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明星军人合影影有归定吗?(海 )

查看: 860|回复: 18
团首长和全团现役军人合影
全团军人.jpg (343.19 KB, 下载次数: 0)
17:53 上传
团首长和全团现役军人合影
后排8人:丛桂兰,张德山,李武,李琪开,杨金和,章钧,董维新,孙广金中排10人:张青山,关翠,刘连声,王冀平,张蓬莱,柏长林,潘秦生,王瑞岚,谢安,孙洪发前排9人:高振武,梁敏金,李树宣,景唤召,王世林,梁勋华,吴士林,缴秀清,杨作志
(343.19 KB, 下载次数: 1)
17:55 上传
维铭这张照片的确珍贵,特别是能标出名字,让大家可以寻找逝去的记忆!&
这是年前在工程连微信群里,哈尔滨知青、原工程连副指导员、红五月农场办公室副主任、我的领导和搭档陈连顺发出的。我见后如获至宝,马上收藏起来。一张几十年前的120黑白照片,在电脑屏幕上放到最大,试图认清每个人。春节期间终于完成了,标出了每一排每个人的名单。在这里转发给大家共享。
具体时间不记得了,回忆起来,可能是王世林团长调往小岭,才会组织这样的合影留念。
现役干部中,李连合、张安福、蔡朝模未在合影中间到。已是很齐全的一张了。
这张合影中还少一人姜士达。&
维铭上传的照片太珍贵了,久不联系全家好吗?给你拜个晚年!&
& && &感谢维铭上传这么珍贵的照片。
这是年前在工程连微信群里,哈尔滨知青、原工程连副指导员、红五月农场办公室副主任、我的领导和搭档陈连顺 ...
谢谢海波!同样祝您猴年吉祥,健康快乐!
先谢谢张维铭大哥上传的这张现役军人照片。太珍贵了。同时也佩服你惊人的眼力和记忆力,把照片上每位的名字准确地跃然纸上。今天是元宵节,祝你元宵节快乐!
维铭大哥您好:我是柳国忠,几次和您打招呼都没回应,近来您和嫂夫人都很好吧?看了您上传兵团现役与团领导的合影真的很亲切,大哥记忆力和眼力确实很超凡,换第二个人也认识不那么全,您一一对号入座,很了不起,佩服!
维铭大哥您好:我是柳国忠,几次和您打招呼都没回应,近来您和嫂夫人都很好吧?看了您上传兵团现役与团领导 ...
您好!柳国忠!因为不经常进小屋,没有注意到您的招呼,抱歉了!
很到您的积分,2万,是超级网友了,实在望尘莫及。您的诗作很不错。学习了!
“看到”,打成“很到”,不应该,纠正一下。
“看到”,打成“很到”,不应该,纠正一下。
& &&&维铭你好?当年我们在组织部工作一段时间,你的为人、你的才华值得我钦佩。可惜的是那段时间太短暂了。在我编写场史的过程中有一件事,让我很迷惑,也可以说是一个谜。兵团从68年组建到77年改制共八年时间,咱场档案室没有兵团一卷档案,也没有任何实物照片资料。现役军人离场时不可能带走那么多档案材料,估计情况是销毁了,可为什么要销毁,是上级指示还是咱团行为不得而知。记得当时改制时任命后勤处王冀平为办公室主任(没到职)你到办公室任职时间早,你能否知道此情况。当时李向琴是档案员可能了解,可李向琴随军联系不上。
维铭你好?当年我们在组织部工作一段时间,你的为人、你的才华值得我钦佩。可惜的是那段时间 ...
海波:您好!看到你提出的这个谜,算是问对了。
但说来话长,一、两句话说不清,容我花点时间,向你慢慢道来。
维铭请你详述,争取把这段历史补上。&
历史档案的谜团
海波:我80年到组织部,83年离开农场,其间,张广运走后你到的组织部(王玉生、黄秀花、我俩,共4人),我们一起工作约2、3年。其实我们认识还要早十年:记得是70年一起参加的师积代会。我一直很钦佩您的顽强毅力。
你提出的这个谜,是问对人了,因为我在77年调入农场办公室后就遇到了。兵团时期档案的断层,是由兵团的体制造成的。
77年,兵团转制,53团改制为红五月农场。我从团组织股调入农场办公室继续任场党委秘书。办公室主任是王冀平(他是到任的!那时农场俱乐部的建造是由他主持和负责的),副主任是陈连顺,保密员赵长启(兼办公室车辆调度),管理员李春贵(老干部),后有唐凤鸣,后调入信访秘书刘利民,还有打字员、司机。办公室在当时的新大楼二楼,保密室在三楼。
赵长启很敬业,到办公室后,就设法建立农场新的档案系统。我们一起讨论学习。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还历史原样,把遗失、中断的找回来。一是衔接原农场的档案;二是寻找兵团时期的档案。从原保密员李向琴处了解到,以前农场的档案都放在原军务股办公室旧的木质文件橱底下的抽屉里。不具备档案保存档案的任何条件,也一直无人问津。经过近十年时间,积满灰尘还不说,更可气的是老鼠光顾,有的已严重缺损。我们马上进行抢救、整理,才恢复了建场前10年的档案。这些珍贵的档案还在当时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从中我们更体会到档案的重要性。
兵团10年的档案,一直由司令部军务股保密室管理(保密员李向琴)。因为兵团属军队序列,当时要准备打仗,不便保存档案。团保密室是每年处理一次文件,不分发文级别、保密级别,由梁敏金参谋长签字后全部销毁。我们看到的文件处理的手续是完备的,有专门的本子记载的。其他团是否这样做不得而知。所以这个阶段的档案成立断层。
虽然兵团时期的文件档案中断,但是幸运的是,兵团时期唯一的重要原始记录——团党委会记录本还是完整地保存着、并归入了农场档案室。兵团时期,全团的大事均由团党委常委会决定的,党委会有时也开,但重要的事情都是常委会讨论决定的。我70年到组织股后不久就开始担任党委秘书,党委会(常委会)记录本从李连合股长交到我手中。一直延续到改制后的农场党委会,都是我做记录的。后来我到组织部,由王树君副主任兼任秘书。
党委会记录用的是质量较好的笔记本,一本记满了再换新的。平时一直在组织股(场办)保管。党委会记录后来在解决大量文革中冤假错案工作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印证作用。
以上的情况,除了我,还有赵长启、后来的保密员龚云霞都是清楚的(他们两位可能都在富拉尔基,但至今没有联系过)。我们当时的档案知识很欠缺,能找的资料也不多。我和赵长启一起学习、讨论研究,设法使档案更完整、更安全。最开心的是有一次我随领导去讷河县参加拜访领导的活动,县委办公室一位负责人送给我一本“档案基础知识”的小册子,我如获至宝,边学边对照,用来指导档案室的正规化建设。至今我还保存着这本书。
红五月农场当时在九三局是档案管理较好的单位。79年我有幸参加了九三局办公室组织的全局文档工作巡视检查,由局秘书科徐科长带队,糖厂艾岩松(原也是53团的)和我三人参加。到过原五师的各团和山河、嫩江、嫩北、七星泡等农场,最后一站因遇大雪吉普车没有前加力(前轮驱动)没去建边农场。此行向同行们学习到很多宝贵经验。特别是北边那些农场的文革档案就没有中断。他们特别重视档案,因为关系到政府对原劳改犯的管控,关系每个人的历史。
自从恢复农场体制后,在办公室文档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档案室得到较好的恢复和重建。相信在后来的发展中会做得更好、更规范。
谢谢海波的提问,把我带入这段值得怀念的美好时光。
谢谢维铭使我了解当时我场历史档案的情况。&
维铭大哥你好!很抱歉,刚刚看到你这篇原我场历史档案有关情况的文章。你讲的都很对。我是日从修理厂重回机关接任保密员的。75年12月组织上派我去黑河学习了两天档案管理。回来后我向王冀平向你汇报。当时我记得你很支持。75年末76年初开始了文革后红五月农场文件开始启用。安排我到局里印刷厂印制了红五月农场文件字头。从此开始了农场建制的文件。
维铭大哥你好!很抱歉,刚刚看到你这篇原我场历史档案有关情况的文章。你讲的都很对。我是日从 ...
长起:您好!很高兴在小屋相聚!
一直很怀念当时我们一起工作的岁月。
办公室那一段工作是历史转折有开创意义的。
长起:您好!很高兴在小屋相聚!
一直很怀念当时我们一起工作的岁月。
办公室那一段工作是历史转折有开创 ...
维铭大哥你好!欢迎你有机会来富区做客.
Powered by军人和军嫂会幸福吗?_百度知道军人和警察有区别吗?_百度知道第三方登录
军人和自己入伍前的照片合影:入伍前后变化大(
12鏈?19鏃ワ紝@鍐涙姤璁拌?呭井鍗氫笂浼犱簡涓?缁勫啗浜轰滑鍜岃嚜宸卞叆浼嶅墠鐓х墖鐨勫悎褰辩収銆傝?鎴戜滑鏉ョ湅鐪嬩粬浠?叆浼嶅墠鍚庣殑鍙樺寲鍚с??
鍥句负鍐涗汉鍜岀収鐗囧悎褰便??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图为军人和照片合影。 军人和自己入伍前的照片合影:入伍前后变化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星军人合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