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生产工具的改良工具引发了社会的巨变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主要考查你对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 我国最早使用铁农具的记载:
    我国铁农具的最早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战国之际,又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用来制造韧性铸铁农具,从而使铁农具得以广泛使用,这项发明比西方早2000多年。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1.以荒地、矿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的目的;开拓。

2.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供利用。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以少胜多的战役。383年,苻坚以八十多万兵力,欲灭东晋。东晋军队8万人与秦

军隔淝水对峙。东晋要秦军稍后退,便于晋军渡河与之决战。苻坚欲乘晋军渡河时击之,同意后退。谁料秦军中汉人

多,不愿为秦卖命,一退溃不成军。苻坚“草木皆兵”,秦军“风声鹤唳”。晋军乘机进攻,大败前秦。淝水之战结束了

前秦的统治,东晋在南方暂时稳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东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二、从420年到589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些朝代都在建康,历史上总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

A:北方人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

B:南北人民共同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许多良田

(1)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

(2)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

(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4)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5)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江南地区的开发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东汉末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以来的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2)表现: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3)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为广大中国人民所重视。下列节气或节日主要祭拜祖先或祭拜逝去的亲人的是(  

国外有史学家将世界近现代史划分为以下四个年代,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革命的年代:1789—1848】发生在1789—1848年间英国和法国的两次伟大革命,不仅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胜利。

材料二  【资本的年代:1848—1875】这是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年代,具体地说在19世纪60年代,工业化的进展使得财富和工业生产能力日渐成为国际争霸力量中的决定因素,于是出现了两个非欧洲的工业资本主义大国,美国(统一在北方的领导下)和日本(随着天皇的复位而有条不紊地着手于“现代化”)。

材料三  【帝国的年代:1875—1914】这个年代,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小企业转换到垄断主义大集团,富有革命性的电气工业和蒸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材料四  【极端的年代:1914—1991】从1914—1945年是大灾难时期,紧接着50—70年代初期是经济成长异常繁荣的黄金年代,而20世纪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分散解体、彷徨不定、危机重重的年代。

(1)材料一中的“两次伟大革命”分别指什么事件?它们有何共同作用?(3分)

(2)指出材料二这个年代里“国际争霸力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依据材料美国和日本能够成为“非欧洲和工业资本主义大国”分别得益于什么事件?(3分)

(3)材料三中的“这个年代”是指资本主义过渡到哪个历史阶段?而“电气工业和蒸汽”的竞争与哪一事件有关?(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给世界带来“大灾难”的战争?指出1991年“分散解体”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

(5)请你参照作者分年代的方式,及恰当的语句描绘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1分)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只有尊重历史,才会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将共同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包括安排两国领导人相互出席对方举办的相关庆祝和纪念活动。”

材料二  “……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摘自李克强总理在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时的讲话

虽然在二战中,德日两国同为发动战争的法西斯国家,但在战后反省侵略、与受害国和解方面,两国所获得的评价却截然不同。德国勇于对过去的侵略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和切割,得以获得受害国的宽容,在地区和国际舞台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是给日本作出的最好榜样。……战后70年,日本与地区邻国的关系始终磕磕绊绊,致使东亚地区矛盾不断,关系紧张,其关键原因在于日本没有深刻反省历史,不愿彻底清算过去的侵略和殖民罪行。

——摘编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新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和俄罗斯作为当年二战中亚洲和欧洲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请你各举一个战例。(2分)

(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结合所学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5分)

(3)根据材料三对比德日两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

材料一  (见图)

材料二  195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自1955年开始我国粮食部首次发行全粮票(见下图),国家与地方对粮食及粮食制品定人定量,计划供应。90年代初,使用了近40年的粮票终于结束了它的特殊使命和流通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年至1952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而导致1952年至1960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又是什么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在那个时期要用粮票才能买东西?在90年代初粮票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背景是什么?(4分)

(3)材料三中我国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逐年增长说明了什么?谈谈这种现象的产生给我们的启示。(3分)

当今互联网技术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像“喜欢”叫做“稀饭”、“哥哥”简称“GG”、“我”叫做“偶”。下面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B.网络语言形象风趣,别具特色

C.该观点对网络持完全否定态度

D.我们应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A.战争..”主要考查你对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 我国最早使用铁农具的记载:
    我国铁农具的最早使用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战国之际,又创造了铸铁柔化处理技术,用来制造韧性铸铁农具,从而使铁农具得以广泛使用,这项发明比西方早2000多年。

以上内容为魔方格学习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