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会是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之后才发行的股票吗

为什么刚开始发行上市的股票天天涨停这是为什么?_百度知道数据正在加载,请稍后...终于看到一个可以答的了!!!目前是唯品的钻石会员(?o . o?)&br&&br&答主学生狗一枚,然后没有银子砸实体专卖店!我在南昌念书,然后这边百货普遍价格略高并且折扣力度非常小,比如说曾经很喜欢的某品牌,在成都(答主四川人)时候经常三折起购买一件衬衣也就150+rmb,但是!在这边不打折!&br&然后!答主生活费并没有翻三倍啊!所以穷困的答主只有选择网购!大一时候用某宝!用的可开心了,百货各种上面买,图点小便宜,但是一分钱一分货,我长得平平无奇,自然把几十块的某宝穿不出几百上千的效果!&br&经常会遇到线头,气味,起球等抗争性问题,版型图案神马的就不说了。不过也经常逛一些小实体店淘淘衣服,但护肤品几乎不在某宝买,自己知道水深。&br&&br&因为那时候年轻,很有冒险精神,所以看到了唯品的广告还是啥就开始用这个网站买东西了。&br&&br&从最初的衣服到现在买的护肤品!&br&&br&我也遇到过买的毛衣起球!&br&&br&买的护肤品还过敏了一次!&br&&br&还跟客服撕逼过一次!&br&&br&你们肯定要问我到底是来黑vip.还是捧的!&br&&br&都不是,我只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回答&br&&br&我也贪小便宜!有点虚荣心!看到折扣力度大!折下来又在承受范围内的当然买!但根据两三年的体验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折下来的几十块一百出头的比某宝好&br&&br&所有网站没有一个品牌会告诉你哦,这是我们网站性价比最高的(且不论真假)!关键在于淘!除开他们内部运营如何,即使是正品品牌也有优劣之分,有些牌子把几十块一件衣服质量做的比某些牌子的几百一件的还好!五指都有长短,衣服品牌那么多,良莠不齐,自己不会淘不要怪网站!&br&&br&比如说osa的,我买过两件!图便宜啊!打折力度又大!款式还可以!但是我买的两件都有问题,一件毛衣给自己,一件羽绒服给我妈。&br&&br&毛衣起球了,羽绒服我妈说跑毛。&br&&br&然后现在打死不买osa的东西。&br&&br&答主没钱,但是很在意质量!还有性价比!但是!如果你想拿着200块钱买一件1000块钱质感的大衣,几率灰常小,和彩票中奖差不多&br&&br&所以买东西要有个大概的价值观,太浮夸了很难满足自己的。(这句话没有任何攻击意思,毕竟答主常年爱乐于助人)&br&&br&除开那个羽绒服和毛衣,在服饰鞋包这块,基本满意。&br&&br&不过答主经常会在淘宝买一些小玩意,比如打底裤,钥匙扣,化妆棉。&br&&br&说完服饰鞋包,聊聊我在上面买的两款电器。一个小熊预约蒸煮锅,一个奔腾蒸脸器。(目前想得到的就这两款)&br&&br&奔腾蒸脸器我用的少,主要懒,但室友经常用,半年了,无功也无过吧。&br&&br&小熊预约蒸煮锅!真的很好用,大概用了七八个月,虽然没有每天用,但起码煮了个四五十次了。目前来说,还有八分新,而且每次炖东西都炖地特别烂,每个人见了我锅都要夸一句好看。瓷白色的,200w, 120rmb左右入手的。大学生,单身猪强烈建议自备一个煮煮炖炖温暖下自己!&br&&br&&br&对了我买过两款钱包,送了两任男盆友,当然是先后!第一款忘了什么牌子的反正就80块钱不到,13年买的,他现在还在用,可惜只能做朋友了。&br&&br&还有手表一次,看起来有点逼格,不是地摊货可以仿的。这种东西买的不多我就不赘述了&br&&br&说到护肤品和化妆品,其实我也很疑惑的,化妆品答主平时素颜,主要懒,所以不多评论,室友经常买了在用,据他们回购次数多的还是美宝莲和嫩巴黎。我自己买的玛丽黛佳,用着还不错(只化了三四次,但室友是日常系化妆)根据个人肤质和肤色决定,这里我的认知是和衣服品牌一样,良莠不齐,不好说。&br&&br&至于护肤品,灰常看重,买的一次过敏的面膜也是自己贪小便宜,买的一个小牌子的,大约三块钱一片,买了个组合,几十片,一用就过敏,起了红疹(?o . o?)但不是那种很立体的红疹,总之红了一大片,当时想着可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不到位过了阵子又试,还是不行,答主发现问题时候都先找自己问题再看在外条件-_-||&br&&br&因为答主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并且老妈一直追求天然美,不是重要场合不化妆,平时就烫了个头发用点水乳洗面奶眼霜之类的,不像很多人的妈妈灰常会保养,我妈的意思觉得小姑娘把脸洗的干干净净衣服整洁就可以了&br&&br& 所以答主在护肤品这块是盲区!都是慢慢摸索过来的!(毕竟上了年纪人用的护肤品和年轻人是不同的)&br&&br&走了不少弯路。&br&&br&&br&我好像跑题了&br&&br&&br&说回那款面膜,因为拆了包装所以拿钱扔水里也只能怪自己不会选。&br&&br&不过每款护肤品我都要去查正伪&br&&br&基本真的,但是不可避免残次品,因为内部掌控不了供货商,不可能每瓶都打开验货后再上架,只会随机抽取。&br&&br&但这次有查到一款眼霜路子有点不对。答主每次查防伪先用淘宝扫一扫条形码再去官网(不是旗舰店!!!)查看外形之类的,当然也会查防伪码。&br&&br&但是!素质这一块,如果你对商品存有疑虑,没有百分百接纳的准备,就要做好不影响别人二次销售的退货准备!!!&br&&br&真心反感某些人还引以为自豪用过了还成功退货的心态。不知道那种沾沾自喜占便宜的心理怎么会如此光明正大地去表现优越感!(话糙理不糙,本来打算匿名的!冲这一点不匿了!要手撕我都不介意!)&br&&br&&br&说回那个眼霜,淘宝扫出来和我拿到的外形不一样!别人是罐装!我是管支装!并且!官网没有查到这个产品(包括形态、描述)!官网分系列,我拿到的包装上描述的系列官网对应找到那个系列!但是没有这个产品!搜索眼霜这一块也没有这个产品!有一样的描述但是外形不同!答主强迫症啊!于是打电话给唯品人工客服!描述了问题,结果一条后他们告诉我说咨询过供货商,是正品!并且让我查防伪码!我去查了!结果是什么升级款!&br&&br&&br&答主不服去某宝搜下升级款,并没有。目前退货处理中……&br&&br&对了,这款眼霜是朋友在唯品买来送我的。&br&&br&&br&略心塞&br&&br&至于其他小东西!比如胖次!比如打底裤!比如bra!&br&&br&&br&可以说我在上面买过的一个bra 40rmb左右是至今买来穿着最舒服最有效果的了,看了某宝,大约要200+rmb,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品,这个没去查,但是没有变形没有里料起球,穿着舒服效果好!这点不是正品我也没关系!毕竟我在乎的真心是质量而不是某品牌带来的效应!&br&&br&&br&因为 答主网购观念就是把钱花在对的地方!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太抠了,hhh,其实也曾经虚荣过,非品牌不穿,曾经省吃俭用把上千块投在一件大衣上-_-||虽然我知道知乎是高端区,一千多在你们心里就是白菜价,但却是答主高中和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o . o?)&br&&br&不过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你钱多随便花就可以直接忽略价格折扣随便买买买。&br&&br&&br&&br&说到底,真假的问题,护肤品专卖店也能进次品的。到底正不正,看个人经验,但许多经验,都是靠钱堆出来的,隔着屏幕帮你鉴定是真货的也不能说百分百准确。&br&&br&————半夜睡不着来更新眼霜撕逼结果以及现在在唯品会买东西的一点小经验的分割线————&br&&br&&br&眼霜这事我打电话给唯品客服,沟通协调了一下,虽然不满足包邮条件但是全额退款。&br&&br&其实我喜欢唯品会买东西原因之一就是挺喜欢官方客服的,至少比东京的自营店客服好,我真不是来黑东京的,我真不是来黑东京的,我真不是来黑东京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br&&br&东京客服真心难找,我在上面买了一箱的有友凤爪,然后有一包漏气,大约180g。大家都知道凤爪啊,卤菜啊,这种真空包装的东西漏气的话就意味着可能质变。然后找客服就石沉大海到现在了。还有个石沉大海的事就是朋友在上面买的一包包,有一划痕。可能我们倒霉的人都物以类聚吧╮(╯▽╰)╭&br&&br&不过我见基友用京东用的挺欢腾的,一直用京东给他女朋友买零食,也可能男孩纸心比较大吧╭(°A°`)╮。&br&&br&以下是我买东西(剁手)的经验╮(╯▽╰)╭&br&&br&&br&一般来说换季美妆护肤品优惠都比较大,比如每个品牌领点10块20块无门槛优惠券并且满199减100,满200减50,满350减60这种。或者给统一优惠券叠加,比如满300减30的优惠券,在总金额上再次递交。比如今年的三月份,六月份,九月份,以及这次双十一。&br&&br&对于护肤品哦,先确定自己肤质,然后去各论坛找承受力内的商品,然后去某宝找评论,看钻石以及钻石以上的追评,然后去化妆品网站上查成分。接着就是看准时机下手买买买了~答主是干性皮肤,微微过敏(主要皮肤薄),准备入手MUJI的水,但现在用的高丝的水也觉得蛮好使的,不过微微酒精味。曾经被某博主骗去买了一次欧树的舒缓水(那段时间过敏了),我只想说连我这个干皮的都觉得有点腻(虽然不是油),中性和油性皮肤的人退散!而且玫瑰香味太浓,包括买的一支洗面奶也是,自我感觉护肤品里面添加香料越少越好╮(╯▽╰)╭,对了这款水也含酒精,而且涂在脸上会有细沫,如果有想入手欧树的东西的人类,如果你喜欢香香的还是可以用用的。&br&&br&雪肌精的乳液很好用!不像很多品牌的乳液油腻腻的,答主穷一直买的小样搭配装,比如正在用的两个50ml的雪肌精水+20ml乳液+20ml洗颜乳+高丝15粒化妆纸,买的时候用了一张券包邮118rmb。答主算过了,直接买大瓶水400ml要600+,这样更划算惹╮(╯▽╰)╭&br&&br&还有无意间入手的娜姆蜗牛霜,某宝50ml要280+,我在唯品前段时间买的直销用了券,30ml大概90rmb。对了用在脸上的楼主都要查防伪才用。产品具体功效没感受到,但是作为一款面霜来说,不油不腻,挺好的,对了,感觉比较强的是对肤色暗沉有点点效果。&br&&br&我还入手了那个高丝的眼膜,32对的,因为长期熬夜黑眼圈细纹都有惹╮(╯▽╰)╭,嗯,敷上去后就是湿哒哒感,用的时间不长,不敢妄下断言。&br&&br&我好像跑题了,不讲自己护肤心得了╭(°A°`)╮&br&&br&接着说衣服,月份不强烈,嗯,一般满300减60再送优惠券这种情况答主就会剁手了惹╮(╯▽╰)╭,还有预测即将来的双十二,应该冬季衣服折扣力度比平时大一丢丢,可以比平时买省个几十到100不等。&br&&br&看中某款衣服有点贵有点想要又舍不得怎么办,可以借助某宝拔草,楼主一般都去某宝找买家秀断绝念头的。对了还有追评也挺重要。&br&&br&对了,优惠券这种事有时候真的不能小瞧,我在双十一为麻麻买的一套玉兰油红瓶子护肤品,买的时候用了各种抵押券和活动,大概320rmb,现在大约500rmb左右……大概揍这样吧&br&&br&&br&对了鞋子那种,嗯,我以切身经验跟你们说,除了运动鞋可以网上买(没有实店试过,并且你不是真·运动员),其他最好实店试着再去网店买或者当场买,同理还有裤子。憋问我怎么知道的,网店买条牛仔裤退了四次的心力交瘁的实战经验。&br&&br&以上╮(╯▽╰)╭。
终于看到一个可以答的了!!!目前是唯品的钻石会员(?o . o?) 答主学生狗一枚,然后没有银子砸实体专卖店!我在南昌念书,然后这边百货普遍价格略高并且折扣力度非常小,比如说曾经很喜欢的某品牌,在成都(答主四川人)时候经常三折起购买一件…
首先明白,市值反映的是投资人对企业&b&未来盈利能力&/b&的预估。&br&因为京东经营多年,没有一年&b&真正的盈利&/b&(2013年如果去掉政府财政补贴,仍然亏损),和苏宁国美等线下实体店差不多的运营成本,让人对京东盈利难有预期。所以投资人无法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给予京东较高的估值。一直到2010年,京东都保持了200%的发展速度,所以那时融资的估值也高达100亿美金。而近三年京东增速大大放缓,投资人对其发展前景不够看好,估值也停滞在百亿不前。&br&唯品会则实现了盈利,且仍然高速增长,2013财报超出华尔街预期,所以受到了投资人追捧,市值连创新高。&br&&b&京东需要做两件事:1、像亚马逊一样垄断B2C市场,现在已经笼络了主要对手易迅网。2、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毛利率,实现稳定盈利。做好这两件事京东的估值很快就会得到提升,冲击300亿美金不成问题。&/b&&br&京东想实现盈利短期内仍然较为困难,主营的3C数码业务是标准化程度很高的品类,很容易和其他网站陷入无休止的价格战,毛利率被严重压低,加上投入巨大的物流成本,实现盈利很困难(一号店也面临这样的境遇);图书音像业务面临另外两个更强的对手当当和亚马逊的竞争;利润最高的非标准化品类——服装家居,则面对着淘宝、天猫、凡客的挤压;躺着就能赚钱的POP平台,也受到了天猫的强力阻击。&br&在2011年以前,京东虽然亏损,但是依靠着用户增长红利实现了野蛮的增长,投资人出于“有用户就有一切”的想法以及亚马逊模式的成功范本,对京东抱有极大期望,并给出了在当时很高的估值(百亿美金)。而现在则进入了需要靠精细经营、提高利润的阶段,投资人发现:京东增速放缓,盈利依然老大难。所以市场对京东的估值也就停留在了100亿美金。&br&相比之下,唯品会经营的是高利润的、非标准化的服装鞋帽等品类。这种品类本身就容易实现盈利。&br&说的直白一点:&br&&b&“赚女人的钱永远比赚男人的钱容易。”&/b&&br&&b&唯品会是在赚女人的钱,京东是在赚男人的钱。因此,唯品会的盈利前景更被看好也就顺理成章了。&/b&
首先明白,市值反映的是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预估。 因为京东经营多年,没有一年真正的盈利(2013年如果去掉政府财政补贴,仍然亏损),和苏宁国美等线下实体店差不多的运营成本,让人对京东盈利难有预期。所以投资人无法按照亚马逊的市盈率给予京东…
唯品会现菜鸟员工试答&blockquote&1、周围人(在北京)真的很少用唯品会,难道都是二三线城市的用户?&/blockquote&&ol&&li&答主已经亲自给出了答案,没错,唯品会的顾客主要都是来自二三线城市。据数据统计,大概&b&&u&70%订单来自二三线城市白领女性&/u&&/b&。若具体到职业,多为教师与机关工作者。为什么会是这几类职业?因为唯品会上新时间为每天上午10点,此时工作较轻松的用户正好可以上网挑选抢购。&/li&&li&&b&&u&切勿以自身周围的群体为参照进行评价。&/u&&/b&请记住人以群分,即使你是居住在二三线城市,同样有可能会说身边人没有人使用唯品会。而像答主在汕头的亲戚,当网购文化在小群体内产生,他们便会成为某东或者某店、甚至唯品会的忠实用户。不要将看到的与看不到的,都当做事情的全部。&/li&&/ol&&blockquote&2、唯品会特卖价格也不算便宜,何以吸引人?&br&3、唯品会购物体验并不好(老婆买过2次,基本全退了,退货还要自己邮寄,和淘宝类似,不像京东亚马逊上面收货)。&br&5、淘宝、京东都有特卖,唯品会护城河是什么?难道货源只愿意签给唯品会?&/blockquote&这三个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唯品会体验一般、价格不便宜、行业内还有强力竞争者,又为何仍然有消费愿意购买?&br&&ol&&li&从货源讲起:是的,厂家也是逐利的,哪个平台有特卖就放哪里卖。高端奢侈的如coach、burberry,平民大众的如淘品牌裂帛、韩都衣舍,都是各种特卖平台的常客。但是某些品牌却是少见的,如近年很火的女装品牌ochirly仅在唯品会特卖,背后的原因与老板徐宇是唯品会发起股东之一分不开。当然唯品会下商务部实力也非同一般,418活动期间D&G特卖专场的出现,应该也是这牌子第一次出现在国内特卖网站上。总而言之,&b&&u&商务部的买手能力&/u&&/b&与&b&&u&老板的关系网&/u&&/b&成就了唯品会稍显特殊的货源。&/li&&li&从营销讲起:唯品会的营销,给答主感觉一直是覆盖全面而不过火。没有17.99,没有番茄门奶茶门,却一直出现在你身边。《我是歌手》节目播出期间,张亮的声音一直占据在公交或者网页上;《屌丝男士》即将播出,已经听闻小伙伴在上海谈好了合作:每逢大促,地铁和公车站尽是玫红色和张亮(广州)。&b&&u&线上线下的广告覆盖&/u&&/b&,使得知名度也再稳定提高。即使缺少那屡屡让人拍案叫绝如杜蕾斯般的营销,那也无妨。&/li&&li&从体验讲起:购物体验包括售前体验和售后体验。售前如页面体验、搜索体验、支付体验等。其实答主一直不喜欢唯品会的浏览方式,但也恰恰说明了我不是唯品会的目标顾客。只有时间充裕的女性顾客,才会在页面上面停留并慢慢浏览各种档期商品,刚好对应回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所以&b&&u&当你觉得不喜欢这种购物体验时,其实你已经被筛选出核心顾客群了&/u&&/b&。售后体验太少便不赘述。&/li&&li&从对手讲起:凭着股价和当前正盈利这两点,说唯品会是国内线上特卖的老大应该不过分吧?各家电商追风的闪购中,唯有京东的‘红’稍感压力,其他如某某网的‘尾品汇’,实在是看不上眼。个人意见,这与&b&&u&企业基因&/u&&/b&有关。图书找亚马逊,零食上一号店,种子找草榴,这些是因企业的宣传而深深扎根在用户脑海里第一印象。当说到特卖或者闪购时,很难与唯品会外的企业挂钩。&/li&&/ol&&blockquote&4、唯品会网站流量从alexa排名来看半年来几乎没有特别大增长,新增加的一倍订单难道不体现在流量上?&br&&/blockquote&鸡汁的题主,自己又再次回答了问题。是的,增长的订单并不完全体现在网页流量上,而是跑到了移动端上。唯品会的移动事业部也成立了一年多了,在这过去发生了什么变化?&br&&u&唯品会419此次大促期间,比去年同期大促的销售额增长了近400%;其中移动端销售额增长迅猛,占比近五成。(王冠雄)&/u&&br&唯品会因移动端的潜力,设立了移动事业部。移动端从2013年第一季度8%占比的销量,发展到如今大促间的50%,靠的是公司的发展策略。移动端的提前购,活动期间比PC更大折扣,各种特权活动都在不断的从PC端引流。毕竟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如雷布斯说‘风口上的猪都能飞’,乘着移动互联网的风,移动端的销量也在大幅提升。&b&&u&新增的订单,几乎都在移动端&/u&&/b&。&br&&blockquote&6、存不存在做假帐可能? 比如线下买断尾货再批发给一些虚拟商户,构成大额交易,计入业绩营收?&br&&/blockquote&从上市首日收报5.5美元,飙到到今天的157美元(截止),散户们喊做空都喊了几年,也伴随着中概第一妖股不断前进。存不存在作假嫌疑?我相信在知乎是找不到答案的。继续抢你的商品,买你的股票吧,时间自然会告诉你一切。&br&&br&以上。&br&全文为本人胡思乱想,与公司及任何人无关。都码这么多了,给个赞再走啊亲!
唯品会现菜鸟员工试答1、周围人(在北京)真的很少用唯品会,难道都是二三线城市的用户?答主已经亲自给出了答案,没错,唯品会的顾客主要都是来自二三线城市。据数据统计,大概70%订单来自二三线城市白领女性。若具体到职业,多为教师与机关工作者。为什么…
(哎呀,被匿名用户邀请,诚惶诚恐。匿名用户你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谁呢……)&br&&br&唯品会应该是一家让多数人大吃一惊的股票,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一直到上市后的一鸣惊人。坦率的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唯品会的印象,和六月份那家叫Greenwich的研究机构做空时候的想法多有类似,毕竟,多数国人在那时对这家网站没有丝毫认知。这一想法,直到我从我们的一家合作伙伴,世界最大的几家物流地产商那里得知唯品会的物流仓储情况之后,才终于打消。&br&&br&根据二季报,唯品会目前的存周大约是73天(凡客泪流满面),快于国内许多同级别电商品牌(例如当当是120天以上),甚至和亚马逊的48天相比,也相距未远。而其依仗的闪购模式,亦确实在中国市场上找到了合适的垂直市场。这块市场之大,以及发展之迅速,是让很多人始料未及的。上市后的几个财季,唯品会一直保持在170%甚至更高的同比增长率。而且依照目前的势头,VIPS在短期内应该都会保持相对高速的成长。&br&&br&不过也有一些有趣的事儿,比如看Alexa&br&&img src=&/ade1c4a1fb408cd18dace_b.jpg& data-rawwidth=&697&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7& data-original=&/ade1c4a1fb408cd18dace_r.jpg&&&br&唯品会网站的访问排名在十一期间跌到谷底。而在七月中旬跳升的很厉害。目前Alexa日均近60万的UV和650万左右的PV应该不能完全反映网站的情况,但多少是亦能看到目前该网站的影响力。我想说的是,实际上三季度唯品会网站的访问量相比上一季度并没有明显增高,不知道最后表现在财务数据上会是如何。&br&&br&下面说一些个人对于该网站未来的看法:&br&&br&该类型的网站一定会遇到的两个瓶颈,一是品牌的上限,二是市场的上限。&br&&br&品牌的上限包括了品牌的数量和品牌的质量。实际上,目前唯品会每日的售卖的品牌数大约在一百个左右,如果维持这样的上限,在短期内还有一定增幅,但是长期内,势必需要更多品牌的加入。而目前该网站是否适合200个甚至300个品牌同时出售,其仓储和物流能力以及营销和推广能力是否足够?与此同时,目前唯品会有专门的奢侈品特卖频道,这一频道目前似乎仍然像是以代购的方式进行经营,这种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是否有真正的大牌正式加入其中?&br&&br&市场的上限在于,目前唯品会的主要客户仍然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坦率的说,其中特卖的多数品牌对于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吸引力尚不足够。那么随着这些城市的消费者进一步被挖掘,闪购市场的容量到底有多大呢?而,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愿意让闪购成为自己的主要购买模式,那么他们继续发展的其他模式还有什么?&br&&br&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于,闪购究竟是能够长久发展的一种电商模式,亦或会随着此前的许多模式一样,只有那么两三年的热潮,随着人们新鲜度的消失以及竞争的白热化,而最终无法成为市场的主流。毕竟,虽说京东、阿里甚至苏宁都曾经有过类似的业务,但都还没有发力做。真正认真经营的老牌电商只有当当。而如果上述三巨头,都认真的涉足到这一圈子,唯品会的优势是否能继续保持。要知道,目前他们三家没有发力做的原因在于,市场不够大,以及实际上与他们的主营业务有所冲突。而唯品会这种算是捡漏子的模式,虽然有这两年的发展,仍然还未形成一个真正的门槛或壁垒;莫说大巨头,甚至市场上出现更多中小型闪购电商,他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br&&br&总之,我一直维持着中短期看多,长期看空的态度来对待这家公司。&br&&br&再次谢山楂老师的邀请!同学们,这是我半夜做完一份材料睡不着随便写的啊!(我真的不是闲的那么蛋疼把知乎当主业T_T)
(哎呀,被匿名用户邀请,诚惶诚恐。匿名用户你猜我知不知道你是谁呢……) 唯品会应该是一家让多数人大吃一惊的股票,从上市前的默默无闻,一直到上市后的一鸣惊人。坦率的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对唯品会的印象,和六月份那家叫Greenwich的研究机构做空时…
唯品会的模式比较单一,尾货特卖的闪购模式,针对的只是一个细分市场。从进入的定位来看,是准确的,但以长期竞争的态势看,唯品会资本市场估值炒作过头了。前期合并乐蜂这种玩法,明显是红杉资本吹气球准备套现的节奏。&br&&br&毕竟,相比天猫、淘宝等综合性平台,唯品会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以阿里系为例,其已成为商家商品“全生命周期”销售的平台,包括产品上新,一直到最后的尾货闪购,从鱼头吃到鱼尾。近日有报道称,天猫新品首发2013年有750多万件新品,今年预计更多。而闪购,则通过通过品牌特卖,聚划算品牌团等多种方式,快速成长。&br&&br&此外,从供应商的控制来看。由于唯品会销售品类单一,主要靠低价获得用户,对某些供应商过度依赖,事实上并未真正掌握供应商和用户资源,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一旦竞争对手成长,本来就控制不大的供应商很容易向其他平台“投诚”。&br&&br&现在唯品会已有的,仅是靠人肉的选品模式;赌的是买手眼光,押的是运气。比之大数据,云计算的平台型巨鳄,更多靠精准数据分析选品预测,拥有巨大流量,丰富的选择余地,唯品会弱势明显,未来成长空间承压。
唯品会的模式比较单一,尾货特卖的闪购模式,针对的只是一个细分市场。从进入的定位来看,是准确的,但以长期竞争的态势看,唯品会资本市场估值炒作过头了。前期合并乐蜂这种玩法,明显是红杉资本吹气球准备套现的节奏。 毕竟,相比天猫、淘宝等综合性平台…
&b&讲讲我个人的看法吧:&/b&&br&&br&&br&&b&1、从模式上看:&/b&&br&&br&天猫、京东、凡客推出品牌特卖均是在原有招商品牌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与这几个平台已有合作的品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品牌特卖,而不会特地为品牌特卖的模式去引入品牌商。&br&&br&京东、凡客对品牌有入库要求,但是从品牌商反应来看,对商品入库具有强大的抵触情绪(业内都知道,服装、鞋帽、饰品等商品入库的操作非常繁琐,库存管理也非常繁琐)。京东目前的服装均为第三方管理,这次操作品牌特卖,仅仅是以团购部门来牵头进行,应当是属于初试的方式,之后会视情况进行调整。&br&&br&京东内部对此项目的支持度不一,POP(开放平台运营部)对此项目采取不跟进不支持的态度(部分缘于原POP平台领导人后调任负责团购,也由于内部考核机制问题),财务结算方面与品牌商使用的则是与POP共用结算平台。因此,此项目基本属于对品牌商的强制促销方式,而不是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开拓。此点与天猫类似。&br&&br&凡客是由单独的部门来进行从招商到运营的工作。&br&&br&&b&2、从这套模式的产业链来看:&/b&&br&品牌商-特卖平台-用户&br&这一特卖模式的运营基础是:整个中国的服装鞋帽行业目前处于库存高启的状态,品牌商将电子商务(包括品牌特卖形式)作为自己的一个出货方式,而品牌特卖闪购的形式则是更加有特色的营销方式,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营销手段。&br&因此,从品牌商角度来看,选择哪一个平台进行特卖,对他们来说没有特别的青睐,只要能出货,他们就愿意进行合作。而唯品会自身还拥有一些好品牌的独家销售合同作为合作门槛。&br&我更愿意从用户流量的角度来分析几个平台进行特卖领域对唯品会的影响:&br&自去年10月以来,唯品会的平均每日独立IP访问量稳定在400000左右,今年2、3月上升到500000左右,而4月底电视广告的推出,有几天达到100多万。而这个区间正是这几大平台推出品牌特卖的时间段,从流量数字本身可以看出几大平台推出相同销售形式并未对唯品会的用户流量产生大影响。&br&&br&&b&3、从利润率和成本角度来看:&/b&&br&&br&利润率方面,唯品会目前的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它的利润率会由于几大平台进入这个业务而下降吗?我们可以从品牌商的角度来看。&br&唯品会大部分采用的是买断采购的形式,因此它的量是可以有微笑曲线的。大部分产品售价由唯品会确定。&br&品牌商运营天猫品牌特卖,应当是不需要付出额外成本的。因此,品牌商在天猫运营只需要付出占销售额近13-14%的平台运营费用。产品售价由品牌商确定。&br&品牌商运营京东品牌特卖,付出8%左右的提成费用,京东要求入库的话,还需要另外付出每单20元的仓储配送费用。以每个订单130-200元计算,品牌商付出的是将近15-20%的服务费用。产品售价由品牌商确定。&br&凡客的收费与京东相似。&br&在这三大平台均需品牌商自己做运营的前提下,他们应当是会选择各个平台进行差异化的分销,而不是进行同质化的分销的。因此产品的售价是会根据平台不同的用户特征而确定的。因此我认为且不论品牌重复程度会不会高,即使品牌有重复,他们的产品售价与产品类别也会有差异。&br&&br&从成本角度,唯品会的流量获取成本(主要是营销成本等)会由于几大平台推出类似业务而有所增长。这一点需要考量。&br&&br&&b&4、从此业务占各家的业务比重来看:&/b&&br&唯品会只依赖于此特卖业务,一定会做足精细化运营工作。&br&其它平台,特卖业务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一个营销方式,一定程度上可有可无,因此不会有拼死一搏的决心来对唯品会形成挑战。&br&&br&&br&综上,天猫、京东、凡客等网站与平台推出类似唯品会的业务模式,对唯品会自身的影响并不会很大(不管从用户流量,还是从利润率角度来考虑),在成本方面短期内会对其营销成本造成一定的压力。长期来看,各个平台之间会形成一定的差异化,只要唯品会能够利用好用户存量进行精细化运营,几大平台对其影响不会太大。
讲讲我个人的看法吧: 1、从模式上看: 天猫、京东、凡客推出品牌特卖均是在原有招商品牌的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说,与这几个平台已有合作的品牌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品牌特卖,而不会特地为品牌特卖的模式去引入品牌商。 京东、凡客对品牌有入库要求,但是从品…
刚从唯品会离职。&br&说说对唯品会的看法。&br&1、我对唯品会其实依然存在着忧虑。因为他确实很烧钱。不停地拉投资, 然后扩大团队。然而, 公司内部很多体系其实都不完善。我是技术中心的,所以更加知道,唯品会的技术积累完全不够。&br&&br&2、关于待遇。 福利相对广州的水平来说吧, 不高但也不算低。包餐,有时候有下午茶。带五险一金。可以弹性上班。PS:里面客服部真的很多美女。不是恭维地说的美女, 而是真的很漂亮的那种。&br&&br&3、同事之间都很好说话, 关系很融洽。可惜技术来说, 想做很多东西,但是都只有个概念,未规划好, 而且可以不客气说,里面很多员工都比较松散。&br&&br&4、CEO我很少接触到。不过听我上头总监所说,他是一个低调的人。目前唯品会接近赢利了,所以红参资本等VC才加大投资。
刚从唯品会离职。 说说对唯品会的看法。 1、我对唯品会其实依然存在着忧虑。因为他确实很烧钱。不停地拉投资, 然后扩大团队。然而, 公司内部很多体系其实都不完善。我是技术中心的,所以更加知道,唯品会的技术积累完全不够。 2、关于待遇。 福利相对广州…
受黄老板邀请。回答。必须不匿名。&br&&br&解题:1,京品会和唯品会对比,竞争如何?&br&
2,能在服装闪购市场抢多大的份额?&br&&br&答1:&br&对于一个还没上线的频道,作为非京东人士,不知道他们的发展思路,还真是难说。&br&我从唯品会说说,或许能解惑一些。&br&a,唯品会定位清晰,库存,尾货清货平台。最少早年是这样起家的,在买家的心中是这样,尤其是一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的买家群体。&br&b,唯品会去年营销重新定位:一家专门做特卖的网站。试图从营收,包装故事,模式上来扩大兼容。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不仅仅在服装的品类,其他品类也拓宽了很多,另外对商品的要求上,也不仅仅局限在尾货上,新品,应季等也多了很多。&br&c,市场占有率上,唯品会也一直是一家独大,身为一个卖家,杭州女装的,多到一期800w销售,一般到100-200w销售,小到50-80w销售。可以最直观的反映情况。其他家的特卖平台,很少能到唯品会最低这个档次的。&br&d,必须补充的是,唯品会的客户黏性和重复购买率。(多去23线看看,政府事业单位,别信专家的。)&br&&br&刨除运营,资源,推广等,新的京品会一样面临这些问题。&br&定位,推广,客群,(甚至还有对原有正常销售渠道的冲击,所以你很少看见特卖闪货和常规销售都做的很好的同一个平台和网站。)都是问题。&br&&br&答2:&br&我是土鳖。&br&份额这事,什么数据来的都tmd是不靠谱的。&br&最靠谱的就是找几家大的卖家,问问在平台销售的份额比,最后得出一个大致的数据。&br&&br&我感官数据:(我们家男装女装,外加杭派女装近10个牌子的大致数据,也仅仅局限在服装这块)&br&唯品会目前销售是一般闪货渠道的8-15倍。&br&其他家的专门做闪货的,几年下来也还是这样。不知道京东是否能打破。&br&&br&先回答到这里。&br&【市场发展这个东西很有时效性。我现在回答的时间是号】
受黄老板邀请。回答。必须不匿名。 解题:1,京品会和唯品会对比,竞争如何? 2,能在服装闪购市场抢多大的份额? 答1: 对于一个还没上线的频道,作为非京东人士,不知道他们的发展思路,还真是难说。 我从唯品会说说,或许能解惑一些。 a,唯品会定位清晰…
看了几个回答的。貌似没有一个是商家,没有一个在唯品会卖货的。&br&作为一个卖货的商家,唯品会的乙方,我来回答一下,正好最近对唯品会吐槽比较多。&br&&br&是否存在竞争对手?&br&&br&唯品会的优势我先罗列一下:&br&1,时间早。&br&2,品牌硬。&br&3,政企关系好,上市公司,资金雄厚。&br&4,客户认知(你不知道那帮老女人的购买力和重复购买,忠诚度多可怕)。&br&5,物流,仓,还有系统的能力。&br&6,销货能力产销比高。&br&&br&下面说说劣势:&br&1,扣点高。30%的扣点(女装)其他品类也都不低。&br&2,运营被动,商家掌控能力较弱。&br&3,对货的吞吐能力强。(譬如女装现在都要一次性售价300w左右,中小卖家没这个实力的)&br&4,发货入仓模式的盘货盘活周期过长。(一次货的商家分拣开始到最后流回,40天以上)&br&5,&br&6,整体的系统反映能力变通较弱。(这个系统是指公司整体的软系统,流畅性)&br&7,仓的问题。周转回来货,基本上很垃圾差不多了。另外还有差异。&br&&br&竞争对手?&br&存在!&br&但是放眼望去,在唯品会优势方面,竞争对手都不如他。&br&在劣势方面,谁家都好不到那里去。&br&&br&但是真正的打破性的,革新性的,强劲的对手,真心目前还没发现。
看了几个回答的。貌似没有一个是商家,没有一个在唯品会卖货的。 作为一个卖货的商家,唯品会的乙方,我来回答一下,正好最近对唯品会吐槽比较多。 是否存在竞争对手? 唯品会的优势我先罗列一下: 1,时间早。 2,品牌硬。 3,政企关系好,上市公司,资金…
当当虽然说不上每况愈下,季度亏损率也略收窄,但其当年的盈利模式已行不通:&br&1.靠书籍利润上市,现书籍竞争加剧毛利下降,销售额也增幅很低,主要靠3C家电百货拉升销售额,但这块毛利低。这种结构的调整,导致其估值下降是必然。&br&2.当当库存周转控制大幅弱于其他B2C,如京东。也弱于唯品会。此为零售之精华,核心竞争力,做不好这个在红海是自取灭亡之道(类似的,凡客也是这毛病,两家都在改,但不容易,图书基因出生,先天不足,线下周转更慢,线上4-6个月周转天数以为不错了,但延伸到别的品类死很惨。)败亡案例可参考当年bestbuy用40+天周转打败circuitcity,以及国内的案例苏宁一样用40+天周转打败国美的60+,都从老二变老大。当当本身排名靠后,更不乐观。&br&3.当当做的好的是费用控制,如物流费用率,夫妻老婆店非常节约,做过零售的都肃然起敬,比唯品会好很多。这也是唯品会为什么挖了当当的人去做COO,目前唯品会每季度fulfillment费用率都在收窄。&br&再对比唯品会:&br&1.虽然也面临京东当当等开出折扣电商频道的竞争,但其实京东也做了2年了,目前冲击不大。所以主营业务的商业模式护城后,目前仍是有保障的,有效期至少一两年。&br&2.大幅领先闪购第二名,加分。后面的小辈们未来都更难融资,因为电商VC已经转冷。&br&3.运营在改善,fulfillment费用率收窄,最后决定唯品会价值的是,这个收窄能收到什么程度。目前的股价都是建立在美好的期望中。但变数其实很大。&br&4.销售额增幅,过去非常诱人,今年的预测是能翻1.5倍,明年能再翻一倍。如果实际发展落后于预期,估值就会大幅缩水。截止目前看还在轨道上。&br&&br&综上,在这个时点看,唯品会估值应该高于当当。&br&但个人观点,当当会继续陨落没悬念(除非电子书、自有品牌杀出一条血路,非其擅长,但事在人为),但唯品会其实也没那么sexy,随着Q3Q4财报,才会估的更准,如果要我现在赌,我会说8-9刀就差不多了,再高绝对是高估。(注:8-9刀的估计,也已经是在销售额维持上述轨道,且运营持续改善,总费用率或毛利的总改善在未来两个Q再优化5个点的假设下,如果优化不到5个点,且最终趋势稳定,则长远看会破新低。)
当当虽然说不上每况愈下,季度亏损率也略收窄,但其当年的盈利模式已行不通: 1.靠书籍利润上市,现书籍竞争加剧毛利下降,销售额也增幅很低,主要靠3C家电百货拉升销售额,但这块毛利低。这种结构的调整,导致其估值下降是必然。 2.当当库存周转控制大幅弱…
亚马逊市值上千亿,阿里巴巴市值上千亿,唯品会才100亿,哪里高?&br&&br&中国市场容得下4家市值千亿美金的电商公司。&br&&br&唯品会公布的2012全年的毛利率为22.4%,
201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4.2%。20%以上的毛利率在电商行业中什么概念?&br&&br&行业翘楚亚马逊毛利率约为15.6%,京东2012年毛利率为8.4%。&br&&br&唯品会高毛利不是没有原因。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唯品会的本质是线上奥特莱斯。大牌服装比淘宝不知名外贸货逼格高八度,贵几百块不是很正常么。普拉达的尾货,人家也是普拉达。美特斯邦威的新款,也就是美特斯邦威。&br&&br&奥特莱斯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在于它为这个世界的很多人创造了效用。&br&&br&任何一个男女屌丝都有成为高帅富白富美的想法,以便宜的价格买套大牌衣服增强第二人格,成为不二首选。&br&&br&通过奥特莱斯和线上奥特莱斯唯品会,大牌服装中的尾货和想要拥抱大牌服装的人群一拍而合,两方的欲望(一方消除库存,一方满足虚荣)都得到满足,两方皆满意,两方皆欢喜。&br&&br&不得不说,这真是创举。其资源配置意义不亚于电子商务。&br&&br&这就是那句话说的: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一些人眼中的垃圾另一些眼中的宝贝;感情说穿了一个人挣脱的一个人去捡。&br&&br&唯品会沈亚在答分析师问时,曾如此阐释:&br&&br&“我们身处的是折扣零售市场,这个市场规模无比巨大。在2013年,整个中国市场的服装销售额有2万亿人民币,到2016年,可能会增加至2.7万亿元人民币。其实,这种库存市场会永远存在,而中国的库存市场或许还高于美国的服装库存市场。那么按照20%的量来估算,整个中国的服装库存为4千亿元人民币,到2016年有5千亿人民币。”
&br&&br&5000亿市场规模,20%毛利,打个折扣,自己算吧。
亚马逊市值上千亿,阿里巴巴市值上千亿,唯品会才100亿,哪里高? 中国市场容得下4家市值千亿美金的电商公司。 唯品会公布的2012全年的毛利率为22.4%, 201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4.2%。20%以上的毛利率在电商行业中什么概念? 行业翘楚亚马逊毛利率约为15.6%…
很明显,红杉资本准备套现离场了,前端时间合并乐蜂就是为了这种铺垫最后一搏。&br&一个完全靠买手群的慧眼发掘2-3线品牌尾货做特卖(当然他花了几年培养的买手群还是不错的),并且没有自家强力的物流和自主品牌的公司能吹气泡到这种程度,看来美国股市银广夏也多。
很明显,红杉资本准备套现离场了,前端时间合并乐蜂就是为了这种铺垫最后一搏。 一个完全靠买手群的慧眼发掘2-3线品牌尾货做特卖(当然他花了几年培养的买手群还是不错的),并且没有自家强力的物流和自主品牌的公司能吹气泡到这种程度,看来美国股市银广夏…
VIPS在职小屌回复:&br&关于上面那位匿名的离职前同事的回答,我就回答他的几点问题:&br&背景:本屌11年进入唯品会,见证了很多事情,如果没猜错的话,我比离职的这位前同事要经历的事情多很多。&br&1)唯品会烧钱?你要学会对比着看。首先,电商都是烧钱的,好像你这么说,挑不到问题,但你对比其它同行再看看?你是否知道沈总对预算及ROI的严格控制?很明显,你还不清楚这些;技术积累这一点,我只想说,自从CTO来了之后,我能感觉到技术中心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好的变化,不是往坏里变,这里面要感谢高总和后来的上海技术团队。&br&2)待遇这块不好说,比北京、上海估计没法比,在华南中等。美女这块嘛,每个人眼光不同,不评论。。。&br&3)员工松散是每个大公司的通病,老员工思想也是很大的一个问题(个人认为)。但你说的同事之间好说话,我就不认同了,做为业务方,从CTO没来之前,我感觉跟PM和RD沟通是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可能你不接触业务方,你接触业务方就知道我们有多无奈了。。。&br&4)沈总是个很低调的人,算经常能接触到沈总,沈总确实是个很让我佩服的事情,有些内情就不方便透露了。我只说一个外面的事情:某媒发布一篇关于沈总的新闻,配图是洪总的。。。连照片都让小编找不到,可见其低调。。。沈总是个真心在为员工谋发展的好领导,这是我所看到的、听到的。&br&&br&祝前同事前程似锦。
VIPS在职小屌回复: 关于上面那位匿名的离职前同事的回答,我就回答他的几点问题: 背景:本屌11年进入唯品会,见证了很多事情,如果没猜错的话,我比离职的这位前同事要经历的事情多很多。 1)唯品会烧钱?你要学会对比着看。首先,电商都是烧钱的,好像你…
不值得。&br&首先要表明一下立场,唯品会是过去这几年电子商务&b&新&/b&模式的探索中最成功的公司,如果把闪购和团购视为同一模式的话,唯品会应该是佼佼者。今年上市了,股价稳定应该是一种褒奖。&img src=&/6bff4f26970_b.jpg& data-rawwidth=&571& data-rawheight=&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1& data-original=&/6bff4f26970_r.jpg&&这是唯品会上市以上股票的走势(怎么也看不出来“股票始终维持在低位”)&br&如果问题中的低位是代表估值低的话,我们不妨看看同样在美国上市的几家小型公司(日的市值数据):&ul&&li&唯品会
&b&市值2.72亿&/b&
2012年Q1净&u&亏损&/u&860万美元&/li&&li&凤凰新媒体
&b&市值3.05亿&/b&
2012年Q1净利润520万美元&/li&&li&学大教育
&b&市值1.92亿&/b&
2012年Q1净利润为60万美元&/li&&li&易车
&b&市值1.65亿&/b&
2012年Q1净利润250万美元 ( IFRS下)&/li&&li&淘米
&b&市值1.36亿&/b&
2012年Q1净利润160万美元&/li&&li&世纪佳缘
&b&市值1.33亿&/b&
2012年Q1净利润81万美元&/li&&/ul&看了上面的这个比对,我甚至有做空唯品会的冲动。为什么高估值和大亏损,却在国内电商业中拥有“口碑不错”和“股票低位”这样的认识呢?这就是问题--电商行业的人士并不在整个互联网的格局中来认识电商。唯品会的对手不是京东360TOP、当当奥特莱斯这样的竞争者,而是这个互联网生态系统。&br&&br&&b&如果没有支配流量的能力,渠道电商就会沦为任人宰割的羔羊&/b&。因为整个互联网的世界里,最聪明的人都在做两件事情:生产自主定价的产品(腾讯、游戏)和重新支配流量(百度、360、淘宝),后者的队伍不断在增强(QQ购物、美丽说、蘑菇街、逛、豆瓣)。&b&用户在不断被截流被重新支配。他们的出现并不会消灭渠道电商,但直接冲击渠道电商的生命线--利润&/b&。&br&&br&基本完成了我的观点阐述,想补充一下,个人对京东是相对看好的。因为京东提供了别人无法比拟的送货服务和正品保证,说得简单一点“京东在规模化地提供淘宝无法实现的购物体验”。&u&唯品会,你可以吗?&/u&
不值得。 首先要表明一下立场,唯品会是过去这几年电子商务新模式的探索中最成功的公司,如果把闪购和团购视为同一模式的话,唯品会应该是佼佼者。今年上市了,股价稳定应该是一种褒奖。这是唯品会上市以上股票的走势(怎么也看不出来“股票始终维持在低位…
(1)唯品会不得不上市。看其招股书,就知道公司持有的现金(不到5000万美元)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并不算充裕,参考2011年月均超过600万美元的运营费用,融资的需求很高。而从其主要风险投资人(DCM和红杉)的角度考虑,由于前两轮融资已给出了很高的估值,如果不上市再投一轮的话,将来退出时压力会比较大。&br&&br&(2)唯品会规模已足够大,2011年营收2.27亿美元,符合纽交所上市条件。从上市的时间窗口看,也比去年下半年好的多,纳斯达克指数在2012年已涨了13%,道指回到了金融危机前水平。除了唯品会,神州租车和易传媒等其他中国公司最近也准备在境外上市。&br&&br&(3)同意大熊老师所说,凡客、兰亭集势跟唯品会的模式很不同。想补充的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人在奢侈品上的购买力印象非常深刻、直观。唯品会其实并不奢侈,定位于中高端名牌特卖,但其“奢侈品”、“名品”的概念包装仍然能够激起一些投资人的想象。
(1)唯品会不得不上市。看其招股书,就知道公司持有的现金(不到5000万美元)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并不算充裕,参考2011年月均超过600万美元的运营费用,融资的需求很高。而从其主要风险投资人(DCM和红杉)的角度考虑,由于前两轮融资已给出了很高的估值,如…
自己的问题先开个头,离开vipshop整整一年,还是十分操心老东家的一举一动。希望离开一年的门外汉的担心都是浮云。&br&&br&1:当全网多渠道运营成为趋势&br&记得刚上市的时候,沈总接受媒体采访唯品的核心是货物优势,和唯品合作的70%的商家签了独家协议,也就是说你想买品牌尾货折扣只可能在第一个地方买,&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过了2年现实情况是很残酷,JD、当当、微信精选、Tmall、一堆名品打折网品牌重复率甚至是货物重复率相当高。&br&一方面大的品牌供应商非常多,比如nike的供应商和唯品合作的只有20家左右,单全网超过几百家,不可能一棒子全部打死。另外一方面是垂直电商的品牌尾货,其实最大的竞争对手聚美、兰亭集势等也是唯品的供应商。可想而知货品优势在互联网时代根本就不存在。&br&说个题外话,现在全网多渠道零接入平台成了技术平台最好的卖点,以商派为代表的全网分销技术解决方案,在给无数的供应商推销它们的技术平台。&br&&br&这个当然很多人都想到了,唯品再做的几个事情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有点担心,一个是大量去增加海外买手来丰富品牌线来增加货品的唯一性。另外一个是大量去发掘互联网品牌。从屌丝经济学和二三线城市定位的角度来说是不是有点超前了点,但是不可否认在海量的大资金市场投放之后,大浪淘沙带来几个高富美的优质流量。但是后面的定位是什么,真心不太清楚。&br&&br&2:当供应商选择变的多元化&br&当有巨大的流量,去年有144个亿的销量(艾瑞公布)的时候只能和你说一句话是,你来玩就交钱,不想玩就一别凉快去。屌丝真的不能逆袭么?30%的单品返点,基本上大部分都不是买断模式,也就是说供应商让出了大部分的利润空间,但是最终还是承担了库存风险。&br&&br&其实平台发展到今天,大家还没意识到在有些微妙的变化,可能不是平台说一句你想进来玩,不玩的话你的东西就卖不出去。一个是平台化的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多元化,一个是移动电商的门槛降低,微店,自有APP,无数家导购型APP和网站。不用花那么多成本我就可以获得一些很好的流量,如果是自营平台好的流量还可以做保留,平台很有可能不会成为门槛。另外一个是凶悍的天猫,天猫每一天都在优化着自己的体制结构,专注于流量整合和分发,相对来说降低了供应商的运营成本,而且可以给他们带来自有客户关系管理和运作空间。&br&&br&其实怎么样去寻找共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帮助供应商去很好的管理它所售卖的商品和增加其有效的曝光率。对于现有流量来说,帮助其找到所需要的商品为其更好的做服务。当然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靠技术中心和数据平台的兄弟们加油努力,希望不仅仅就是一口价30%,未来或许有服务层次,服务项细化来给供应商带来跟多的信心和透明化。希望不仅仅就是帮忙卖个货,可能一些衍生服务,特别是可复制的技术类服务。&br&&br&3:流量运营和管理&br&记得唯品最火的时候,满网都是唯品逆袭盈利的故事的时候,谈的最多的就是唯品超高的二次购买率,归结于用户习惯的培养,和归结于限时抢购的这个模式身上。但是70%的二次购买率这个事情,个人觉得像个神话。&br&&br&唯品一方面在做大量的市场活动和大促去吸引流量,一方面在做很多edm等去唤回老客户,和无数的电商平台公司的玩法差不多。为此老板不惜重金去买了全球的短域名&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但我相信还是无法改变网址导航类占据流量排行第一的位置。&br&&br&流量的运营管理在现有的模式下面需要一个巨大的改变了,烧钱烧来的流量需要可量化,对市场的行为做一个评估,真心需要系统化去做,不是每次人肉依赖一群分析师。对新客和老客做进一步的客户分群,进行更好的客户管理,一方面对单一群体的转化率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另外一个方面降低其访问成本。当然看起来像是产品的事情,其实很大一块是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的。&br&&br&知道很早就提出千人千面计划,但是面对每到大促就改整版页面的vip式暴力美学,找个我想要的商品我需要做很多困难的选择,我有点无耐,真心需要珍惜每一个流量,在这个茹毛饮血的激烈年代,且行且珍惜。&br&&br&-------------------------------------------------&br& 分割线&br&&br&今天去EFG,一个投资经理问我为什么离开唯品会?&br&&br&我补充在这个答案的后面。&br&&br&1:300个总监的公司,真心看不到太懂&br&&br&最近一位离职的朋友告诉我,把乐峰合并以后,整个唯品会已经超过300个总监,远远高于BAT的标准。当然唯品只是在运营一个电商公司,其它的产品线我们暂时没有看到。&br&&br&2:30%的服务费,真心太坑供应商&br&&br&有人在说唯品的核心是在于拥有上千万的会员,和每天几百万的活跃度的发烧买家。其实真正的核心还是在于7000家供应商,现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唯品有利可图,当7000家供应商能找到相对应更加低廉的流量时候,我不知道你这个30%还是不是泡沫。&br&&br&&br&3:决策不是来源于一线员工&br&&br&这点有点像国企,开会的时候领导讲的多,决策的时候大部分也是听领导的话。最近我也有点糊涂,看了李世默的TED的两种制度的视频后,可能中国适合一党专政,中国公司适合一人决策。但在我看来决策一定来源于一线员工,一定来源于我们的客户。&br&&br&&br&三点,希望有人能颠覆,限时特卖这个市场,BTW,周末要去见个老朋友,他正在做这件事情。靠谱的话,跟大家分享!
自己的问题先开个头,离开vipshop整整一年,还是十分操心老东家的一举一动。希望离开一年的门外汉的担心都是浮云。 1:当全网多渠道运营成为趋势 记得刚上市的时候,沈总接受媒体采访唯品的核心是货物优势,和唯品合作的70%的商家签了独家协议,也就是说你…
唯品会的特点是坐拥国内高速成长的Flash sales市场和低库存带来的高利润率。简单盘点九条,公司高估值的原因如下&br&1 唯品会以平均七成的价格销售反季商品,网购群体多数擅长比价,并愿意牺牲其他方面利益以获得低价,使得这个市场增速很快,唯品会在flash sales市场占据两成份额。&br&2 九成以上的唯品会的库存均可在特卖结束后退回给商家,使得其库存风险极低。&br&3 唯品会在快递服务上较为节省,其退货率约两成,但公司可返还商家,在提升服务的同时并未给公司增添太多的额外成本。&br&4 仅女装一类就占据唯品会全部销售额的近一半,其他特卖产品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br&5 与实体outlet相比,在线更适合折扣销售,用户渗透面广并且清库存更快。&br&6 由于中国服装市场竞争激烈,非常多的品牌因激进的开店策略导致库存积压,急需现金,客观上增加了flash sales的市场。&br&7 由于采取了反季的策略,即便是著名品牌也不必担心这类折扣促销会损害其品牌形象。&br&8 不少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可借助这个渠道成为较高级品牌的顾客,实现不可逆转的消费升级。&br&9 flash sales有着比大家认为的高得多的进入门槛,除了营销和管理外,规模化也是新进企业面临的问题。无法为客户达到迅速清空库存的目的也就很难获得更多的商品来源。
唯品会的特点是坐拥国内高速成长的Flash sales市场和低库存带来的高利润率。简单盘点九条,公司高估值的原因如下 1 唯品会以平均七成的价格销售反季商品,网购群体多数擅长比价,并愿意牺牲其他方面利益以获得低价,使得这个市场增速很快,唯品会在flash sa…
唯品会公布的2012全年的毛利率为22.4%, 201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4.2%。20%以上的毛利率在电商行业中什么概念?&br&&br&行业翘楚亚马逊毛利率约为15.6%,京东2012年毛利率为8.4%。&br&&br&唯品会高毛利不是没有原因。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b&唯品会的本质是线上奥特莱斯&/b&。大牌服装比淘宝不知名外贸货逼格高八度,贵几百块不是很正常么。普拉达的尾货,人家也是普拉达。美特斯邦威的新款,也就是美特斯邦威。&br&&br&奥特莱斯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在于它为这个世界的很多人创造了效用。&br&&br&任何一个男女屌丝都有成为高帅富白富美的想法,以便宜的价格买套大牌衣服增强第二人格,成为不二首选。&br&&br&通过奥特莱斯和线上奥特莱斯唯品会,大牌服装中的尾货和想要拥抱大牌服装的人群一拍而合,两方的欲望(一方消除库存,一方满足虚荣)都得到满足,两方皆满意,两方皆欢喜。&br&&br&不得不说,这真是创举。其资源配置意义不亚于电子商务。&br&&br&这就是那句话说的:资源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一些人眼中的垃圾另一些眼中的宝贝;感情说穿了一个人挣脱的一个人去捡。&br&&br&唯品会沈亚在答分析师问时,曾如此阐释:&br&&br&“我们身处的是折扣零售市场,这个市场规模无比巨大。在2013年,整个中国市场的服装销售额有2万亿人民币,到2016年,可能会增加至2.7万亿元人民币。其实,这种库存市场会永远存在,而中国的库存市场或许还高于美国的服装库存市场。那么按照20%的量来估算,整个中国的服装库存为4千亿元人民币,到2016年有5千亿人民币。” &br&&br&5000亿市场规模,20%毛利,打个折扣,自己算吧。&br&&br&而且,唯品会2013年第四季度活跃用户才570万人。570万到5700万都还有10倍增长空间,不容小觑。
唯品会公布的2012全年的毛利率为22.4%, 2013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4.2%。20%以上的毛利率在电商行业中什么概念? 行业翘楚亚马逊毛利率约为15.6%,京东2012年毛利率为8.4%。 唯品会高毛利不是没有原因。原因在于其商业模式:唯品会的本质是线上奥特莱斯。大…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数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