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大亚湾死了好多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什么经常性停水,停电?

9月16日中午13时左右,博罗县福田镇横溪头村狂风大雨,但是村礼堂里面却热闹有序。60多名被镇村干部转移安置在礼堂里面的村民,一人拿着一副碗筷,喝热汤,吃香喷喷的客家焖鸡饭。

原来,在台风“山竹”来临前夕,福田镇横溪头村积极转移安置村内低洼地区群众到村礼堂。

从15日下午起,福田镇村两级干部就开始到各个低洼地区动员和转移群众,并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为了让安置的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村干部带来自家养的鸡,还有油米青菜,现场搭锅焖饭煲汤,让大家安心避风雨。

据统计,惠州全市开放了1411个应急庇护场所。一旦受灾,各庇护场所将配备足够的食物、衣被等救灾物资以及医疗服务人员,确保受灾人员有地方住、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御寒衣被。

●南方日报记者 叶石界 王彪 卢慧

志愿者与群众共度台风夜

记者从惠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为应对“山竹”带来的风雨,惠州市民政局从14日下午17时启动市级救灾预警响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共派出7个工作组到各县区督查应急庇护场所等救助工作准备情况。各县(区)应急庇护场所均开放,各庇护场所主要包括各村(居)委会办公楼、学校以及公园、绿地等室内场所。

台风“山竹”来袭,大亚湾区一中第一时间开辟为临时庇护安置点。

15日晚,南方日报记者探访了这里的庇护场所,该庇护场所设置在学校的一个大型室内运动场内。此时“山竹”未到,户外仅零星小雨和阵阵微风,已有不少群众陆陆续续来到庇护场所,领取水、食物和凉席,就地休息。

“群众只要来到这里,不需要任何申请手续,即可免费领取生活保障物资,并就地休息。”大亚湾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大亚湾第一中学庇护场所可容纳千余群众。如有需要,学校还可以开放教室,整个学校可以为2000人提供庇护。

在这里,除了有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和社工值守外,还有38名学校的志愿者四天三夜值守在安置点,守护着这423名前来寻求庇护的群众。

该校总务处主任巢宁介绍,第一个晚上该校就安置了60多名群众,在接下来的几天,总共接受了423名前来寻求庇护的群众。考虑台风“山竹”风力较大,情况紧急,该校经研究决定,把所有的教室清空了,以保障有足够的场所留给前来寻求庇护的群众。

为服务好安置点的群众,志愿者人手紧缺忙不过来。巢宁还带着大家一道将干粮和温热的盒饭送到安置点的群众手中。四天三夜时间,巢宁和38名同事守吃住都在学校,守护着这400多名前来寻求庇护的群众。

每次台风来袭,学校均开设安置点,该校安全办主任陈志武除了要负责全校的安全问题,还要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安置点的工作。台风登陆过程当中,他一刻都不敢闲着,反复在室内体育场周围巡逻,随时应对应急情况的发生。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开始,陈志武就一直坚守在学校,直到17日早上,群众转移了他还没有离开,还在做最后的打扫工作。

早餐有甜品,村干部下厨为群众做晚饭

庇护场所条件如何?大亚湾区当地一企业负责人为此点赞。当晚,该企业共有150余名工地工人在大亚湾第一中学庇护场所休息。“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因台风在庇护场所住下了,环境很好,物资比上一次更好。”该负责人说,去年,庇护场所发放的铺垫是草席,今年改成了竹质凉席,更凉快舒适,另外,饭菜等生活供给也更丰富。

大亚湾区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庇护场所提供凉席供群众休息,也有卫生间可供群众使用。餐饮方面,提供瓶装水和一日三餐,“有时是盒饭,早餐还有甜品”。

而在惠东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大澳村内,台风来临前笼罩着暴风雨来前的宁静和闷热。大澳村68岁的居民张进六说,村里人对于台风已经习惯了,大除了部分转到亲戚家住外,有少部分会到村里设置的庇护中心度过台风天。在庇护场所,当地政府在庇护中心准备了水和食物,被套、洗漱用品也准备周全。

社工为孩子讲故事,教孩子做手工

16日晚,外面暴雨持续。因为停水停电,大亚湾西区塘布村的村民被安置到村委大楼和西区第四小学。夜里,村委会点亮蜡烛,塘布社工站的社工柯美娴和这里的10多个孩子玩起游戏,教孩子们剪纸、折纸鹤、讲故事。窗外大风大雨,屋内却欢声一片,格外温馨。

惠阳区永湖镇乌坭埔村的村干部,还亲自下厨给住在安置点的群众做晚饭。该村的村干部介绍,村里也给安置的群众准备了面包等做宵夜。

位于惠城区水口街道的一个安置点——湖滨学校,300多名受影响的外来务工人员转移到这里。条件虽然简陋,但工人们的生活却得到了保障,一些工人早早安然入睡;位于汝湖镇的安置点,工作人员除了为群众送上盒饭、饮用水和御寒物品外,为防止群众麻痹大意返回自己家里住,工作人员还专门对大家进行安全宣传。

每一个安置点,充足的物资、悉心的照料,不但让转移到这里的群众有地方住、有饭吃,而且也在灾害天气里感受到了温暖。

温馨提示:点击可查看台风实时路径。

最新消息(回看追风直播)

惠阳暴雨橙色预警降级为***

惠阳区气象台17日7时46分将暴雨橙色预警降级为暴雨***预警信号。今天白天阵雨仍频密,需注意防御。

惠东县气象台9月17日7时39分将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降级为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台风“山竹”已逐渐远离龙门,龙门县气象台于17日7时33***除龙门县台风***预警信号。

博罗县气象台于17日7时23***除台风***预警信号。


未来三小时雨势仍将持续

目前惠州市中南部及沿海地区仍有6到9级阵风,降雨带在惠州市中西部地区维持时间较长,预计未来三小时雨势仍将持续,请注意防御。


淡水、仲恺等部分村镇出现内涝

雨带自南向北移动,呈现降雨列车效应,导致部分地区累积降雨量大,淡水、仲恺等部分村镇出现了内涝,大家要视水位上涨情况及时向高处转移!


17日0时刚过,惠州市气象台将惠城区、仲恺区和大亚湾区台风橙色预警信号降级为***预警信号;同时,将这三个区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降级为橙色。需注意的是,目前降水强度有所减弱,但降水仍频繁。


为清除倾倒树木,惠州交警奋战8小时用坏4台电动锯

6月16日上午,8点半左右,记者在大亚湾看到,身处7级风圈,和昨晚燥热环境相比,已经开始出现明显风雨,路面上尚未出现积水。


9月16日上午,惠州市公共交通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受台风“山竹”影响,今日惠州市区将有大风暴雨。为保障市民公交出行安全,市区公交营运车辆陆续停运,后续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和道路状况及时恢复营运。


惠州气象台发布最新消息,三门岛已出现最大阵风37.7米/秒(13级),平均风32.2米/秒(11级)。


大亚湾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受台风“山竹”影响,今天大亚湾区降水频密,惠州市气象台16日08时10分发布大亚湾区暴雨***预警信号,请注意防御。


惠阳发布暴雨***预警信号

惠阳区气象台16日8时7分发布暴雨***预警信号,请注意防御。


预计未来3小时,惠州降水频繁风力加大

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16日07时位于距离惠东港口偏南方向约26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

预计其将以25~30公里的时速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趋向广东省中西部沿海。过去6小时,惠州市已出现7~10级阵风,最大为三门岛31.8米/秒(11级),陆地最大瞬时风力为博罗福田27.7米/秒(10级);累积降雨量超过25毫米的站点有4个,最大为惠东白盆珠35.3毫米。

预计未来3小时,惠州市降水频繁,风力继续加大。


广惠东延线今日1时起已全线封闭

根据@惠州交警消息,因台风天气影响逐步加大,深汕高速往汕头方向(2804km+700m—2804km+400m)处白云路段,存在山体滑坡安全隐患,于16日00:30封闭一条应急车道和一条主车道(约300米),路政养护人员正在进行施工加固;广惠东延线于16日01:00全线封闭。


16日零时起惠东暂停公路客运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从惠东县交通局获悉,为确保广大旅客出行安全,从9月16日零时起停止惠东县辖区内省、市、县际客运班车以及山区、沿海片区客运班车和公交运营服务,辖区客运站停止售票和发班。


台风“山竹”登陆期间,大亚湾区公交客运停运

为确保台风期间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公共交通安全,大亚湾区公交客运于今日(9月16日星期日)00:00起暂停运营,此后将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道路状况及时恢复运营。

根据惠州气象台消息,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15日23时位于距离惠东港口东南方向约44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米/秒)。目前,惠阳区、惠东县和大亚湾区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已生效。


“山竹”登陆前,预计珠三角将现多个“风暴潮”

16日0时,全省防御“山竹”台风工作视频会议举行,南方+记者在惠州市三防办的分会场了解到,目前“山竹”于16日18时左右正面袭击阳江至台山一带地区的可能性很大。

来自广东省水文局的实时监测情况,“山竹”登陆前,预计将在珠三角片区引起多个百年一遇的“风暴潮”,以南沙为例,预计16日16时30分将超警戒潮位100cm,达到超百年一遇的级别;同属珠江口的赤湾,预计16日15时30分将超警戒潮位90cm,达到百年一遇的级别。

省交通厅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于决定高速公路是否封闭,实施部门为公安交警部门。目前计划16日中午12时左右对高速公路入口进行封闭,在封闭前会通过通信运营商向全社会发布相关具体信息。


16日凌晨0时,省防总召开全省三防工作情况视频会议,南方+记者在惠州市三防办获悉,“山竹”台风明风力仍有逐渐增大趋势,今晨或将从强台风升级为超强台风级别。

根据“山竹”走向分析,预计16日傍晚18时左右,其将在台山和阳江之间某处登陆,珠三角地区有可能保持12级以上风力3小时以上。

目前,珠江口地区浮标监测显示,附近海域已经出现4米以上狂浪,由于浪大潮大,可能会对沿海地区海堤和工程设施造成较大影响。

【记者】叶石界 罗锐 卢慧 王彪  周欢 梁维春 王昌辉 乌天宇 刘光明宝 廖钰娴 张昕 林文通 张峰

【通讯员】林锦成 何文浩 黄海旋 王东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