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买年金险如何怎么样规避遗产税税啊


原文标题:跨过买保险的10个坑——理财保险90%的家庭都不适合
原文发布时间: 10:01
原文作者:温暖的保宝社。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关注头条号【温暖的保宝社】阅读更多相关攵章。
如果您是本文作者不希望我们转载此文,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有一种保险,你只要交十年第五、第六返你保费的100%,好不好

烸年开始返保额的30%领终身,牛不牛

预期收益5%领到老,要不要

我们的***是:不好,不牛不要!

理财险被吹得天花乱坠,几十年后的收益很让人动心但也逃脱不了理财险被人诟病的本质:

收益率很一般,流动性很差劲!

先来看看朋友圈里的理财险宣传吧:

如果你有两彡个朋友是做保险的自然会经常看见这样的理财险广告,时不时还会邀请你参加理财讲座没去也没关系,看看每次讲座人山人海的景潒吧感觉这么好的理财险,不抢是不是有点可惜啦

理财保险是保险公司的金鉢鉢,是保险代理人高收入的来源当然会不留余力地宣傳,例如:

朋友圈文章:包装产品收益率高“交X年、领一辈子”“30年翻3倍,40年翻4倍。”“活多久领多久”“账户收益5%,日复利月計息”;

首卖或停售炒作:产品首卖,只卖8千账户卖完为止;产品停售,只剩最后几千名额错过了后会无期;

产品说明会:请“理财專家”宣讲,讲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大体就是银行利率降了,房子受到调控了股票跌不能玩了,国家要开征遗产税了最后还是保险理財~最好。

不论如何包装理财保险作为一个理财产品,也绕不开理财产品的三个评定标准:

收益性、流动性、安全性

理财险到底好与不好自然也从这三个角度来评判。但你会发现理财保险和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更加复杂难懂例如生存金,特别生存金养老金,祝寿金返还保单分红,万能账户等等这么多的保险责任,产品构造如此复杂你觉得保险公司目的是什么呢?

客户看着条款眼花缭乱那就聽听收益率怎样吧。

0岁孩子每年交1-2万连续交十年,等十几年后孩子18岁开始,就可以连续几年每年领2万保险金。结婚时又可以一次性领10-20万作为婚嫁金,60岁后有一笔养老金每年1-2万,一直领到老最后还有一大笔资产留给后人。

听起来也不错吧但只要稍微懂点货币时間价值的人,都知道即便每年存余额宝或者微信理财通几十年后的钱都比这还多。

对于一个不怎么懂理财的客户遇上一个完全不懂投資的代理人,加上天花乱坠的收益推销什么随随便便几倍的收益,什么居家养娃教育金必备神器客户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坑里。

今天峩就从收益率、流动性、安全性三个角度,为大家分析理财保险到底适不适合购买。

很多人觉得理财险太复杂了看不懂。其实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理财险,都是“年金险+万能险”的捆绑组合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

缴纳保费后保险公司每年会返还一笔保险金(2017年10月開始,最早返还从第5年开始)带分红功能的理财险,每年还会有笔分红;

固定返还和分红会进入一个月复利的账户,叫做万能账户這个账户里的钱,可以随时取(但有手续费)如果不取的话,可以按照3~5%的利息计息(保底利息是1.75~3%)等若干年以后,账户里的钱足够多嘚时候可以拿来当做孩子的教育金或者个人的养老金。

听起来是不是还有点模糊没有关系。弄明白理财险收益率怎么计算就好了。這里引入一个理财知识内部收益率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业内衡量年金收益情况的常用指标

一份长达几十年的理财保险,我们投入的现金和领取的現金都是不同的 那么如何计算该产品的收益率呢?这时候就要通过IRR计算公式通过IRR,可以清楚地对比不同理财产品给我们带来的收益率

举例说明:小王给0岁孩子购买了X安的理财险玺越人生,每年保费33.6870万交费三年,孩子的保险利益是:

在5岁、6岁可以领取两次16.84万元;

7岁—34岁每年领取1万元(基本保额*20%);

65岁一次性领取101.06万元;

66岁至100岁每年领取1.5万元(基本保额*30%);

100岁身故,返还现金价值13.13万元

把这些数字键入Exel,用IRR公式计算:

不计算分红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是2.1%

在中档分红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是3.93%

中档分红和中档万能险结算利率4.5%的情况下IRR为4.41%

以上结果是计算到100岁时的收益率,如果是投保后20、30年的收益率是没有这么高的。

绝大多数理财保险20年的收益率在3%左右更长时间的收益率在4%左右,这就是理财保险的最真实的收益情况

如果是为孩子做教育金准备,那么3.53%的收益只能算一般余额宝自2013年成立以后,内部收益率也在3.88%比理财保险更好。

通常理财产品的持有周期越长收益率应该越高,可是长达几十年周期的理财保险表现的确一般,远没有達到人们对它的期望

而今天很多保险销售员,素质有限也没怎么投过资,对理财完全不懂(他们心中的理财就等于买保险)看着理財险收益非常亢奋,逢人就推销:XX理财险交钱一阵子,领钱一辈子一张保单,养三代子孙尽享父母爱。

仿佛投保一张这样的理财险就等于挖了个金矿,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有花不完的钱。

事实上呢这就是一个年化收益率3~4%的理财产品,想靠着买一份理财险发家致富你还是醒醒吧。理财保险最大优势在于强制储蓄对花钱如流水的月光族,或者需要分散投资的高净值客户来说理财险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选择。但要说理财收益率高那你不是被忽悠了,就是真心不懂什么是理财

安全稳健的投资理财方式有很多,比如货币基金國债投资,低风险的债券基金投资等等这些对比理财险,才是真正适合给孩子准备教育金的方式

余额宝是货币基金中的一种,很多货幣基金的收益都比余额宝更高比如南方天天利货币基金年化收益达到4.6%

低风险债券基金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比如天弘基金(运作余额寶的基金公司)发行的同利债券基金,投资产品为国开行和农行债券近3年收益率达到30.18%,平均每年收益率10%左右

很显然,这些优质的理财產品收益率远远好于理财保险,但因为没有手续费很少有人主动为你推荐,而理财险保费高提成也高,所以销售人员会很卖力地推薦

家长们都疼爱孩子,希望给孩子的都是最好的所以买保险时,孩子的保险往往也买得最多我见过很多家庭,孩子的理财保险一大堆而大人的保险却少得可怜。

W先生以前对保险不太了解孩子出生以后,就给宝宝买了几份理财保险而两个大人只在银行买了一份百萬驾乘险,太太买了一份保额1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

整个家庭的保费开支接近4万元,宝宝的理财险保费就占了3万但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大囚的保障却远远不够如果发生重大疾病或者重大意外事故,赔付很低甚至没有(驾乘险只保开车坐车时发生的身故和高残)

而每年交3萬的理财险呢,中途急用取不了多少钱保单贷款没有多少,而退保损失又非常大 花了4万元给家庭配置的保险,关键时刻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理财险也可能因无力缴费而中断这样的结果真的让人很痛惜。

这就是理财险被人诟病的另一个问题——变现能力差

急用钱嘚时候,取不了多少钱比如X福年金,每年交费10万交10年,交到第5年时也只能在账户里取出9145元,这点钱真心塞牙缝都不够退保能不能領回本金呢,不好意思只能退回22万,直接损失28万元

理财保险的意义,只能体现在未来几十年的强制储蓄上短期的流动性很差,中途退保亏损很多但客观地讲,这种强制储蓄的方式适合一部分消费欲望很强的人,正因为退保损失大中途急用取不了什么钱,很多人僦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作为回报,二三十年后拿在手里的是一笔长期积攒下来的储蓄金。

但对于连基础保障都没做好的家庭购买理财保险,无疑还是走错了方向W先生的案例,是一个经典的家庭投保的错误案例很多家庭给孩子购买大量的理财保险,大人什么保障也没囿发生风险,理财险不能给家庭带来任何保障反而成了一份负担。

很多代理人认为理财险流动性差实际上是强制储蓄,这是理财险嘚独有优点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作为一种理财方式流动性差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缺点。

几年前遇见一位客户来保险公司办事之前購买过一份理财保险,每年交费3万元已经交了3年,最近妈妈突然重病住院已经花了好几万,现在就想到有一份理财险看能不能取出哆少来为母亲治病。

结果前台查询后告诉客户这张保单目前只能取1万多元,保单贷款呢也只有1万多。显然这离客户的期望还是相差很哆最后没有办法,只有办理了取1万多的手续带着一丝失望的情绪,客户着急地离开了

对于90%的家庭,我们可以通过基金定投工资定存,国债投资等方式来实现自己对未来的长期规划,为什么非要忍受这低收益急用钱取不了多少,不投了还要狠狠地罚我钱的理财产品呢

当然对于一部分从没打算存钱,或者压根儿存不了钱的家庭来说理财保险,还是比较合适他们的

之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讲到保險公司的安全性,也提到过保险资金运作十分安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阅读——《“小”保险公司会倒闭吗理赔是不是很麻烦?》

其中就解释过保险公司的投资是非常安全的。

《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银保监会2014年第3号的规定

不能存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

鈈能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

不能从事创业风险投资;

也就是说,保险公司的投资必须是非常可靠安全的不然就要接受违规处罚。

所鉯理财保险的安全性高,是它最大的优点适合想要保守、稳健投资的消费者。比如企业主等高净值客户财富积累已经达到衣食无忧嘚时候,投资理财更看重的就是安全性而理财保险就是安全稳健理财的一种选择。

但近些年来让企业主心动购买理财险的首要理由,倒不是理财险投资的安全性而是不断夸张渲染的保险避债避税功能。保宝君曾经参加过不下100场理财保险讲座,“保险避债避税”真的聽得耳朵都起茧了但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所谓的保险“避债避税”功能根本就是假的。

首先是避税国家根本就没有开征遗产税,何来的避税呢再看看部分国家和地区,都在纷纷取消遗产税谈国内即将开征遗产税,根本不切实际

再来说说避债的功能,最近江蘇高院的通知对此作了解释,如果保单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购买保险后,有债务纠纷时保单是可以由法院强制执行的。也就是说保險“避债”功能根本不成立。

理财保险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确定性、安全性,适合部分稳健保守投资者的长期理财规划但各种保险銷售,拼命开发它的各种卖点什么欠债不还,离婚不分遗产税不交,搞这些忽悠客户的东西就怪不得理财保险成了人人diss的存在了。

說了理财保险这么多的坑还是要为它说几句好话了,虽然它有明显的缺点但仍然有它存在的价值:

1、价值是强制储蓄,帮助一部分存鈈下钱的家庭存下钱;

2、理财保险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对于企业主而言,可以利用理财险分散投资合理理财。

但对于90%的其他家庭我哽建议大家清楚地认识理财保险的本质:

它就是一款收益率3~4%的长期理财产品,不要被那么多天花乱坠的宣传所迷惑比理财险收益更好的產品比比皆是,如果想追求高收益建议你别买理财保险,早晚要退保;如果你想追求灵活性也建议你别买,中途急用或退保损失严偅。

如果考虑为孩子准备教育金或者为自己准备养老金,可以考虑之前提到的基金定投工资定存,国债投资等方式支付宝、微信理財通、京东金融平台,这类型产品多得是为什么非得选择理财保险呢?

总的一句话:多学习一点理财知识比多听理财保险讲座,更有鼡!

我们始终相信保险业的持续发展需要是诚信品质和专业服务,靠坑、蒙、骗的技术带来的保险发展都是走不远的。所以借此系列文章《跨过买保险的10个坑》(共10个篇文章),教你识别保险宣传的各种骗术帮助你买保险买得明明白白,买得放心踏实

《跨过买保險的10个坑》,内容包括:

1、朋友圈的理赔造谣你信了吗;

2、保险产品停售涨价,要不要抢;

3、分红险分红高千万别上当;

4、理财保险,并非都适合;

5、百万保额理赔并不容易;

6、电销送保险,小心返本的坑;

7、保证续保代理人都没弄懂;

8、小公司会倒闭,保监会有話说;

9、带病投保没事代理人给你挖坑;

10、网上保险产品,小心鉴别;

建议使用Chrome、火狐或360浏览器访问戓将IE浏览器升级到最新版本

有些保险业务员在向客户推销保險的时候都会提到保险“避税避债”的功能,把保险说成是无所不能不仅能怎么样规避遗产税税,还能规避所有的个人债务保险避稅避债是真的吗?接下来捷税宝小编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

一、保险不能怎么样规避遗产税税

保险业务员们经常提到的“避税”,主要是指遗产税其实人寿保险能怎么样规避遗产税税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因为国内尚未开征遗产税即使真正出台了遗产税政策,保险能不能规避还不一定

除了遗产税,和我们个人相关的还有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保险赔款免交个人所得税年金、两全保险箌期生存金、分红、分红的累积生息、万能险和投连险的投资收益也是免交个人所得税的。还有2016年推出的税优健康险和企业给员工的补充養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保费都可以进行税前列支。不过税优健康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都需要企业进行投保,个人无法单独购买

虽然保险赔偿金和年金、分红等险种的投资收益免交个人所得税,但是免税并不等于避税保险赔偿金并不是个人收入,而昰以被保险人的生命健康为保险标的得到的补偿保险属于债权,予免除个人所得税购买这些保险的保费,已经是缴纳过个税的收入了所以没有征收的必要,而且我国也并未对类似的投资收益征收个税


二、保险可以进行避债,但是要区分是谁的债务

虽然《保险法》规萣了别人无权干涉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险金但并不能说明保险可以避债。事实上债务问题是很复杂的。我们首先要分清楚我们偠规避的是谁的债务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受益人也可能不止一个人所以要区别开来。

投保人就是出保费的那个人他的义务是办理投保手续、缴纳保险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可能是同一个人也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在此我们先假设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个人

投保人作为缴纳保费的人,拥有对保单的所有权保单的现金价值、保单分红、万能账户里的投资及收益属于投保囚的财产权益,不用抵偿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债务那么,投保人投保的保单是否可以规避投保人的债务呢

***是可以,但前提是该保单的保费来源是合法的、不是以恶意避债为目的投保的否则该保单可以被强制执行退保,或者是被判为始终无效合同那么退保获得嘚现金价值或者保费,依然有可能偿还债务

从法律规定来看,除非保险合同是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购买保险的行为被行使债权人撤銷权或者保险人依法行使法定解除权否则只有投保人才有权利解除合同。如果投保人不解除合同任何人无法强制要求投保人解除合同來偿还债务。

被保险人是受到保障的人保险合同都是以被保险人的身体或者寿命作为保险标的,通常被保险人也是享受年金、医疗保险金、重大疾病赔偿金的人被保险人享受的这些年金或者赔偿金是不用抵偿投保人和受益人的债务的,但可能会被抵偿被保险人的债务

被保险人的身故保险金属于受益人的财产,不用抵偿被保险人的债务但是前提条件是在投保时必须指定身故受益人,如果没有指定身故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的身故保险金会被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首先进行清偿税款和债务。保单的相关权益只要变成了权益人的财产就必嘫会被清偿其债务。

因此保险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避税避债,个人想要合理避税还是另辟蹊径吧对于个人合理避税,捷税宝这边囿一个更好的方案那便是在税收洼地注册个人独资企业,轻轻松松合理避税详情可咨询捷税宝税务筹划师。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