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了600点,经济下行人民币还能贬值多少贬值还能涨多少

原标题:人民币涨疯了,投资理财注意5大要点!

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但要警惕,人民币呈双向波动才是未来的常态。

什么叫气势如虹?看看这张图:

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无论是连涨时间还是升值空间都创下两年来新高,而美元指数今年已经跌去10.9%。

近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幅进一步扩大,日内连破6.48、6.47、6.46、6.45四大关口,升至6.4488。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更是升破6.44关口,日内涨近600点。而在岸人民币10天暴涨2100点。稍早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调升幅度弱于预期,但并没有挡住市场主体加速结汇,做多人民币的热情。

业内观点认为,国内中国经济企稳人民币将全面升值?、外汇储备7个月连升;境外美元持续疲软,特朗普多个新政受阻,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推动了此轮人民币的上行。

人民币势不可挡,6.50这个关键技术水平已经攻破。而且人民币对欧元也由前期持续贬值扭转为升值态势。这是不是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转变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阶段?

申万宏源宏观团队分析称,近期人民币大涨,补涨需求已得到部分释放,随着美元利空逐步释放,且美国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相对强劲;出于背水一战的考虑,在中期选举前特朗普税改大概率也将取得进展,预计后续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间,人民币呈双向波动才是未来的常态。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当人民币汇率升破6.6、6.7等整数关键点位时,短期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美元供给,其来源可能是企业的“存量结汇”力量,从而造成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取代美元指数成为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尽管如此,谢亚轩认为,这一力量的持续性有待考察,因为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强,供求关系也有可能再度恶化,而美元指数的走势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仍然十分重要。

而兴业证券却认为,现在来看美元指数这一轮下跌可能没有完全走完。短期内美元可能还会走弱,因为接下来美元走势可能受到基本面、通胀、货币政策、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而人民币可能还会继续升值。当然,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央行可能引导人民币升值幅度小一点,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对实体企业整体的利润是不利的,而且也要给人民币汇率留一点空间,防止美元突然反弹给人民币带来过多贬值压力。

美国总统任期规律显示美元仍将走低

美元指数暴跌等因素影响,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涨势如虹。在岸、离岸人民币今年以来累计下跌近5000个基点,跌幅均超过7%。与此同时,美元指数在年初创下103.82高点后一路下行。

市场人士称,从历史上看,美国政府对美元的态度左右美元的中长期走势。在每一届总统任期内,美元指数基本只会保持一种趋势;民主党执政期间,美元指数总体呈现升值趋势,而在共和党执政期间,则已放任美元贬值为主。若总统连任,除非外汇市场发生重大变革,美元仍会延续之前趋势。

众所周知,汇率波动对一国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各国政府为维护自身经济健康发展,经常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美元走势的背后,也存在着挥之不去的美国政府身影。

Wind资讯对1972年以来的美元指数走势与美国总统任期进行研究后发现,美元指数走势与美国总统任期之间存在着明显规律:

在每一届总统任期内,美元指数基本只会保持一种趋势;民主党执政期间,美元指数总统呈现上涨趋势,而在共和党执政期间,美元指数总统以下跌为主。若总统连任,除非外汇市场发生重大变革,美元仍会延续之前趋势。

1968年,共和党尼克松竞选获胜后,开始放任美元贬值,美国人亲手拆掉了自己缔造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根支柱:美元对黄金的兑换义务和固定汇率制度。“水门”事件后,福特政府的财政部官员坚持让市场决定汇率,继续放任美元贬值。

直到民主党卡特执政末期,美元的大幅贬值让美国人按捺不住,财政部发起保卫美元运动,从其他国家和基金大借外币,美元才逐步回升。

1981年,共和党人里根入主白宫,其第一任财长里甘偏爱强势美元,加上里根周围的智囊团也均为经济自由主义者,自然不会干预走强的美元;但到里根的第二任期,美国净出口急剧下滑,大企业、国会议员、经济学家均强烈要求政府干预美元,诱发了著名的“广场协议”,之后美元便迅速回落。

1993年,民主党克林顿上台后,财政部长鲁宾开始拯救美元,联合其他主要经济体频繁对外汇市场进行大规模干预,美元汇率进入长达6年的上升周期。

与克林顿期间美元走势完全相反,2001年,小布什执政期间美元一路走低,因财长斯诺本人拥有的政策智囊团“健全美元联盟”主张放弃强势美元、让市场决定汇率。

2008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不到48小时,其提名的财长人选也是现在的财长盖特纳是“鲁宾经济学”的追随者,宣称“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为美元走势定下基调。2010年,奥巴马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亦表示,若美国拥有强劲经济,则将拥有强势美元。

2016年11月,特朗普当选后,在货币紧缩、财政宽松的“特朗普新政”预期刺激下,美国市场录得股汇齐涨,美股和美元指数都同步刷得新高。但在特朗普就职之后,美元和美股的走势便出现了分化:股指继续延续不断刷新历史高点的途径上行,截止2017年9月8日,美元指数已相对年初高点下跌超过11%。当下,市场投机资金仍在押注美元继续下行。

影响美元指数走势的关键变量

影响美元指数走势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可能是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从下图中可看出,数十年来美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与美元指数的走势接近重叠。但是不可否认的趋势是,不同阶段美国GDP全球份额会回升,但回升的力度越来越弱,同样,美元指数的阶段性高点则越来越低。

苏宁金融研究院认为,分地区来看,当前欧元区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与通缩的泥潭,增速稳健回升趋势确立,日本经济二季度实现了2%的同比增速,为近三年来新高。金砖国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韧性十足,稳健增长可期,巴西、俄罗斯也将走出衰退阴影,重回增长通道中。

相反,美国经济虽然仍处于复苏通道中,但特朗普政府国内改革步履维艰和经济孤立主义将加剧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一些经济数据也表明,美国经济基本面可能不如预期的那么强劲。

由此看来,过去几年内发达经济体中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格局有望改变,美国GDP全球份额将可能重新步入下行通道,相应地,美元指数回落趋势可能已经确立。

如何理财实现收益最大化?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走强,以下几个方面看法供参考:

1、人民币持续升值,利好债市与股市。中国境内金融市场开放度上升,国际资本也在通过不同渠道加持人民币资产,最明显的就是境外机构大量增持人民币国债。如果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升值,境外机构配置国内债券的意愿将更加强烈。一旦外汇占款恢复,将推动银行存款重新上升,有助于降低银行对同业存单等同业负债的依赖,非常有利于整体利率的下降。

2、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市场最认可的人民币升值概念股就是航空公司和造纸等板块。由于航空公司的飞机租赁和境外采购等都是以美元消费,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话,公司成本就会减少,收入相应增加。造纸行业主要原材料源于进口,据测算,人民币升值2%,可使造纸行业成本减少0.51%,毛利率提高3.01%,利润总额增加达8.79%。

3、境外旅游、消费和购物将更便宜。毫无疑问,人民币对某一货币出现升值,中国居民在该国的旅游、消费和购物以人民币计算将更为划算。

4、 对于海外投资而言不那么乐观了。比如,一些投资美元债的QDII产品,按美元计价的单位净值上涨了3%,但实际上用人民币计算的话,单位净值反而会下降3%,甚至更多。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近期,离岸和在岸人民币汇率连续下跌,值得一提是,其间也不乏反弹。

7月19日周四,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接连跌破6.74、6.75、6.76、6.77、6.78、6.79、6.80七道关口,刷新一年新低,日内跌约550点。同时,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78关口,日内跌约600点。

当天特朗普接受CNBC采访,罕见直言不喜欢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短线跳水,一度跌至94.90刷新日低。随后,白宫表示,特朗普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美元指数略有回升,回到95上方。

随着美元回落,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上扬377点,最高触及6.7641元,短短半小时之内相继收复6.80、6.79、6.78和6.77,日内跌幅收窄到0.3%左右。白宫表态后,人民币跌落6.77和6.78,跌幅扩大到0.5%以上。

7月20日周五,人民币延续跌势。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下调605点,报6.7671,至2017年7月14日以来最低,降幅创2015年“811汇改”以来最大。

中间价定价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半小时内接连跌破6.80、6.81、6.82、6.83四道关口,日内跌超4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8关口,创逾一年新低。

随后,人民币强势反弹,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午后收复6.80、6.79关口,较早间低点涨近40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转涨报6.7770,较早间低点涨350点。

人民币贬值,原因是什么?

此前6月,在《人民币大跌!》一文中指出,这一轮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依旧发生在美元走强的背景下,最近人民币贬值提速,对应着美元指数加速上涨。当时,央行旗下《金融时报》也刊文称,美元持续走强是导致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也认为,除了国内多项经济指标稍显疲弱,一定程度上拖累人民币汇率。而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元指数的反弹是本轮人民币汇率走弱的重要原因。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的贬值走势,属于主动、及时释放由于中、美利差收窄导致的人民币贬值压力。

兴业研究固收分析师徐寒飞也指出,此次人民币快速走贬系前期基本面背离后的调整,贸易摩擦与定向降准为导火索带来的市场情绪短期爆发的结果。

至于7月19日的人民币大跌,徐寒飞认为,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国会证词偏鹰,以及市场对中国央行QE预期升温有关。

17日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国会参议院听证会,宣读听证会证词,并接受议员提问。从鲍威尔的表述来看,他对经济整体状况评价继续乐观,强调劳动力市场strong,经济增长solid,表态偏鹰,美元指数站稳在95点以上,强势美元点燃离岸和在岸购汇情绪。

此外,18日晚中国央行通过提供MLF等流动性支持的方式来激励银行放贷及信用债投资,让市场产生了QE的预期。但市场对央行的QE预期,可能是一种误读。在信用债基本面有较大改善之前,对目前内容版本的“QE”期望不必过高。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此前表示,本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贬值趋势,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基本面与预期因素决定的,而非中国央行主动实施的贬值策略。

人民币会不会持续贬值?

未来人民币兑美元走势依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人民币是否会持续走低?

根据兴业研究宏观团队的研究,依据美德短端国债利差估值的美元指数,已经逐渐出现高估的情况。根据历史经验判断,美元指数的强势反弹或在7月进入尾声。

兴业研究固收分析师徐寒飞表示,在美元指数走强即将步入尾声,在贸易摩擦未进一步恶化情况下,美元兑人民币在情绪集中宣泄后升值速率将放缓,甚至可能出现反弹。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入,中国实行了结构性减税,结构性监管,对中小微企业精准滴灌,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等,中国基本面韧性仍存,不必担忧人民币汇率过大幅度贬值。

此外,易纲行长的发言也给了市场以莫大的支撑,“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金融风险总体可控,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际收支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大体平衡”。

人民币贬值对市场有什么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的一篇研报做了详细分析,见闻君把其中重点摘要如下:

虽然人民币贬值并非长期趋势,但是汇率短期波动仍不容忽视。美国不断施难使得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悲观引发近日股票市场大跌,后续情形难辨,叠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对风险市场例如股票市场持偏弱判断,而避险情绪的不断升温利好债市。

美元走高对大宗商品的影响存在两个逻辑,一是国际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二是推高原材料成本从而提高商品价格,两种效应博弈下,最终决定大宗商品走势的还是国内需求的情况,如果汇率贬值来自于经济走弱,或将对商品形成负面影响。

人民币汇率贬值期间,房价增势不减。这说明汇率并非决定国内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如果汇率不是趋势性地大幅贬值,房价基本不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而房价更多的是受到国内政策、货币供给以及居民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短期汇率波动难以对房价产生趋势性影响。

人民币贬值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表示,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剧,主要将影响三类人群:留学生、海淘一族和出国旅游的人群。

1)留学支出将大幅增加

留学生群体作为外汇需求比重最大的一类人群,其留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付出的成本都会相应地增加。有子女正在留学,特别在美国留学,但没有换足够外汇的家庭,可能要多花一大笔钱。

而由于暑期一直是留学、旅游旺季,对外汇的需求也较平时略高,汇率变动使市民换汇成本上涨。例如,假设以前汇5万美元,在1美元兑人民币6.4的大背景下,只需32万人民币,以人民币汇价1美元=6.7人民币,则需33.5万元人民币。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需要多出1.5万元人民币。

2)“海淘”要花更多的钱

购买外国的商品,折合***民币会比以前贵,国内消费者“海淘”同样的货品要花更多的钱。

特别是部分海淘家长是新生儿家长,每月都有奶粉、化妆品支出。新生儿家长每月如果是500美元的奶粉钱的话,一个月之前只需要3200元人民币,而现在则需要多出150元人民币每月。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仍然是不小的支出。

3)出国旅游开支将增加

到了国外,交通、酒店住宿等花销都会变多,而在境外购买化妆品、名包、名表的人,也不得不多掏腰包了。旅行社也可能提高境外游的报价,尤其是去往美国的线路。

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极有可能,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将逐渐减少。而疲软多年的入境游外国客户人数将毫无疑问增加。

李虹含建议,对于家中有海外关系的家族,特别是对于下半年前往美国留学、旅游的家庭,在人民币对美元小幅贬值趋势下,现在购入美元,提前锁定汇率波动风险不失为合理的策略。

但他认为,普通居民大规模配置美元资产的必要性不大。当然,合理的资产配置多元化仍是普通投资者努力的方向。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