫困,早日过上好日子&&&
栗战书的来信让现场群众心情激动,在与会人员心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年来,我们村上的贫困户思想提高了,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村上的产业发展形势很好,全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这些都要感谢栗主任对我们的关心。今后,我们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把海棠园村建设的更加美好,给栗主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海棠园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奎激动的说。
&我要把产业做大做强,不辜负栗主任给我们的信心。&陈明奎话音刚落,方宗华接过话茬说。
&让我有很大的感受,栗主任鼓励我发展产业,努力朝好的搞。去年,我通过天麻、生态大米和养猪,顺利脱贫。&李明金自豪的说道。
&作为一名村官,从栗主任的来信中,能看出他对我们的关心,使我心情特别激动,下一步,我们将以百倍的精神状态,发挥党支部带动,不仅要脱贫,还要做出样板,把海棠园村建的更加美好。&海棠园村党支部副书记马琪说道。
去年2月27至2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到宁陕调研扶贫工作,并在海棠园村村民方宗华的院坝召开了座谈会。
一年来,海棠园村群众自力更生,发展产业,全村养蜂500箱,养鸡6000只,养羊300只,种植药材5万窝,发展有机大米421亩,4户19人实现脱贫。村里拓宽了3条通组路,新修堰塘1口、自来水3处、堰渠6条3000米,新修便民桥1座,农网改造4个组20公里,实施朱海公路安保工程10.08公里。通电、通水、通路达到100%,不少群众还改造了房屋,整个海棠园村大变样。
看到村子发生了大变样,村上的干部心里格外高兴。去年底,陈明奎、李华文、马琪、柯友忠等村干部在一起商量村上事情时,大家都提到了在中办帮扶小组、县发改局的大力帮扶下才有了巨大变化,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奎提议:&栗战书主任对我们村上的事情很关心,去年还专门到村上来看了,这都一年过去了,村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要不要给他写一封信,告诉他村上的情况。&
陈明奎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成,大家纷纷表示:栗战书主任牵挂海棠园村,我们应该让他知道村上发生的变化。
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村党支部副书记马琪很快的写好了信,通过县、市转送给了栗战书主任。
&听了栗主任的来信,非常激动,他远在北京牵挂这里。作为一名扶贫干部,压力很大。&还有三个月即将退休,县发改局驻海棠园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王兰州动情的说:&去年海棠园村变化很大,今年是最后一年,住房和美丽乡村建设刚启动,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我们将积极主动,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回报栗主任的关怀。&
&听到栗战书主任的来信,我是非常感动,也感到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看到发展的机遇,我们将以栗主任的来信精神为鼓舞,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把筒车湾镇建设好,使筒车湾镇的脱贫攻坚成为样板。&筒车湾镇党委书记贺海宁信心满满的说道。
&从栗主任的回信中,我们能深深感受到他对我们宁陕的关心。&作为县委书记,张益民更能深切感受到栗战书主任的深深重托和殷切希望。他说:&我们要不负重托,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克难攻坚,精准施策,抢抓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奔小康,以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胜利,来回报栗主任的深切关怀!&
天渐渐黑了,但是大家仍不愿离去,拿着信传阅着,海棠园的村民们奔走相告&主任给我们来信啦!&
&请给主任捎个话&&&
&&栗战书宁陕县调研考察扶贫工作一年后
刊载于日《安康日报》 作者:谭海波 李兵 王彬焱
平整的水泥地面,雪白的墙壁,美观的PVC楼顶......走进宁陕县筒车湾镇桅杆坝村贫困户周先友家,眼前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幸福农家。谁能想到,一年前他家的楼顶铺的还是竹子,屋子的墙壁也被烟熏得漆黑。
他家的变化,与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栗战书有关。
日,在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宁陕县调研考察扶贫工作的栗战书来到周先友家,看到周先友家的土坯房,鼓励他增强信心,购买移民搬迁房或进行房屋整修。
&请给主任捎个话,国家政策好,我也有信心,去年发了狠,日子好过了。&周先友说,去年在西成高铁工地打工挣了2万多元,整修了房子、买了电视机和摩托车。
变化,不仅仅是周先友一家。这一年,栗战书调研考察过的江口回族镇西关社区、筒车湾镇桅杆坝、海棠园村,甚至是整个宁陕县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房屋的墙上张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街面上干干净净,花坛内的冬青葱绿苍翠,各家各户门前大红的灯笼和火红的对联&&沐浴着午后明媚阳光的江口回族镇西关社区,四处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新春喜庆。
&没想到栗主任会到我家来,好像跟做梦一样。&说到栗战书到他家看望的情景,时隔一年,西关社区居民杨保依然激动不已。&栗主任在我家楼上楼下看了,详细问了情况,走时鼓励我,努力干,争取买个更大的房子。&他说,去年栗主任来时他刚搬进社区,一年里社区通过建设文明和谐新家园,变化很大,社区里新开了两个超市和两个餐馆,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我想通过你们给主任说。&杨保说,&去年家里可谓是三喜临门,添了儿子,我拿到了驾照,在青岛务工挣到了钱。老家七里砭修公路的事也定下来了。&他说自己发展很有信心,准备先就近务工,然后买个车搞蔬菜销售,同时在老家发展种植和养殖业。
&村上的整个面貌变了。&周先友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村里修了河堤,公路边上的猪圈统一进行了改建,正在进行绿化。
相比而言,在筒车湾镇海棠园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奎看来,2016年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力度大而且是全面推进。&去年,在中办帮扶小组、县发改局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拓宽了3条通组路,新修堰塘1口、自来水3处、堰渠6条3000米,新修便民桥1座,农网改造4个组20公里,实施珠海公路安保工程10.08公里。&陈明奎说,村里通电、通水、通路达到100%,不少群众还改造了房屋,整个海棠园村今非昔比大变样。
&确保按期稳定脱贫&
作为中央办公厅的定点扶贫县,宁陕县按照&一年见效、二年攻坚、三年脱贫&的要求,到2018年全县名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按照&三位一体&扶贫战略和&七个一批&脱贫举措,实现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位居全市第二,荣获优秀等次。&宁陕县扶贫局局长、脱贫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国庆介绍说,2016年实现了17个贫困村&销号&、5298名贫困人口脱贫&越线&,占计划的120.4%。
黄国庆说,栗战书主任在宁陕调研时,要求我们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帮扶贫困户,确保贫困人口脱贫。殷殷希望,声声在耳,重温讲话精神,备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抓住被列为全省现代农业精准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兜底脱贫、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生态脱贫&六个试点县&机遇,坚持更高标准和&六个精准&要求,高质量完成20个贫困村5653人、明年3个贫困村3405人的越线任务,确保按期稳定脱贫。&
现在,在宁陕县提及脱贫攻坚话题,在以&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激励和鼓舞下,从党政干部到贫困群众,大家都表示既有决心更有信心。
陈明奎曾是栗战书到村里调研的&主陪&。&栗主任来村上,对我们是很大的鼓励,不仅海棠园村发生巨大的变化,群众也增强了信心,自发发展产业。&陈明奎说,比如村里的陈永明、张义刚等贫困户,原来都没有产业,现在都积极地筹资买羊买牛发展养殖业。去年全村发展生态大米种植150亩、养蜂500箱,种植天麻2.5万窝、猪苓3400窝、油牡丹500亩,养猪200头、养鸡6000只、养羊300只。聘用16户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
陈明奎介绍,在中央办公厅帮扶小组和下派第一书记的支持和指导下,村里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农产品和养蜂两个合作社带动贫困户74户,全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已越过3500元贫困线。&我想通过你们转告栗主任,130户贫困户安全住房已经落实,预计10月全部搬进新居,今年海棠园村一定能实现整村脱贫。&陈明奎说。
&栗主任能到村里来,还到家里来,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周先友说,不仅自己脱贫信心足了,村里其他的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高涨,猪苓和养蜂产业以前村上没有,去年才发展起来。现在,村里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产业。今年,他准备利用已经整修的房子开个小卖部,在原有500窝猪苓的基础上,新增猪苓150窝、天麻100窝。&我要再发狠,年底一定要退出贫困户!&周先友语气坚定而自信。
&加快发展充满信心&
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香菇大棚里工人们往来奔忙。早春时节,平河梁下海拔1800米的宁陕县城关镇旬阳坝村秦南菌业农业园区里,却是一派春意盎然、热火朝天、加快发展的喜人景象。
&去年,栗主任来园区调研后,召开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希望企业进一步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村群众脱贫致富。&秦南菌业农业园区负责人陈世明说,去年新增40亩地扩大了园区面积,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方式带动贫困户200户,12个村186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全部越过3500元贫困线。省供销集团注资完成,健全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1000吨香菇分拣生产线试投运。今年将以产业扶贫为契机,做强做优品牌,增加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在加快园区发展的同时,扩大园区辐射带动范围,带动贫困户705户,超任务480户。
面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严峻形势,陈世明依然对园区的发展信心百倍。他坦言,虽然当前食用菌市场不是很景气,&但是再困难,我都对园区加快发展充满信心。&信心来自于他对秦岭良好生态环境里优质食用菌产品的自信,更来自于县上所营造的优越的创业发展环境。陈世明进一步解释说:&在与各部门和各级干部打交道时,明显地感到办事更方便快捷了,干部精神面貌好了,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
同样在秦南菌业农业园区参加了企业负责人座谈会的滨海科技公司负责人李长滨,从春节前开始一直在镇、村进行贫困户摸底。&回想栗主任在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深受启发、感动和鼓舞,也使我对企业发展有信心。&李长滨说,2016年投入资金110万元,发展中蜂、林下鸡养殖和有机杂粮种植,带动23个村的367户贫困户增收。今年,他将在建设核桃仁、核桃油及干板栗仁生产线的同时,完成500户产业扶脱贫任务,在加快企业发展中实施产业扶贫。
&领导问,因何致贫?想发展啥产业?主要困难有哪些&&&说起一年前栗战书在自家院坝召开院落会的情景,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村民方宗华记忆犹新。去年,他一边继续养鸡巩固脱贫成果,一边帮助带动本组村民7户养鸡、6户养猪、1户养羊,收入都不错。&院落会上,我说的要带动14户贫困户发展产业,我做到了。&方宗华说,他对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是越来越有信心,已经联系安康阳晨公司,准备将14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今年成立养殖合作社,散养生态猪。
&栗主任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宁陕旅游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讲话给人的鼓舞是巨大的,宁陕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参加了栗战书宁陕调研基层干部座谈会的宁陕县文广旅游局局长吕宣强介绍说,个人明显地感受到,全县广大干部发展的信心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全域旅游发展步伐加快。去年,秦岭四季滑雪馆、悠然山景区投运,秦岭旅游联盟成立,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省旅游示范县创建单位,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长。旅游扶贫效果明显,探索出了社区性开发的&皇冠模式&、股份制开发的&漫沟模式&和沟域经济的&蒿沟模式&,让一大批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
&我们将以创建为抓手,积极推进核心景区、服务体系配套、全域风貌控制、全域产业融合、宣传品牌提升、全域资源保护&六大工程&,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贫困群众依托旅游增收致富奔小康。&谈及宁陕全域旅游发展,吕宣强信心满满。
陕西石泉:蚕宝宝养成脱贫&金宝宝&
刊载于日《新华网》 作者:蔡馨逸
摘要 地处汉水之滨的石泉,已有2000多年兴桑养蚕的历史。西汉时期,这里的蚕丝经丝绸之路行销中亚和欧洲。将蚕宝宝养成脱贫致富&金宝宝&的贫困户,在陕西省石泉县有上千户。
新华社西安6月3日电 清晨5点多,54岁的丁发全已将新鲜的桑叶铺开在养蚕的蚕台上,听着蚕吃桑叶时的沙沙声,他的心里格外踏实。蚕室外,一望无际的密植桑园郁郁葱葱,柔嫩的桑叶上,露珠在晨曦中闪闪发亮。
&现在养一季蚕的收入,比过去种玉米一年的收入都多。&丁发全向记者介绍说,一周后,待蚕吐丝结茧,将鲜茧卖给当地缫丝企业就可以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去年,他不仅靠养蚕成功摘掉了&贫困帽&,还娶上了媳妇一举甩掉了&老光棍&帽子。
和丁发全一样,将蚕宝宝养成脱贫致富&金宝宝&的贫困户,在陕西省石泉县还有上千户。地处汉水之滨的石泉,已有2000多年兴桑养蚕的历史。西汉时期,这里的蚕丝经丝绸之路行销中亚和欧洲。当地出土的汉代文物&鎏金铜蚕&,成为古丝绸之路和石泉蚕桑业悠久历史的实物见证。
现如今,石泉依然是西北地区蚕桑大县。据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韩燕明介绍,石泉县现有桑园7万余亩,养蚕农户8000多。去年,全县实际养蚕6万多张,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5.36亿元,农民蚕桑产业综合收入3.5亿元,贫困户养蚕户均增收5300多元。
&密植桑、简养蚕,十七八天见现钱。&一句当地的顺口溜道出了蚕桑产业&用时短、见效快&的特点。韩燕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可以养6季蚕,一张蚕平均有1500元的纯收入,如果贫困户一季养两张蚕,一年就有18000元的纯收入&#年以来,石泉有3460户贫困户兴桑养蚕,其中2118户通过蚕桑产业脱贫。
尝到了养蚕的甜头,丁发全计划多养两张蚕。&蚕茧由合作社联系企业统一收购,只要质量合格不愁赚不到钱。&说这话时,精瘦的丁发全底气十足。
&企业+合作社+蚕农的经营模式和保护价收购给蚕农吃下定心丸。&池河镇明星村大阳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宇明说,此外,合作社为社员免费提供蚕室建设、技术指导、小蚕共育等服务,降低了贫困户的投入成本,提高收益。
随着桑葚酒、桑叶饼干、桑叶面条等副食产品的开发,贫困户们脱贫致富的路子又多了一条。石泉县一富硒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池河镇13户贫困户签订了收购协议,在春夏秋3季以每斤0.5元的价格收购桑叶,同时为贫困户在工厂提供临时就业岗位,计时计件支付工资。&蚕农家家有桑园,收购桑叶加工成食品最大化利用了蚕桑资源。&该合作社理事长王传东说。
&基于蚕桑产业在石泉的历史悠久、技术普及率高且广泛适应农户等特点,石泉正努力把蚕桑产业打造成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石泉县副县长乐荣说,今后将为1342户养蚕贫困户新建标准密植桑园500亩,推广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自动上蔟等集约养蚕技术,实现户均养蚕4张以上。
牢记总理的嘱托
&&来自秦巴山区陕西省旬阳县的脱贫报告
刊载于日《中国扶贫杂志》 作者:梁涛、陈红星
【编者按】陕西省旬阳县,一个秦巴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在李克强总理考察后的近三年时间里,旬阳县委、县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牢记李克强总理的嘱托,在谋&势&、求&是&、唯&实&方面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奋力推进脱贫进程, 其&旬阳经验&引人思考、可供借鉴。
旬阳县地处秦巴腹地,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多地少且土地贫瘠,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老一辈革命家徐海东、程子华等曾率红二十五军在此战斗过,有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镇,亦是革命老区县。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绕,形似太极,故有&山水太极城&之称。立地条件差,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这片红色土地的真实写照。
2014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陕西考察工作,曾专门来到该县小河镇金坡村看望慰问贫困户和留守儿童,并与在外务工村民通电话,商量脱贫对策,临走时,还给金坡村提出实施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等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建议和路子。考察期间,总理还寄语当地干部:&要在坚持扶贫大战略不变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调整战术,实行更科学有效的扶贫&。总理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是关怀,是考验,更是动力。
欲成其事,必谋其势。经过一年多的扶贫实践和努力,旬阳县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实际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要抓住中央在财政、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培育等脱贫攻坚方面加大投入的历史机遇,在恪守&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使命,加强汉江水源地治理确保绿色发展的前提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多元发展实现贫困群众脱贫目标,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战正式打响。旬阳县敏锐反应并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十天后,便组织召开了全县三年脱贫动员大会,并于2016年做出了实施&655&计划、围绕&一强五好&、 建设陕西强县的决策部署。即紧扣工业经济、文化旅游、农业产业、城乡面貌、民生保障、县域治理&6个转型升级&,着眼打赢脱贫摘帽攻坚仗、省级高新区建设决胜仗、交通建设翻身仗、太极城建设关键仗、旅游兴县较量仗&5场硬仗&,实施县域工业转型、文化旅游开发、农业产业、城市建设、交通等5个突破发展,实现经济实力强、城乡建设好、生态环境好、人民生活好、社会治理好、政治生态好的&一强五好&陕西强县目标。
从&粗放&扶贫向&精准&脱贫转变,从&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到&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转变,是中央在扶贫领域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具体到旬阳的扶贫实践中,就是以&精准&贯穿全面和始终,着眼啃掉全县3人脱贫&硬骨头&,解决并回应&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问题,用三年时间奋力实现整体脱贫良好开局,为后期巩固提高脱贫成果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旬阳县把贫困户识别权交给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确保贫困户认定过程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认定的数据由镇村户层层签字、记录存档,谁识别谁负责、谁填报谁负责。通过&入户核查、民主评议、一榜公示,乡镇审核、二榜公示,县级审批、三榜公示&的程序和&看房子、问收入、查情况、听民声&的方式,全县共确认建档立卡贫困户3人,贫困村169个。按照致贫原因,又把贫困对象进一步细化为因病、因学、因残、因灾、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缺土地、缺水、自身发展不足、交通条件落后、其它致贫原因等11类。据此实际,县上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全部脱贫,2016年至2018年分别脱贫1人、1人、人。科学的程序设计和严谨的过程操作,奠定了&扶持谁&的工作基础。
精准帮扶。旬阳县首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并首次以县委常委会讨论议定的方式,按照&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抽调18名干部到指挥部办公室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抽调41名科级干部专门开展督查工作。其次,把全县划分为21个战区,县级领导分兵把守,建立责任、任务、考核、评价四位一体的作战体系。最后,还出台了《旬阳县三年脱贫&三包三定&方案》《关于鼓励干部安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意见的通知》及《脱贫攻坚工作问责暂行办法》等一揽子方案,夯实县级领导包镇、部门包村、一般干部包户和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的&三包三定&责任,全县30名县级领导,91个局委办,10418名干部职工,1120名村干部和5000余名党员与30149户贫困户&心连心&结对帮扶,实现帮扶&全覆盖&,有效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
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户增收难,实行&产业帮带订单制&,以&N+贫困户&方式,全县188个养殖场、园区、合作社、电商、职业农民等经济主体,带动2905户发展养猪、烤烟、魔芋、油用牡丹等多种产业,占产业脱贫户77.47%。针对1人因病致贫,在用好合作医疗政策之后,对门诊慢性病采取&免费药品专供制&,实行&一病一策、一人一方&,高血压、冠心病、肺结核等10种门诊慢性病患者,在镇卫生院免费领取药物,占当年脱贫62.8%的贫困户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带来的收益。11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陕西:健康扶贫破解&因病致贫&》为题报道了陕西省健康扶贫破解&因病致贫&的做法,特别对旬阳县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推行健康扶贫、有效解决群众&因病致贫&的做法进行了重点介绍。针对13761户不安全住房,紧扣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政策,采取村内小集中、排危重建、梯次搬迁、交钥匙工程、危房改造五种方式,以&百队建百村&的形式全面推进。针对基层跑项目和项目分配不均等问题,实行基础设施&项目供给制&,采取&自下而上申报、自上而下核定&的办法,全县重点部门供给贫困村道路、饮水、电力等项目1053个。这些举措破解了脱贫攻坚关键难题,也用实践证明并回答了&怎么扶&的拷问。
说实话、干实事、鼓实劲、求实效,是县委、县政府推进精准扶贫始终坚持的原则。县委主要领导在年初目标责任考核大会上表示:&换届之年,我们要将选拔培养干部的重点聚焦和倾斜到脱贫攻坚一线,旗帜鲜明地在&五场硬仗&一线选拔推荐县级后备干部,提拔培养使用科级干部,真正用考核指挥棒来鼓舞士气、激发干劲、鞭策落后。&脱贫攻坚战伊始,旬阳县就出台《三年脱贫行动计划》《三年脱贫督查检查办法》,并大幅提高脱贫工作考核权重分值,县对镇、部门、中省驻县单位的考核分值分别达到30分、20分、40分。县政府主要领导在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说:&务必牵住各镇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用好督查问责这个&马鞭子&,将官帽与贫困帽这&两帽子&挂钩,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此,旬阳县把党建主题&两学一做&教育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创新开展&亮身份、晒业绩、作表率&活动,把&学&和&做&的成效公之于众。特别是针对少数群众&等、靠、要&和争当贫困户现象,在全县广泛开展以&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为主要内容的&说论亮&道德评议,各村乡贤委员会对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励志脱贫的先进典型和&坐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落后典型进行评议,唤醒群众脱贫光荣、安贫可耻的意识,在扫清阻碍脱贫攻坚工作障碍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受到省市高度关注。日至20日,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现场会在旬阳召开,旬阳经验在全省推广。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自编自创的《脱贫攻坚&三字歌&》,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扶贫》国家级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分四天连载。在过程管理上,该县还针对干部帮扶过程监管难、落不实的问题,首创痕迹化管理的&电子记实制&,为每个贫困户建立二维码标识,通过手机扫描可随时随地了解干部入户帮扶工作情况。同时,为掌握群众满意度,专门成立社会民意调查中心,定期以村为单位进行电话调查。这些办法和举措,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到了实处,取得了实效。为此,县委书记梁涛先后4次受邀到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介绍脱贫攻坚旬阳模式。
目前,全县贫困户住房和贫困村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均接近甚至超过年度指标,从态势上看,当年全县1人、45个村将如期脱贫,实现首战告捷。在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的理念指引下,旬阳县各项事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该县成功创建陕南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为地方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了强劲引擎;继红军纪念馆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蜀河古镇被评为&双优古村镇&之后,全县48个村近日又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兴县战略逐步变为现实;旬小(通西安)、安旬(通安康)、旬白(通湖北)三条二级路陆续开工建设,制约县域发展最为突出的交通瓶颈开始化解,对外大通道正在打通,建设陕西强县、实现全面小康的画卷正渐次清晰地呈现在46万旬阳人民面前!
(作者系中共旬阳县委书记,旬阳县政府县长)
强化党的力量 决胜脱贫攻坚
刊载于日《人民网》 作者:张益民
陕西省宁陕县地处秦岭中段南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县、革命老区县,也是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宁陕县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锻造成坚强战斗队,通过党建落地生根促进贫困摘帽拔根,探索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2016年度脱贫17个村5298人,获得陕西省扶贫绩效考核优秀奖、安康市扶贫专项考核第二名,顺利实现首战告捷。
领会党的意志,增强政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这充分表明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是贫困地区发展的方法论。宁陕县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引导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扛起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带着强烈的责任和深厚的感情投入战斗,认真履行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作为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栗战书主任-29日专程来县视察指导脱贫攻坚工作,10月18日与厅班子成员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听取宁陕县工作汇报,今年3月7日又给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支部写了复信,中办87个党支部与宁陕县40个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帮扶。宁陕县充分发挥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