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国有农场 住宅用地建设用地申批的费用是多少钱l亩

>2015年蔬菜种植业如何申请农业补助?补贴标准是多少钱一亩?[导读]2015年蔬菜种植业如何申请农业补助?补贴标准是多少钱一亩?  近日,福建宁德市一位网友给市长留言,询问怎样申请到农业补助。他说:&我来自山东,随爱人工作定居宁德,因个人能力有限,在当地人际关系少,不知道怎样、何时去申请农业补助。&作为反季节绿叶菜的种植户,该网友还提到了自己的优势:&我目前的优势主要是有自己的直营点,爱人是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博士。&
  对此,宁德市农业局回复称,目前该市在蔬菜种植业方面能申请到补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农业部的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和福建省设施大棚补助项目,并将这两种渠道的申报要求和程序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网友留言:蔬菜种植业怎样申请到补助
  留言时间: 03:13
  市长您好
  我来自山东,随爱人工作定居宁德!过去一年我在高海拔地区试验成功种植反季节香菜,虽然亏损一些,但让我看到希望!目前宁德福州地区反季节绿叶菜基本空白,宁德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许多蔬菜种植。多年来花菜,茄子等反季节蔬菜也增加了不少经济收入,连年种植后病虫害加剧,品种单一是主要问题。本地的菌类作物产生废料更可以作为改善土地使用,因个人能力有限,在当地人际关系少,不知道怎样、何时去申请农业补助。我目前的优势主要是有自己直营点,爱人是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博士,所以恳请给予一个实践的机会,得以更好的发展,推广!
  回复单位:宁德市农业局
  回复时间: 20:03
  人民网网友:
  您好,欢迎给宁德市长隋军留言!您留言反映的&蔬菜种植业怎样申请到补助&的事项,宁德市农业局进行了调查处理。
  现就您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网络问政&上留言&蔬菜种植业怎样申请到补助&的问题答复如下:
  目前我市在蔬菜种植业方面能申请到补助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农业部的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和福建省设施大棚补助项目,现将两种渠道的申报要求和程序分别详细说明如下。
  一、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
  (一)申报对象
  蔬菜主产区、中心城市周边及距中心城市相对较近的优势产区均可以组织申报。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辖区内的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项目。同时,要求申报单位在该县内种植基地面积1000亩以上(或设施内面积200亩以上),且集中连片或相对集中连片。
  (二)申报程序
  项目申报文件在福建农业信息网进行公开,符合要求的单位均可以申报,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通过评选、推荐等方式,每县择优推荐1-2个单位(申报类型不得重复)上报省农业厅和财政厅。申报建设地点所在县与建设单位住所所在县不一致的,由申报建设地点所在地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省农业厅、财政厅将组织评审,择优确定建设单位,并在福建农业信息网公示7天,无异议后,予以批复实施。在规定时间内,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进行考评验收后,考评结果在网上公示7天。无异议后,项目建设单位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标牌的通知》要求树立标牌。同时,县级财政部门及时将补助资金拨付给建设单位。各县应将验收情况报送省农业厅、财政厅,省农业厅、财政厅将组织开展抽查。
  (三)材料报送
  申报蔬菜标准化创建项目时,需要如实提交以下材料:一是福建省蔬菜标准化创建项目申报书(3份)。二是申报单位有关证明材料,主要有:工商营业执照、银行存款证明复印件(或其他能够证明申报单位已连续多年开展正常经营的材料);创建地点面积达到申报规模要求的证明材料;创建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和园区分布图;申报建设内容涉及土建工程的,要提供建设地点的现状实地相片;创建地点或产品已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或GAP认证的,还要提供证书复印件;其他与项目有关证明材料。三是标准园标牌设计图,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规范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标牌的通知》要求进行设计。四是福建省蔬菜标准化创建项目建设承诺书。五是蔬菜标准化创建项目联系表。
  二、福建省设施农业温室大棚补贴项目
  (一)申报对象:福建省内的农户、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实施主体均可申报。允许农户集中建设,联户申报。
  (二)申报条件:2013年1月后建成的,温室大棚实际建设面积达到起补面积,建设标准达到相应省定要求水平,已建、在建及拟建的均可以申报享受省级补贴。
  (三)申报程序:实施主体填写申请表,向县级农业部门提出申请,县农业、财政部门上报省里,申请补贴资金预拨。如县级农业部门不及时受理,实施主体可直接向省农业厅申报。实施过程中需要变更的,由县级农业部门负责及时函复。
  (四)项目建设:由实施主体自行确定,可自行建造或请专业队伍、企业建造。
  (五)项目验收:向县级农业部门申请验收,县级农业部门牵头于15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工作。符合省定补贴建设标准要求及以上的,评定为合格。初次验收不合格的,验收组及时提出书面整改意见。第二次验收后仍然不合格的,不再组织验收,不能申请享受省级补贴。与省定补贴建设标准不同的类型,可以申请享受补贴,由县级验收组认定。县级验收组判定不了的,由县农业部门向省农业厅提出请示评审。
  (六)资金拨付:县级农业部门将验收合格的补贴项目具体情况,在项目所在地村委会公示7天。无异议后,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农业部门提供的验收报告和公示结果,于15个工作日内直接拨付实施主体。发票可不作为拨付资金凭证要求。
  (七)省级补贴大棚类型:所有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类型种植用途适合于所有农作物,适用于全省所有经营实施主体申报。省级补贴的棚型、起补面积(实际建设大棚面积要达到该面积才可申请)及补贴标准分别如下:智能温室,起补面积2亩,每亩省级补贴10万元;智能温控大棚一,起补面积10亩,每亩省级补贴5万元;智能温控大棚二,起补面积10亩,每亩省级补贴2万元;温室大棚一,起补面积20亩,每亩省级补贴1万元;温室大棚二,起补面积20亩,每亩省级补贴0.75万元;温室大棚三,起补面积20亩,每亩省级补贴0.5万元。
分享到:||上一篇:下一篇:相关文章45
人有用-->快速找地最新地源
热点百科495人看过229人看过1156人看过261人看过274人看过×登录土流账号下次自动登录登录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 &正文
再流土地500亩 实现家庭农场梦
通讯员 李晓军 方邦志
年后的一场大雪,让枣阳市兴隆镇随阳办事处种粮大户王宏泛起了新的希望。&瑞雪兆丰年,今年肯定又是好收成。&2月11日,给妻子和儿子安排好地里的农活,王宏拿起手机四处联系春耕所需的物资。
今年52岁的王宏是个地道的庄稼汉。因家里人多地少,在街上摆过摊,干过车辆修理,卖过农机具。2003年,听说种树能赚钱,心一横,从池湾村委会承包了560亩荒地种树。谁想事与愿违,种了3年的树,一亩地一年总共还挣不到100元。
2007年,全家人决定把树砍掉,种粮食。拿出12万元,添置了3台拖拉机、1辆小铲车,一部8米宽的中型农药喷雾器等农机具,王宏开始了人生中的二次创业。
当年种植的小麦,亩平投入近400元,亩产750多斤,500多亩小麦,半季儿赚了13万多元。初尝甜头,王宏觉得田地越种的多,越有搞头。
王宏算了2012年以来的种粮账。2012年春上,种植的小麦亩产800斤,小麦价格是每斤0.91元,当年,小麦产量达448700多斤,实现收入40.8万元。刨去投入,500多亩净赚了18万元。下半年玉米赚了5万多元。全年实现纯收入20多万元。2013年上半年,风调雨顺,小麦价格好,仅小麦就赚了30多万元。
对于种粮,王宏最深的体会是:一是国家的政策好,农民种粮积极性高。二是规模种植才能有效益。只有把几百亩,上千亩的田地集中种植,生产资料、机耕费、人工等成本才能降下来,水利条件也容易改善,田间管理更是省时省力省钱。三是农民的出路还是在田地上。种粮食这几年,也请了不少人工,光是每人工资一年就是1.8万元。如果农民自己不种田,把田地租出去,一方面收租金,有固定收入,另一方面农民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不想出门,可以到种田大户打工,想出门,也可以到家门口就业,都比自己种几亩田强很多。
问及新年的打算,王宏笑着说:&今年小麦亩产能搞到800斤至1000斤,因这几年持续干旱,去年我把水田全部种上玉米,每亩收入800斤以上,效益还是很不错。今年我想与大型养殖企业联系,把玉米和秸杆打包出售,这不仅减少收割成本,还可把废弃秸杆作成饲料再次利用,一亩地最少能多赚个百十块钱。&
&要是国家对我们种粮食大户在农机补贴、农资贷款、水利建设上重点扶持就好了。&王宏也焦虑地说:&农村土地扭转后,农户家中大量农机闲置,浪费很大,撒胡椒对面式的补贴意义不大;另外,我们在贷款上手续很复杂,希望银行能出台硬措施,在资金上多扶持。&
&今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流转土地500亩,我的家庭农场梦就实现了。&摇响了手扶拖拉机,王宏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
责任编辑:陈鑫
相关报道:08版:新视点
 本版要闻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咨询电话:
中央一号文件首倡“家庭农场” 向往田园牧歌,城里人也可过把庄园瘾
新型“农场主”如何经营“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家庭农场”,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所谓家庭农场,绝对不是仅仅限于几亩田,五十亩田以上甚至数千亩田的拥有者才能称为家庭农场主。我们是否可以像国外一样在我们的农村购买一些土地,拥有自己的庄园?经采访了解,现实中家庭农场并不等于理想中的“开心农场”,如何实现当“农场主”的美梦,还有待实践。&&开蔬菜直销店的&&也有“家庭农场”梦想&&每天上午7时,新城农贸市场“农家菜园”蔬菜直销店一开张,很快就顾客盈门。&&货架上摆满了香菇菜、花菜、包心菜、木耳菜等各种时令蔬菜,看上去鲜嫩欲滴,和农贸市场相比,基本上每斤能便宜5角到1元。&&当天的菜基本都当天‘清空’。”之所以生意不错,店主章女士说得益于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所产的蔬菜不仅价廉,也吃得放心。&&早在几年前,章女士和丈夫在市区上田村承包了8亩菜地建立“家庭农场”,丈夫和儿子一起种菜,妻子和女儿负责销售,一家人经营得有声有色。&&之所以经营农家菜园,章女士分析,农家菜园的蔬菜采用直销店来采购,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他们卖得快,田头上2元一斤的花菜,物流拉到了市区蔬菜批发市场,算上管理费、油费等,身价涨至每斤3元左右。紧接着,经营户来到市场批发蔬菜,算上物流费、折损费以及“赚头”,身价迅速被抬到4至5元。部分菜进了超市,经过选择和粗包装,身价又涨了1至3元。连番的涨价,而这样的农家菜园除了比一般的菜贩要便宜1元左右,而且他们的菜园不施农药,全是人工除虫,市民吃得放心,这是农家菜园的优势所在。&&“包土地、修大棚、买种苗、前前后后投入了近五万元。”章女士说,几乎每天她都要跑到蔬菜市场,查看当天蔬菜价格。由于蔬菜直接销售到二级农贸批发市场,省去菜贩的流通环节,她家每斤蔬菜,可比普通菜农多赚1到2元钱。&&尝到家庭菜园的甜头后,今年一家人商量决定,增加鸡鸭养殖和种植大棚草莓,为今后扩大农场规模做前期摸索。经营“家庭农场”其实即是他们未来的理想。&&“家庭农场”应是&&南方50亩、北方100亩以上&&早在几年前,我市城郊也出现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市民可以去认领一块土地,自己种菜养花,体验种菜、采摘的乐趣。市农业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这也不能叫做家庭农场,只能说是城里人的一种新兴生活方式。&&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只是农户把土地租给市民,市民种出来果蔬基本不进入市场流通环节,更不属于家庭农场概念范畴。与此同时,市农业局经管科工作人员称,目前我市的农业生产经营主要有农民合作社和企业经营两种。前者是农民自愿组织的合作组织,后者属于农业企业“基地+农户”模式,这两种经营主体,与“家庭农场”严格来说也都不是一个概念。&&市农业局经管科人员介绍,种植面积多少才算一个家庭农场,相关部门这还没有严格界定。但农业专家更倾向认为北方地区不少于100亩,南方地区不少于50亩,而且主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雇工不超过家庭成员数,而且农场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人日前解释说, 早在中央一号文件推出“家庭农场”概念之前,就有不少温商返乡包地种地,经营“家庭农场”,也有一些年龄稍大的市民退休后到农村种地消闲。但是温州一个农村家庭所拥有的土地不到10亩,这显然达不到要求。受土地规模限制,温州很多所谓的农&&场或菜园和果园,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据介绍,温州目前有多少小型“家庭农场”尚还无法统计。肯定的是,早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前,温州很多种植大户和专业户就具有“家庭农场”的雏形了。市农业局经管科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全市农业专业合作社达7274家,庞大的农业合作社背后有着众多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其中不乏100亩以上的种养殖大户。&&鼓励资本下乡&&城里人做“农场主”&&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不少市民看好家庭农场发展“钱景”,但很多人不清楚什么是家庭农场,尤其是城里人到农村办“家庭农场”靠谱吗?&&记者从市农业局了解到,城里人下乡搞农业生产,跟户口没有关系,但他们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土地流转。&&“可以通过温州农网查阅各地的土地流转信息,也可以向当地农业部门咨询,缴纳土地租赁费,并签订租赁合同就可下乡经营。”市农业局经管科工作人员说道, 以前城镇居民当“农场主”最大的壁垒是没有地,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深入,眼下城市居民当农场主不再是梦想。&&经过土地流转,我市不少居民开始在郊区承包土地,这几年,鹿城区藤桥以及龙湾和瓯海等地涌现出不少专业种养殖户,很多也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他们经营的就是“家庭农场”,只不过以前不提这个词汇而已。&&据了解,目前我市农村的土地流转信息及费用已经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市民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一目了然,随着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加大,土地流转费一直水涨船高,决定流转费用既要看土地本身的质量,还要看流转之后从事什么项目,另外还要根据当地的种植规模,如果当地农业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再流转的话,费用就高一些。&&记者在温州农网看到,搞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每亩的土地流转费用在100-300元之间,如果搞蔬菜、果品大棚建设,每亩土地的租金最低是300-600元,高的甚至达到千元左右。政府相关人员说,从前几年的国家一直在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产销衔接,降低流通成本;鼓励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对接等利好政策,今后势必不断催生出各种特色“家庭农场”,而如何扶持“家庭农场”,鼓励资本下乡,农业部门也在研究这个课题。&&市民村民&&可合办家庭农场&&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家庭农场”是否很快就会迎来投资热潮?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仍有不少壁垒,实现当“农场主”的美梦,还有待实践。&&“家庭农场不是想办就能办的,要想当农场主,还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文成恒业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璐告诉记者,“一个是土地流转要签订规范合同,一个是农业技术支撑,还有一个就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她说,办家庭农场首先就要解决土地流转问题。现在一些外出务工人员把土地交给别人耕种,都是口头约定,一旦打工回来又要收回土地,他们就遇到过这样的难题,一直不敢扩大种植规模。&&据介绍,目前,在我市也有一些城里人跑到乡下当起了农场主,尽管有资金和经营的优势,但是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下,很多失败案例或农产品滞销的案例屡见报端。“很多人种植很盲目,认为种草莓赚钱,就一哄而上,有些地方土质根本就不适应种这些东西。”王璐介绍,要涉足家庭农场,还必须具备农业技术或者专家的指导。此外,还需要政府推出优惠政策,同时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引导农场主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王璐说,搞农业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这是制约农业发展最大的一个问题,果园里的灌溉设备,果园通下山的水泥路,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是普通农户所能承受的,没有规模和效益,争取不到贷款,如果要搞,只能自己贴钱。&&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国家推出“家庭农场”概念,必然会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会有更多城里人想到农村来圆农场主的梦想。为规避风险,可以由城里人出资金,村里人出技术和管理,共同来投资“家庭农场”,这不失为一条稳健之路。&&&&■阅读链接&&全国“家庭农场”&&五种经营模式&&浙江宁波:以市场导向,培育出一批生产蔬菜、瓜果、畜禽养殖等规模大户,并进行工商登记注册,成立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上海松江:农户委找村委会流转方式,将农民手中的耕地流转到村集体后,由区政府出面,将耕地整治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再将耕地发包给承租者。&&湖北武汉:鼓励农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通过承包投资入股的形式,集中当地分散的土地进行连片开发。&&吉林延边: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探索家庭农场模式,农民种田大户、城乡法人或自然人、通过承租农民自愿流转的承包田创办土地集中经营的经济组织。&&安徽郎溪:从2009年起,连续三年安排资金,在全县优选农场,每年为农场投入一定资金,开展家庭农场示范建设,实行家庭承包后,农民通过租赁、承包、或者经营自有土地实现规划经营。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浙ICP备B2- 国新办发函2006.78号 网络广告经营许可证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温州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提供技术支持种145亩地,家庭农场年入20万
胶州土地流转催生不少农场主,土地租金上涨成发展瓶颈
来源:齐鲁晚报
  趁着晴天,冷学家在自己的家庭农场里给麦田平土。  本报记者 孟敏 摄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承包地经营权将可抵押融资,对我来说是个好消息。”1月20日,胶州市胶西镇杜家社区大郐家沟村的冷学家说,他早就想扩大家庭农场规模,却受制资金。3年多前,他注册了镇上第一家家庭农场,一家人种着145.7亩土地。胶州市土地流转催生了32户家庭农场主,冷学家的家庭农场也成了一个农村土地流转的样本。  本报记者 孟敏       一家四口管理农场 雇七八个季节工  眼下,农场主冷学家的“家美农场”进入冬闲时节。最近一段时间,趁着晴天阳光充足,他忙着给农场里的麦田平土。  “我们的农场现在有145.7亩土地,其中成片的耕地90亩,速生杨林和果林地各有20多亩,还有其他散地10多亩。”冷学家说,成片的90亩耕地主要种麦子、玉米和土豆。  遇到农忙的时候,冷学家78岁的老父亲也会下地帮忙干活,唯一的儿子冷传国也得蹲地头,一家4口人为农场忙活是不够的,还得再雇七八个季节工才行。现在农闲了,农场里清净了很多,只有老父亲帮着看农场。  以“家美农场”为代表的家庭农场是继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后,又一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近两年在胶州市不断涌现。  在探索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不仅涉及农业经济领域的改革,还涉及土地经营方面的变动,决策需慎之又慎。胶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曾透露说,胶州家庭农场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土地流转工作启动较早。2008年至今,胶州全市已经累计流转土地16.3万亩,发展起了一批种植大户,这些种植大户相继注册了家庭农场。  “我一直想扩大农场规模,打出自己的品牌,探索建立品牌化的农场运营模式,这两年就等胶州市的政策最后定下来。”冷学家一直关注着国家和市里的政策走向。既种地又养猪,用大机械收割  冷学家的家庭农场正在经历着从种养大户到企业之路的转型。家庭农场被看做是种养大户的升级版,走的是农业企业之路。  “家美农场”还有一个小型养猪场,年出栏量近300头。冷学家还小规模散养了一些鸡和牛。“刚卖出去一批猪,现在只留下了4只母猪和5只小猪。”冷学家说,农闲时,他和妻子也闲不着,得喂猪、放牛、养鸡,日子过得忙忙活活。  冷学家是村里的“能人”,此前陆陆续续有市里的一些单位和企业来村里购买他的农产品,需要发票作为报销凭证,冷学家那时候还只是种养大户,无法提供发票。  2010年4月,冷学家和妻子各取名字中的一个字注册了“家美农场”,成为了胶西镇第一家注册的家庭农场。  据冷学家保守估计,家庭农场一年的种养收入在20万元以上。  在冷学家的庭院里,停放着350拖拉机和手扶三轮车。“到了收割时,就得按一亩地100元的价格租农具,雇玉米、小麦收割机和前后驱动的大拖拉机。”  “现在人力成本上升很快,雇人收土豆,女的一天150元,男的一天160元,还得管中午饭。”冷学家对此庆幸,邻村的劳动力费用早就到了一天200元。9年前一亩地年租金50元,如今涨到1000元  “现在收入较高,很大一方面归因于当初租地成本低。”冷学家说,大约9年前,他就开始租地,租期为15年。“当初不少土地抛荒,一亩地的年租金才50元,现在都涨到了1000元。”看着租期过了一半的契约,冷学家心里清楚,以后租地成本将会大大提高。  冷学家坦言,再次租赁土地时,资金将是一个大问题。随着规模扩大,家庭农场也可能突破“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的束缚。  而青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居民房屋所有权和林权等“四权”可以进行担保融资,对家庭农场主们来说是个好消息。  据了解,青岛累计办理“四权”担保融资11830万元,其中林权担保融资3130万元,土地承包权担保融资140万元。按融资主体统计,合作社承贷主体融资4376万元,家庭农场融资860万元,种养大户融资4125万元。  资金的问题缓解了,村里又在进行确权登记,这让冷学家对家庭农场的未来更加有信心了。实行土地承包几十年,农民手上一直缺少个“本本”,能证明土地的经营权是自己的。领到“本本”后,在不改变用途的情况下,农民有一定的处置权和转让权,甚至可以抵押贷款。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邮编:250014&&&E-mail:电话
新闻热线:96706&&&报刊发行:9
&&&报纸广告:6
副刊青未了:1&&&网站:1&&&传真:6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家庭农场项目投资计划方案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家庭农场项目投资计划方案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22|
上传日期: 06:24:38|
文档星级:&#xe60b;&#xe60b;&#xe60b;&#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家庭农场项目投资计划方案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地申请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