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会看军事地图如何看的告诉我这个地图是什么意思

  日轰6K新型轰炸机携带巡航导弹首次曝光,该机型目前已装备部队,具备向关岛和中南半岛地峡发射远程巡航导弹的能力,是中国战略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意义。  同时,轰6k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因为作为一个轰炸机,对敌目标迂回远距打击需求是至关重要的,这是作为一个轰炸机能不能派上大舞台的考量。轰6K完全具备了这一特点。轰6K的最大航程应该能达到8000公里以上,最大作战半径超过3500公里。如上图所看到的轰6K打击范围估算1向东整个东亚和西太平洋;2向南%20整个东南亚和南亚;3向西%20俄罗斯欧洲部分、中东等。  同时,搭载导弹能力也是轰炸机重要的一部分。在搭载能力上,与轰-6早期型号最大9吨的载荷量相比,轰-6K的搭载能力已提升至12吨,主要用来挂装新式巡航导弹,用于对各类远程目标进行打击;也可选择挂载激光制导炸弹和卫星制导导弹,用于对海上和陆地目标进行精确打击。(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它可搭载6枚具备对陆和对海能力的长剑-10A型巡航导弹。外界猜测,长剑-10A的打击精确率小于10米,作战速度1.5~2.5马赫,战斗部重500千克。长剑-10A的超强的突防能力以及高精确率,使得中国的精确打击能力有了里程碑式的进步。同时以所载远程巡航导弹长剑-10A大约2500公里的射程计算,轰-6K在中国边境地区就可以威慑包括关岛美军基地在内的广大地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二岛链”。  轰-6K的出现,使其一跃成为中国空军进攻作战的核心力量,更让中国空军继二炮之后成为中国第二支可靠的战略打击力量,为我国在亚太地区的局势提供了有利保障。(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震撼:中国空军又一种战略轰炸机首飞  中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又一架重点型号飞机首飞成功。但该集团的报道中没有公开该飞机的型号,只透露这款飞机已经研制14年之久,外界推测,这款飞机可能是新轰-6、轰-8,也有可能是飞豹FBC-1的最新改进型号,就是传说的FBC-1A或B(歼轰7A或B),不过也不排除是某型大飞机的可能。  据《西飞集团报》透露,该型号飞机为银灰色,首飞时是自西向东,穿过观礼台,缓缓滑向跑道。飞机飞行16分钟后,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打出的一串彩色信号弹在空中散开、飞舞,飞机开始通场飞行。又过9分钟后,飞机打开两个白色阻力伞,平稳着陆,减速滑行。稳稳停在观礼台前方。至此首飞成功。  中央军委首长、空军装备部首长、国防科工委以及陕西省委副秘书长、西安市副市长、中国一航、中航二集团等单位与数百名西飞参研人员参加了首飞仪式。  首飞成功后,现场的官员登上该型号飞机。虽然消息没有透露具体型号和其他有关信息,但对此外界已有不少猜测认为,这款飞机可能是新轰-6、轰-8,也有可能是飞豹FBC-1的最新改进型号,就是传说的FBC-1A或B(歼轰7A或B)。  由于报道称,这款型号战机研制了14年,而14年前的1998年中国战机研究已经开始强调隐形,因此,外界也推测这可能是具有隐形特征的战略轰炸机。鉴于飞机降落减速时需要两个减速伞,以及报道透露的现场官员与机组人员握手的信息,也不排除是某型大飞机的可能。  中国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中国将适时亮相一些尖端武器,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和平。在此之前中国高调公布的歼-10战斗机被公认为是典型的第三代战斗机,与美国的F-16战机相比有诸多优势。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西飞集团公司)是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特大型航空工业企业,是中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的研制生产基地。公司占地面积300多万平方米,现有职工20000多名。  西飞集团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中,先后研制、生产了20余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军用飞机主要有“中国飞豹”、轰六系列飞机等。  此前,曾有香港媒体报道称,“轰-8是中国立项研制的第一种隐身飞机,其指标是性能尽量接近美国B-2轰炸机,必要时可以1.2马赫超音速突防,携带新型隐身巡航导弹能攻击北美,航程不少于1万公里,具备空中加油能力,是第一代国产隐形战略轰炸机”。该报道还称“轰-8最近能飞起来,得益于4台刚定型的 ‘太行’发动机。该报道还透露,此次研制是西安飞机公司在中国航空史上创下的一个新纪录。  不过,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的创办人平可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不具备发展隐身轰炸机的能力“。他认为中国要建造类似美国B-2隐身轰炸机甚至更早的A-12舰载攻击机那样的隐身战机目前尚存在相当的技术困难。首先在飞机制造材料方面需要全新突破,其次还缺乏大功率发动机。类似B-2那样隐身轰炸机还需要”低可探测性雷达“、先进的隐形材料和涂料,而这些技术都是中国尚不具备的。  据了解,尽管轰炸机早已问世,但”隐身战略轰炸机“这个概念直到1986年美军装备B-1B轰炸机后才出现。尽管其优异性能,但前途并不明朗,美国空军作战司令部项目负责人马休斯少将表示,隐身轰炸机发展已遇到瓶颈,其核心价值在于”将最猛烈的火力瞬间投到敌人头上“,而这种效能目前可以被防区外发射武器、F-22战斗机、无人攻击机以及超高音速导弹所取代。因此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其他航空强国根本没有建造计划。(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克里在北京会谈当天,日本《产经新闻》爆出“猛料”--美军可能于2月底对朝鲜军事设施发动突袭。报道称,美军正急剧提升在东亚的军事态势,继核航母驶进西太平洋后,又派包括最新隐形战机F-22在内的26架战机飞抵日本横田基地。有极秘密的消息称,美军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强行进行核试验的朝鲜,美军突袭朝鲜的“X日”可能会在2月底。报道称,多名美军相关人士透露,对朝“歼灭战”有几种方式,主要是用隐形战机等对朝鲜约700个军事据点进行精确打击、通过核潜艇封锁朝鲜海域,特种部队随之进入,与安插在朝鲜的间谍一起锁定并推翻朝鲜政权。在第一阶段,核航母和核潜艇进入朝鲜半岛海域。从2月底开始,美韩将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野外机动训练。文章还称,至于“X日”具体在哪天,最终将由奥巴马作出决定。美军已经掌握朝鲜的地下军事设施、朝鲜领导人的具体住处等。  虽然有韩国媒体也转引了《产经新闻》的说法,但并没有太当回事。吕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种言论从日本传出并不奇怪,日本一些媒体经常以这样不负责任的态度来对待朝鲜半岛问题。“这种推断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只是一些具有极端思想的个人的一厢情愿,完全是对目前朝鲜半岛的形势失去了理性判断才会说出这样的观点。”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也在应对朝核问题的分析文章中表示,军事选项对于半岛来说无法想象,因为朝鲜和韩国紧挨着,如果大规模动武,朝鲜火箭可以在几分钟内弹如雨下重创首尔,更不必说驻扎在韩国的近3万美军。  然而,即便没有打算直接作战,美国加紧在半岛进行军事部署震慑朝鲜却是事实。“要玩火吗?美国要在靠近朝鲜的地方部署可以进行导弹攻击的超级无人机”,英国《快报》27日以此为题称,五角大楼计划晚些时候在韩国部署能够进行侦察飞行的“捕食者”无人机。这种装备有夜视摄像机的无人机能够连续飞行30个小时,旨在监视朝韩非军事区沿线地带。这种无人机将使得美国与韩国能够在8公里的距离外打击敌人直升机和坦克。每架无人机将装备4枚反坦克“地狱火”导弹和4枚滑翔炸弹,甚至还可以装备空对空导弹。在平壤1月6日宣布成功试爆“氢弹”后,美国还曾向韩国派遣能够携带核巡航导弹的B-52战略轰炸机。(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韩国《朝鲜日报》27日称,目前韩国军队没有无人攻击机,驻韩美军的无人机部署也是首次。该报此前曾报道,美军把加强了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的最新型驱逐舰“巴里”号和加强了攻击能力的核潜艇“夏洛特”号编入第七舰队,该舰队是负责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国最强海军战力。  《纽约时报》27日称,克里在北京暗示,如果中国不对朝鲜采取措施,美方将加大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报道称,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是美国的一个选项,但受到中国的反对。中国社科院学者王俊生说,萨德跟朝鲜没有关系,只会遏制中俄。  吕超表示,向半岛增派军备只会加剧紧张,对于解决朝鲜核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韩民族新闻》27日在社论中称,现在最重要的是寻找从根本上解决朝核问题的方法。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仅依靠制裁无法彻底解决朝核问题。美国应该首先拿出重返六方会谈的具体姿态。韩国政府也不应该只盯着制裁,应该展开对话外交努力。(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美军确定下一代轰炸机方案 作战对象暗指中国  2月26日,在美国空军协会举办的2016年度空中战争讨论会上,美国空军部长博拉德·李·詹姆斯首次正式公布了美军下一代轰炸机项目——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的最终方案,并将其命名为“B-21”。同时,美国空军展示了该型远程打击轰炸机的概念图,美军的下一代轰炸机采用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设计方案。“B-21”是美国进入21世纪以后研制的第一款轰炸机,它集中体现了美军对下一代轰炸机的战略考量。  价格因素是导致美军下一代轰炸机迟迟不能确定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美国空军对下一代轰炸机酝酿已久。早在1999年,美国空军就公布了“轰炸机路线图”,计划于2019年开始下一代轰炸机的研制工作,并将其服役时间定在了2037年。然而,并没有等到2019年,美国空军就启动了下一代轰炸机的研发。特别是“9·11”事件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得大载荷、能投放精确制导武器的远程轰炸机的价值更加凸显。2005年,美国空军提出加速发展轰炸机现代化项目,并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式,即一方面研发能够在2015年前部署的过渡轰炸机,另一方面研制在年间可使用的下一代远程打击系统。  但是,由于选择太多和定位不明确,美军对发展下一代轰炸机始终有些犹豫不决。2006年,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对国防部考察的8种远程打击系统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8种方案包括可携带超声速导弹的C-17“武器库”飞机、中程亚声速隐身轰炸机、中程超声速冲刺隐身轰炸机、远程亚声速隐身轰炸机、远程超声速巡航轰炸机、中程陆基通用航空器、远程陆基通用航空器和天基通用航空器。备选方案这么多,由此可以看出,美军在选择上的纠结。  此后,美国国防部在2006年发布的《四年防务报告》中将下一代轰炸机的服役期限提前了约20年,改称为“2018年轰炸机”。2007年5月,美国空军公布了“2018年轰炸机”的主要性能,包括能装载6.4~12.8吨武器,具备亚声速飞行能力,作战半径不低于3200公里,具有全方位隐身能力,且能够携带常规及核武器,可以选择有人或无人驾驶。  然而2009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下令空军终止此项目,重新确定需求。直到2011年,美国空军提出“系统族”的思想和解决方案之后,新的下一代轰炸机研发项目才获批。2014年,美国空军宣布将在财年为“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申请114亿美元的预算,这表明该项目进入实质性研发阶段。  价格因素是导致美军下一代轰炸机迟迟不能确定的一个重要原因。B-21的前任B-2隐形轰炸机就是因为单架超过20亿美元导致订货数量很少,从而影响了美军平时战略打击能力的保持。即使在美国空军此次选定B-21之后,军内外对它的质疑仍然存在,价格的合理性就是一个甩不开的话题。  五角大楼要求B-21的单架不能超过5.5亿美元,为此专门成立“快速能力办公室”监督项目进展。但是,列克星敦研究所的专家劳伦·汤普森认为,这一单价并不包括飞机的开发成本,将来总成本肯定会大幅上涨。美国《防务新闻》2月27日报道,参议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约翰·麦凯恩在美国空军正式公布B-21轰炸机方案后,直言表示不会接受空军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无底洞式的“成本加成合同”。  先进技术支撑美军下一代轰炸机实施多样化任务  据悉,此次中标的B-21轰炸机具有相当的技术优势,其在雷达隐身能力方面完全超越B-2,载弹量约为13吨,作战半径不小于3200公里,航程达到9000公里。这些基本的技战术性能,主要是为了满足美国空军设想的将下一代轰炸机用于“反介入/区域拒止”的环境中作战,特别是执行对高度防空威胁区域纵深突防任务的作战需求。此外,美军下一代轰炸机还有一些量身定制的特殊作战性能。  首先是用途多功能。既出于成本,也出于战场适应性的考虑,美国空军非常强调下一代轰炸机的多用途性,即除了能够完成传统远程轰炸机的任务,还能够完成其他任务,这包括:一是持久的情报、侦察与监视,正如德普图拉表示,“对未来的轰炸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投放炸弹,而是快速收集情报信息并将其用于决策。”因此,美军极为强调在轰炸机这一平台上集成作战和情报、侦察与监视的能力;二是快速全球打击,即能够对全球范围内任何地方发生的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美国空军认为,航程是体现轰炸机战略特性的重要指标。因此,下一代轰炸机考虑的是全球目标而不是地区目标,作战半径应在3000公里以上;三是信息对抗,即配备有以激光和高能微波为代表的定向能武器,以及以高精度干扰机为代表的网络攻击武器,这将大大增强其在高度防空威胁地区的纵深突防能力。  其次是系统高度信息化。美国空军要求下一代轰炸机必须具有很强的网络化协同作战能力,能够与无人机、空中电子攻击装备等其他装备编组作战。因此,其在设计下一代轰炸机时就涉及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移动网络等关键的战场态势感知技术。美国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所长、退役空军中将大卫·德普图拉表示:“B-21将增加传感器数量,提高其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它还配备有先进的任务规划能力,可以集成到美军全球军事信息网络之中,依靠系统整体优势来协助自身完成作战任务。  最后是驾驶方式可选。目前的美军飞机只能采用一种单一的驾驶模式,即要么有人驾驶,要么无人驾驶,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飞机的作战运用。为此,美国空军退役中将赫伯特·卡莱尔指出:“有人/无人驾驶两用轰炸机是可行的,也是最佳方案。无人驾驶优点突出,但是有一种飞行任务可能始终需要有人驾驶,那就是在执行核打击时,座舱里必须有人。”采用这种灵活的驾驶模式,B-21要执行的显然是核常兼备的打击任务。  保持全球打击能力和强化对重点地区威慑是B-21的重要用途  对于美国空军来讲,下一代轰炸机的研发方案确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其主要在自身全球打击能力建设和对特定对象实施威慑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是有利于保持美国的全球打击能力。由于战略轰炸机能够在几小时内将常规力量和核力量投射到全球任何地区,美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然保留大量远程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之一,并将其列为全球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支庞大的轰炸机机队近年来面临严重老化的窘境。  目前,美国空军拥有B-52H、B-1B和B-2A三种型号的战略轰炸机。截至2015年,B-52H的平均机龄已达53年,B-1B的平均机龄达到28年,B-2A的平均机龄也达20年。所有的159架现役战略轰炸机平均机龄为39年,且只有20架B-2A可实施隐身突防。因此,美国空军急需替换这些现役战略轰炸机的新机型。据称,美国空军将会订购100架以上B-21轰炸机,这就保证了美军这支战略性全球打击力量的稳定与有效。  第二有利于强化美国在重点地区的威慑作用。一直以来,战略轰炸机都是美国在平时用来威慑重点地区特定对象的重要工具。这一点在亚太地区尤为明显,今年3月9日,为了应对朝鲜半岛日益升温的紧张局势,美国战略司令部宣布向位于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基地部署3架B-2A隐身轰炸机。同时,为了进一步在中国南海地区显示军事存在,美国还与澳大利亚商讨在其北领地设立远程轰炸机基地以部署B-1B轰炸机和延伸B-52H战略轰炸机的作战任务范围。  正如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沙勒指出的那样,“可靠威慑力的基础之一是能够有效地攻击敌人,而远程打击轰炸机将在未来维持这种能力。”2月26日,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在B-21亮相的同日,刊登了题为《危险:扼杀美国新轰炸机的运动》,文章在质疑B-21价值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军下一代远程打击轰炸机的作用就在于轰炸中国。(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会挽雕弓如满月——关于B-21轰炸机的思考  2月26日,美国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在美国空军协会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举行的2016年度空中作战讨论会上,正式公布了美国空军下一代远程轰炸机的编号——B-21,同时公布了一张该机的外形图。至此,美国的“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计划已经显露出足够清晰的轮廓。  B-21面世的大背景  自从消息一经公布,国内外关于该机的介绍便不鲜见于多种媒体,各种介绍性能的文章层出不穷,但提及的性能均是以LRS-B计划为基础,并由此引申而出。根据以往经验,真正B-21实机面世后,实际性能或许与媒体猜测有出入也并不为奇。美国B-2轰炸机面世之前的许多性能猜测与实际服役后的公布的数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仅仅根据一些推测的数据来对该机性能进行分析,可能就与实际效果差之千里。所以,在B-21正式数据公布之前,本文就不对性能参数妄加推断了。  作为下一代轰炸机,B-21的研制背景既模糊又清晰。说它模糊,原因在于美空军对目标性一度不是很明确,研究和论证进行过多次修改。从1999年的《远程轰炸机白皮书》到2004年的“下一代轰炸机项目”(NGB),再到2010年的“远程打击系统簇”之下的“远程打击轰炸机”(LRS-B)项目,美军的轰炸机项目经历了至少3次大的变化。下一代轰炸机计划的多次变动本身具有战略对手不清,作战目标不明确的原因,同时也面临多型轰炸机并存,研制、采购、使用、维护成本巨大的现实问题。B-21是在美军现在保有B-52、B-1、B-2三型轰炸机的前提下,新研制的一种全新轰炸机,B-21的研制前提并没有明确说明要取代现有的何种轰炸机。而美军现役时间最长的B-52H反而明确将延寿服役至2040年前后,甚至会更长。这就意味着某个时间段内,美国空军会同时拥有4型战略轰炸机。这种局面在二战以后的各国空军装备史上也是罕见的。可以预见,美国空军将来在这个问题上会遇到来自国会或其他军兵种的问责与诘难。&  说到清晰,不得不说B-21的针对性很明确。在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后,美国的国防政策也随国家战略调整。2012年发表的《国防战略指南》中,明确了结束大规模反恐战,将重点关注地区转向亚太并在该地区实施战略“再平衡”,将建军目标重新瞄准未来大国的挑战的战略。由此,美军的新一轮战略调整正式启动。美军的假定作战要素也调整为:  1。 对手国家具有较大面积和纵深;  2。 美军战区基地面临多种对称/不对称威胁、航母可能远离对手海岸线;&  3。 美军支援远程打击的信息和后勤装备体系可能遭到攻击;  4。 美军将在强对抗或拒止空域内作战;  5。 战场上有大量移动目标或加固/深埋的目标需要打击。  从美军的假定作战要素中可以很明确地看出,作战假想目标是指向中国。我国幅员辽阔,作为前沿力量存在的美国海军,能够对我国领土实施打击的范围实在有限,而且在东风-21D和东风-26公布于世后,美国海军作战力量的核心——航母编队也要避开我国反舰力量的打击范围,如此一来,导致美国海军航母作战群对我国内陆构成威胁的程度大幅降低。作为作战执行手段,远程打击是整个打击链中的重要一环。空军轰炸机便在这个时候又一次展现远程打击的优势。  B-21的技术优势  作为新一代轰炸机,拥有的新技能必然是它身上的亮点。B-21的亮点是什么呢?笔者总结如下:(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1。 系统簇成员  “系统簇”这个词是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在2014年战略总规划中提出的。战略总规划里对“系统簇”(family ofsystems)定义“为了特定的任务使命而集成起来的松耦合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整个系统族还包括情监侦部分、电子攻击部分、指挥控制通信部分。  从这段解释中就能看出,B-21与以往的轰炸机已有很大不同,它是整个打击系统中的一部分,更强调体系作战。由于在多种航空武器装备作战体系中涉及作战要素、武器种类,作战平台众多,战术、技术结合紧密,约束条件复杂,相互耦合,要提高体系作战能力,必须依赖任务规划技术将信息获取、处理、共享全面融入体系作战过程中,通过一体化的多型武器作战任务规划、作战资源调度与作战过程控制,将不同种类武器和作战平台的作战能力进行综合集成,实现作战效能的整体跃升。现今的作战装备已不是“单打独斗闯天下”的时代了,体系作战讲究分工合作,各司其职。而B-21在这个系统簇中也将与其他成员互动配合,协力完成战斗任务。  2。 全向隐身  美军现役的轰炸机里有75架B-52H、68架B-1B和20架B-2A。B-52H和B-1B因不具备隐身能力,在面对S-300、S-400、HQ-9等先进防空系统时,基本已经没有了招架之功,因此这两型机已被美军禁止渗透高威慑空域。具备渗透能力的B-2A数量上也仅有20架,而且受后勤支持、维护等因素限制,加之高昂的价格(成本价约7亿美元,分摊研制成本每架约22亿美元)也迫使美军不愿让B-2轻易涉险。但是美军作战目标就是高风险的亚太地区,所以隐身还是必备条件。&  说到隐身,还是让我们回到已服役B-2上来。B-2的确是现役最好的隐身轰炸机,这毫无异议。但是,世事无绝对,B-2也不是全时全向隐身的。读者可多留意B-2一些飞行时的照片,由于B-2的飞翼布局,它是没有垂尾的。B-2的转向就由机翼外段后缘的减速板-方向舵实现偏航控制,减速板-方向舵可向上下两侧开裂,同时开裂作为减速板,不对称开裂时作为方向舵使用。由于飞翼表面的附面层的存在,减速板-方向舵至少要开裂5度以上才能起到作用。所以在正常飞行中,两侧的减速板-方向舵都处于5度的张开位置,当需要进行控制时就立即可以起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许多B-2飞行照片中减速板-方向舵都是张开的原因。但是张开的减速板-方向舵会影响飞机的隐身效果,特别是后向隐身。尽管B-2在抵达战区时,减速板-方向舵会完全闭合,但是因为并非全时全向隐身的问题,美空军应该没有足够的信心B-2在抵达战区之前能不被发现。  这次B-21提出要全向隐身,就是要解决B-2身上存在的隐患。估计B-21很大可能将从发动机的矢量推力入手,解决飞翼构型隐身一些特有问题。这个观点或许可以从一条消息中得到间接印证,3月7日,美国空军部长黛博拉·李·詹姆斯宣布了B-21的7家承包商,B-21的发动机提供商确定是为F-22提供F119矢量发动机的普惠公司,而不是B-2轰炸机的发动机提供商通用电气。通用电气的这次出局很大原因应该是在矢量推力的技术储备上远没有普惠雄厚。同时根据美国空军2015年9月透露的消息,得益于采用先进材料,B-21的隐身能力“比B-2A好很多”。在公布7家承包商名单之中,GKN航空航天公司是复合材料研究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由此推断B-21机身可能会采用大量复合材料以实现更高的隐身性能。&  3。 攻防兼备  武备方面可以肯定的是,B-21一定会有个像B-2那样大型且配置灵活的武器舱。可选空投武器的种类会包含已有的大部分空地武器,当然也包括像B-61这样的核弹。B-21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把突破对手的先进防御体系和打击地面机动目标作为作战对象。武器的复合配置以及打击分散目标专用的小型空地制导武器会是B-21的常见的武器携带方式和经常配备武器。  以往的轰炸机在“攻”的方面可以说发挥到极致,但在“防”的方面相对薄弱。早期的B-52装备有雷达制导的尾部炮塔,防止战斗机从尾部突袭。但随着地空导弹和空空导弹的高速发展,轰炸机的自卫武器很快就成了摆设,轰炸机更多地依靠电子手段和红外诱饵弹来自保。发展到B-2的时代,隐身不仅是进攻的掩护,也成为自保的主要手段。电子技术的进步,也让轰炸机电子防卫能力得到极大加强。如B-2A所装备的AN/APR-50自卫管理系统(DMS)就综合了电子对抗、电子支援、雷达接收告警三大功能。在美国空军1998年将电子战飞机全部除役(美国海军仍装备EA-6B和E/F-18G)的背景下,身临高度威慑的空域执行任务,轰炸机所拥有的电子战能力必须不亚于专业的电子战飞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高于电子战飞机。2012年的一条消息称,美军计划用BAE系统公司的电子自卫设备替换已经日益老旧的AN/APR-50自卫管理系统,目前尚不知替换工作进展如何。如果这条消息确认属实的话,也就可以理解BAE系统公司在这次B-21的7大供应商中扮演的角色了。预计B-21会装备更高集成度的电子侦察/干扰/对抗系统,并在“系统簇”下协同专业电子攻击装备对敌方预警雷达系统展开攻击。(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尽管拥有了强大的电子对抗能力,但缺乏“实打实”的硬对抗手段,没有实体的防御方式仍是轰炸机的痛脚。面对来势汹汹的地空、空空导弹,现在轰炸机在遇到威胁时,能做的就是打开电子干扰,扔扔诱饵弹,做一下笨拙并且没啥用的机动动作,剩下就是听天由命了……现在,定向能武器的机载化趋势,让轰炸机再度拥有自卫武器成为可能。今年美军将进行功率大于10kW电驱动激光高能武器的演示验证工作,预计2022年前后实现F-15级别战斗机携带激光吊舱摧毁来袭导弹。2029年前后实现100kW机载激光武器配装。相对于2037年才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B-21来说,笔者预计B-21不仅会装备激光自卫系统,充裕的研发装备时间,更有可能让B-21装备一个非常完善的激光硬杀伤系统。  B-21的使用方向及参考意义  B-21如顺利装备并达到一定数量,的确会给我国构成很大的战略压力。但笔者判断这些压力主要聚集于南海及台湾海峡地区、日本及朝鲜半岛地区。至于网上流传的B-21从关岛起飞渗透至北京上空盘旋5小时,从迭戈加西亚起飞恒河口加油直扑德令哈等论调,基本可以看做外媒的鼓吹。中国不是南联盟或伊拉克,且不论B-21能否顺利渗透至北京与德令哈,攻击像北京这样的目标面临的将是不可控的政治风险和终极报复。因此B-21使用的最大可能性还是局部冲突中撕开敌方先进的预警侦察系统,瘫痪先进的防御设施,继而让无隐身能力的战机从防御缺口中突进,摧毁制衡美军的反击武器,实现压倒性军事优势,完成所谓的“亚太再平衡”战略。  B-21的出现也给我国战略防御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回顾西方国家近些年来空袭作战经验,伊拉克、南联盟、利比亚等国的防空体系都是首先被打击的对象,而且防空体系哪怕出现局部缺口,很快就会转变为整个作战体系的溃败。在空袭作战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针对性地选择民用设施作为轰炸目标,当然总是会以“情报错误”“误击”等借口为自己开脱。攻击民用电力设施、通信设施、公用基础设施、交通枢纽、民生工厂和物资储备中心的主要意图还在于展开对目标国民众的心理战,通过对目标国民用设施的破坏,造成目标国群众的厌战和恐惧情绪,让这种情绪扩散到整个社会,干扰抵抗意志和政府决策。  我国已经历了60余年的国家建设和30余年的高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物质财富得到相当的积累。面对B-21这种专门渗透的轰炸机,旧有的“放进来打”、“关门打狗”等国土之内搞防空方式就变得很不合时宜。B-21的主要进攻路径最大可能性是来自海上,因此,我国是否有必要建立一套体系完备的太空/海基远程预警系统和舰载导弹防御系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拦截?是否要加强以航母为核心的舰载航空兵建设,以拦截美军从海上方向对我国的侦察和挑衅活动,以及在更先进的预警系统支持下拦截B-21的来犯?是否要建立一套高空远程侦察系统,有效地监控美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任何企图?这些问题都留下了许多深度思考的空间。同时,“最好的防御是进攻”这个道理依然不过时,希望能早日看见我国的空中战略进攻力量,在广大的域外疆场对敌军实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B21是反航母导弹杀手 可渗透进北京待命5小时  有关B-21的一切(已知)  反航母弹道导弹专杀工具,可渗透进北京上空待命5小时。  出个脑筋急转弯:  52,1,2,X  请猜一猜这组数字中的X应该是什么?  谁能猜出来X居然是21!!美国空军说:我能!  因为他们刚刚就是按照这个序列命名了下一代轰炸机,之前大家只知道它是LRS-B:远程打击轰炸机(之前还有一堆花哨的名称),现在它是B-21了。  由于是保密项目,这种轰炸机的具体性能要求是看不到的,但伟大的记者凭着各种能耐,顽强地扒出一些信息,根据这些零星描述,再结合一些NB智库的报告,尝试勾勒了一下B-21的轮廓。  B-21的特点很鲜明,可以看作是缩小版的B-2,它是美国未来远程打击系统簇(LRSFoS)里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部分的含义在最后一段详细展开)。  1 航程大幅缩小&  现役美军的轰炸机包括B-52(奔六),B-1(奔四)和B-2(奔三),作战半径最长的(奔六们)高达16000km+,奔三足有11000km,最短的奔四也有9400km,然而B-21的作战半径不会超过4600km(大约在范围),不加油航程大约是9300km,和前辈相比,实在是腿短。  但却够用,而且这个航程简直是给打击中国量身定做的。  因为这样的作战半径足以把中国全境都纳入射程,具体来说,从关岛起飞的B-21,在距离中国大陆900km处进行一次空中加油,之后渗透进中国的防空系统,那么这架飞机就可以在北京上空盘旋5小时左右,如果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比如东风-26这类)部署在中部地区,那么从关岛飞来的B-21也至少能在其阵地附近待命4小时左右。&  美国人觉得这个时间足够了。  2 渗透能力比B-2还好  比B-2晚诞生这么长时间,渗透能力比B-2好是应该的,B-2原本是对付苏联而设计的,但现在美国飞机面对的是防空系统更加进化的对手,B-2的隐身能力在未来的长波雷达下是否仍保持高隐身能力也在被质疑。  而且由于对手反介入能力的提升,美国海军的航母编队不得不退到反舰武器射程外,B-21们必须孤军奋战(其实并没那么孤单,因为美国的远程打击系统簇里安排了支持B-21们的装备和手段,但真正深入内陆执行打击的只有B-21们自己)。(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更复杂的问题还有对手的关键目标很可能有不少是移动目标,不能移动的目标肯定防守的铜墙铁壁,B-21们得面对更强的防御。  而且从成本考虑,B-21不可能具备格斗能力,也不会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这就是说一旦遭遇对手的制空战斗机(至少理论上有这种可能),B-21们可能变成活靶子,所以要求B-21具备比B-2还好的隐身能力并不过分,这种隐身能力需要是全向和宽频段的。  3 便宜(才怪)!  便宜是相对B-2而言,B-21计划生产80-100架,预期出厂价是5.5亿美元。相比一下,B-2是11.57亿美金一架(美国空军公布的价格,按1998年币值),但很多人推测,考虑通货膨胀因素,B-21真到要交付时,很可能也会7亿一架,如果把研发成本的200亿摊进去,即便造100架,B-21的单价也得高达9亿美金。  再对比下B-2的发展史,1980年代B-2最初的规划生产数是132架,很快被腰斩到75架,到90年代,最终被布什当局砍到只造20架,B-21真的能造100架吗?不知道,美国武器近年来超值超期的表现告诉我们,有点悬。&  4 稍微小一点  说B-21小,主要是指载弹量上,B-21载弹量不会高于18吨(按照CSBA规划,可能在9-18吨范围内),现役的B-2的正常载弹量是18吨,极限载弹量是23吨,B-1B机内弹舱可以挂34吨,B-52可以挂31吨。与现役轰炸机比,B-21载弹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打击能力变弱。因为美国专门发展了适合隐身飞机(依赖内部弹舱)使用的小型化弹药。按照《福布斯》杂志网站的说法,24架B-21在一天之内就可以打击1000个独立的瞄准点,折算一下1架B-21可以打击40+个目标。  我觉得说B-21是B-2的继承者,不如说它是F-111的继承者,F-111挂副油箱转场航程5950km,载弹量14.3吨,论指标和B-21比较像。&  这或许也是LRS-B最终被命名为B-21而不是B-3的一个原因,然而也有人认为B-21里的21其实是指21世纪,类似美国海军的海狼级,SSN21,意指21世纪的轰炸机。  5 会大量使用小型化的弹药  个头小了,又得保持隐身能力,这必然影响它的武器搭载能力,使用专为隐身飞机开发的小型武器是自然的。美国已经开发了小直径炸弹专供隐身飞机使用(非隐身飞机经改装也可以使用),而且虽然个头小了,威力并不弱,SDB2小直径炸弹的通常射程是65km,命中目标的元误差概率低于5米,其毁伤力相当于传统910kg炸弹(BLU-109),一架B-2可以挂80枚这样的武器,B-21载弹量可能略少于这个数字,因此1架B-21一天打击40+个独立目标是靠谱的。(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当然B-21肯定也能使用美国空军开发的下一代空射巡航导弹LRSO。  6 一定会具备核打击能力  2014美国空军战略总规划要求B-21在具备初始作战能力2年后具备核打击能力,由于要求具备核打击能力,同时考虑省钱,所以B-21很可能不考虑作为无人机发展。  7 是未来远程打击系统族中的一份子  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在2014年战略总规划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战略总规划里对系统族(family ofsystems,也有译作系统簇,但作为系统工程术语更常见的译法是系统族,定义“为了特定的任务使命而集成起来的松耦合的复杂自适应系统”)的其他构成部分作了说明,整个系统族还包括情监侦资产、电子攻击资产、指挥控制通信资产。  现代的攻击机群一样会有实现这些功能的资产,之所以专门给未来的远程打击系统再冠以新名词,主要着眼点恐怕在于这套系统更加复杂,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整合(尤其在空海一体战概念提出后),并且系统族中各组成部分之间连接关系更紧密。&  B-21一定会具备很强的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  ?B-21或者B-2这样强渗透力情监侦/打击飞机,它们是踹门的,一旦它们踹开了对手防御系统的大门,后面威力更强的弹药和平台就能鱼贯而至,对反介入能力进行系统摧毁。  多说一句,这种踹门飞机未来肯定会特别针对对手的远程情监侦系统发动攻击,并且对有能力威胁美国航母、陆地基地的弹道导弹也一定会被优先打击。反制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的明星原本是海军的舰载无人攻击机(特点也是高渗透能力和大航程),但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海军取消UCLASS的风声越来越紧,现在看无人舰载攻击机极可能被取消。在LSR-B项目日趋明朗的大背景下,取消UCLASS并不那么不可理喻——B-21有同样的能力,而且UCLASS原定的服役时间和B-21类似,都是2020年代中期前后。&  ? 防区外打击飞机,像B-1和B-52这样的,航程远,载弹量大,但渗透能力很差。  ?各种精确制导弹药,包括巡航导弹和常规全球快速打击武器,比如海军的海基平台发射战斧、空军的空基巡航导弹,或许B-21有能力控制这些弹药。  ?电子战机,这块有点不明朗,美国空军1998年之后就没有电子战机了,海空军现在能用的电子战机只有EA-6B(很少)和EF-18G,但数量都不多,而且不可能在高危环境下有效工作,虽说未来的F-35会具备一定电子战能力,但并不全面,或许海空军会发展无人电子战机,但让B-21具备电子战能力或许也是一种选择把(5.5亿美元一架电子战机,会不会太奢侈),如果真是这样,B-21可就更像F-111继承者了。  ? 进气型情监侦平台,大部分无/有人情监侦飞机都是这类玩意。  ? 指挥控制网络,整个系统族全靠这套指挥控制网络连接。  总的来说,B-21发展值得我们给予足够重视,因为一旦这种装备列装,将会严重弱化防御一方的作战能力,攻防直接可能再次出现严重失衡,必须尽早考虑应对措施。(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仅供参考学习之用)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事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