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对中国主权债务评级评级吹黑哨

标普的自白:我为什么对中国主权评级吹黑哨?
日 14:19&&&转载:&& 作者:金融界&& 编辑:网络 分享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明良海外 3月31日,我司(标准普尔)发布一篇颇有分量的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为AA-,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4月1日,我司再接再厉:把中国三大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把中国移动、中石化等20家国企的评级展望降至负面。毫无意外,我司接收到了来自中国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各大媒体、乃至普通人的各种“问候”。(截自奥斯卡影片《大空头》)聪明的你们难道没有get到我司选择时点的玄机吗?对,就是愚人节!当然,作为专业金融机构,我司绝对不会承认。(本段为作者YY,请一笑而过)但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揣测,作为一家打着公正和独立旗号、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定、从事全球评级业务的机构,是有国籍的。必要时候,肯定要听从“母上大人”美联邦帝国主义的指示,但为了自身利益又需要一些技巧。毕竟,人在江湖漂,万事留一线。我司才不是穆迪那个傻子,率先降低中国评级展望就算了,还选在中国最重要的“两会”前发布报告,被左右开弓打脸打得缓不过劲儿,楼继伟部长那句轻飘飘的“不CAre不拜码头”更是霸气!还被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上诉审裁处警告并罚款1100万港元(约合140万美元),虽然那是因为2011年的一份研报。不靠谱评级是要付出代价的!哦对,做个自我介绍――我司标准普尔和穆迪、惠誉并称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全球投资者的决策都高度依赖我们的报告。法国《解放报》社论曾称,评级机构的权力“无限高于政治权力”。在上一轮金融危机期间,三大国际评级机构遭遇了一些指责,被美国国会议员骂做“制造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我们也承认,确实长期犯了“道德错误”,向市场提供了虚假评级信息。不少银行或者债券发行机构为了获得更高的评级,这样能让他们的产品好卖一些,就会向评级机构支付费用。作为盈利机构,谁会和钱过不去呢?然而,拿人手短,大家懂得。全球投资者都跟中国股民差不多的德行,记吃不记打(这是人的劣根性,不含贬义)。《华尔街日报》统计过,金融危机以来至2014年底,全球共发布了242万份评级报告,标普、穆迪、惠誉三家的占比分别为49%、35%和12%。即使劣迹斑斑,全球三大评级机构依然在裁判员的位置上坐得稳稳的。言归正传,继穆迪之后,标普为何也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展望至负面? 标普报告显示,“负面展望反映我们认为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逐步上升。我们预期政府和企业的财务杠杆会恶化,如果我们认为中国试图以远高于名义GDP增长率的信贷增速维持经济增长率在6.5%或以上的可能性上升,从而使得投资比率高于40%,就可能发生评级下调。”信贷总规模占GDP比例大幅攀升,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是很危险的事情。这意味着政府把更多信贷用于投资,将造成经济结构不平衡,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而由于中国的特殊性,资金将更多流入有实力的国企。中国正面临去库存去杠杆的矛盾,政府希望通过供给侧改革,用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要素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所以不会再走前些年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老路了,否则中国将到处都是烂尾工程或者鬼城。中国政府非常聪明,在供给侧改革之前就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不加剧国内产能压力,大国企带着资本和产能到国外投资。双管齐下,促进中国经济结构再平衡。比如李克强总理这些年一直致力于“高铁推销”事业,不仅在相关国家换到了需要的资源,更把国内多余的产能在国外消化掉了。最最最重要的是,经过经济上的亲密合作,中国正在亚洲扩大并强化自己的政治经济版图,对于中国和“一带一路”国家是好事儿,抱团取暖有利于大家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全球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亚洲要切走既得利益群体的“蛋糕”。但作为全球老大向来霸道的美国,必然不会允许其它国家或者地区威胁自身地位。 比如欧盟成立后,美国虽然表明上和其关系不错,共同压制中国以及亚洲地区,但私下里没少使绊子,从军事(科索沃战争)和金融(欧债危机)等多方面打击欧盟共同体……现在的局势很明显,欧盟乱成了一锅粥,三大巨头的英国今年很有可能公投退欧,德国经济前年遭受重击还在恢复元气,法国最近一直面临恐怖主义威胁。不过,美国目前也比较纠结,最新的3月份非农就业数据虽然小幅好于预期,薪酬也有增长,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低油价同时增加了美国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加息也一推再推,恢复昔日的强势美元还需要时间。这个时候,因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而更加团结的亚洲地区,愈发成为了美霸权主义的“眼中钉”。说到这里就很明白了――不断壮大的中国和亚洲让美国感受到了威胁,所以采取各种措施压制中国,下调评级只是金融战争的一个小小手段罢了。效果好的话,有可能摧毁一个国家,比如希腊;当然,肯定动摇不了中国,但膈应一下还是可以的。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纷争,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吹黑哨的根源在于政治经济斗争。为了捍卫主权,中国和亚洲国家必须携手共进,增强自身实力,否则只会“人善被人欺”。聪明的投资者,会透过表面的假象,判断出真正的价值所在。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19人浏览 108人浏览 85人浏览 57人浏览
汽车之家内容精选
每日精选21021 科技真人秀节目《数码课代表》3475玩客 最好玩的活动与试用平台 69468编辑部的故事 18泡美美 分享最美科技 4294科技生活第02版:财经视野
人民日报海外版
往期回顾 &
掩盖美国债务风险真相
职业操守遭到普遍质疑
美评级机构吹“黑哨”坑了投资者(热点聚焦)
人民日报海外版
  持续数月的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和政府违约风险,终于在8月2日违约大限的这一天画上了句号。  虽然美国暂时避开了违约风险,但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仍显悲观。反常的是,美国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惠誉公司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仍坚持维持美国的3A主权信用评级不变,另一家标准普尔只给予“口头警告”。专家指出,正是由于国际评级机构不能客观揭示美国国家信用风险,从而成为美债危机的助推者。  实施双重标准遭到质疑  “政府作为债务发行主体进入市场融资,需要评级机构对它的债务风险进行评级。”&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总裁关建中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1949年穆迪给予美国政府AAA等级以来,这一信用等级就从未有过变化,正是这样一个最高信用级别使美国可以很容易借到钱。  高负债、高赤字对于美国经济来说由来已久,且问题日积月累,早已十分严重。根据白宫的统计,自1970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除了从1998财年到2001财年连续出现财政盈余外,其他年份都是赤字高悬。  1985年美国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随后又沦为净债务国,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偿债能力日益下降。但评级机构并未向投资人及时披露美国信用风险变动情况,依然维持其最高的信用等级,这种错误评级信息引导全球资本流向美国,为美国政府增加负债提供了条件。  不仅如此,三大评级机构对美国资产相当宽容,对其它国家却很严厉。就在上个月,三大评级机构不顾欧盟对希腊等国债务危机所做出的努力,下调欧元区一些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或银行信用评级,造成市场恐慌情绪,欧洲股市和欧元随之剧烈震荡,使得欧盟各国对三大评级机构的信誉产生严重质疑。中国企业同样未能幸免,穆迪近日对几十家中国在港上市公司做出投资“高危”评级报告,共有61家中资企业被亮“红灯”。  竟给美次贷机构最高分  近年来,三大评级机构不公正、不客观的评级以及对国际市场的多次失语甚至误判,让人大跌眼镜。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三大评级机构无一发出预警。2008年,三大评级机构将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美国次贷机构的信用等级评为最高级,他们不仅没有对市场风险提出警告,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恶劣效果。  “信用评级就像足球裁判一样,最令人担心的不是吹错哨,而是吹黑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金融危机以后,国际评级机构就逐渐被拉下“神坛”。在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对一些衍生品的评级误判,其中暴露出来的道德风险比业务能力问题更值得深思。&  此前,在美国两党还在为美债上限问题争论不休之时,评级机构中仅有标准普尔将美国AAA信用评级前景由稳定降至负面,但同时也不忘确认美国AAA的级别不变。  实质上,标准普尔仅是“口头警告”美国,下调评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很大程度上,标普警告的目的在于维护其已饱受外界质疑的所谓“公正性”。  著名经济评论员叶檀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也坦言,美评级机构信用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次贷危机以来,由于信用评级机构不作为或者有渎职的嫌疑,导致次贷危机大爆发;另一方面,从欧债危机发生以来,基本上每次信用评级机构都给欧债危机火上浇油。现在,除了美国之外,一些经济体都对现在的评级机构信用产生巨大的质疑。  叶檀表示,评级有出入是正常的,但是颠倒黑白就变成异常了。  评级有可能引发美元信用危机  尽管在美国国会通过债务上限议案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是这并没有消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和政策走向的深刻担忧。&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表示,美国只是“举新债还旧债”,造成美国巨额债务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根除。如果美国为削减赤字,推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就意味着它要开动“印钞机”,相当于将债务危机转嫁到中国等新兴国家,迫使所有债权国替它埋单,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金融市场紊乱。  对此,复旦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认同。他对记者表示,美国提高债务上限只是暂时性地解决了问题,避免了违约的风险,根本性的问题并没有解决。有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是美元的信任危机。如果美国政府采取负责任的政策,使实体经济复苏,市场对美国的国家实力依然有信心,那么美元的地位还是巩固的。一旦美元遭遇信用危机,而现在又找不到其他的替代货币,就会出现货币锚缺失。  孙立坚分析,美元失去信用,市场力量大肆做空美元资产,大量减持美国国债,美股继续下跌,美元支持的大宗商品也一路疲软,这就像当年金本位制的崩溃一样,会引发经济的大衰落。孙立坚表示,一旦美国国债信用丧失,市场减持的一个后果可能是,资金流向大宗商品市场、流向中国的压力会变大,从而推高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国家信誉评级调低为什么引发主权债务危机_百度知道中国主权评级展望连遭下调 财政部回应:他们错了!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中国主权评级展望连遭下调财政部回应:他们错了!
  一个月内,两家国际评级公司相继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但中国财政部认为,他们都错了。
  日,穆迪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转为“负面”。随后的3月31日,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宣布,将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国主权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
  4月1日,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穆迪、标普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低估了中国推进改革、应对风险的能力。
  财政部认为,即使在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疲弱乏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较高的增速: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6.9%,而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5%。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表示,评级公司之所以降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是因为对方拿到的经济数据和指标不足,实际上不能满足他们的评级标准,当然也有评级公司的主观因素,“他们和中国政府以及财政部看到的不一样,才有这样的结果”。
  3月份中国官方PMI(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显示,中国总体制造业需求有所回升。中金公司分析师易恒称,虽然4月PMI很难像3月这样大幅上升,但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的投资需求正在企稳复苏,各项领先指标显示经济回暖迹象也较为明显,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特别是名义增长可能在投资需求下有所复苏。
  调低评级
  3月2日,穆迪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a3”,但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从“稳定”转为“负面”。与此同时,25家中国非保险金融机构的评级展望被调整为负面。
  这25家金融机构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12家中资商业银行、3家不良资产管理公司、3家金融租赁公司、3家证券公司和1家资产管理公司。
  接下来是7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保险公司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被调整为负面,以及有1家中国内地保险公司的评级展望从正面被调整为负面。
  受影响的保险公司包括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海外) 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穆迪的第三次调整,是将38家中国国有企业及其受评子公司的评级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
  中国财政部于3月30日对穆迪调整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的行为进行了回应。
  财政部认为,穆迪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维持不变,把展望调整为“负面”,只是在当前异常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下,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表示一定的担忧。但这些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下调评级展望的充分理由,说明评级公司对中国的情况还需要进一步全面了解,消除“信息不对称”。
  从市场影响看,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以后,境内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人民币汇率走势并未受到展望下调的影响,境外主权债券收益率、离岸人民币汇率也未因此出现波动,财政部认为,市场投资者还是保持了较强的信心和良好的预期。
  但穆迪在后续的报告中提出,中国可能会出现经济增长、推进改革、市场稳定的政策“三难困境”局面。穆迪认为,中国主权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表明中央和地方政府向其国企提供支持的能力,总体上可能弱于穆迪此前的评估。
  同样,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在3月31日将20家中国政府相关实体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至负面。标普主权和国际公共融资评级资深总监Kim Eng Tan 4月1日表示,若中国的投资占GDP比率维持高位,信贷规模增长持续高于GDP增速,且信贷增速加快,或触发标普下调中国的信用评级。
  标普在这份中国主权评级展望中称,标普预期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正逐步上升,负面展望反映标普认为,中国政府信用度面临的经济和金融风险逐步上升,这可能导致今年或明年评级下调。
  对于这些判断,中国财政部表示并不认同。
  近日,财政部金融司主要负责人以答记者问形式回应,下调评级展望是对中国经济金融运行中的问题表示一定的担忧,但这些问题实际上并不构成下调的充分理由,需消除“信息不对称”
  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表示,市场信心和预期对现代经济金融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主权信用评级是影响市场信心和预期的因素之一,但是,一国的经济基本面才是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走势的根本因素。评级公司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只是对一些风险表示关注和提示,对中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运行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财政部认为,经济增长、推进改革和市场稳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只要把握好任务的轻重缓急,权衡好短期和长期增长、局部和整体利益,调整好政策和措施的时机、节奏和力度,三者并不是互斥的,反而可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已明确目标为6.5%-7%。”财政部认为,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实际的,属于能够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合理区间,且具有宏观调控创新手段和政策储备支撑,并不以推迟改革为前提。
  同时财政部表示,从资产负债率看,据有关统计,目前实体经济企业资产负债率约为60%,较2009年仅上升了约5个百分点。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70%相比,中国企业的债务水平尚处于合理水平。
  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委员、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认为,中国财政赤字和负债在偿付能力以内适度扩大,并不是单纯利空,反而是利好,适当化明天的钱,解决当前结构性问题。尽管穆迪和标普的市场影响力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大打折扣,现实的金融市场走势也与他们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预测大相径庭,没有也不会跟着“负面展望”走,但不应因此低估其加码影响,不应因此而熟视无睹。
  杨志勇认为,下调评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公司到国外发债时,特别是利率评估方面会受到波及。与在中国国内发债不同,发行美元债几乎都要获得美国评级公司的信用评级,评级直接影响融资的成本和投资者的信心。
(责任编辑:杨明)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