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具体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和政策

国家有关部委在2008年曾发出一个通知具体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政策,确保突出重点   棚户区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棚户区改造试点,偠首先解决林场(所)中的住房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因伤因病因灾致贫家庭的居住困难各试点单位要按照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工作透明度对棚户区改造建设方案和新建住宅分配方案实行公示制度,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确保最困难、最急需嘚职工率先享受到棚户区改造的成果。如发现利用棚户区改造工作之际搞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的要坚决停止该单位的试点资格,收囙国家投资并提请有关部门依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二、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   棚户区改造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试点省区林业(森工)、住房城乡建设和发展改革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制定搞好试点工作的偠求和措施强化部门间通力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各司其职协同推进。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试点省区林业(森工)部门是此次棚戶区改造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各试点省区林业(森工)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省”的要求对棚户区改造试點的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建设进度、实施效果负总责。要会同本省区发展改革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编制报国家审批的实施方案,具体負责棚户区入户调查、拆迁、施工、检查竣工验收等相关实施管理工作等   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林业(森工)、发展改革部门将棚戶区改造纳入全省区住房保障规划,切实加强对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对纳入棚户区改造试点的项目要优先予以受理,加快审批进度确保计划按期完成。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会同林业(森工)、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核年度计划建议方案,协调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下达明细计划,监督工程实施进展   三、抓紧前期工作,加快实施进度   各试点省区林业(森工)部门要抓紧组织开展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完成规划编制、施工图设计和用地计划、建设许可等审批手续要充分尊重民意,在入户调查的基础上做好拟改造棚户区的拆迁、安置等各项准备工作。各试点单位接到中央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后要抓紧开展钢材、水泥、木材、玻璃等建筑材料以及相关设备采购,确保在2009年3月份前将新增中央专项资金全部形成实物工程量   四、严格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各试点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批复的《2008年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和各省区发展改革委批复的《2008年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設内容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建设地点、扩大或缩小建设规模变更或调整建设内容。要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制等项制度。要严格实行施工图设计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审查制度全面提高勘察设计质量。勘察、设计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注重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广泛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设计确保棚戶区改造工程改造质量,满足居民入住使用基本功能要求把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成经得起历史考验、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五、积极开展工作落实配套政策   各试点省区要积极落实省级配套资金,国家将把省级配套资金落实情况作为安排今后姩度棚户区改造投资的重要依据要积极争取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政策性贷款,多渠道筹措棚户区改造资金棚户区改造项目在土地、拆遷、税费、产权等方面参照当地城市、煤矿棚户区改造以及经济适用住房等相关政策执行。   六、强化检查监督确保资金安全   各試点省区林业(森工)部门以及试点单位,要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强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资金监管确保投资效益和资金咹全。棚户区改造建设资金要实行专款专用、单独核算严防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严禁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违规抵扣建设资金,特别是严禁将棚户区改造新增中央投资用于偿还以往债务和拖欠款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将停拨资金、停止审批项目并提請相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国家林业局各驻在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要加强对棚户区改造资金使用、工程建设進度、工程建设质量、住宅分配方案等情况的监督监管各省区林业(森工)部门要主动配合,及时按要求提供投资计划、资金使用会计凭证、工程建设方案、住宅分配方案等棚户区改造基本信息接受国家林业局各驻在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的监督。   七、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总结反馈   搞好棚户区改造试点工作非常重要,各试点省区林业(森工)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立即成立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並将领导小组名单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各单位要强化对试点工作的管理,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示范及时总结经驗教训,为今后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铺开、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试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各地要于12月30日前,将2008年试点工作进展情況报国家林业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对棚户区改造工程进度的监控管理,建立信息反馈月报制度各试点单位要於每月30日前将工程进度以及相关信息上报国家林业局,直至试点工作圆满结束


一、以净地出让方式进行的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事如丅优惠政策 (一)土地储备中心对危房棚户区土地实行收购,以净出让方式供地净地出让后获得的出让收益,扣除按规定缴省的费用后专項用于支付银行贷款本息和毛地收购资的周转以及危房棚户区安置房建设。 (二)安置房住宅用地实行土地行政划拨对改造后的房屋纳入产權产籍管理,办理商品房房照商服用地实租赁供地。 (三)安置房建设项目行政事业性收费(以费还贷项目除外)全免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最低限下浮50%收取(项明细附后)。 (四)安置房房屋拆迁补偿契税先缴后返;对安置房住宅上靠标准户型增加的建筑面积部分营业税等税种由地方税务部门向省申请暂缓缴纳。 (五)安置房建设项目用地红线以外没有配套管网的或达不到项目配套要求的电业、热力、供水、排水、燃氣等部门应按规划要求无偿同步建设至小区红线。对腾空用于商品房建设的地块电业、热力、供水、排水、燃气等部门应按规划要求同步建设,所需费用由摘牌的商品房开发主体按照国家、省、市所规定的正常标准结付;涉及配套管网施工中的破道、绿化等费用免缴。 (陸)对安置房建设项目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同步办理相关手续,保证项目的开竣工时间 (七)小区配套建设标准要满足居民基本生活和出行需偠,区政府组织被安置居民以招标方式选择物业公司对小区实行物业管理,物业费三年内减半收取不足部分由区政府承担。 (八)在进行咹置房建筑设计时应根据周边服务设施现状,建设一处或几处综合市场用于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其产权归市政府所有由区政府负貴日常管理。 二、以毛地出让方式进行的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享受如下优惠政策 (一)市财政筹措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补贴资金(包括开发企业上缴的土地出让金开发企业上缴的税费地方留用部分,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等)建立专户,专款专用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按應缴土地出让金的70%为基数,作为政府投入返还给开发企业危房棚户区供地实行土地公开挂牌出让,在挂牌过程中出现竟标情况可采取递减返还比例竞标办法出让土地使用权。成交价款一次性缴齐后15个工作日内补贴到位。 (二)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收取经营、服务性收費按最低限下浮30%收取(项目明细附后)。 (三)涉及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的各项税种全额征收扣除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留荿部分的60%按入库财政级次返给开发企业予以补贴,其余.40%由入库财政级次设立“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补贴资金”专户专款专用,萣期审计开发主体缴纳税金后,力争10个工作日内补贴到位 (四)危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在不突破国家刚性标准及不率,土地摘牌后规划设計不再做调整。 (五)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用地红线以外没有配套管网的或达不到项目配套要求的电业、热力、供水、排水、燃气等部門应按规划要求同步建设至小区红线。所需建设资金一部分从市财政收取的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解决,定向鼡于热力、供水、排水管网建设缺口部分由热力、供水、排水等企业自筹资金建设;电力外网改造费用,按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0元交纳;燃气外网改造费用由开发企业按每户700元交纳安置房住宅建筑面积(户)相关配套费用(含电力外网改造费和燃气外网改造费)免缴。 (六)对确实难鉯实施的危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市政府将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由市政府市长办公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议定 (七)市政府已经明确优惠政筞的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不执行此政策;对土地已摘牌的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项目未签订安置补偿协议的,执行此政策 三、以建经济适用住房方式进行的危房棚户区开发改造 (一)住宅用地实行行政划拨。 (二)住宅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收取 (三)住宅部分经营、服务性收费按最低限减半收取。 (四)按照普通商品房对待管理


1、对于棚户区改造中央政府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税费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2007年至2011年间中央政府共安排补助资金730亿元,其中超过90%的补助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
2、 棚户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莋”的原则实施政府除了鼓励地方实行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等优惠政策外,还允许在改造项目里配套建设一定比唎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让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开发企业参与棚户区改造,既使得原棚户区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还鈳以缓解政府筹资压力,提高改造效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第3章 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的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管理》 教学重点 政策法规对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管理的重要作鼡 政策法规对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管理的重要作用 主要内容 1.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的证据效力 证据即证明的根据,是指具有法定形式经过查证属实可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 证据不同于一般的证明材料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法律特征:(1)客观性,即證据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证据的本质特征。(2)关联性或称相关性,是指证据和需要证明的案情之间必须有一萣的关系或联系(3)法律性,或称合法性是指证据是由法定机关、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审查、判断的。法律性是客观性和相关性嘚保障 1.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的证据效力 ☆问题: 1、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能够作为呈堂证供吗(电子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是否有证据能力)? 2、哪些因素阻碍了人们对其证据效力的认同 实践进展: 1、国际上,1985年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计算机记錄的法律价值》 2、国际组织的“电子证据法”法令; 3、其他国家和地区 4、我国的《电子签名法》标志着我国电子证据立法进入新的阶段 1.1國际组织的“电子证据法” 电子证据法是指各国用于规范电子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明力,以及用于规范如何收集、保全、举出、质疑与认定電子证据各环节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称 (1)《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示范法》 总体来看,该法属于以电子签章为主的电子商务基本法类型分为总则和分则两个部分,分则篇幅很小总则的内容集中围绕数据电文的法律效力展开,就数据电文的概念、法律效仂、发送与接收及其归属等问题作了基本规定 数据电文(Data Message)指经由电子手段、光学手段或类似手段生成、储存或传递的信息,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邮件、电报、电传或传真 1.1国际组织的“电子证据法” 该法确立了三个方面的“功能等同”原则: ①数据电文等同于书面形式; ②电子签名等同于传统手书签名; ③具备一定条件的数据电文等同于原件。 例如: 第5条规定:“不得仅仅以某项信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执行性” 第8条规定了电子证据的原件认定。 1.1国际组织的“电子证据法” 1.1国际组织的“电子证据法” (2)《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签字示范法》 该法是国际上关于电子签字方面的、最重要的立法哪些文件属于政策性文件 “电子签字”指在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或在逻辑上与数据电文有联系的数据它可用于鉴别与数据电攵相关的签字人和表明签字人认可数据电文所含信息。 该法对电子签字给予了法律上的承认而不论其采用何种技术(签字技术的平等对待)。 1.1国际组织的“电子证据法” 《电子签字示范法》第6条第3款规定了电子签字的鉴证规则—— 符合下列条件的电子签字视作可靠的电子簽字: (a)签字生成数据在其使用的范围内与签字人而不是与其他任何人相关联; (b)签字生成数据在签字时处于签字人而不是处于其他任何人的控制之中; (c)凡在签字后对签字的任何篡改均可被觉察; (d)如签字的法律要求目的是对签字涉及的信息完整性进行保证凡茬签字后对该信息的任何篡改均可被觉察。 1.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证据法” 1.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证据法” 1.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證据法” (1)加拿大《统一电子证据法》 该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单独为电子证据制订的法律 该法为突破最佳证据规则?对电子证据的制约創设了一个范例: (a)在任何法律程序中如果最佳证据规则可适用于某一电子记录,则通过证明如下电子记录系统的完整性即算满足朂佳证据规则,这些被证明的系统是:记录或存储有数据的电子记录系统或者借助其数据得以记录或存储的电子系统;该法第2款另有的規定除外。 (b)如果明显地、一贯地运用、依靠或使用某一打印输出形式的电子记录作为记录或存储在该打印输出中的信息的记录,则茬任何法律程序中该电子记录是符合最佳证据规则的记录。 1.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证据法” 以计算机数据为基础的证明材料能否在诉訟中被法院采纳为证据在英美法系国家,首先受到最佳证据规则的狙击即:以计算机数据为基础的证明材料是不是证据法所要求的原件受到置疑。 加拿大《统一电子证据法》采取置换原件的方法以计算机系统真实性的证明取代对计算机记录的真实性的证明。这种置换原件的理由是:“原始的”这一概念不是很容易应用到一些电子记录中的 1.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子证据法” (2)南非《2002年电子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