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冀东军区负责人西安大区的负责人怎么联系

6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冀西游击队北上先遣队战士,班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清苑县大队战士,班长,小队长,手***队队长,中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79团营长,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24团 营长,华北军区第2兵团2纵队6旅18团副团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67军200师600团副团长。建国后,任志愿军第67军200师600团团长,南京军事学院学员,陆军第67军第200师副师长,济南军区青岛工区主任,第二工区主任,济南军区军政干校第1大队大队长。按副军职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省束鹿县(今辛集市)小染庄村人。1938年9月加入中国***。同年10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北上先遣支队3团连指导员,第8支队22团营教导员,1941年1月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直工科科长,1942年6月任冀中军区特务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79团政委,冀中军区独立8旅24团政委,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第20兵团第67军200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67军199师政委。1951年6月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199师政委、第200师政委。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54年9月回国后,历任陆军第67军政治部副主任,第67军副政委,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陆军第31军副政委, 福州军区炮兵政委,1971年7月任福建省军区第二政委,1975年6月至1983年任云南省军区政委。毕业于解放军政治学院。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7年4月3日在云南昆明逝世,享年86岁。
满族。辽宁开原县大寨子村人,1936年毕业与黄埔军校第十期炮兵科,在东北军西安军官训练团学习,结业后任东北军炮兵第6旅排长。1938年1月在高崇民的支持下,带着周恩来的亲笔推荐信,投奔延安参加八路军,1938年9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大队军事教员, 1939年任抗大行政干部政治队队长兼军事主任教员,东北干部队指导员。1941年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参谋、科长。1943年任冀中军区干部教导团副团长兼训练处长。1943年冀中军区与晋察冀军区合并,干部教导团改称抗大2分校陆军中学2大队,任大队长。1944年任晋察冀军区干部教导总队总队长。1944年恢复冀中军区,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科长、联络科科长,1944年12月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干部训练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晋察冀军区炮兵团团长,1947年5月,任华北军区炮兵旅旅长(下辖3个炮兵团),1948年任华北军区炮兵第2旅旅长、华北军区司令部炮兵主任,华北军区炮兵第4师师长,1949年任华北军区特种兵部队(辖机动炮团、战车团、高射炮团)司令员。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1950年12月任军委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1952年到朝鲜观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炮兵指挥所司令员、志愿军炮兵司令员,同时还兼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员。1953年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54年回国后,任南京军事学院炮兵系主任。1956年参与筹办炮兵学院,1957年7月任军委炮兵学院副院长,1960年任军委炮兵学院院长。1962年9月入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1963年毕业。1964年参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效应实验。“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迫害,隔离审查。1970年到炮兵干校监督劳动。1971年12月被“解放”。 1975年8月至1982年8月任军委炮兵副司令员,其间1977年担任炮兵教育训练领导小组组长。1982年军委炮兵改编为总参炮兵部,任炮兵善后工作小组副组长。1984年任军委编制体制咨询小组副组长。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6年12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河北文安县大龙华村人,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5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政治部编辑,干事,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政治部宣传干事,报社主编。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政治部宣传部报社主编,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1旅政治部宣传科副科长,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1军2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建国后,任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新疆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代理部长,新疆军区速成中学校长,新疆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乌鲁木齐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乌鲁木齐军区军政干校政治部主任,乌鲁木齐陆军学校政治部主任。1983年9月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7年2月15日在陕西西安逝世,享年75岁。
曾用名高桂岑,又名高智洁。辽宁省北镇县关三家子人。1934年任东北军第119师,东北军第691团军需官。1937年10月参加抗日自卫军,1938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人民自卫军经理处粮秣主任,河北游击军经理处处长,河北人民自卫军经理处粮秣主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供给部被服厂厂长,冀中军区供给部第二处处长,冀中军区被服厂厂长兼被服厂修械所所长,冀中军区后勤供给部副部长、部长,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分校高级指挥科学员,冀中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冀中军区后勤部部长。1943年7月至1945年9月到延安***中央党校二部学习。其间,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后勤部供给部部长,东北人民自治军后勤司令部供给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供给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供给学校校长,东北军区军需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军需学校第二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因病于1950年10月21日在湖北汉口逝世,享年40岁。
高明德(1915一 )
河北省霸县(今霸州市)郝青口村人,1937年11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10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第5路1大队战士,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1大队战士、班长、排长,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1团连指导员,独立第1旅政治部指导员,第120师兼晋西北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指导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独立第1旅政治部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2团营教导员,晋绥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1旅2团营教导员,西北野战兵团第1纵队独立第1旅2团营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1旅2团营长,第一野战军第1军2师4团营长,第1兵团1军2师4团营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1军政治部直工科科长,第1军后勤部政治处主任,第1军留守处主任,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部行政经济管理处处长,总参谋部防化兵仓库政委,总后勤部496仓库政委,总后勤部太原办事处业务部政委兼解放军181医院政委,河北省军区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高阳县人,1927年,在同口镇私立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任党支部书记。1931年,毕业回乡,积极发展党员,成立了村党支部,任书记。“七七”事变后,带领数十名青年参加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曾任人民自卫军第6团1营营长。1939年,任八路军第3纵队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政治部民运科科长。1940年,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武委会主任。1943年6月20日,去军区途中,被敌包围在安新县老河头村一家民房里,突围时不幸牺牲,年仅35岁。
河北雄县大龙华村人,1938年11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8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第4支队政治部干事,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政治部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独立第1旅政治部干事,独立第1旅司令部参谋,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独立第1旅司令部副科长,第一野战军第1军2师司令部科长。建国后,任第一野战军第1军司令部副处长,处长,南京总高级步校学员,教员,总参谋部军训部办公室主任,甘肃省军区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因病于1972年2月21日在甘肃省兰州市逝世,享年53岁。
高建民(1925一 )
河北霸县(今霸州市)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7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少年先锋队队员,新城县青救会儿童团团长,冀热察挺进军无线电训练班学员,冀热察挺进军电台报务员,晋察冀军区第11军分区司令部报务员,冀察军区司令部报务主任,电台分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司令部电台分队长,第19兵团司令部电台副总台长,兵团司令部通信处参谋。建国后,任第1野战军第19兵团电台副总台长,司令部通信处参谋,1951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3军189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第63军司令部通信兵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核武器试验基地司令部通信处处长,国防科委第2局处长,副局长,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司令部作战试验部副部长,部长,核武器试验基地副司令员。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原名高德玉。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邹家冲(原湖北省黄安县紫云区)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4军12师医院看护员、看护班长,红9军医院军医。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和红军西路军艰苦征战。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第四后方医院军医助理,1938年入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学习三年,后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直属卫生处卫生主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卫生处卫生主任、卫生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行署卫生局医政科科长,鄂豫军区第2军分区卫生处处长,鄂豫军区卫生部副部长,湖北军区黄岗军分区卫生处处长。建国后,任湖北省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副处长、后勤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卫生处副处长,湖北省军区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3月晋升为大校军衔。因病于1978年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65岁。
河北深县(今深州市)人。1939年8月参加深县抗日游击队,1940年5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2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警备旅2团侦察连侦察员、通信员,晋绥军区山西省静乐县2支队班长,合作社主任。吕梁军区第11团收发员,通信参谋,第359旅719团见习参谋(曾在晋绥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49年任第一野战军2军5师15团司令部参谋、作战股股长。1952年任新疆军区第5师15团司令部副参谋长。1953年任南疆军区司令部军训科科长。1956年任陆军团长。1958年在军事学院预科系、基本系学习。1961年任陆军团长。1964年任陆军副师长。1969年任陆军师长,北疆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78年在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1979年任南疆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87年4月-1992年5月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八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1960年晋升少校军衔,1964年晋升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勋章。1998年9月离职休息。因病于2012年10月3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逝世,享年89岁。
河北省饶阳县人。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1月加入中国***。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部电台副区队长、华北军区通信学校训练处副处长等职。建国后,曾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作战使用研究处副处长、计划处处长,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计划司副司长、第701研究所党的核心小组组长、第12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068基地主任(湖南航天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等职。1985年2月离职休养。2009年9月享受副部长级医疗待遇。曾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因病于1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河北高阳县人。1938年在冀中军区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宣传员,连指导员、政治干事,团政治处特派员,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团政治处主任,华北军区第19兵团63军189师566团政委。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空军团政委。回国后,历任空军第3航空学校政治部主任、校政委,空军第10军政委,***山西省委委员,军委空军政治部副主任,武汉军区空军副政委、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空军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10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河北安平县河槽村人。1939年2月参加八路军,同年5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清苑县游击队战士,清苑县游击大队分队指导员、八路军第120师教导营学员,清苑县游击大队中队教导员,冀中军区第4游击总队连指导员,政治部教育干事,抗日军政大学冀中第3团政治队学员,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指导员,第1团连指导员,冀鲁豫军区第6军分区第32团连指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辽西军区沈阳保安1旅3团营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19师57团营教导员,第四野战军44军130师390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建国后,任第44军130师390团副政委、政委、政委兼***海丰县委第一书记,***中山县委第一书记兼公安第29团政委,解放军第4坦克学校政治部主任,装甲兵学院高等速成班学员,第4坦克兵学校副政委,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坦克第12师政委,兰州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步兵学校副政委,1980年4月任政委,西安陆军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1981年1月任西安陆军学校政委。1983年10月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1997年逝世。
原名钱荫麟。生于河北省通县(今北京通州区),籍贯浙江省杭州市。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组织“反日会”并被推选为执行委员,带领同学查封商店,抵制日货。1935年9月进北平中法大学经济系学习,参加“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被推为校学生会主席,领导组织罢课、示威游行等抗日活动,发起组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活动。1936年1月任北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队部第十一区队部区队长、代理副总队长。1937年10月参加察绥游击军。11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察绥游击军第1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代理政治部副部长。1939年1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区党委委员、军政委员会委员。8月被选为***七大代表。1940年6月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0年6月至1942年1月在延安八路军军政学院学习。1942年2月至1945年8月在***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赴东北工作。1945年 10月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秘书。1946年11月协助创建东北铁路总局,同月至1949年历任东北铁路总局秘书主任、东北铁路总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东北铁路总局车务部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至1955年11月任政务院铁道部计划局局长。1955年12月任铁道部部长助理。1957年12月至1959年12月任唐山铁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59年12月至1960年12月任北京铁道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60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国务院铁道部副部长、部党组成员。“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 1980年铁道部党组为其公开平反,恢复名誉。1982年12月离职休息。因病于1997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河北青县钱海庄村人。1938年11月参加津南抗日自卫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津南自卫军1团战士,班长,排长,连党支部书记,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9团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八路军第1游击支队3大队连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独立2旅719团副营长、东北民主联军独立1师3团营长、第10纵队28师84团营长,第四野战军47军139师417团营长。建国后,任第47军139师417团参谋长,志愿军第47军139师417团副团长。第140师418团团长。回国后,任陆军第47军140师参谋长,副师长,1960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任第139师师长,第47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军长,1980年12月任陆军第21军军长,1982年12月任兰州军区参谋长,1984年3月至1985年6月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4年3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1年11月20日在陕西西安逝世,享年68岁。
河北清苑县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兼警备旅司令部参谋,“五一”大扫荡中,1942年6月率第31地区队一个排,来到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束(鹿)冀县,恢复县大队武装,任大队长,同年7月任冀中军区第44地区队参谋长。在极端残酷的环境中坚持战斗打击敌人。1943年7月对敌作战英勇牺牲,年仅24岁。
原名贾瑞臻。河北省大城县郝家屯村人,1937年9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11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省大城县民族革命战争占地总总动员委员会宣传员、河北游击军第1师1旅总务科科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独立第1旅总务科科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政治部总务科科长、第7分校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吕梁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兼经建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后勤部成都办事处政委、西南军区后勤学校副政委、西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代部长、总后勤部军需部计划处处长、总后勤部第二物资计划部副部长、国防科委后勤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6年晋升为大校军衔。因病于1973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5岁。
曾用名贾振声。山东乐陵县(今河北盐山县)荣庄村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秋参加农民训练班,任区农民协会干事长、区农会干事、文书。1932年1月加入中国***,长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区党委书记。1932年7月至11月任***乐陵县工作委员会书记。同年11月至1933年3月任***乐陵县委书记。1935年8月起任***乐陵中心县委书记。同年秋至1937年春任***津南特委特派员,负责恢复河北盐山县委和乐陵等地党的工作,办过《津南真报》,宣传红军胜利的消息。后任***津南特委宣传委员,***北方局交通科交通员。1937年6月到达延安,任***中央组织部文书科干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央党校学员,***中央组织部地方科干事,陈云同志机要秘书。1945年4月至6月作为山东代表团成员出席***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月任张家口铁路局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副书记,***冀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冀中区党校副校长。1947年到河间县参加土改,任***河间县委书记。1948年5月调任***中央华北局党校二部主任。同年12月任***中央组织部秘书处处长。建国后,1950年秋任国务院人事部办公厅主任、机关党委书记,后任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总局副局长、城市建设部部长助理。1959年3月至1963年1月任天津大学党委书记。1963年1月至1966年5月任***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77年10月平反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980 年10月担任北京师范大学顾问。1989年4月离休。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七大正式代表。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因病于1993年5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河北无极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参加“129”学生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参加组织抗日义勇军第5支队,曾任冀中人民自卫军第5军教导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22团政治处主任,冀中军区政治部科长,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武工队队长,晋绥军区第3军分区17团政治处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在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17团政治处主任,晋绥野战军第3纵队独立第3旅9团政委,第一野战军第3军8旅24团政委。建国后,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海军工作。1964年转业到国务院粮食部、国务院商业部工作,任湘黔、枝柳铁路会战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商业部派出),国务院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干部学校校长、党委书记。1982年离职休息。副部长级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大校军衔。因病于1988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23团1营营长、第23团参谋长、1941年2月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24团团长、第9军分区参谋长、军分区副司令员、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冀中(杨成武)纵队12旅旅长、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副司令员,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副旅长,华北军区军政大学校务部部长。建国后,任华北陆军军官学校校务部部长,华北军区第2高级步兵学校校务部部长,解放军第6高级步校校务部部长,军委通信兵学院院务部部长,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1964年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5年7月1日在陕西西安逝世,享年101岁。
曾用名贾富政。四川渠县人。1933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l0月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1师战士、副班长、独立第3师班长。参加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70团副排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副营长、冀中军区警卫营长、科长。参加了五一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绥化军分区后勤部部长、骑兵师供给部部长,北线第4分部供给部部长。参加了辽沈、平津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野战军第21兵团经建处处长、湖南省军区直供处处长、政治干校校务处处长、广州军区后勤部第447仓库主任、湖南省军区营建委员会财务处处长、营建处处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55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1年5月20日在广东广州逝世,享年79岁。
河北安新县小阳村人。1937年9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8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保东特委领导下,负责组建安新县抗日人民政府和县、乡、村抗日自卫队,任河北游击军第6团团长,1938年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0支队兼第4军分区独立涤团团长、独立第1团团长,第29大队大队长,第24团团长,1940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1年起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第34地区队区队长,1942年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24团副团长,第9军分区敌后武工队队长兼政委,1942年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参谋长,第38团团长,1945年2月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74团团长。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一等“五一奖章”。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1949年任津南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1950年任河北军区沧州军分区司令员,1952年6月任河北军区参谋长。1954年9月任河北省兵役局局长。1958年8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北京市国防体育协会第一副主任和北京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955年9月授予大校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后恢复工作,仍任北京市体委副主任、顾问。因病于1996年1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贾衡己(1922一 )
曾用名肖甲。河北安新县同口村人,1937年9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8月加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大队政治处宣传员,第5军分区供给部文书,财务科科员,留守处股长,冀中军区教导团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陆军中学学员,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司令部军务股参谋,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教科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6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68军202师605团参谋长,副团长。建国后,任军事学院高级系学员,装甲机械化军队教研室主任教员,陆军第14军40师副师长,高等军事学院战术教研室主任教员,教学组长,陆军第68军参谋长,陆军第39军副军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9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柴景田(1923一 )
河北献县礼村人,193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41年8月加入中国***。1946年12月转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区献县小学教员,中心小学校长,区公所秘书,区长,献县政府财政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4旅供给处会计股股长,华北军区第19兵团第65军193师供给处会计股股长。建国后,任第一野战军第65军193师后勤处副政委,政委,志愿军第65军193师后勤处政委,后勤处处长,陆军第65军193师后勤副师长,师后勤部部长,第65军后勤部副部长,部长。副军级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原名耿立长。河北深县(今深州市)大染庄村人,1941年3月加入中国***,1946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合大学学员,冀中区深(县)束(鹿)县第七区农会组织委员,第七区民政助理员,深束县合作社调剂部部长,深束县第七区区长兼区小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11军分区新兵营副营长,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4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干事,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兵团第4纵队12旅政治部民运科副科长,华北军区、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64军192师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建国后,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4军192师后勤部副政委,荣获出现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任陆军第64军192师后勤部政委,第64军军事法院副院长、院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保卫部副部长、班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3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束鹿县(今辛集市)小章村人,1938年2月参加人民自卫军,1939年10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人民自卫军经理处文书,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供给部科员、供给员,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22团供给处供给主任、供给处副处长。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一等“五一奖章”。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11旅供给处处长,第3纵队供给部利生公司副经理,晋察冀边区冀中行署财政厅供给部部长,冀中军区第7纵队19旅供给处处长,华北军区第69军205师供给部部长,独立第205师供给部部长。建国后,1950年1月任华北军区后勤部检查处处长,1950年10月任京津卫戍司令部防空司令部供给部部长,1951年2月任华北军区防空军后勤部部长,1953年8月任军委防空军后勤部副部长,1957年5月任国防部第5研究院第2分院物资保障部部长,院务部部长,1959年4月任国防部第5研究院赴苏联工作组组长,1965年1月集体转业到地方工作,任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部)第2研究院副院长。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空军大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87年12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7岁。
耿志刚(1919一 )
原名耿运增。河北深县(今深州市)北午村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10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深县战地动员委员会工作员,小学教员,晋察冀边区师资训练班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7大队学员,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防训班学员,警备第1旅司令部作训科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热辽纵队27旅71团参谋长,热东军区独立团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4师71团副团长,第四野战军45军135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建国后,任第45军135师404团团长,志愿军第54军135师参谋长,第135师副师长,陆军第54军参谋长,第54军副军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总参谋部装备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1年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饶阳县五公村人。1941年初担任村干部,1944年加入中国***。同年与其他三户农民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建国后,历任五公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社长,五公人民公社社长,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河北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和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51年,1979 年两次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是***第八届至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一至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病于1985年11月26日在河北石家庄逝世,享年75岁。
耿焕林(1924一 )
河北永清县吴家场村人,1938年4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42年2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战士,冀中回民干部学校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学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总务处文印员,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部文印员,抗日军政大学1大队学员,1大队政治处书记,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第26团政治处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察纵队7旅20团政治处干事,第2纵队5旅14团营副教导员,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2纵队5旅教导队教导员,华北军区第20兵团67军199师炮兵营教导员。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第67军199师595团政治处工作,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7军199师595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陆军第67军199师595团政委,第199师政治部副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冀南军区资金不足做班主任、副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3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原名李震。河北深县(今深州市)孤城村人,1942年10月加入中国***,1946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区深县村青救会主任,民兵队指导员,***冀中区党委办公厅文印员、文印股股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大学员,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参谋训练队学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队列科见习参谋,参谋,晋察冀军区第2兵团司令部队列科参谋,华北军区、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司令部参谋。建国后,任志愿军第119兵团司令部参谋,公安部队干部部任免处助理员,总参谋部警备部干部部任免处助理员,公安部第4局警务处副科长,公安部队司令部军务处副科长,公安部队司令部军务部兵员科科长,军务部副部长,第二炮兵司令部情报处副处长,处长,第二炮兵55基地参谋长。1983年6月离职休养。1955年9月被授予大尉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少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7年7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山东荣城县人。1933年就读于河北北平高中,1935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加入中国***。1936年春因组织爱国学生运动被当局开除学籍。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负伤被俘,被日军绑到河北安国县大五女村据点后,大骂敌人五天五夜,于1942年6月9日绝食而死。死后,日军用马刀砍下了袁心纯的头示众,而冀中的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在深夜偷出他的头颅与尸体合葬。年仅29岁。
河北省保定市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2军分区卫生部军医、医务科科长,冀中军区卫生部手术队军医,冀中军区野战医院医务科科长,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卫生处手术主任,冀鲁豫军区南进支队后勤处长兼卫生股股长,冀鲁豫军区第4军分区野战医院院长,冀南军区卫生部保健科科长兼接管医院副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独立第1旅卫生处处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31旅卫生处处长,第二野战军第17军49师卫生处处长,第17军卫生部卫生主任。建国后,任第17军兼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卫生主任,贵州军区总医院院长,贵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医院院长,志愿军总医院院长,沈阳军区总医院第一副院长、院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部长,沈阳军区军医学校校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副军级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11月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袁岩波(1922一 )
曾用名袁振科。河北深泽县东袁庄村人,1938年4月参加人民自卫军,1939年12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人民自卫军修械所战士,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后勤部休械所战士,八路军第120师第5支队战士,第358旅715团战士,第715团司令部测绘员,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参谋训练队学员,第7分校司令部队列科干事。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吕梁军区司令部作战科参谋,第7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10军分区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第7支队10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7军19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建国后,任第7军19师55团团长,铁道兵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处长,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兼施工处处长,铁道兵师政委,铁道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铁道兵第1指挥部副司令员,第3指挥部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袁钧哲(1925一 )
河北省安新县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独立第2团2营卫生员,冀中军区卫生部后方医院看护员,一所看护班长,1939年入冀中军区卫生训练队学习半年,后任冀中军区后方医院一所看护长,1943年入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学习三年。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东军区第15军分区卫生处军医,冀东军区独立第10旅卫生处休养所所长,独立第10旅卫生处医务主任。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卫生部保健科副科长,第四野战军第46军卫生部保健科副科长。建国后,任第46军卫生部保健科科长。第46军137师卫生处卫生主任、处长,第46军直属后勤处长,沈阳军区85疗养院院长,旅大警备区后勤部司令部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为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蠡县东莲子口乡齐家营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10月加入中国***。曾任***冀中区蠡县县委联络部部长。1942年后在北平从事党的秘密工作。建国后,历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人事处干部科科长,北京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北京市第二商业局局长,***北京市委财贸部副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因病于1983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袁景樨(1919一 )
河北河间县城内人,1938年3月参加河北游击军,同年12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河北游击军司令部***班班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第30大队排长,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33团副连长,第9军分区司令部连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上高科学员,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3大队区队长、副队长,抗日军政大学第7分校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步兵学校队长,西北军政大学副大队长、大队长。建国后,任西南军区空军预科纵队大队长,西南军区空军预科学校校务处处长,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参谋长、副部长、代理部长、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2年晋升空军中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党建中(1923一 )
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东岗村人,1937年参加抗日义勇军,1941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定(县)唐(县)义勇军游击队宣传员,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部冲锋剧社社员,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参谋训练队学员,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教育科参谋,冀中军区练兵团训练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24团参谋长,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7旅51团参谋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68军203师607团参谋长。建国后,任第68军202师605团参谋长,志愿军第68军202师605团参谋长。总参谋部作战部第1处参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办公厅参谋,总参谋部作战部第1处参谋,第4处副处长,作战部第1处处长,总参谋部测绘局副局长,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9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深县人,1937年11月参加人民自卫军,1938年8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人民自卫军宣传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连指导员、青年干事、县大队副政委,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75团政治处主任。荣获冀中军区颁发一等“五一奖章”。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北野战军第4纵队团政治处主任、副政委。建国后, 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5军第193师第577团政委、第193师政治部副主任,荣立一等功,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回国后,任陆军第65军第193师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政治工作经验总结编委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6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37岁。
原名徐连晨。河北灵寿县慈峪镇村人,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7年11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学员,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10团连指导员,第1军分区警卫连指导员、连长,第1`军分区特务连连长,1944年9月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44地区队队长。1945年8月任任冀中军区第32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野战军冀中(杨成武)纵队13旅32团团长,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8旅23团团长,华北军区第3纵队8旅23团团长,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第19兵团63军187师副师长,兼63军教导团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20兵团63军187师副师长兼参谋长、第187师师长,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187师师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各一枚)。回国后,继续任陆军第63军187师师长。1954年至1957年在苏联高等军事学院学习。1957年至1962年任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第一副主任、战略教研室教员、训练部副部长。1962年至1969年任陆军63军副军长兼军参谋长。1969年至1970年任陆军第63军军长。1970年12月任北京军区参谋长。1967年11月至1977年7月任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委书记。1980年11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助理。1982年12月至1992年10月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是***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199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5年11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原名许景荣,曾用名张金彪。江西石城县小松蜀口村人, 1927年9月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12月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通信员、侦察员、班长、排长、石城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中央红军补充师直属队特派员、特派干事、参谋。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抗敌决死队政治教官,孟县公安局长,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特派员、代理保卫科长、科长、团政委,1943年夏在河北唐县鳌鱼山与日军遭遇,所部伤亡殆尽,其余壮烈跳崖,徐颖跳崖负重伤被救,护送到延安救治。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陆军医院政委,华北军区第4后方医院政委,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机动炮兵团政委。建国后,任华北军区防空军教导团政委,华北军区防空军后勤部政委,1955年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毕业后任总后勤部政治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1959年任总后勤部司令部行政经济管理局政委。1964年离职休息。正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0年6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河北博野县解营乡人。1938年3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7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教员、连长、冀中军区警备旅第2团营长,1943年任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第31区队区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副团长、团长,晋察冀军区第1纵队(北岳纵队)第3旅参谋长,华北军区第20兵团第66军198师参谋长。建国后,1950年10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6军198师参谋长,198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陆军第66军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外军部研究员,1965年任内蒙古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内蒙古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步兵学校副校长,1981年4月任内蒙古军区顾问。按正军级待遇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16年11月16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逝世,享年100岁。
河北安次县东沽港村人,1937年8月组织并参加抗日自卫军,1938年12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长,华北民主抗日联军第27支队4大队大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5支队2大队大队长,1939年4月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第5团团长,第4团团长,1940年任第120师358旅8团副团长,同年7月任第358旅第7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任晋绥野战军第358旅8团团长,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714团团长,1949年2月任第一野战军1军1师1团团长。建国后,任第1野战军第1军1师副师长,1953年1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 1军第1师副师长,第7师师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8年4月回国后,任第54军135师师长,1961年8月年任陕西军区参谋长,1964年9月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1965年11月任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1981年6月任陕西省军区顾问。正军职离休干部。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2年6月27日在河北省廊坊市逝世,享年91岁。
原名徐瑞恩。河北滦县人。1936年6月加入中国***。北洋工学院肄业。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1月任井陉县抗日政府县长,同年12月任平山县抗日政府县长,1938年12月任冀西第三专署(1940年5月改称晋察冀第五专署)专员,1940年6月任冀中行署副主任,1942年12月任冀鲁豫边区行署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2月任冀鲁豫行署主任,1948年1月任***晋冀鲁豫中央局财经办事处工矿处处长、党委书记,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工业厅厅长,1948年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企业部副部长,1949年7月任开滦煤矿总军代表。建国后,1952年10月任唐山市委副书记兼开滦煤矿党委书记,1952年12月调燃料工业部,1954年11月任燃料工业部副部长,1955年8月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1964年8月任农业机械部(八机部)副部长、党组成员,1970年7月至1975年6月任郑州铁路局党委书记、革命委员会主任。后任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是***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因病于2013年10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徐光宗(1924一 )
曾用名徐长署。河北蠡县南绪口村人。1938年9月在参加河北游击军。1941年11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中河北游击军战士,八路军第120师特务团战士,第359旅717团战士,第359旅卫生部卫生员、医训队学员,第359旅参谋训练队学员,第359旅司令部参谋,八路军第1游击支队司令部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第2支队第359旅719团参谋处参谋,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第2支队第359旅9团连指导员,西北野战军第2支队359旅9团政治处干事、营教导员,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2军5师15团营教导员。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第22兵团9军27师79团营教导员,第27师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青海省军区政治部干部科科长,兰州军区摩托大队政委,青海省军区西海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政委,海西自治州革命委员会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群工部班长,兰州军区政治部秘书长,青海省军区副政委,青海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雄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1983年至1996年任河北省文联主席、党组书记。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1938年在冀中参加抗日自卫军,同年加入中国***。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部除奸科干事,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31地区队除奸干事,宁晋县大队除奸干事。荣获冀中军区颁发的“五一”奖章。1945年起,做随军记者和军报编辑。1947年在解放区《冀中导报》发表短篇小说《周玉章》。1950年出版长篇小说《平原烈火》。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开除党籍、军籍,剥夺军衔,降职降薪,在苦闷和艰辛的劳改过程中,1958年创作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新时期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数明和莺花》、《望日莲》和中篇小说《冷暖灾星》。另有剧本拍摄成影片的共三部:《新兵马强》、《望日莲》、《乡亲们哪》。 2000年出版的个人回忆录《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原名徐德,曾用名徐兴智。河南省偃师县杨义沟村人。1938年6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同年9月加入中国***。1940年3月毕业后,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33团司令部参谋、军分区司令部作训股副股长,第9军分区第38地区队参谋长,冀中军区第37团参谋长。坚持了1942年的“五一”反扫荡。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冀中纵队第13旅37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司令部教育科长,第7旅19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第8旅24团团长,1949年2月任华北军区第19兵团第63军第188师第564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野战军第19兵团63军教导团团长,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9兵团63军188师副师长。荣获朝鲜政府授予的二级自由独立勋章,三级国旗勋章。1953年10 月参加抗法援越,任越南中国顾问团316师军事顾问组长。次年4月参加奠边府战役,歼敌16个营,被越南政府授予三级勋章。1955年由越南回国后第二次赴朝鲜参加授建工作,任志愿军第16军46师师长。1957年入高级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陆军第16军46师师长,陆军第50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抗美援越工程兵第5支队主任。1968年10月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司令员。1972年9月至1975年8月、1978年7月至1980年12月任成都军区司令部参谋长。1980年12月至1982年10月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6年10月21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2岁。
曾名徐传宗。安徽六安市郊望城岗乡十里铺村人。1930 年参加六安县苏区游击大队,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73师217团通信员,卫生员,看护长。参加了红25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延安卫生学校学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手术队军医,卫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医疗所所长,军分区卫生处处长等职。建国后,先后任河北省军区军校卫生处长、医院院长、第三军医大学医疗主任兼临床医院院长、第一军医大学临床管理部副部长、部长,1958年随第一军医大学转入地方,任长春医科大学副校长兼总院院长、白求恩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徐选和在革命战争中先后13 次负伤。1942年在冀中地区反击日军大扫荡战斗中,荣立一等功。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82 年12 月在吉林长春逝世,享年64岁。
河北博野县宋村人。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1946年3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冀中总队学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司令部作教科见习参谋,华北军区第6纵队16旅作战教育科见习参谋、参谋,第20兵团68军201师司令部作教科参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20兵团68军202师606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1951年6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202师606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训股股长、第202师司令部作战科副科长。1956年8月在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60年毕业,任军事学院合同教研室教员。1970年任解放军军政大学第2大队第5学员队政委兼教员,军事系第1教研室教员。1978年2月任解放军军事学院战略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曾到陆军第39军任司令部副参谋长、第39军副军长。1985年11月至1990年4月任国防大学教育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因病于1990年9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原名徐小僧。博野县南白沙人村人,1928年5月参加农民协会,6月在反“八厘公债”斗争中立场坚定,并加入中国***。同年8月任***博蠡县委委员,组织领导了砸盐店、打盐巡、反验契、反决租、分粮吃大户、砸县党部的斗争。1930年5月到安国南章村建立起南章党支部。他在组织本地农民参加“博蠡”暴动中被捕,在狱中他据理力争,严守机密,保护了党的组织和同志。在1932年的“高蠡暴动”中,徐荫朴负责组织博野西南区的队伍,带领40多名党、团员和群众到蠡县与红军大队会合,途中被包围,经过激战,率十几人突围,1934年冬,国民党政府悬赏500元大洋通缉徐荫朴。为此,党组织安排他到唐山煤矿工作。1937年徐荫朴回博野,先后任博野县农会委员、县委组织部长,1938年4月,奉命到晋察冀中央分局学习,后调任***安新县委组织部部长、徐水县委组织部长。1945年12月任晋察冀一地委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部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北岳区第五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易水地委常委、组织部长,***保定地委常委、组织部长。1952年后任河北省供销社副主任,***河北省委财贸部副部长。因病于1974年3月2日在河北石家庄逝世。
河北深县(今深州市)陈家口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1939年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深南县王家井区委书记、***深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1944年9月任***束(鹿)冀(县)县委代理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后任宁晋县抗日政府县长。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7月任***束鹿县委书记,1948年9月任***冀中区第十一地委民运部部长,1949年1月任冀中区第十一专员公署副专员,2月任专员。建国后,历任河北省衡水专区副专员、华北直属设计公司副经理、东北工业建筑设计院院长、国务院建筑工业部排水设计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因病于1977年8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岁。
河北饶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曾任***平泉县委书记、***承德县委书记,***冀中区第十四地委宣传部部长。建国后,历任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通县地委第一书记,通县军分区政委,***桂林地委第一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委宣传部部长,河北省副省长、河北省第五届政协副主席。是***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因病于1999年10月18日在河北石家庄逝世,享年85岁。
曾用名徐德超、徐一诚。湖南平江县嘉义镇谢江村(另说长田镇板塘村)人,1929年参加平江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6月随游击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8月转为中国***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红5军第3师第7团班长、排长,红3军团第5军第4师司令部通信科科长,第5军第4师10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4师第10团参谋长,1936年12月至1937年8月任第10团团长。抗战爆发后,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15师686团营长,1938年4月至12月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7大队大队长。同年12月任抗大第2分校训练部部长。1940年8月任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参谋长。1942年3月至1944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参谋长。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出席***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司令员。1947年7月任冀中军区独立第8旅旅长。同年12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第17旅旅长。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第6纵队第17旅旅长。1949年2月至5月任华北军区第20兵团第68军副军长。5月至9月任第20兵团第68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任第68军军长。1950年10月任华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1年任志愿军空军冲击指挥所司令员。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52年10月任中央军委国防工程建筑部副部长。1956年4月至1965年12月任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国防工程建筑部部长。1957年10月至1962年12月兼任军委工程兵参谋长。1961年2月至1965年8月兼任工程兵学院院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74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
河北蠡县贾町村人,1939年5月加入中国***,1940年6月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蠡县区小队指导员,县大队党支部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9分区73团营教导员,华北军区军政大学政治队指导员。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第19兵团军政干部学校第2大队政治处组织股股长,第19兵团军政干校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解放军第2政治干校政治部组织处处长,武汉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组织部副部长,武汉军区炮兵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59年晋升中校军衔,1963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陕西蓝田县人。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8年加入中国***。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延安扰日军政大学总校区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连长、武工队队长、指导员、副营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营教导员、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华北军区第19兵团63军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建国后,任第63军团政委。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3军团政委、师干部部部长。回国后,任陆军第63军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委,河南省军区开封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八一奖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1年逝世,享年72岁。
湖北黄冈县人。1934年入湖北武昌乡村师范,同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上海《时代画报》,《抗战画报》等发表漫画,并在《武汉日报》发表诗歌作品。1937年毕业后到黄冈县中心小学任教。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分校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39年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1941年加入中国***。1943年起至1947年在冀中抗日根据地工作,先后任《黎明报》编辑及社长、冀中军区政治部《前线报》社副社长、冀中军区文艺工作者协会常委等职。1948年以后,任《华北文艺》社编辑。建国后,历任《人民文学》小说组组长、《文艺报》执行编委、《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他还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主席团成员和书记处书记等职务。1946年开始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俺们***有办法〉。1950年发表童话〈小燕子万里飞行记〉,获1952年儿童文学一等奖。1984年发表著名长篇小说《大地》,获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首届人民文学奖。其他重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平原上》、《幸福》、《农村散记》等;中篇小说《女儿的信》;长篇小说《在田野上,前进!》;童话《小燕子万里飞行记》;散文集《黄山失魂记》、《风尘漫记》等。因病于1994年10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秦振明(1930一 )
原名秦宽心。河北清苑县罗家营村人,1946年8月加入中国***,同年12月参加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清(苑)高(阳)安(国)支队战士,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第81团政治处宣传员,冀中军区第7纵队20旅60团保管员,华北军区冀中军区第7纵队20旅60团连副指导员,华北军区独立205师614团连指导员。建国后,任华北军区防空军探照灯第411团营政治干事、特派员,华北军区防空军军事学校探照灯队指导员,空军高射炮师教导队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解放军政治学院学员,空军工程兵总队政委,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政委。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大尉军衔,荣获解放奬章。1963年晋升空军少校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1990年6月被授予胜利功勋荣誉章。
曾任冀中军区第65团政委,华北军区河北军区沧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国家建筑工程部政治部副主任。
栗树彬(1916一 )
河北任丘县人。1938年参加河北游击军。同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9月随第120师去晋绥。曾任八路第120师司令部副官处指导员、敌占区敌工站站长,是120师“战斗篮球队”队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西满分局办公室秘书,***海城县委副书记,哈尔滨市总工会组织部部长,东北总工会文教部部长、秘书长。建国后,任全国总工会体育部部长、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80年至1982年任国家体委副主任。1986年任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是中国登山协会第一任主席。
原名凌风,曾用名凌项强。原籍四川合江,生于北京。1934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院雕塑系,193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舞台美术系。1938年在武汉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美工师。同年赴延安途中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任团委、编导委员长。1940年后任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副社长、乡村艺术干部学校校长。创作的舞台剧剧本《哈娜蔻》,获晋察冀边区鲁迅文学奖。期间也曾任过武工队长,一边打仗消灭敌人,一边用文艺形式宣传群众。1943年返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延安任战地摄影队队长、西北电影工学队教学部长,***石家庄市委宣传部联络员、石家庄市电影、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1947年加入中国***。建国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是中国影协第二、四届理事。导演的影片《中华女儿》,于1950年获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李四光》获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骆驼祥子》于1983年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六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边城》于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加拿大第九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河北新城县陶家庄村人,1944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7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43地区队战士。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76团班长,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3纵队8旅24团班长,排长,连副指导员,连指导员,华北军区第19兵团63军188师564团连指导员。建国后,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3军188师563团营教导员,陆军第63军第188师炮兵团营长,炮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兼作训股股长,炮兵团副团长兼参谋长,炮兵团团长,第188师炮兵室主任,第188师参谋长,北京军区步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校务部部长,北京军区步兵学校副校长。1955年被授予大尉军衔。荣获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少校军衔,1964年晋升中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江西进贤县桥溪村人,初中毕业后,曾考入冯玉祥开办的汾阳军官学校,后任吉鸿昌抗日同盟军司令部参谋。因反蒋失败,1933年11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军区红军学校第4分校教员,主任教员,湘赣川黔军区红军学校第4分校教务主任,1934年10月任红2军团教导营副营长,营长,1935年7月任红军学校第6分校训练处处长,1936年任庆阳步兵学校队长兼教员。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军事教员,支队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军事教育科科长,训练部副部长,1943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平北支队参谋长,平北军分区参谋长,平西军分区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直属机动旅参谋长,1944年8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2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冀中(杨成武)纵队参谋长,1946年3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参谋长,1947年12月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副教育长,1949年1月任华北军政大学军教部部长,教育长,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建国后,1951年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部长,训练总监部科学条令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部副部长,1964年8月至1967年8月任广州军区参谋长。“文化大革命”中,陶汉章受林彪、“四人帮”迫害。身陷囹圄。1971年平反出狱,1973年12月任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1977年12月任军事学院副院长,1983年5月至1985年12月任军事学院顾问。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10年1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原名索武立波扎萨克,曾用名李波、李子丰。内蒙古商都县人,蒙古族,1924年考入冯玉祥部西北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毕业后到吉鸿昌部任班长,1926年任排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担任团支部书记,秘密从事团的宣传和组织工作。1929年由薄一波介绍加入中国***。同年10月按照党组织的意图配合京东十县的暴动,参与组织唐山兵变。兵变失败后潜至天津。在***天津市委领导下,保卫党的领导机关安全。1930年5月和1931年10月两次入狱。在狱中参加过绝食斗争。1936年在狱中参加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并于6月被任命为山西牺盟会工人委员会组织委员。1937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到山西参加抗日活动和工人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在太原参与组建工人武装自卫总队(下称工卫总队,后称山西新军工人武装自卫旅),1937年9月任总队长(团长)。1938年5月工卫总队扩编为纵队,同月至9月任工卫纵队第2总队总队长。12月调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工作。1939年6月后任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公安总局局长兼边区政府卫队总队长。1942年回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察冀代表团成员参加***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任绥蒙挺进支队司令员。1945年11月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交通处处长。1946年1月任军事调处执行部联络官,并担任大同执行小组的***首席代表, 9月至12月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1947年7月至1948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参谋长。1948年2月至1949年1月兼任冀中军区第7纵队参谋长。1948年5月至1949年8月任华北军区冀中军区参谋长。1949年8月至1950年10月任河北军区参谋长。1951年1月至1952年7月在南京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因成绩优秀和工作需要,被院长兼政治委员刘伯承提名提前毕业。1952年11月至1957年7月任陆军第66军参谋长。1953年4月至1957年3月兼任天津警备区参谋长。1954年7月任陆军第66军副军长。1961年5月至1972年1月任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1962年12月至1966年9月任北京军区直属队党委书记。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1972年1月8日含冤逝世,终年66岁。1979年中央军委给予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和骨灰安放仪式。
广西凤山县廣西鳳城鎮弄者村弄妹屯人。1929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为中国***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7军第3纵队宣传队员、第20师58团勤务兵,红3军团第5师13团通讯员,瑞金工农剧社学员,红3军团政治部宣传队员,红9军团380团连副指挥员,红9军团政治部青年科干事。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20师司令部通讯连指导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区游击干训队指导员,第120师独立2旅4团3营副教导员,120师政治部政训队学员,雁北分区骑兵营教导员。1943年调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上干部学习。毕业后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64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热辽纵队22旅64团政委,兼热河建赤支队政委,热辽军区独立团政委,警卫团政委。第四野战军14兵团卫生部政治部主任。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哈尔滨空军航校后勤部政委,江西南昌航空工厂军事总代表,四川省民航管理局局长,广西柳州第四航校校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商业厅副厅长,***广西省委财贸政治部主任,广西区商业局副局长和区财贸办公室副主任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76年6月8日在广西南宁逝世,享年62岁。
黑龙江依安县人,革命烈士。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察冀军区连长、营长、抗日军政大学第2分校冀中总队副总队长,1942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35团参谋长,1944年任第35团团长,1945年2月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参谋长,1947年7月任冀中军区独立第7旅参谋长,1947年12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16旅参谋长,1948年9月任华北军区第3兵团6纵队18旅副旅长,1949年1月任华北军区第20兵团第68军202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建国后,任第68军202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因病医治无效,于1950年11月22日在北京去世,享年38岁。
唐朴农 (1901一 ?)
原名唐士奎,曾用名觉民、田正义。河北安国县大五女村人。1919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22年春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3月,在郑州京汉铁路工会工作期间加入中国***,成为安国县第一个***员。翌年7月,奉命回安国发展党组织,经***保定地方委员会批准,大五女团支部6名团员集体转党,建立安国市第一个党支部,唐朴农任支部书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失去关系,1932年恢复关系,1933年在保定被捕叛变,供出了同志,出卖了组织,致使安国党的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唐朴农在国民党反省院写了叛党声明和反党文章。唐朴农出反省院后,参加领导抗日时隐瞒了叛党历史,经当地党组织恢复了党籍。抗日战争时期,组织安国县抗日救国会, 1937年11月任晋察冀抗日义勇军第8支队队长、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8支队兼第2军分区23大队大队长,冀中军区第22团团长。后经总政治部审查唐朴农的问题之后,1940年3月25日,总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做出决定,开除了唐朴农的党籍。开除唐朴农的决定,全文刊登在1940年4月25日出版的《***人》第六期上。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人民武装委员会主任。建国后,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地政处处长,天津市图书馆副馆长等职。
安徽庐江县沙溪乡泉东村人,革命烈士,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12月任红一方面军第二兵站医院院长,1935年2月任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红二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任八路军第120师359旅卫生部部长,1939年12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1942年任冀中军区后勤处处长,1943年7月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副部长,1944年10月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卫生部部长,冀中行署卫生局局长,1947年随刘邓大军南下,任晋察冀军区南下干部营政委,1948年2月率10多名南下干部到家乡开辟新区工作,兼任***安徽桐庐县委副书记。1948年5月在桐庐县砖桥杨家山遇敌,因寡不敌众而光荣牺牲。终年38岁。
河北清河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77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1野战军冀中(杨成武)纵队直属77团团长,冀中纵队第41团团长。建国后,任空军第1高级专科学校校长,广州军区空军参谋长。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空军大校军衔。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因参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被隔离审查。1980年7月被逮捕。1982年2月因“资敌罪”被解放军军事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剥夺其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2007年去世。
又名殷文明、殷家祯。河北省无极县南俱佑村人。1937年5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8月入西北青年短训班学习,11月入八路军第115师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38年1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6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党总支部书记,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27团政治处党总支部书记兼组织股股长,冀中军区政治部干事,冀中军区后方医院教导员,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18大队副政委,第7军分区教导大队政委。荣获五一反“扫荡”奖章。解放战争时期,任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教导大队政委,第9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81团政委,冀中军区第7纵队20旅60团政委,华北军区第69军206师团政委,华北军区独立第205师团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防空军第514团政委,南京军事学院学员,解放军政治学院教员、研究员,石家庄军政干部学校政治部副主任,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政治部副主任(副军职)。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6月晋升为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16年2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河北安国县小营村人,1920年入河北大学医学院学习,1927年毕业,留校任外科助教。1928年留学日本,1931年获日本东京庆应大学病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在河北省立医学院任病理学主任教授。1938年10月参加八路军。1942年7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11月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卫生训练队教务长兼冀中军区医院医务主任,冀中军区后方医院医务长,1939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1945年春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兼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晋察冀边区医药技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至1948年5月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部长兼白求恩医科大学校长,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1948年9月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兼卫生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卫生部部长兼第13军医学院院长,兼任政务院华北政务部文教组副组长,1953年至1954年任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卫生局局长,1954年9月任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校长,1958年9月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63年2月任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1966年3月至1974年12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因病于1974年12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4岁。
江西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革命,同年8月加入中国***,1932年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2军战士、班长、连指导员、红1军团政治部干事,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灵邱县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2月任冀热察挺进军第31团政治处主任,1941年任挺进军政治部组织部付部长,部长,1944年8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2旅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任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47年7月任冀中军区第8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1月任冀中军区津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8月任河北军区沧县军分区副政委,建国后,1950年任河北军区干部管理部副副部长,部长, 1957年9月任北京军区干部部副部长,1958年11月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干部部部长。1964年离职休息。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65年定为行政8级。(按副兵团级离休)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因病于2005年5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湖北省孝昌县人,原名聂敏,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月转入中国***。1929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1军1师、红4军12师司号员,营号目,警卫员,班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81团副营长,营长,营政治教导员,81团副团长,红31军第93师第274团团长,第279团政治委员,第271团政治委员。参加了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训练班学员,抗日军政大学第2大队主任教员兼2队队长。1940年4月至12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3大队支队长,冀中军区抗大第3团副团长。1941年8月至1943年6月任山东胶东抗日军政大学校长, 1943年6月至1945年5月任胶东军区第5旅1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1945年5月起任胶东军区中海军分区司令员,胶东军区第5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6师代师长,警备第5旅旅长,胶东军区第5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25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27军军长,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8月至1952年任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1952年起任中朝联合空军代司令员。1953年任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1955年4月任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1958年10月任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60年3月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62年3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1968年4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1966年至1975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被关押。1975年4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77年4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1977年8月至1982年9月任***中央军委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4月3日在南京逝世。是***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阜南县(今为市)聂老村彭庄村人。1926年春参加国民革命军,任第4军叶挺独立团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同年秋加入中国***。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11军25师73团排长、连长,随起义军南下作战。同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在总指挥部任参谋。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在***东江特委任教导营营长。后被派回安徽从事***秘密工作。1929年秋被***中央派到江西,先后任红军第4军军部参谋。1930年任红4军第12师35团副团长。1931年春任第11师33团团长,后调任第32团团长、第11师参谋长,红12军第35师参谋长。1932年任红4军参谋长。1933年调任红1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红5军团第13师参谋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红1军团1师参谋长,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陕甘支队司令部1科副科长、科长。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第1科科长,西方野战军(红一方面军主力)司令部参谋长兼第1科科长。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兼任4大队大队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1局局长,总参谋部部长,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1938年冬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参与组织领导了晋察冀边区1941年秋季反“扫荡”斗争。1942年春到延安入***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胜利后到东北,先后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兼哈尔滨卫戍司令员,辽吉军区司令员,辽北军区司令员。1949年初任第四野战军司令部副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军委工程兵副司令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曾用名原廷价,又名平林。山西河津县北方平村八甲巷东巷粽子铺人,省立太原第一中学毕业。1937年8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9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历任程子华通信员,山西战地动员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司令部作战科科员、侦察队队长、冀中军区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八路军第120师教导团队长,冀中军区第7军分区第45区队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冀中纵队司令部侦察科科长,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8旅24团副团长,华北军区第19兵团63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第63军189师参谋长。建国后,1951年2月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部作战处处长,志愿军总部作战处副处长、军事训练处处长。荣获朝鲜人民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国旗勋章。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司令部作战部部长、济南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校长,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等职。1955年被9月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因病于1993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十一画 阎 生(1921一 )
原名阎智泉。河北交河县(今泊头市)阎坞村人,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1939年3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教导大队学员,第1军分区政治部巡视团团员,教导大队文化干事,第21团连副指导员,指导员,冀中军区南进支队第16团营副教导员,连政委,政治处党总支书记,冀鲁豫军区南进支队第16团营教导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1旅2团营教导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人民自治军西满军区第10团政委,东北民主联军嫩江军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辽吉军区第3军分区7团政委,教导大队政委,东北军区辽北军区教导大队政委。建国后,任东北军区辽西军区干部管理部副部长,部长,东北军区干部管理部特种兵处处长,沈阳军区干部部副部长,旅大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军事学院政治部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上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6月晋升大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原名阎书景,笔名南丹,河北安新县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战斗在冀中平原,用手中的画笔鼓舞冀中军民。1944年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当研究生。建国后, 历任《河北画报》、《河北美术》副总编辑,中国美协河北分会副主席、河北省美术工作室副主任,现在河北画院从事绘画创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河北分会顾问,河北省文联委员,擅长绘画,作品有油画《永远跟着***前进》(获河北省美展甲等奖),以及版画《满门忠烈》等。
河北安新县同口镇人。1930年加入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任***任(丘)、高(阳)、安(新)中心县委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在家乡组织游击队,任游击队政治部主任。后历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抗日军政干校政委,冀中军区第8分区团政治部主任、政委,第8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冀中军区后勤部政委,冀中贸易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等职。1947年南下后,任江汉军分区襄南专区副专员、军分区副政委、地委组织部长、专员,沔阳专署、荆州专署专员、地委书记,武汉市委基本建设部副部长,湖北省委工业部副部长、宜都工业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宜昌地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副省长、省五七干校校长、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工交政治部主任、省革委会工交办公室主任、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席,省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等职。1980年12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66岁。
原名阎继儒。河北河间县(今河间市)阎家村人,1937年10月参加河北游击军,1938年7月加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河北游击军战士,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无线电训练班学员,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司令部机要科译电员,晋察冀军区无线电训练大队学员、高训班学员,冀中军区司令部直属电台见习员,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司令部报务员、电台分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司令部电台区队长、侦通股股长,冀中军区司令部通信科科长。建国后,任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通信科副科长,华北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科长、科长,华北军区工程指挥部通信工程科科长,北京军区通信第7团副团长、团长兼政委,总参谋部第一通信总站副政委、政委,总参谋部通信部后勤部副政委,解放军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晋升中校军衔,1964年晋升上校军衔。1988年7月被授予独立功勋荣誉章。
河北安次县(现廊坊市)大沈庄村人。1915年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专科学校。在旧政府中任职,因不满官府贪腐之风,愤而离职。1937年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队伍。1938年编入党领导的冀中人民抗日自卫军,任第9路38团团长。后任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兼第9团团长。1940年任冀中军区第10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后方留守处处长。1940年10月任晋察冀

1、负责所辖区域连锁药房及大型单体药房的终端销售;

2、完成公司的销售计划、销售任务;

3、负责终端客户的开发、维护,及时反馈并解决各类问题。

1、大专及以上学历,医学、药学、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

2、1年以上销售行业工作经验, 熟悉 OTC 渠道;

3、具有药品、保健品行业连锁药店操作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4、善于沟通,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能适应长期出差。

1、底薪+绩效工资+提成;

3、优秀者可享受带薪年假和带薪旅游。

4、优秀者根据其能力薪资面谈,待遇从优。

工作地点:冀东市场:天津、秦皇岛、承德、廊坊、沧州、唐山等共6地市

公司名称:西安康牌医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西安市碑林区碑林科技产业园1号楼5层(火炬路33号)

员工旅游交通补贴绩效奖金通讯补贴五险一金每年多次调薪全勤奖节日福利

警示:以招聘为名收取培训费用、提供培训贷款,或在录用过程中需支付体检、服装、押金等费用的,都属违法行为。一经发现,请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收藏 简历匹配度 申请该职位

  据大秦网报道:12月15日,2015陕西百强企业名单在西安公布,同时召开第六届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

  新发布的2015陕西百强企业,涉及我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服务业和消费品等多个行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三户企业依次占据2015陕西百强企业前三名。

  2015陕西100强企业排序名单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迈科金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省分行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华润万家生活超市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陕西省分公司

陕西石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陕商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粮农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

宝鸡市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银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外经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民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龙门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西安人人乐超市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市国美电器有限公司

中铁十局集团西北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华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大区

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经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苏宁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铜川照金电厂

上药科园信海陕西医药有限公司

陕西陕富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

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世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神木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宝鸡聚丰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西部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公司

陕西中兴林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的百强企业有三个特点:

  一是百强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突出。

  100户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5022亿元,资产总额达34424亿元,利润总额达1150亿元,纳税总额达1215亿,其中纳税总额占财政收入38.62%,可见百强企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是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和效益较好。

  服务业在百强企业中的数量上虽然比上年减少2户,但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了4.5%,在第二产业的利润总额出现了18.3%的负增长的情况下,第三产业出现了9.03%的增长。

  三是民营企业效益好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利润总额减少了12%,民营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长了4.7%;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是资产总额的1.69倍,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营业收入只有资产总额的38%,民营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受表彰的优秀企业家特点

  在强化管理、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提质增效、节能减排、企业文化、安全生产、职工队伍建设、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成效显著;在守法经营、诚信履约,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及构建和谐企业等方面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

  第六届陕西省优秀企业家名单

  (按姓名笔画排序)

  序号 姓名 所在单位及职务

  1 于文海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2 马建明 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 王凤英 西安曲江大明宫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4 王世斌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5 王永森 陕西天地地质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6 王连祥 榆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7 王振虎 咸阳博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8 毛亚社 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9 冯 弥 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10邢仲芳 陕西陕富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1刘培荣 蒲城清洁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12刘 斌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13许晓增 陕钢集团韩城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14孙胜武 铜川市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5杜会民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

  16李广兴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17李延军 陕西华秦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18李宏安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19李松财 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李继和 陕西明珠家居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1李强林 陕西陕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2杨升军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3杨照乾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4肖堂林 安康市硒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5吴群英 陕煤化集团神南矿业公司执行董事

  26何胜强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7但华喜 西安曲江大明宫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28宋玉琪 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29张立军 陕西安中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30张立岗 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31张民生 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2张宏涛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西安市分公司总经理

  33张满平 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34陈元国 陕西方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35陈仁峰 长安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6郎 量 国药控股陕西有限公司总经理

  37胡 弘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总裁

  38祝 健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39顾可伟 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铜川照金电厂厂长

  40高建成 陕西延长石油化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41常鹏举 西北机器有限公司董事长

  42章学良 陕西省安康市元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43章贵金 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44韩宝良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45鲁智峰 陕西杨凌鲁力集团董事长

  46曾旭棠 陕西生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47谢晓林 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48雍 芳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汉中市分公司总经理

  49熊绍祥 安康市长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50魏 超 西安航天发动机厂厂长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