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区城镇化率盘城镇有哪些三资企业

盘城街道_百度百科
盘城街道隶属于浦口区,于东北部的和之间,东与接壤,南与国家级紧邻,西与安徽省来安县隔滁河相望,北与以马汊河为界。[1]
2013年,盘城街道总面积51.5平方公里。辖社区居委会9个,居(村)民小组135个。总户数11625户,总人口41461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2]
盘城街道有自然风景区、、等旅游景点。[3]
盘城街道历史沿革
西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地属(今)。
东晋隆安元年(379年),地属尉氏县。
隋开皇四年(584年),置六合县。地属六合县。
北宋天圣年间,置盘城集。元丰年间,置盘城乡,为六合县治所。
明嘉靖十年(1531年),隶属六合县上三都。
清光绪十年(1884年),隶属六合县上三都一图。
民国元年(1912年),盘城乡隶属六合县。
民国八年(1919年),六合县建区,盘城乡隶属第三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并编区、乡、镇。盘城乡改称龙山乡,隶属六合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境内设龙山乡、新渡乡、桥塘乡。
1949年4月解放后,隶属六合县葛塘区。
1957年10月,撤区并乡。渡桥乡并入龙山乡,隶属六合县。
1958年9月,龙山乡、葛塘乡合并,建立八一人民公社。
1959年4月,撤销八一人民公社,成立龙山人民公社、葛塘人民公社。
日,由六合县划出,隶属南京市。
1961年6月,龙山人民公社更名为盘城人民公社。
1963年5月,划小人民公社规模。盘城人民公社划分为盘城、永丰、桥塘、渡桥4个人民公社。
1965年7月,桥塘公社并入盘城公社,渡桥公社并入永丰公社。
1973年12月,成立南京市。盘城公社由浦口区划出,隶属大厂区。永丰公社仍隶属浦口区。
1975年10月,盘城公社由大厂区划出,恢复隶属浦口区。
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为政社分设,恢复盘城乡、永丰乡建置。
1989年6月,撤销盘城乡,建立盘城镇。
2002年11月,浦口区撤并乡镇。永丰乡并入盘城镇,镇政府驻盘城新街68号。[4]
盘城街道行政区划
盘城街道区划沿革
清光绪十年(1884年),盘城乡辖盘城集及老幼岗保、
魏詹桥保、新桃河保、梅观营保、窑湾保。
民国八年(1919年),盘城境内划有盘城集保、老幼岗保、魏詹桥保、新桃河保。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盘城境内辖龙山乡、桥塘乡、渡桥乡、新河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龙山乡下辖10保、桥塘乡下辖8保、新渡乡下辖8保。
1949年4月,盘城境内辖龙山乡、桥塘乡、渡桥乡、新河乡。
1952年9月,冯墙、路西、宝塔、京新等村由龙山乡划出,成立沿江乡。
1956年2月,龙山乡李洼、蒋洼2个村划入南京市大厂镇。3月,桃园村划出,撤销新河乡,并入渡桥乡。同月,马汊河以北3个村划归头桥乡,撤销桥塘乡,并入龙山乡。
1957年10月,渡桥乡并入龙山乡。龙山乡辖盘城、龙山、丁解、双楼、新华、双城、落桥、陈桥、年丰、板桥、新民、季丰、勤丰、庆丰、永丰、金庄16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
1959年4月,龙山公社辖盘城、龙山、丁解、新华、任娄、滁河、永丰、季丰、庆丰、新民、金庄、渡桥、落桥13个生产大队,126个生产小队。
1961年6月,龙山公社更名为盘城公社。8月,龙山大队划归沿江公社,葛塘公社徐窑大队划入。盘城公社辖盘城、徐窑、丁解、新华、任娄、滁河、永丰、金庄、季丰、庆丰、新民、渡桥、落桥13个生产大队,130个生产小队。
1963年5月,划小人民公社规模,撤销生产大队。盘城公社划分为盘城、桥塘、永丰、渡桥4个人民公社,共159个生产队。其中盘城公社辖28个生产队,桥塘公社辖46个生产队(含葛塘公社四周大队划入5个生产队),永丰公社辖37个生产队,渡桥公社辖48个生产队。
1965年7月,调整公社和生产大队规模。桥塘公社并入盘城公社,下辖盘城、徐窑、丁解、双楼、新华、范伏、任娄、滁河8个生产大队,65个生产小队,如表(1-4)。渡桥公社并入永丰公社,辖永丰、金庄、落桥、庆丰、渡桥、黑扎营、老幼岗、季丰、板桥、新民10个生产大队,81个生产小队,如表(1-5)。
1977年4月,安徽省来安县文山公社高涵、联合、王渡(后改编高涵、河王、大营、卞家湾子4个村民小组)3个生产队划入永丰公社。
1985年3月,盘城乡人民政府下辖盘城、徐窑、丁解、双楼、新华、范伏、任娄、滁河8个村民委员会,64个村民小组。永丰乡人民政府下辖永丰、金庄、落桥、庆丰、渡桥、黑扎营、老幼岗、季丰、板桥、新民10个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
1986年8月,建立盘城街道居民委员会。
2001年3月,行政村合并。盘城镇下辖盘城、江北、新华、双城4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62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永丰乡下辖永丰、落桥、渡桥、老幼岗、板桥5个村民委员会,84个村民小组。
2002年11月,盘城镇与永丰乡合并建立盘城镇,下辖盘城、江北、新华、双城、永丰、落桥、渡桥、老幼岗、板桥9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计145个村民小组和4个居民小组。[5]
日,撤销浦口区盘城镇,以其原辖区设立盘城街道办事处,下辖社区居委会6个、村委会1个、村居合署2个。[6]
盘城街道区划详情
2013年,盘城街道下辖:、、新华、、、老幼岗、、、9个社区居委会,135个居(村)民小组。[2]
盘城街道地理环境
盘城街道位置境域
  盘城街道隶属于,于浦口区东北部的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东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接壤,南与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紧邻,西与安徽省来安县隔滁河相望,北与六合区以马汊河为界。[1]
盘城中心位置位于北纬32°12′,东经118°42′。盘城街道总面积51.5平方公里。[7]
盘城街道气候
盘城地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处长江中下游,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不大。多数年份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温度15.4℃,最高气温43℃(日)。最低温度-14℃(日),但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的有241天,7月份平均温度为27.78℃,1月份平均温度为2.03℃,常年温差为25.7℃,无霜期为300天。年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其中6-9月份降水量达50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7.8%。但冬春两季多干旱,夏秋两季多雨、大风和台风气候。[8]
盘城街道地质
盘城地质构造在南京地区地质板块的基本特征是:三迭系晚期,由于印支运动影响,地壳开始褶皱上升,产生一系列与褶皱走向一致的纵向断裂与褶皱垂直的横向断裂。到燕山运动时期,褶皱断裂构造继续发展并出现强烈的升降运动。喜玛拉雅运动时期继承性的部分分裂“复活”,其特点是以升降运动为主。境内主要分布在丘陵、阶地及平原周围,为棕黄、棕红色粉砂、亚黏土,厚度5米~30米;现代沉积组分布于滁河圩区平原,厚度在20米-70米,为棕红、土黄、灰褐色细致亚黏土,下部有砾石层夹淤泥。[9]
盘城街道地貌
盘城地处老山系的东北段,地势东高西低,东为丘陵、阶地,西为河谷平原。丘陵和阶地是地壳运动形成的,而河谷平原则是由滁河断裂带因水长期冲刷而成。盘城镇高低落差100多米。[9]
盘城街道自然资源
盘城街道矿产资源
盘城境内龙王山、龙洞山主要是石灰岩,可用作水泥和石灰的原料;还有铜矿,因发育不全,含量不达标,不具备开采价值。九龙凹有建筑用的黄砂矿,岗地有制砖用的黄土,红土洼有铸造用的红土。[9]
盘城街道植物资源
树木类有榆树、栋树、杨树、槐树、枫树、梧桐树、柏树、桑树、椿树、银杏、棠梨树、檀树、冬青、枣树、柿子树、葡萄、石榴、柳树、雪松树、龙柏树、香樟树、马尾松、杉木、水杉、刺柏、蜀松、枫粟榆、法桐、黄杨、意杨、金丝垂柳等;花卉类有君子兰、月季、蔷薇、玫瑰、菊花、牡丹、海棠、凤仙、含笑、兰花、水仙花、木兰、紫茉莉、金银花、桂花、梅花、栀子花、白玉兰花、广玉兰、黄玉兰、红玉兰、茶花、青梅、迎春花、一串红、杜鹃等;药材类有金钱草、蒲公英、车前草、枸杞、夏枯草、马鞭草、女贞(冬青)、半夏、杜仲、人参、爬山虎、菖蒲、野百合、黑胡椒、野菊花、丝瓜络、芦荟、水蜈蚣、红花草等。[10]
盘城街道动物资源
兽类有猪獾、狗獾、刺猬、野猪、獐等;鸟类有八哥、画眉、百舌子、白头翁、大头蛮、叱刺郎、啄木鸟、叫天子、山崖、喜鹊、灰喜鹊(山和尚)、乌鸦、绿翠子、鹌鹑、鸽、鹏(鹰)、白鹗子、灰天鹅、鸬鸶(鱼鸟)、燕子、金腰燕,冬侯鸟有棕背伯劳,侯鸟有大雁、寒鸦、白腹鹑等;蛇类有鸟风蛇、火赤蛇(赤练蛇)、土公蛇、青鞘蛇、黄颔蛇、水蛇、蝮蛇(地扁蛇,也称土呆子)、翠青蛇(竹竿青)等;鱼类有白鱼、鲫鱼、鲤鱼、青鱼、鳊鱼、黑鱼(乌鱼)、鲶鱼、翘嘴白鱼、红鲤鱼、鳗鱼、黄鳝、泥鳅、刀鱼利、河豚、贵鱼(鲫鱼婆婆),还有引进的白鲳鱼、非洲鲫鱼、板鲫等。[10]
盘城街道人口民族
盘城街道人口
2000年,盘城全镇总人口35426人;2004年,盘城全镇总人口37124人;[11]
2012年,盘城街道总人口43096人;[12]
2013年,盘城街道总人口41461人。[2]
盘城街道民族
盘城居民向以汉族为主,2000年,有回族、满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苗族、朝鲜族、瑶族、白族、侗族等20个少数民族。[13]
盘城街道交通
盘城境界三面为河,历来水陆交通较为发达。、宁扬、宁连、宁淮、312国道以及宁启铁路等众多省道、国道穿境而过。[2]
至2004年,盘城境内公路有:龙山北路、双城路、永锦路、永渡路、盘新路、黑扎营路、扁虎路、跃进河路、庆落路、胜天河路、滁河南路、任娄北路、任娄南路;有滁河盘城段、朱家山河盘城段、马汊河盘城段三条水路。[14]
盘城街道经济
盘城街道综述
2005年,盘城街道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比2004年增长22.9%;实现固定资产投入3.22亿元,比2004年增长80.75%;实现预算内财政收入3600万元,比2004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29元,比2004年增长23.82%。
2012年,盘城街道地区生产总值10.65亿元,同比增长19.95%;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增长25.2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3亿元,增长12.16%,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95亿元,增长18.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8万元,增长14.3%;[12]
2013年,盘城街道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3亿元,同比增长15%;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94亿元,增长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9亿元,增长17%,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7万元,增长13.5%。[2]
盘城街道第一产业
2012年,盘城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 2.2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
13.88%;增加值13043万元,较上一年增长13.91%。新增农地股份合作社4家,完成社区集体股份制改革1家;实现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264.67公顷,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41.76%,较上一年增长36.89%;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109万元;[12]
2013年,盘城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2.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6%;农业增加值1.4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2.8%。新增家庭农场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农地股份合作社7家、社区股份合作社9家。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渔业)160公顷。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4622万元。[2]
盘城街道第二产业
2012年,盘城街道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71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5.29%;增加值1.74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9.68%;销售收入8.36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6.2%;利税5221万元,较上一年增长25.94%。全年盘活闲置厂房2.26万平方米,签约招商引资企业65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2家,500万元以上4家,新引进注册企业中税收100万元以上1家;[12]
2013年,盘城街道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6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3.8%;规模工业增加值3328万元,较上一年增长12.4%;规模工业销售收入9.95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2.1%;规模工业利税5914万元,较上一年增长6.7%。[2]
盘城街道第三产业
2012年,盘城街道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22.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8.2%;[12]
2013年,盘城街道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88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2%。[2]
盘城街道社会
盘城街道教育
2004年,盘城镇有小学3所、中学2所、幼儿园2所。[15]
2013年,盘城街道有小学3所、[16]
中学2所。[17]
2015年,盘城街道有中学1所,教师91人;小学3所,教师190人;幼儿园5所和庆丰小学1个学前班(其中公办园3所,民办园2所),教师176人;成人教育中心1个。[18]
盘城街道医疗
2004年,盘城有镇级医院1家、村卫生室5个、医技人员76人。[19]
浦口医院,2003年由医院和医院组合成立;南京气象学院门诊部1961年成立,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综合门诊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医护人员20人、卫技人员15人。[20]
2015年,盘城街道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卫生服务站4所。[21]
盘城街道文化
盘城早在3000年前,已有龙灯、秧歌、霸王鞭等为代表的民间灯舞,皮影戏、扬剧、白局等戏曲表现形式在盘城盛及一时。1949年以后,盘城镇的文化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55年,六合电影队在盘城巡回放电影。1958年,成立广播站。年,永丰、盘城文化站相继建成,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1997年,龙王山风景区已开发建设成集野营、休闲娱乐、文化、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风景区。1998年,有线电视进入百姓家。2004年,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0%以上。至2004年,盘城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村文化室等文化活动点。[22]
盘城街道旅游
自然风景区
龙王山景区位于距离长江大桥6公里的宁六高速公路
旁。龙王山自然风景区内有龙洞山、雷劈石、九龙凹、石鼓山、黄牛树、金亭等景点。龙洞山位于龙王山东面,海拔40米,面积15公顷。山顶有一深坑,传说是龙母出入的洞口,洞口有“龙爪印”,故名为龙洞山。龙王山的西山尾,有两块牯牛大的石块,中间相距很近,又像一块石头被劈成两半。
承启楼位于龙王山主峰上,龙王阁旁,仿闽西客家人圆柱堡型楼式
样建造,投资180万元,于2001年建成。承启楼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楼型为圆形,直径76米,高四层,内有走廊,共计120个房间,中央是450 平方米的大天井,设置双层宽阔的舞台,别具匠心。楼顶有花园,摆放多种奇花异木盆景,供游人观赏,楼顶还可环眺四周美景。楼底层为民俗陈列室;二层为院士展厅,介绍展出75位曾在江苏工作和生活过的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传略和先进事迹;三四层为客房。
龙王庙位于龙王山主峰。宋天圣八年(1030年)建,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村民徐伯荣等重建。民国一十八年(1929年),国民政府在龙王山建林场,修葺龙王庙,庙门上挂“龙王山林场”牌子,庙旁建有一个30米高的瞭望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龙王山护林警也随之撤出。龙王庙成了散兵游勇、无业游民的巢穴。地方乡绅组织武装,打散了这股土匪,为绝后患,拆除龙王庙,千年古刹,自此消失。1998年重建龙王庙,命名龙王阁,供奉龙王塑像和观音塑像。[3]
盘城街道历史人物
(生于宋,卒于元),字巨川,系唐朝汾阳王郭子仪曾孙,家住盘城集。曾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善事,深得人心,被世人尊称为“郭处士”,死后谥为“盘城先生”。宋朝末年,由于战事纷乱群盗蜂起,郭渊为保障盘城集居民的安全,带动大家共同建起一座“蔡堡”城,以防盗贼。
卞正良(1924年-1982年),江北村东黄庄人。出身贫寒,自幼以帮工为生。1949年6月参加工作,1950年3月入党。1951年-1958年,先后任龙山乡副乡长、乡长,桥塘乡指导员,头桥乡党总支书记,长芦乡合作委员。1959年-1966年,先后任龙山乡组织员、盘城公社副社长、桥塘公社社长、盘城公社副社长。1967年-1970年,先后任盘城公社革命委员会委员、副主任。1971年9月,任盘城公社党委副书记。1979年4月,经党组织批准退休。
.浦口区盘城街道[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南京市教育局.[引用日期]
.南京市教育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盘城街道.[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卫生局.[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浦口区_百度百科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浦口区位于西北部,是国家重要医药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教基地,辐射、等地区的城市副中心,与共同构成南京。[1-2]
浦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时代”,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多样而又独特的地方文化,古来即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明太祖朱元璋认为浦口“扼抗南北,钳制”,遂筑浦口城。1912年,袁世凯政府将浦口辟为商埠,浦口建区则始于民国22年(1933年)3月,时为南京市第八区。浦口区地势错落有致,自然景色静谧秀丽,旅游产业发达,老山南北,长江环绕其前,逶迤其后,江滁平原坦荡低平,“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旅游特色的生动概括。[3]
浦口区地理环境
浦口区位置境域
浦口区与南京市、隔江相望,北部、西部分别与、、、和县毗邻;界于东经118°21’─118°46’,北纬30°51’─32°15’。[4]
浦口区是长三角地区向内陆腹地辐射的西桥头堡,也是南京跨江联动发展的江西北新市区和滁州东向发展、合作的前沿阵地。[4]
浦口区地貌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浦口区境内集低山、丘陵、平原、岗地、大江、大河为一体;区域属宁、镇、扬丘陵山地西北边缘地带,地势中部高,南北低。老山山脉由东向西横亘中部,制高点大刺山海拔442.1米,平原标高7─5米,山地两侧为岗,临江、沿滁为低平的沙洲、河谷平原。[5]
浦口前临长江,后有河,老山山脉横亘中部,西部丘陵起伏。江河沿岸均有冲积洲地,按地形差异和地貌特点,自然形成沿江圩区、沿滁圩区、山地和近山丘陵、远山丘陵四大片,其中丘陵山区面积632.7平方公里,圩区总面积269.3平方公里。[4]
浦口区水文
浦口区境内分属长江与滁河2条水系,以山脉自然分隔,以南为长江水系,以北为滁河水系。
长江在浦口区境内河道长约49公里,区内注入长江的小流域河流有驷马山河、周营河、石碛河、高旺河、城南河、七里河、朱家山河、石头河、马汊河等。
滁河在浦口区境内河道长42.8公里,滁河的主要支流清流河在浦口区境内河道长9公里,其它注入滁河的小流域支流有万寿河、陈桥河、永宁河。
驷马山河、朱家山河、马汊河为滁河的3条通江分洪道。[5]
浦口区气候
根据地理位置,浦口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在年际、季节之间差异较大,丰枯明显,降雨量分布不均。据多年的资料统计,浦口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2.2毫米,丰水年高达1778.3毫米(1991年),枯水年仅有465毫米(1978年),汛期(5月~9月)平均降雨量为712.1毫米,汛期最大降雨量1324.5毫米(1991年),最小降雨量248.8毫米(1978年),最大日降雨量301.9毫米(日)。本地多年平均径流量约2.62亿立方。[5]
浦口区自然资源
浦口区水资源
浦口桥北地区
浦口区境水资源较丰富,主要来自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浦口区水域面积2.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33%,其中长江、滁河水面占5.3%,内河、塘、库等水面占18.03%;境内长江段总长54公里,面宽水深,万吨巨轮常年通航,是一座天然良港,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年平均降水量1102.2毫米,地表径流量约24.62亿立方米。过境水量相当充沛,其中长江大通以上集水面积达170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过水量稳定在9100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资源分浅水层和深水层,水文地质分长江漫滩区、滁河漫滩区、老山岩溶水分布区和丘岗区。
根据原江浦县水利农机局20世纪90年代提供的资料,平水年地下水资源评价量达9.01亿立方米;深层地下热水资源水量丰富,水质较好,为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其中汤泉街道出露温泉群9处,泉水总流量达9600立方米/日,最高温度达52℃;泰山、顶山一带“甘泉遍布”,仅定山山麓就有、卓锡泉、虎跑泉、琥珀泉等,珍珠泉长年流量0.2立方米/秒,恒温22℃。[6]
浦口区土地资源
浦口地貌总体表现为集平原、岗地、丘陵、低山及大江、大河为一体的综合型,区境东南部为长江沙洲平原,面积157平方公里,西北部为河谷平原,面积约125平方公里,平原地区低平坦荡,土壤肥沃;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老山山脉,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山体起伏,植被丰厚;低山与平原之间分布着砂砾丘陵、黄土岗地,总面积530平方公里。地貌单元的多元性,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的自然基础。浦口区土地开发程度较高。2012年,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81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以上。实有林地面积31938公顷。浦口区后备土地资源少,主要分布于沿江滩涂,还有部分丘陵山地尚未开发利用。
浦口区矿产资源
浦口区境内矿产资源以沉积的非金属矿产为主,已探明的石灰岩分布于老山西山地段及大孤山至二顶山一线,总储量达7.82亿吨,其含量高达55.4%,是生产特种水泥和炼钢熔剂的最佳原料;石英岩矿分布于龙洞山、二顶山一带,总储量达4.14亿吨,据象山、大马山、狮子岭等开采矿点分析,其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4.4%~99.6%,是生产玻璃和冶金硅的优质石料。在永宁镇东葛至高丽丘陵地区及桥林兰花、星甸龙山、汤泉滴水珠等地有品种齐全的红砂、黄砂和白砂,储量大、品位高,是建筑用的优质矿产。
浦口区生物资源
浦口区内植物起源古老,种类颇多,可分180科8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37科330种,银杏、、、喜树等珍稀品种均有分布,惠济寺3株千年古银杏树,所结无芯白果,食之甘美,称国内一绝,星甸千亩杜仲林,成为国内杜仲培植基地,药用、、、、、油脂及保健饮料等植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有苏中中药库之称的老山地区,有野生药材97科307种,其中165种为国内重点药材,沙参、丹参、明党参和柴胡等被医界视为上品,多为外商指名求购。
野生动物270多种,其中、穿山甲、等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浦口段为四大家鱼鱼苗天然捕捞场,年捕量1亿尾左右,西江口的刀鱼、银鱼等水鲜产品均享有盛誉。
浦口区历史沿革
浦口区滨江湿地
春秋时期,今浦口区域先属楚国,后入吴。战国初,吴亡入越,越亡复归于楚。
秦至东汉末年,区境先后隶属九江郡、临淮郡、广陵郡的棠邑县(后改堂邑县)。
三国时,区境先属魏,后属吴。
晋太康六年(285年),于区境西南置乌江县,治乌江镇,隶扬州淮南郡,领今珠江以西地区。西晋永嘉元年(307年),于今泰山镇范围内置宣化镇。东晋隆安元年(397年),改棠邑为尉氏县,今珠江以东地区、宣化镇隶属秦郡尉氏县。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分尉氏为堂邑、尉氏两县。区境属尉氏县。陈太建元年(569年),地入北齐;五年,“”作为地名载入《南史》。
隋文帝以州统县,开皇三年(583年),宣化镇改称六合镇。四年,废尉氏、堂邑、方山三县,置六合县。区境分属和州乌江县、方州六合县(原尉氏县)、滁州新昌县。十八年,新昌县改为清流县。
唐初,区境分属淮南道和州乌江县、扬州六合县、滁州清流县。景龙三年(709年),分清流县置永阳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永阳县为来安县。
北宋太宗至南宋绍兴年间,区境分属淮南西路和州乌江县及淮南东路真州六合县、滁州来安县。
元代,区境分属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和州乌江县及扬州路真州六合县、滁州来安县。
明初,省乌江县入和州,属庐州府;省来安县入滁州,属凤阳府;六合县改属扬州府。
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划和州遵教、怀德、任丰、白马4乡及六合县孝义乡和滁州丰城乡、和州一部分置江浦县,隶属南直隶应天府,县治设在浦子口城内(今东门大街)。从此,区境分属应天府的江浦县、扬州府六合县。洪武二十二年,六合县亦改属应天府。洪武二十五年移治新开路口,即江浦县珠江镇(现属江浦街道)。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应天府为,区境分属江南省江宁府的江浦、2县。咸丰八年(1858)即天历戊午八年,太平天国以江浦县为省治,设天浦省。同治三年(1864),复属江宁府的江浦、六合2县。
民国元年(1912年),江苏省行政公署成立,设省、县二级制,江浦直属于省。10月,袁世凯政府将浦口辟为商埠。民国3年,改省、道、县三级制,区境属金陵道。民国16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废道,改行省、县二级制,江浦复属省,将浦口商埠区域由江浦县划属南京市。
民国22年(1933年),江浦改属省第九行政督察区,浦口商埠区域改建为南京市第八区。民国24年,江浦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6年,原浦口区域复属江浦、六合2县。民国30年起,江浦改属江苏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35年后,原浦口区域恢复为南京市第八区建制。
民国37年(1948年)11月,中共江淮区党委建立江全督导室;民国38年1月,改称江全办事处,隶属江淮第五专员公署。2月,中共华东局撤销江全办事处,成立江浦县政府。
民国38年(1949年)4月25日,浦口解放后,江浦县所属的浦镇、东门镇划归南京市,与原浦口并建为南京市两浦区。6月2日,复称南京市第八区。原江浦县隶属安徽省皖北行政公署滁县专署。
日,南京市重新划区,第八区改为第七区。
1953年1月,江浦由安徽省划回江苏省,属扬州专区。
日,第七区改名浦口区。
1956年2月,江浦属镇江专区;1957年1月属扬州专区;1958年7月,属南京市;1962年6月,属扬州专区;1966年3月,划属六合专区;1971年3月,六合专区撤销,复属南京市。
1989年,撤销顶山乡,设立顶山镇。1992年12月,撤销城东乡,并入珠江镇。1995年,撤销南门镇并入顶山镇。1996年,浦口区辖1个街道、4个镇、1个乡:、泰山镇、顶山镇、沿江镇、盘城镇、永丰乡;江浦县辖7个镇、5个乡:珠江镇、桥林镇、、、、、、大桥乡、陡岗乡、林山乡、龙山乡、建设乡。1998年,撤销林山乡,设立乌江镇。2000年,撤销建设乡并入珠江镇,撤销陡岗乡并入桥林镇。[7]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南京市浦口区和江浦县,设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区,以原浦口区和原江浦县的行政区域为浦口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珠江镇。同年5月,南京市调整江北地区行政区划,江浦县、浦口区合并,正式成立新的浦口区,总面积913.75平方公里。
2002年,撤销顶山镇,设立顶山街道。2003年,永丰乡并入盘城镇。区划调整后,浦口区辖3个街道、8个镇: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镇、珠江镇、桥林镇、石桥镇、乌江镇、星甸镇、汤泉镇、永宁镇。
日,正式撤销珠江镇,设立,辖13个居委会、16个村,人口10万多人。同年,经区政府批准,新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2个,新增村委会、居委会合署的社区居委会5个。
2006年末,浦口区辖4个街道、7个镇: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江浦街道、、永宁镇、汤泉镇、星甸镇、石桥镇、乌江镇、盘城镇。浦口区共有社区88个,村委会105个(其中村居合署20个)。
2007年,盘城镇、汤泉镇、桥林镇撤镇设立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后,浦口区辖7个街道、4个镇:泰山街道、顶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街道、、、永宁镇、星甸镇、石桥镇、乌江镇。
日,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将永宁镇花旗村划归泰山街道管辖。调整后,永宁镇面积101.51平方千米,人口3.81万人,辖1个居委会、10个行政村;面积48.82平方千米,人口10.08万人,辖14个居委会、1个行政村。
2012年8月,浦口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乌江镇与桥林街道合并设立新的桥林街道,石桥镇、星甸两镇合并设立星甸街道,将原星甸镇万隆居委会西至绕镇公路、北至汤泉街道办事处瓦殿村、东至龙华居委会、南至解放桥居委会的区域(新金居委会)以及龙山、龙井、龙华3个居委会和大黄村委会划归汤泉街道管理。[8]
2013年7月,江苏省政府网站发布《省政府关于撤销浦口区永宁镇设立浦口区永宁街道办事处的批复》,同意撤销浦口区永宁镇建制,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浦口区。永宁街道行政区域面积115.5平方公里,人口5.01万人,管理8个居委会、3个村委会。[9]
浦口区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4月,浦口区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即江浦街道、顶山街道、桥林街道、汤泉街道、星甸街道和永宁街道,泰山街道、沿江街道、盘城街道由托管;另有2个场,即汤泉农场和老山林场;3个省级开发区,即、和。[10]
下辖社区4510津浦、桥工、泰山、铁桥、农工院、桥北、大桥、码头、中浦、浦东苑、沧波门、柳洲、锦城、天景、花旗、花旗村[11]
39.794.4临泉、龙虎巷、南苑、大新、吉庆、石佛、珍珠路、金汤街[12]
30.91.5冯墙、泰冯、路西、复兴、京新、新化[13]
新河、人民桥、解放桥、烈士塔、上河街、求雨山、城东、东门桥、团结、白马、七里桥、同心、高旺、珠江、巩固、光明、五里、八里、火药洲、巩固村、五里村、光明村、八里村、火药洲村、白马村、七里桥村、虎桥村、四所村、张村村、大林村、差田村、中心村、华山村、西江村、新合村、响堂村[14]
184.956.8石碛、明因寺、福音、兰花塘、百合、双垅、滨江、西山、高汤、刘公、乌江桥北、林蒲、七联村、勤丰村、双庙村、高汤村、刘公村、周营村、双营村、五一村、南一村、林山村、林东村、河南村、茶棚村[15]
金泉、九龙、高华、三泉、泉西、泉东村、陈庄村、瓦殿村、滴水珠村、林庄村[16]
51.56.8盘城、江北、新华、板桥、永丰、老幼岗、双城、落桥、双城村、渡桥村、落桥村[17]
星兴、龙山、万隆、龙井、新桥、高庙、石村、后圩村、石窑村、十里村 、解放桥村、龙华村、大黄村、汤集村、双山村、高庙村、石村村、山西村、九华村、王村村[18]
永宁、东葛、高丽、西葛、大桥、侯冲、永宁村、侯冲村、张圩村、东葛村、大桥村、高丽村、友联村、青山村、联合村、大堰村[19]
浦口区人口
2012年末,浦口区居民总户数为19.58万户,总人口59.49万。其中:男性29.75万,女性29.74万,男女性别比100.02%;城镇人口51.37万,乡村人口8.12万,城镇人口比重86.3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1人。年内迁入人口20499人,迁出12797人,人口机械变动为净流入7702人。年内出生人口7552人,人口出生率12.85‰;死亡人口3834人,人口死亡率6.52‰;全年自然增长人口371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3‰。
浦口区政治
浦口区主要领导(截至2013年)  职务姓名区长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委常委、李晖、、邓林、任家龙、赵德本、彭均胜、黄琴参考资料来源[20]
浦口区交通
浦口区公路
浦口主要干道图
区内设有南京长途汽车北站、浦口区长途汽车站。
国道:(上海─南京─新疆)、104国道(北京─南京─福州)、(山海关─南京─广州)、(南京─南通)。
高速:(南京─上海)、(南京─上海)、宁合高速公路(南京─合肥)、(南京─杭州)、(南京─南通)、(南京─淮阴)、(南京─盐城)。
过江通道:、、、、、(在建)
浦口区铁路
铁道线路:、、、、
火车站:浦口新站、、、、(规划)
浦口区航运
:距浦口区10公里,常年水深12米以上,可同时停靠12艘2.5万吨级以上海轮。货物年吞吐能力为1000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30万标箱。
:5千吨级。
:距浦口32公里,是长江最大的内河港,5万吨级。
区内另有浦口轮渡和与主城相连。
浦口区地铁
途径浦口区、、、、和,线路北起,下穿长江进入南京主城一路南下,进入东山副城,南至,串联起、主城和东山副城。
途径浦口区、和雨花台区,线路西起,经过,下穿长江进入,东至,线路东端预留延伸条件。
浦口区经济
浦口区概况
浦口区滨江湿地
2012年,浦口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57亿元,增长7.5%;第二产业增加值241.95亿元,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184.22亿元,增长13.4%。
2012年,浦口区共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增幅比上年减少5.6个百分点。其中:行政区完成6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9%;高新区完成35.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41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增幅比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其中:行政区完成4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5%;高新区完成1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21]
浦口区第一产业
浦口素称“鱼米之乡”,经过培植利用的粮、棉、油及林果、桑茶、花卉等优良品种数以百计,其中“赢丰”牌、“滁河湾”牌国家一级无公害大米,“三桥”牌鲜食玉米,“夏绿”牌菜秧,“飘香”牌田藕,“佛童”牌、“赭洛山”牌、“散之园”牌茶叶,“勤富”牌草莓等畅销市场。人工饲养的“苏农”牌光鸭,“咏香”牌肉鸭,“康宝”牌富锌、富硒鸡蛋,以及“绿浦”牌鳙鱼,“公子州”牌鳜鱼、鳙鱼,盘城观赏鱼,中华绒螯蟹等已成为地方名特产品。
2011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7.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1%。[22]
2011年新增高效规模设施农业项目22个,新建玻璃温室2万平方米, 8332钢架大棚1600亩。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38万亩,其中高效蔬菜0.65万亩、高效园艺0.484万亩、特粮特经1.24万亩。新增设施农业2.07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223万亩、设施园艺0.847万亩。全年新增高效渔业7550亩,新增设施渔业2800亩。休闲农业全年接待游客93.5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3%;实现综合收入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7%。[22]
浦口区11个镇街有4个镇街高效农业比例已达到100%。[23]
2012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增幅较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21]
浦口区第二产业
2010年,浦口区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85亿元,同比增长24.2%;工业销售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22.4%;工业增加值86.0亿元,同比增长24.6%;工业利税32.0亿元,同比增长18.5%,工业效益明显,增长稳定。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亿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34.1%。
2011年,浦口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9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0%;增幅高于浦口区总体增幅4.7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67.8%,拉动GDP增长9个百分点。浦口区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6.14亿元,比上年增长30.8%;规模工业增加值187.57亿元,比上年增长36.2%;规模工业销售收入761亿元,比上年增长31%;规模工业利税总额97.3亿元,比上年增长40.7%。[22]
2012年,浦口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17.79亿元,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增幅高于浦口区总体增幅1.4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48.3%,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浦口区规模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4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0.0%;规模工业增加值231.70亿元,比上年增长20.9%;规模工业销售收入935.72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规模工业利税总额12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21]
浦口区第三产业
被誉为“南京绿肺、江北明珠”的浦口老山
2012年,浦口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96.85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07.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95.84亿元,比上年增长7.9%。[21]
2011年,浦口区实现进出口总额2314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出口总额1400315万元,比上年增长31.6%;进口总额914137万元,比上年增长2.4%。支撑对外贸易高位运行其作用,主要来源于浦口区对外经济的不断发展。2011年浦口区实现合同利用外资355754万元,其中:千万美元大项目19个,项目总投资397649万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1748万元,比上年增长43.5%。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536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6%。服务外包执行额468762万元,比上年增长69.1%,其中:离岸数210406万元,比上年增长295.4%。[22]
浦口区社会
浦口区教育
高等院校:浦口校区、浦口校区、、江浦校区、浦口校区、、浦口校区
2012年,浦口区共有:普通中学24所,457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17920人,教职工2489人,专任教师1903人。中职成人学校4所,105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4541人,教职工441人,专任教师361人。小学37所,706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28691人,教职工1914人,专任教师1932人。幼儿园62所,553个教学班级,在园幼儿数16707人,教职工2029人,专任教师123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14个教学班级,在校学生数80人,教职工33人,专任教师29人。2012年,小学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100%,升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毕业率达到100%,升学率达到98%。[21]
浦口区科技
2011年,实施区级科技项目52项,项目经费1042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10.55亿元。奖励区属12家企业的28个高新产品计380万元,累计带动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6.2亿元。入选市科技计划16项,获市以上科技经费2605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1642件,其中发明专利679件;专利授权量95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15件;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市区两级专利补助专项经费97万元。行政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4.8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44.4%。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累计31家),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15项(累计109项)。建成孵化器面积26.6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100家。与永宁侯冲共建的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22]
2012年实施区级科技项目52项,项目经费投入1042万元,带动项目总投资10.55亿元;积极落实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新技术产品有关政策,对区属12家企业的28个高新产品进行了奖励,安排资金380万元,累计带动企业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2亿元;入选南京市科技计划16项,获市以上科技经费2605万元;“回转支承新型制造装系列化产品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钛等功能复合材料爆炸与轧制复合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和“动车组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国产化及产业化”项目共获得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经费支持达2200万元。[21]
浦口区医疗
主要医院:、、江北医院、南京市浦口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江浦县人民医院、铁道部浦镇车辆厂职工医院[24]
民营医院:[24]
2011年,浦口区基层医疗机构具有全科医生资质人员128人,161名乡村医生中10人取得国家执业助理及以上资质。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退休生活补助机制。盘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验收(浦口区累计22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8.78万人。浦口区作为省级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区县,在南京市率先实施三种支付方式改革工作。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95.31/10万。浦口区未发生血吸虫病急性感染。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9.16万人。浦口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4.45万份。[22]
2012年,实行了镇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站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等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改革;实施新招聘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浦口区基层医疗机构具有全科医生资质人员已达128名,浦口区161名乡村医生中10名取得国家执业助理及以上资质、103名取得乡村执业助理医师资质;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政策得到落实,建立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退休生活补助机制;盘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验收,浦口区22个社区服务站通过省级标准化建设验收。[21]
浦口区体育
2011年,举办第三届区级机关运动会、区“五环杯”乒乓球联谊赛、第五届“荣宝利杯”篮球联赛活动等。建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36个。建成永宁健身广场。浦口籍选手许安琪获2012年夏季伦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赛冠军。在市第20届运动会(青少部)上,获24枚金牌、44枚银牌、66枚铜牌;在市少儿田径比赛上,浦口代表队获9枚金牌、14枚银牌、6枚铜牌,团体总分第4名;在市20届运动会少年跆拳道比赛上,获4枚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在省俱乐部跆拳道比赛上,获金牌2枚;在省县级田径比赛(宿迁赛区)上,获银牌2枚、铜牌1枚。区体校输送9名运动员进入市队训练。浦口区15所学校组队参加省级比赛4次,参加市级比赛19个项次,获得团体第1名4个。其中,省级金牌4枚、银牌1枚、铜牌1枚,市级金牌33枚、银牌58枚、铜牌72枚。泰山小学足球队获2012年省足球锦标赛男子丙组金牌,女子丙组银牌。成功创建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承办赛事:江苏省定向锦标赛暨中国城市定向系列赛()。
浦口区文化
浦口区兴建了区文化馆、图书馆大楼,、凤凰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了一批社区文化中心和镇街文化广场,各镇街均建有文化站和图书室。形成了浦口手狮、求雨山文化园等特色文化品牌,被省里授予“书法特色文化之乡”,区文化馆手狮节目演出团被命名为省级“特色文化团队”。[25]
2011年,文化作品获省级金奖4个、市级金奖29个。桥北文化中心、区市民中心(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开工建设。泰山街道、星甸街道分别成功争创为省级公共文化示范镇街、市示范文化站。建成市级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8个,打造市级社区特色文化广场6个。浦口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4.26万平方米。成功举办“中国书法·金陵论坛”。编印出版《馆藏金陵四家书法精品赏析》。[22]
2012年,桥北文化中心、区市民中心(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先后开工建设;泰山街道争创为省级公共文化示范镇街;星甸街道创建为南京市示范文化站;建成了8个市级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打造了6个市级社区特色文化广场,泰山街道弘阳广场申报为南京市示范文化广场;江浦高旺龙泉山庄农家书屋创建为5星级农家书屋,星甸石村农家书屋创建为4星级农家书屋;完成图书馆通借通还“一卡通”服务工程建设和86家社区(村)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浦口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4.26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文化设施面积达594平方米。[21]
市民活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在市以上文化节目(作品)的评比或比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奖,其中民间舞蹈《狮虎双雄》获首届中国江苏民间艺术节“三民”大赛金奖。
浦口区旅游
浦口区景点
当代草圣、唐代诗人、宋代爱国词人等都出生于江浦,梁朝曾在此读书,明代也曾沐浴于此,、、、陈献章等也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词名篇。“一代草圣、十里温泉、百里老山、千年银杏、万只白鹭、十万亩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对浦口旅游特色的生动概括。主要景区、景点有、惠济寺公园、老鹰山观光塔、狮岭雄姿等30多处,其中“狮岭雄姿”景区为“”之一。[4]
2012年,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1.48亿元,比上年增长28.1%,景区旅游接待量达604.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1.2%。[21]
主要景点 简介景点图片珍珠泉位于以西6公里处,从明代即蜚声大江南北的“江北第一游观之所”,面积1400多公顷。相传明万历年间,大旱,唯浦口以西一带因得益于珍珠泉水,农作物依然丰收,当地农民居然不知旱情。当时人认为这是龙王爷的保佑,纷纷捐资兴建龙王阁及其它园林建筑,以表示对龙王的感谢。珍珠泉的泉眼,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因十分像成串的珍珠,故得名。[26]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浦口区中部的老山林场,横贯浦口区境内,素有“南京绿肺、江北明珠”之美誉,是江苏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8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80%,空气中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是主城的500倍,是最大的“绿肺”。老山自然景观素以“林、泉、石、洞”四绝著称,园中有寺、墓、泉、洞,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27]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汤泉温泉度假区度假区地处浦口区西北部,南依老山,北临滁河,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鸟、亿株雪松苗”的旅游环境。 汤泉因地多温泉而得名,宋名儒秦少游《汤泉赋》中云:“泓泓涓涓,莫虞岁年,不火而燠,其名汤泉”。汤泉温泉资源丰富,总流量达4590吨/日,最高水温达47摄氏度,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古代文人名士曾把汤泉与华清池媲美,有诗云:“沸玉喷珠水一方,温柔人合老仙乡。硫香不数华清滑,道是萧梁太子汤”。
大吉汤泉温泉度假区
浦口火车站位于浦口区津浦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中国最文艺的九个火车站,是中国唯一保存民国特色的火车站,也是国内首个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百年老火车站”。[28]
浦口火车站
定山寺位于浦口区狮子峰下,是中国禅宗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国禅宗发祥地和最初祖庭之一,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定山寺始建于南梁天监二年(503年)由梁武帝萧衍建造,赐名定山寺并赠与高僧法定,时为江北第一古刹,与江南、齐名。定山寺是禅宗始祖达摩南梁普通元年(520年)一苇渡江后,即驻锡之地,现在尚有达摩岩、宴坐石、卓锡泉、一苇渡江碑等重要遗迹。明弘治四年(1491年)洁云禅师在寺内竖达摩造像碑一块,此碑为中国现存最早达摩造像碑。
惠济寺相传始建于战国时期,初名汤泉禅院,宋元佑年间改称惠济寺,清咸半年间毁与战火。1982年遗址被辟为公园。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探胜访幽,公园现存的三株古银杏树乃1500多年前南朝之物,分别名曰“撑天覆地”、“千年垂乳”、“雷击复苏”,公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棵古银杏树已列入“中国古典园林之景”,为省级保护单位。
惠济寺公园
弘阳欢乐世界由专业一流的国际化团队倾力打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即以国际最前沿的游乐场所为标准,邀请众多国内外顶尖一流的专业公司与弘阳集团共同携手完成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工作。打造“全民欢乐”的核心理念,与华东MALL购物、餐饮、酒店、休闲、家居版块形成呼应之势,成就华东顶级游乐专属领地。
华东MALL欢乐世界
求雨山文化园位于浦口区珠江街道西门外,该山为余脉,海拔41米,占地面积20公顷,1988年,首度于此建造林散之书画陈列室。至1997年,先后建成散木山房、宝砚斋、阅翠楼、墨香阁、爱雨轩、白马亭、束筠亭等,并正式改名。馆中藏林散之书画精品400余件,并陈列其生前所用过的部分文具和印章。此后,萧娴纪念馆、高二适纪念馆及胡小石纪念馆等也先后落成于此,形成以四大书画名家纪念馆为核心的文化公园,世人称誉为“当代兰亭”,是国内外书画界人士及书画爱好者心仪神往的书法山、文化园。
求雨山文化园
浦口区特产
桥林咸板鸭、桥林盐水鹅、、老山蜂王浆、桥林汤包、星甸烤鸭、浦桥玉剑茶叶等[25]
浦口区文化
浦口区地域文化
浦口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河姆渡时代”,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佛教文化有禅宗始祖达摩“一苇渡江”碑、禅宗祖庭、;生态休闲文化有、、琥珀泉、“一山三泉”;民国文化有、龙虎巷、浦镇车辆厂;书法文化有以一代草圣林散之为首的“金陵四老”、中书协中国书法论坛永久会址;民俗文化有、宝葫芦、南门腔等等;到了近代,则有见证了南京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浦口党小组成立的“二七纪念馆”。2008年6月,浦口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3]
林散之第一草《中日友谊诗》
浦口地区自古墨香浓郁,从南唐抵今,凡千余年来书家倍出而传承不绝,留下诸多书坛佳话。南唐大书画家曾为古惠济寺“汤泉禅院”碑撰文,据说碑额“汤泉禅院之碑”六字,出自徐锴、徐铉兄弟之笔,徐氏后裔“徐兢与其兄徐林均以篆名家,兼善山水人物,世共宝之。”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后裔张郯则“以能书闻天下,金人尤宝其墨”。近现代有,有“草圣”之美誉。林散之代表作有草书《》、草书《许瑶诗论怀素草书》、草书《自作诗论书一首》。[29]
舞狮活动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据考证,中国不产狮子,它是从西亚一带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随之而来的便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的狮子舞,在新年春节期间盛行中国各地。它寓意着劳动人民追求太平美好生活的愿望:借助雄健、勇敢的狮子,驱邪除祸,迎福纳祥。但在表演形式上,通常流行的舞狮都是一人舞狮头,一人舞狮身狮尾。两人密切配合,协调动作。浦口手狮则不同,每只长约 1.5米,重约2.5公斤,用竹编扎,以麻布和彩丝妆成狮子模样,撑以木棒,单人舞于手中,可独舞,可群嬉,以多为胜。
南门腔、八老鸽子、吓老鹰、采茶、伞灯、船灯[30]
浦口区文保单位
浦口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从考古和发掘情况来看,有距今6000余年的汤泉杨山头遗址,江浦街道七里桥遗址,以及距今5000多年的营盘山古墓葬群遗址,汤泉牛头岗遗址,另外分布在浦口区境内大量的原始社会、商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及大批两汉、晋、南朝、隋唐、宋元明清古墓葬100余处。
截至2013年,浦口区内有国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3处,市级文保单位30处,区级文保单位24处。[30]
浦口区著名人物
在2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浦口古来即是文人墨客汇聚之地,一门张氏流芳百世,从唐代,到宋代、、,影响深远,尤以宋代爱国词人为最,其《六州歌头》词至今仍然令人荡气回肠。明代成化年间,浦邑名人、和南海学子、娄怀玉等人欢聚浦口白马寺,留下为人称道的白马寺草书集碑。清康熙年间进士、诗文作家,被康熙誉为中华一宝。到了现当代,浦口文化名人中涌现了著名的一代“草圣”,在求雨山上修建了“金陵四老”林散之、、、的纪念馆。另外,拥有“金陵第一兰”美誉的唐文举、当代花鸟大家也均是浦口文化名人中的优秀代表。[31]
张籍,字文昌,公元768年生于江浦县林山乡(即今浦口区乌江镇)燕窠张村,原有张籍读书处遗迹,现已无存。公元798年中进士。元和初年往长安任太常寺太祝,后任秘书郎、国子助教、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后人称张水部或张水业,是韩愈的学生,与白居易等友善。有《司业文集》八卷存世。白居易称张籍“尤工古乐府,举代少其伦”。韩愈云:“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宋王安石谓张籍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32]
张瑄,字廷玺,今浦口区汤泉街道人。于明正统六年乡试中举,七年成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出任吉安知府,广东右布政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张瑄为南京刑部尚书,定居南京。昔时“汤泉八景”中“尚书故宅”一景,即张瑄祖居旧宅。张瑄对家乡十分热爱,有《游惠济寺》一首诗:“胜境汤泉甲一方,白云深处有僧房。梅花落讶初飞雪,草色浓凝未着霜。”张瑄有《观庵集》、《香泉稿六卷》存世。[33]
明代四谏士之一
庄昶(),字孔阳,号木斋,浦镇东门人。明翰林四谏主要人物。因遭廷杖谪落,后卜居定山二十年,世称定山先生。庄昶“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正统十四年进入县学为生员。景泰七年乡试中举。成化二年,赴京会试,并参加殿试,中进士及第,举翰林院检讨。明宪宗朱见深不顾国库空乏,旨意元宵节大张灯火。庄昶等上疏反对,被廷杖贬官。此后屡遭-,遂辞官还乡。隐居定山,著有《定山文集》。《定山诗集》被收入《四库全书》。庄昶墓在定山,墓碑诗为明万历时吏部尚书-所作。[34]
石淮(约),字宗海,号石洞,现浦口区珠江街道白马人。明天顺六年乡试第一,成化二年丙戌科进士。因其“正直方严”,不惯官场,无意仕途,年仅28而辞官还乡。曾与庄昶、郁珍等邑人草创县志,惜志未成而去世。石淮与南海陈献章、江西娄怀玉、庄昶庄定山,时称“四学士”。成化十九年,他们在江浦白马寺联句传为美谈。[35]
浦口区所获荣誉
荣誉时间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区域示范区2015年8月[36]
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  2015年1月[37]
江苏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区”2015年1月[38]
2014年度南京市残联工作有功区2015年1月[39]
2014年度南京市社会建设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浦口区委社建工委)2015年1月[40]
江苏省“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2014年10月[41]
2013年度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2014年1月[42]
江苏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浦口区粮食局)2013年10月[43]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先进区2013年6月[44]
国家生态区2013年1月[45]
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2011年12月[46]
江苏省维护妇女权益示范岗(浦口区法援中心)2011年12月[47]
中国温泉之乡(浦口区汤泉街道)2011年11月[48]
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区2010年2月[49]
江苏省农村公路工作先进单位(浦口区交通局)2009年[50]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书法)之乡2008年6月[51]
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南京高新区)2006年12月[52-53]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3月[54]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引用日期]
.搜狐焦点.日[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官网[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南报网.[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引用日期]
.浦口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浦口统计信息网.[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健康网[引用日期]
.搜狐新闻.日[引用日期]
.南京珍珠泉风景区官网[引用日期]
.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官网[引用日期]
.中国经济网.日[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日[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政府网站[引用日期]
.博雅人物网[引用日期]
.博雅人物网[引用日期]
.博雅人物网[引用日期]
.博雅人物网[引用日期]
.南京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金陵农网.[引用日期]
.全国农产品商务信息网.[引用日期]
.浦口区残联官网.[引用日期]
.南京社会建设网.[引用日期]
.南京浦口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南京民政官网.[引用日期]
.南京市商务局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浦口新闻网.[引用日期]
.浦口新闻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日[引用日期]
.南京市浦口区司法局.[引用日期]
.中国江苏网.[引用日期]
.江苏教育网.[引用日期]
.浦口交通运输信息网.[引用日期]
.浦口区档案局官网.[引用日期]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官网.[引用日期]
.南京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新浪新闻.日[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浦口区城镇建设档案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