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讯员抗洪抢险事迹材料事迹

乐亭300民警投入抗洪救灾_通讯员报道_唐山环渤海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科学发展示范区
乐亭300民警投入抗洪救灾
环渤海新闻网
&& 12-08-06
&& 12-08-06
&& 12-08-06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鲁雪楠)一周以来,乐亭县频降大雨,全县多处出现洪涝险情。8月2日凌晨,乐亭县公安局连夜组织警力300余人,参加到当地党委组织的抗洪防汛一线,协助做好汛期重点村庄群众转移等工作。
  8月2日,姜各庄镇的石各庄村一带(此处位于滦河流向入海口的河道中)出现险情。乐亭县公安局立即安排警力赶赴当地,耐心劝说,动员群众主动撤离,并组织一部分民警到村口进行巡查,以防有人&趁水打劫&。直到晚8时,共转移重点村庄的老弱病幼300余人,妥善安排在防汛指挥部所在的小学中。
  8月3日早7点,水位开始上升,到9点时石各庄村一带所有进出通道被上游的河水阻截,庄稼全部被淹。民警们不得不撤离到堤坝上,主动分班分岗,严把各个堤坝连接村子的路口,进行24小时轮流值守。民警们雨衣当成棉被,有时候都来不及吃饭,依然在堤坝上巡查。
&& 12-08-04
&& 12-08-04
&& 12-08-04
&& 12-08-04
&& 12-08-04
唐山通:唐山生活资讯门户
唐山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唐山劳动日报社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环渤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当前位置:
& 温塘镇板山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抗洪抗灾受称赞
温塘镇板山村两委干部齐心协力抗洪抗灾受称赞
来源:多风书
编辑:西柏坡圣华
  7月19日上午,板山村村主任王春英接到防汛办通知,19日至21日有特大暴雨,他在外办事,立即驱车回村,并电话通知村委会会计贾金龙,通过预警广播告知全村搞好防灾防汛工作。电话通知村委会副主任张国平,水库泄洪。党支部书记闫英超组织支部委员张随东,闫栓子,挨家挨户通知百姓安全转移。闫英超开着私家车在水库查看灾情,连住几日,坚守在岗位。在灾情面前,板山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成员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用无私的大爱付出,冒着生命危险在抗洪救灾中谱写下一曲村干部为民当官,为百姓办实事的奉献之歌。
  板山村有六个自然庄,全村1200多口人。板山村的旅游景点《华严寺》正在修建之中,山势陡峭,各个自然庄都居住在山区。面对村里现状,包村干部杜军鹏,步行十几里路来到村里,和村干部一起指挥百姓转移,查看灾情,温塘镇副职干部闫庆超,张来山,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步行到村帮助指导村干部开展防洪抗洪具体工作。尤其是39岁的板山村的村主任王春英,以身作则,当洪水来临时,组织两委干部在河道边值班,确保每一名群众安全转移。
  7月19晚上9点,板山村进村的两个桥梁被洪水冲毁断交,王春英组织干部群众对财产进行了转移,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7月20日,党支部书记闫英超,村主任王春英组织班子成员冒雨前去查看溢洪道,为了安全,每一个人腰里揽着一根绳,相互连接,以防不测,他们从洪水里艰难的渡过。水库处于安全状态,自己才放心,才能让下游的百姓放心。包村干部杜军鹏和村会计贾金龙手拄着木棍从洪水里穿过,几次险些跌倒,到六个自然庄查看灾情。杜军鹏吃住在村,心系百姓,在河沟边坚守岗位,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板山村的灾情同样牵动着温塘镇党委政府、书记、镇长的心。温塘镇党委政府给板山村派去了3台钩机,村长王春英又找来几台钩机、铲车,将这些机器分布在受灾地域开始清理河道泥沙,预防再生灾害发生。
  20日21日,板山村6个自然庄四分之三的通庄路被暴雨冲毁,温塘镇党委书记高成虎积极协调水务局救灾机器设备,并与镇长王浩到板山村查看灾情。又与平山县县委书记西柏坡管理局党工委书记李旭阳、平山县县长董晓航等部门领导,到红崖谷前去解救被洪水围困的20名群众。并联系给板山村送去了大米、白面,解决了受灾群众的燃眉之急。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大灾大难面前党的温暖,政府的温暖。
  这次洪灾板山村直接经济损失350万元,包括公共设施、设备、护村坝、大口井、道路、桥梁、房屋等,价值1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村主任王春英,为了村里的百姓安危,让妻子的姐夫将妻子,母亲,孩子转移到了宁晋县的亲戚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村里百姓的安危牵动着他的心,灾情期间一直坚守在岗位,就是他的丈人舅病故,他也没有离开板山村村民一步,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和村镇干部坚守在值班一线,为了百姓的安危,为了群众的利益,板山村的村干部做到了责任重于泰山,百姓安危高于一切。
  这就是党考验我们村镇干部的关键时刻,在洪水面前,我们的干部做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洪灾过后板山村在温塘镇党委政府的关怀支持下正在有序开展灾后修建工作。板山村的村干部踏实苦干,心系百姓,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300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大灾、大爱、大干――记蕲春县财政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湖北鄂东地区第一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 >
大灾、大爱、大干――记蕲春县财政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时间: 08:46:25编辑:周海斌来源:
  记者周海斌通讯员周慧东李凯
  6月以来,遭遇四轮强降雨,全县洪涝成灾、房屋倒塌、村庄被淹、农田被毁、交通中断&&四处告急!洪涝,拨动着财政人的心弦;灾情,牵动着财政干部的神经。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全系统听从指挥,团结战斗,连续奋战,谱写了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救灾进行曲。
  6月19日,周日。局长徐建煌闻讯北部山区暴雨成灾,他来不及吃早饭,一边拿起手机通知几个重灾乡镇的财政所所长到岗到点,一边驱车赶到受灾严重的张榜、大同、檀林察看灾情;下午4:50他赶回来立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抗灾应急预案,动员全系统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战斗。
  6月21日,下午。县局再次召开股、所负责人、工作队长会议,传达县委、县政府的抗洪救灾精神,从提升主动性、密切协调性、保障及时性、突出先进性、严明纪律性六个方面部署全系统抗洪救灾工作。安排专班对蕲北4个重灾乡镇的村组水毁公路进行排查,确定8个重点村11个冲毁点,全部由财政人员组织修复通行,解决重灾村开展生产自救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便利。
  资金是抢险救灾的重要保障。6月22日,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340万元县长预备费当天拨付到重灾的四个乡镇。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财政局多方调度资金,先后六批共拨付抗灾资金2800万元。全系统个捐款达8万多元。
  灾情就是命令,突击队抢险冲锋在前。
  7月4日,上午,大雨如注。接县防指命令,局机关40名突击队员在局长的率领下,30分钟内赶到赤东湖抢险堤段,转运沙包筑堤坝,队员们与大雨抢时间、与险情抢进度,干了满满一天;7月5日下午2点半,二里湖堤防告急,突击队又冒雨赶赴搬运沙包,雨水、汗水湿透了队员们的衣裤,大家咬牙坚持着,飞快地传递着一个个沙包,一直干到晚上八点才圆满完成了抢险任务。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服务抢险救灾是财政的天职。7月2日县财政局紧急组建15个工作队,分别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带队当晚赶赴各乡镇帮助救灾摸灾,经过全面细致的摸查,拿出了全县各地受灾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及时提供决策参考,为救灾资金分配提供了依据。财政人的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受到县长的表扬。
  张榜财政所把房间腾出来让武警救援部队安营扎寨,负责他们的后勤服务和生活保障。在无自来水的情况下,主动为部队战士送水和免费送餐。在部队驻进张榜所的第二天,副局长成俊带着猪肉、油等生活物资代表财政局慰问抢险救灾的战士。
  向桥乡在7月2日的大暴雨中,主干道及通村通组公路毁损严重,山区群众进出困难。7月5日,局长徐建煌、党委书记丁友义及住点的工作队员绕道进入向桥乡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拍板安排2万元购买群众急需的大米、油、蜡烛、消毒物资,于次日由财政干部用摩托车或肩扛背驼送到龙井、大山、孙山、杨垅、棠树岭村生活困难的群众手中。孙山村4组72岁的张金元老人抱着一袋大米,流着眼泪说:&感谢党、感谢财政干部&。
  管窑财政所每天为安置点的老人孩子送牛奶、饮料,为他们提供可口的饭菜,为他们购置电视、空调,保证灾民住得安心、生活舒心。八里财政所房屋浸入1米多深长达10多天,财政所干部仍然每天坚持到长江大堤上值守。大同财政所安置两河口村37户76名受灾群众,财政人员与灾民同吃同住,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群众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的灾情牵动着省市财政领导的心,自7月5日省财政厅先后派出三批工作队到我县参加抗洪救灾工作。他们先后深入张榜、向桥、刘河、八里、蕲州、青石、大同、檀林等乡镇,参加救灾和生产自救,慰问抢险的部队官兵,慰问受灾群众。7月6日,第一批工作队队长巫孝文处长率领3名工作队员冒雨深入重灾区张榜镇塔林村、土库村核实灾情,现场为安置点灾民捐款2500元。7月1日晚上,9点多钟巫处长步行到蕲河大堤何大垸段,察看防汛情况,看望正在防汛值守的财政干部。7月12日,财政厅监督处副处长孙明春率领第二批工作队队员开始为期一周的救灾工作,他们为孙冲小学集中安置点的群众捐款1000元。7月19日,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龚金海带领第三批工作队在副局长叶新华的陪同下到张榜魏河、塘抵重灾村指导修复工作。20多天时间,省厅工作队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办及所有的重灾区,每天他们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参加抢险救灾、察看灾情、指导生产自救。他们忘我工作和爱心善举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巫孝文处长说:&我们到基层到农村不是来当甩手领导的,我们的职责就是深入灾区,帮助灾民,感受灾情,了解灾情,反映灾情。&的确,正如他听言,他们没有当看客,每个工作队员下乡7天时间,人晒黑了,身体变瘦了,但精气神更足了。
  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考验着财政干部善谋决断,应急谋远的能力;锤炼了财政人全力以赴,特事特办的风格;展现了财政人与灾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彰显了财政人尽忠职守,大爱大干的品质。无论是蕲南还是蕲北,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财政干部始终以灾民的需求为第一信号,勇当抢险救灾的领头雁,乐当灾民的贴心人。管窑财政所副所长张炳芳今年58岁,老家房屋塌了,老伴急得打电话要他回家,他说:&我是党员、财政干部,管窑抢险救灾要紧,没法回去!&。20多天他一直坚守着岗位没有回家。驻李山村工作队员与群众同住、同吃、同抢险,日夜查巡,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李山村支部书记田祥生动情地说:&大灾之时,我看到了财政人的大爱情怀,看到了财政人的实干精神&。
  防汛救灾期间财政局领导班子、工作队员、党员干部他们始终做到第一时间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掌握一手灾情,局长、分管局长先后5次带着灾情报告向省厅报灾,配合主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留守局机关的年龄大的男同志和妇女,在机关24小时值班,主动到蕲河大堤日夜值守,为下乡的同志承担业务工作,不过双休日,一人当作两人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在抗灾救灾的后方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线&。
  洪水退却,财政人仍然轻松不起来,他们又第一时间投身于各地生产自救工作,他们忘记疲惫,头顶烈日,奔波于田间地角,清淤修复,改种作物,降低损失。为了大地的丰收,财政人永远是可亲可爱、大爱大干的人。大灾、大爱、大干――记蕲春县财政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已有人评论 相关内容阅读
新闻评论(共有 条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鄂东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鄂东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的发挥鄂东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鄂东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专家来稿。
重庆北碚区女教师杨庆、易小梅在北京旅行期间失踪,疑似陷入传销骗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北京市公安局和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大力配合下,...
男子带11岁女孩私奔 一句玩笑险酿惨剧
男子带11岁女孩私奔 涉嫌拐骗儿童被刑拘
男子带11岁女孩私奔 原因竟是成年人之间的一句玩笑乐亭胡坨镇党委政府抗洪救灾工作纪实_通讯员报道_唐山环渤海新闻网
您当前的位置:
科学发展示范区
乐亭胡坨镇党委政府抗洪救灾工作纪实
环渤海新闻网
&& 12-08-14
&& 12-08-14
&& 12-08-13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肖宏鹏 檀军) 9级大风,强降雨,风暴潮。乐亭胡坨镇仅8月3日一天,降雨量就达到了270毫米,最高流量达4280立方米每秒,7个路段存在险情严重告急,几处土坝溢水。肆虐的洪水成为了检验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试金石,胡坨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歌。
  党旗在大坝上飘扬
  8月2日凌晨1:30,胡坨镇召开紧急班子会议,党委书记翟新村传达了县防汛会议精神,连夜制发了《防汛排涝抗灾紧急通知》,并将15公里的二滦河围埝防汛地段分成3个大段儿,26个小段儿,分别将责任落实到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8月2日早6:00,召开镇村两级干部会议,将防汛排涝抗灾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
  8月2日早8:00,3万条沙袋、2吨铅丝、部分塑料布、木板、钢锹、砂石料,4台挖掘机,5台翻斗车已经抵达大坝,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农村干部、部分党员群众共计300多人,全部到位,在洪水到来之前严阵以待。
  8月3日,台风忽至,暴雨骤降,上游排洪通知和下游泄洪困难的消息纷至沓来,水位以可见的速度上涨,党委书记翟新村当机立断,有条不紊。一是联系并配合部队官兵,取土500方,从内外两侧封闭段庄子闸,防止闸板被洪水突破;二是各段负责就近取土或联系砂石料,将排查出的低洼处人为抬高。
  8月3日夜,最危急的时刻终于到来了。七高八低的土坝,面对流量428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显得如此脆弱不堪。水漫大坝,堤上跑鱼,眼看着洪水扑面而来,大家伙儿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万分危急时刻,书记、镇长果断决定由各党支部负责紧急从各村再组织村民上坝支援。短时间内,一批又一批村民陆续赶到,大伙儿纷纷加入到运送沙袋的队伍里。看到书记、镇长身先士卒,镇村干部们有了主心骨,看到镇村干部们拼了命似的冲在最前头,木二村村委田金生累昏在抗洪大堤上。150米长的大坝最险路段,生生地人为提高了1.5米,最低洼处,码了16行沙袋。风雨退却后,不少镇村干部一屁股坐在泥里,睡着了。
  党徽在救灾一线闪光
  党委副书记、镇长石宝山,始终坚守在第一线,连续五天五夜每天休息不足一个小时,妻子生病住院,他无暇顾及,老家的院墙倒了,75岁的老父老母自己动手搭建都没有给儿子打一个电话。
  副镇长孟令新,晚上12点钟去接部队官兵,短短的路程,走了4个小时,回来的途中,借来的越野车陷入了1米多深的水里,当时,车门已经无法打开,他从窗子里爬出来以后,又潜入水中,把车拖了出来,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让年轻人去时,他说:&我年龄大了。&朴实的话语,但包含了更多的涵义。
  胡坨村党支部书记孙邦岐,带领30位村民在北黄段儿抗击洪水,由于风大雨急,加上自己劳累过度,他一脚没踩稳从坝上落入坝下,没脖子的水,冰冷刺骨,且水流湍急。被救上来以后,这位59岁的老党员仅回家换了一身衣服,又重返一线不肯休息。
  青年党员于海新,尚在哺乳期,仍每天坚守在大坝上,丈夫不放心,陪同妻子一起值班、巡视。党员王兵玲患病刚出院,不顾身体虚弱,同大家一起坚守在第一线。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当洪水决堤的险情将要发生时,胡坨镇有3名党员奋不顾身的跳入了水中,用他们的身躯,与无情的洪水做着斗争。他们是镇党政办干部张吉东、司机师傅董德良和大黑坨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王建立。
  富各庄村29岁青年史建波,自己建了一个养殖小区,养了16头母猪,500只蛋鸡。8月3日,当听村里广播需要开铲车的人时,他自告奋勇担当重任,开起铲车抓沟泄洪。从凌晨到天黑,史建波顾不上吃喝,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顾不上回家看一眼残疾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深夜,他回到了家才发现50只母鸡被水冲走了,猪舍被淹了,养的母猪无处安置,乡亲们听说后,主动到他家把猪&领养&一空。大家都说:&这个小伙子真不错,泄洪减灾多亏有他,这可是给咱村做了件大事啊!他家有难了咱们不帮把手实在是说不过去。&
&& 12-08-12
&& 12-08-11
&& 12-08-11
&& 12-08-12
&& 12-08-10
唐山通:唐山生活资讯门户
唐山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唐山劳动日报社主办 技术支持:北方网
环渤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您的位置: &
风雨中,那道冲不垮的铜墙铁壁——武警上海总懒抗洪抢险图片报道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洪抢险事迹材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