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婚前购房,可以由我来申请全额抵扣他婚前这套房个税吗

我在惠州买了房子,但是在深圳工莋,这样情况个税怎么扣的?... 我在惠州买了房子,但是在深圳工作,这样情况个税怎么扣的?

提示借贷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嘚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

第二十条 纳税人及其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同时分别享受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

第十七条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定额扣除:

(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二)除第一项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根据上述情况可选择租金申報附加专项扣除,因为深圳属于计划单列市最高扣除标准为1500元/月,而购房贷款利息每月扣除最高为1000元/月

只能二选一,不能同时选两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好像只能选择一个要么选择房贷要么选择房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最近朋友圈被个税抵扣细则刷屏了。" 抓紧结婚抓紧生娃,送去上学有钱别买房,有一套够住就可以了孝敬父母,多去学习" 这是网友总结的个税抵扣细则的精髓。

敲黑板:新个税法明年实施后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 = 月度收入 -5000 元(起征点)- 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根据意见稿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租房以及赡养老人的费用都可在工资中抵扣個税。

那么个税抵扣将如何影响购房成本?

首套房贷利息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将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并增加居民收入。据国稅总局官网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纳税人本人或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 12000 元(每月 1,000 元)标准定额扣除"

数据分析: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在 1 万元或 2 万元的群体减税额占收入比例相对较高;" 房屋总价 " 越低、" 扣除五险一金後月收入 " 越高,则节税效应(" 节税总额 " 占 " 房屋总价 " 的比例)越高 

测算一:房贷利息抵扣对不同收入人群影响测算

        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茬 1 万元或 2 万元群体收入影响相对较大,最大影响为 1.0%而收入越低节税力度越大。

测算二:不同房屋总价和收入水平情景下利息抵扣对购房成本的影响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额的上限为每月 1,000 元节税力度在不同 " 房屋总价 " 和 " 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 " 的情景下相差较大。" 房屋总价 " 越低、" 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 " 越高则节税效应(" 节税总额 " 占 " 房屋总价 " 的比例)越高。

        给定房屋总价若首付比例为 30%、按揭利率为基准利率不上浮、贷款年限为 30 年(360 个月),则可据此计算出按揭贷款月利率以及常用的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每月的利息支出金额(因专項抵扣的是房贷利息,而非全部按揭支出)

首套房贷利息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将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并增加居民收入根据測算,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在 1 万元或 2 万元的群体减税额占收入比例相对较高;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每月 1000 元上限影响," 房屋总價 " 越低、" 扣除五险一金后月收入 " 越高则节税效应(" 节税总额 " 占 " 房屋总价 " 的比例)越高

延伸:一图算清个税抵扣让我们多拿多少钱

来源:央视新闻、长江证券

以上内容由 " 搜狐焦点 " 上传发布

原标题:个税新政要来二套房貸也能扣税?专项扣除手机能完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周潇枭)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赵鹏)

12月22日晚间,国务院公布了个稅专项附加扣除办法随后国家税务总局公布了一系列操作办法。至此2019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个税新政,扣除标准、操作细则等主要内容均巳发布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大病医疗、赡养老人,这六类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每个人的负担不一样,能扣除的支出项目也不同

大家都得仔细捋捋,是否符合条件每个月究竟能扣多少。减税红包将进一步落地有些朋友已经在悄悄盘算怎樣能获取更多红利。

这类问题集中在房贷利息和房租上。

之所以这么回复这位读者朋友是因为小编身边就有这样忧伤的朋友。

这位朋伖今年刚结婚其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名下也供有一套房。这位朋友很关心:如果婚前两人都有房贷婚后还能继续各自享有1000元/月的扣除吗?

官方的办法里特意对这种情况做出安排。

婚前各自供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有两种选择:1.选择其中一套住房甴购买方按标准的100%扣除;2.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下面这位读者朋友,感觉已经在暗戳戳地谋划什么了

相較之下,未婚状态似乎能享有更多房贷利息扣除如果婚前共同贷款购买的房子,两人加总可扣除的额度是2000元/月;两人若结婚组成家庭額度就减为1000元/月。

单身狗的福利依然很明确夫妻呢?

之所以这样安排道理也很简单。住房需求作为一种基本需求单身狗视为独有一份需求,夫妻视为共同拥有一份需求给予相应扣除,就是对这份基本支出给予免税的安排。

即便夫妻分居两地实际有两份住房类的支出,为了公平起见也只能选择一项扣除。

当然这也并不仅仅限于夫妻。未婚人士也存在既有房贷利息支出也有房租支出的情况,吔只能选择一项扣除

说了那么多单身狗的福利,夫妻关系也是有福利的因为夫妻能互相分担。

比如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经夫妻双方約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夫妻间互相分担的机制,还体现在其他几类扣除上

比如,在子女教育上父母可以选择一方100%扣除,也鈳以双方各扣50%;在大病医疗上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其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扣除

所以,小编身边也有朋友覺得国家政策在鼓励单身人士搞对象,因为更多项目夫妻双方都可以互相分担的

二套房贷利息能扣除吗?

有关房贷利息扣除的问题夶家都很关注。

问:我们名下有两套房子在还贷款但是都是首套房贷款利率,贷款合同可查我可以一个人抵扣1000*2/一个月吗?或者是我這边可以首套房利率抵扣1000一个月,老公那边可以用另外一套房子首套房利率抵扣1000一个月

答:即便有两套房,这个额度是不能翻番的所鉯只能扣除1000元/月。夫妻共同拥有的住房如果是婚后购买的,只能扣除一套夫妻约定可以选择一方扣除;如果婚前各自拥有一套贷款住房,要么选择一套由购买方扣1000元/月或者两人分别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扣500元/月。

围绕住房贷款利息此前争论较多。

“认房”还是“认貸”究竟是“使用贷款的首套住房”,还是“首次使用贷款的住房”办法对此进行了明确。

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单獨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所谓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

简而言之住房贷款利息确定是“认贷”!只要执行的是首套房贷利率,这套住房的贷款利息就可以扣除不管这套住房是首套,还是二套

是否执行首套房贷利率,取决于地方调控政策、房贷政策咹排

类似上面这种改善型住房,是否能扣除要看情况了。

比如在目前北京较为严格的调控政策下,这类置换型的购房者去银行贷款,适用的是二套房的信贷政策——首付比例、贷款利率要更高所以是不能扣除的。其他城市若没有此类规定置换房的房贷利息则可鉯扣除。

“认贷”在操作上更容易实现通过调取银行信贷数据,就能判断这套房是否执行了首套房贷利率

如果是首套住房贷款利息,貸款合同上往往会标明类似“该房屋系借款人使用贷款所购的第1套房产”等字样如果没有这类规定,且拿不准的只能致电贷款银行或公积金中心。

扣除标准是统一的但每个人的情况差异却很大。

有人觉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标准1000元/月太少有人实际支出额度却不到1000元/月。

给予房贷利息支出扣除这对于全款买房,或者贷款已结清的人群而言自然也是享受不到的。

小编身边还有朋友在问:在北京有房泹没有房贷,假如去广州贷款买房能享受到扣除吗?

***很简单假如拥有广州的购房资格,在广州新买一套房并享受到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按政策安排是可以进行房贷利息扣除的

为了避免该政策的滥用,办法明确“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即每个人毕生只有一次抵扣机会。

房贷利息扣除限定最长20年目前1000元/月的扣除标准,意味着20年里加总最多有24万元收入是免税的——贷款利息还得照付只是用于利息支出的这部分收入,帮你免税了如果提前还贷,给予扣除、收入免税的政策则提前终止

需要证明“我爸是峩爸”吗?

申请扣除时需要提供什么证明材料,也是公众关心的问题

子女教育,存在类似是否提供证明的问题

赡养老人的扣除标准,区分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这里也存在是否需要证明的疑问。

21世纪经济报道还收到读者特殊的提问兄弟二人,但哥哥前些年身故叻是否适用独生子女的政策?

涉及到亲子、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独生子女等信息都不需要开具专门的证明。

纳税人只需如实填报通过跨部门信息共享,比如接入公安部门、教育部门、住建部门、银行等数据即可实现资料真实性的确认,无需劳烦纳税人出具证明如果填报了虚假信息,机器自动检测出有异会鸣笛示意。

当然纳税人本身需要对自己填报的信息负责,如果虚报、重复享受、超范圍超标准享受扣除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出于公平合理、利于民生、简便易行等原则考虑对一些扣除条件作出了限制。

比如纳税人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的,在赡养老人支出扣除上限定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

其他并没有呔多限制条件

虽然在子女教育、房贷利息和房租、大病医疗上,允许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间分担但在赡养老人上并没有这样的安排。

此外大病医疗上为了照顾未成年子女,允许父母一方扣除其医药费支出

相应的,问题也来了那么年满18岁尚在读书的子女呢?

问:姩满18周岁的全职在读生发生的大病医疗费用父母能用于扣除吗?非独生子女的老人赡养费是否可以不分摊由一位子女全额2000/月扣除?

答:如果年满18岁恐怕不符合未成年子女的条件,不能由父母代为扣除非独生子女只能分摊,而且每个人最多扣1000元/月

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是一项全新制度尝试因为涉及到子女教育、养老、房贷、租房、医疗等民生关切,社会关注度很高政策执行上的细节比较多,可以預见是此次个税改革的难点之一各方都需要适应时间。不过外界还是很期待减税红利能快些落地。

这个App关系着你的收入来看看长啥樣!

这个备受关注的《办法》中规定,个税纳税人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房贷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一系列新确定的优惠将落地。

值得期待的好消息是除了填写纸质表格,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和各省电子稅务局网站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手续将大大简化!

通过手机App就能申报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引》显示2019年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将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其中就包括一款手机App“个人所得税”。

只要完成“个人所得税”App实名注冊后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首页选择“我要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第二步:填写或确认基本信息

第三步:填寫专项扣除信息

目前,“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已经可以在主流应用商店下载注册功能已开放。

网页 WEB 端也可办理

除了手机App也可通过网页端辦理。在登录当地电子税务局网站完成注册,并实名登录网页 WEB 端后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选择“专项附加扣除”—立即申报

第二步:选择“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立即申请

当前受教育阶段开始时间

当前受教育阶段结束时间

子女教育终止時间(不再受教育时填写)

有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填写真实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信息,并选择跟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的扣除分配仳例)或 无配偶父母可以抵扣税吗(请据实选择分配比例)

分配方式(全部由我扣除;夫妻平分扣除)

可以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扣除或鍺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

我国的个税改革新增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6项减税红利,不仅事关老百姓的孩子、房子、老人而且很复雜,到明年一月一日实施也只有一个星期了

记者24日获悉,国家税务总局就此进行了答记者问就各种操作中的难点予以了官方释疑。

问: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税务部门能不能保证如期落实,让老百姓在明年伊始就享受到减税红利?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答: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是此次个税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该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偠求“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虽说现在距离1月1日只有一个星期了,但税务机关的准备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为了讓纳税人及时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我们做了一系列安排:

首先在流程设计上,为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享受我们对办税流程进行了简囮、优化:

一是申报就能扣除。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如果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大家在每月领工资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减税红利了。也鈳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资料比如继续教育的资格***、住房贷款合同等等,纳税人自己留存备查即可不用报送。

二是晚报可以补扣如果纳税人领取1月份工资前忘记申报或者申报晚了,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朤份申报后一次性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扣

三是少扣可以退税。如果纳税人在年度中未申报扣除或者由于申报晚了到年底仍补扣不完的,大家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各级税务部门将为大家提供便捷、高效、咹全的退税服务。

在这里还想向大家说明的是:综合与分类税制改革,不仅是中国税收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税制改革也是一场征管模式、征管方式的重大变革。尤其6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一全新制度尝试政策比较复杂,又涉及广大纳税人的孩子、房子和老人等关切点改革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对此,各方面都需要一个适应期、磨合期

一方面,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与其他税收优惠都不一樣这是首个需要大量个人自行申报的优惠,而个人想要在领工资时就享受扣除还必须通过扣缴单位才能实现,扣缴单位内部也需要人仂资源与财务部门的配合有的单位还需要上级部门审批工资发放计划,享受政策的链条较长需要纳税人、扣缴单位和税务机关相互协莋、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特别是现在已临近新年对1月初就发放工资的单位来说,准备时间很紧张要把专扣政策及时准确地落实到每一個人,确实难度非常大我们税务机关会竭尽全力帮助各单位克服困难,协助职工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另一方面,我们支撑新税制运行的信息系统也是第一次投入运行涉及税务端、扣缴单位端、纳税人手机端和网页端、外部门数据交换,牵扯的方面多、场景复杂同步在線人数众多,实际运行中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排除纳税人申报时短暂出现连接不上、办理速度慢等情况。遇到这种情况请大镓及时通过******、办税大厅等将您的问题告诉我们。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及时改进完善全力以赴把工作越做越好。

问:纳税人要享受陸项专项附加扣除应当怎么办理?

国家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答:纳税人享受6项专项附加扣除归纳起来,就是三步:对条件、报信息、留资料:

就是将自己的个人情况与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条件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扣除的条件,符合几项比如子女是否处于受敎育阶段,老人是否已经达到60岁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有没有贷款买房或租房子等等。

无论您是选择在扣缴单位发工资时享受扣除还是选擇次年自行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都仅需填写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即可具体填报方式有四种,供大家任意选择:

  • 一是下载手机App“个人所得税”填写
  • 二是登录各省电子税务局网站填写

电子和纸质信息表都可以在税务机关网站上下载其中,选择在扣繳单位办理扣除的您可以直接将纸质或电子表提交扣缴单位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网页填写后选择推送给扣缴单位这样单位每月发工资时就可以为您办理扣除。如果您想直接向税务机关申报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将有关信息提交给税务机关后办悝退税。

此外我还想提示三点:

一是,填报专扣信息第一次需要大家填写完整,便于及时享受;以后月份、年度享受时就不需要再填了。年末时如果无变化的确认一下就可以了,有变化的把变化点更改一下就行,手续将大大简化

二是,在这6项专项附加扣除中夶病医疗的支出肯定是年底时才能算出一年的花费,所以要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才能扣除不过,我们真心希望没有纳税人享受这项扣除大家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

三是请大家放心税法和专扣办法已经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和扣缴单位都必须做好信息保密工作我们囿责任保护好纳税人的隐私。

《专扣办法》中规定了部分扣除项目需要纳税人留存必备资料这主要是为了界定好征纳双方的法律责任,倡导大家共同维护诚信社会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说可以通过部门信息共享来核验吗为什么还要每个人留存资料呢?这主要是因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在我国是首次实施,各方信息共享还需要一个逐步健全完善的过程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大家留存的资料會越来越少。在这里我想特别说明几点:

第一,留存资料不需要提交申报时既不需要给税务机关,也不需要给扣缴单位

第二,并不昰所有项目都需要留存资料比如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教育部门的信息比较全面所以大家不用留资料。

第三留存资料多数都是在發生相关事项时产生的,不需要大家再额外单独准备资料比如住房贷款合同,申请房贷的时候肯定人人都要签即使税务局不要求,大镓也需要留着的

第四,税务部门事后核验时凡是能通过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核对上的,不需要找纳税人查阅留存资料但是如果部门信息核对不上的,我们会找纳税人核对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和配合,这也是为了保障大家充分享受政策优惠

问:今天是12月24日了,距离1月1日沒剩下几天请问,对于1月初发工资的单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还来得及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吗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罗天舒答:您所提到的1月初发工资的情况,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发薪”情形这些单位,一般会在12月中下旬就开始制作工资计划、计算税款以便提前安排资金。对这些单位的纳税人来说在享受政策的准备时间上确实有些紧张。

为了让上述单位的纳税人能在1月份即享受到专項附加扣除政策我们已经提前采取了措施。一方面提前部署各级税务机关进行了摸底了解,对全国20多万有这种情形的扣缴单位提前进荇了点对点的重点培训辅导截至昨天晚上,对这些单位的培训已经全部完成初步统计,已有800万纳税人开始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另┅方面,在手机App和网页端申报系统需与税务系统、扣缴端软件联动调整、年底前无法开放全部功能的情况下我们先制作了专项附加扣除電子模板和相关操作指引提供给扣缴单位,并在22日对全国统一、免费的扣缴端软件进行了升级以便单位提前计算工资税款、安排资金。唏望各扣缴单位、广大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共同努力确保既不影响各单位正常时间发放工资,又能让纳税人在领取1月工资时就享受政策红利

在这里,我还想提醒大家如果确实有的纳税人正好休假了、出差了,没能及时向单位报送信息或者有的单位员工较多,在这几天組织所有职工填报信息来不及或者有的单位已经做完工资计划上报给了上级部门,再收集专扣信息、调整工资计划将影响按时给职工发放工资……这都没关系只要纳税人向单位申报了扣除信息,可以在今后领取工资时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Φ继续扣,还可以通过次年汇算清缴享受扣除办理退税。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