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外地户口孩子上学对今后上学有没有影响吗

去外地上学有必要迁户口吗?_百度知道教育部对户口是外地的孩子上学有什么新的政策没有_百度知道北京户籍的学生进入清华北大以后和外省的学生有没有水平差异?
最近很流行的说法就是帝都的学生考清华北大很容易,那么北京的学生和外省的那些状元们相比水平会有差么? 如果在进入北大清华之后,地域的差异并没有影响个体的发展高度是否意味着现有的选拔制度是合理的?
按时间排序
468 个回答
这件事并没有那么简单。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招生,在北京招生名额为何多于其他省份?应该请 教育部长 以及 清华北大的校长来谈一下。另外,我想请问,到底何为公平?自然界向来优胜劣汰。教育资源倾斜?北京孩子的一本线也不低。而且 北京孩子上了一本线,可能也就读北京一个普通一本,而很多外地同学可能同样甚至更低的分数能读一个当地211 985,难道不是吗还有,说北京高考题目简单的,想请问,每个教育模式之间有其发展的过程和历史,能简单说为简单吗??让外地学生做北京高考题,就都能考600以上吗?
目前排名靠前的那个答案有段话说的好,尽管清华北大在北京招生名额很多,但是父母教育程度不高的北京土著家庭却很少有孩子考上清华北大。我甚至可以讲,清华北大在北京的招生名额,多数被那些早些年通过自己努力考入北京、留在北京的外地人的后代所瓜分。我在清北认识的北京同学,大多数父母教育程度都很高,就职于北京的政府机关、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等。你只要想想,每年有多少学生考入北京的高校,然后留在北京继续发展就可以理解,北京的学生家长这个群体相比外地学生家长这个群体,在教育程度上的优势是不断扩大的。这些孩子的红利,是他们的上一代奋斗的结晶,其实他们正是上一代阶层流动的受益者。而现在在北京以外的同学们,正准备成为下一代北京户口的孩子他爹他妈。如果因为阶层流动而受益,自己又希望从自己这一辈开始阶层固化,说得好听是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说得难听点,跟打江山之后坐江山的农民起义军没有什么区别。北京历史上是全国最精英的人物聚集的地方,未来更应该是这样的地方。阶层流动只应更顺畅而不应更阻滞,目前已经受益的人要明白自己端着的不是铁饭碗,北京户口更不是平壤户口。以下正面解答问题:小地方的学霸进了大城市,要先学习如何使用地铁,去麦当劳星巴克,怎么唱K等等。然后他会发现,自己一定要争取女神的心,高富帅说只是插着玩玩;别人说什么热点话题的时候自己根本插不上嘴,因此没朋友;可能不会游泳,骑自行车或者开车,该用到的地方只能干瞪眼,至于英语发音不标准这类也就不说了。进入学校学习,只是你人生的一小部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人生,是你永远学不完的课程。从小地方来的同学们,或早或迟都得进入适应社会的补习班,而这些他们荒废了多年的技能,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们,早已融入其血液,成为本能。哦还有,这些孩子们以后恋爱的时候还得被说成凤凰男,再补上一刀。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真应该考虑把如何玩泥巴,识别各种农作物,了解批发市场的菜价,以及放羊养鸡爬树摸鱼等技能纳入高考试试,看看都市孩子们手忙脚乱的狼狈样子。
“水平”二字太过主观,如果没有更明晰的定义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前面有高票回答列出了清华各省份的优秀比例,虽然也不够全面,也算是回答中最客观的了。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上学难”的省份出来的学生,在重点大学中相对来讲在学习成绩上还是要比京沪学生好一些,尤其是几个传统的教育大省,比如江浙 山东 湖南等等。只是成绩好不等同于之后的职业发展好,因为京沪学生家庭平均来讲有更好的社会资源,在职业发展上的确是相对比较顺利的。人一辈子总是避免不了要“拼爹”的现实,京沪学生通过拼爹更容易上重点,毕业后通过拼爹更容易找到好的职业路径,所谓“视野”等等也基本是靠“拼爹”得来的优势。在这里“拼爹”也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已。总的来讲,小地方出来的人要想获得同样的成功(金钱 地位),平均说来还是要比大城市的人更努力一些才行。但是小地方的同学也没有必要自怨自艾,仅仅京沪这种城市带来的资源(不谈高官巨贾),在现在也不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有一个开放的视野,不断学习不断自省,很多背景的差距是可以被弥补的。
我也想匿名写个帖子。我来自西北一个经济不太发达的省份的社区中学(年级第一,高考本学校状元,某学科竞赛全国三等奖-冬令营)。后来本科去了一所和清华差不多的名校(香港)。硕士毕业后在麦肯锡和摩根士丹利都干过。在工作中也陆陆续续认识了很多清北的同事,朋友。北京,外地的都有。我本科学校成绩在名校里面的内地学生中垫底的。我首先是英文差。香港比清北的话,授课都是全英文,和北京上海的同学比,我高中英文基础比较差,第一年都是在一种听不懂的状态。有时候连考试问题的单词都不认识。当时压力特别大。因为我家里穷,我靠全额奖学金支付学费和生活费。而学校奖学金每年根据成绩评定一次,我每到出成绩的时候都特别害怕自己拿不到奖学金被学校退回去。但是反观北京的同学,很快的适应了。很多成绩很好能上dean‘s list的,记得特别清楚的一件事是,我和一个101中学的同学一起复习。结果他事后拿了a,我拿了b-。当时觉得特别不服气,觉得他平时学习还没有我认真,为什么我成绩反而比他差。我室友是杭州二中的,学霸。相比较之下,我甚至挺怀疑自己的智商。我觉得在小城市上学养成不了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我回忆我高中的时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把一套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书做了一遍又一遍。我们小城市的高考班就像是一个血汗工厂,早上6:50到校,晚上10点回家,周六不休息。但是我们不懂得把学到的知识总结成一套知识体系,然后去不断的修正这个体系,很多不理解的题,就硬硬的给背住。老师也是那种三流师范大学毕业的。稍微好点的老师都被大城市的超级中学给挖走了。因为salary比较高。至于英语呢,一点都不会说,只会应付考试。后来毕业了以后,想法慢慢的改变了,我后来总认为和别人比较没有必要,和自己比,突破了舒适区间,有进步就最好。我的大学同学们,学霸们都混的很好。自己也在他们和名校的光环下变的顺风顺水。其实我想说,只有你自信,只要你能跟上大部队,说明你还是挺优秀的。无论做什么,自信一定得有的。我也因为这个教育背景走了很多弯路,而这些弯路,让我后来加倍努力才渐渐弥补了差距,但是我不后悔。我认为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有时候Harvard/Yale/清北对有些学生只是一所学校,但对太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这是他们很多年如一日唯一努力的目标。
我认识的几个北京TOP2 都还不错,要么学术大牛,要么考试学霸,最后工作offer也很好,也没见非要进体制内,基本都是外企或者初创公司
只能说眼界和社交能力有差吧,能力靠个人
诸君说的是学习、综合水平,我说说另一种“水平"吧。-户籍在北京也好,非北京也罢,都存在着大概两种人:一种是以“证明自己”为目标而生活的人。一种是以“取悦自己”为目标而生活的人。-第一种人对于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学习和工作,执着于成败得失,乐于和别人比较一切能比较的的方面,比如分数和工资。比人强则如登极乐,比人差则如丧考妣,陷于“比较”而不能自拔,他们的乐趣来源是:做人上人。-后一种人对于生活中的事情,比如学习和工作,关注事情本身的机制、内容,不希求通过任何手段抬高自己,压低他人。他们热衷于寻求、体会有趣的事物,以愉悦自己的生命。虽然方式不尽相同,或许是吹拉弹唱、烹饪煮茶、环游世界、种菜养花,但他们的乐趣来源是:体验生命。-以上的差异在于人生态度与境界的层面上。这与地域无直接关系,只取决于对于人生的理解程度。如果细究成因,或许与背负的生活压力与期望的大小有关。若是家里对其期许较大,经济指望其来改善,因而时间和精力不容许其做一些“无功无利”的事,那么此人易流于第一种类型;若是期望较小则反之。-然而这两种人在世俗意义下的成就或许并无太大的分野,但其各自生活的乐趣却是大相径庭。这也是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们表现出来的主要区别(统计意义上的规律于个体不适用),其差异度远高于在学习、综合素质上的差异。
北京学生可能以后混好的概率高,但因概率高就剥夺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似乎不太妙!概率决定人生总觉得太过于残酷!或许大多数人都在按着概率走完人生,但是只要有一个完成逆袭,我们还会觉得世界并不那么糟!
楼上的都答非所问啊,你们回答北京人考难不难干嘛,楼主问的是考上之后的表现啊!引用一组数据!简略一看就能看到答案,北京生源毕业优秀率也就不超过10%,河南江苏等地可达到25%美术学院学生以及少数高水平运动员不计入,少数优良率及优良人数太低中学不计入广东暂时不统计(广东部分数据缺失)优良总数 在8人以上(平均每年至少2个),且优良率达到百分之20以上的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17/45=37.78河南省实验中学:10/27=37.04郑州外国语学校:11/30=36.67如东中学: 8/22=36.36郑州一中:11/32=34.38福州一中:9/31=29.03杭州外国语学校:15/53=28.3武汉外国语学校:9/34=26.47杭州二中:13/50=26海安中学: 8/32=25南师大附中:13/53=24.53六安一中:9/37=24.32湖南师大附中:8/39=20.51优良率(百分比)安徽:淮北一中:3/11=27.27阜阳一中:3/12=25六安一中:9/37=24.32屯溪一中:4/20=20合肥一中:5/27=18.52巢湖一中:1/6=16.67安庆一中:4/25=16马鞍山二中:2/16=12.5北京:首师大附中:5/35=14.29北京四中:16/173=9.25人大附中:27/296=9.12北京市十一学校:9/99=9.09北大附中(不含分校)3/34=8.82北京二中:5/60=8.33北京市景山学校:2/24=8.33北师大第二附中:7/86=8.14北京八中:5/69=7.25清华附中:12/169=7.10北京一0一中学:3/44=6.82北京市顺义牛栏山中学:3/45=6.67北京五中:2/35=5.71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7/157=4.46福建:福州一中:9/31=29.03莆田一中:4/27=14.81厦门外国语学校:4/29=13.79厦门一中:4/33=12.12甘肃:兰州一中:4/22=18.18西北师大附中:6/50=12广西:南宁二中:6/27=22.22广西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3/21=14.29贵州:贵阳一中:4/42=9.52河北:石家庄二中:12/66=18.18衡水滏阳中学:2/17=11.76衡水中学:9/98=9.18河南:河南省实验中学:10/27=37.04郑州外国语学校:11/30=36.67郑州一中:11/32=34.38信阳:4/13=30.77濮阳一高:2/15=13.33北大附中河南分校:3/28=10.71中原油田第一中学:3/30=10黑龙江:哈三中:14/110=12.72大庆实验中学:6/50=12哈师大附中:2/27=7.41大庆铁人中学:2/33=6.06湖北:武汉外国语学校:9/34=26.47华师大一附中:10/70=14.29湖南:湘潭县一中:4/15=26.67湖南师大附中:8/39=20.51长沙一中:4/29=13.79雅礼中学:6/56=10.71长郡中学:6/65=9.23吉林:东北师大附中:13/129=10.08吉林一中:3/29=10.03江苏:江苏省锡山中学:2/4=50扬中中学:1/2=50南京外国语学校:17/45=37.78梁丰中学:3/8=37.5如东中学: 8/22=36.36常州中学:5/14=35.71如东县栟茶中学:1/3=33.33海安县曲塘中学:1/3=33.33无锡大桥中学:1/3=33.33扬州中学:6/19=31.59江苏省新海中学:6/19=31.58盐城中学:7/27=25.93海安中学: 8/32=25无锡一中:3/
12=25南师大附中:13/52=24.53如皋中学:6/25= 24姜堰中学:3/13=23.08苏州中学:4/18=22.22常州一中:2/9=22.22海门中学: 4/20=20南通中学: 1/6=16,67金陵中学:2/12=16.67徐州一中:2/15=13.33淮阴中学:5/39=12.82江西:江西师大附中:3/28=10.71辽宁:瓦房店中学:6/16=37.5大连育明高中:8/51=15.69东北育才:9/66=13.64鞍山一中:4/33=12.12本溪高级中学:3/60=5辽宁省实验中学:3/35=8.57山东:山东省实验中学:7/24=29.17滕州一中:2/8=25莱州一中:3/13=23.08山西:山西省实验中学:5/18=27.78山西五中:5/29=17.24康杰中学:3/18=16.67山大附中:5/36=13.89陕西:西交大附中:5/29=17.24西安铁路一中:12/79=15.19西工大附中:13/147=8.84高新一中:7/84=8.33上海:复旦附中:6/39=15.38上海中学:14/92=15.22华师大二附中:12/114=10.53上外附属外国语学校:3/42=7.14四川:成都市实验外语学校:5/19=26.3成都七中:13/69=18.84成都树德学校:4/24=16.67成都外国语学校:6/39=15.38绵阳中学:4/42=9.52天津:南开中学:11/67=16.42耀华中学:10/66=15.15新疆:乌鲁木齐一中:6/42=14.29兵团二中:2/19=10.53云娜:云南师大附中:4/44=9.09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15/53=28.3杭州二中:13/50=26舟山中学:5/25=20镇海中学:7/51=13.73东阳中学:2/13=15.38绍兴一中:2/13=15.38湖州中学:3/23=13.04诸暨中学:3/26=11.54萧山中学:2/18=11.11学军中学:3/28=10.71金华一中:3/30=10温州中学:2/24=8.33重庆:重庆南开:7/89=7.87重庆一中:2/28=7.14重庆第八中学:2/29=6.90重庆巴蜀中学:3/57=5.26优良总数 在4人以上(平均每年至少一个),且优良率达到百分之20以上的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17/45=37.78瓦房店中学:6/16=37.5河南省实验中学:10/27=37.04郑州外国语学校:11/30=36.67如东中学: 8/22=36.36常州中学:5/14=35.71郑州一中:11/32=34.38扬州中学:6/19=31.59江苏省新海中学:6/19=31.58信阳高中:4/13=30.77山东省实验中学:7/24=29.17福州一中:9/31=29.03杭州外国语学校:15/53=28.3山西省实验中学:5/18=27.78淮北一中:3/11=27.27湘潭县一中:4/15=26.67武汉外国语学校:9/34=26.47成都市实验外语学校:5/19=26.3杭州二中:13/50=26盐城中学:7/27=25.93阜阳一中:3/12=25海安中学: 8/32=25南师大附中:13/53=24.53六安一中:9/37=24.32如皋中学:6/25= 24南宁二中:6/27=22.22苏州中学:4/18=22.22湖南师大附中:8/39=20.51舟山中学:5/25=20屯溪一中:4/20=20海门中学: 4/20=20
无他,此文是为反对 的答案而作。首先,不知道答主非要把贫富阶层差距跟美国黑人/白人阶层作比是要闹哪样,阶层和少数族裔的确有一定关系,但这么说实在有失偏颇。 同学的观点仅仅是陈述事实而已,而
在反对的其实并不是“观点”,而是“事实”。答主说,“公立大学应该倾向性的优先保障穷人的教育权利!什么综合素质,什么视野优秀,全是放屁!全民投资大学育人,是为了给那些底层的学生机会,让他变的更好。” 于是请答主回答我:“全民投资大学是为了给底层学生提供机会”这个论点的理论支持在哪里?我猜,尽管答主对美国社会存在不满,但这种公立大学应该底层学生服务的论点应该是来源于对美国公立/私立大学学生阶层组成成分的不同这一事实的观察。但据我所知,中国的公立大学与美国的公立大学概念并不相同。美国有着大量的优秀的私立大学,而中国呢?答主怕是不能列举出大陆哪些私立大学是“优秀的”吧。而且即使是美国的大学,在录取的时候也是会考虑家庭环境:优先录取可以担负起学费的优秀学生,其次才是需要奖学金资助的优秀学生。答主又说道:“就可以在这边说着,北京的孩子更优秀,应该拿到更多的录取名额了?” 这其实是在转移问题的矛盾的指向。众所周知,北大清华在北京录取名额多,与复旦上交在上海录取名额多,道理大致相同。换言之,答主作为美国人,也应该对美国公立大学的招生略有耳闻吧,那就是州立大学优先录取本州的学生,即使本州的学生并没有像外州的学生一样优秀。一个地区的纳税人与政府扶持当地大学,当地大学有理由也有必要在录取的时候倾向当地学生,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想说的是,答主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在这里将各种概念混为一谈,并发出了“我对我的祖国感到悲哀”的感慨,甚是令人不解。另外,“祖国”应指的是移民的现居国,而非祖籍所在地国家。 当然,答主若是在此为大美利坚合众国感到悲哀,我并无任何意见。再者说来,答主的观点:“穷人家的小孩再怎么努力都很难有出头的机会,今天少,以后更少。美国是这样,中国再这么下去以后也会像美国一样。”,其实是有问题的。受教育是从来都不是出人头地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我并非不同意政府应保障穷人的教育权利,相反,我向来拥护任何可以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提高的政策与举措。要保证穷人的基本权益,包括教育平等化,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都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再多说一句,答主既然如此心系故国的教育问题,并且对美国抱有批判态度,那有为何要历尽千辛万苦,依靠金钱与运气,移民到美国,(参考答主自己说的“我要是当初早年家里没钱,没运气,肯定不可能移民美国,读到博士。”),并还在中国的山寨 Quora 上义愤填膺呢?
我想可能有个人生目标和生长环境不同导致精神境界不同的问题。小地方很多人考上清北人生自认为目标完成一大半了,北京学生上清北人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心气儿不一样。可以类比巴西贫民窟顶级球星一有钱就灯红酒绿,退役后就回家养老。德国球员职业态度好,大器晩成的不在少数,退役后当教练俱乐部经理的更比比皆是。除此之外,大学学习与应付高考其实差别较大。大学需要短时间(4,5个月内)迅速深入理解的能力。小地方高中应试教学是相当粗放的,三年基本在重复干一件事,而且是低水平重复,其实并不目标指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城市中等教育“精英”教育的部分由于升学压力不大,更加目标指向以提升能力为主。
本人北大外地生,提供两个在本专业观察到的现象做参考。首先北京的孩子总体都比较优秀,有始终领先的学霸,即使学习一般的,也有自己的规划和想法,比如参加社团和各种比赛的,或者一直在外面接活的,当然还有在校团委学生会积极发展的,还有专注于玩音乐玩轮滑各种玩的。简单地说,一般都有想法,有性格,比较外向,比较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由此引出第二个现象,那种迷茫得不知道该干什么,天天打网游看小说堕落混一天是一天,乃至退学的自杀的……似乎都是外地的而没有北京的,至少我印象中没有。特别来自那些高考大省的小县城,高中三年军营般度过,一个月歇一天半,宿舍搜出零食小说会被通报批评,更不要说谈恋爱的,往往一上大学就跟撒缰野马似的,放开玩上好一阵,玩完之后又陷入迷茫——因为之前十二年甚至更久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高考考上好大学,父母老师周围同学,都奉此为天条,认为除此之外的事都考上大学再说。于是上了大学之后,看到大学生活如此丰富多彩,有这么多条路可以走,一下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因为之前就不习惯自己做选择,反正一门心思奔着最好的中学最好的大学去就行了。即使高考报志愿要做选择,恐怕也是老师家长的意见占了很大比重。再有就是,从一天的作息安排来讲,一下空出来这么多时间,上完课其他时间都归自己支配,一下觉得时间很多不知道要用来干嘛,到了期末又觉得时间太紧后悔之前浪费了时间。而与此同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的同学已经一直在往前走着。简单地说,就是进入大学得开始学习和培养自己确立目标,自己做选择,自己安排每天生活的能力,而这些又和眼界和见识有一定关系。所以即使成绩一样,在这些方面落后的同学进入大学就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而北京孩子在这方面由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就相对要好一些。
其实,说到底,是个心态问题,小县城的学霸,能以一敌仲众,必然有过人之处。到了大学,只要他们放平心态,足足三年时间了,难道所谓眼界和才子赶不上北京的学生,这是不可能的。问题是他们可能接受不了最初的平庸带来的痛苦
别骗自己了,二代们让屌丝倍受打击的不是父辈的牛笔,而是他们本身也能爆屌丝,因为进入大学看的不只是考试成绩,你在各种社团学院能不能混的开,能不能与老师同学打成一片,这都是关键,这一点农村孩子跟北京孩子差远了
清华北大的学生没见过,但是个人觉得就算在当地虽然招生比例高,但是素质也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中科大在安徽招的人数也最多,但是你去看看考上的人,都是学霸中的战斗机。。。再谈一下话题之外,完全根据个人观察:。。。。。。我不创造事实,我只是事实的搬运工。。。。。。。。。。 本人本科就读于一所普通211,第一节英语课,老师让同学们英语自我介绍。一个童鞋说:老师,我英语差,能不能不用英语自我介绍?师曰:可以,但是你欠着,下次补上。童鞋:恩,好的,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学院,我来自北京,因为英语差,所以来到了XX大学.......众同学和老师:.........
其实这个回答有点儿跑题了,但是我觉得这个回答并非没有达到题主想要的答案你们是要公平还是要正义?这个例子其实比较举的不是太好,因为平等好像显得不近人情,但我支持平等的社会,因为正义的社会没有可行性,那太理想主义了,我宁愿支持有可行性的社会模式。我们的社会并非完全是平等或者完全是正义,而是平等的部分还好,正义的部分很小但大家都很看好,很多时候混帐的部分依然存在,我画图太烂,希望你们能看懂,如下也不光是高考这件事,很多其他领域比如就业也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也不光是高考这件事,很多其他领域比如就业也存在很多这样的现象。身高就是先天的优势。垫脚的箱子是制度提供的机会,其实
后来举的那个例子我觉得就是一个在平等的基础上兼顾正义的例子。也许身材高大的人在喝着饮料的时候心情更好能够更好地解说这场比赛,但是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牺牲掉的那些人的声音有人去听过吗?坦白的说,就算是全国统一卷,统一分数录取,北京考生能考上北大清华的比例还是会多,江浙沪这些发达地区也一样,比如古代的科举考试大概就属于第二种模式,出状元最多的就是江浙两省。尤其让我非常非常不理解的是第一梯队的人为自己辩护也就算了,很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人也要为目前的这个制度辩护,
貌似说过一句挺好玩的话:明明是个无产阶级却幻想自己姓赵。原话不记得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就拿目前的答案排名来说,我想看到的点赞最多的答案并不是跑出来描述事实,而是想看到大家来给出一个明确的观点。排名第一
 的答案说的没有错,但你们点这么多赞是希望这种状态要保持下去吗?  曾经说过精英主义最大的问题是怎么避免精英的自肥,我觉得目前的高考制度就是精英的自肥一说到这个话题就要扯远一点,比如最近热播的《邓小平》如果有人要问毛和邓一分高下的话我怎么选。首先二人都很屌,但在某些视角下,我觉得还是毛更高一筹。不看别的,毛的孙子现在天天在媒体上被人嘲笑,邓的儿孙不管是财富还是地位我们都想象不出来。高下立分。千万别把话说的太漂亮一个很有意思的新闻,因为这里面有个京籍的家长是刚刚拿到了北京户口,在没拿到北京户口之前他是一个坚定的反对异地高考政策的人,拿到北京户口之后立即就跑到自己曾经坚决反对的阵营里去了就好像很多没买房子的人天天梦想房价下跌,买了房子之后天天支持房价上涨其实我觉得中国的很多有争论的问题都要分立场来回答,但是很多人就是像@郑泽霖和@姬轩亦说的那样,作为无产阶级的孩子去替资产阶级呼喊。这样的人我觉得比较奇怪。我们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精英的子女确实更有机会成为精英,说句危言耸听的话,搁古代就等着三百年之后重新洗牌吧,现在的技术不需要三百年了,只需要三代人就可以培养出重新洗牌的土壤了我之所以匿名是因为我@
了几个知乎大牛,第一我不想被人说我想红,第二我的水平也红不了,红了会很惨
反对一些得了便宜卖乖的!有人说北京孩子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贪污腐败官员(不贪污官员收入大家都知道的),煤老板房老板等有钱人的孩子,父母条件好,所以孩子能受到的培养就多,还有人提到可以去国外学习什么,难道偌大的中国只有北京有这些人吗??????北大的孩子有培养,南大孩子就不算高知子弟吗?某某部的处长收入高,我们村的村支书收入就比他低吗??????即便上述成立,只有北京孩子有培养,综合素质比较高,那是不是可以说山村孩子天天爬山上学,身体条件更好,农民孩子知道五谷种庄稼,穷人孩子还可能边上学边帮父母做家务,甚至打工,他是不是比北京孩子更早对社会有贡献。所以说所谓综合素质就是扯淡,好吧,再退一步,把这个综合素质标准亮出来啊,大家一起考这个综合素质,谁高谁上大学?????一些人觉得理所当然的,不要忘记了中国的大学都是公立学校,这个和哈弗耶鲁等不一样,那就应该对所有人都应该公平。。。而那些觉得理所当然的,平时这些人谈到腐败,民主,公平等,肯定都是头头是道,但一触及到自身利益或者内在高人一等玻璃心,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实在可耻。手机打字,比较乱。。。。。
我不是清华北大的,也是国内重点大学。上面那么多长篇评论,还有数据。我就简单说说我们那届的情况吧。首先,我是北京生源, 北京同学和其他省市同学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分数差距,基本差30分左右,不是所有其他省市同学分数都很高,高的还是山东这些省份。另外,北京考生数量很少,每年也就几万人。我们那届全系前十名,家庭条件不好的居多,几个农村的同学想读研,家里条件不好,如果能保送,可以读公费研究生,经济压力就能缓解了,这些同学的刻苦努力程度,绝对不仅超出北京同学,也超出多数外省家境好的同学。我们这些北京同学也有保研的,多数成绩都是中等偏上,没有读不下去的。但有一个事实是:在校成绩和就业情况真的是两回事。。。。。。。。。。。。。。。。
越答越觉得和问题无关了怎么办。最近开始看韩剧,在看“继承者们”。里面我比较欣赏的“秘书长”(就是大企业的高层)对自己的儿子说,“让你去读帝国高,想你开开眼界,见见市面,现在想来,到底这样做对么。”说这番话的背景大约是他自己喜欢的是某财阀的继承人(女),对方近期准备再婚,再婚的对象也是知名人物(酒店业大亨),好处可以增加自己手上股份。看这片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看看有钱人生活的怎样,是什么感受,看下来可能就是,“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儿…”于是可以用虚假的话语安慰自己,有一天都会有的,何必去在乎,这样有钱人追我的时候我才能从容淡定。前排某答案标榜大气,其实也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看得我觉得自己人生真是失败,好想删号重练。无法生在高干家庭,也不是我的错。当然不够努力是我的错。只是后者真的一定更幸福么,不自觉就要思考一些现实功利的事情。想想普通人也能获得很多温情,尤其是真情。普通人不也是在努力生活着。是不是出生好,谈理想就是大气,出生不好,谈理想就是矫情做梦?也认识一些类似凤凰男的角色,觉得他们用尽全力去到达稍微上流一点的社会,却全然没有快乐,对很多事情充满了恨。清华北大,毕竟只是学习,有些人学习不好,也可以变成大老板,恐怕还是做人。有钱有势的人内心有时候也会显得龌龊,人性的劣根性是谁都无法避免的,但是他们之中,必然有一些人拥有比其他人更伟大的品质。没有好的品质的人,怎么会有人追随呢?只是感情也是奢侈的东西,埋头为生计奔波的人,怎么可能像高帅富一样有钱有闲谈谈恋爱呢?想来人类毕竟是社会性动物。毕竟有阶级。无论是作为两性的划分,还是作为“优等人”的划分。平等总是很难,阶级斗争总是无法避免。还好人生本质就是归根结底只属于自己的旅程。每个人的唯一货币是时间。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地户口在北京上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