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栏目剧女人战争3战争法国是不是输在了点错科技书上

?段落(37):你我两者之间共同性的特点;?段落(38):柏林大学在1810年建立的时候,;?段落(39):实际上它是起着进步的推动作用,对;?段落(40):关心要在德国建立一个像英、美、法;?段落(41):我们前面说到洪堡说,知识分子要和;?段落(43):所以这一段时间,德国的知识分子是;?段落(44):那么这个法兰克福的议会,里边就竞;?段落(46):那
段落(37):你我两者之间共同性的特点。这一点在中国也发生过,国共两党在那斗来斗去,突然间日本人闯进来了,这个时候就要搞统一战线了,这个时候就要搞统一了。所以任何国家的政治模式都是这样运作的。都是这样运作。所以拿破仑打进来以后,德意志的所有的邦国,各个邦国的知识分子都开始呼唤要统一。当然这种统一的愿望,和政治运行的发展结果是不一样。
段落(38):柏林大学在1810年建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费希特的那种思想意识,他是一个爱国者,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强调的是全民族都要怎么样,都要实现教育,这个思想是很先进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知识分子都是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热情,特别是有民族主义的这种情绪的。那么在这个阶段,
段落(39):实际上它是起着进步的推动作用,对这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它是起着进步的推动作用。但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到1810年以后,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的这段时间里边,德国的知识分子实际上是比任何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都要更加参与政治了。那么这种政治就是关心民族的统一,
段落(40):关心要在德国建立一个像英、美、法那样的,统一的民主的国家。所以知识分子在那个时候,他们的思想倾向是向自由的方向发展的。他们是要追求一种民主议会,议会政治的这样的一个代言人,他们成为民间的这样的一种代言,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段落(41):我们前面说到洪堡说,知识分子要和实际经济和政治利益要保持距离。但是这并不表明,不要知识分子去什么呢?去关心政治。而是要为社会保持一支矫正的力量,他的用意是这样的。那么这个政治,去保持矫正的力量这一点,本身就是有,实际上就是在社会上就起到,一种参与政治的作用。
段落(42):所以知识分子在这个时候,他们会对社会的不公正公开提出批评,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他们往往是呼唤民族统一,鼓舞人们的民族的自尊心,关心公共事务,为民众的不平等鸣冤叫屈。所以他们是站在一个,对现实政治的批评者的角度来行事的。这是很重要的。
段落(43):所以这一段时间,德国的知识分子是入世的,是入世的,是革命的,是革命的,在政治上是追求民主自由的,这就是我们看到那个时代。所以在1848年的欧洲革命当中,德国的大学知识分子们,他们都走到了这场斗争的前沿。所以“1848年革命”很快地,先是很快地获得成功,就建立了一个法兰克福议会。
段落(44):那么这个法兰克福的议会,里边就竞选。选出来的议会的议员,三分之二都是大学教授,都是社会的知识分子名流。以至于大家说这个议会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议会。那么在这个阶段,在这个市民革命的阶段里边,德国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是非常先进的。但是这场革命失败了。这场革命失败了。
段落(45):这场革命失败了以后,那么这些知识分子,他们的心态发生了一个很重大的变化。原来积极地要搞政治,结果国家镇压,一镇压了以后,这些人开始退回到校园的相对自由当中。把大学作为一个避难所。把大学作为一个避难所。这一段的发展是很精彩的,心态已经完全发生变化。
段落(46):那么这样一来,他们在“(18)48年革命”的时候,他们追求的一个双重的目标。一个目标就是国家的统一,同时要建立一个民主的、统一的国家。把所有的德意志人全部统一在一个政治实体里边,同时这个实体是一个民主的国家,没有。这样一个双重的任务没有完成,他们没有办法完成,他们毕竟是太软弱了。
段落(47):那么由于没有完成,这样一来德国统一的任务,就从他们的这些知识分子的手中就滑落了。谁拿去了呢?就被容克贵族拿去了。容克贵族的政治家俾斯麦为首奉行“铁血政策”。那么俾斯麦,他完成了德国的统一。他通过战争的手段,强行地把奥地利开除出去,又打败法国。
段落(48):这在1871年就获得了这样的一个,获得了这样的一个德帝国的统一,这个德帝国就统一了。那么德帝国统一了以后,知识分子就开始发生了转化。开始发生转化。发生转化以后就是什么呢?从政治领域当中实际上是退出来了,他们不再去呼唤民主了。为什么呢?这道理很简单,因为俾斯麦实现了德意志人
段落(49):那么多年都没有办法实现的一个理想,变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所以他赢得了巨大的威望,他取得了统治的继续统治的合法性。使得很多的知识分子都心悦诚服。所以德国就是这样的,如果你追求民主,也追求民族统一,当这两者不能同时实现的时候,你必须要在二者当中择其一。绝大多数的人
段落(50):都会放弃民主自由,而转向国家的统一。你必然会成为一个爱国者,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发展。所以只有很少的人能继续在德国的社会里边,继续地呼唤民主。所以这就给德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么俾斯麦获得了统一以后,那么他已经看到了
段落(51):这样的一个国家,德国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不可能,殖民地已经被英、法那些国家弄完了,德国不能出去抢殖民地。德国不可能获得海外的那种丰富的资源。所以德国又是在资源贫乏的情况下,就惟有要靠发展科学技术,才能够克服德国的弱点。所以,德国政府,这个时候的德帝国政府,
段落(52):是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的发展。那么这种支持高校的发展的这样的一个结果,就使得知识分子这样的一个大专院校这个环境里边能够获得充足的财源,所以它得到了国家的支持。等于说德国的知识分子,用放弃政治自由的理想,来获取大专院校里边的学术自由。
关于[德国历史中的政治学术与社会(二)]的字幕:
段落(1):那么德国的知识分子,德国的大学是得到了政府的,长期的财政的强有力的支持。从1810年,实际上从腓特烈大帝的哈勒大学到1810年柏林大学一直是这样。那么德国的这种知识分子的,他们在校园里边的这样的一种独特的地位,那么是引起了周边的国家的
段落(2):知识分子羡慕、嫉妒的。那么法国有一位教育科学家叫帕舍尔这个人,他最早看到了德国的基础研究科学,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的事实。而他当时就认识到,这是德国国家大力扶植的结果。他把它和法国加以对照以后,他认为1870年,(18)71年的“普法战争”,
段落(3):法国的战败,实际上是科学竞争的失败。那么很多的教育史的专家都谈到过德国的教育制度如何得到国家的这样的一种支持,这样一种国家支持教育的模式,变成了一种很多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仿效的样板。所以有一位德国的教育史的专家叫埃尔温,他也是这样讲到,
段落(4):他说自从19世纪的德国的教育体制建立以来,那么这样的德国创造的这种教育的模式就变成了,他说这种教育模式,是德国后来的经济能够获得跳跃式的发展,并成为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去极力仿效的样板的这样的一个局面出现了,
段落(5):他认为是由于德国用“科学”这个模式武装了它自己。而且也是以科学作为它的发展的基准点的。所以在我们肯定德国的国家对德国的知识分子,对德国的教育,对德国的大学的这种财政上的支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对德国的知识分子是产生了影响的,是产生了影响的。
段落(6):德国的知识分子也就变成了一种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的人。这是我们要,下面要谈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德国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产生误解呢?那么在一般的统治者看来,在最高的统治者看来,知识分子是被统治者。但是在一般的平头小百姓看来,知识分子好像是和那个当官的那个阶层好像是一伙的。
段落(7):这就是产生了误解。知识分子实际上是一个,实际上知识分子要做得好的话,他应该是一个联系社会上下层的桥梁。他弄得不好的话,知识分子就会成为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那么从社会的等级上讲,知识分子他是具有,从思想上讲,德国的知识分子,他是这个民族的思想精英。那么从他的社会等级上讲,
段落(8):他是属于国家的公务员。从他享受的经济待遇上讲,他强过一般的中产阶级。所以我们很难给德国的知识分子加以定性,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他似乎是介于各个领域阶层的人,中间状态的一种人。德国知识分子自己在笔下谈起来是谈民众、谈社会,似乎他和民众又隔得很近,所以他是一个
段落(9):很容易产生误解的人。所以关于如何定义德国的知识分子,德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很多人都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探索。而且,现在比较公认的一点,认为什么叫知识分子呢?就是一批通过学术符号,与政治保持距离的人。他不是职业革命家,他不是政治家,他是一群学者。
段落(10):那么他怎么样和政治保持距离呢?他是通过他的学术符号。只有这一点,他不同于其他所有的阶层。所以,知识分子往往自以为是,知识分子往往有自己是这个社会的正中心的感觉。当然我们前面说到了,“(18)48年革命”的失败以后,知识分子退回到大学的相对自由当中,寻求了一个避难所。寻求了一个避难所。
段落(11):但是知识分子绝对不是一批生活在象牙塔里边,仅仅只会皓首穷经的书呆子。实际上知识分子反映了这种社会的结构。反映了这种社会的结构。为什么呢?这是一群这个民族当中,头脑最聪明的一伙人,这样的一伙人。这一伙人他们逃进,他们在大学里边
段落(12):寻求到了一个避难所。这似乎使他们,这个时候他们变得出世,原来入世,“(18)48年革命”以前,大家都参与政治,现在他们退回来了。变成了一群对政治上相对冷漠的一伙人。但是这一伙人,他们实际上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一伙人。为什么?因为他们敢于拒绝服从,
段落(13):他们又能够抵御大众化的诱惑。他们甚至可能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制造者,他们会成为各种各样的思想的创造者。而他们所创造出来的这样的思想,往往和国家当局的政令、法规这样的一套东西。和国家主体的国家当局的意志,往往是相矛盾的。要么超前,要么退后,
段落(14):总而言之不一样。总而言之不一样。所以知识分子,因为他要通过他的学术符号,他是和政治上的宣传,国家当局的政治宣传是有距离的。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知识分子。如果一个知识分子讲的话完全和国家皇帝老子讲的话一模一样的话,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政治上的传声筒,而不是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本身来说,是要强调所谓独立人格的。
段落(15):但是他们所讲的这种东西,总是和当局提出来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知识分子。那么关于知识分子,我们不能笼统地来谈德国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实际上是分成很多种人的。那么德国在这个领域当中,德国的学界在这个领域当中进行过很多的研究。我们大体地把它归纳起来,大概知识分子大概有个这么四、五种。第一种知识分子,
段落(16):我们把他称之为批评型的知识分子。批评型的知识分子在一个专制的社会里边,在一个有着浓厚专制传统的社会里边,也被定义为左翼知识分子。这些左翼的知识分子,他们是一些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是一些具有独立意识的自由主义者。但他们并不是民主主义者。
段落(17):自由主义者和民主主义者是有差别的。自由主义者甚至可以允许这个国家有一个皇帝,他赞成立宪君主制,但他要求自由。而民主主义者就是共和主义者。民主共和主义者要求废除所有的世袭制度,连皇帝都要推翻。完全要建立一个民选的,民主的国家,议会制的民主国家。
段落(18):所以这些人是自由主义者而不是民主主义者。那么这些人他们虽然不是职业的革命活动家、社会活动家,不是职业的社会活动家。但是他们经常利用知识分子的角色,对社会发挥纠错机能,他们一方面拒绝服从,所以另一方面,他们通过自己的机智,巧妙的语言,黑色的幽默,
段落(19):打擦边球,干这样的事,批评政府。所以他们变成了这个权威国家容忍限度之内的不快,不高兴,又得容忍你。把你完全打压下去,外边的国家说我们这个国家的领导人没有风度,不宽容。但是如果要是不把你们打下去,你们一天到晚就在那批评政府,
段落(20):这是一伙令政府很头疼的人。这种知识分子德国也是有的。这种人是有的。比如说,像历史学家莫姆森还有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都属于这样的人。他们属于自由主义者,他们属于自由主义者,但他们不是民主主义者。当然,在这样一个,我们说到它是
段落(21):政府容忍限度之内的不快。但是政府还没有出手,没有真正的出手。因为这个国家的局势国家还控制得住,一旦国家的局势难以控制,控制不住的时候,那么任何一个,这样一个有权威的传统的社会,它就不允许这些人批评了。那么它允许批评恰恰说明这个社会的局势还是控制得住的。你批评我吧,我宽容你。我宽容你的话,
段落(22):外边对我的评价还高些。所以这种人他在德国社会是存在的,这种人是存在的。但是,这种人很难,这种人的队伍很难发展壮大。因为他们相对来说,是一群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相对来说是这样的一种人。至少是被国家当局边缘化,那么这是一种知识分子。第二种知识分子是什么呢?是简单地说,
段落(23):叫流亡型的知识分子。为什么会是流亡型的知识分子呢?那么这些人是民主主义者,知识分子当中的民主主义者。这些人他们已经完成了从自由主义者到民主主义者的转变。那么德国社会里面也有很多著名人物是属于这类人。比如说,著名的大诗人海涅、卡尔?马克思,
段落(24):当然还有经济学家李斯特,他们都属于这样的人。就是说他们原来是搞民主结果他们非常尖锐,政府不能容忍,打压他们。最后他们甚至走,这样,也就是他们认为,在这个国家里边,在这样一个专制的社会里边是不会有前途的。对这个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的前途都悲观失望。这样的人,他走投无路了,最后他只有流亡海外,
段落(25):他就流亡海外。那么这样的一些人,简单地说在德国,一旦你对专制的政治产生了怀疑的时候,可能除了走路没有第二个办法。因为你对抗不了这个社会,你的意识又那么超前。你处处和这个社会是,处在一个对立的状态当中,你又干不过它。它甚至可以操纵你的生命,最后你没有办法的时候你要逃跑。
段落(26):所以就成为流亡的知识分子。所以有一位德国的流亡出去的有一位社会学家,社会科学家曾经叫达伦多夫他就说到过这个事。他说,在19世纪,没有哪个国家有产生出德国那么多的流亡者的,他谈到了这么个问题。这些政治上,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那么多的流亡者。所以在19世纪的时代里边,
段落(27):到德帝国的这个时代里边,德国的民主是和流亡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个社会一直它是是一个专制的社会,那么这是一伙人,我们要谈到。第三种人是什么样的知识分子呢?是一群内心流亡型的知识分子。可以说文化悲观主义者,是一些文化悲观主义者。那么这类的知识分子,
段落(28):他们往往是保守的,他们相对是保守的。在他们的身上最好地体现出他们从政治上退居出来的那种状态。对政治,现实的政治是加以躲避。他们现在搞传统文化,他搞传统文化。这些人他们对于现实政治,实际上是躲避的。对政治,现实的政治是加以躲避。他们研究的问题是传统文化。为什么呢?这有一个好处。他研究传统文化
段落(29):就不和现实政治直接冲突,有这个好处。但他们的笔下,他们发明的观念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文明和文化,它是对立的。文明就是工业文明,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前者是大都市文化,后者是乡村的传统文化。再一种就是就是什么呢?就是契约的社会
段落(30):和天然的共同体。他们谈论的是这种关联,他们都是支持后者,而反对前者。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坚持传统文化的,他们都认为现在的这样的一个,这样的一个怎么说法呢?这样的一种契约社会也好,大都市社会也好,包括这个工业文明也好,他们都是持批评态度。他们希望这个社会能够保持住,
段落(31):那种传统社会的那种发展模式。他们的思想感情是依赖于传统文化的,他们是这样的一伙人。当然在他们的笔下,他们是对现代化的现实是采取严厉批评的态度。不过这样的一种批评态度,有时候应该说在德国就发生。它是起着一种贬低现代化现实的结果,
段落(32):也会阻挠他们对现代化的社会的清醒的认识,这是一种人。第四种人,我们称之为保守型的知识分子。保守型的知识分子,也被可以定义为右翼知识分子集团。这些人往往都是些德高望重的,年龄很大了,社会声望很高了,这样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他们实际上和政权,已经完全达成了和解,
段落(33):他们不处在一个这样的状态当中,完全对立的,像批评型的、像流亡型的,他们已经不是了。他们已经完全和政府携起手来。不过他们也经常利用他们知识分子的这种特殊的角色,对社会发挥他们的纠错机能。不过他们发挥纠错机能的这个心态、这个动机和批评型的知识分子是不一样的。
段落(34):那就是什么?他们是抱着恨铁不成钢的这样的一种心态来给政府提意见的。教政府应该怎么样干,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政府弄了一个什么东西出来,怎么傻瓜蛋干事,怎么能这样干呢?应该怎么干、应该怎么干,这样才能够长治久安。他们是属于这样的人。我们有很多的例子。柏林大学的历史学家
段落(35):特来切克,他就批评俾斯麦太宽容。应该让全德国统一了以后,全部按普鲁士的文化来武装所有的其他邦国的文化。来达到一种文化的统一,而俾斯麦做不到,所以他批评俾斯麦。还有一位就是柏林大学的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这个人他是坚决反对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段落(36):他认为这样干会导致两极分化,会引起社会爆炸。所以他提出的社会福利国家的方案。把这个方案给了俾斯麦,叮嘱俾斯麦要尽快地实行国家社会主义。所以他们都是,都是对这个社会是提批评的,这个社会像这样搞不行。但是他们是抱着一个恨铁不成钢,是为了政府的好,才提这样的建议。和那个批评,
段落(37):我们前头讲的批评型的自由主义者们,那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那么这就出现了这么几种知识分子,我们可以看到,大家都是在大专院校里边的知识分子,但是人是不一样的。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笼统地谈,我们不能用一种行为模式,去规范好像德国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这样的,不是这样的,知识分子阵营是分化的。那么现在很多人,
段落(38):西方的学者很多人在关注德国知识分子的成长史的问题,大家进行过社会学的调查,进行各种各样的抽样,甚至用的数据的方法去怎么样验证。总而言之得出的结果是很有意思。我们说到了这一种类型,人们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发生变化。我们把他区分成四种。我们承认,每这四种人
段落(39):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个想法,越来越坚持,越来越顽固,或者说越来越坚定,这是一种情况。另外还发生过一种情况就是什么?绝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他们是在发生角色的变化的。那么一份社会学的调查,调查得很有意思。一个知识分子在25岁到35岁的时候,一般都是批评型的知识分子。到35岁到45岁之间,
段落(40):往往是个民主型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流亡型的知识分子。那么45岁到55岁之间,他往往是个悲观型的知识分子。到了55(岁)到65(岁)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人在大专院校里面弄了这么多年了,成就也有了,房子也有了,地位也提高了,他何必要反对这个政府干嘛?所以他就变成了那种保守型的知识分子。所以现在有两种,它是交叉的。一种就是说,有的人他年轻的时候
段落(41):就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他一直坚持这种类型,这种人极少。绝大部分的人是随着年龄、地位、经历这样的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他就从批评型发展到流亡型,或者是民主型。然后从民主型又发展到悲观型。又从悲观型最后发展到保守型,
段落(42):就是西方这一方面的研究是很多名堂。但是总地来说我们说,实际上这四种知识分子,还有一种知识分子,还有一种叫返老还童型的,就是他一旦退休了以后,他不怕了。他什么话都敢讲了,反正我这一生过来了,你能拿我怎么样,我又有地位我又有什么,这个时候他变脸了,也有这样的人,也有这样的人,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你政府打他打不得,
段落(43):他人老了,你碰他一下,他中风了,最后你政府还落得一个迫害知识分子的罪名,划不来。所以这种人,往往是冷处理。那么就是德国就出现过这样的,这就是往往退休了以后,人又变过来的。又变成了一个批评型的了,他不怕了。甚至比那个小青年还更不怕,这又是一种,这是很有意思的。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变化,有的人一直老到头,
段落(44):最后到死,他都是,最后他始终和政府结合在一起,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是有。但是我们从这几种形式分析看起来,批评型的知识分子对社会是真正的,是真正令政府头疼的。其他的三类知识分子,对这个政权没有什么影响,甚至在帮这个政权的忙。为什么说帮它的忙呢?我们把第一种排开了,
段落(45):甚至也可以把最后,我们说的返老还童型也排开,这两者是引起政府不快的。其他的三种都在帮政府的忙。我们说第二种就是流亡型的知识分子。流亡型的知识分子一旦你流亡出去了以后,你就对这个国家内部的政治不能产生任何影响了,你自己走的,不是我赶你走的,你自己走的。你就影响不了社会的政治了。你在海外
段落(46):拼命地骂这个国家――没用。你在海外在骂这个国家,说这种政治是注定要完蛋的――没用,这个政府还在。所以你骂得越凶,反过来能证明,这个政府仍然能够存在。所以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所以往往跑到海外去的人,都在那攻击原来的政府,但是它没用,它没有用。而你走了以后,政府省了一桩事。
段落(47):要不然你一天到晚在这跟前跳跳跳,打你也不是,不打你也不是,还落得个不好的名声。所以这伙人实际上走了,在帮了政府的忙了。这是一种情况。第二种悲观型知识分子,他们搞传统文化。实际上,他们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就是对政治不表态。既不表示赞成,也不表示反对,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弃权。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弃权。那么这种,他们又搞传统文化。
段落(48):我们大家要知道,凡是专制的政府都喜欢传统文化。因为专制是从传统当中来的。所以你的传统文化研究的越丰富、越有成就,你实际上在证明这个政府是多么的伟大。你的科研成果也能证明,你的科研成果,你是搞自然科学的,你取得成就。是吧,你取得成就的话,证明这个政府领导得好啊。你搞人文科学的,
段落(49):你是搞传统文化,你那个成就弄出来,说明这个民族很伟大呀,我就是这个民族的代表啊。所以你怎么样政府都得分。那么至于最后一种情况,我们说保守型的知识分子,那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们的命运已经和政治是连在一起了,是在帮政府出主意。甚至是国家文官们的导师,是国师,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生活休闲娱乐、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所有答案(作业和考试)12等内容。 
 现代大学与科学作业答案李工真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文档贡献者 yaoxjing ...2014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2014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 2014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  2015皖西学院__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_考试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看看这是不是问题,然后再看看选项,也许 这就是答案,反正我信了! 1 德国大学 19 世...  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所有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正确答案:√ 2 现代大学是以 1810 年的哪所大学为...现代大学与科学作业答案... 13页 免费
李工真:“...  2015皖西学院 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 考试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德国大学 19 世纪设立的学科主要是什么学科? A、哲学 B、自然学科 C、人文学科 D...  《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 尔雅全部题库 90+_教育...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德国的考试制度是从...提交作业暂时保存 现代大学的起源(五) 1【T】 ...  《现代大学与科学》2013 年期末考试答案(武汉大学李工真教授) -1- -2- -3- -4- -5- -6- -7- -8-
今日推荐 1028988份文档 ...  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1)现代大学的起源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超星 部分 课后题 参考答案 1 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有数千年 正确答案:√ 2 现代大学是以 ...  现代大学与科学李工真演讲稿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稿演讲稿有对各个大学详细介绍关于[中德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比较(一)]的字幕: ? 段落(1):下面我们要谈一个大...  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8)系列小结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以来,德国的世 正确答案: √ 界科学文化中心的地位一直牢牢的握在手 中...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认为1870年普法战争的战败实际上是法国科学技术竞争的战败的学者是()
A、克莱夫特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德国知识分子是民族的思想精英
B、德国知识分子是国家公务员
C、德国知识分子经济强过一般中产阶级
D、德国知识分子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构成
A、迂腐型知识分子
B、批评知识分子
C、流亡型知识分子
D、保守型知识分子
A、民主主义
B、自由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A、流亡型知识分子
B、内心流亡型知识分子
C、批评性知识分子
D、保守型知识分子
A、美国:文学革命
B、英国:工业革命
C、法国:政治革命
D、德国:哲学革命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普法战争对法国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