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支持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族地区建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重情

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建设了哪些重点工程_百度知道对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日 09:54:53
来源:求是网  作者:王沾云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少数民族干部既是民族地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又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创新少数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关系着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关系着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对于更好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紧扣一个核心。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的原则。《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干部,由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少数民族干部来自本民族的人民群众,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本民族和本地区的特点,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深知本民族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和本民族人民群众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和亲密的感情,他们比别的民族的干部更容易得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信任。所以,培养和选拔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通过他们密切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与党和国家的联系,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维护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参与对国家和地方的管理,这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
笔者所在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35个民族,以布依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340万人的42.47%,是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城市化程度以及人文环境等方面相对落后。州境内资源丰富,目前已经探明发现矿藏41种,占全省发现矿种一半,其中红铊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一,黄金、锑、大理石、莹石储量居全省第一,铅、锌、冰洲石储量居全省第二,煤储量居全省第三。此外,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也比较丰富。2012年,黔西南完成生产总值462.3 亿元,在全国30个自治州的排名为第14位。排位在前13位的自治州分别是:第1位新疆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1278.7亿元,第2位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112.7亿元,第3位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906亿元,第4位云南河谷哈尼族彝族自治州905亿元,第5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826亿元,第6位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765亿元,第7位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762亿元,第8位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570.3亿元,第9位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570亿元,第10位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41亿元,第11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82.19亿元,第12位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478亿元,第13位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477.75亿元。2013年,黔西南完成生产总值558.91亿元,在全省的排名为第7位,全省9市州的生产总值排名顺序为:第1位贵阳市2085亿元,第2位遵义市1584.7亿元,第3位毕节市1041.9亿元,第4位六盘水市882.11亿元,第5位黔南州645.54亿元,第6位黔东南州584.64亿元,第7位黔西南州558.91亿元,第8位铜仁市500亿元,第9位安顺市429.16亿元。这说明,黔西南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紧扣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同步小康这个核心,在现有干部队伍建设布局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体制,用新的工作理念、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举措,努力开创干部队伍建设的局面。
二、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突出三个重点。
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弱,基础条件差,集聚人才的能力较为薄弱。据人才部门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州人才总量为82753人,占全州总人口340万的2.43%;少数民族党政人才5770人,占党政干部的37.47%,占人才总量的6.87%,占总人口的0.17%。为此,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只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才能更好地克服人才竞争带来的直接冲击,更好地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发现实现历史性跨越。
第一,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思路。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环境条件较差、人才待遇低,导致了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现有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此,必须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思路,确立以能力为重点、以业绩为导向、以发展为核心的科学人才观,坚持做到重学历而不唯学历、重职称而不唯职称、重资历而不唯资历,坚持引才、育才、用才并举,进一步加强人才力量,提高人才总体质量,优化人才结构,不断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运用市场化手段纳贤才,以开放的思路抓人才,敢于冲破封闭保守、狭隘传统的用人观,坚持引人与引智相结合,打破身份、地域等界限,不论形式、不论渠道、不论归属,只要有利于人才作用的充分发挥,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激发人才资源的生机和活力;坚持做到善于用辩证的眼光、逆向的思维来分析人才外流问题,趋利避害,化不利为有利,充分发挥外流人才外联广、信息灵的优势,使他们成为扩大开放的“平台”、智力引进的媒介、推动发展的外援,进一步促进党政领导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创造一个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第二,创新干部队伍建设机制。要保证干部队伍建设的高效运行,必须着眼于根本和长远,走制度创新的路子,切实创新充满生机、彰显活力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才能不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创新。要完善党政领导职位和领导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党政领导人才,重点培养开拓创新能力、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发展经济能力;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建立健全重在群众认可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施办法;坚持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双重激励,使优秀人才有名、有位、有利。在坚持物质激励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善于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开拓创新的精神激励人才,用开放包容的胸怀尊重人才;全面落实和完善各类人才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保障,确实维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加大对人才在科技研发、项目承包、技术服务、创业、兼职、流动等活动中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保护法制环境。
第三,创新干部队伍建设环境。以能力建设为重心,按照增加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调整人才结构的要求,制定全新的人才政策,努力形成现有人才发挥潜能,八方人才为我所用的人才格局。通过宣传优秀人才,树立人才典型等手段,让人才真正体会到全社会的关心和重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大力营造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氛围和宽松环境;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做到善于发现人才,准确识别人才,善于包容、吸纳、凝聚各种各样的人才,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建立人才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逐步构建人才市场配置、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人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人才服务平台,敢于打破常规,做到快速、方便、周到,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
三、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应当处理好三个问题。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小康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干部队伍建设创新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正确处理好实现近期目标与实现远期目标的关系。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做到对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队伍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又要把加少数民族党政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目标,重点是加强科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一支具有现代理念、现代知识、现代技能、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党政干部队伍,使少数民族干部的拥有量、分布结构、总体水平、使用效益以及整体素质等方面有明显提高,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基本相适应,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管理制度,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第二,正确处理好盘活现有干部与合理引进人才的关系。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人才稀缺与闲置并存的矛盾。一方面,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存在的人少事多、干部断层、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相当突出;另一方面,大中专学生就业困难,造成大量人才闲置、积压、浪费的现象。为此,经济欠发达欠开发少数民族地区,必须把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资源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使各类人才得到充分涌现,切实避免现有人才的流失、闲置和浪费。在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基础上,要从实际出发,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重点引进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相适应的药业、建材、化工、制造、加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人才,推进农业产业化、城市化、旅游业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急需的项目设计、园区规划等开放型经济专业人才。
第三,正确处理好干部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人才资源是具有带动性创造性的资源、可以持续开发并产生递增收益的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必须以人才资源开发为支撑。而在所需的人才当中,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善于管理经营和协调各方的党政人才又是最为紧缺的人才资源。因此,要以培养和选拔党政领导人才为重点,按照重点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根本出发点,在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同时,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中共贵州省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请自行核实有关内容。】
( 网站编辑:程卫军 )> > > 正文
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助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
&&&&新华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杨维汉、周玮)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习岗镇新胜村七社的40多家农户,这几年靠着种植温棚蔬菜走上了脱贫致富路。谈起越过越红火的日子,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感谢”――是“共享工程”无偿提供的几十本有关蔬菜种植图书和几十张光盘,把他们带进了“致富门”。
&&&&在少数民族地区,正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工程中获益。
&&&&共享工程为偏僻地区架起致富信息路
&&&&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经济不发达。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提供服务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是满足这些地区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措施。
&&&&据了解,自2002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共享工程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1.45亿元,地方财政累计投入达2.5亿元,数字资源量已达到34TB(1TB数据量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文化部已制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发展规划,将不断加大投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共享工程建设给予更大的支持;加快开发符合民族地区不同地域需求的农村文化信息资源,重点支持开发制作针对少数民族需要的文化信息资源和卫星数据资源,注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资源的制作与发布;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服务网点,扩大服务范围。
&&&&“送书下乡”逐渐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书难”
&&&&从2003年至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个贫困县、130个乡镇的百姓共收到送书下乡工程送来的图书21万余册,约计金额507万元,这些图书大大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送书下乡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每年财政拨款2000万元,由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一批基层实用性强的图书,送到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单位。
&&&&文化部表示,送书下乡工程要进一步扩大扶助范围和受益面,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民族地区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室配送图书,逐步向民族地区配送民族语言文字图书,进一步解决县级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图书陈旧、新书数量少、少数民族群众“看书难”问题。
&&&&流动文化车演绎流动的精彩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是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实施流动文化车工程,就成为当务之急。
&&&&文化部表示,将积极为基层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等配备文化服务车、电影放映车和流动舞台,运用现代化的文化宣传演出设备,深入到乡镇农村,开展政策宣传、电影和电视节目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农牧业科技宣传、图书销售及借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共享工程网点建设、维护及资源传输等文化宣传服务活动。在试点基础上,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广流动服务车项目,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
责编:霍筠霞
更多视频搜索:
&&&&&&&&&&&&&&&&&&&&&&&&&&&&&&&&&&&&&&&
&&&&&&&&&&&&&
中国中央电视台 版权所有
系统集成:&网页设计: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既是一个崭新的话题,又是长期存在并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对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深远的意义。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破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发展缓慢难题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其目的不仅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提升公务员整体的能力和素质,更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整体发展与进步的需要。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队伍的共同努力,可以促进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贯彻与落实,实现地区均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性出发,来审视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更要具备处理好民族、宗教事务能力,搞好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通过组织培养、实践锻炼和个人努力等多元主体的互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结合内蒙古兴安盟公务员能力建设的个案,在借鉴西方和中国其它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对策。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繁荣与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创建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D630.3【目录】:
内容提要4-8
第一章 绪论8-29
一、选题缘由及写作背景8-10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评述10-17
(一) 国外关于公务员能力建设相关研究综述10-12
(二) 国内关于公务员能力建设相关研究综述12-16
(三) 现有文献的不足和本人努力的方向16-17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17-18
(一) 文献分析法17
(二) 个案调查法17-18
(三) 比较研究法18
四、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核心概念辨析18-25
(一) 人力资源的含义18-20
(二) 公务员的含义及其范畴20-22
(三)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内涵及范畴22-25
五、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意义25-29
(一) 公务员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25-26
(二) 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提高其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26-27
(三) 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27-29
第二章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论与法规依据29-42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理论依据29-38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理论观点29-30
(二)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观点30-31
(三)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观点31-32
(四) 毛泽东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理论观点32-33
(五) 邓小平关于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四化建设的关键的观点33
(六) 江泽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观点33-34
(七) 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观点34-35
(八)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35-38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法规依据38-42
(一) 国家公务员法38-39
(二)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39-42
第三章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环境分析42-59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生态环境42-45
(一) 生态环境现状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制约42-44
(二)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具体生态环境44-45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社会环境45-50
(一)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人口环境45-48
(二)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济条件48-50
三、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制度环境50-55
(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务员能力建设根本制度环境50-53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务员能力建设特殊制度供给53-55
四、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政策环境55-59
(一) 关于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56-57
(二) 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特殊政策57-59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成效及存在问题59-72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成效59-67
(一)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受教育的整体状况有所改善59-63
(二)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培训力度不断强化63-65
(三)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政策法规正在逐步完善65-66
(四) 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引进渠道不断拓宽66-67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67-72
(一)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的总量不足且流失严重68-69
(二)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素质偏低69
(三)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结构不合理69-70
(四)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处理民族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70-72
第五章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经验借鉴72-86
一、英美国家公务员能力建设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72-79
(一) 英国以提升公务员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机制72-74
(二) 英国以促进公务员能力建设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机制74-76
(三) 美国以公务员能力为核心评价标准的功绩制度76-78
(四) 美国以提高公务员适应能力为选择的职位分类制度78-79
二、北京、武汉、广州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79-86
(一) 北京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80-82
(二) 武汉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82-84
(三) 广州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启示84-86
第六章 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对策86-105
一、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与理念86-94
(一)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86-87
(二)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87-89
(三)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89
(四)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树立人力资本是效益最好的投资的理念89-91
(五)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树立大人才、大开发的理念91-92
(六)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树立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理念92-93
(七)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培养公务员终身学习的理念93-94
二、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培训力度和改进教育方式94-96
(一) 不断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的培训力度94-95
(二) 不断优化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的教育方式95-96
三、制定科学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规划96-98
(一) 准确掌握本地区公务员的实际状况97
(二) 理性预测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97-98
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98-101
(一)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能力98-99
(二)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面对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99-100
(三)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依法行政、服务公众的能力100-101
五、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机制101-103
(一) 健全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选用机制101
(二)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以工作实际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101-102
(三) 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新陈代谢机制102-103
六、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化建设,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103-105
结语105-108
参考文献108-116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116-117
后记117-118
中文摘要118-124
Abstract124-13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烨;;[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昭;[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吴美娜;[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力;袁伦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曹以朋;;[J];北京观察;2002年09期
毛国庆;[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原所安;[J];中国人才;1996年05期
李和中;裘铮;;[J];中国人才;2006年13期
冯立平;;[J];中国人才;2007年17期
华晓晨;;[J];中国人才;2008年07期
田书芹;王东强;;[J];成人教育;2007年04期
成银生;[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吴志华;[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洛;[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峻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李文武;[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丁哲学;[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薛耀瑄;[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李静;[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光明;;[J];Asian Agricultural R2009年02期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张富良;[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郑文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余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王玉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谭大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杨竞业;[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李海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李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黎秀蓉;;[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王炳林;;[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春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颜杰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李怀涛;;[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淑芹;;[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杨生平;;[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陈明凡;;[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乔旋;;[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王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建军;[D];河北大学;2009年
贾科;[D];河北大学;2009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孙永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郝文斌;[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徐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吴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仉巍;[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黄萍;[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王员;[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三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丁玲;[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周荣;[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林冬妹;[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贾蓓;[D];河北大学;2009年
韩家勤;[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路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黄桂琴;[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董红刚;[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孙春萌;[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禹;[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傅兴国;吴文武;张仁峰;;[J];中国人才;2007年17期
张明平;;[J];党建研究;2011年03期
章洪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叶凤吉;;[J];北方经贸;2010年05期
;[J];硅谷;2010年23期
程晓斌;;[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徐娜娜;;[J];中国高新区;2009年12期
李慧;李儒忠;卢佳;;[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许箭星;;[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国柱;;[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曾庆权;余海燕;;[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茹震;[N];中国航天报;2002年
冰洁;[N];中国人事报;2004年
傅七宝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公务员局局长;[N];中国人事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宋新玲;[D];吉林大学;2008年
刘琪;[D];吉林大学;2009年
高宗泽;[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恩和特布沁;[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梁丽芝;[D];湘潭大学;2003年
张万宇;[D];吉林大学;2004年
李海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振业;[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朝林;[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张力;袁伦渠;;[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J];比较法研究;1995年02期
戴家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施昌奎;[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刘大可;[J];财经科学;2001年03期
王建民,周滨;[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3期
黄乾;[J];财经研究;2000年09期
季向宇;[J];财贸经济;2000年04期
李建钟;[J];中国人才;200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勇;[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贾晓萍;[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宝凤;;[J];继续教育;2007年08期
宋斌;郝翔;;[J];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11期
傅兴国;吴文武;张仁峰;;[J];中国人才;2007年17期
卢文刚;[J];经济前沿;2005年07期
尹蔚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傅兴国;;[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4期
;[J];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05期
傅兴国;;[J];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11期
陈玉多;;[J];经济师;2007年01期
方世巧;;[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东升;刘志铭;杨安军;;[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侯雷;郑吉萍;;[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林荣;林华;;[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陈天湖;;[A];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9年
张晓琼;;[A];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第十三次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蒙家池;;[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高中义;;[A];全国少数民族革命史文集[C];1991年
廖华;;[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安永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吴道军;;[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子良;[N];中国人事报;2006年
郑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肖功烨;[N];中国人事报;2006年
曾妮;[N];南方日报;2005年
康宁;[N];张掖日报;2010年
罗藏 吴彬;[N];青海日报;2011年
仁示佩;[N];安徽日报;2003年
深圳商报记者
徐恬;[N];深圳商报;2005年
陈应军;[N];西藏日报;2003年
徐毅 四川省人事厅副厅长;[N];中国人事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其图;[D];吉林大学;2009年
韦立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王玉玫;[D];苏州大学;2009年
郭立新;[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雷鸣;[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徐占元;[D];兰州大学;2011年
王治海;[D];新疆大学;2008年
景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廖乐焕;[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林晓华;[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付传;[D];黑龙江大学;2007年
吴子学;[D];西南石油大学;2007年
武娜;[D];新疆大学;2008年
赵玲玲;[D];山东大学;2010年
程倩倩;[D];西北大学;2010年
杨雨泽;[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赵永生;[D];兰州大学;2010年
李青青;[D];西北大学;2010年
马晓梅;[D];新疆大学;2010年
韩广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