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1 11:13:20.0 作者:萧老铳 回复日期:2006-4-21 11:08:26
过段时间就要顶一次。
===================================
作者: 发表时间:2006-04-21 11:47:34.0 建议考虑这些细节,都是活生生的百姓生活中的细节:
银行自己就能决定开始收某项费用,不用和储户商量(难道不违约?当时我开户时可没有约定有这项费用!)
去民政局登记结婚被逼迫在那里拍照,自己带去的照片不给用。当然了,“我这里拍照是高级数码相机,所以收费50元”
去某政府机关办事,里面的人告诉你需要某材料才可以,但是却不一次告诉完。于是第二次去还是办不成事,还要再次去搞别的材料。。。
街头的小偷猖獗到:被失主发现,不但不害怕,反而威胁失主,而***就在边上“巡逻”。市民都知道哪个地段的小偷多、也知道小偷的基本形象,就是***们不知道。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1 12:07:29.0 佩服!!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3 00:51:19.0 好贴,顶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3 00:52:44.0 系统怀疑你灌水(短时间内连续发贴),请您过45秒后再发!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3 01:13:54.0 又来一次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3 22:35:25.0 我的QQ群:天涯婴儿会,23812760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5 16:46:24.0 以前我出来就不相信中国人是丑陋的,现在我知道了中国人的丑陋!!!
第一个真正反映哲学家的电影,
我希望我的国家是个没有因为我不是城里人就被歧视的国家,我希望我的国家能让她的每个公民有自由选择自己生活,居住地和思想的国家,还有平等的教育,人性化的医疗,没有土匪般的人民公仆,没有那些没有良知的“教育,经济,..专家”
我无法选择我的出生,但我可以有选择我生活的自由!!!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5 22:36:12.0 深刻,天涯自古牛人多。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7 12:56:24.0 最近一段时间没来看了,更新了不少呀,呵呵,继续关注...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29 12:35:30.0 用户在建行的钱丢了30万,最后被判决银行赔偿8万。
银行行长一副无赖的嘴脸,说,他当时在打手机,跟本没仔细看好。
我日,看着电视上的建行行长大放厥辞,真想上去k他。
要是在国外,你这银行早几把破产了!
中国啥几把事都有。操他妈。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30 09:36:28.0 ding!!!!!!!!!
作者: 回复时间:2006-04-30 10:13:54.0 ...┊Copyright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五 父子合同:每月给5000元生活费
怎样教育孩子是家长最头疼的事,专家称不妨试试“学习契约”
爸爸的初衷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让孩子知道,得到果实是需要代价的 漫画 马勇
“去年踏入大学校门以前,老爸和我签了个协议,履行合同这一年期间,对我改变挺大的。”近日,一则《“90后”男生:“我和老爸有个合同”》的网帖,在百度长春贴吧一经出现,立即引发热议。
合同:进酒吧扣千元生活费
发帖者网名为“扬扬得易”,注册资料为19岁,巨蟹座。
合同规定,“上学期间甲方无条件支付乙方每月生活费人民币5000元,假期每月2000元”;“乙方在校期间不可无故旷课。不能进入迪厅、舞厅、酒吧等除括号内所有娱乐性场所(网吧、台球室、KTV、电玩城、溜冰场);乙方被甲方发现一次,经过核实,立即从下个月生活费中扣除人民币1000元”。
一纸协议,在网上激起不小波澜。
网友“有啥名能取呢”留言说:“很好啊,促使孩子自立。我将来也要这么教育孩子。”
反对者的板砖,多拍向该合同中的生活费额度。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2010级新生张浩直言:“5000元够我活一个学期了。”
网友“爱无法代替”也与母亲签过类似协议,但与钱数相比,她更看重的是母爱,“她写过类似的合同,详细地规定一大堆,我根本没看就签了。有时候挺郁闷的,就是有再多的钱,没有爱,有什么用?” 家长:担心孩子不受约束
“我挺赞成的,‘乙方在校期间不可无故旷课’,只要孩子能做到这一条,我感觉作用就起到了。”省内某高校文学院学工办导员蔡老师,觉得这份合同应该能起到约束孩子行为的效果。
采访中,有的家长并不看好这份合同,一位梁姓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一代,即便能限定他们花多少钱,但学校离家远,做什么很难限制。“这份合同看似平等,但有些条款当中,孩子相对主动,他们的空间太大。”
张浩也认为,“里面大多都是家长的义务,但对孩子来说,很多事都是没法约束的。”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付诚则认为,这种契约在西方社会较普遍,“我教育孩子其实就不太成功,因为我缺少时间,我倒觉得像这样的合同应该可以尝试一下。”
他指出,市场经济法则对形式和规则产生了很多影响,包括对家长的处事方式,这种契约的出现,对传统家庭来说增加了一种很好的探索方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前提是,亲情管理家庭仍然是基础。
“这种契约的妙处在于,让孩子感受到了一种压力,有一些孩子把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