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现在的退休制度这么不完善?890年代计划生育图片时期是国家帮你养老,2000年是GJ资助你养老,现在

  现在到处都在讨论全民二孩,我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  是的,这个问题和我有点关联,因为它关系到我的父亲。  我父亲原来是公办初中教师。刚刚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我爸妈已经生了2个女儿。那个年代,你们懂的,在农村,没有儿子,会被很多小人戳脊梁骨。我爸虽然是教师,但也脱不了俗,还是追生了。然而,最终的结果,我爸没如愿,追生的还是女儿。早些年,其实我对我爸是有怨恨的,我一直认为他重男轻女,才导致了我妈妈身体的不好(我妈生孩子、流产落下了不少病根),才导致了他最后不顺利的结果。当然这和主题无关。  追生之后,我爸就被人给告了,我爸被学校开除。再后来,他回校当了几年民办教师。再后来,进入乡镇企业,没干多久,企业又倒闭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打工、操持农业,到现在,已是年近古稀了。  大概是10年前吧,我们县里曾有人组织同样经历的教师去争取补偿,因为在别的县已有成功案例。我爸也参与了一段时间。当年我是反对的,因为我觉得很难争取到成果,年纪大了,就别折腾了。但是我爸还是很执着的坚持了一两年,直到后来被“维稳”了,才放弃。  我爸妈现在的晚年生活还算安逸,我们三姐妹也算孝顺,但我知道我爸的那个心结一直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的对父母亲有了更多的理解。我爸当年一直想争取的权益,其实更多的是想证明他曾经的价值,那十几二十年,真的是可以被抹杀的吗?他已经为他的行为付出代价了,但工作的价值是可以被抹杀的吗?按照社保条例,97年以前的工作年限是可以视同缴费年限的,那么他的工作年限就因为违反了规定就直接抹零了?  我知道遭遇这些的其实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为什么他们的利益可以被视而不见?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您(@)目前可用积分:297906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要是当年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
61112 次点击
2111 个回复
16:01:00 发布在
要是当年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作者:水寒/中山水寒 一、1980年的不同生育方案二、计划生育是调控人口的“第三只手”三、以中国的发展水平推测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中国的生育率四、1971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共减少2.3亿人口五、没有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现在人口会达到16亿、18亿、20亿吗?六、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3亿会怎么样?七、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共减少1.3亿人口八、1980年以后不同生育方案的后果分析一、1980年的不同生育方案中国人口从1949年的5.5亿增加到1980年的10亿,更大程度是因为“死的太少” (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0年的68岁;同期世界平均从47岁延长到58岁),而不仅是“生的太多”。1971年中国,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快速下降到1979年的2.75(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75个孩子)(参见我的《中国人口问题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吗?--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百年预报:“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如果今后平均每位妇女只生两个孩子,要到2050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后停止增长”。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生育意愿将不断降低,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增加)以及寿命延长已经减缓,1970年代这样的计划生育到1980年的时候应该停止而不应该再强化。但人口学界还处于“一日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的心态。新华社这一预测结果发布后,引起人口学界和政界的恐慌。1980年开始人口学界提出了很多计划生育方案(《“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由来》^DS411.htm),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下面几种:1、有人主张“我国人口近期宜取负数发展”,建议20年内采取一切措施,进入人口的负增长。要实行鼓励自愿不育户和独身者的政策,每隔5年开展一个“无婴年”等等。2、有人提出我国人口要降到七八亿的“适度人口”的观点。2、几位学者建议从1980年起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5年普遍做到“一胎化”,到200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接近零,全国人口可控制在11亿以下。这个“一胎化”方案曾对我国的人口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1980年有关部门曾公开提出“力争在1985年把人口增长率下降到5‰,在本世纪末以前做到不增不减。”3、 “全国总人口在20世纪末不超过12亿”的控制目标是在1980年9月五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来的。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把计划生育定为中国的基本国策,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宪法,更明确地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4、1984年一些人口学者提出:根据农村超生实际情况来调整控制人口的目标,将“12亿以内”调整为“12亿左右”较为适宜。党中央1985年将2000年人口控制目标调整为“力争把我国总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1990年调整到 “13亿以内”的目标。目标改变(考虑超生),但政策却没有改变。为了实现中央的人口目标,1980年郑重向全国发出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据北京大学曾毅教授的统计:“全国有63.1%的夫妇只被允许生一孩,35.6%的夫妇被允许生二孩,1.3%的夫妇被允许生三孩”,意味着每个妇女都结婚、都有生育能力和生育意愿、也都依照国家政策的话,平均每个妇女只生育1.38个孩子(政策生育率);考虑至少15% 的不生育人口(不孕症、丁克、单身等;其实现在光不育不孕人群就占12.5%左右),意味着要是都响应政策的话,平均每个生育妇女只能生育1.175个孩子(现实政策生育率);1980年代不育不孕比例没有现在这么高,假如当时不生育的人口总数为10%的话,现实政策生育率为1.24。因此将1980年的计划生育简称为“独生子女政策”一点也不为过。根据宪法25条,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是为了“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但是根据各国的经验,在使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中,人口并非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才是决定性因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也证明了这一点)。二、计划生育是调控人口的“第三只手”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调控规律,人口也一样。我在《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提出控制人口的“两手”理论:在古代通过“左手”调控人口: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猛兽、疾病和瘟疫等激烈手段。现在通过“右手”调控人口:1、养老社会化:养育孩子是国家的财富,但却是个人的高消费,不是多子多福,而是多子少福,造成了“不劳(养育孩子)而获(养老金)” 对养老金“大锅饭”的投机空间。2、女性受教育的总体水平提高和教育年限延长,导致女性育婴期缩短;同时,妇女就业率上升,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生活节奏快,没时间养育孩子,职业妇女一般不愿多生小孩受拖累。3、政府忽视人口再生产,只关注物质再生产,男女分工紊乱。4、避孕率增加,婚龄、育龄延迟。5、结婚率降低、离婚率升高。6、不明原因的降低生育能力(我国不孕不育人群比例20年增10倍,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1%-2%上升至现在的12.5%,接近发达国家15%到20%的比率;娼妓和婚外情泛滥所致生殖道感染也是重要原因)。7、教育周期延长,养孩子成本高。8、经济政策所致心理安逸感下降。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心理抚养能力下降。10、电视、电脑等娱乐活动等导致性生活减少,无性婚姻的兴起。妇女生育时间是有限的,要是不实行任何限制的话,欧洲妇女一生最多可生育15个左右孩子(自然极限生育率)。但现实上,即使18世纪全球人口快速增加的时候,欧洲妇女平均也只生育8、9个孩子(现在非洲一些相当于中国1960年代发展水平的国家也还平均生育7个孩子),中国妇女平均只生育6个孩子,说明中国妇女现实极限生育率只能在6.0左右(自然极限生育率可能也不像欧洲那样有15)。虽然有些妇女在15岁以下和45岁以上也有生育能力,但正常说来,主要育龄期是在15岁到45岁这30年。将30年育龄期分成三段时间,15-25岁是生育能力最强阶段(20到21岁是女人一生最漂亮的时期,也是生育能力最强、最优生的时期,可能是造物主这样安排以吸引异性),35-45岁是生育能力比差的阶段。中国不育不孕症发病率在近二十年增加10倍,那么也意味着即使在目前仍然有生育能力的人群中,平均自然极限生育率和平均现实极限生育率也是下降了的,已经没有15和6了。那么以自然极限生育率15来计算,粗略假定15-25岁生育6个,25-35岁生育5个,35-45岁生育4个。现在中国妇女平均初育年龄已经延迟到25岁左右,意味着减少了6个孩子的潜力,不孕(12.5%人群不孕)减少1.5个,避孕减少2个,人流减少1个,缺乏性生活(离婚、电视、电脑等)减少1.5个,然后只有3-4个的潜力了。按照现实生育极限6来计算,晚婚(25岁初育)减少1个,不孕(不是每个人,而是整个人群平均)减少0.75个,避孕、人流减少1.25个,性生活减少(离婚、电视、电脑等)减少0.5个,然后只有2-3个的潜力了。而要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持人口不增加不减少,平均每个妇女需要生育2.1个孩子。可见即使没有计划生育,需要挖潜才能使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注明:上述推测是非常粗略的。虽然目前调控人口似乎是“右手”主导,但“左手”并没有退出舞台,不久前中国的SARS、东南亚的海啸、美国的飓风等都让人隐约地感到这只“左手”的威力。而艾滋病、禽流感要是失控,可能死亡数亿、甚至上十亿人口。其他国家的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是加强“右手”的力度(现在西方国家的鼓励生育是减弱“右手”的力度),而中国的计划生育(只能叫做birth control)却是强制性的。对于人口调控来说,中国这种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是多出的“第三只手”,既有“左手”的刚性,又有“右手”的柔性。从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这种经济结构改变所引起的低生育率是难以逆转的。三、以中国的发展水平推测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中国的生育率国际上一般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人民生活质量。国际上将人类发展国家分为三类:一是低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0.5之间;二是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51~0.79之间;三是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81~1.0之间。我比较了各国的HDI与总和生育率(TFR)进行,发现HDI越高,TFR越低。图片:几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中华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低(在一个国家内部,华人生育率比其他民族低);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低;穆斯林国家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高。人口学界可能会辩解:在1980年的时候,“左手”已经远去,“右手”还没有出现,中国只好用计划生育这“第三只手”来调控人口。“右手”当时真的还没有出现吗?纵向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随着HDI的提高,进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行列后,都经历过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化。如日本,HDI在1870年为0.16,在1913年的时候为0.381,当时妇女平均都是生育6个左右孩子,即使在1940年代,HDI为0.5左右的时候也还平均生育5个左右孩子,但是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HDI在1950年突破0.607(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生育率急剧下滑,整个1950年代平均只有2.5左右,现在HDI为0.943,生育率下降到不到1.3了。同样,韩国在年代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但随着经济的起步,HDI在1975年达到0.707,1985年达到0.78,生育率在1970年代急剧下滑,到1985年只有1.67,现在竟然不到1.2。泰国在1960年代总和生育率还在6.0左右,19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率急剧下降,HDI增加到1985年的0.678(相当于中国1990年代初期水平), 1995年的0.749(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生育率下降到1985年的2.3,1995年的1.95。印度在1970年之前与中国一样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经济发展比中国缓慢,但生育率也在1970年代开始缓慢下滑,现在印度的HDI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生育率只有2.78了。西方国家在1950年代不孕不育人群就已经升高到15%左右了。中国政府在1980年的时候已经申明中国将于“2000年实现四个现代化”了,说明对经济发展是有信心的,中国在1980年的时候避孕工具已经比较普及了,人口学界难道不知道经济发展和避孕对生育率的影响?可见,在1980年的时候,调控人口的“右手”早就出手了,并且已经快打到鼻尖上了。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 -------------------------------------------------------------------------- 国家--1870-------1975---1980---1985--------中国----------------0.159--0.525--0.558--0.594--0.627--0.683--0.728--0.755印度----------------0.160--0.412--0.438--0.476--0.513--0.546--0.577--0.602日本--0.160--0.381--0.607--0.857--0.882--0.895--0.911--0.925--0.936--0.943美国--0.467--0.733--0.866--0.867--0.887--0.901--0.916--0.929--0.938--0.944俄罗斯----------------------------0.809---0.827--0.817--0.770--0.781--0.795--------------------------------------------------------------------------1970年之后,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以下根据中国的HDI估算要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的生育率会在什么水平。1975年和1980年中国HDI分别为0.525和0.558,整个1970年代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也只能在4.5左右(这也是中国当时计划生育非常顺利的原因之一);中国1980年代的HDI相当于日本1950年代水平、泰国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的水平、印度现在的水平,那么整个1980年代的平均总和生育率应该在2.75左右;而1990年、2003年中国HDI分别为0.627和0.755,参照韩国和泰国的下降趋势,中国在1990年到2005年这15年平均总和生育率能达到2.1就不错了。另外,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和自己所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手段降低生育率,比如中国、印度发展比日本、韩国、泰国晚,但避孕手段比当年这些国家要齐全,电视等普及率等、不孕症发病率要比当年这些国家高。印度要是光依照HDI来估算的话,现在应该还在3.0以上的生育率,但2005年估算只有2.78了。因此中国1990年代以后平均生育率可能还难以达到2.1。有人可能会说,在实行计划生育情况下中国1980年代平均总和生育率还有2.4左右,你怎么说没有计划生育只有2.75的生育率?我在《1990年代后为什么农民不愿意生孩子了?》()一文已经分析了1980年代超生的原因。现在多种资料显示目前人们平均只愿意生育1.8个孩子(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也承认这一点),既使不生育人口(不孕、单身、丁克)只有15%的话,无计划生育下生育率也只能达到1.53;由于超生,现实生育率为1.3左右。可见在政策限制下,只能将生育率压下0.2-0.3左右。也说明计划生育最大的副作用是对生育文化的破坏(降低生育意愿)。这样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生育率为2.75,而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生育率仍然为2.4左右。有人可能会说,正是因为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才提高HDI的,你是用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的HDI来估算生育率的,这样不准。我在《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一文()已经分析过,中国的计划生育并没有为提高HDI做出贡献。下文预测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的中国人口情况采纳的生育率数据:年:4.5年:2.75年:2.1四、1971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共减少2.3亿人口根据我上面推算,没有计划生育的话,1972年以后到1979年只能维持在4.5左右的生育率,这样的话,比实际增加六千万,换句话说,1970年代的计划生育少生六千万。然后1980年到1989年以2.75的生育率推算,1990年到20056年以2.1的生育率推算,性别比105:100推算。那么从1972年到2005年应该出生8.67亿(包括1970年代增加的六千万人口的子女),比实际出生的6.38亿多出2.3亿人口。日中国人口达到13亿(占世界人口的20%),扣除2000年人口普查另外修正进去的2420万人口的话,实际上只有12.758亿,加上20005年增加的大约700万人口,那么没有计划生育情况下,2005年底人口总数应为15.1亿(占世界人口的22.5%)。到2036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将超过3亿(都是在计划生育之前出生的),这增加的2.3亿人口都是31到64岁的劳动人口(1990年以前出生的妇女的孩子也已经成为劳动力了),大大缓解当时老年化压力。对1970年代的计划生育还有争论必要,在此略过。五、没有计划生育的话,中国现在人口会达到16亿、18亿、20亿吗?在很多人的脑海里,要是没有1980年代的计划生育,现在中国人口会有16亿、18亿甚至20亿,中国因为人口过多而崩溃了。真的如此吗?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0年的68岁,总人口才从5.5亿增加到10亿(1949年到1970年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1970年代平均也生育3-4个)。而其后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已经非常缓慢,现在是72岁。可见人口增加并不容易。我上面已经提到,即使从1971年就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到2005年底也不过增加到15.1亿。、1979这三年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2.84、2.72、2.75。1980年新华社公布了中国人口发展进程百年预报:“如果按中国当时的生育水平延续下去,2000年中国人口要过14亿”。第五次人口普查客观资料(不是调整后的数据)显示日中国人口12.4亿,我用2.75的生育率、用模拟1986年的育龄妇女结构来计算,比1980年到2000年实际出生人口多出1.599亿(加上12.4亿,刚好14亿;要是2000年以后也保持2.75的生育率的话,到2005年初也不过15.0亿),这说明我的预测是基本准确的,也说明新华社发布的预测是以2.75的生育率来预测的。2.75的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75个孩子,这段时间即使平均不生育人群(不育不孕、单身等)只算10%的话(现在光不育不孕人群就占12.5%了),意味着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平均生育3.05, 要是其中三分之一(城市人口)平均只愿意生育2个的话(即使在1960年代全国平均生育6个孩子的时候,城市也不过生育两三个),另外三分之二(农村人口)需要平均生育3.6个孩子(也就是说农村一半以上的家庭生育四个孩子)。由于经济结构已经改变、电视和避孕措施已经普及,是不可能保持如此高的生育率的。换句话说,即使1980年代开始不实行计划生育,到现在也不可能达到15亿人口。从1980年以来平均总和生育率需要保持在3.95,现在人口才能达到18亿。而为了达到3.95的生育率,扣去10%不生育人口后,假定三分之一城市妇女平均生育三个(由于相当部分家庭只愿意生育一两个,就需要另外相当部分家庭生育四、五个)的话,农村妇女平均需要生育5.08个孩子。从1980年以来平均总和生育率需要保持在4.75,现在人口才能达到20亿。而为了达到4.75的生育率,扣去10%不生育人口后,假定城市妇女平均生育三个的话,农村妇女平均需要生育6.4个孩子(即使在清朝时期都达不到这个数字)。六、将中国人口降低到7亿、5亿、3亿会怎么样?在国家计生委制订全国人口发展区域规划中,有人提出我国人口要降到七亿的“适度人口”的观点,并把7亿作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佳方案。1980年时中国总人口10亿,其中1950年以前出生的有3亿,就算一个小孩都不生,也要等2023年左右1950年以前出生的人基本去世才能降低到7亿。这个时候最年轻的人也已经42岁了,有生育能力的妇女比例微乎其微,中华民族也即将灭绝。“适度人口”这个概念是一位法国人口学家索维提出来的,现在他已经自己否定了这个观点,想不到却被中国的人口学家拣起来,并且还坚持二十多年。日人民网《特别策划:13亿人口的分量》还重申:我国最合适的人口数量为7亿左右。最近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李伟雄(国家计生委科研所前所长)还认为我国最终人口规模保持在5亿至8亿为好。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的李小平研究员(留美归国人员;中国丁克的代表人物)甚至认为中国人口应该以200年时间回落到3亿左右。他们建议国家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必须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加。我在下章节中将讨论他们方案的后果。但正如孔子所说 “尽美矣,未能尽善”。那么现在如何将人口降低到7亿、5亿、3亿? 现在中国人口近13亿,其中1970年以后出生的7亿,1978年以后出生的5亿,1988年以后出生的3亿。现在一个孩子都不生的话,今后平均寿命为76岁的话,中国人口也要到2046年、2054年、2064年才能分别降低到7亿、5亿、3亿,但那个时候最年轻的妇女也已经有41岁、49岁、59岁了,基本都丧失生育能力了,然后在2085年左右中华民族基本灭绝。而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最适人口不断增加。近两百年人口爆炸导致科技爆炸。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消耗只是“加法”地增加;但更重要的却是使目前的“非资源”变为新的资源,这种新资源的增加却是“乘法”地增加的。科技是在近两百年才加速发展的,难道科技水平已经到了极限?晚清中国人口四亿,当时难以想象中国10人口怎么样;1980年10人口时候,生活水平比四亿人口时候要高,但对未来却又充满恐惧,设想要将人口控制在11亿;现在中国人口13亿,生活水平又比1980年要高。既然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说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成长远远比人口增长快。就算1980年的时候最适人口确为7亿,难道2023年、2046年、2054年、2064年、2200年的时候中国最适人口还在7亿?七、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共减少1.3亿人口要是1980年就停止计划生育,1980年到1990年生育率以2.75来计算,1990年到2005年生育率以2.1来计算,这样比实际多增1.3亿人口。这1.3亿人口(0-25岁)中只有1980年代初出生的大约三千多万进入劳动市场的(对现在就业影响不大),但是养育这1.3亿人口减少妇女工作时间,而这1.3亿人口的消费又增加就业机会;并且过去二十多年时间是高就业压力的时候,减少养育新生人口的时间并不能相应增加社会财富,而只能增加就业压力。因此,没有1980年代的计划生育,还能缓解现在就业压力,从物质上来说,多养活1.3亿人口没有问题。这1.3亿到2045年都是65岁以下的劳动人口,最年轻的也40岁,孩子也15岁左右。以平均每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计算,这1.3亿人口的孩子总数应该也接近1.3亿,但有三千万孩子还未成年不算劳动人口,其他1.0亿都是劳动人口。到2045年时65岁以上老人已达3.29亿(现在只有1亿),这1.3亿人口加上他们1.0亿成年子女,等于多出2.3亿劳动人口,大大缓解那时的老年化压力。八、1980年以后不同生育方案的后果分析我这里比较以下几种生育方案的后果:1、2000年11亿人口方案: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1亿以内(从1980年起生育率为1.306),今后仍然以1.306的生育率计算。注明:中国目前政策生育率是1.38,考虑到不生育人口(10%或15%),现实政策生育率只有1.175或1.24。就是说要是没有超生,严格依照政策的话,中国人口在2000年还达不到11亿,就是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从理论上讲要比“2000年11亿人口方案”要严格。2、2000年12亿人口方案: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从1980年起生育率为1.80),今后仍然以1.80的生育率计算。注明:1980年2月,《光明日报》发表的一项预测结果认为,把妇女总和生育率限制在1.7-1.8左右,到200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2亿以内是可行的。可见我的预测方法基本准确的。3、继续现在计划生育:2005年以前人口资料以现实为准,今后以目前的1.3的生育率计算。4、现在停止计划生育:2005年以前人口资料以现实为准,现在开始停止计划生育,并通过鼓励生育,使得今后每个妇女平均生育两个孩子。5、1980年就没有计划生育:1980年就停止计划生育,1980年到1990年生育率以2.75来计算,1990年到2005年生育率以2.1来计算,2005年以后以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个孩子来计算(需要鼓励生育才行)。6、现在开始放开二胎:由于现在不育不孕人群已经上升到12.5%(并且继续上升),考虑单身、丁克人群,以最保守的15%不生育人群计算,在假定生育意愿都在2.0以上的情况下,那么平均生育率只能在1.7。该方案下中国人口到2200年下降到4.9亿人口(达到李伟雄教授所追求的5亿人口)。7、两百年将人口下降到3亿(李小平方案):需要保持1.567生育率才能到2200年将中国人口降低到3亿。由于目前生育意愿只有1.8左右,停止计划生育后,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平均只能生育1.8个,扣除15%不生育人口,生育率只能在1.53左右。可见现在停止计划生育而不鼓励生育的话,到2200年中国人口将降低到不到3亿。在预测之前,首先介绍一些背景知识。预测所采纳的资料:人口数据(包括人口总数、育龄妇女人数等)以2000年人口普查的客观资料为准(不是后面调整的数据)。对未知出生人口性别比以正常情况下的105:100来计算的。育龄妇女结构以类似1986年的偏正态分布。对于今后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很多专家有个不同预测,比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就预测到205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可以达到85岁。我不认同这个观点,理由如下:1、在2005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排名在1到47的国家的HDI平均为0.9, 平均预期寿命为77.5岁。中国目前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为0.755,在2050年能否上升为0.9左右(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还大有疑问(目前大大小小国家只有28个国家HDI达到0.9)。2、中国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80年的68岁,然后开始放缓速度,从1980年到2005年这25年只延长4岁。3、中国现在的发展模式是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由于惯性作用,这种模式短时间内难以改变。4、中国平均预期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主要功劳还是1980年代之前的医疗体制),再延长的潜力比较小了。5、现在中国目前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不仅粗放式破坏了环境、消耗了资源,尤其是严重地损耗劳动力,农民工连基本的劳保都没有,工作时间过长,而医疗产业化导致医疗费用奇高,生病、受伤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劳动力不能得到及时的简单再生产,留下慢性疾病,透支了寿命。6、中国的乙肝等慢性病发病率太高,艾滋病等能否得到遏制还难说。7、日本等国的寿命延长得益于合理的社保制度,这种社保制度还得益于国际分工(日本的在技术上占有优势,日本的一个劳动力一天的产值能换取中国数十个工的产值,从某种意义讲,是中国等国家在帮日本维持社保制度);而中国在老年化来临之后却还刚刚开始建立社保制度,而考虑到1980年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所致的超低生育率,这一制度的建立注定是充满坎坷。7、联合国发表的全球人口预测报告称,到230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100岁,平均每10年延长不到1岁。虽然中国可以得益于国际社会的医疗成果,但由于上述原因,我对中国未来寿命的延长远没有中科院那样乐观。我对今后人口预测是以每10年寿命延长1岁来计算的。近两百年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不断下降:从19世纪初的40%,下降到20世纪初的25%, 再到现在的20%。 日,联合国公布了最新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数将超过90亿(中国人口13.92亿)。而且印度到2030年就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45年及以前的65岁以上老人都是1980年以前出生的,不受1980年代开始的独生子女政策所影响,与当时采纳何种生育政策方案没有关系,但不同的方案却通过影响新生人口数量而决定了今后老年化程度。以下采纳计生委2003年的预测资料。----------------------------------年份---60岁及以上老人(亿)--65岁及以上老人(亿)2001-----------&1.33-----------&0.912002-----------&1.36-----------&0.942003-----------&1.38-----------&0.962004-----------&1.41-----------&0.982005-----------&1.45-----------&1.012006-----------&1.49-----------&1.032007-----------&1.53-----------&1.052008-----------&1.58-----------&1.072009-----------&1.65-----------&1.102010-----------&1.71-----------&1.132011-----------&1.78-----------&1.162012-----------&1.86-----------&1.202013-----------&1.95-----------&1.242014-----------&2.04-----------&1.302015-----------&2.13-----------&1.352016-----------&2.21-----------&1.412017-----------&2.29-----------&1.482018-----------&2.36-----------&1.562019-----------&2.40-----------&1.642020-----------&2.43-----------&1.722025-----------&2.96-----------&1.972030-----------&3.55-----------&2.422035-----------&3.97-----------&2.922040-----------&4.11-----------&3.242045-----------&4.25-----------&3.292050-----------&4.50-----------&3.36----------------------------------我们考察指标:(一)、人口总数、2050年占世界人口比例。图片:1980年之后的不同生育方案下的人口总数预测
图片:1980年后不同生育方案下劳动人口(18-64岁)数量;&图片:1980年后不同生育方案下到2050年时候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 ;&方案------------------2050年人口-2050年占世界比例-2100年人口-2200年人口2000年11亿人口方案--------7.7亿------9.2%----------3.8亿------0.88亿2000年12亿人口方案-------12.2亿------13.8%--------10.1亿------6.8亿继续现行计划生育---------10.3亿------11.9%----------4.7亿------1.1亿1980年就不实行计划生育---16.9亿------18.2%---------16.6亿-----15.8亿现在停止计划生育---------13.8亿------15.3%---------12.7亿-----12.2亿现在放开二胎-------------12.4亿------14.0%----------8.7亿------4.9亿2200年3亿人口方案--------11.7亿------13.3%----------7.2亿------3亿可见即使1980年就停止计划生育,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也会下降,但在世界人口稳定后,中国人口不会继续下降。(二)、2045年老年化程度2001年老人(65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7.2%,一个老人(65岁及以上)对应9.3个劳动人口(18-64岁人口)。现在国家只承担城市人口中四千万离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并且由全国人民纳税来支付(光是没有2.5亿农民工所创造财富政府财政就无法运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透露―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相当于我国近一年的国民经济总收入。这固然与我国养老金制度起步比较晚有关,但现在毕竟是人口红利时期,今后怎么办?再不停止计划生育是无法建立起养老金制度的!以下是1980年以来各种计划生育方案下到2045年时的老年化程度比较:图片:1980年后的不同生育方案下的1个65岁以上老人对应的劳动人口(18-64岁)数图片:1980年后不同生育方案下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45年时的老年化程度比较:方案---------------------老人占总人口比例----1个老人对应劳动人口数2000年11亿人口方案-------------37.8%-----------------1.52人&&&& 2000年12亿人口方案-------------25.8%-----------------2.34人继续现行计划生育---------------29.3%-----------------2.17人1980年不实行计划生育方案-------19.3%-----------------3.24人现在停止计划生育---------------23.1%-----------------2.6人现在放开二胎-------------------25.3%-----------------2.35人2200年3亿人口方案--------------26.5%-----------------2.44人水寒博客专栏: 光明网《光明观察》周刊水寒文集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中山水寒]
[万里如虎]
[amiko2011]
[天山去折梅]
[黑色幽幽]
[反对权贵]
[穿越激流的人]
[娱乐八爪猫]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3:00 &&
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中国人口问题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吗?作者:水寒/中山水寒&&该文发表于光明日报网络周刊《光明观察》(网络周刊的文章可以另行发表,欢迎常规纸媒体发表此文):要点导读:1、中国解放后的高生育率是由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人口内在调控机制所致,不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2、1949年后中国人口比其他国家增加要快,更大程度是因为“死的太少”,而不是“生的太多”。3、中国人口并没有真的过剩。毛泽东的最大历史功绩就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人口资源,是现在中国经济起飞的本钱。4、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是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后是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5、任何国家在成为“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后生育率都会急剧下滑。1970年之后,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急剧下降的,1980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完全没有必要。目录一、前言―问题的提出二、调控人口的两只手决定了人口增长呈S形变化三、1800年以来中国、法国、英国对付人口压力的三种方式四、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解放初中国的高生育率五、中国人口“过剩”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吗?六、解放后人口快速增长原因--中国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一、前言―问题的提出在普通人眼里,中国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人口过多:近年电力短缺、粮食短缺,人们将之归罪于人口过多,但其实真正原因是1998年以来几年减少电力投资和粮食政策失误(请参看我的文章《从现在电力短缺看将来老年化》)。现在就业压力大,人们将之归罪于人口过多,其实很大程度是因为1979年以来的教育失误,教育投入之少是世界罕见,全世界190多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但中国却没有;而有限的经费又主要投入到高等教育,导致大学生和低素质人找不到工作,技术工人却奇缺,结构性民工荒已经开始。春运期间火车拥挤,人们将之归因于人口过多,其实真实原因是因为中国人均拥有铁路才5.5厘米,不及一支过滤嘴香烟长,在世界上排在100位之后,并且世界上有几个国家象中国这样人员流动集中在春节这样短的期间?中国近年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人们也将之归罪于人口过多,但其实中国环境污染是中国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意味着中国现在环境污染部分是发达国家转嫁过来的)。即便如此,中国森林面积在持续增长,沙化土地在开始减少。有人认为是为毛泽东鼓励生育造成人口过剩,1980年才不得不实行独生子政策,是对毛泽东错误人口政策的补救,要是没有毛泽东的鼓励生育也就没有后面的计划生育了。总之,人们认为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造成的,要是没有毛泽东的鼓励生育的话,中国生活水平早就赶上美国了,也没有就业压力,也没有环境污染了。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中国人口问题的由来,看看中国人口问题真是毛泽东鼓励生育的吗。二、调控人口的两只手决定了人口增长呈S形变化《诗经》“天生A民,有物有则”,任何事物都有内在的调控规律,人口也一样。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人口的数量,在古代通过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疾病和瘟疫等激烈手段(我们姑且称之为“左手”);现在通过不明原因的降低生育能力(我国不孕不育人群比例20年增10倍,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1%-2%上升至现在的12.5%,接近发达国家15%到20%的比率)、晚婚、离婚、避孕、养老社会化、养育成本增高、减少性生活(电视、电脑等娱乐活动)、降低生育愿望等温柔手段(姑且称之为“右手”)。人类文明的进步导致调控人口的手段由“左手”换成“右手”。图片:在过去“左手”引起的高死亡率的时期,人类繁衍非常缓慢,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民族相继灭绝,整个人类也曾几度到了灭绝的边缘,为了维持民族的生存,就必须有高生育率;而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掌握了对付传染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削弱了“左手”的力量,死亡率下降,寿命在延长,这个时期仍然维持高生育率的话,就会出现人口过度膨胀,这个时候“右手”的作用就开始显现。这种“左手”、“右手”交替调控的方式,决定了人口呈长S形变化: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两百多年的急剧上升期,然后是人口高水平平稳期。这种“左右手”交替过程中存在一个“窗口期”,这个时期生育率仍然高,但死亡率已经开始降低,寿命开始延长,这就是人口S曲线的上升期,这个“窗口时期”越长,人口增加越快,一个民族占全球份额越大。任何国家在这个“窗口时期”都会有人口压力,英国在18世纪处于这个“窗口期”时马尔萨斯写下人口论就是明证。但也正是这个“窗口时期”充满生机、活力,是一个国家国力上升最快的时期,大量年轻有活力的人口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创造力,在人口压力面前人类的创新精神是无止境的,18、19世纪欧洲处于这个“窗口期”的时候完成了产业革命,奠定现代文明的根基。现在中国和印度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这个“窗口期”,这个时期会涌现出大量的科技和思想的创新,对此要加以鼓励而不是打击。这个“窗口期”也是一个混乱的时期,一个容易出错误的时期,一旦失误将导致国家和民族从此走向衰败,因此为政者需要有清醒的头脑,树立起可持续的发展观。要是所有国家都是同样长度的“窗口期”的话,等于各国人口增长S形曲线是平行的,等人口平稳下来后各民族份额基本不变。1800年到1949年中国人口波动在4-5亿,属于S形曲线的下端;而发达国家却处于“窗口期”,人口快速上升,这段时间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是不断下降的。在1949年后发达国家已经到了S形曲线的上端,人口在低惯性增长;而中国却进入“窗口期”,人口快速增长,中国人口占全球比例恢复性增长,会有人口“膨胀”压力,但熬一熬也就过去了。要是不人为干预的话,中国人口在2040年左右达到S曲线的顶峰,中国人口占全球份额将会部分恢复。换句话说,西方国家人口增加早,平稳的也早,中国人口增加晚,平稳的也晚,最后人口平稳下来后中国占全球比例将得以部分恢复。中国的计划生育等于是人为主动缩短这个“窗口期”,减少“以人为本”的“本”。三、1800年以来中国、法国、英国对付人口压力的三种方式在17世纪之前,世界人口波动在低水平,中国人口一直波动在数千万,18世纪(康熙、乾隆时期)由于美洲高产作物(如土豆、红薯、玉米等)在中国得以普遍种植,使得粮食数倍增加,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大为增加,而政局稳定,“摊丁入亩”的税收政策解除了政府对人口的限制,等于减弱了“左手”作用,其时“右手”却没有出手,在这个“窗口期”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同期欧洲、亚洲等适合种植这些作物的国家的人口也增加迅速),1792年乾隆皇帝年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十余倍”。到1800年左右中国人口增加到4亿,占全球人口40%。但自从19世纪初开始,粮食增产再次达到极限,中国的洪亮吉在1893年写了《治平篇》、英国马尔萨斯于1898年出版《人口原理》,揭示了人口繁衍速度同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面对人口膨胀压力,中国、法国和英国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对策。中国由于地大物博,政府没有感到迫切的压力,采取不作为的方式(当时还是乾隆盛世,完全有潜力找出对策),听任人口重新由“左手”调控,在其后的一百多年由于战乱、疾病、瘟疫等,中国人口停止增加,到民国初期仍然只有4亿(占全球25%),到1949年增加到5.5亿,现在为13亿(占全球20%)。法国采取被动措施,通过加强“右手”力度,减少人口出生。按照孙中山的说法:“法国人因为讲究快乐,便极欢迎马氏(马尔萨斯)的学说,主张男子不负家累,女子不要生育。他们所用减少人口的方法,不但是用这种种自然方法,并且用许多人为的方法。法国在百年以前的人口比各国都要多,因为马尔萨斯的学说宣传到法国之后很被人欢迎,人民都实行减少人口。所以弄到今日,受人少的痛苦,都是因为中了马尔萨斯学说的毒。”而人口密度最高、资源最缺乏的英国面临的压力最为急迫,采取主动措施减弱“左手”力度,完成产业革命,建立殖民地,一方面从殖民地获取粮食,另一方面通过移民缓解本国人口压力。换句话说,法国是自动缩短“窗口期”,而英国是尽量延长“窗口期”。英法两国对付人口压力的两种方式产生的后果截然不同。1800年法国人口2744万,英国人口1500万左右(其中本土人口1000万左右,移民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500万左右)。现在英法两国本土人口均为六千万,就是说这两百年,法国本土人口增加2.2倍,英国本土人口却增加6倍。而法国移民远远比英国移民少,比较集中的是加拿大的魁比克省。现在美国人口2.957亿,加拿大3280万,澳大利亚2000万,新西兰400万,美国、加拿大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40%以上,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70%以上。那么最为保守估计,1800年的时候1500万英国人现在的后裔有2.1亿,增加14倍(同期中国人口只增加3.2倍)。而法国加上移民后裔也只增加2.5倍左右,就算现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中10%是法国移民,最乐观估计也绝不会超过3.5倍。法国是有名的人口停滞之邦,也是世界上人口结构最早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的国家。原本是欧洲一支方言的英语已经成为世界语言,而原本辉煌的法语却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西班牙语却因为拉美等地西班牙语人口的快速增长变得越来越重要)。 英国移民固然占有世界的主要资源,但对全人类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近代科技、制度的进步主要都是英国和美国这个英语国家所引发的,全人类受益。还是我那句话:人口爆炸导致科技爆炸。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明朝政府空有全世界最强大的海军,但不主动出击,反而因为惧怕倭寇的侵扰而被动闭海,明朝中期延续到晚清的闭海政策使得中国失去制海权,屡受列强欺辱。从英法两国的人口政策和中国在制海权上的失误看,“主动”与“被动”确实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科技不断进步,单位土地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不断增加,中国现在对人口的相对压力远比当年英国要小,在资源、市场已经全球化的今天,难道我们还要被动单独减少我们民族的人口?纵观中国人口史,中国人口是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一百年左右的快速增长期(),一百多年的中水平平稳期(),十几年的低速增长期(),三十年的快速增长期(),然后是低惯性增长期(),最后是:A、高水平稳定期(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的话)B、缓慢减少期(停止计划生育但不鼓励生育的话)C、快速减少期(继续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四、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解放初中国的高生育率中国人口在停滞了一百多年后,于1949年后再次快速增长,由1949年的5.5亿增加到1959年的6.6亿,1970年的8.5亿,1976年的9.5亿,再到1980年的10亿。一些人产生了恐慌心理。惊呼中国已人满为患了,并不假思索将人口问题归到毛泽东身上, “错批一人误增三亿”的谣言广为流传,意思是毛泽东1959年“错批”马寅初,从而“误增三亿”人口。中国人口由1950年的5.63亿增加到1980年的10.01亿,增加1.78倍;与此同时中国台湾地区人口798万增加到1785万,增加2.24倍,大陆怪毛泽东,那么台湾怪谁?我在《历史表明马寅初人口论是错误的》(,)一文已经驳斥了这种观点。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人口快速增加的。社会越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生活水平低,死亡率高,就必须有高的生育率才能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养育孩子相对成本也低,生育意愿也高;社会越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死亡率低,社保制度健全(social security),养育孩子相对成本高,生育意愿低,生育率也就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普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中国古代风水学就有“财丁不可两旺”的说法。国际上一般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人民生活质量。人类发展指数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一是指人均收入,通常是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际美元值,反映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可资利用的物质财富的多少;二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以反映卫生发展状况;三是总入学率和识字率,以反映教育发展水平。国际上将人类发展国家分为三类:一是低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0.5之间;二是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51~0.79之间;三是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0.81~1.0之间。我根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资料(),比较了世界各国的HDI和总和生育率,发现HDI越高,生育率越低。低水平人类发展国家生育率都非常高。比如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HDI在0.9以上,但平均总和生育率只在1.5左右;布隆迪、尼日尔、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的HDI在0.3左右,平均总和生育率在7.0左右。图片:纵向来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随着HDI的提高,进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行列后,都经历过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化(从“窗口期”进入S形顶端)。比如日本,HDI在1870年为0.16,在1913年的时候为0.381,当时妇女平均都是生育6个左右孩子,即使在1940年代,HDI为0.5左右的时候也还平均生育5个左右孩子,但是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HDI在1950年突破0.607(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生育率急剧下滑,整个1950年代平均只有2.5左右,现在HDI为0.943,生育率下降到不到1.3了。同样,韩国在年代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但随着经济的起步,HDI在1975年达到0.707,1985年达到0.78,生育率在1970年代急剧下滑,到1985年只有1.67,现在竟然不到1.2。泰国在1960年代总和生育率还在6.0左右,19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生育率急剧下降,HDI增加到1985年的0.678(相当于中国1990年代初期水平), 1995年的0.749(相当于中国2002年的水平);生育率下降到1985年的2.3,1995年的1.95。印度在1970年之前与中国一样平均每个妇女生育6个左右孩子,经济发展比中国缓慢,但生育率也在1970年代开始缓慢下滑,现在印度的HDI相当于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生育率只有2.78了。两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中华文化圈国家和地区(韩国、香港、台湾、泰国、越南等)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低;曾经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低。  人类发展指数的国际比较() -------------------------------------------------------------------------- 国家--1870-------1975---1980---1985--------中国--xxxxx--xxxxx--0.159--0.525--0.558--0.594--0.627--0.683--0.728--0.755印度--xxxxx--xxxxx--0.160--0.412--0.438--0.476--0.513--0.546--0.577--0.602日本--0.160--0.381--0.607--0.857--0.882--0.895--0.911--0.925--0.936--0.943美国--0.467--0.733--0.866--0.867--0.887--0.901--0.916--0.929--0.938--0.944俄罗斯xxxxx--xxxx―xxxxx―xxxxx--0.809---0.827--0.817--0.770--0.781--0.795--------------------------------------------------------------------------中国的HDI在1950年才0.159,经过25年的努力,在1975年HDI达到0.525(相当于美国1880年左右的水平)。就是说中国在1970年之前属于低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在这个发展层次的国家都是6.0以上的高生育率的。而1970年之后,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水平人类发展国家,即使不实行计划生育,生育率也会急剧下降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凭减少人口提高HDI的。美国HDI从1870年的0.467(中国1960年代水平)增加到1913年的0.733(中国现在的水平),花了43年;日本HDI从1870年的0.160(相当于中国1950年水平)升高到1950年的6.07(中国1980年代中期水平),花了80年。中国和印度HDI在1950年时候没有差别,两国主要差别出现在1975年前,而这段时间两国生育率没有差别;现在中印之间的差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改革始于1979年,而印度始于1991年,中国经济比印度早起步十几年;印度的年轻人口结构赋予印度巨大潜力,而中国却已经开始迈入老年化社会,2030年之后印度可能超过中国,然后将中国拖在后面越来越远。可见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差别并不是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中国的计划生育并没有为提高HDI做出贡献,因为中国是以三倍的成本培养一个劳动力;并且过去二十多年时间是高就业压力的时候,减少养育新生人口的时间并不能增加社会财富,而只能增加就业压力。正如胡鞍钢所指出:“在构成人类发展指数的三项指标当中,教育是一项最为关键的指标。教育本身就是人类发展水平高低的一项衡量指标,同时教育对于提高人民的收入和提高预期寿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教育既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发展的手段,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与手段的统一,在人类发展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邓小平也说过:“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素质低,人口就是沉重的负但;素质高,人口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怎样才能变人口负担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矛盾转化的条件就是教育。相对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来说,1979年之前中国的基础教育做得令人刮目,基本上是免费义务教育(参看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农村离免费义务教育有多远?》()。然而中国在1980年实行严厉计划生育后却同时降低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初中毕业生上高中的比例一下子降低了很多,国家对教育投入之少是世界罕见,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3%,比非洲穷国都少,低于世界平均5%的水平,低于联合国要求的6%,教育成了家庭的主要负担,导致现在还得靠出卖廉价劳动力。而有限的经费由主要投入到高等教育,导致大学生和低素质人找不到工作,技术工人却奇缺,结构性民工荒已经开始。要是将1980年开始的计划生育和教育失误在一起看的话,等于中国白白减少1.3亿人口,即减少今后劳动力的数量,又降低劳动力的素质,白白牺牲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中国人口“过剩”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吗?新中国成立之际,美国艾奇逊暗示,中国政府解决不了自己的粮食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才有出路。艾奇逊这些言论在当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毛泽东针对艾奇逊的观点,针锋相对的指出:“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口太多的缘故么?古今中外有过很多的革命,都是由于人口太多么?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很多次的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大多么?美国一百七十四年以前的反英革命,也是由于人口太多么?”、“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革命加生产即能解决吃饭问题”、“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1980年代,毛泽东的上述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被一些人认为是毛泽东主张人口越多越好、鼓励生育的主要根据。其实毛泽东的这些讲话只是为了消除艾奇逊言论的负面影响,并不表示真的鼓励生育。同样,针对核威胁,毛泽东也说过“不怕死人”的话。说什么并不表示做什么,要看当时说的目的。并且毛泽东否定中国人口过剩的观点本身并没有错。三联书店在2000年出版《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作者为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之子李中清。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非常详尽的数据和严谨的分析,证明了中国在过去的三百年间,即使在清朝后期,也根本没有过“人口过剩”。马尔萨斯的中国人口观是完全建立在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极度无知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不是一直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不是一直强调“再穷不能穷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吗?不是一直强调“发展卫生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吗?要是单纯根据领导人说的话,那现在中国应该早就是一个科技、教育强国了,医疗卫生也应该取得很大的进步了。事实怎么样? 改革开放以来对科技和教育相对投入急剧下降,是世界上罕见的少,在全世界191个国家中,有170多个国家都做到了免费义务教育(而我国HDI排名85位),而偏偏我们没有做到。按照卫生部长高强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的话,在改革开放之后卫生医疗是倒退的。同样,1990年代以来,多位领导都说过“最头疼的是农业问题”之类的话,看起来相当重视农业了,农民收入应该稳步上升了。但事实上,自从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不断“非洲化”,现在农民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可见对评价一个领导人的功绩不能光看“说什么”, 更要看“做什么”。胡主席低调地取消收容制,是在真正地关注人权,连美国总统布什都说胡主席对人权等问题是 “深思熟虑” (thoughtful)的;温总理替农民讨工资,取消农业税,承诺免费义务教育,这是在“做”,不光是“说”。闲话少说,我们看看毛泽东成功鼓励生育了吗?我上面已经说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国解放初的高生育率。18世纪全球人口快速增加的时候,欧洲妇女平均生育8、9个孩子,中国妇女平均只生育6个孩子,说明中国妇女现实极限生育率(不是生理极限生育率)只能在6.0左右。现在非洲国家马里、尼日尔等国的HDI为3.0左右(相当于中国1960年代初的水平),但生育率为7.0左右。说明我们种族的生育能力并不强。其实中国只在1953年之前稍微鼓励过生育(战后大多数国家都这样)。但1950年到1953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仍然只有6.0左右(这几年分别为5.81,5.7,6.47,6.05),与1949年之前没有差别,也与当时的韩国、越南、泰国、巴西、印度、新加坡、中国台湾没有差别(这些国家和地区当时生育率都在6.0左右)。难道这些国家和地区也鼓励生育了?可见中国当时鼓励生育起效不大(因为当时本身就接近极限生育水平,再鼓励也没有用;何况当时也没有明确鼓励生育和增加人口的政策和主张)。在1971年中国开始计划生育(生育率在1970年代中期开始急降)之前,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仍然只有6.0左右)与印度、韩国、越南、泰国、巴西仍然没有明显差别。1971年,以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商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为标志,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中国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快速下降到1979年的2.75(与现在印度差不多)。可见中国人口“问题”并不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很多人认为要是在1950年代开始就采纳马寅初的观点控制人口就好了。我已经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马寅初人口论的错误,幸亏中国没有采纳马寅初的理论(《历史表明马寅初人口论是错误的》,)。此外,医学条件也不允许中国在1950年代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当时中国连避孕套都不能生产,绝大多数妇女都是靠接生婆接生,只有顶级医院能做人工流产手术,总不能将育龄妇女都置于生命危险之中?总不能将生下来的孩子都掐死吧?在1970年代中国医学条件才开始成熟,避孕设施才有条件普及,才能比较安全地实行计划生育。即便当时中国没有毛泽东,而是一个西方式的议会,马寅初的提议既违反西式的“人权”法则,又违反中式传统道德,有一丝一毫通过的可能吗?所以将人口问题算在毛泽东身上加以谴责是十足的诬蔑。毛泽东是共和国的奠基人,是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核心,纵容对毛泽东本来正确的方面的污蔑,难道不怕动摇共和国的根基?六、解放后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既然不是因为毛泽东鼓励生育,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口在解放后增长速度比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如印度)要快?我们来分析一下人类发展指数(HDI)的三个指标。HDI主要用三个维度来评价人类发展:能否过一个长寿而健康的生活,是否接受很好的教育,是否拥有体面的生活水平。因此,这个指数不仅包括收入本身,而且包括预期寿命、入学率和识字率等其他指标。图片:建国初婴儿死亡率为20%(现在2.55%),孕产妇死亡率为1500/10万(现在50.2/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5-30%(%),人民平均寿命1949年为35岁。可见解放初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致的,都非常低。1949年之后,由于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医疗卫生和教育当时在发展中国家名列前茅,最近世界银行仍然高度评价中国当时的医疗进步),死亡率(包括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急剧下降,寿命显著延长,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延长到1976年的65岁,1980年的68岁,再到现在的72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世界平均预期寿命只从1949年的47岁延长到1976年的58岁、现在的67岁,中国寿命延长明显快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印度预期寿命现在都还不到64岁。并且中国的这种社会进步主要是在1979年之前所取得的。可见当时社会发展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而根据联合国发展署的最新资料,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发展(医疗、教育等)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中国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进步却没有使贫困人口受益。特别是没有能够将创造财富和提高收入转化为更快地降低儿童死亡率。在废除了公费医疗体制之后,中国70%到80%的农村家庭没有医疗保险,这方面的缺失导致了婴儿的不必要死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在评述联合国报告时表示,虽然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发展很快,卫生医疗却是倒退的。虽然中国妇女生育率与越南、泰国、巴西、印度等地区没有明显差别,相对于中国本国1949年前也没有明显变化,但由于死亡率降低、寿命延长,人口快速增加,中国人口从1949年的5.5亿增加到1970年的8.5亿、1980年的10亿。换句话说,1949年后中国人口比其他国家增加要快,更大程度是因为“死的太少”,而不是“生的太多”。一定要将现在的人口压力归因于毛泽东的话,那只怪他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降低太多了、将寿命增加得太多了。尽管农业技术、农田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的进步,但粮食增长仍然落后于人口增长。很多农业技术(包括杂交水稻)还在研究阶段,有些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化肥厂等)还在建设当中,加上某些经济政策的失误,这种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明显,在文革高峰期的1971年,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平均每个妇女生育5.8个孩子)快速下降到1979年的2.75(与现在印度差不多)、1980年的2.24。就是说在1980年时候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接近世代更替水平(平均每个妇女生育2.1个孩子,考虑单身、不孕等因素,主流家庭生育三个孩子)。而伴随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意愿将不断降低。由于寿命增加在延缓(中国寿命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只要维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人口在低惯性增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增长。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步得以解决。比如1976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稻区推广,粮食大幅度增产。可见1970年代的计划生育的阶段性任务到1980年时候已经完成,毛泽东的人口政策已经将高生育率这只“蛇”打死。1970年代这样的宽松计划生育到1980年的时候应该逐步停止而不应该再强化。其实毛泽东时代的那种将社会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的发展模式(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等),是不利于当时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并且会成为“不会抓经济”的话柄,因为要将婴儿抚养成人需要付出抚养成本和教育成本,“十年育树,百年育人”,这些投入需要20年才能转化为经济力。但对当时的困难,熬一熬也就过来了,从民族长远利益来看,那些投入是战略投资。人口从来就是战略资源,只是很多人视而不见而已。中国人均GDP只有1200多美元(依照购买力也只有$5000),比突尼斯等很多穷国还少,但中国领导人仍然能够得到国际社会尊重,出访美国等国可以到一流大学演说,而非洲小国领导可以吗?海外中国人仍然感到祖国的强大。诚如仲大军先生所指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中国与世界打交道主要依靠得是什么?(不是资金,不是技术,不是资源),实际上是人口,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就是仗着如此大量的劳动大军,中国成了世界工厂,成了世界经济的生产基地。一旦中国人口这一宝贵资源减少,影响的将不仅是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而是整个全球经济”。为政者将这个优势发挥到了极至,却说什么人多是问题。水寒博客专栏: 光明日报《光明观察》周刊水寒文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3:00 &&
以人为本,用科学的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光明日报网络周刊《光明观察》(共9万字)观点摘要导读:1、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物质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政治、经济、国防、文化、民族心理的安全都依赖于人口安全,以人为本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人口安全意味着要“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维持人口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孕人口比例,每位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妇女应该生育3个孩子。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就相当于掠夺性利用人口资源。2、人口有其内在调控机制。人口呈长S形变化,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两百多年的急剧上升期,然后是人口高水平平稳期。随着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生育愿望降低,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到达人口顶峰(有些国家开始下降),发达国家都绞尽脑汁鼓励生育;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还处于增长阶段;中国本来应该与印度一样还在紧近顶峰的增长期,但中国的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过早地到达了由增长向减少的过渡阶段。在这种情况还实行计划生育,今后人口减少的势头无法控制。中国人口占全球份额由传统的1/3降到到了二十世纪初1/4,再降到现在的1/5,二、三十年后将降到1/6。在我们囔着人口过多时,我们占全球的比例下降了一半。3、边界是暂时的,人口是长久的。对汉族的不对称计划生育以及汉族外移将导致汉族在西北的比例越来越低,民族问题将变得非常严重,威胁西北边界安全,我们几代人稳定边疆的努力将变得前功尽弃。4、1979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比世代更替水平稍高,通过发展经济、提高教育可以很容易地降低生育率,八十年代就没有必要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解决人口问题的毛泽东人口思想是没有错的。5、计生委80年代以来就没有掌握过真正的生育率资料,根本不采纳客观的生育率资料,计生委现在宣称的1.78的生育率资料是从教育部、卫生部借来的(专门抓老鼠的猫竟然要狗来教怎么抓老鼠)。事实上将七十年代以来的国家统计局和计生委历次调查的客观生育率资料直线回归,R2值超过0.9!说明客观资料是可靠的,1990年左右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现在只有1.3左右了。6、全球人口增加只是近两百多年的事情,在这两百多年中国妇女平均终身生育率在6.0左右,中国人口由传统的数千万增加到现在的13亿;以现在的1.3的生育率,也只要两百多年就可以恢复到数千万。在人口爆炸过程中由于有足够人力从事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在进步;而人口萎缩时也必然导致科技进步的减速和经济的萎缩。可见,老年化比人口爆炸危害还大。7、计生委以超生个例来误导舆论。事实上即使都允许生两胎,并且也都生两胎,没儿子的继续生下去直到有儿子为止,总和生育率也只有1.91。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决定了生育愿望(目前生育愿望农村平均1.8,城市平均不到1.6,上海只有1.1),要是只允许生两个,实际生育率能到达1.5就不错了;都允许生三胎,生育率也难以到达2.1;现在停止计划生育是不会造成人口膨胀的。国家目前的由“多生罚”向“少生奖”的政策转变是依据计生委的1.78的生育率,但既然现在只有1.3左右的生育率,得彻底停止计划生育,并采取适当鼓励措施。千万不要忽视计划生育长期宣传和经济发展所培养的丁克文化,丁克文化对社会的危害远比超生严重。8、人口的结构比数量重要,生育率比出生率重要。从关注生育率还是出生率可以看出一个政府是否是为历史负责。计划生育关注的是数量和出生率,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强行降低出生率,使生育率远离更替水平,后患无穷:人口老化和减少,创新力降低,劳动生产率的降低,经济发展受阻,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力降低等等。计划生育还威胁中国边界安全,降低了人口素质,加大了出生性别比,威胁着今后的社会持续发展,破坏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激化了干群矛盾,畸化了家庭结构,破坏传统中华文化和价值观念。由于人的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核心,计划生育动摇了国本,今后大多数社会问题可以概括成一句话:都是计划生育惹的祸。9、计划生育不仅使中国过早地进入老年社会,更为严重的是腰斩了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使中国过早地进入低生育愿望时期,后患无穷。10、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导致了中国现在的就业压力(当初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矛盾的滞后性决定了现在50多岁可以退休)和今后的老年化压力。现在的抚养比是历史上最低的,几对夫妇养一对老人,一对夫妇又只抚养一、两个孩子,这是现在经济腾飞的原因之一,但却是透支今后可持续发展能力。停止计划生育一举两得:缓解现在的就业压力和今后的老年化压力。11、科技的提高不能解决老年化问题。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人类几千年历来如此。法国、德国、日本比中国发达,但现在这些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年化。12、寿命延长不会成比例延长工作时间,尤其是今后智力经济时代。比如平均寿命只有60岁,只在生病时候需要抚养;平均寿命80岁,至少有十年需要抚养。因此寿命延长,工作年龄并没有相应延长,养老负担更重。13、养儿防老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从全社会角度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仍然正确。既然养老已经社会化了,养育小孩也必须适当社会化(通过税收政策),否则没人愿意养育小孩了。政府和媒体给人一种假象:少生、不生孩子是光荣的,是不影响今后养老的。中国人口多,但今后需要养老的人更多,说是老有所养,但在年轻人口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谁来养呢?14、中国在可见将来不可能能建立起西方目前的养老制度。西方开始建立养老制度时候年轻劳力有余(直到六七十年代都还是人口爆炸),纺棰形的人口结构(中间劳动人口多,需要享受福利的老人少)能保证这种福利制度,但现在生育率持续维持在低水平,人口结构呈倒三角形(老年人口增加,劳动力减少),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开始出现问题了。就是现在,问题也才露出芽来,因为现在的劳动人口(还是以前高出生率时候生的)仍然足以维持养老金制度,但现在的劳动人口到老时候却不能拿回养老金,因为下一代人不够。法国已经将退休年龄延迟到70岁了。再不停止计划生育,中国今后80岁能拿退休金就不错了。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是无法建立起合理的养老制度的。15、现在国家只承担城市人口中几千万老年人的退休金,而又有七、八亿劳动人口为后盾(通过纳税)。可以说现在中国城市退休人员是历史上相对待遇最好的,有人因此得出养小孩没有用的结论,事实上完全是错觉。现在农村也因为有多个子女养,问题也不大。等现在年轻人到了老年(城市化达到70%以上),政府将承担所有四亿多老年人的养老金,而此时年轻人口又数倍减少,总理怎么当?不要忽视今后弱势老年群体对社会的潜在破坏力。16、既然现在生育率已经降低到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为什么人口仍然在增长?解放后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不光是当初的高生育率,更主要是人均寿命由35岁升高到现在的70多岁。中国现在人口增加,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相对我们的父母辈(六、七十年代每位母亲生育5、6个孩子)有增加,但相对我们来说是减少的(1.3的生育率意味着下一代只相当于我们这一代的60%)。由于我们父母都还没有去世,他们人口比我们少很多,就算我们每对夫妇只生半个孩子,人口总数也会增加一段时间。但等我们父母辈到了七、八十岁开始去世时候,人口将会一下子负增长,并且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的低惯性增长是急剧减少的先兆。17、计划生育并没有降低社会成本,而是以三倍的成本为将来培养一个劳动力,这也是中国现在养小孩为何这么贵的重要原因。社会要持续发展,首先人口得稳定,一个家庭得养育三个孩子,一个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意味我们社会分配制度和消费心理有问题。18、在人们印象中,中国人特别重生育,事实刚好相反。18世纪中国妇女平均比欧洲妇女少生2、3个孩子;从海外华人看,在现代经济和福利制度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生育文化不堪一击,现在海外华人的生育率几乎是所在国最低的,这与我们的民族心理有关。从我呼吁海外华人多生孩子所遇到的阻力看,中国政府今后要鼓励生孩子难度远比欧洲国家要大。19、人类几千年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没有质的变化,印第安人的伟大农业成就导致近两百年来的人口爆炸,人口爆炸再导致科技爆炸和传播的加速,这就是近代科技加速发展的原因。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的消耗也增加,这种消耗增加只是“加法”地增加;但更重要的却是使目前的“非资源”变为新的资源,这种新资源的增加却是“乘法”地增加的。这也是为什么近代人口不断增加,而生活水平反而不断提高的原因。20、经济水平并不完全由人均资源决定的,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足够的人口是经济繁荣的必要保证。无能的将军管不了太多的兵,韩信决不会嫌兵太多。21、从游牧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承载同样人口所需要的土地在数倍数倍地减少。近两百年人口在快速增长,但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说明科技的进步、经济的成长远远比人口增长快。何况现在人口增长已经减缓,科技的进步却还在加速,谁能断言中国人口上限?再说,相对日本、韩国、越南、欧洲国家,中国的人口过多只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谎言。22、中国目前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增加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农村的生态却在改善。从全球看,环境污染也没有人们想象的严重。23、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发达是人口少的原因,希望中国能将人口降低到三、四亿,然后过上美国现在的生活。其实这种想法非常肤浅。一方面,客观上中国的人口已经很多了,不可能象切蛋糕一样把现有的13亿在保持年龄结构不变的情况降下来,现在的计划生育其实只能降低生育率,减少新生人口,意味社会持续老化,等人口以这种方式减少后,有生育能力的年轻人比例已经很低了(很容易惯性地降到几千万乃至灭亡),人口结构已经是不可持续发展了(抚养比将达到历史最高,没有创新能力了,也缺乏生育小孩的愿望了);另一方面,美国的发达根本不是因为人口少,相反,美国正通过鼓励生育和移民增加人口。24、不用说中国人口减少到8亿,即使3亿甚至几千万,要想保证现有的生活质量,现有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不过是多维持几十年罢了,因此现在人类要存在和发展只有一条路可走(是不可能走回头路的):依赖于科技进步开发新资源(将现在的非资源转为资源),而科技进步依赖于足够数量、合理结构的高素质人口。投资贫困地区的教育将是国家最佳投资。25、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资源,即使中国一个孩子都不生,民族自杀,留着资源给美国,美国也不过多用几十年。干吗要为了其他国家多用几年现有资源就民族自杀?别人也不会感谢你的,因为谁都知道对于现代社会,竞争现有资源只是暂时的,长远看,节流不如开源,人口减少意味着开源的智力也减少。中国人口减少对全世界来说都是悲剧。26、今后商品中单纯的与自然环境直接相关的产品的比例将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产品比例将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人口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人力资源将是今后最宝贵资源,合理的教育将使人口包袱变为财富。27、近年粮食的减少不是耕地问题,而是农业政策问题。要从全球化角度看待农业分工。28、我不是人口学家,为何能挑战计生委?因为我坚信人口的自我调控规律,这种规律就象母乳喂养一样是最自然可靠的(虽然机制不很清楚),几千年来如此,在现在的发达国家如此,在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也如此;计生委和众多人口学家列出了很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复杂模式,这些模式象麒麟一样完美,就象当年宣称的人工奶粉一样(蛋白质、脂肪、淀粉等都比母乳要高)。到底谁对?请奥康姆剃刀作判断:就是如果对某事物有两种可能的解释,其中之一比另一种简单,则应该选择简单的解释。因此我的简单思路更符合“奥康姆剃刀”的“思维经济原则”。“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我不钻进计生委和人口学家的理论套路,才能看出计划生育的荒谬性。29、现在虽然已经知道计划生育的危害性,但还有专家还说:“计划生育毕竟是基本国策,要改起来哪有那么容易?”,给人一种“顽固到底”的感觉。说要想确定无疑地证明计划生育是错误的,恐怕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问题是,等经过周密研究发现工喂养确实不好,想改回母乳喂养时,已经吸不出奶了(孩子隔了几天不吸奶就会断奶的),计划生育的宣传已经将生育愿望折腾得只有这么高了。亡羊补牢,越快越好,再不立即停止计划生育,更待何时?30、评价一个领导人历史政绩不同时代有不同标准。长期以来土地资源是最宝贵资源,开疆拓土的圣君、名将名垂青史;近代政治制度成为发展的瓶颈,华盛顿奠定美国民主制度,世人敬仰。但今后最主要资源是人力资源本身,要是能在人口问题上拨乱反正,将是功近而德远。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出现失误还有弥补的机会,人口问题的失误几代人也承受不了,中国有句老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现在学者和媒体似乎只关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忽视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8:39:51编辑过]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6:00 &&
先顶起来再看!水寒的文章对破除拙劣的强制一胎“必要性”的谎言很有必要!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07:00 &&
社会要可持续发展,人口本身必须持续发展。中华民族民族能够繁衍下来,就是因为我们成功地建立了确保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生育文化的社会制度。对于现在社会来说,要保证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育人口比例,主流家庭应该生育3个孩子。然而我们现在却失去了人口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方面是因为计划生育的限制,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制度的原因使得主流家庭养不起三个孩子。即使我们民族还在原始社会时,这种情况都不曾出现过(出现过的民族都已经灭绝),但这种情况却在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出现了,说明我们的改革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改革成功的标志是“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这首先是人口本身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生育能力的家庭平均养育三个孩子)。因此改革成功的金指标是:主流家庭能够轻松地养育三个孩子。令人鼓舞的是,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指出:“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全力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毫不迟疑地改”。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提纲挈领的意义。从对付SARS到这次医疗改革的重新评估,都体现出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0:00 &&
人口增长有其内控机制,人口有其自身调控机制,就象母乳喂养一样是最自然可靠的(虽然机制不很清楚)。对内在的规律要是没有研究透切,应该加以尊重而不是人为改变。计划生育是多出的“第三只手”,至少1980年的计划生育是没有必要的。有人说我是在战场长满鲜花的时候再来指评哪一枪打歪了(比如1980年预测到年都不会出现老龄化,但中国1999年就开始老年化,明显这一枪打歪了),放马后炮。但要知道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人口问题本身是慢性问题,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计划生育政策强行破坏人口自控机制,是将“人”为枪靶子的,一枪打歪就影响无数无辜性命,影响无数家庭的养老,影响世界民族构成,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自然生育相当于母乳喂养,计划生育相当于人工喂养。只有在母乳短缺时候才考虑人工喂养,即便如此,也得非常小心的选择何种代乳品。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时候才需要非常慎重,需要仔细地研究计划生育的后果,但当时是非常草率的,选择的是一种非常差的方案(连牛奶、羊奶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了米粉),现在问题出来了(米粉喂养引起大头娃娃),需要调整政策了。这个时候,一些有良知的人口学家可能是出于策略考虑提出了二胎方案(用牛奶代替米粉);我提出了恢复母乳喂养;李小平、李伟雄等人仍然坚持米粉喂养,李小平现在反过来要我提出母乳喂养比米粉喂养的好处,岂不滑稽?二胎方案的人口学家对计生委说,你就别卖米粉了,改卖牛奶粉,利润虽然没有以前卖米粉那么高,但毕竟还有赚头的。我主张恢复母乳喂养,计生委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要是说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是因为认识水平问题的话,那么现在还坚持计划生育就不仅仅是水平问题了,而是道德问题了,是个人和部门(计生委和人口学界)利益问题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2:00 &&
相对于医疗、教育等问题来说,停止计划生育并不需要太多的投入,但是政治收益却是巨大的(功近而德远!)。卫生部、教育部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功能部门,即使现在出现问题,也只能加以改进使之恢复功能,这个过程是需要小心谨慎,既要修复功能,又要防止进一步损伤功能;而对于正常社会来说,计生委根本不是功能部门,是个赘生物,外科手术切除就可,停止计划生育只涉及计生委系统这个小部门的利益,不存在后遗症的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调整人口政策将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标志,人口政策的调整程度将反映“以人为本”的深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3:00 &&
理论好多,不切实际实际是:今年2005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25年了,实际人口已经达到14亿以上,我想知道,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中山先生凭什么保证不超过15亿??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6:00 &&
要是当年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世界就是我们的了,哈哈哈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7:00 &&
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谁都知道,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那适龄工作的人员将增加至少1倍,请问中山先生谁给这些人工作,或说 谁能给口饭他们吃??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2:00 &&
文章提交者:xymy     计划生育搞了20多年了 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依然没有多大变化    少生了20年的孩子 我们来看看    孩子少了 上学应该更容易了吧 应该免费义务教育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工作应该更好找了吧 收入应该更多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医疗应该更有保障了吧 看病住院不用担心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住房压力应该更小了吧 人人有其屋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环境美化的更好了吧 污染 应该没有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父母压力小了吧 大家应该都小康了吧 没有         再来看看    孩子少了 学费更高了     孩子少了 房子更贵了    孩子少了 医疗更享受不了了    孩子少了 环境更破坏了        指望计划生意减少人口来提高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     搞这种全世界仅有的大试验             纯粹扯淡!!!!!!!!!!!!!!!!!!!!!!!!!!1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2:00 &&
文章提交者:williamhill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谁都知道,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那适龄工作的人员将增加至少1倍,请问中山先生谁给这些人工作,或说 谁能给口饭他们吃??*************************************************************又来了,究竟是国家养活人民还是人民养活国家,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在迷糊。难道你的饭是国家给的?你老公误员?来挣五毛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3:00 &&
楼主是个城府极深的人,小心为妙现实情况是,有基本知识的年轻人,那怕是在城市里生活的农村人,都不愿生2胎以上我支持计划生、育,但是现行的手段极度残忍,罪行令人发指,必须废止,历史将做出公正的裁判只有现代化的教育,才是解决人口膨胀的唯一手段未来学者托夫勒说过:资本主义可能是最好的避孕药,请自己去理解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5:00 &&
直到最近,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还说中国近年每年出生人口仍有八百万至一千万,相当于两年产生一个澳大利亚人口,六年产生一个英国的人口();但赵主任却难道不知道中国目前每年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瑞典人口,今后几年每年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比利时人口?赵主任难道不知道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都是1970年以前出生的,与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计划生育却影响他们的养老),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25:00 &&
文章提交者:xymy     计划生育搞了20多年了 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依然没有多大变化    少生了20年的孩子 我们来看看    孩子少了 上学应该更容易了吧 应该免费义务教育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工作应该更好找了吧 收入应该更多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医疗应该更有保障了吧 看病住院不用担心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住房压力应该更小了吧 人人有其屋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环境美化的更好了吧 污染 应该没有了吧 没有     孩子少了 父母压力小了吧 大家应该都小康了吧 没有         再来看看    孩子少了 学费更高了     孩子少了 房子更贵了    孩子少了 医疗更享受不了了    孩子少了 环境更破坏了    ==========================反之如何?
共 61112 次点击,2111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160542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6990 / 昨日发帖:26792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要是当年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会怎么样?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计划生育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