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形容理发手艺的诗句撞火是啥?

& 最后的老手艺——剃头匠(2)
“剃头”是自清代开始的老式叫法。辛亥革命以后,人们的头上没了辫子,称之为“剪头”或“推头”。直到新中国成立,“理发”一词才时兴起来。而今时代发生了变化,剃头的称谓改叫“美发”了,剃头匠也便称为美发师。我这人怀旧,总改不了称剃头为理发或美发,惹得金发的小姐、红头的少爷,似研究古董般上下打量,尴尬得很。  我不信“正月剃头死舅舅”,再说我的舅舅已仙逝多年,想剃个头后上班,便逛到张师傅的小摊边。老人见我来了,立即取下搭在肩膀上的毛巾,利索地拍打椅子座板上残存的发屑,招呼我坐下:来了,今年的开张生意遇到你,好啊,发财,发财。坐定,老人习惯性地甩动披布,清脆的抖布声,是剃头匠开工的序曲。张师傅不紧不慢地给我围上披布,拿出手推剪点几滴润滑油,然后在自己耳边试听了一下推剪的声响。随节奏明快的推剪声在耳边响起,头发被拦腰截断,飘散落地。围头推剪一周,剃头就算完工,再只需湿洗后进行简单修整。修面前,老人将毛巾用热水浸透,平敷在我的脸上,然后从上衣口袋取出牛角柄的剃刀,老道地在那条油光的荡刀布上,反复地荡磨。嘴里自言自语:“这块牛皮荡刀布,还是我师傅手里的东西。唉,等我们这一辈剃头匠死了,这些老家什与老手艺,也就要失传喽。”待剃刀锋刃可鉴时,老人方才停手。我半躺在折叠椅上,微闭双目,锋利的刀刃在我的面部缓缓地运行——利而不灼、行而不滞。最后,老人递给我一面小圆镜子,让我看看是否满意,我一笑:“放心您老的技术,不看了。”老人还要帮我洗耳按摩,见他实在辛苦,婉言谢绝。  现在,剃头担子少了,剃头师傅必备的十六般技艺,即梳(发)、编(辫)、剃(头)、刮(脸)、捏、捶、拿、掰、按(此五种俗称按摩)、掏(耳)、剪(鼻毛)、染(发)、接(骨)、活(血)、舒(筋)、(梳)补等,懂的人也不多了。张师傅告诉我,他们当徒弟时,学的最基本的技术是剃头、梳头、编辫和刮脸。此外,还要学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染发、修整胡须、放髓(敲打脊椎)以及头、面、颈肩部的按摩。可以说,剃头并不是剃剪头发那么简单,还包含了以上全套服务。剃完头的人,不仅须发整洁,面目一新,而且头肩各部位都舒适清爽。  张师傅的客户群,大多是上年纪的老人。他们不全为剃头与刮脸,许多纯粹是来剪鼻毛、清眼目与掏耳朵的。热烘烘的毛巾往脸上一焐,蘸了肥皂沫的胡刷,在脸上除眼睛、鼻子和嘴的部位细细地涂了一遍。锋利的剃刀在面颊、下巴、脖颈、耳廓、眼眶游走一番,胡须汗毛一扫而光。清眼目,指眼部按摩。老年人眼睛容易干涩、痛痒、眼跳、眼内充血、视物模糊等,经过眼部按摩,不适感会减轻或即时消失。顾客微闭双目躺于靠椅,张师傅用手指关节,在眼皮上缓慢地滑行滚动。几分钟后,老人用叠得方方正正的毛巾热敷眼眶。揭除毛巾,又持续按摩一会儿。以前的剃头匠有句行话“朝阳取耳,灯下剃头”,说的是为客人掏耳朵、剪鼻毛必朝着太阳的光亮,剃头在灯光下也能行。剃头匠掏耳朵,凭的是眼神,借的是心细,靠的是经验。技术娴熟的师傅掏耳,动作柔和,轻重适度;客人享受的是轻松、惬意与舒坦。一根挖耳勺、一竿耳绒、一把镊子,在耳朵里连掏带捻,随阵阵的快意,耳垢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至于睡落枕的脖子,寒食淤积的腰背,张师傅三招五式把颈椎、腰椎端得咔咔作响,手到病除。  中午时分,张师傅的老伴提了饭菜过来。老人进城摆摊剃头八年,老伴也就送了八年的午饭。这里的六个老剃头匠,只有张师傅享受如此待遇,其他人都是叫盒饭。吃着盒饭的老伙计们玩笑道:“老嫂子,今天又送什么好吃的?你要看着张老头吃完呐,不然待会儿饭菜凉了,吃坏肚子不得了。”张师傅打开装菜的盒子,送到朋友们跟前,请大家夹菜吃:“怎么饭都塞不住嘴巴?”大妈一面催促老人快吃,一面用扫帚将大伙摊子周围的头发清理干净。老人的小儿子在城里工作,小两口孝顺,将二老接来安享晚年。离家时,张师傅把剃头工具带在了身边,这些家什跟了老人几十年,他怕老家的孙子玩丢了。一次逛街,张师傅发现常蒿路有摆摊剃头的手艺人,上去聊了几句,竟一见如故,第二天清早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这里最多时有十多位剃头匠,如今还有六七位。儿女们反复劝老人别做了,在家享清福,可老人怎么也舍不得丢下干了一辈子的老手艺。  下午的生意比上午好了许多。张师傅正在给一老顾客剃头时,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过来,打算请他给孩子剃胎头。老人见一旁的李师傅还未开张,对孩子父母说:“我这里一会儿半晌还不得闲,那老师傅的手艺也很好,你请他剃是一样的。”懵懂的孩子四处张望,丝毫没有觉察到即将发生在他头上的变更。李师傅用热毛巾湿润孩子头发,孩子“哇”的一声哭开了,脚蹬手抓地闹腾起来。依习俗,小孩出生不久,都会请剃头匠清理孩子头面,叫做剃胎头。剃胎头是喜事,剃头匠能得个红包,讨几个喜钱。也是担风险考技术的苦差,孩子皮薄肉嫩,不听使唤,剃头行当里最难做的活计便是剃胎头了。给孩子剃胎头时,剃头匠都会小心地收好孩子的头发,剃完后交给孩子家长带回,或留作纪念,或请制毛笔的匠人加工成胎毛笔,祝福孩子早日成才。胎毛笔源自唐朝,因一书生进京赶考用胎毛笔作文,中了状元,故又称“状元笔”。张师傅说他也学过制胎毛笔,只是许多年没有做了,制毛笔的工具也不见踪影了。  我想请教张师傅,剃头匠给人剃头有无禁忌,或说行业规矩。老人一笑:“现在还讲什么规矩,怎么剃都行。”他点了支烟,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给和尚剃度,为道士落发,那还是要讲的。俗话说‘僧前道后,官左民右’,也就是给和尚剃头,第一刀从前面剃下,而给道士剃头则从头后开始,普通凡人从两边开剪,官左民右。这里既没庙宇也无道观,我从未给出家人剃过头,师傅教的这些规矩,也还没派上用场。我有个师兄家住桃花观旁,他给道士剃过头,他告诉我,为出家人剃头不能说‘剃头’,要说‘落发’,还有就是推剪要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说完,老人望了望巷口过往的人流:“其实,剃头不就是把头发剪短吗?剃剪后整洁些、漂亮点就行,兴那么多规矩又有什么用?”  剃头,若只是剃掉剪短那么纯粹的话,贵州黔东南一些村寨的镰刀剃头习俗,应该说将这纯粹做到了极致。我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偶遇镰刀剃头,被当时的情景惊呆了。两位打牛草回寨的侗族老人,就在路边用割草的镰刀,互相剃起了头。弯月形的长刀,在年届古稀的老人手里,和精致的剃刀一样细腻、体贴,刀起发落,丝毫不伤肌肤。老人告诉我,这里没有剃头的手艺人,他们都这样剃头,剃完了用手捧点沟里的水洗洗,方便快捷,不花钱不误工。后来,我在从江县的岜沙苗寨也看了镰刀剃头,岜沙人的镰刀剃头,已开发成了一种吸引游客眼球的表演项目。  而今,人们追求健康、时尚、休闲、愉悦的生活方式,剃头不再是剃剪那么简单了,早已提升至美发、美容、护理、保健的层次。大街小巷的美容美发厅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老板们挖空心思变花样、想高招,推出新项目、引进新技术、利用新原料。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动美容美发器械,逐渐取代原始落后的手动剃头工具。剃头匠引以自豪的十六般技艺,也细化成了五花八门的行业工种。剃一次头,简直就是一次工业生产的流水作业,从业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进门,导剃小妹递热毛巾让你擦擦汗;上座,剃头师傅给你理发修面;躺下,洗头大姐为你冲洗头发;回座,学徒的小弟帮你吹干梳齐。在美发厅,人仿佛成了一架大机器的零件,任由“产业工人”摆布。  近黄昏,老剃头匠们不约而同地收拾摊子,他们的椅子、煤炉、脸盆、脸盆架以及水壶等大件家什,寄存在附近的老街坊家中,只用小箱或提包带走剃头工具。逢年过节或是较长时间不出摊,才将全部行头挑回家。劳累一天的老人们,搬运这许多笨重的器物到几百米远的寄存处,都显吃力。我的印象中,匠人们这些活计应是徒弟所为,不禁问张师傅:“您手艺好,怎么不带个徒弟?既能传承技艺,也能帮您打打下手。”老人搁下端着的脸盆,反手捶了捶腰背,一声叹息:“带徒弟?我有二十多年没带了。而今的年轻人,谁还学这又脏又累的手艺,遭这风吹雨淋日头晒的罪?就算有学剃头的,都到专门的美发学校去了,那里才能学到这样烫那样染的新技术,也才能到有空调的美容店做事。”  街灯闪亮,张师傅和他的老伙计们拖着长长的身影,各自归家。小巷,安静了下来。
连载: sohubook@原创: yuanchuang@书友会: sohubook@听书: 010-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 > 正文
江西七旬剃头匠的“老手艺”
刘占昆 李建平 来源: &&责任编辑: 陈玮&&
江西七旬剃头匠的“老手艺”
9月15日,在井冈山脚下的江西省遂川县草林镇圩场上有家老理发店,这家理发店主人是个年逾70岁的理发师傅朱发端,他是遂川县草林镇溪下村人,16岁便拜师学习剃头这门“顶上功夫”。
50多年来,朱发端老人沿用老手艺为当地村民理发,尽管70岁高龄,但他技术精湛,手推剪清脆而有节奏的声音不时在耳边响起,推剪均匀,干脆利落。
“别看这里寒碜,不少老主顾几十年来只让我理发。”朱师傅自得地说道,自己已有50多年的“顶上功夫”,手艺精湛,很多老主顾打少年时就找他理发,岁月长久,有些人都当爷爷了,还爱找他理发。也有不少民众慕名而来找他理发,正是由于老手艺的罕见。
但朱发端很担心老手艺是否能够延续下去。他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这个手艺,“既不赚钱还麻烦”。他也希望那些时尚的理发店能为老年人提供更贴心的服务。刘占昆李建平 文/图
福建今日重点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白天),010-(夜间)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79岁老人剃头用老手艺 60多年给村里人理发
您现在的位置: >
威海网·威海晚报
徐明泽今年79岁,他18岁学理发,一直干到了现在。 60多年过去了,徐明泽固守着自己的老手艺,他用近乎古董级的理发工具为大家服务,他的理发店也成为老顾客们的聊天室。
徐明泽老人在为顾客理发。
徐明泽今年79岁,他18岁学理发,一直干到了现在。
60多年过去了,徐明泽固守着自己的老手艺,他用近乎古董级的理发工具为大家服务,他的理发店也成为老顾客们的聊天室。
威海晚报记者 王文龙 文 姚威 图
小发屋虽不大,但却像它光鲜的颜色富有生机。
徐明泽的理发店位于环翠区张村镇前双岛村村西头,前脸是蓝色,屋顶是红色,红色屋檐上用白漆写着“清秀理发店”。
这些老物件跟随徐明泽老人五六十年的了。
理发店不足15平米,一台老式理发椅占了一半,墙上的镜子擦得干干净净,梳妆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溜儿的“老古董”——篦子、手动推子、磨刀石、刮刀布……地上的暖瓶插着“热得快”,用来烧水,这些在他眼里都是宝贝。
记者走进店里时,4位老汉正南朝北国地聊着,徐明泽正准备给一位刚理完发的顾客刮脸。只见他扯过理发椅子上的刮刀布,“啪啪”刮了几下,然后一脸认真地刮了起来。这位顾客闭着眼睛,满脸享受的样子,徐明泽则不时地跟那4位老汉插几句话。
徐明泽说,他一直固守着推头、刮脸、掏耳等老手艺,理不出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新潮发型,所以他的顾客都是村里上了岁数的人。大家没事的时候都喜欢来这里坐坐,唠唠嗑。
徐明泽的理发店是村里开的最早的,已有近40年。18岁那年,徐明泽跟人学理发,后来对方不干了,大家就找他理发,就这样,他硬着头皮干了起来。
一开始徐明泽不收钱,随着找他理发的人越来越多,他开始收钱。刚开始每次收一毛钱,慢慢地涨到如今的5块钱。“每次涨价我都要想很久,就怕大家不能接受。”徐明泽说,涨到5块钱,是他和老顾客们商量后决定的,看到大家都欣然接受,他才放了心。
在村里,上了岁数的人对徐明泽的理发店感情很深。
91岁的丛殿滋说,村里的老人都很乐意来这里理发,不习惯到年轻人开的理发店去,“在这里,大家能说到一块儿去,很开心,即使不理发,也愿意过来坐坐。”
徐明泽说,现在他腿脚还算利索,还想再干几年,因为舍不得这些老伙计们。
“看到大家伙在我这挺开心的,我挺知足。”他说。
威海网·威海晚报
相关热词搜索:
威海新闻网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鲁新网备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鲁B2- 鲁ICP备号 
内容联系/业务洽谈:转8032【惠城.发现】理发店有老手艺 客多不怕巷子深_今日惠州网
【惠城.发现】理发店有老手艺 客多不怕巷子深
欢迎订阅惠州日报手机报 请发送A 到,每月3元,一机在手,惠州大事都知晓[报料热线]&
  编者按 狭窄逼仄的巷子,低低矮矮的房屋,匆匆忙忙的脚步,没有多少人会在意那些小小的理发店。它很不起眼,甚至是简陋的,远远比不上大街上精致的发廊。但是,小小的理发店里,却有着无数的故事。小巷散发着淡淡的余韵,小店散发着浓浓的人情。
不少顾客称赞张秋梅刮胡子的技术不错。
  她经历辍学离婚患癌
  守着理发店自力更生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三面镜子、几张破椅、一个洗手盆、一台电视、一台电扇、若干用品,这就是江北21号小区中秋理发室的全部家当。46岁的张秋梅是店老板,也是惟一员工。经历了辍学、离婚、患癌等苦难后,她依然自力更生。就像门口那块黄底红字的招牌,历经岁月洗礼,愈发沉稳厚重。
  4个月工资换来一间理发店
  张秋梅,梅州人,因母亲多病,父亲外出打工,12岁就辍学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上世纪90年代初,张秋梅到深圳一个老乡开的理发店打工,几年下来学会了理发手艺。年近30,经人介绍,张秋梅嫁给了博罗麻陂一户姓谢的人家。2000年生下女儿莹莹,10个月后,因为家庭困难,她独自到惠城打工。
  最终,她在市区江北21号小区的一间小理发店落脚。说好每月800元工资,干了4个月,她没领到一分钱。“老板娘说生意不好不想做了,就把店顶给我当4个月工资。”张秋梅说,当时20平方米的店里只有几张破椅子,理发工具还是她自带的。
  就这样,张秋梅用4个月工资换来了一间理发店。她去办理工商登记时,把原来的“中心理发室”更名为“中秋理发室”。
  张秋梅理发收费便宜,那时只要3~5元,碰到残疾的、家庭困难的还不收费。由于手艺不错,价钱合理,加上附近没有其他理发店,张秋梅的生意慢慢好起来。
  一个人忙不过来,张秋梅就把丈夫叫过来帮忙,还招了两个徒弟,全家吃住在店里。
  治病花光所有积蓄
  “莹莹爸爸脾气不太好,有时还打我。”不堪忍受,张秋梅2004年离婚了,丈夫带走了女儿。
  “他说想见女儿,就要给他钱。”张秋梅说,虽然生意不错,但基本没有攒到钱。“妹夫出事,爸爸重病,侄女得了白血病,都从我这里拿钱。”
  也就在2004年,张秋梅被查出患了舌癌,需要两万元做手术。但张秋梅没有去做,“确实是没有钱”。
  此后几年,21号小区附近相继开了几家发廊,靠着老顾客的帮衬,“中秋理发室”生意还能维持。
  独自熬了几年后,张秋梅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不能再拖了。2013年1月,张秋梅到广州做了手术。“病变的舌头部分切了,还从左腿取了皮对舌头做了修复。”手术花了7万多元,不仅花光了积蓄,张秋梅还欠了一些外债。
  老顾客帮忙渡过难关
  为了省钱,张秋梅提前出院。当她拖着病体回到理发店时,房东却以她患病不吉利为由要求她搬走。
  一些老顾客向她伸出了援手。“有人帮我在附近找了铺位,还有的人捐钱给我装修。”最终,她跟妹妹借了两万元,加上顾客凑的1万多元,于去年2月底在附近重新租了一间80平方米的店铺,简单装修后挂上“中秋理发室”的牌子,继续开门做生意。
  因为手术,张秋梅体力下降,生意也不好了,但老顾客们依然热心帮助她。“剪发8元,洗头15元,但很多顾客往往给10元、20元。”张秋梅说,有时周末人多,她实在太累了剪不动,让顾客第二天来,顾客也乐意。
  张新梅是店里的老顾客。每次到店里,她都会拿起门角落的扫把,把店里散落的碎发清扫干净,就像在自家干活。张秋梅说,张新梅是十几年的老顾客了,两人连名字都特像,性格也非常合得来。张秋梅店里的事,张新梅这些年帮了不少。
  女儿辍学她爱莫能助
  或许是身体原因,或许是搬了地方,张秋梅的理发店整整一年都在亏。“每月租金2000元,收入只有1500元左右。”今年4月,她把其中一间店面分租出去,减轻600元的租金压力。
  正当张秋梅觉得可以喘口气的时候,4月18日,14岁的女儿莹莹因阑尾穿孔,连夜被送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莹莹的父亲交了3000元押金就离开了。
  张秋梅只能到医院照顾女儿。女儿的手术还算顺利,却要1.3万元的医药费。父亲不在,母亲没钱,莹莹向《东江时报》打了求助电话。记者随后在微信群里发布了这一信息,一位好心人捐了2000元,加上农村医保,莹莹才顺利出院。
  莹莹出院后在店里住了20多天,又回到博罗麻陂家里了。因为莹莹80岁的奶奶眼睛前几年看不见东西了,生活无法自理。为了照顾家里,莹莹这个学期起就一直辍学在家。
  6月17日下午,莹莹给张秋梅打来电话,希望借500元出去打工。挂了电话,张秋梅心情矛盾。“女儿要钱肯定得给,但不该辍学打工。”张秋梅叹了口气,“我这样的身体,也不知该怎么管她帮她。”
  【相关新闻】
(编辑:青青)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工艺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