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马伟明院士简历

|||||||||||
  本报武汉1月10日电 记者钱晓虎、特约记者刘迎军报道:今天上午,中央军委给马伟明同志记一等功庆功大会在海军工程大学举行。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庆功大会并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工程大学某研究所所长马伟明,率领科研团队致力于电力集成化发电技术、独立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电力电子技术等领域研究,承担了4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建设重大课题、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由其主持完成的某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吴胜利在讲话中指出,马伟明同志是海军教育和科研战线的杰出代表,海军广大官兵特别是教学科研工作者,要认真向马伟明同志学习,珍惜荣誉、牢记使命、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据 3月9日报道,海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表示,中国航母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不输美国。
外界亦十分关注首艘真正的国产航母是否会沿用辽宁舰的滑跃起飞,或者直接采用目前最为顶尖的电磁弹射起飞。弹射起飞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极大增加舰载机作战半径和载弹量。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解放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也指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
马伟明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外界称其为&国宝级&技术少将。对于记者一再追问,国产航母是否将使用电磁弹射器,马伟明笑言,&自己只是打工。&他指着军装上的一颗将星表示,自己只是技术将领,负责研发可用技术,具体会采取何种方案只有军队高层能够决定。中国海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上将。(资料图)
海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表示,中国航母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不输美国。
外界亦十分关注首艘真正的国产航母是否会沿用辽宁舰的滑跃起飞,或者直接采用目前最为顶尖的电磁弹射起飞。弹射起飞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极大增加舰载机作战半径和载弹量。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解放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也指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
马伟明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外界称其为&国宝级&技术少将。对于记者一再追问,国产航母是否将使用电磁弹射器,马伟明笑言,&自己只是打工。&他指着军装上的一颗将星表示,自己只是技术将领,负责研发可用技术,具体会采取何种方案只有军队高中国海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上将。(资料图)
据3月9日报道,海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表示,中国航母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甚至不输美国。
外界亦十分关注首艘真正的国产航母是否会沿用辽宁舰的滑跃起飞,或者直接采用目前最为顶尖的电磁弹射起飞。弹射起飞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极大增加舰载机作战半径和载弹量。
电磁弹射器发明人,解放军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马伟明少将也指出,中国舰载机弹射起飞技术完全没有问题,实践多次也很顺利,有信心运用到现实当中去,他强调,中国掌握的技术已经不输美国,甚至更为先进。
马伟明曾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外界称其为&国宝级&技术少将。对于记者一再追问,国产航母是否将使用电磁弹射器,马伟明笑言,&自己只是打工。&他指着军装上的一颗将星表示,自己只是技术将领,负责研发可用技术,具体会采取何  为表彰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贡献,日前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为他记一等功。 马伟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海军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他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先后攻克制约国家、军队装备发展的重大技术难关近千个,有20多项成果为&世界首创&、&国际领先&。他主持完成的一种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同时为新型潜艇提供高品质交流和直流电源的交直流集成式双绕组发电机系统,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潜艇的&心脏&-发动机总设计师马伟明,1996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少将。他领导研制成功的项目使我国常规潜艇、核潜艇成功做到全电推进(做到潜艇静音),中央军委为他特别记一等功。现主持航母舰载机电磁弹射器项目。
胸前缀满军功章的马伟明。
  科技群英谱人物档案:马伟明,男,汉族,50岁,中共党员,海军工程大学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舰船电气工程领域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在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和电磁发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为国家科技进步与国防装备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等。
  日,人民大会堂小礼堂,马伟明代表刚刚获奖的&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发言。这位国防科技创新的领跑者致力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军舰船装上&中国心&的故事,不断引来阵阵掌声。
  海军工程大学教授、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马伟明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长期致力于舰船电器工程领域的研究,带领科研创新团队取得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将传统船舶相互独立的机械推进系统和电力系统以电能的形式合二为一,通过电力网络为船舶推进、通信导航、特种作业和日用设备等提供电能,实现了全船能源的综合利用。因此,船舶动力采用综合电力系统已成主流。&在日前于京举行的&2014 IEEE亚太交通电气化大会暨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如是说。
19世纪初,蒸汽机逐渐取代人力、风力作为船舶动力,标志着船舶动力的第一次革命开始。20世纪中叶以来,内燃机、燃气轮机、核动力汽轮机逐步发展成熟并被应用于船舶动力,船舶动力的第二次革命由此开启。
&综合电力系统被誉为船舶动力的第三次革命。&马伟明告诉记者。
他介绍说,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各国海洋开发和海防建设的快速发展,船舶电能需求大幅增加,并对船舶动力的机动性、安静性和燃油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显著提高。同时,石油资马伟明在介绍自己的成果
马伟明性格怪。
马伟明脾气犟。
而且,据权威观察人士透漏,随着年龄、职务、地位、荣誉和知名度的增变,这种&马氏性格&与&马氏脾气&,似乎也正在向着&更怪&与&更犟&的方向发展。
荣膺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优秀科技青年创业奖&、&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何梁何利奖&;
获授全国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当选九届全国人大和中共十六大代表;
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
马伟明相关信息
马伟明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电磁弹射器 马伟明、以及马伟明等相关信息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导。
毕业院校:
学位/学历:
主要经历:
马伟明,男,1960年4月生,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扬中市人。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
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
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获船舶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清华大学攻读并获电机专业博士学位。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5 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2012.11 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最后更新:复制分享此页面内容,请标注来源及链接
若本文表述有误,请提醒管理员改错,邮件发送至:
您可能感兴趣的人(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序)
中央候补委员:
您可能感兴趣的标签马伟明设计师 简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马伟明设计师 简历
上传于||文档简介
&&马​伟​明​设​计​师​ ​简​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人物履历/马伟明
马伟明1960年12月出生,江苏扬中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82年毕业于海军工程学院,1987年于海军工程学院获船舶电气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
1993年至1996年在清华大学攻读并获电机专业博士学位。
1996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1999年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2年7月中央军委给马伟明记一等功。
2003年5月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2011年12月,为表彰他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贡献,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通令,为他记一等功。
日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现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第五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造船学会理事,武汉市科协副主席,武汉造船学会副理事长。
日,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第九届全委会第一次会议,马伟明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工作分工/马伟明
马伟明长期致力于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原始创新研究,承担国家和国防重大装备重点课题40多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40多项,20多项关键技术成果居世界先进水平;所有创新成果全部应用到我国自行研制的作战舰艇。他领导研制成功国产十二相整流发电机,填补国家空白,装备多艘潜艇,这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物成就/马伟明
马伟明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供电、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创建并发展了十二相发电机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了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
提出M相/N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研制出交直流双绕组电力集成供电系统,为国际首创;
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AIP发供电系统;
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致力于独立发供电系统研究。创建并发展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德国有关公司购买其稳定装置专利),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已装备应用,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名)。提出三相/十二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据此研制出艇用交直流混合发供电系统。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突破,完成了运载工具不同供电系统电磁兼容研制。上述成果既有理论创新和发展,又解决工程中关键技术难题,并得到应用,取得了重大的成绩。还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一级专业刊物发表论文61篇,撰写研究报告36份。主持建成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领导的课题组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资助。培养博士、硕士50名。
所获荣誉/马伟明
马伟明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国家专利4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
2015年11月,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级别奖项——“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马伟明先后获国家“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第三届和第五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发明创业特等奖”及“当代发明家”等荣誉称号,他领衔的科研团队获“国家创新研究先进群体”。2002年7月和2011年12月中央军委两次为马伟明记一等功。
人物著作/马伟明
《交直流电力集成技术》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4次
参与编辑人数:13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34:12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伟明院士很强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