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选好理事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该占多少股份呢?

非农户口人员可以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吗_百度知道新农民合作社
总数:70&&&&首页&上一页&&&页: 1/3&&一个人是否可以兼任两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经理?
汾阳市阳光农廉网
百度GOOGLE一起搜
当前位置: >>
- 一个人是否可以兼任两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经理?
一个人是否可以兼任两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经理?
添加时间: 12:37:35 农经天地 阅读: 来源: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经理不得兼任业务性质相同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理事、监事、经理。上述人员负责本社的生产经营管理,如果同时兼任业务性质相同的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似职务,势必难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处理本社的事务也容易在所任职的合作社之间的交易中发生利益输送,为自己、亲友或他人谋取非法利益,损害成员的利益。
上一条:下一条: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有什么好处_百度知道浙江省3500多万农民当上股东
&&新年伊始,在外地企业上班的长兴县雉城街道金莲桥社区村民赵桂其,主动给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打电话,询问2015年村里的分红情况,当得知每股能领到600元时,老赵高兴地说:“这样算算,我们一家人可以增加几千元收入。”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全省29400多个村社的3500多万农民当上了股东,实现了201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年完成村集体经济股改任务。
  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省推行的又一项重大农村改革。“过去,村集体资产属于村民集体所有,但对个人来说看不到、摸不着,如果户口迁移,就意味着权益丧失。”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股改,村集体资产所有权量化到个人,建立了‘确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体系。”
  “确权到人(户)”让农民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在平湖市新埭镇,许多村民将承包地委托村集体进行流转,所得收入归村集体,村集体选择入股当地一些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埭镇9个村都入股了我们合作社,共同占有10%的股份。”平湖新联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顾春妹说,他们合作社2015年利润920多万元,其中的92万元将分给这些村,给村民带来更多收入。
  “权跟人(户)走”让有条件的农民放心进城。杭州江干区三叉社区党委书记李云建说,这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股改推动了农村治理体系向政社分离转变。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村党支部书记胡金璋说,长期以来,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在财务上都是“一本账”。股改后,合作社搞经营,村委搞村务管理,村里收支管理更规范,农民利益更有保障。
  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全面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基础上,我省正积极探索股权继承、有偿退出和抵押、担保等权能试点。目前,全省已在80个市、县(市、区)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
我省围绕“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15年12月底,全省2.94万个村社已完成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率达9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顺利进行,即将全面推开。
  在这一系列农村改革中,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尤为关键,这其中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又先行全面完成。浙江通过改革赋权转型强农,以明晰产权激发农民积极性,给农村带来了一系列巨变。
  收入多了,村民笑了
  嘉善县罗星街道李家社区的石金祥多年来一直在踩三轮车,收入有限。如今,这位50多岁的农村老汉又多了一重身份——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东。“村集体收入不再是账本上的数字,而是我口袋里的钱了。”2014年村里股改完成,石金祥去年就拿到了1.2万元分红。
  近年来,浙江大力推广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通过股改,农村集体经济的产权确定下来,量化、固化到了个人。”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产权明晰,让农村居民尝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甜头。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三叉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云建说,这些年他们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很快,股改后,每位居民的股份都明确了,该分多少一目了然。“2014年,我们社区的经营性收入有2.5亿元,分红1.1亿元,每个股东人均拿了十二三万元!”
  更多股改红利正在逐渐释放。如今,浙江在全面完成农村股改的基础上,正积极探索股权抵押、担保等权能改革试点。在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村,村集体经济正处于建设阶段,但股权证已经给村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便利。
  去年,从事水产养殖的村民蔡金法急需一笔钱购买饲料、鱼苗,正是通过股权证抵押贷款,让他解了燃眉之急。“以前,咱农村人可抵押的资产少。”蔡金法说,现在,一本股权证就能向银行贷款1.65万元。在砂村,已有70多户村民和蔡金法一样,用股权证从银行融资用于生产。
  资产盘活了,效益大了
  30多年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人们对“分”的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农民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统”的呼声日益高涨。在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看来,股改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又把农村各项资产、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统”了起来,进一步完善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各地农村集体资产在股改后经营形式更加多样,有的进行了公司化改造,有的把村集体资产与其他资本进行合作。在嘉善县罗星街道李家社区,村集体资产有经营性资产近1亿元。2015年,经过股东们的商议,村集体注册成立了一家房产公司,先后投入2000万元开发房地产项目,动工建设32套复式住宅。“从办公司到开发房产,开放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股东们的资产在我们手里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李家社区党支部书记袁亦中说。
  股改不仅盘活了村集体资产,连一些已经分包到户的土地也迸发出更大活力。在平湖市新埭镇姚浜村,全村土地整村流转后,所得收入归村集体,村民按自己承包经营的土地数量分得“田亩股”。姚浜村村党总支书记姚道中介绍,他们这些收入和集体资产一起投入到当地的新联实业有限公司和一家粮油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投资,村里300多万元资产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姚道中说,春节前,村里不但要分发村集体收入给股东,而且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人人都能分到一个红包。
  股权证有了,进城放心了
  去年,家住岱山县长涂镇长西社区的王伟拿到了一本股权证。虽然眼下这个小本还不能给他带来多少直接的收益,但王伟还是格外珍重地将它收好。“有了这本股权证,我可以放心进城打工了。”
  股改固化了村民在村集体经济中的产权,实现了“权跟人(户)走”,有助于推进城市化。“过去,不少农村的集体经济产权是动态的、半静态的,户籍变迁就可能影响村民的产权所有。”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说,农村股改正是要消除农村居民在这方面的顾虑,让他们放心进城。
  长兴县雉城街道金莲桥社区党支部书记江惠清介绍,他们社区2014年完成股改,当年就有6人迁往了附近的城市。“人迁走了,但他们在集体资产中的股权不变,该分的钱一分都不会少。”江惠清说,2015年初,社区里首次分红,已经外迁的居民和其他居民一样,每人凭股权证领到了600元分红。
  股改也有利于一些较发达的中心村吸引人才入村。“往后,村民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员成了两重可以剥离的身份,外来人口进村落户将更方便。”三叉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云建说。
  股改还完善了农村治理体系,推动农村从政社混合到政社分离转变。“原来,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是混合的,从财务上来说更是一本账,股改以后就要慢慢地分离。”长兴县夹浦镇父子岭村村党支部书记刘伟星说。(浙江日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专业合作社章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