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塔院寺上师供五胜迹都是什么

一万菩萨绕清凉:参礼三大寺
活动队员参礼五台山中心寺庙群合影(摄影 张弛)腾讯佛学五台山讯(高沉) 6月27日,腾讯佛学万菩萨绕清凉活动在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寺庙群继续展开,精进心队的队员们先后参礼了菩萨顶、显通寺和塔院寺。五台山是一座青黄并存、显密共修的道场。队员们首先来到了黄庙之首的菩萨顶,一心老师为队员们介绍了菩萨顶在五台山黄庙中的的殊胜地位,以及清代的历朝皇帝对菩萨顶的尊崇。在带箭文殊殿前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带箭文殊像的来历,并详细解读了带箭文殊殿前“圣凡交参宁知澡浴池边一箭,龙蛇混杂曾闻金刚窟前礼三三”一联,对“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前三三后三三”等佛教公案作出自己的理解。乾隆皇帝的“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是老师讲解的又一重点,诗句中“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凸显了文殊菩萨对众生的护佑,也说出了清朝对五台山尊崇有加的缘由。五台山中心区寺庙群随后,大家五台山来到建成年代最早,号称大久全寺的显通寺。显通寺据传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北魏开始持续扩建,历史上又称花园寺、大华严寺。在显通寺内,队员们依次参礼了显通寺七重殿宇,对无量殿、铜殿等建筑啧啧称奇。在塔院寺内,精进心队的队员们来到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五台山地标——大白塔前作礼绕塔,大白塔巍峨壮观、高高耸立。礼拜完大白塔后,队员们来到塔院寺的另一胜迹文殊发塔前,一心老师为大家讲了贫女乞斋的故事,号召我们要以一颗平等心待人处事,对待众生要在心中不起分别之心。绕塔中突然细雨微洒,喜鹊飞绕,队员们心怀喜悦,感叹佛法之不可思议,依次游览寺院,第三天访学活动结束。腾讯佛学原创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塔院寺的简介_百度知道>>>>>>>>正文
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塔院寺银币艺术鉴赏
16-09-21 10:19:16
  塔院寺银币的设计属于景观的全景性再现,是对表现对象及其环境的整体性描述,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有全局观和一个合适的切入角度,这样才能准确地抽取表现对象的精髓,落下点睛之笔。类似的纪念币比如普陀山全景、西湖景观全景、武当山古建筑群景观、世界遗产之黄山等,在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中属于表现较多也是效果不错的表现形式之一。通常这样的币面设计都比较大气恢宏,有全局有细节,属于比较繁复的设计范畴。塔院寺银币的设计,其设计重点是大白塔,是币面元素中的焦点,整个塔院寺是其环境,是配饰。因此,如何处理大白塔与塔院寺的关系,其实就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问题。这个角度必须既展现大白塔的壮观,又要能与塔院寺相融统一,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
  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据考证,这里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该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作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基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粗细相间,方圆搭配,造型优美。塔顶盖铜板八块成圆形,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等八卦地位安置。塔顶中装铜顶一枚,高约五米,覆盘二十一米多,饰有垂檐三十六块,长两米多;每块垂檐底端挂风钟三个,连同塔腰风钟在内,全塔共有二百五十二个,由此可见大白塔的惊人的高度和壮观的外形。也正是因为大白塔的高大壮观,使得设计师在处理币面布局时颇费周章。权衡之下,只能采取远景方式来呈现整个画面。而大白塔如果在币面中间,那就会成为最大的遮挡物。现在你所看到的币面布局,想必是设计师选择出的最佳方案。&  在《中国金币》杂志编辑部编撰的《价值与投资》中,记述了设计师白牧和宋飞关于该币设计的手记:他们联合创作了该币的设计图稿,在设计中,他们非常慎重地选择了对白塔的表现角度。由于该银币为1公斤的大规格币,适合铺展宏大的场景,因此“最终采用与白塔平视略带仰视的透视角度,这样既表现了白塔的恢宏气势,又能表现出白塔周围亭台楼阁间相互交错的层次感。白塔位于这个画面左边的分割点,画面下方是塔院寺及周围寺庙的建筑群,再以山景作为背景。”这样,整个画面既没有遮挡,也没有显得大白塔在整个物象中是独大的。它的大,是由周围的亭台楼阁树林山峦映衬出来的。这样,整个塔院寺就浑然一体地出现在了币面上。再通过浮雕工艺的运用,使你仿佛能一缕缕地抚摸到塔院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仰望大白塔,风起铃动,叮铛作响……(供稿:裕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李蕴)
  来源:中国金币网
更多邮币卡资讯、行情!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集币在线官方微信(jibizx)。塔院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
关于文化部
当前位置:->->->->
塔院寺——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
编辑:system
      塔院寺位于中国中原地区的山西省五台山中心区显通寺南侧,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其余四处为显通寺、罗寺、殊像寺、菩萨顶)。它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永乐五年(1407)   重修舍利塔时从显通寺中独立出来。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庙。   寺院的主要标志是高耸入云的释迦牟尼舍利塔,人们习惯称它为舍利塔或大白塔。现在的大白塔,建于明万历年间   ()。塔通高75.3米,环周83.3米,塔台为正方形,塔身状如藻瓶,素身金顶,造型优美。白塔下部是两层殿宇,底座南侧洞内立《佛迹灵相之碑》一通,刻有长一尺六寸、宽六寸的佛足印迹,石碑下端铭文记载:佛祖涅磐之际,对随侍多年的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说,我最后留下此足印,以示众生。唐玄奘往西域取经时,将佛祖足印拓下带回,唐太宗命人刻在石上,立于祖庙。明朝寺僧又按图刻石,供在大白塔下。大白塔,已被作为五台山的一个标志。   在白塔寺东面另有一座小塔,称"文殊发塔"。塔高约六米,传说藏有文殊菩萨的金发 。
【】 【】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北京友谊宾馆迎宾楼
邮编:100873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ICP备案:京ICP备号
电话: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台山塔院寺导游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