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于其中,度无量光佛众。出于何处?

“如是我闻”出自哪里?_百度知道通灵佛教网&||||||
--(273)[] newsfy2
《维摩诘所说经》浅释(勘误版)净慧法师
序 言以前发表的《所说经》浅释,是根据录音整理。经净慧法师认证,重新核对校勘,不影响浅释内容原义。如果前后有文字不符时,以此为准。敬请诸位法友同仁涵谅。特此说明!智慈愧拜佛历二五五三年十月西历二零零九年十一月《所说经》浅释认证版净慧法师诸位法师、诸位仁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非常幸运与诸位一起读诵受持佛说《维摩诘所说经》。这部经为大乘经典,是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共分上中下三卷十四品。这位法师的功绩,我在讲其它经典中介绍过。所以,这里不讲。佛说这部经的主要法义有二:一是圆满出家人的道,去除轻慢白衣的邪知邪见。佛住世时,佛让维摩诘说法,教化佛的出家弟子。告诉出家弟子佛法在世间,圆满道还在世间;告诉出家弟子,很多证得佛位的菩萨,又多天王身、外道身说法,也长者身、身等说法。若出家人轻慢白衣,为未发菩提心的声闻;若轻慢证佛位的菩萨或示现白衣的菩萨,为自毁菩萨道。二是鼓励在家人精勤修行,增加成道的信心。在家人不要轻视自己,在修行证悟上不分出家在家。在家人只要坚定成道信心,自古至今有无数人证一至四果罗汉、辟支佛、往生佛净土而成菩萨道。诸位一定要知道,在家人尊敬供养出家人,不是在尊敬供养哪个人,而是在尊敬供养常住佛法真僧。出家人受尊敬供养是沾佛的光,衣食住行的哪一样不是在家人供养的;哪位一出生就是出家人;哪位出家人的父母不是在家人。再有,佛法只有在家二众弟子修行,在世间才能圆满;否则,只有出家人有道,没有在家人行道,佛法在世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谈度。还有很多出家人,今生现出家像很威仪,往昔可能是在家人行菩萨道救度,依佛法救度才有机缘今世出家。况且,很多行菩萨道的在家人,前世乃至百世或无量阿僧祇劫都是出家人。出家人和在家人只是身份不同、相貌不同。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有修为的出家人将佛法传授给在家人。佛住世的时候,就预示了末法时代很多有修为、有成就的人在世间,是白衣。现在,在家人真修真行肯定成就,比出家人要快。为什么要快呢?天天在逆境当中修行。在家庭生活、社会活动等诸矛盾中修行。能把这些烦恼都转了,修一个成就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依正法的修持方法和法门去修行。讲这部经的缘起是,有很多出家人赞叹此经境界微妙不可思议,是在世间发菩提心,行菩提愿,成菩提道必须受持之法;受持此经,才能更好的弘法利生。很多在家人请讲这部经,更好的受持这部经,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所以,在此讲经的第一句话是,非常幸运。这部经的经名是《维摩诘所说经》,也称为《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经》,是以人名为经名的佛说经典。名为维摩诘所说,实为佛说。主要有两点不可思议,一是在世间受持佛法的人,随因缘示现不可思议;二是行菩萨道的境界不可思议。此经通篇都是诸佛境界,佛说菩萨道是方便示现,智慧解脱微妙法义于大成,今生没有机缘读诵受持此经的修行人,实为三生憾事,一慢而失大法,一轻漏而失菩提,是行菩萨道的缘分不具足。维摩诘居士出生在古印度的一位富翁的家里,维摩诘翻译成中文为净明。【佛国土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绍隆三宝,能使不绝;降伏魔怨,制诸外道;悉已清净,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逮无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随顺转不退轮;善解法相,知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逾于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普照而雨甘露,于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有无二边,无複余习;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了达诸法深妙之义,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法相菩萨、光相菩萨、光严菩萨、大严菩萨、宝积菩萨、辩积菩萨、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帝网菩萨、明网菩萨、无缘观菩萨、慧积菩萨、宝胜菩萨、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妙生菩萨、华严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金髻菩萨、珠髻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人。複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听法。複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并余大威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坐。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坐。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如是我闻,一时。诸位都知道,是佛经与外道经论的区别,是佛教常识;所以,不讲。佛说法的地点是庵罗树园。听法的大众有大比丘众八千人;菩萨三万二千尊;诸菩萨众,都是善知佛法,识得自我,本自广行大愿,成就大智,已证得诸佛境界,具有诸佛威神;为拥护佛说法道场,护持佛法坚固大城,受持正法宝藏,弘传佛法大音如师子吼能遍十方世界,而来此世界;又如法友相交,身心安乐,不请自到。诸菩萨众,都能承传光大三宝,使菩提种性相继不断;并能降伏魔法怨贼,调伏外道,制住邪法。诸菩萨众,都已身心清净,恒常安乐,永离五蕴业习因缘相缠相缚,智慧无碍于解脱自在,定念三昧于慈悲喜舍,辩才方便于六度万行。诸菩萨众,都于万行无欲无求、无得无失,心不起法相并忍诸法相、随顺诸法相、善解诸法相;又尽知众生根基而施教,观众生因缘而施救;使受教受救众生自修自得能持、知根、决疑、答报无所畏,依戒修心自圆福德,依法修行自圆慧德;使受教受救众生相好严身又舍世间饰好,色像第一又舍世间诸相,从而善名高远,善行皆知;使受教受救众生深信佛法不疑惑,深行佛法如金刚,又妙音说法觉悟群迷如甘露润万物,既能深入缘起立善因、又能断诸邪见行正法,既说有两边而入空道、又说无两边而入中道,业习已尽又示现业习未尽,行证自利又无畏利他,行菩萨道。诸菩萨众,都具功德不可称量,无有极限,统领大众如航海导师;既了达诸法深妙义理,又善知众生心行因缘往来于六道所趣;接近于佛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上正等正觉的自在智慧,既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又示现一切众生身为大医法王而救济众生。诸菩萨众,都自成就无量佛功德,严净无量佛国土,使一切见像闻名的众生,皆获戒益法益,绝不空见空闻而无利益。为首的有等观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还有各天王二万二千位;还有诸天龙神、夜叉等;还有长者及长者子五百人。五百在家人,供养佛与大众,庄严道场、赞叹道场。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雪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歎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是长者子宝积,即于佛前,以偈颂曰:“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久积净业称无量, 导众以寂故稽首。既见大圣以神变, 普现十方无量土,其中诸佛演说法, 于是一切悉见闻。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财施一切,能善分别诸法相, 于第一义而不动,已于诸法得自在, 是故稽首此法王。说法不有亦不无, 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 善恶之业亦不亡。始在佛树力降魔, 得甘露灭觉道成,已无心意无受行, 而悉摧伏诸外道。三转法轮于大千, 其轮本来常清净,天人得道此为证, 三宝于是现世间。以斯妙法济群生, 一受不退常寂然,度老病死大医王, 当礼法海德无边。毁誉不动如须弥, 于善不善等以慈,心行平等如虚空, 孰闻人宝不敬承。今奉世尊此微盖, 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 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 十力哀现是化变,众睹稀有皆歎佛, 今我稽首三界尊。大圣法王众所归, 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 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 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 众生各各随所解,普得受行获其利, 斯则神力不共法。佛以一音演说法, 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 斯则神力不共法。稽首十力大精进, 稽首已得无所畏,稽首住于不共法, 稽首一切大导师,稽首能断众结缚, 稽首已到于彼岸,稽首能度诸世间, 稽首永离生死道。悉知众生来去相, 善于诸法得解脱,不着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净土之行。”这时,有一位长者之子宝积居士与五百长者子,都高举宝幡伞盖来到佛说法处,礼佛供养。宝积居士与五百长者子所供养宝幡伞盖,仗佛威神之力合并如一伞盖,普遍覆盖于三千大世界上方,此世界宽广深长的清净相显现其中。无色界、色界、欲界各天与天王宫殿、海河川流,日月星辰等,也显现其中。十方世界诸佛说法道场清净庄严,也显现其中。大众叹奇礼佛,宝积居士于佛前以偈赞佛说,佛目清净修长广白如青莲花,心清净已度无量众生住于诸禅定三昧中,为久积聚无量清净善业所成就,常住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故受人天礼拜!当下即可观见佛以自在神通变化力,为度众生平等观十方无量清净佛国土,显现于清净道场中诸佛演说法,这一切殊胜景象我等大众都能亲眼见闻。佛为法王的智慧力超越一切众生,经常以法财布施十方众生,能善分别诸法相中所含的深义,以出世间又不离世间为第一义而如如不动,佛已于诸法中证得解脱自在,依此缘故礼拜尊法王。佛说法不着有无两边法,依众生因缘故而说诸法。佛所说法无我相、无造作者相、无受者相,众生所做善恶业习也不自然消亡,须众生自修空道、自除业习。佛初始于菩提树下示现降伏魔军,证得甘露法灭除苦集而成就佛道。已远离五蕴心受身行想,以了义究竟法摧伏诸外道邪论,以三乘法于三千大千世界教化众生,佛说法义理常住而清净。天人依佛法修证得道为证明,佛法僧一体三宝相示现于世间,以大妙法义济度智乏的愚迷众生,受持唯一佛乘法证得不退菩萨位而常寂乐自然。佛是救治众生生死重病的大医王,我等大众当礼拜佛法性海无量功德。佛法性海如高山而不为毁赞所动摇,于善行与不善行的众生处施以平等慈。佛心平等慈如虚空广大,谁见闻受教后岂不礼敬承迎,今日所供养佛的宝幡伞盖,仗佛神力于其中显现我等大众住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诸天王宫、龙神宫、乾达婆王宫、夜叉王宫等,我等大众都亲眼所见诸稀有,是佛以十种自在力为哀悯众生所化现。凡目睹此稀有殊胜景象的人都赞叹佛,今日我也礼拜三界中最尊贵的佛,佛是我等大众所皈依处,净心观佛相庄严都欢欣鼓舞,我等大众在佛前,亲见佛神力与十八不共法。佛以一乘圆教法音演说诸法,不同众生依根基各自得理解。一切众生对佛所说法义,亲见佛神力与十八不共法。佛以一乘圆教法演说诸法义,不同众生依因缘各自得解脱,受教众生各获法益,亲见佛神力与十八不共法。佛以一乘圆教法演说诸法义,有的众生心生怖畏或欣喜。闻法众生产生厌离烦恼心或断除疑惑想,亲见佛神力与十八不共法。我等大众礼拜佛十自在力大精进,礼拜佛一切有为法中无所畏,礼拜佛住于十八不共法,礼拜十方诸佛,礼拜依佛法能断除众生生死绑缚,礼拜佛智已到达生死彼岸,礼拜佛万度万行于世间,礼拜佛寿常住永离生死轮回六道。佛尽知众生轮回苦相,善于说法方便度众生得解脱。佛示现世间又不着世间乐如莲花,常住于定空寂乐大行中,通达诸法实相无挂碍,礼拜佛法广大如虚空唯三宝可依余皆无所依止处。宝积居士以偈赞佛后,向佛请法说,我们这五百在家人,都已经发了菩提心;想知道一下佛国土是如何清净,诸菩萨在佛净土怎样修行。请佛慈悲,为我们说一说。佛言:“善哉!宝积,乃能为诸菩萨问于如来净土之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于是宝积及五百长者子,受教而听。佛言:“宝积,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精进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勤修一切功德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摄心不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四无量心是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于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国土;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其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说,哪里有众生哪里就是菩萨的佛净土。因为,菩萨要随所教化的众生而取得佛净土,随所调伏的众生而取得佛净土,随众生善业因缘在哪一国而取得佛净土,随众生发菩提心在哪一国而取得佛净土。这是逃离三界火宅,报身往生佛净土,化身成就的菩萨,因地发下弘深誓愿度众生所行的菩萨行。菩萨可化入六道度众生,度不同的有缘人。就人道而言,千行百业里的人,都有菩萨化身示现,以不同的形象、方式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就是报佛恩,报众生恩;就是圆满自性功德,成就自性的佛净土。所以,哪里的众生有苦难,哪里就有菩萨的佛净土,哪里就有菩萨无声无息在救度。声闻人和凡夫不知道菩萨救度人的境界和方式,只有诸菩萨行人知道。在冥冥之中帮助人,又不让人知道是怎么回事。诸菩萨在佛净土怎样修行?在众生这里,菩萨净土指:直心是道场。教化众生实话实说,不误众生的正心、正行、正见。有时,可能接受不了菩萨行人所说之法,接受不了是做不来。如有一出家人,听闻大乘佛法后,发菩提心,在寺庙里什么脏活、苦活、累活,都自觉去做。别人说她傻,有的人还打她、骂她;她不但不生气,还高兴地给人磕头,感谢您的慈悲,去除了我的业力,成就了我的菩萨道。深心是道场。培养众生的功德不光是在说教上,有时是在身行上,行动是无声的语言。这样做的目的是,欢迎有功德的众生往生到佛净土;菩萨心也是佛净土。菩萨是行菩萨道的人,用佛法和实际行作,示范给有缘众生;有智慧的众生就跟啥人学啥人,也发菩提心。布施是道场。布施包括财物和身力及正义语言;法布施除说正法外,行正法也是法布施。没有行正法为基础,说法时难具足证悟境界。所以,菩萨布施时,内财外财都布施,而内财是身心行正法布施,才能引领众生行正法布施。成就众生无贪功德,而往生佛净土。持戒是道场。菩萨行人在哪里都是严持禁戒的模范,引领众生圆满十善道。善是众生自性回归,又不执着善,才圆满自性慈悲功德。有人问我怎么往生最快,我说你自己觉得像极乐世界的人,并和极乐世界的人比着修最快。可有的人,嘴上说的比菩萨说的都好,行作起来全是三恶道的事。问题在哪里?没有实际修行与证悟,光练嘴上功夫了。极乐世界没有这样的人,还是去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吧!忍辱是道场。佛的三十二相庄严,是以修忍辱为主的三十二种功德成就。众生身忍其辱难;心忍其辱更难。菩萨修忍是忍于心,是忍自已,见性之人无忍。难忍能忍之人之事,是了菩萨行人往昔余业,快速成就佛的净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量功德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