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山寨,上千年的版权费请补交一下!
世界各国人民如今最先想到的
就一直是廉价小商品、山寨、劣质的代名词
尽管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努力
却仍旧没能摆脱这顶帽子
有个国家,从一千年前就开始“借鉴”
一百年多前继续抄袭,甚至60年前还在山寨
如今却成为人人心中的“制造业神话”
你以为十九次的遣唐使是来送礼呢!?
敦煌壁画与乌毛立女屏风
人物发饰和妆容,结果一目了然
汉字和平假名,结果一目了然
版权费这个东西,了解一下?
毕竟我盛世大唐,文化灿烂
吸粉无数,被模仿也很正常
算了,都一千多年了就不跟你计较了
太晚明白“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大清
拥着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化沾沾自喜
学都懒得学,还“制夷”?真糟心
和仔一看我们没啥利用价值了
便开始山寨西方,通过明治维新
彻底让自己膨胀得找不到北
重点来了,20世纪中叶之后
和仔的抄袭野心更上一层楼
不论是工业设计、建筑,还是文化上
日本的“山寨劣迹”比比皆是
上世纪40-60年代,是日本工业界抄袭风最盛行的年代。战后的日本,大量工厂在空袭中被毁,经济衰退。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恢复生产和经济?当然是抄袭了。
从50年***始,日本工业领域的技术人员跑去西方各国,购买先进设备,拆解后研究部件,并为此起了一个很有逼格的名称——逆向工程。
不仅产品logo赤裸裸的照搬宝马
就连整个摩托车的设计也照抄不误
两者几乎一毛一样的好嘛
改个字母就可以独立品牌?
外形设计的也和徕卡llla一模一样
人家同样抄袭了德国Contax
早期的Logo也“借鉴”了德国蔡司
日产Sylvia名称中后四位字母
与蓝旗亚Fulvia完全一致
这对比图,绝对让人遐想联篇
作为摩托车界的杠把子之一
雅马哈还曾抄袭过意大利品牌杜卡迪
这是几年后雅马哈推出的TRX850
放在一起看,效果更明显
1928年通用电气推出了这款吸尘器
东芝去考察之后,立马复制
于1931年推出了同款吸尘器
直到现在还作为宣传典型
在官网上放着,国产第1号
东芝抄袭事件可不只吸尘器这一件
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电动洗衣机Thor
下面这款是1929年的版本
没过多久,东芝就推出了同款洗衣机
可以说在设计上,完全一样了
现如也依然在官网上挂着
美国知名乐器品牌Gibson推出的吉他
下面这两款几乎一样的吉他
你能分辨出哪个是正品,哪个是仿品吗?
左边1952年正品,右边1982年仿品
就连Logo设计也被模仿
除了工业设计上的抄袭,日本也有不少模仿国外经典设计的建筑。比如说——
再看东京巨蛋的顶部设计
像不像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这所体育场
就连房地产商开发的当别町一处房屋
也要模仿瑞典的乡间民居
巨...巨...巨石阵??
恐怕要数不二家抄袭美国品牌Birds eye了
广告图配的是一个有着圆圆脸的小女孩
第二年,不二家的Peko酱诞生
日本消费者厅网站的logo
怎么跟WorldCat图书检索网站的这么像
消费者厅目前的logo已经改成这样了
日本漫画家模仿DC超人
就连50年代日本的九谷烧
先说这么多,反正都是以五十步笑百步。如今的我们还不是跟日本之前一样,山寨抄袭满天飞。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华,都差点搞丢,哪还有资格嘲笑别人?
山寨可耻吗?可耻!但更可耻的是一味的只会抄袭,却没有超越的决心和能力。
上世纪日本开展的“逆向工程”,使其工业各领域出现了反超西方的趋势。英、美、德等发达国家看到日本这么腻害就慌了,相继抗议或批评日本的设计剽窃行为。
这让日本社会开始意识到,“要令本国产业和生活向前发展,设计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而后,日本一些大公司纷纷成立设计工作室,设计师逐渐崭露头角。比如说,柳宗理、荣久庵宪司、仓俣史朗、黑川雅之等。
之后的日本设计便慢慢摆脱了抄袭、山寨的帽子。也正是这些公司以及设计师的改变,日本才有了如今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
日本如何从抄袭大国,创造出“制造业神话”?又如何学习他人优点,消化并转化为自己所用?思考这些,恐怕比一味无脑的批判抄袭与山寨,来得更实际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