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CP:是不是我误导了太多信立泰股票的投资或者投

还有人相信信立泰这个企业能到50倍PE吗?

中国的基金经理通常都比较懒,也不能说中国的基金经理,全世界的也都是一样,因为他们可能看到的都是一份研报,脑子的思维也都差不多,而掌握定价权的他们一旦方向一致导致股价上涨,就又更加深了自己没错的决定。

比如恒瑞,全中国的药企就它看研发管线?研发管线价值1000多亿,其实恒瑞2500亿市值也好,1500亿市值也好,都合理,正因为基金约定好了,医药再怎么下调估值,恒瑞不能动,否则医药一个都不能买了,我这个叫做XX医药主题基金的能买什么?

于是就发生了这个现象,恒瑞每年能增长约20%,但是市盈率有70倍。并且大家都认为合理?然后大家编各种理由支撑这个价格,却不知道其实哪个药企没有后续产品,哪个药企没有战略布局,哪个药企不是不断的新药进来。

通化东宝常年20%左右的增速,基金重仓股,既然行情不好,那总要减一点吧,你看跌了30%,还有40倍PE,再跌30%,估计也没什么不合理。

基金重仓股还有乐普,董秘和董事长赤膊上阵不断告诉投资者业绩多好多好,不好意思,我们只能保一个恒瑞,其他的都是卖卖卖了。

于是,基金就是最大的祸害,就这么产生了。因为他们约定好了谁也不减持恒瑞,但是基金第二重仓股,第三重仓股就倒了霉了

其实,股价高高再上没什么不好,大几百的股票散户不怎么买,减少了短期波动,没人在茅台上做做T,但是在医药股因为长期向上,做T好像很有本事一样。

除了股价的高高再上之外,再就是千万远离基金重仓,超过20个基金的重仓股,分分钟给你下来个30%甚至50%,不知道这么短期的投资对于手上有几个亿,上百亿的基金来说,图个啥?别告诉我也是做个T玩玩!

董秘说,想找个时间公司找各大券商开开推荐会,我说很好呀,但是也千万别吹的太厉害,他们能让你的股价短期起来,同样,他们的穿上裤子翻脸不认人的X子情节,折腾一下,也够呛。稳稳定定的做企业,把业绩做上去,市值管理这些能不做就不做。

写在信立泰从30多个基金重仓,减少到5个的当下。也许,这就是国内基金行业的常态,刚刚还指点江山牛逼的很,可短短几个月后,慌的到处乱跑。

别笑,这个基金也包括你们这些私募,你们是不是也这样呢?

一直关注 老师 ,最近看他讨论 比较多,我也简单研究下。行业

1. 行业 15% 的增速 2016 年度的 PCI 例数为 666,495,数据起始时间为 2016 年 2 月 1 日,终止于 2017 年 1 月 31 日,数据分别来自:网络直报数据(541,058 例)、省级质控中心核实网络直报数据后增加例数(80,266 例)和军队医院数据(45,171 例)

2. 全国平均百万人口病例数为 466,18 例;人口数据来自于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3. 从 PCI 手术的数量上看,我国 14 亿人口,根据 2016 年中国大陆冠心病介入数据,16 年 PCI 手术数量 66 万台,PCI 手术治疗率约为 501/100 万;对比之下,美国 3.2 亿人,每年的 PCI 手术量有 200 万 台左右,治疗率超过 万(换算成国内就是 420w 例,距离现在有 6 倍增长)。综上可以说明我国未来 PCI 手术量还会持续稳健增

现在氯吡格雷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可以看到乐普近三年的增速非常快,信立泰基本不增长,赛诺菲的份额不一定是信立泰的。

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短时间内业绩影响不大;

而且。目前有恒瑞和石药的氯吡格雷仿制药上市申请被纳入优先审评,(另外 2017 年上半年还受理了三家进口厂商上市申请),预计 2017 年内会获批。石药的氯吡格雷已经在美国销售。恒瑞和石药虽然优势不在心血管领域,但这两家仿制药的上市,势必会对信立泰的泰嘉造成一定冲击  

并且有观点认为,阿司匹林经口服可完全吸收,无需肝脏代谢后激活,加上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它优于任何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和安全性比阿司匹林要好,但价格较高,在临床中氯吡格应该是阿司匹林过敏或者不耐受的替代品,而不是首选药物。

现在有没有被滥用? 

肝素是传统的抗凝药,价格便宜,一次手术花费 100 元左右 ; 比伐卢定单只两千,一次手术 5 千左右。

整个手术成本 5 万左右,占比 10%,这个成本患者不会忽略;

关键是实际效果有多好?医学界还有争论。

阿利沙坦 2016 年销售额仅有 1000 万左右,2017 能有多少?

我国沙坦类药虽然不乏重磅品种(如诺华的颉沙坦 20 亿元、赛诺菲的厄贝沙坦 12 亿元、默沙东的氯沙坦 10 亿元等),但竞争依然非常激烈,销售前十的企业除诺华、赛诺菲、默沙东等,还包括国内药企江苏恒瑞(厄贝沙坦)、常州四药(颉沙坦)、正大天晴(厄贝沙坦氢路噻嗪片)等。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中成药降压药如牛黄降压丸,安宫降压丸,珍菊降压片等。阿利沙坦酯虽然是 1.1 类新药,在疗效和副作用上有优势,但由于抗高血压药物品种众多,竞争激烈,且没有进医保,价格相比同类产品没有优势(赛诺菲厄贝沙坦片每盒【150mgx 7】才 29 元,合计每片 4.15 元,阿利沙坦酯片每盒【240mgX 7】72 元,合计每片超过 10 元),要想在群狼环伺的市场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加大学术推广的力度,要想短期获得理想的销售额提升还需等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买股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人。

信立泰的实际控制人叶澄海夫妇持股比例 67.73%,现在实际控制人是儿子 Kevin Sing Ye/ 叶宇翔;

女儿叶宇筠也在公司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股份没有做好交接的话,这块其实是有风险的,因为叶老毕竟 75 了。

另一个弱点是叶宇翔虽然学历背景很厉害(耶鲁 MBA),但是家族几人没有医药的背景。

另一个很有趣的是独董王红欣,中国量化投资之父。

现在(2018-03)的估值在合理范围上区间,略贵。

后续主要关注泰嘉和信立坦的情况,且看且战。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第一,一致性评价不是医保局要搞死药企,要知道政策都是针对所有企业的,不是针对信立泰一家,氯吡格雷的只要市场有需求,不管怎么折腾都有人用,1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总是存在,氯吡格雷这个市场每年的销量都在以10-15%的速度在增长。

第二,信立泰之前福建,广东中标的失利,导致被乐普占了机会,现在信立泰都在不断的找机会进福建这些省份,进了广东之后,推广仍然遇到很大的阻力,信立泰在这件事情后,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不再弃标,也就是说只要招标,信立泰会放低身段,价格来谈,我一定要进。

第三,广东53元,远远低于其他省份60-65,乐普在广东48,高了10%,如果广东给60%的量,再降价也没有问题,广东本身就是信立泰大本营,之前的广东丢标是战略上的错误,现在能重新给60%,这一部分增量牺牲一些价格,又有什么问题?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市场,我甚至认为应该一步到位,直接干到乐普的价格都没问题。

第四,北京,上海,天津都是波立维的大户,这三个城市几年没引入新合作伙伴了,厦门信立泰根本没进。广州现在还在入院引导销售,以上11个城市一半信立泰都没什么销量,如果借助这个机会,能进去并且占住60%的量,那才是彻底把全国市场做扎实了。

第五,如秦汉老兄所说,替格瑞洛刚上市,就遇到这个带量采购,全国首仿就一家,那就好好谈吧,替格瑞洛是个好机会。

总结一点,药企这几年政策的影响会很大,但是总的原则要相信,首先患者的增幅每年都在大幅度增长,这是其一。而价格的下降即便是没有医保局,每年也在降低,降低到一定程度,反倒形成了低利润+大批量的护城河。 这样的降价会让竞争对手认为,如果进来只能做几个亿,不光没利润,甚至还可能会亏损。信立泰(SZ002294)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