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信息化工作还是信息化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解读信息化学习方式
信息化学习方式中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各个要素的信息化:第一,目标信息化;第二,内容信息化;第三,工具信息化;第四,空间环境信息化;第五,资源信息化。信息化学习的主要技术支持应该包括基于网络的学习以及基于多媒体的学习。  当意识到社会的变化时,我们就已经落后了。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面对着不同以往的新景象,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人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成为主概念,它向各个领域进行渗透,甚至成为支配诸多领域的重要机制。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思考下去,我们就必然能得出下面的结论:这种影响一定会投射到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学习过程之中,必然会引起学生个体生存方式的变化,也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进而会对学生在信息化生存新环境中的认知工具、全面发展以及信息社会中生存能力的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的信息化对学生最直接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另一个是需要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有效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运用,信息素养是信息化学习方式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运用又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是提高信息素养的主要基础。于是,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信息环境中的各种学习方式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所谓方式是指言行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方式直接表述本质,它是本质的直接显现,是和本质同一的,而不是如同现象一样,常常由于各种中介而表现为间接性。方式所表现的不是事物外在的、次要的属性,而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属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倾向于以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行为组合。我们应该强调学习方式的群体意义(“类”的意义)以及实践意义,从对所有学生的普遍意义出发研究和认识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者各种学习行为的变化,与人的社会性有密切联系。信息化学习方式是指在一定现代信息意识指导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行为和认知取向,是以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主体发展为目的的,它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后的表现形态和必然结果。信息化学习方式中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各个要素的信息化:第一,目标信息化;第二,内容信息化;第三,工具信息化;第四,空间环境信息化;第五,资源信息化。信息化学习的主要技术支持应该包括基于网络的学习以及基于多媒体的学习。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本质是信息化生存,信息化生存是指人们在基于信息化的、“真实”虚拟的而非想象、虚假的信息传播与交流的“虚拟空间”中的行为表现和思维活动。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关键词进行重点阐释——虚拟空间、信息化行为、信息化思维等。  虚拟空间,也可以称为“赛博空间(Cyberspace)”。虚拟空间既改变了人们以往接受、处理和发送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本身的产生和存在方式;既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重新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人们信息化生存的基础,是人们思维与行为改变的动力。信息化行为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比如电子邮件、网络博客、网络论坛、文件传输、远程登陆、网上浏览、软件制作、多媒体视听等,而网络交往是信息化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思维,人们的思维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深刻地影响或改变人们地思维方式。这些新特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开放性,信息技术为人们拓展了交往机会;第二,创造性,信息化环境有利于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快捷性,信息传递的速度决定着人们思维的敏捷性;第四,主体性,虚拟空间是一个主体高度自主的空间,干扰主体发挥的因素在这个空间里降到了最低的程度,人人都是主人,充分体现了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通过以上对信息化生存的阐述以及依靠现代学习观审视信息化学习方式,我们不难发现,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社会性、资源性、创造性、综合性、隐蔽性等。  目前十分重要的几种信息化学习方式主要包括信息化自主式学习、信息化合作式学习、信息化探究式学习、信息化接受式学习、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信息化混合式学习等。所谓信息化学习方式是信息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学习方式,然而,它并不是唯一的、压倒一切的、最好的学习方式,只是学习方式大家庭之中的一类学习方式而已。它既有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也一定存在着在某种情境下不适用的缺陷,无限夸大信息化学习方式的作用、贬低非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意义的倾向是极其有害的。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现实,学校中的教学至今还没有因为使用信息技术而产生根本的变化。这个现实促使我们反思:信息技术作用于学习的意义到底有多大?我们的高投入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没有?将巨额资金投向对信息技术的采购,在目前阶段值不值得?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了多少?技术主义思潮给我们带来的是不是一个“技术学神话”?裴娣娜教授说过一句十分重要话:“现代化,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进步,就永远也不会有学习方式的进步,也就永远不会有学校的变革。对信息技术的期望值定格在何种水平上合适?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认真研究,但有一点是必须确定下来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试图变革教育和学习,指望依靠巨大的投资来换取教育水平的提高,依靠将教室武装到最现代化的“超级”水平来促进学习,幻想着技术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势必造成单路冒进之势以及严重缺乏整体提升的态势,更是缺乏思想的伟大腾飞,这是人性之中懒惰弱点的大曝光,事实证明效果不佳,与“打水漂”无异。目前从世界范围来看,还没有一所学校是依靠信息技术而“脱贫致富”的,即脱教学水平“贫”,致学生真正发展的“富”。这样看来,我们还不如将钱实实在在地花在人地身上,花在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工作上,使人的因素得到有效改变。在我们看来,人比机器更可靠,在机器面前,人就是上帝,因为学习毕竟是人的活动。  在中小学的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部分一线教师严重忽视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对理论学习无兴趣,自认为理论与实践相距太远,用处不大。这可能是目前影响教育教学发展的最大症结,其实质充分表现出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基本修养和素质的不足、抽象思辨能力的薄弱以及理论水平的低下,不愿意进行高水平的脑力劳动,缺乏分析和综合问题的习惯,难以独立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有时甚至是一些只需自己进行简单加工式的思考也不大乐意,更不愿意使用自己的大脑产生“思想”了,只愿意进行“依葫芦画瓢”式的低水平学习。这些是长期存在于我们一线教师身上的陋习,也是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容易出“教书匠”而不易出“教育家”的重要原因,因为教育家同时必定也是思想家。梁漱溟先生说,人必有知识见解而后能去作用。这作用还是不大的,必得在宇宙人生上有所透悟而后乃能起伟大作用于世。换言之,起伟大作用于历史者必是哲学家,不论他以哲学闻名与否。  由于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学习方式”发展的历史不过十年左右,它的理论和实践还远没有真正被人们所掌握,有很多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还有很多问题正在探讨之中,因此对它的描述和剖析一定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刻的过程。我们的思考需要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发展同步提升。我们做出了努力,今后仍将继续下去。我们也衷心希望更多的研究者和教育者与我们一起努力,肩并肩、手挽手,共同面对信息化学习方式向我们发出的挑战。
安庆各小学
安庆各中学
各县市区教育局
区政府各部门
国内各教育网站
教育相关网站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学校教研组教研工作参赛论文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学校教研组教研工作
学校教研组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教研组工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学校的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教研组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把教研活动变成教学行政会,教研内容存在单一化,教研形式存在简单化。我认为要搞好学校教研组工作,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该从以下角度开展:(一)从教研内容的角度注重丰富性;(二)从教研形式的角度注重多样化;(三)从教师的角度注重名师的树立、青年教师的培养。
教研组 教研活动 问题 多角度
学校教研组是学科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教研组工作的好坏,教研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年轻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的发展。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教学,教学的核心又在教研组教研工作的开展。然而在现实中教研组工作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常常没有体现它应有的价值,没有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当前学校教研组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把教研活动变成教学行政会
首先是学校各教研组教研计划的雷同,教研计划与学校教研计划的雷同。一般来说,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学校教务处要组织开展一次教研组长工作会。在会上,学校教学领导就要传达市级、县级相关文件精神,学校教研部门的工作计划,学校的工作方针。在此基础上,教研组就制定本学科教研组计划。而学校各教研组的计划大同小异,教研活动缺乏学科特色,学科教研计划与学校教学计划雷同,只不过由学校这个单位换成了教研组为单位;每一学期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本校实际和每学科的长远规划,这样的计划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不利,对教研组的发展也非常不利。
然后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教研会就变成了行政安排会,行政检查会。各学校一般对教研组每学期活动的次数都有一定的规定,每周一次或二周一次,一学期八次到十二次不等。因此,我们的教研活动在开学之初从教研次数的角度就是按行政要求安排下去,这样在数量上是得到保证,但整体质量上就难保证了。而每次教研活动,除了预定的教研活动的开展,常有一大堆学校、县级、市级甚至省级文件的学习,然后根据文件精神进行活动的安排。另外就是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的检查。这样的教研活动,很大一部分就是学校行政会的一个延续。这种教研组活动的主体其实就是学校领导精神、上级文件精神,而教研组教师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地位,参与积极性不高,效果甚微。
2、教研内容的简单化,教研形式单一化。
许多学校不管是哪一个教研组,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就是在开学之初按照上级的文件要求安排教师听课次数,安排好公开课次数和授课教师。这样&一二三四五&,时间一到授课教师就按部就班的上课,听课教师就按部就班的听课。大家听课完毕,然后就是授课教师说课,最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简单评课。评课的惯例,评课教师一般都是先讲讲本节课优点,再谈谈缺点,提出问题也只是象征性的点到为止,而没有深入的探讨。最后是:本节课虽有瑕疵,总体上还是不错。本组教师谁都有上公开课的可能,谁都有评课的权利,这样的评课谁也不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但问题也紧随而来,如果一个教研组有年轻教师,大家没有听过他的课,刚开始大家还有兴趣听一听。可是时间一长,教研组内教师的课大家都听过了,各位教师的优点还是优点,缺点还是缺点,总之变化并不大。这样的现象在规模较小一点的学校更是非常突出。这种教研公开课缺少对教学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真正深入研究教学设计,基本就是满足学校的检查次数,教研活动显得非常的单调与无聊。
针对上述情况,那么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学校教研组教研工作呢?我认为结合各学校工作实际,学校教研组工作的开展要从以下角度开展:
(一)、从教研内容的角度注重丰富性
各个教研组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教研工作的安排,各教研组学科的差异,首先在教研计划上就要突出本学科特色。好的计划才能指导出现好的活动。一个随意性的教研活动很难出现丰富多彩的。我们的教研组最好根据本组实际每一学期确定一到两个活动主题,活动主题一定要注意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确实要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螺旋式的方式开展。在活动过程中组内成员分工协作,围绕课题搜集、选择、整理材料,共同开展研究,破解难点。我们教师要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教师研究与专家指导相结合。待所研究的问题相对成熟,我们还可以申请结题,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或论文。活动的主题可以是:&教材某个章节的教学&、&如何进行说课&、&如何书写教学反思&,&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等等。总之我们的活动一定要围绕着教学运转、围绕着有利于我们教师与学生的发展方向运转。
(二)、从教研形式的角度注重多样化
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是集体备课、上公开课、说课等。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大家相互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从而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通过上公开课,教师之间进行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但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研活动还不仅仅就是这些,我们教研活动还要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将课堂教学与当今教学改革作为切入点,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师培养目标,努力激发教师的参与意识,安排一系列既有特色又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如,对比式教研、专题式教研、评比式教研、案例分析式教研、网络教研、跨校教研、各校各组主办教学论坛等。每学期开学,我们教研组要以校级教研课题为基础,以县、市级课题为龙头,以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和机制为核心,制定各自的独具特色的课题方案,使我们每个教师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得以升华。这也促进教师之间的对话、合作和互动,为教师的同伴互助搭建平台,并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形成群教群研的新格局。
(三)、从教师的角度注重名师的树立、青年教师的培养
现代教学模式需要我们教师都向专家性质的名师发展,不仅仅就是成为一个&教书匠&。我们既要教书也要育人。我们教研组要根据实际,利用教研组优势,让我们都向名师发展。我们应该把组内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教学特长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并使人人都能通过教研活动,无私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组内其他老师。我们要让组内老师通过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所得,能力都有提高。其中对于教学名师的树立与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们教研工作的重点。教学名师的个人业务水平和政治水平都非常高的,他们能够把握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方向,具有先进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始终站在本学科的前沿,能够把握本学科的教学方向,做本教研组的旗手,是本组甚至学校、全县教师共同学习的榜样,向名师发展是我们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通过树立教学名师,从而树立教研组的发展方向,树立我们每一位教师发展的方向。而青年教师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且他们多数热爱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拼搏、奋发图强的优点,但教学经验不足,政治业务水平较低,在教学中常有有劲使不出,有力找不到方向。我们教研组就应该注意引导他们,利用全组优势,让我们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都传授出教学&法宝&,他们的成熟就会缩短大量的时间,不走弯路,不走歧路,让他们很快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相关阅读推荐: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教研信息化的策略是什么?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研部门信息化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