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公告写的高职毕业生,本科生求职的能报吗

我是高职毕业生 想考一个本科的学历 应该怎么办?_百度知道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403 - 禁止访问: 访问被拒绝。
您无权使用所提供的凭据查看此目录或页面。为什么高职毕业生比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
  特别提醒:填报志愿有疑问?
  日前,记者对多名淮安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采访,学生们坦言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他们不仅要在就业市场面临激烈竞争,还要接受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尴尬。为了暂时躲避就业,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了考研。
  经历了七八次面试后,王茹总算把自己的工作定下来――在一所培训机构做语文老师。“不过也不打算长做。”王茹觉得比起其他工作开的价码,目前在培训机构当老师赚钱更多一些。王茹今年刚从淮安某高校新闻专业毕业,在经历了考研失利后,王茹在寒假时加入到求职大军。通过网上发简历和跑招聘会,王茹去过多个公司面试,招聘单位给她的感觉是工资都很低、要求却都很高。许多公司招聘的文科专业底薪只有1500元,五险一金还缴不全。“本科生越来越不值钱,还不如技术工工资高。”王茹感慨。
  根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英语和法学位列就业前景最不看好的本科专业。对此,淮安某高校外语师范专业的陈欣深有体会。陈欣日前刚刚结束经济开发区的教师编制考试,考编现场给她的感受是“僧多粥少”,王欣最终转而报考难度相对低的小学英语。四年前,在英语专业热门的情况下,王欣选择了英语师范专业。“反正毕业以后就做英语老师,不用担心就业”,抱着这样单纯的想法,王欣度过了愉快的大学生活。然而毕业后,面临竞争激烈的教师编制考试,王欣才体会到找工作远比想象中困难。
  同样就业困难的还有法学专业。今年刚刚从法学院毕业的李慧目前处于待业状态,在参加过数次招聘会后无果后,无奈的李慧最终被迫待业。李慧所在班级一共55人,有10余人考上公务员和律师。除了他们,其他学生大都在公司做着文员、销售等与专业无关的工作。李慧说,由于专业缺乏辨识度,法学专业毕业生出路很窄。
  不仅仅是文科学生面临就业“难”,理科生就业同样遇到诸多问题。本科学生物技术的于梅无奈地成为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于梅班上50人中有20多人选择了考研。“学生物技术的不考研很难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在中国只有读到博士才能从事生物学研究工作。”于梅说生物技术专业在中国属于冷门专业。除了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外,于梅班里其他学生大多从事着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相当一部分学生做着销售、房地产等上手快、赚钱快的工作,仅有两三个在生物医药公司上班,尚称专业对口。
  对于学长学姐们的就业状况,正在实习的大三学生吴静多少有些忧心,这也成为她考研的主要原因。为了暂缓就业压力,吴静班级42人中超过半数选择了考研。
推荐阅读:
            
博客推荐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微信号:GK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高职毕业生凭什么这么牛?初次就业率比“211”还高
  录取分数超过本科院校
  近日,一则关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分数超过本科院校的消息刷新了外界对于高职生这个群体的认知。
  今年,这所高职学院录取人数将近9000人。其中,在深圳市外广东省内的录取分数最高,其中文科类最低录取线508分,理科类最低录取线491分,文科和理科录取线均处于广东省同类院校第一位。
  在业内,深职院被誉为职业教育的清华和北大,除了师资力量雄厚外,就业前景也相当不错。比如就业率在99%左右,学生在毕业之前平均能收到2.8份工作机会的邀请。学生毕业半年之后的平均月薪在4000元左右,比上海本科院校毕业生平均月薪还要高。
  事实上,从近些年的数据来看,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之间的薪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全国高职专校长联席会议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届-2014届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的差幅分别为19%、19%、17%和15%。其中60%的2011届高职毕业生在毕业三年内职位获得晋升。
  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于本科毕业生的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8.1%,既高于本科毕业生的67.4%,也高于&211&(包括&985&)重点大学毕业生的75.5%。
  工资方面,同样来自《2014年教育蓝皮书》的数据显示,高职毕业生月薪平均起薪3291元,&211&高校毕业生平均起薪3157元。
  财经评论
  总理为职业教育站台的逻辑
  我毕业于浙江省内一所财经类院校,学校边上是一所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毕业季,两所学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都会呈现出与两所大学地位不匹配的就业状况。隔壁金融专业毕业生还没毕业就被各家银行抢走,而身为一本专业的我校毕业生,还得四处投简历向银行推销自己。
  更大的心理落差还在于,最后进了银行,两个学校的毕业生都需要从柜员干起,拿差不多的工资,但本科毕业生在实际操作上远远不如高职毕业生。后来很多人才知道,这所高职学院专门为银行定向培养柜员,根本不愁就业。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那么红,也是这个道理。这所学校有专门的珠宝课程,就是为深圳的珠宝加工输送人才,毕业生到岗后能无缝对接,企业用起来很称手,因而这些毕业生很容易拿到较高的薪水。
  换个角度来说,高职毕业生之所以抢手,是因为多数本科毕业生达不到即插即用的水平,更好用的高职毕业生反倒成了稀缺品。
  这种人才断裂的现象不是近年来才有。从2008年开始,&就业荒&常常伴随企业&用工荒&同时出现。整个社会技术蓝领不够用,目标是做白领的本科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直到现在,坐写字楼的收入经常不如盖写字楼的。
  去年哈佛大学两名学者提出过一个观点:多数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前或短期的经济发展,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在他们看来,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20年后经济发展,是为了让学生为20年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结合国内的现状来看,这个观点不无道理。特别是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要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有大量技术升级的需要,本身对职业教育就有更高的需求。
  可以用来比较的是制造业强国德国,目前只有德语文化圈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将职业教育学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且他们职业教育的目标要远远高于中国的高职教育。
  实际上,德国人几十年前就认识到,高职教育的职责并不是为特定的工作培养特定的技术工人。他们的职业教育是基于学生在充满变数的未来能获得成功,因此学生需要学习很多综合知识,比如数学、科学、语言和集成电路等。
  这种理念所推动的职业教育体系也是德国制造至今仍是世界标杆的原因之一。
  顺着这个逻辑就不难理解,为何本届政府在上台后数次提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要加快部署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更是指出,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要让职业教育为社会不断创造人才红利。
  显然,这是为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所做的铺垫。(梁应杰)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校斗群家族求职公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