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总如何看待当前台湾和香港看待台湾的经济

感觉香港和台湾越来越差 原来和新加坡韩国差不多 现在感觉差距在拉大

  • 其实现在国内除了港澳办和台办,已经没人关心台湾香港的事情,经济上更不关心,因为对我们影响基本可以不计了。

    现在谁还在乎他们干什么。至少我认识的人没人再把这玩意当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 金融业我不懂,但是我想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金融水平应该很高的,而且记得忙总说过 金融业我不懂,但是我想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金融水平应该很高的,而且记得忙总说过金融业是高端服务业的核心。

    我跟香港金融业合作过,他们优势三个:一个是有一个全球客户网络,可以全球配置资源;二是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经验数据积累;三是玩弄法律漏洞比较熟悉。

    我们的确还需要跟他们学习,不过可以把人才挖过来,目前去上海的香港金融业高手很多。

    人才与香港是两回事情。

  • 香港的高端服务业,金融业不能为我所用,会不会很可惜? 香港的高端服务业,金融业不能为我所用,会不会很可惜?

    金融业其实就是一个环境,环境是可以迁移的,目前正在向上海迁移。金融业与制造业是根本不同的,制造业迁移成本巨大,甚至无法迁移。

  • 感觉韩国和新加坡的国家扶持政策(似乎像林毅夫说的那套选择比较优势有利的产业进行宏观政策倾斜)都有成效,明显地有收获,近的比如韩国的90年***始的文化产业,远的比如新加坡的电子和医药高科技产业。
    香港是非常相信自由市场,没有政府政策的,它的经济相对变糟了是自然进程,是原来享受的垄断红利失去后的自然结果,说起来没什么可以埋怨的。真的要怪,可能只能说70年代香港应该也大力投资些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但是那时候做个中转站数钱数到手软,真的也是没有动力去做高科技(在那时候赚钱少成本高风险高)。
    另外说个公道话,香港的经济不算差,一直在健康增长。虽然工资不怎么涨,房价也高,但是金融危机后一直保持了高就业率,比起欧洲发达国家,那是很了不起了。当然人心不足,就这点成就想让本地香港人感恩戴德,那确实还不够。
    台湾的经济不算糟。比起韩国差了一点,但是看看其他国家。向上比比日本,向下比比泰国越南,台湾的经济比起他们都算是优秀的。我粗略感觉台湾吃亏在大型制造业上,造船之类的。可能韩国的国防拉动得比较好,台湾掣肘于禁运,依赖购买已经上瘾,自己没什么国防项目,这些大制造在产业低潮没国防需要,很难活下来的,又没有上面军转民的高精技术转移和产业工人的培养。另外台湾一些优秀人才可能被大陆吸收了,为中华经济也做了贡献。韩国人讲朝鲜语,就不行嘛。比如搞个互联网企业,在上海北京深圳都可以搞,人才和市场都比在台北搞有优势,可能这方面的台湾高精人才就去大陆创业或者入伙了。

  • 说到法律金融还真挺有意思。这种上层建筑必然是依赖于各个国家独特的经济基础,乃至社会文化历史 说到法律金融还真挺有意思。这种上层建筑必然是依赖于各个国家独特的经济基础,乃至社会文化历史这种大架构。现在国内这些都是国外既有成果直接拿过来用,这闹出来的结果也真是可想而知了。发现以前政治课本真写了不少金科玉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几个字是字字珠玑。

    浅白点说经济发展模式决定法律金融走向模式。***老人家和马政经一直发挥影响力。

感觉香港和台湾越来越差 原来和新加坡韩国差不多 现在感觉差距在拉大

  • 其实现在国内除了港澳办和台办,已经没人关心台湾香港的事情,经济上更不关心,因为对我们影响基本可以不计了。

    现在谁还在乎他们干什么。至少我认识的人没人再把这玩意当个可以讨论的话题。

  • 金融业我不懂,但是我想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金融水平应该很高的,而且记得忙总说过 金融业我不懂,但是我想作为世界主要金融中心之一的香港,金融水平应该很高的,而且记得忙总说过金融业是高端服务业的核心。

    我跟香港金融业合作过,他们优势三个:一个是有一个全球客户网络,可以全球配置资源;二是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风险控制经验数据积累;三是玩弄法律漏洞比较熟悉。

    我们的确还需要跟他们学习,不过可以把人才挖过来,目前去上海的香港金融业高手很多。

    人才与香港是两回事情。

  • 香港的高端服务业,金融业不能为我所用,会不会很可惜? 香港的高端服务业,金融业不能为我所用,会不会很可惜?

    金融业其实就是一个环境,环境是可以迁移的,目前正在向上海迁移。金融业与制造业是根本不同的,制造业迁移成本巨大,甚至无法迁移。

  • 感觉韩国和新加坡的国家扶持政策(似乎像林毅夫说的那套选择比较优势有利的产业进行宏观政策倾斜)都有成效,明显地有收获,近的比如韩国的90年***始的文化产业,远的比如新加坡的电子和医药高科技产业。
    香港是非常相信自由市场,没有政府政策的,它的经济相对变糟了是自然进程,是原来享受的垄断红利失去后的自然结果,说起来没什么可以埋怨的。真的要怪,可能只能说70年代香港应该也大力投资些资本密集型的高科技。但是那时候做个中转站数钱数到手软,真的也是没有动力去做高科技(在那时候赚钱少成本高风险高)。
    另外说个公道话,香港的经济不算差,一直在健康增长。虽然工资不怎么涨,房价也高,但是金融危机后一直保持了高就业率,比起欧洲发达国家,那是很了不起了。当然人心不足,就这点成就想让本地香港人感恩戴德,那确实还不够。
    台湾的经济不算糟。比起韩国差了一点,但是看看其他国家。向上比比日本,向下比比泰国越南,台湾的经济比起他们都算是优秀的。我粗略感觉台湾吃亏在大型制造业上,造船之类的。可能韩国的国防拉动得比较好,台湾掣肘于禁运,依赖购买已经上瘾,自己没什么国防项目,这些大制造在产业低潮没国防需要,很难活下来的,又没有上面军转民的高精技术转移和产业工人的培养。另外台湾一些优秀人才可能被大陆吸收了,为中华经济也做了贡献。韩国人讲朝鲜语,就不行嘛。比如搞个互联网企业,在上海北京深圳都可以搞,人才和市场都比在台北搞有优势,可能这方面的台湾高精人才就去大陆创业或者入伙了。

  • 说到法律金融还真挺有意思。这种上层建筑必然是依赖于各个国家独特的经济基础,乃至社会文化历史 说到法律金融还真挺有意思。这种上层建筑必然是依赖于各个国家独特的经济基础,乃至社会文化历史这种大架构。现在国内这些都是国外既有成果直接拿过来用,这闹出来的结果也真是可想而知了。发现以前政治课本真写了不少金科玉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几个字是字字珠玑。

    浅白点说经济发展模式决定法律金融走向模式。***老人家和马政经一直发挥影响力。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