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sunrise印度制药公司司吗?

印度matco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制药公司_百度知道中国印度两国制药业对比分析及启示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近年来,不断出现有关印度药品冲击我国制药企业的报道。业内不少人士惊呼:印度制药业不久将成为我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为此,商务部收集了印度制药工业的有关资料,并对中印两国制药业进行比较,期望从对比中找准我国制药工业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从对比中借鉴印度制药工业发展的有益经验,进一步促进我国制药工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印两国制药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比较  中国与印度同处亚洲大陆,人口都超过10亿(中国12.78亿,印度10.26亿),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增长率约6%。2001-02财政年度,印度全国GDP总量为4800亿美元,人均GDP约468美元。中国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2002年GDP达到12382亿美元,人均GDP约964美元。2002年印度人均药品消费约3美元,中国约10美元。另外,中印两国均拥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和大量具有管理才能和技术专长的高素质人才。从人口、经济发展历程等方面看,中印两国国情十分相似,这些为两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使两国制药工业趋同,竞争更激烈。  二、中印两国制药工业对比  中印两国的制药工业在制造能力上都已进入世界大国行列,尤其是大宗抗生素的生产,两国基本能左右国际市场行情。但两国的药品研发能力均较弱,均是世界上非专利药物的主要生产者。其药品的生产技术、质量在第三世界国家名列前茅。中国能生产1400多种原料药,4000余种制剂产品,8000余种中药,并且在维生素、解热镇痛药物、激素类药物、青霉素及其β-内酰胺类药物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印度能生产的原料药超过400种,印度的民族药总数也超过1000种,印度在磺胺类药物、部分大环内脂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部分解热镇痛药物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在全面推行GMP,有2000余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印度医药工业也拥有良好的设施,有20多家制药商得到美国FDA的合格认定。   (一)从企业方面看:据印度制药商组织公布的数字,印度目前有2万余家制药企业,是中国制药企业数的3倍。印度制药企业两极分化严重,90%以上是作坊式小企业,以私营为主,布局分散,但也不乏像Ranbaxy、Cipla、Sun Pharmaceutical、Dr Reddy这样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制药企业。中国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按现行的标准,中国中小企业所占比例86.8%,在国际上能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很少,中国最大的制药企业哈药集团2002年销售收入66亿元(合8.1亿美元);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Ranbaxy公司2002年销售收入7.64亿美元。尽管它的规模不及我国企业,但是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于中国企业,是世界上第11大非专利药制造商。  (二)从生产规模上看:由于起点不一样,中国制药工业生产规模明显大于印度。2002年,中国制药工业产值3071亿元(合371亿美元),印度制药工业产值2500亿卢比(合52.1亿美元)。但是发展速度基本相近。自1991年以来,中国制药工业年均增长19.1%,印度为16.7%,均快于各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两国制药工业高速增长的原因:一是两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药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纷纷将一些环保治理成本较高、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原料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中印两国均具有劳动力充裕、廉价,资源丰富,药品制造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的这一轮全球分工中,中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药品制造中心”。  (三)从国际化水平上看:印度制药业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印度生产的药品可以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2002年的出口额为20.5亿美元。印度的Ranbaxy、Cipla、Sun Pharmaceutical、Reddy等大型知名企业还在欧美等国建立了合资企业,这些印度公司在世界医药市场上的影响力高于我国企业。据有关资料,目前印度已在中国建立了4家合资企业:即Lupin有限公司(位于广州)、Ranbaxy广州中国有限公司(位于广州)、昆山Rotam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江苏)、Aurobindo Tongling大同制药有限公司。  中国的药品也可以销售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药品出口额25.1亿美元,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原料药,我国的制剂很难走出国门,多年来,西药制剂出口一直徘徊在1亿美元左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2000年以来,我国药品出口一直呈递减趋势,与此同时,印度的出口却大幅增长。  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运作上,中国也落后于印度。中国虽然在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少数合资的制药企业,但是很少在资本市场收购或兼并发达国家的制药企业,也很少直接投资于西方国家,我国也没有在印度建立药品生产企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国缺乏既懂技术、懂管理,又有良好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阻碍了中国制药企业走向世界。而印度相对发达的教育事业已为印度储备了数量巨大的科技人才,其中有3500万英语熟练的人口,印度制药企业到海外兼并或收购当地企业,与当地人很容易沟通。而中国药品企业若要打入世界市场,往往是靠传统的出口贸易的方式。二是中国缺乏对国际市场资本运作及法律法规的熟悉与了解。  (四)从药品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看:印度在独立以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90%以上印度制药业的市场份额和所有权仍然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为了培育民族医药业,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970年的印度《专利法》,确认了程序专利(给予某一用以制造合成药物的程序以专利),但并未确认产品专利,即对于食品、药品的物质不授予专利,仅对制造方法授予专利。这鼓励了印度制药企业仿造药品,促进医药产品的进口替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制定了第一部《专利法》,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专利法》也只对药品的生产工艺进行保护,并没有对药品本身进行专利保护。因此,使中国的制药工业在缺乏科研投入的情况下,靠仿制逐步发展起来,基本满足了人民的临床用药需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印两国先后于1994年和2001年加入了WTO。为了遵守《TRIPS》协议,印度意识到1970年的专利法必须根据TRIPS进行调整,由于当时议会休会,总统便颁布《1994年专利(修订)条例》,以临时适应TRIPS的要求。1995年3月印度临时适用的行政条例到期失效,永久条例又因议会被解散而没有建立起来,因而造成了印度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监督下,印度最终作出了调整。中国在1993年就对药品知识产权政策进行了调整,对药品实行有条件的行政保护,1992年与2000年先后修改了《专利法》。目前,两国的药品知识产权政策都已基本与国际接轨。药品知识产权的实施,促进了两国制药工业的研究开发。目前,印度制药工业研发支出已提高到占其销售收入的2%左右,在专利药物研究上也有了些起色。SunPharmaceutical公司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Cipla公司已经开始在美国注册自己独立研发的药物,可以看出,印度正在向高端的专利药物领域进军。中国2002年药品研发支出为销售收入的1.5%左右,2001年申请药物专利3776件,中国制药企业已越来越重视有自我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的开发了,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药品专利战略。  三、印度制药工业的迅速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991年以前,印度的制药工业规模较小、出口也很少,基本对我国不构成竞争压力。近十年来印度制药工业在政府的鼓励、引导下快速发展,印度的制药规模已迅速扩大,尽管与我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其增长势头不可小视,尤其是其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长26%)已超过我国。印度劳动力成本比我国还低、加上政府采取出口退税的鼓励政策,因此,印度今后必将成为国际市场上的药品出口大国,成为我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目前,印度已有多种原料药对我国形成了冲击,我国企业决不能等闲视之。  (一)发展非专利药物  纵观全球制药工业,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在新药的研究开发方面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非专利药物、中药这些领域,我们具有比较优势,当然,这种比较优势只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印度制药业的崛起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国短期内的现实选择是发展非专利药物,把产品做精、做大。所谓“做精”就是要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把成本尽可能降低,把质量尽可能提高。所谓“做大”就是能达到最优经济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只有这样,发展非专利药物才有竞争优势。  (二)不断创新  从长远看,要使我国的制药工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必须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国际国内的实践证明:核心竞争力来自创新,来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所以,创新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从政府层面面上看,要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利用市场需求引导企业自主创新,同时合理利用税收、财政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换。从企业层面看,应切实加大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投入,尤其要提高研究开发人员的待遇。印度的经验是高薪聘请制药企业技术人员,药物的主要研究人员,工资待遇一般在3万美元年薪以上,有的外加第一年销售利润的25%。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印度的制药企业形成了很强的科研队伍,拥有了冲击世界尖端医药科技的实力。我国企业应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   (三)积极实施走出战略  我国目前的医药产品出口主要靠传统的贸易方式。随着我国的入世,这种方式受到关税及西方国家一些技术壁垒的限制。可以学习印度企业,主动走出去,与国外企业联手建立合资企业,一方面可以绕开关税壁垒与技术壁垒,同时可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国际知名度,最重要的是有利于我国企业在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方面与国际接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2号
邮编:100731
电话:010-
传真:010-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东长安街2号
网站管理:
邮编:100731 电话:86-10-
技术支持:
传真:86-10-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号3月9日,印度高等法院批准太阳制药收购兰伯西,这标识着两家印度药企的合并正式获得官方认可。兰伯西这个被第一三共短暂娶走的印度药企,几经辗转,又回复了原来的身份。3月9日,印度高等法院批准太阳制药(Sun Pharmaceutical)收购兰伯西实验室(Ranbaxy Laboratories),这标识着这两家印度最大制药公司的合并将会很快完成,印度最大的一家制药企业将正式面世。稍等,还不是放礼花的时候。太阳制药同时宣布将对兰伯西的生产设施进行改革,原因这是当下最受关注的一个点——此前,兰伯西旗下四家获得FDA批准的生产厂因为数据完整性和质量问题正被禁止向美国出口药品。印度制药正遭遇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印度新娘回了日,太阳制药宣布斥资40亿美元(32亿美元股权加上8亿美元债务)从日本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手里收购兰伯西。对于第一三共,这可绝不是一段愉快的联姻经历,2008年第一三共花费46亿美元收购印度制药企业兰伯西超过一半的股权,这被日本药企认为是迈向仿制药世界的重要一步。但是六年后,一手决策并购兰伯西的第一三共董事长TakashiShoda终于吞下了自己种下的恶果:辞职。回到现实,2015年3月,印度旁遮普和哈里亚纳邦高等法院终于口头批准了这笔交易,太阳和兰伯西这两家公司合并的最后障碍被清除,拿到了期待已久的“结婚证”。之前,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已经批准了这次收购,前提是将兰伯西所持有的米诺环素片剂和胶囊仿制药的权益剥离至第三方。待收到印度高院核准的最终文件并签署相关移交文件后,太阳制药将完成对兰伯西的收购。交易一旦完成,将创造出一家印度最大的制药公司,同时也是全球第五大仿制药公司,新公司拥有47家工厂,在全球65个国家拥有运营机构。但第一三共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在排名榜的世界里挣了个名分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要考虑收购后的变化了。新的领导班子太阳制药的掌舵人是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Dilip Shanghvi,他将与该公司的CEO、总裁、副总裁和其他高管们共同负责,将合并后的印度最大药企带到一个新的高度。图:太阳制药董事总经理Dilip ShanghviShanghvi在写给印度时报(Times ofIndia)的电子邮件中称,新领导团队将主要来自于现在太阳制药的管理人员,人员的选择是基于过去几年这些管理人员的贡献和业绩,并且经过好几轮的讨论和信息反馈后才最终决定。Shanghvi还告诉:新公司的领导团队成员将直接向他汇报。新领导班子将在合并正式完成的那天开始就职。虽然Shanghvi没有提到对现有兰伯西高管的安排,但他表示,新公司的发展需要来自双方公司的高管人员共同“支持和参与”。表:合并后新公司的高管团队:在过去的一年,兰伯西的原领导团队成员中的绝大多数已经离职,其中包括该公司原来负责国际市场(如美国)的高管。这些离职的高管们很多都已为兰伯西服务二十多年。不过,太阳制药的一位发言人告诉媒体,兰伯西的CEO和董事总经理Arun Sawhney将留下来,公司“正在评估给予Arun一个合适的职位”。业内专家认为,新公司的管理层符合预期。前兰伯西的执行董事Ramesh Adige说,“以Dilip Shanghvi为领导的现有太阳制药领导层将在收购完成后继续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这也是个温和、合适的提醒,请兰伯西原有的高管们做好准备,他们可能会面临降薪、降职甚至需要另找工作。”Shanghvi提到,太阳制药现任北美区CEO的Kal Sundaram将继续领导新公司在北美业务,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市场。Sundaram还将继续担任Taro制药的CEO,这是太阳制药另一个关键的职位。该公司美国区和Taro仿制药和非处方药业务的首席商务官Michael Perfetto将开始负责兰伯西的仿制药和非处方业务。太阳制药印度业务的CEO Abhay Gandhi将领导合并后新公司在整个印度次大陆的业务。Dilip Shanghvi的儿子、太阳制药的副总裁Aalok Shanghvi将负责新兴市场业务,着重于有显著增长机会的市场。太阳制药的发言人表示,收购兰伯西后的该公司总部仍将位于孟买。不过,在兰伯西所在的新德里,仍然会保留相关设施,并有很多关键业务在那里运作。合并后的担忧里昂证券(CLSA)的报告认为,因为收购给大家带来信心,近期围绕兰伯西工厂的担忧应该会稍缓。但投资者对于合并后的公司仍有不少担心。担心1:兰伯西工厂何时能获得FDA的批准交易一完成,太阳制药首先要做的就是拿出一笔钱来解决兰伯西的问题。Shanghvi已经承诺,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设法让兰伯西的工厂通过cGMP,并解决与FDA的问题。问题是,太阳制药需要多久来完成这个工作?事实上,太阳制药之所以能够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获得兰伯西,主要原因是兰伯西正深陷FDA禁令的泥沼中。2008年第一三共收购兰伯西后不久,最终兰伯西获得FDA批准的5家工厂有4家被FDA禁止产品进口,原本拿到的2个药物在美国的独家首仿权也没了。担心2:美国FDA比之前想象的要更严格FDA已对太阳制药哈罗尔(Halol)工厂出具了23份现场观察报告,而这家工厂的收入占据该公司美国总销售额的25%。投资者担心FDA会对该工厂发布进口禁令或警告信。最近哈罗尔工厂获得了FDA的批准生产一种SPARC类药物。里昂证券认为,虽然这一批准并不能完全消除来自于FDA的风险,但是可以降低一些可能性。担心3:高经营利润和低税率能否持续太阳制药的高经营利润主要归功于Taro药品的低定价、整个公司在美国市场强大的产品线、非常好的印度本土业务以及紧缩开支的公司架构。哪怕在Taro提高在美国售价之前的2011财年,该公司的利润率也有35%。里昂证券预计,到2020财年,太阳制药的利润率将逐步下滑至41%。该公司2014财年的税前利润中有40%来自于免税区。由于缺乏免税区利润分配的清晰说明,加上和兰伯西合并,因此很难预测公司2016财年的税率将会是多少。担心4:风险调整后的估值是否过高对于投资者来说,风险调整后他们更倾向于选择Lupin制药。然而,最近股票市场上太阳制药与Lupin等公司的市盈率(P/E)估值差不多。虽然投资者也看好Lupin未来的成长,但大家更看好太阳制药整合兰伯西后,能带来更自由的现金流。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市盈率估值是否过高了?担心5:文化差异可能会影响整合投资者担心,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会导致整合缓慢,从而带来风险。好在之前太阳制药已经成功完成过16起收购,应该擅长融合不同的企业文化,这给了大家信心。另外,太阳制药和兰伯西都是专注于仿制药的公司,互相了解会比较容易。本文版权属于E药脸谱网(www.),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y-lp@。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E药经理人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男人四十岁,请远离二十岁的女人,女人四十岁………
医生从未告诉过你的20个健康秘密
小米这样吃,比你吃燕窝鱼翅还养颜
最刮油的水果竟是它?分分钟吃掉你的肥肉!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为什么印度的仿制药行业非常发达?
与印度的软件外包行业类似。1.全球市场与全球的产业分工。与专利药相比,仿制药处于产业下端。印度可以进入这个行业,并且欧美也希望有人来做。印度毕竟各方面的成本优势明显。2.大型的国际化制药企业及与欧美制药企业广泛的联系。印度的很多药企都有国际化背景。与美国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或者直接收购美国公司、在美国申报非专利药并建立销售网络,然后委托印度国内加工生产、使得印度仿制药行业迅速崛起。3.政策法律的支持。4.与软件外包不同的是,印度本身还是仿制药的重要市场
泻药。据我看到的信息,印度由于人口多,正府能力差劲,还有传统中种姓制度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导致很多类似于我国的实验在印度进行。。并且不是那种基本上人畜无害的黄金大米,而是很多化妆品和药物的人体实验,由于穷人太穷地位太低,只能出卖自己的健康做实验来挣钱,即使是致残致死也不会给药企造成太大麻烦,类似的还有面向欧美的子宫出租行业都是类似的原因。和2010年,一名印度乡村女孩在注射疫苗后死亡的事件,将“试药”问题拉进了公众的视线。自从2005年印度放松了对药物试验的限制之后,已有超过15万印度人成为药物试验“白老鼠”,参与了至少1600项临床试验,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医药公司,如辉瑞、默克等都牵涉其中。
欧美大药企也对印度仿制药物很恼火,经常要控告印度企业,但是不但药企不予理睬,印度政府也和本地企业沆瀣一气,出台保护仿制药的法律,因为他们本来都是盘根错节的婆罗门刹帝利,祖上就是一伙人。。。而西方药企也离不开印度这样一个大试验场和大市场,所以欧美对印度药企的仿制也有些鞭长莫及,比如这个黄金大米就是类似的事件,但是中国政府和公众比较负责一点的,但是这种事情不爆出来就没人知道。剩下的原因就是其他答案所说的了,这里有个2005年的新闻稿,有对此的分析。
正在写相关的case study report,刚好看到了一些题主所问的内容,所以简单说说吧。总的来说药品分为:处方药ethical、一般药generic、和非处方药OTC。处方药指的是受专利知识产权保护的药品,一旦被一家制药企业注册其他企业不可以制造和仿制。而其他两种则不受专利法保护。处方药一般都是经过制药企业投入巨资和精力(R&D)万众挑一制造出来的,所以卖得多利润也高而且只有他一家能卖,因而数十年都饱受非议,这也就是制药业一直都备受谴责的原因,国内外都是如此。1950s时候的印度就处在一边沿用英国统治时期的产品专利法来严厉控制制药业,因而当时还不具有强大科技生产力的印度本土企业造不出好的专利处方药,消费者们只能购买欧美厂商的昂贵处方药。但是普通消费者买不起,因此就出现了市场空缺,机会来了,就会有人开始行动。谁开始了呢?就是如今已经跃居全球前几的制药企业兰博西Ranbaxy创始人,他们瞄准了当时没有在印度注册专利的罗氏公司的一种镇定剂的空子,然后下手开始仿制,极大的成本优势使他们向市场一投入该种仿制药就立刻获得了巨大的利润。其实这个时候政府也不太看得下去这么昂贵的进口药价了,于是在1970年,印度颁布了新的专利法,允许印度企业可以随意仿制生产任意一种药品分子,只要制药工艺不太一样就行。这一法令的颁布使得与Ranbaxy更加如鱼得水,仿制药品公司也开始在印度大行其道。再继续说说Ranbaxy。有钱了,自然就能发展科技,难得的是,Ranbaxy并没有满足于仿制,一边仿制,一边还开始有了创新意识,渐渐成长为已经将其药品扩散至125个国家的大型制药企业。仿制已经不是他的主打了。总的来说,印度的仿制药行业发达是基于政府对专利法的松弛和放任,另一方面可能也和印度人自己唯低价是图的心理有关(不一定正确,只听跟印度人做过生意的朋友说他们只要最低价的产品,所以后来就没做成,去买了广东的便宜货,质量当然...呵呵)只能说仿制药并不是长久之道,随着全球化发展,越来越严厉的专利法保护政策和国际政治专利保护手段,这一行还是会没落的,只是时间上谁也说不准。以上,希望对楼主有所帮助。Reference
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仿制创新大多只是简单的把人家的产品拿来模仿生产,而缺乏对仿制品种的筛选和新剂型、新工艺的应用和开发,其仿制创新能力有待于提高。而和我国条件差不多的印度,其制药业由于政策、法律等各方面的支持,发展迅速,已经拥有一批能与跨国公司抗衡的大型制药企业,年销售额往往也达几十亿美元。由于自身实力和成本方面的因素,实际上印度已将触觉伸向全球各个主要的医药市场,同时印度也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进入美国市场是印度制药公司的一大战略转型,与美国制药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或者直接收购美国公司、在美国申报非专利药并建立销售网络,然后委托印度国内加工生产、使得印度仿制药行业迅速崛起。充分利用本国资源丰富、成本偏低的有利条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的印度仿制药发模式,非常值得中国借鉴。
为什么?法律的缺失呗。
伟哥专利保护期结束后中国的仿制品马上出现,中国不是不能仿制药品,而是政府不会容忍国内企业搞仿制品这种东西,中央政府对于工业装备这类能提高整个国家竞争力的东西不反对仿制,中央还巴不得有企业能仿制出一套台积电高端芯片这种超大型全套装备,如果有企业能仿制出日本机器人整条产业链更好,
药品这种没有太大仿制难度的反而不能仿制,一旦让国内制药企业都仿制国外专利药等于得罪欧美所有制药财阀,更要命的是国内制药企业从此永远处于低水平的仿制药品价格战中,政府不保护药品专利谁脑子进水愿意花几十亿美元研发新药,没有天量新药研发投入国内制药企业能不永远呆在价格战泥潭中??
一旦欧美制药财阀发现永远不可能在中国赚不到钱,欧美制药财阀肯定会疯狂推动中美关系往坏方向走, 看着自己辛苦研发的专利药被大量使用而自己毛都赚不到,这种国家对于欧美资本家来说没有存在的必要,这种国家一旦大乱自己反而有可能依靠卖高价药发大财,
印度防止药发达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1.人力成本低。网上有信息显示中国人工成本是印度的3倍多,越南的4倍多。较低的人力成本使印度的仿制药的国际市场有较高的竞争力。2.印度仿制药不管专利。印度没有加入专利组织,不论是什么专利,只要在印度,都可以拿来做,而在中国,由于加入专利组织,必须避开专利保护,否则,官司会找上门来。不同仿制药的合成路线决定了药物的原料成本高低,而你却不能按照成本最低的那条路线合成,这也导致了中国做仿制药成本偏高。3.语言优势。印度是英语语系国家。良好的语言能力使印度科技人员能数量看懂英文文献,印度销售人员与欧美发达国家沟通起来也很方便。而我国虽然也有大量的接收良好教育的公民,但多数学的是哑巴英语,跟国外交流困难的很。口语不错的一部分人多数有对仿制药不慎了解,专业能力偏弱。-----edruger.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制药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