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54第65集团军66021部队127师野战部队怎么样

帖子主题:父爱无边,何以为报--替父亲寻找54军的战友
共&1923&个阅读者&
军号:1762451 工分:4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父爱无边,何以为报--替父亲寻找54军的战友
2008年,中国这个经历了许许多多苦难和磨练的国家又经历了一次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灾难,在这场灾难中让人得到的是刻骨铭心的感悟和心灵的震撼。虽然那是不堪回首的场景,但是让我这个曾经以为可以随意挥霍自己青春的人在刹那间得以醒悟,不禁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审视自己未完成的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可以是很多的,作为自己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角色我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为人子应该尽的孝道是最重要的了。每当我望着父亲的满头白发和他那饱经沧桑的脸庞,心里不由得一阵内疚,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我怎样才能给父亲带来真正的快乐呢?在我从小的记忆里,我看的到的是父亲伟岸的身影,和那双牵引着我走过人生许多的重要的历程双手。这双手是那么的苍劲有力,在我儿时,每每摔倒的时候,父亲的双手并不会扶我起来,而是对我说:“男子汉摔倒了要学会自己站起来!”儿时的我并不能理解父亲的做法,认为太严厉了,多希望他的双手能扶我一把啊!可是渐渐,我学会了摔倒了就自己站起来,这无疑是父亲教给我的人生最重要的一课了。父亲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作为英雄在仰视他的。父亲在59年在西藏平叛,参加丁崇卡战役中肩膀负枪伤一次,在他的肩膀上留下了一道疤痕,可是在我的眼里这是个闪闪发光的奖章!我在儿时最喜欢随父亲一起洗澡,因为这个时候我就有机会爬在父亲的身上,用我的小手抚摸着父亲的伤痕,听父亲讲述当年的故事,我是百听不厌。我犹如看到当年那硝烟弥漫战场中冲锋陷阵的英勇的父亲,还有当年和父亲一起战斗的前辈们,他们在炮火硝烟中为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也许这个时代离当年太遥远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唯有这道疤痕犹如可以穿越时空的钥匙,开启了战争与和平的连接点!让我们做为后来享受这和平的受益者,丝毫不敢忘记曾经那么多的英雄所作出的杰出的贡献。父母养育了我们三姐弟,两个姐姐和我,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可是父亲却从不因此而放松对我的教育,反而还更加严格!我是1973年出生在父亲的部队上的,当时父亲正在河南辉县,部队上艰苦的生活环境养成了我从小坚韧的性格。后来随父亲回到地方,从小父母都是在教育我们怎样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个邻居婆婆送了我一个小的铁盒子,是用来装那种叫做“百雀灵”的霜的盒子,在那个年代孩子们是没有玩具的。婆婆看我一直喜欢这个小东西,所以就送给我了。我拿回家被父亲看见了,问我是怎么来的,我告诉是婆婆送的。可是父亲不相信就去婆婆家打算证实我的说法。因为在那个年代里,一瓶没有用完的霜是没有人会送人的,何况是我这个五岁的小孩子呢?可是不巧的是婆婆正好出门不在家。父亲回来后就把我的双手绑了起来,说小偷的下场就是这样的,自己去反省。我就这样哭着独自被隔离在另一间屋子里。也许我的性格里面继承着父亲的固执吧,我宁可被关起来,也不会违心的去换取片刻的自由。只要我认为是对的事情,我就会坚持到底的!这也是我和父亲性格上相同之处!记得那天很晚了,那位婆婆才回来,父亲才证实了我说的是真的,父亲用他那双粗糙的手抚摸着我满是泪痕的脸,什么也没说,但是小小的我在他的眼神里读到的是另一种父爱----这就是严父的爱!让我在我今后的人生里懂得了怎样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伴随我成长的不仅仅是父亲的严厉,而在父亲军人般的教育下还有许许多多让我感受到父亲慈祥的一面。在我童年的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电影了。那时的休闲生活是很单一的,看电影就成了人们文化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一家人共同参与的娱乐活动了。距离我家步行七、八分钟的时间就是电影院,只要是有电影的时候我就会缠着父母,和他们一道去看电影去。但是我是有我的计划的,去看电影的时候我是自己走着去的,但是回家的时候,我就会赖着不走了。我会说我走不动了。这时,父亲就会用他那双强劲有力的大手,轻轻地就把我抓起来,我就骑在了父亲的肩上,用我们的方言说就是“骑马马”,我的“阴谋”得逞了。父亲就这样驮着我,我在父亲的肩上得意洋洋地,仿佛是一个得胜归来的将军,高高在上,兴高采烈地回家去,走在路上,都会惹来许多小朋友羡慕的眼光。父爱是一缕阳光,让我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在多年以后的今天,让我不能忘怀的还有一件事情,每次回忆起来我都会有很多的感触。我小时候很调皮,常常和小伙伴们在玩耍的时候把衣服扣子弄掉。因为母亲当时要上班,那天我的扣子又掉了。父亲发现了,叫我坐下。我没想到,父亲居然从抽屉里面拿出了针线,父亲用他那双有点笨拙的手,一双曾经拿枪杀敌的手为我缝起扣子来,幼时的我当时并有多深的体会,只是还是保持着我好动的特点,东动下西动下。没想到这时意外出现了,父亲本来对针线掌握不是很好,居然他不小心针尖刺着了我的眼睛!我说好痛!父亲一下子慌了神,我从没见过父亲如此紧张,他立即察看了我的眼睛,好在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刺了一下。父亲用他那有利的双臂拥抱住我,我靠在他宽阔的胸膛上,感觉到父亲的身体在微微地颤抖。刹那间,父爱犹如一股暖流注入了我的心灵,我感觉在那一瞬间和父亲那血浓于水的心灵相通。父爱如河,细长而源源,让我不敢涉足。父亲在单位多年担任领导职务,他老人家做人一向正直,也许是生长在那个年代,受到当时的影响太深了。回到地方上工作后依然能保持在部队里的工作作风,从不以权谋私,为人正直,为官清廉。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而他的作风无疑成为了我人生的为人的准则,父母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现在我也已经到了而立之年,而父亲也随着时光的推移,一天天逐渐老去。我时常望着他,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父亲的头发已是满头的银霜,两道很黑的剑眉,眉下掩着一对明亮深邃的眼睛。他的眼睛总是看向远处,似有什么魔力一般地吸引着他,他闪烁的目光似在渴望着什么,又似在回忆着什么......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父爱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我将用我的一生来体会。父爱是一道光辉,让我的心灵即使濒临挫折与黑暗也能看见光明大道!父爱如天,粗旷而深远,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父爱无边,何以为报?无论是儿时还是现在,我印象深刻的是唯一能让父亲充满快乐的话题就是和他一起聊他多年在部队上的戎马生涯。只有这个话题能让父亲的脸上露出笑容,眼神里也洋溢着奕奕的神采!我认为这就是父亲的快乐!我决定在今年父亲生日之际为父亲献上我的生日的贺礼――为父亲寻找到父亲的战友昔日的54军的前辈们,让父亲能得到心灵上的快乐和安慰,也让我尽到自己的孝道!各位热心朋友,您身边有54军的前辈或认识家父的前辈望捎个信,向您叩首,谢谢! 联系 QQ 父亲名叫安洪兴,祖籍四川,1953年12月参军,他是属中华人民共和国部队54军。参军后就到朝鲜抗美援朝了。当时抗美援朝已经基本接近尾声了。在54军130师炮团二营4班,任副班长。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8年回到四川夹江54军130师,任班长。59年3月到西藏平叛,并参加丁崇卡战役,抓住了土匪头子卡拉登穹。60年提升副排长,61年当排长。62年到中印边界参加中印自卫反击战。63年当副连长,69年换防到云南临昌县当连长。70年2月任54军130师生产股股长(副营)。71年10月任54军130师留守处主任(任副团)76年转业回地方。分配到糖烟酒副食品公司。59年在西藏平叛,参加丁崇卡战役中肩膀负枪伤一次。曾经立功3次1等功两次,2等功1次。祝54军130师幸存的勇士们健康长寿!无论在战火纷飞的日子,还是和平笼罩的岁月,是你们,让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静地生活着,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没有畏惧!历史背景:第54集团军: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54军是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原为孙中山“广州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北伐战争中是著名的“叶挺独立团”,后来以此为基础组织了“八一南昌起义”,成为解放军的建军标志,后来朱德带领该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遂被称为“朱毛红军”,是头号的一等一王牌主力部队。下属的160师,1952年参加过抗美援朝,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了对印度自卫反击战,在东线将印军打得溃不成军。第54集团军军部位于河南省隶属济南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54军改编而成的。“孙中山的大元帅府铁甲军”“叶挺独立团”“朱毛红军”——第54集团军第54集团军是我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军部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原代号为54774部队,隶属济南军区,是1985年由陆军第54军改编而成的。现在被中央军委确定为应急机动作战师(即“快速反映部队”)。下辖160,162师和127师(原属43军),坦克11旅、一个炮兵旅和一个高炮旅,一个集团军炮兵旅。54军则是一个特殊的混编军。在1949年四个野战军整编后的序列中本没有第54军,该军是由第44军和第45军合编而成的。54军是由战绩显赫的44军和45军合并而成。能在强兵如林的54军保留番号的部队均非是等闲之辈。1952年,随四野南下并驻守广东的第44军和第45军奉命入朝,接替兄弟部队驻防。以第45军军部及第134、135师和第44军130师(前身为抗日战争中的冀中军区主力部队)合并,撤销哪一个军的番号呢?因两军都是功勋卓著的部队,相执不下,最后有周恩来作主,原两军番号同时取消,取两军的尾数“5”与“4”编为第54军,由名将丁盛任军长参加抗美援朝,第54军由此诞生。54军入朝后,130师在67军指挥下参加了金城战役。停战后,全军驻扎在朝鲜,为战后朝鲜重建立下过汗马功劳,1958年随志愿军最后一批部队回国。回国后,第54军马不停蹄立即奔赴西北、西南地区参加肃匪作战,1959年开赴西藏,参加平叛作战。在1962年的对印度自卫还击作战中,第130师在军部指挥下取得“瓦弄大捷”,给印军主力第4军——号称参加过二战、击败过“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荣誉部队以歼灭性打击,威名声震印度军界。至今印度陆军军官学校模拟实战考试时,假想敌的规模不管是军或师或旅,番号总是取“54”,第54军成了印度阿三的死敌了。在八十年代的裁军中,第43军随武汉军区一起撤销,主力第127师专隶第54集团军。所以,组成今天第54集团军的各师,尽是原林彪第四野战军属下的精锐部队:127师(43军、原四野6纵),130师(44军、原四野7纵),162师(45军、原四野8纵135师)。原属54军的第134师转制为武警部队。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父爱无边,何以为报--替父亲寻找54军的战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63271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我的父亲 第一排 左数第二位 成都军区 54军野战部队 汽车兵 去过朝鲜 西藏 印度
上面的你们有认识的吗?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02954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我的父亲1952年参军,山西 ,直接到朝鲜战场,后去青海剿匪、到西藏时是司务长,在西藏做过土改队队长,从帐篷中跳过小孩子去学习,后到四川达县,达县军分区,我姐61年出生,我64年,60年去中印度边境打仗,72年干部复员,全家回山西。75年还有一位我们叫石叔叔的也专业了,他是打太原时参军的,已去世。昨日看到一篇再写的广东的会议录,和我父亲经理非常相识,心情很激动,非常希望我们的后代能联系起来,建个微信群,马跃龙 ,北京,QQ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50883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我父亲64年是54军130师390团二营教导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650883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64年54军130师390团二营教导员刘成德认识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675 工分:26481
左箭头-小图标
本文内容于
23:49:34 被chower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675 工分:26481
左箭头-小图标
大哥,我父亲(周载明,重庆奉节人)1962年参军,是54军130师388团二营4连2排6班战士,你父亲的炮团在夹江的驻地在我父亲驻地对面。我父亲刚参军就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连新兵训练都是在行军途中完成的。他所在的部队参与了瓦弄战役攻占05、06、07高地的战斗,纪录片《中印边境战争》中还有我父亲的一个镜头,据说是战后补拍的。我父亲1974年在副指导员职位上转业,今年72岁,身体还好,儿孙满堂。祝你们一家幸福快乐。QQ: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76367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也许我能帮助他找到部分130师的老战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76367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也许我能帮助他找到一些老战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042830 工分:50
左箭头-小图标
更正一下:54军入朝后,130师归西海指统一指挥,参加金城反击战,和67军、68军并肩作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99514 工分:3617
左箭头-小图标
是啊!父爱如山!我也在为我的父亲寻找老战友!20多年军旅生涯有太多太多!意外和惊喜总是在不经意间!我找到了,等到了!看见父亲和那几位伯伯通电话时候的激动的泪水,我觉得值得!更加坚定为爸爸寻找其他老战友的决心!你也可以找到的!一定会!我也是四川人,不过父亲是海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3699 工分:101
左箭头-小图标
我的父亲:吴运国(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130师390团1营3连)也是59年进藏平叛62年中印边境战多次立功,66年成都金牛区政法委,69年到内江公安局。现在父亲住四川安岳县林凤镇。急找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130师390团1营的战友。本文内容于
1:23:07 被茉莉Tee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85053 工分:12460
左箭头-小图标
雄风又帮助老兵找到了老战友,祝贺。愿找到老战友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0890 工分:875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真狗儿
在第12楼的发言:雄风你好,我是真狗儿,之前由于些许原因没有上网来浏览,直到今天才看到你的留言,十分抱歉哈!我外婆现在人在河北邯郸,家里的电话是:xxx我妈妈是王传斌的二女儿,我们一家住在四川乐山,这是我家的电话xxx,希望尽快和你取得联系。你也可以加我的QQ:。上面的电话只有你自己才有权利删除。我没有权利删除你帖字的内容本文内容于
11:10:04 被雄风依旧130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0890 工分:87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真狗儿:你好!昨晚接到你母亲的电话,我很高兴。期盼了一周多的时间,终于与你们取得了联系。1980年左右,赵金生一家由四川调回南京后,就与外婆失去了联系,近三十年了,赵金生的二儿子赵德青告诉我,这几年他们父母上了年纪,常提起外婆,他母亲与外婆是安徽风阳老乡。非常想念外婆,迫切想知道你们的情况。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我的帖字里有他父亲的名字,于是就与我联系,并拜托我,设法找到你们的联系方式。茫茫人海,还真的把你们找到了,网络的力量真的很大。10日上午,由于电话号码被我多记了一位数,外婆的电话一直没有打通,下午与你母亲通了电话后,了解了你外婆的一些情况。随后拨打了你外婆家的电话,葛阿姨的声音很亲切,听上去精神很好!外婆对9连连长赵金生一家很熟悉。下午6点钟,我立即把你们的联系电话告诉了赵金生的二儿子赵德青,他听了很高兴,并向我表示感谢。我觉得能为老前辈们搭起联系的桥梁是我们做晚辈应尽的义务,在老人有生之年多做一些他们高兴的事,更是件非常有意义。半小时后他回话给我,说给外婆打了电话,向外婆问好!今天晚上回家,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自己的父母。当相隔近三十年的姐妹情通过电波连接在一起时,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呢!真为你外公王传斌生前有这样一位战友而高兴,王老前辈的英魂地下有知,该会多么的高兴呀!愿战友情意永长久!战友情万岁!!借此机会,向铁血网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地谢意!感谢你们网站为我们提供了联系的平台。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续支持贵网站的开展各项活动,祝愿铁血网越办越红火!附注图片二张和凌天卿简历一份1979年2月,160师参战时几位老首长,右一起:479团参谋长许正波,479团副团长封光德(后任160师副师长),480团2营长程烈华(后任67军200师副师长),480团团长凌天卿,480团卫生队长高世超,480团3营9连战士谢传林,日于内江。图片一160师战友会会务组成员与胡升前副师长合影图片二前排右一是笔者于日在重庆召开160师战友会合影凌天卿(1936---)四川内江人,1954年8月入伍。历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第130师第390团第3营7连战士,时任连长范家仁\排长王传斌,1958年11月被部队选送入重庆步兵学校学习,当时全团有四人入选,其中还有与他同乡的李治昌,李1979年对越反击战时任478团团长。1961年由于所在部队在西藏执行平叛任务,原定三年的学期,改为两年制,俩人以优异成绩毕业。所在第130师第390团在昌都一带执行平叛任务,凌天卿被任命为第130师第390团3营7连副指导员。当时营长是邓红奎。后390团在丁青一带执行战斗任务。平叛任务完成后,第390团调往四川巴中参与地方生产。1962年10月在师部教导队驻地夹江集训,连队奉命修建邛崃机场。1962年对印反击战打响后,随部队参加反击作战。时任第390团第3营第9连副连长,时任连长赵金生,指导员程永良后转业在宜宾市蔬菜公司党支部书记。对印反击战结束后,任第9连连长。1965年任副营长,1969年部队调防云南双江地区驻防。任3营营长。1972年任480团副团长、1976年任480团团长。1979年2月率领第160师第480团参加对越反击战,所在团取得歼敌近300人的战绩。不久,转业到四川内江市某酒厂任副厂长。内江某校副校长。1996年退休。本文内容于
21:15:18 被雄风依旧130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2387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000本文内容于 5/27/:09 PM 被真狗儿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0890 工分:8753
左箭头-小图标
王传斌是54军130师390团3营连长,牺牲在对印反击战中,一位与王连长的至交,本人受其委托,想与王连长的亲属取得联系,最近却一直未露面。请广大网友帮帮忙,如何才能找到真狗儿的下落?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0890 工分:8753
左箭头-小图标
第130师第390团在瓦弄大捷中的战况1962年11月,第130师390团于14日傍晚由集结地出发,沿山坡向07高地运动,于15日夜(已16日晨3时许)先头营—第三营近抵07高地前沿无名高地,即准备向07高地发起攻击,同时团主力准备向格里穿插。16日4时许,团组织对敌07 高地近进了火力急袭,三营随即向07 高地发起攻击。54军军长丁盛、130师长董占林、390团团长阎平,3营营长邓红奎。战斗中连长王传斌不幸中弹牺牲。本文内容于
21:58:35 被雄风依旧130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10890 工分:875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真狗儿
在第8楼的发言:我的外公王传斌是54军130师390团3营8连连长,在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中牺牲,虽然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但我们仍然非常怀念他,并为这些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而骄傲,祝那些和外公并肩战斗幸存下来的老人们健康长寿,尽享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现在生活在四川乐山,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一趟察隅烈士陵园祭奠我们的亲人,希望知道的人能告知行车的路线,万分感谢!!!真狗儿:你好!你外婆是叫葛兰英吧!她身体可好!请留下联系电话。我的电话是。1962年对印反击战时,130师第390团9连连长赵金生的老伴与你外婆是安徽老乡。9连副连长凌天卿也认识你外婆。听说,王传斌连长牺牲后,葛兰英带着子女在雅安或乐山一带,赵金生一家与你外公一家在部队关系很好,分别数十年了,迫切想知道你们的情况!务必请留下联系方式。本文内容于
22:06:22 被雄风依旧130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2387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我的外公王传斌是54军130师390团3营8连连长,在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中牺牲,虽然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但我们仍然非常怀念他,并为这些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而骄傲,祝那些和外公并肩战斗幸存下来的老人们健康长寿,尽享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现在生活在四川乐山,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一趟察隅烈士陵园祭奠我们的亲人,希望知道的人能告知行车的路线,万分感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2387 工分:1
左箭头-小图标
我的外公王传斌是54军130师390团3营8连连长,在62年的中印边境反击战中牺牲,虽然已过去近半个世纪,但我们仍然非常怀念他,并为这些革命先烈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而骄傲,祝那些和外公并肩战斗幸存下来的老人们健康长寿,尽享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现在生活在四川乐山,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去一趟察隅烈士陵园祭奠我们的亲人,希望知道的人能告知行车的路线,万分感谢!!!本文内容于 4/30/:00 PM 被真狗儿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1804 工分:5283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转帖的原始地址:http://www./feel/index_show.asp?infoid=646以及留言□ 关于一位老兵的来信的留言
来自IP:61.178.237.*
发表时间:看了老兵游绍义写给察隅县县委.县政府的去信.我的心情也很不平静.我是1969年初入伍到察隅.部队驻守在县城南5公里的地方.由于我们兵种的特殊性,经常到下察隅执行任务都是住在察隅前指(也就是前线指挥所,钢桥附近),那里距离察隅烈士陵园也就一步之遥,不足五里路.我们每次去下察隅,连队都要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参观,对部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那里掩埋着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烈士们,共约200余人.我清楚的记得大门门楹上的一幅对联; 德姆拉山终年披白吊忠魂 . 察隅河水日夜奔腾泣英灵.那里还有丁盛将军的题词.想在细想起来,对那里还是多么令人思念,但是在察隅网站却没有看到对烈士陵园的任何报道和照片,也不知道今天的烈士陵园有没有得到保护和修绒.我想如果不是那些烈士和他们的战友们用热血和生命保卫了边防,察隅也不会有今天的繁荣和昌盛.希望县委县政府的网站能有烈士陵园的一席之地,也能做一些相应的报道,激发今天的年轻人更加热爱边疆,扎根边疆,为察隅的发展和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也让当年的老西藏老战友增加对那里的记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1804 工分:5283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这是我在网上发现的一封老兵的信转贴过来:敬爱的察隅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您们好!我于1959年3月随部队进西藏参加西藏平息叛乱,我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54军130师390团3营机枪连战士。当时我们部队的代号是7793部队74分队。我随部队在西藏昌都地区,经过昌北、昌南,后又转战到昌西等地平息西藏叛乱,直到1961年10月西藏平息叛乱胜利结束了,我又随部队离开西藏。日,我又随部队第二次进西藏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同年10月11日,我随部队到达了西藏昌都然乌下车步行两天两夜,10月13日中午11时,我们部队到达了察隅县大木桥河边,当时,我们看见印度军用飞机在察隅县天空上飞来飞去,这时,上级下令,我们参战部队进入一级战斗准备,10月13日晚7时,我随参战部队已进入古玉通敌占区,晚9时上级下令,自卫反击战“开战”,战斗打响了,这时,我随部队已进攻到了瓦龙07高地第一坡大山脚下,当时上级交给我们部队的任务是:攻打瓦龙山07—05两高地驻扎的印军。这时,整个瓦龙枪炮声、地雷声,万炮齐响,瓦龙山一下变成了一片浓烟火海,我们头顶上是敌人的飞机和炸弹,地面上是敌人的枪炮声、地雷声。每隔5公尺远的地面就有敌人碉堡里机枪的扫射,平均1公尺宽的地面敌人发射10发炮弹,树木、草全被炸燃烧。我军在瓦龙山05—07两高地与印军激战一天两夜,战斗结束了,我军战胜了,印军战败了。我们在那一天两夜激战的时间里,没有水喝,也没有饭吃,讲话没有话声,耳朵也听不见话声,我们所有参战的官兵都变成了“黑人”,身上穿的衣服全被烧坏了,平时面熟的人当时看见都相互都不认识了。直到日中印边界东段战斗结束了,我军战胜了,印军战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保卫祖国边疆安全,自卫反击入侵印军战斗中,取得了战斗的伟大胜利。我在那次瓦龙山战斗中,荣立了战功,我所在的班排荣立了集体二等战功。在那次战斗中,我左大腿负伤了,从那时起到现在,我左大腿骨内部还有印军打的子弹头,现还存留在我腿内;我的背部也负伤了,我的左手也负伤了,我和我的战友血流在瓦龙山泥土里,留在瓦龙山人民和察隅县人民的记忆里,我的战友们在自卫反击战斗中,英勇顽强作战,最后献出了自己青春年华和宝贵生命,他们在那里倒下了,永远睡在了那片土地上,他们就在你们河对面山里的烈士陵园里,已睡了42年的时间了。在此,我只举例一个,他名叫秦大田烈士,他家住在四川丰都县,他与我是亲密的战友,现在我还保存着他与我俩在1962年4月合影的照片,我俩是一个班。在瓦龙山07高地我俩同在一块战斗,他却被印军的机枪子弹打中头部(当时是日深夜)牺牲了,他牺牲时才年满22岁,我当时左大腿也负伤。敬爱的察隅县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中印边界的自卫反击战后,我离开瓦龙山人民、察隅县人民已42年了,我们时常都在回忆,想当年,我们曾经战斗过的那些地方,和那里的人民、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现在瓦龙山和察隅县人民的生活、生产、工作、工农业、畜牧业、交通、文化、建设、边防、改革开放等情况是否同祖国内地人民一样,如有可能和条件的话,请给我们回封信,介绍一下我们以上所问的情况,并给我们邮寄张照片(察隅县城和瓦龙山以及烈士陵园的照片),留给我们作永远的纪念!此致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重庆市垫江县鹤游粮站: 游绍义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561804 工分:52838
左箭头-小图标
我父亲在对印作战时,是54军130师390团机要译电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36171 工分:132484
/ 排名:9374
左箭头-小图标
祝你如愿。那一代人现在大多都老了,且都不会上网,找起来有一定难度。我虽然是54军的,却也是不认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762451 工分:43
左箭头-小图标
请问怎样加载图片和视频?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6条记录]&分页:
&对父爱无边,何以为报--替父亲寻找54军的战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四集团军77226部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