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有那些小寺庙吉日周围的寺庙

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在拉萨的日子——哲蚌寺
在拉萨的日子——哲蚌寺
大昭寺没进,&新年来临,总得去一个寺庙朝拜下,于是与小妹决定上哲蚌寺。
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于公元1416年创建。“哲蚌”是藏语,直译为“雪白的大米高高堆聚”。&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
在路上车一元公交到达哲蚌寺站,哲蚌寺位于根培乌孜山坳里,从站头走上去一路都是上坡,如我们这般走得花一小时,还好稍走进一段路就有专开进寺庙的中巴,没固定时间,坐满即开车,问了藏民才二元钱,很快车就被坐满。这个季节除了藏民来朝拜,几乎没游客,,我们仨成了少数民族。
&&&&&&待车开到一门口停下,见窗边有穿制服的兵哥哥向我们招手,让我们出来,我以为要全体下车,结果是让我们仨下,我坐在最后一排,费力地挤下车,他示意我们走安全门,要安检,而车却开走了,“咋会事?”我问:兵&哥哥说:放心,车在门后面等你们,你们过了安检就可上车。果然过了安检门,车就停在哪儿,等我们呢。上了车,我很好奇,问前排的一对年轻人:为什么满满一车人,还隔着门窗,他一眼认定我们是游客,你们不是游客吗?小伙子说:我们是藏民。我说:你们不像啊,衣服跟内地年轻人一样,皮肤也不黑呀。”我在内地上大学“。至今我都没弄懂,他怎么分辩出来的,难道他有孙悟空的火眼金星?&&&&&&&&&
&&我们的中巴车一直开到此停车场,沿台级而上就是哲蚌寺。
&煨桑炉前有人看守,五元一小堆槡枝。我买了一堆放进炉中,这是我第一次煨槡呢。
&&进寺庙的藏民有手提装满酥油的暖水壶,有拿用塑料袋装的固体酥油,是给佛像前的酥油灯添油,我则买了三条哈达(请教过藏民)敬献佛祖。&&
&&一路上去有许多转经筒,我们跟着藏民一起一个个用手转动,几乎一个不拉下,大人小孩都在转经。稀见如此漂亮服装的美女,仿佛刚从舞台上下来。&
&这个是不用人工转,而使用水的流动来转动的经筒。
&远远地看见山顶一幅色彩彩鲜艳的佛像画在大岩石上。
整个山坡的大石头上都画上了六字真言。
小妹想爬上山顶,我也想呀,只因穿了一双棉靴,无法挑战了。看看小妹慢慢往上爬,我转身走进庙宇殿堂。
&&&&&哲蚌寺依山势而建,庙宇殿堂层层叠叠,只是我没法爬到最佳高点来拍摄它。
&&&&&几乎每个台级口或庙宇门前都有老人或孩子坐哪,给人换毛票,你给一元,他给9角。还有许多直接伸手要钱。我从家里换了许多一元的纸币带来,还是不够,因为要给他们,殿堂里要供佛,于是也换了些角币。
&&&&看到怀抱孩子的妇女和坐地上的老人你能忍心不给吗?&&
殿堂大门,里面是禁止拍照的,且不能用单个手指指佛像,需要时只能用手掌。我因为搞不清哪个是主殿堂&,在没到主殿堂前就把三条哈达都献完了。我跟着藏民排队到佛像前双手合十向佛拜了,磕了头。只要心虔诚,佛一样领会你的心。
我还到了号称是最大的厨房里转了一下,光线不好,东西也堆得杂乱,估计已不在使用了。
&&&&我一人东走西转,发现后面有许多残破、废弃的房屋。想着它们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不懂佛学就不懂文化。
本篇游记共含1281个文字,36张图片。帮助了名游客。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圣地西藏拉萨三大寺庙之哲蚌寺
哲蚌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与甘丹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西郊更丕乌孜山下,海拔3800米,沿山势逐层而建,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哲蚌寺藏语意为“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1962年哲蚌寺列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大昭寺成功创办了传昭大法会,同年他亲自倡建格鲁派祖寺甘丹寺,至此他苦心创立的新教派格鲁派宣告形成,并得到全藏僧俗群众的信奉,格鲁派势力日益强大,信徒与日俱增。
明永乐十四年(1416),宗喀巴弟子绛央曲结在大贵族朗嘎桑的资助下动工兴建,名为“白登哲蚌寺”,后简称“哲蚌寺”。在藏语里“白登”意为祥瑞庄严,“哲蚌”意为堆积大米。其门下7弟子分别主持寺中7个扎仓(僧院)。哲蚌寺建成后,绛央曲结为首任法台(赤巴),该寺法台共延续23任。此寺为历代达赖喇嘛的母寺。寺中的甘丹颇章(宫)为达赖二世根敦嘉错主持修建,第二、三、四、五世达赖均在此坐床,以后五世达赖在此掌领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1464年,哲蚌寺建立僧院,传授佛教经典。寺内共有4个僧院(扎仓)、29个康村(康村是依僧徒来源地区划分的僧团单位,若干康村组成一个僧院)。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规定格鲁派寺院常往僧人数量时,哲蚌寺额定为7700人。到1951年前,实际住寺僧人多达万余人,成为西藏地区规模最大,僧人最多的寺院集团。
哲蚌寺主要由措钦大殿、四大扎仓(即罗赛林扎仓、德阳扎仓、阿巴扎仓、郭芒扎仓)、甘丹颇章和甲央拉康等组成,大都是明清两代陆续修建的。从哲蚌寺沿西侧的台阶拾级而上,进一个大门后的左侧是一条小路,旁边流水潺潺,经常会有一些藏族妇女在溪边洗铃铛。走上一个山间的小平台,可以俯瞰山谷的景色。继续往上走,左边远处有绘在山石上的佛像,后面的铁架子就是雪顿节时的晒佛台。每年雪顿节哲蚌寺都会举行晒佛仪式,在山坡上展示一幅巨型佛像唐卡,大批信徒和游客前来祷福,场面十分壮观。著名的甘丹颇章就在右边一处有很高台阶的地方。
甘丹颇章大门前面有一个小佛殿,里面供奉着五世达赖喇嘛的衣服。甘丹颇章有三层,每个窗口都种了许多花。甘丹颇章为极乐宫,建于1530年,由二世达赖喇嘛根敦嘉措任哲蚌寺第十任赤巴(住持)时主持修建。以后三世、四世、五世达赖喇嘛都在这里居住过并历任该寺赤巴。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建立了强有力的地方政权,因政务在该颇章(颇章意为宫殿)处理,故名甘丹颇章政权,甘丹颇章遂一度成为西藏地区政治权力中心,后来五世达赖迁往布达拉宫处理政务。由于达赖是在甘丹颇章建立政权的,所以史称”甘丹颇章王朝”。   
大殿中间的大文殊像及白伞盖像极为精致。这里供有哲蚌寺的主要信仰物——右旋法螺。这是哲蚌寺在破土新建时,宗喀巴从“廓布山法库”掘出的一只法螺,赠予弟子扎西班丹,预祝他建寺圆满成功,并以此为基地,弘扬佛法,广建寺庙。弟子扎西班丹把它尊为佛祖所赐的寺宝,珍藏在寺内。大殿后面是扎西斑丹当年修行的净室。措钦大殿里还保存有二到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大殿四壁,绘有许多精彩壁画,有释迦牟尼的百行转图、人间形成图、生死轮回图等。措钦大殿东边有一个半地下的很小的山洞,只能容一个人进入,名叫“让迥玛”。它原来是宗喀巴关静修的地方,也是哲蚌寺最早的建筑。甘丹寺颇章的西北侧是措钦大殿(也是哲蚌寺的中心),“措钦”意为大法堂,措钦大殿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筑,占地面积将近4500平方米,殿前有一石铺广场,登上17级宽广的石阶,便是8根列柱的明廊。大殿内的经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五光十色。经堂面积约1800平方米,总共有183根柱子。大殿内的造像,不论正殿或厢殿,都极为生动。特别是大殿中间的文殊菩萨及白伞盖像,高大而精致。大殿侧室的两座银塔,分别为三世达赖和四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大殿后部的堆松拉康为哲蚌寺最早的拉康(拉康意为神殿或庙堂)之一,绛央曲结曾在此净室内修行。现供三世达赖及各自之随身二弟子。堆松拉康左右两侧分别是弥旺拉康和伦本拉康。大殿二楼设甘珠尔拉康,藏《甘珠尔》经。三楼是强巴通垂佛殿,内供强巴佛八岁时的等身巨形铜像。强巴佛殿门上悬挂“穆隆元善”汉文匾额一方,是清朝时任驻藏大臣的琦善在他任满调离西藏时(1846年)刻制奉献的。大殿四楼是释迦佛殿,据说是以500两银子制成,两旁置银塔13座。
罗赛林扎仓是哲蚌寺最大的扎仓。其建筑面积约1860平方米,主要包括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有102根柱子,面积1053平方米,两边经架壁立,总长约60多米,放满各种经典。经堂陈设装饰不亚于措钦大殿。经堂后背是强巴佛殿,并列三室,前部相通,佛殿内供满各种佛像。扎仓的僧人人数是全寺最多,他们主要来自康区和云南等地,扎仓下辖23个康村。
  郭芒扎仓仅次于罗赛林扎仓,也分为经堂和佛殿两部分。经堂面积985平方米,其建筑格局、柱子排列均与罗赛林扎仓相同,共有102根柱子。佛展部分由三个拉康组成,即且巴拉康、敏主拉康、卓玛拉康。郭芒扎仓下属有16个康村,有的较大的康村下面再分设米村,米村是以更小地域范围划分的僧团组织。
  德阳扎仓在4大扎仓中建筑面积最小,约952平方米,其经堂共有62根柱子,面积375平方米。经堂后部为佛殿。
  阿巴扎仓是哲蚌寺的密宗学院。哲蚌寺规定,僧人在其他扎仓修习密法。阿巴扎仓位于措钦大殿的右后侧,最前部为一封闭式的庭院,庭院四周是僧房,后部为经堂,经堂共有48根柱子,面积467平方米,经堂四壁绘有密宗题材的壁画。
  哲蚌寺建筑结构严密,殿宇相接、群楼层叠,每个建筑单位基本上分为三个地平层次,即落院、经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门到佛殿逐层升高的格局,强调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贵地位。其中规模宏大、雄奇庄严的措钦大殿,错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阳扎仓,粗厚古朴;布局严密的阿马巴扎仓,高耸森严;富丽常皇的甘丹颇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筑的代表。在建筑外部又采用金顶、法轮、宝幢、八宝等佛教题材加以装饰,增强了佛教的庄严气氛,使建筑整体上显得更加宏伟壮观。哲蚌寺的法事颇多,每逢大型佛教纪念日和藏历每月的望晦日(即十五日、三十日)等吉日,都要举行相应的法事。还有一些僧俗同庆的活动,其中场面最大的要算“哲蚌雪顿”了。“雪顿”藏语意为“酸奶宴”,原先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天有几十天禁止倍人出门的“夏居居”,直到解制为止。在开禁之日,世俗百姓以酸奶施舍。后来“雪顿”的内容更加丰富,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规模不断扩大。藏历六月三十日“雪顿节”当天,先是以哲蚌寺为中心,清晨展览巨幅佛像唐卡画,接着举行藏戏会演,实为僧俗同乐的乐节日。
  哲蚌寺收藏有数有万计的文物古籍。各殿所供不同时期的许多塑像均神态生动、结构严谨,代表了西藏雕塑工艺的极高水平,各殿的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有力。此外寺内还珍藏有佛教经典《甘珠尔》和佛经注疏《甘珠尔》各100多部,以及宗喀巴三师徒等著述的几百部佛教经典手抄本。所有这些都是藏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对于研究西藏历史、宗教、艺术等学科,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寺院的四周没有草木,都是砂石荒山,寺内有几处树木繁盛的院场。这便是哲蚌寺的辩经场。每个札仓(即僧院)都有两个这样的辩经场。辩经场一般设于札仓附近,主位有一级一级的辩经台,辩经的时候喇嘛依次就坐,原则上全寺喇嘛都可辩经,但实际上能够凭着足够佛学知识而登上辩经台的,只有少数能够逐级在札仓和全院性的大辩论中获胜,最终取得最高荣誉“格西”学位的喇嘛。  
札仓:经学院
康村:依僧徒来源地区划分的僧团单位,若干康村组成一个僧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萨著名寺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