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进口现代维修点

友情链接:联系QQ:欢迎进入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局网站!
您的位置:
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发布时间:
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
佛山市南海区科技信息局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区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素质提高的新阶段,经济增长从主要由资本和资源约束转向主要由技术和市场约束,我区技术创新将由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向自主创新阶段迈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成为新时期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
我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放眼未来, 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围绕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南海的主题,立足于科技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按照科技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大趋势,迎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我区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区科技工作的部署和重点任务,为我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科技动力和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发展基础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南海经济呈现了勃勃生机。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在"科教兴区"战略的指导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为我区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科技自身实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全区人民的科技意识显著提高。我区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在八十年代中期明确树立了“科技兴县”的指导思想,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科技工作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颁布了一系列发展科技事业的政策、措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人心,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区人民的共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意识在全区广泛普及,开展技术创新、走内涵发展道路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2004年,我区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区。
——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已走在全国前列。全区信息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实现了村村通光纤,户户可上网;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并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南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培训、广泛应用”的南海信息化模式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先后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中国电子政务应用示范工程、国家信息安全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2002年,南海区信息化建设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高新技术取得长足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区以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以及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领域项目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45.94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7.89%;另一方面,针对全区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积极以高新技术去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实施专业镇技术创新工程,在传统产业中积极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为传统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使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逐步建立起有特色的技术创新平台。根据全区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技术创新能力参差不一的状况,除了积极在大中型企业中组建工程中心等专门技术开发机构外,还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产学研结合,在各行业大力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开放性的技术服务中心,促进行业整体的技术进步。至2005年底,全区已建有11家省级工程中心、12家市级工程中心、38家区级工程中心,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0个,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行业技术创新中心8个,全国CAD应用示范单位2个;在纺织、小五金、家电、内衣制造、计算机集成管理等多个行业组建了技术服务中心。为全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性、全方位服务的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也建成并运作良好,一个覆盖全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逐步完善。创造了技术创新著名的“五个一”工程建设南海模式,成为南海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投入不断增加。近年来,全区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在企业已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的同时,区财政对科技的投入稳定增长,有力地确保了科技工作的全面开展。
——拥有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科技队伍。近年来,全区通过建立积极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方面手段,大力培育、吸纳人才,壮大科技队伍。
——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日趋密切。科技职能部门的力量更加充实,职能更加明确,集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管理、信息化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市场管理多项职能于一体,提高了科技管理的效率。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宏观科技管理、改变全市科技工作面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镇(街道)也设置了相应的科技管理机构,全区形成了上下纵横交错的科技管理、服务网络。
——专利优势进一步确立,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新成就。2005年全年南海区专利申请量为8387件,同比增长151%,在全国同级区域中名列前茅。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和发展,2004年4月,南海区知识产权协会、南海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成立,南海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逐步走向完善。
——科技工作任重道远。当前我区科技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人才不足,特别是缺乏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带头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难度逐渐加大;科技投入尽管逐年增加但与实际需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金融对科技的扶持力度还需加强;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实现根本性转变等。“十一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地加以解决。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要保持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2008年重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三甲”的战略目标,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目标,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建设科教人才强区,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南海”为主题,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经济竞争力为主线,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南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一五”科技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体制创新。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建立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市场导向,以企业为科技工作的主体,突出政府目标,上下联动,政企互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计划的实施效果,全面推进科技产业化。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促进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升级发展,提高产业组织水平和各种资源的配置水平,进而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加强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整合和扶持力度,提高南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
——强化自主创新。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为目的,加快创新基地、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器的建设,积极引导、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尤其是重点技术与产业领域内的自主创新,力求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引进创新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强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二次创新。坚持有选择、有重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将引进技术与引进人才、引进智力相结合;完善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技术要素市场,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提高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区科技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地方财政的增长速度;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并重。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利用传统工业基础,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配套,形成现代制造业基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促进产业结构提升。
——加强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主要行业建立起行业性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专利技术的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建设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培育提供持续的动力保证,为国际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本的观念,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努力创造环境,优化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潜能。
(二)发展目标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努力,全区科技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新体制;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继续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建成与经济大区相适应的科技强区。“十一五”时期的具体目标是:
——到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全区技术自给率达50%,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50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0项,开发国家和省级技术新产品100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励项目15项。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完善。到2010年,全区以行业为依托,以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作为主要技术动力源泉,立足南海,面向全国,辐射全行业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完善。
——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基本完成。到2010年,全区主要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行业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主要技术居于全国同行业前列,产业的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升级和地区经济转型基本完成。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到2010年,中小企业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5%,新增产值达到30%。
——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应用高新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加快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良种化步伐,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技术。到2010年,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获得较快速度增长。信息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到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以上。
——信息化水平深入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到2010年,全区主要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全部建成,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配送体系比较完备,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和技术研发中得到普遍应用,企业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软件和数字媒体制造产业成为南海新型的支柱产业。
——知识产权应用和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到2010年,全区累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达10000件,年均增长率20%,发明专利申请量显著提高,向国外申请专利有新的突破。
——全社会科技投入形成较大规模。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基本形成。到2010年,科技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科技三项费用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应不低于3%;政府财政科技总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5%-8%;全社会研发经费(R&D)总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一般工业企业的科技开发投入占当年销售收入的比例应不少于1%,大型企业应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
&&——建立一支素质高、稳定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到2010年,全区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开发性工程师)超过11万人,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1.44万人,培养一批复合型科技企业家,每万人中从事科技活动人数达到130人。
——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加强中小学生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和全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社会成员的科技文化水平基本满足南海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人的现代化与区域现代化同步发展。
三、战略部署与重点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区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全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技术自主创新和科技产业化为主题,围绕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两大战略任务,在创新、调整、合作、完善、发展五个方面进行战略部署。创新是指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为主要手段,以力求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目的;调整是指通过创新改造传统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合作是指与外界的充分的沟通交流、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完善是进一步完善、提高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发展是指通过科技创新达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十一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任务是:
(一)进一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
以发展生物制药、软件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着力培育具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大力发展TFT-LCD等新型显示器件产业,使之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创建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名牌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建设好南海科技工业园。
(二)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以我区的铝型材及有色金属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五金制造产业、玩具制鞋业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切入点,加强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辐射和渗透。
——实施制造业高新技术工程,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十一五”期间,要立足我区产业特点和比较优势,以机械装备制造业、铝型材业及有色金属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五金制造产业、玩具制鞋产业为重点,加强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提高传统制造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力争到2010年,使若干企业在产品质量、工艺技术、生产装备、能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生产高附加值、高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把南海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组织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突破行业发展技术瓶颈。“十一五”期间,针对我区的铝型材及有色金属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五金制造产业、玩具制鞋等产业虽然在国内、省内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在行业内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低等主要问题。加大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为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提供技术支持。重点开发保持这些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行业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玩具加工业、五金行业重点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技术;铝型材行业,重点开发表面处理等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纺织行业重点开发阻碍整个行业发展的技术。这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行业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立足“专业镇”经济的行业特点,借鉴国内外在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突破过去以企业为单位设立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的传统做法,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公共区域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传统行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南海经济的快速、持续的增长。
技术创新体系平台建设重点建设和完善的内容包括:
1、组织开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技术创新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2、进一步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健全技术创新中心功能;建设行业品质管理体系;建立国际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服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3、进一步发挥好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科技攻关。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出口创汇型农业。通过科技攻关,发展“五高六化”(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高、科技进步贡献率高、农民收入水平高;农田标准化、操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生态良性化)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
——大力推进万顷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业和品牌农业,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的职能和作用,把该中心建成集多媒体展示厅、农技培训室、农业资讯网于一体,具有窗口、示范、培训、研发和成果转化等功能的综合中心,成为我区农业科技信息的一个重要基地。
(三)进一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建设以“南海企业网上综合服务平台”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工程。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南海企业层面的应用充分利用南海信息化建设优势条件,整合南海科技创新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为南海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综合服务的平台。建设以南海企业网上综合服务平台和南海有色金属期货交易网络信息平台为代表的南海企业的信息化工程。大力促进ERP、CRM、CAM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和制造技术在南海的应用。
——建设和完善一批信息应用系统。全区政务信息网和教育城域网联网,实现全区政务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加快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安、金融、财政税收、企业信息化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社会管理信息化步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平台。
——以“南海数字媒体产业园”为龙头的信息产业培育。南海数字媒体产业园是国内第一个数字媒体产业基地,“十一五”期间,把基地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数字高科技产业中心、国际数字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高端技术人才培训中心,成为以数字媒体产业为核心的国际人流、物流、技术流的集散地。形成以名牌高校及跨国公司的研发为依托,以跨国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以及所带动的民营企业群为主体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2010年,数字媒体产业园年产值达10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
(四)加强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
继续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行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和人才培训工作,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创新法制环境。到201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保持每年20%的增幅,企业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技术创新成果的局面基本形成,主要产业建立起行业性的知识产权战略保护体系,专利产业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区域的建设通过验收,知识产权国民教育全面发展,企业创新能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制度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知识产权总量迅速增长。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严处知识产权侵权等违法行为。
(五)推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完善和优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与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能力建设,优扶持一批有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南海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成为聚集民间资本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和协作,共建全新机制的技术开发中心。
——建设、完善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终结机构的作用;重点支持一批技术经纪、技术评估、技术咨询、技术交易、技术产权交易、科技投资咨询等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积极为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技术诊断等服务;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促进成果转化。进一步开拓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技术合同成交额以平均每年30%以上速度增长。
——建立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器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基地。“十一五”期间,在桂城设立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器,作为南海承接广州技术辐射的桥头堡,为新创业公司提供配套环境良好、服务优越的创业基地;在狮山建立高新技术产业转化基地,集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南海科技工业园优势,高标准办好科技园区,将高技术的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业集群,成为南海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
——建设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区科技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南海设立创业投资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及其他社会法人组建领域的或综合性的创业投资公司,形成创业投资机构群;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
——建设和完善一批科技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一批研究开发基地、信息网络和科普教育基地,增强科技发展后劲。
(六)加快科技进步示范区的建设
以南海被确立为全国首批科技进步示范区为契机,按照《科技进步示范市(县、区)管理办法》,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积极创新各个领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造优化的科技进步政策环境,广泛动员全社会资源参与示范区的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科技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区域科技进步,推动南海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支撑条件与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紧迫性,充分认识加速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水平和产业化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对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切实加强领导,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技术创新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软硬环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源配置上加强集成,特别是政府部门力量的集成,对重大项目实行联合攻关。充分发挥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职能的作用,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科研力量,加强科技成果实施转化的服务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技术创新。
(二)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发挥政府规划和行政管理的导向作用,同时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政府要根据科技发展战略,完善和制定各种具体的政策措施,引导区域内投资主体的投资行为,引导人才流向,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和经费支持等方式,引导鼓励和推进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合作,组织协调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关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和扩散。同时,政府通过政策的激励机制,引导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规律的体制,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和服务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新型的机制,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其融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为企业服务上来,实实在在地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引进各类急需的科技人才,为企业提供各种科技信息等。
(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管齐下,提高整体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鼓励原始创新,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占据产业技术制高点,推动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围绕我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强系统研究开发和集成创新,形成一批产业带动强、关联度大、优势资源集成度高的战略产品。建立引进重大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技术引进工作的咨询和评估,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发替代进口的产品。从国外引进重大装备时实施单位要制定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消化吸收方案,明确消化吸收与创新的计划、目标和进度,促进外源技术内源化。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大全区科技投入,到2010年,区财政科技支出占区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5%以上,重点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与科技进步示范区相关的科技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专利产业化促进等,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科技产业,大力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五)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快科技与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和完善一系列配套政策,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优化人才交流、生活、培训、工作的环境,形成内外开放的人才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工作,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努力构筑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营造汇集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投资创业环境。着力培育一批素质高、善经营、懂管理、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企业家队伍,引进和培养一批先进制造业发展必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中高级技术工人。力争建立起一批面向产业群的职业技术学院,利用与港台合作交流方便的区域特点,建设职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等。
&建立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不断更新员工的知识;鼓励企业与教育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施教育培训计划,加强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人员和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特别是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六)大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充分发挥南海连接广州、毗邻港澳的优势,利用港澳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市场拓展优势,与广州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共同发展高起点引进和吸纳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内外的优秀人才,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主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公司、大商会、大财团、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联系,加大科技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海内外大型企业及投资公司来南海参与科技创业。吸引和聘用优秀的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跨国公司来南海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把先进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方式带入区内。
&(七)做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加强科技普及工作,增加科技普及投入,力争到2010,人均科普经费达到2元以上;充分利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思想、学习科学方法、推广实用技术;依托和开放各类图书馆、科技馆等基础设施,举办各种科技活动;鼓励全社会兴办与科普有关的公益事业,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一批科普基地。重点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建立青少年与科学家各种沟通的渠道;鼓励和资助专家学者撰写科普著作,宣传科学知识。
主办单位:
佛山市南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科技)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天佑三路南海科学馆
联系电话:1 邮政编码:528200 邮箱:kjj@
南海区信息网络中心制作及维护 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佛山市南海区政府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