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第二批是那里搬迁最新消息

黄河流域滩区移民迁安模式及对河南黄河滩区扶贫搬迁的启示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黄河流域滩区移民迁安模式及对河南黄河滩区扶贫搬迁的启示
||暂无简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河南:异地搬迁让黄河滩区群众走上小康“快车道”
14:49:28 & &来源:新华社&&&&& && &
  在黄河河道与大堤间广阔的滩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栖息在低矮破旧的房屋中,以原始耕作方式为生,穷困地生活了几十年。能够甩掉“穷帽子”,让居住这里的百姓思之深、盼之切。
  记者日前穿行在河南黄河滩区的村村落落,看到由于近年来河南有关部门积极推进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扶贫开发工作,滩区群众搬进新区,正享受着异地搬迁所带来的幸福生活。
  昔日:吃了上顿没下顿 就怕家里来客人
  河南黄河滩区自洛阳孟津县白鹤至濮阳市台前县张庄,河道长464公里,滩区面积2116平方公里,涉及新乡、开封等7个省辖市17个县(区),包括多个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河南省级贫困县约30万贫困人口。
  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在滋润着沿黄百姓的同时,也把贫困落后像泥沙一样沉淀在广大滩区。守着黄河,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粮食收成不能保,基础设施更没法搞,挨着桀骜不驯的黄河种地,更无异于虎口夺粮。
  记者日前在处于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处的黄河滩区封丘县李庄镇薛郭庄等村看到,多数村子已基本拆迁完毕,道路两侧整齐堆放着旧房拆下的木料和砖头。
  李庄镇镇长封洪亮告诉记者,过去滩区没有正规道路,老百姓走路都是靠拖拉机碾的“生产路”,每逢秋季收庄稼连阴天十分不便。
  “俺家南边100米就是黄河,以前这里十年九淹,该长成时候庄稼却淹死了,烂地里拉也拉不出来。房子雨天漏雨,风天透风,家后面就是一个深坑……”从小在这里生活,今年75岁的封丘县贯台村村民邵长学回忆道。
  “俺们家族在这里生活几百年了,过去村里老百姓吃了这顿没那顿,就怕家里来客人,因为穷得揭不开锅。”即将搬入新区的贯台村村民王国贤笑着说。
  据了解,黄河滩区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是该省“三山一滩”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解决这块“硬骨头”,2014年河南决定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以期彻底解决黄河滩区贫困问题。
  如今:异地搬迁让滩区群众换个“活”法
  走进李庄镇黄河大堤北侧2公里,远远就能看见迁建安置区内楼连排路成网,一栋栋小洋楼、高层建筑拔地而起。
  尽管窗外寒气逼人,但居住在李庄安置区高层的李清河家却暖意融融——他正在130平方米的新房内与爱人看电视。
  记者注意到客厅主卧装修简洁大方、各类家具、地板砖洁亮如新。“我和爱人、小孙女居住在此。过去居住的南曹村脏乱差,一涨大水就把庄稼淹没了,生活没保障到处是泥巴,收入很低。现在屋里自来水、天然气、供电设施很好用,搬过来直接就能入住,生活跟城里一样。我在小区从事物业电梯运行经济收入也提高不少。”李清河对目前生活非常满意。
  “270平方米的3层小别墅住得真带劲儿,大客厅、天台什么都有,比城里人过得都好。”正在新搬迁的屋内与老朋友们聊天的南曹村民曹大爷告诉记者,比起过去受罪穷日子,现在幸福得简直像“花儿”一样。
  据了解,为了让滩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封丘县在河南率先启动李庄黄河滩区扶贫搬迁项目,包括张庄、姚庄等5个村共2053户、7634口人。
  目标:让滩区群众过上好日子
  “为了黄河滩区贫困群众,只有彻底搬出去,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生存环境。”封丘县李庄镇党委书记陈明告诉记者,要“挪穷窝”离开百姓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一定要以提高其生活生产水平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打消其疑虑。
  为此,封丘县在商业中心区先行建设两栋数千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目前已签约引进多家电子、服装加工、汽车内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安排近千群众就近就业。同时在新区设立劳动就业服务站,零距离向迁建居民提供免费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和介绍等一条龙服务。
  另外,为解决群众搬迁后耕作半径增大的问题,封丘县与相关企业签订1万亩的土地流转合同,还采取土地托管的形式,积极引导群众推进土地流转,预计未来土地流转将达90%以上,可使迁出群众走上小康“快车道”,再无后顾之忧。
  “老百姓华丽转身后,过上好日子才是目标,绝不能越搬越穷。”封丘县滩区迁建办公室主任郭兴霞告诉记者。(完)
[责任编辑:陶小兴]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请将留言字数限制在500字以内——黄河滩区居民宅基征收与拆迁补偿 - 相关问题 - 110网法律咨询
我是河南长垣苗寨乡黄河滩区居民,我们这里若要盖房必须花数万元垫房台子, 现在村里征收我的宅基进行新农村建设开发,村里规定只对房屋进行置换补偿,宅基台子却不补偿,这合法吗?我们不搬迁就强行推倒房子,我们百姓该怎么办?
商住楼拆迁 却打上征收的字样 ,这两者的政策有何区别
我家是镇上的·老家的宅基地上的土房子几年前倒完了 听说要拆迁·请问我家能拿到拆迁补偿吗
修渝万铁路,拆迁楼房的补偿标准是多少?我们当地镇政府说补偿只有几万,连原来房屋一半的面积都修不起,就是去买很窄的也远远不够,我们一大家人到哪里去住?拆迁楼房的补偿标准是多少?
湖南长沙农村房屋征收拆迁补偿具体价格
根据条例内容,是不是四层以下的建筑赔偿应该按照1:2的比例啊?
以前奶奶家废弃的宅基地,爸爸重新盖了房子,现在要拆迁了,叔叔和姑姑想要以老人的遗产分,理由是地是奶奶留的,农村的房子没有房产证,只是在村里登记的是我爸的名字,请问应该怎么分?
修高铁,征用居民用地,居委会的居然要按08年的房屋价值进行赔偿,如今房价已经翻10倍,再说08年经济危机,房价本来就是近年来的最低点,这样对于被征用住宅的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法律中是否有相关的拆迁赔偿标准。房屋价值评估是否该按现行的当地市场价值。
你好,我是广东梅州兴宁的一个体户,我承租经营中的一商铺被征收,政府给出的条件是,一次性50元/平方米的赔偿。
请问,这合理吗?(我的装修费,经营损失费等要怎么赔偿)
农村房子没宅基证,如果拆迁给补偿吗?
房子是老房子,宅基地上的户主是父亲的名字,父亲有2个儿子,大儿子已经独立出去,并在其他宅基地上盖房子,小儿子也已经成家,户口还是和父母一起,小儿子是户主,
现在老房子要拆迁,拆迁补偿款如何分配呢?是只给父亲?还是家庭成员共有?还是其他分配?谢谢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正式启动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8月25日,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第二批试点正式启动。我省黄河滩区人口数量众多,汛期(河南一般为5月15日―9月30日)遭遇洪水的几率较高。记者近日走进黄河滩区村庄,探寻这些离黄河最近的群众如何摆脱洪水威胁,实现长治久安。
  昨天:年年岁岁怕洪水
  兰考县谷营镇李门庄村地处黄河滩区,黄河主河道离这里仅有两公里。
  “俺滩区老百姓一辈子都是在躲洪水。”8月23日,李门庄村70多岁的岳旺生老汉告诉记者。
  印象最深的是1958年的大洪水,土砌的房屋很快就泡塌了,庄稼全部被淹,辛苦几年一场大水就啥都没了。
  李门庄村是黄河滩区村庄的一个缩影。
  记者从河南黄河河务局了解到,1855年黄河在兰考铜瓦厢决口之后,改道山东入海,1875年清政府开始在兰考以下河段修筑黄河大堤,随着后来大堤的不断建设,逐渐形成目前的黄河滩区。
  我省黄河滩区内有自然村庄1300多个,现居住人口约125万,受洪水威胁较大的有82万人。此外,滩区群众发展致富也受到多种条件制约。
  “过去一下大雨就睡不着觉。”80多岁的谷营镇姚寨村民秦国平说。滩区洪涝灾害频繁,有“三年两淹”之说,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很大威胁。
  今天:细细织就安全网
  近年来,河务部门、地方政府多措并举,为滩区群众织就了一张安全网。
  李门庄村民沈江换向我们出示了他家的“黄河滩区迁安救护卡”。卡上有沈江换全家人口、紧急迁移路线,还标注出迁移目的地。“这个卡滩区每家都有,村民接到迁移通知后,必须于规定时间内撤离。”谷营镇防汛办主任秦志强说。
  一张小卡片,折射出滩区防汛工作的严谨科学。翻阅谷营镇厚厚的防汛预案,细致分析了各种量级洪水的威胁,周密安排了迁安救护措施。
  一旦发生大的洪水,河务、防汛部门及时预警,迁移和安置乡、村责任人立即行动,采取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方式,将迁安指令传达到每户每人,组织群众按迁安救护卡上的信息有序撤离,对口安置。
  在滩区,每年的迁安救护演练也是大事。6月29日,谷营镇已进行了演练。全省17个县(区)有滩区迁安救护任务,河南黄河防办采取沿黄各乡轮流演练的方式,今年共组织干部群众1万余人,圆满完成实战演练。
  明天:搬出滩区方治本
  一个月前从滩区姚寨村搬家之后,秦国平老汉没事就在黄河大堤外新落成的姚寨社区转悠。
  “以前怎么想也想不到,这一辈子还能离开滩区,睡着安稳觉,住着新房子。”秦国平说。
  姚寨村是全省第一批黄河滩区迁建试点村。迁建是摆脱洪水威胁的治本之策,正在改写滩区群众的命运。
  2013年以来,由省发改委牵头,河南黄河河务局、省扶贫办、省水利厅等参与,编制完成了《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总体方案》,计划利用5至10年时间,通过先试点再规模推进的工作方式,对受洪水威胁较大的82万群众进行搬迁安置。
  2014年12月,全省首批滩区居民外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对范县张庄乡、陈庄镇,封丘县李庄镇和兰考县谷营乡4个乡镇的14个村庄、4676户、16718人实施搬迁安置。截至目前,第一批试点安置区住房建设已基本完成。
  “大伙都盼着搬迁,以后不但不怕大水了,还一步跨进小康生活了。”村支书李学起高兴地说。(记者张海涛 通讯员祖士保)
编辑:李东
关键词:黄河滩区;迁安救护;黄河大堤;省发改委;迁建
河南拟为黄河防汛立法:禁向滩区迁增常住人口,河南省专门为黄河防汛制定的一部地方性法规――《河南省黄河防汛条例(草案)》,日前提请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据介绍,条例草案规定,禁止向黄河滩区迁增常住人口,禁止将黄河滩区规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商业房地产开发用地和工厂、企业成片开发区。
记者自濮阳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濮阳即将开工建设黄河滩区公路通道工程。项目总投资万元,拟按平原二级标准建设,路基宽度12米,路面宽度9米,设计时速每小时60公里,建设工期约12个月。
河南:“硪工号子”再响黄河岸边,2月20日,一群硪工号子老艺人在位于黄河滩区的洛阳市吉利区新春文化庙会上表演黄河“硪工号子”歌谣。
当日,位于黄河岸区的洛阳市吉利区的新春文化庙会上,来自该区的30位老硪(wò)工,向市民重现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河“硪工号子”歌谣――热火朝天的激情场景。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河南黄河滩区启动搬迁扶贫 搬出穷窝拔“穷根”
  “咦,电梯真好!”“这儿今后是个小公园……”楼连排,路成网,来看新房的于景月抿着嘴笑。
  69岁的于景月,是河南省封丘县人,家住黄河滩区的矮瓦房。今年,封丘实施黄河滩区居民搬迁工程,在县城东南建成一座新城――李庄社区。于景月一家7口,每人分到30平方米楼房。
  在河南境内的黄河滩区,有4个国家级贫困县、414个贫困村、33万贫困人口,是全国最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带之一。如何让滩区群众逐步搬出来,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2014年年底,河南决定试点先行,对受洪水威胁较大、能整村外迁的14个村开展搬迁扶贫试点。一项惠及几十万贫困人口的居民迁建计划启动,这让祖辈生活在滩区的百姓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搬得出
  联户代表化解“天下第一难”
  一直以来,“黄河滩区”是落后的代名词。
  “从小到大,住过草房、土坯房、砖瓦房,每次发洪水,村里最先被淹。”封丘县李庄镇南曹村农民刘书开说。
  刘书开说,历史上黄河百年一决口,几十年一改道。经过这么多年治理,温顺多了。但南曹村属于黄河滩区,就是在防汛大堤以内,既是黄河行洪区域,也是村民生存的场所。
  泥巴路、土砖房,一到雨季,家难进,路难行。像南曹村一样的黄河滩区,受政策及防洪要求制约,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靠天吃饭,工业几乎为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据不完全统计,封丘全县滩区43个村,还有1000多户没有电视。
  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搬出穷窝是最现实的选择。但离开祖辈生活的家园,谈何容易。如何迈出滩区迁建第一步,让农户自愿主动搬出来?
  封丘县立足公开、公平,化解移民搬迁这个“天下第一难”。化繁为简,在试点村选出联户代表,推选迁建群众理事会:每户选出一个代表,每10户选出一名“十联户”代表,再选出一个“百联户”代表,再由以上代表们选出村迁建群众理事会。
  “农民把房子看成天大的事,所以层层选代表比选村委会主任还认真。” 刘书开说。今年5个试点村共选举160名“十联户”代表、16名“百联户”代表、5个迁建理事会。同时,发挥党组织作用,在迁建群众理事会建立党支部,“百联户”设党小组,每个“十联户”有一名党员。遇到矛盾,由党员、联户代表共同解决。
  迁建理事会的权力有多大?大到新区的选址认定、户型选择、迁建人口认定标准、旧宅丈量方案。管得有多细?细到用什么门窗、用什么卫浴、用什么灯管、用什么合页。“都是俺们自己的事,没人不积极!”贯台村迁建理事会理事长王中堂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视察”一番,看看房屋建设进度和质量。他说,乡亲们的新家都在这,可不敢有一丁点儿马虎。
  “建设新村,国家投资5亿多元,用哪家施工队?买什么样的建材?都由迁建群众理事会说了算。”李庄镇党委书记陈明说,物料进入工地前,理事会派2名监督员监督,鉴定合格的物料,方可进场。物料卸下一半,监督员再次检验,保证全部合格。
  做到了公开、公平,迁建难题不再难。李庄镇成为首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试点,规划建设4平方公里新社区,可容纳3.5万至5万人。
  刘书开正在整理衣物,准备搬家。他所居住的青砖房,是结婚时盖的,已有20年历史。刘书开说,国家补贴每人2.84万元,除了买新房,还能留下1万多元。迁建方案公布后,封丘滩区出现农民冒雨排队,争相签订搬迁协议的现象。
  留得下
  产业集聚区让农民“家门口就业”
  在封丘滩区,贫困户占比30%。搬进新社区后,如何让贫困户既住得下,又有活干?
  迁建工作启动以来,封丘县多次召开就业专题会,派出30多名干部深入试点村,逐人登记就业状况、就业意愿。李庄社区设立劳动就业服务站,及时公布就业岗位信息,并为农户自主创业牵线办理小额贷款。
  “岗位只多不少,保证人人有工作。”陈明底气十足。经过走访摸底,首批搬迁的5个村,共需解决就业1140人。在商业中心区,先行建设的8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签约4家电子、服装加工、汽车内饰企业,提供岗位900个。社区设立管理岗、公益岗,又增加200余个岗位。
  此外,以李庄镇整体搬迁为基础,封丘县建起重产业集聚区,在县城东部打造封丘发展的副中心城市,辐射带动黄陵、尹岗、曹岗等乡(镇)组团发展。目前,产业集聚区可吸纳2000余人就业。居民骑电动车上下班,经一条新修公路,单趟仅用10分钟。
  “农活怕是干不动了,俺想当个保安。边在社区上班,边照看孙子。”54岁的魏克金谋划着。
  住上新房的魏克金,期盼社区服务更完善。为此,封丘县组织李庄镇干部、试点村党支部书记、迁建群众理事会理事长,专门学习新型社区管理办法,接受专业的物业管理培训,力争让迁建群众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居家服务。
  能致富
  特色产业扎根滩区土地
  “收了麦子种棒子,年年都是老样子。”黄河滩区的农户极度渴望摆脱贫困,开始新生活。
  “住在社区就像在城里一样,明年不打算出去了!”专程从广东赶回装修新房的村民刘新奥说,出去打工为的是挣钱买房结婚。现在,房子有了,再娶个媳妇,一边进工厂拿工资,一边流转闲置土地,收入还能比以前翻倍。
  封丘5个试点村共有土地2.2万亩,有流转意向的农户占到总户数的78%。按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用“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方法,封丘引导群众有序流转土地。
  目前,已有公司与李庄镇签订流转意向,还有的农民组建起种植合作社,吸引群众入股流转。
  “合作社成立了,生活会越来越红火!”贯台村农民李先中计划在树莓种植上大展拳脚。原来,他得知树莓亩产效益高,苦于没有足够的土地,致富梦想无法实现。借着滩区迁建的东风,他拿到精准扶贫资金,一口气流转200多亩黄河滩地,成立树莓专业种植合作社,吸收成员30多户。
  封丘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说,树莓正在成为该县有效破解农村贫困户脱贫难题的支柱产业。全县树莓种植面积5万亩,发展树莓专业合作社20多家,带动近2000户滩区农户种植树莓1万多亩,户均增收1.3万元左右。
  河南省扶贫办主任张成智说:“科学谋划、分类施策、精准扶贫、整体迁建是破解黄河滩区脱贫难的破冰之举。”按照转、扶、搬、保的扶贫开发思路,确保到2020年前将“三山一滩”贫困地区建成扶贫搬迁、美丽乡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特色产业和综合措施扶贫到户的示范区,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编辑:孔明
关键词:黄河滩区;迁建;黄河滩地;扶贫资金;扶贫开发
当地豫长种植合作社种植的6万余亩华大谷子进入成熟期,社员抓住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开展秋收。
河南兰考加紧建设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批迁建试点村共占地662亩,主要用以保障黄河防洪安全,实现滩区群众脱贫致富,迁建试点村包括兰考县谷营乡的岳寨、李门庄、马寨、文集4个行政村,工程拟建的88栋二层楼房计划9月底完成一层主体工程,10月底完成二层主体工程,2015年底完成装饰装修工程。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黄河滩区搬迁最新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