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大师兄程郡:你的善良被套利了吗

  作者:投行大师兄,原名程郡,君之行创始人、CEO;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投资经验。

  在投资中,套利是指:当某种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在同一市场或不同市场)拥有两个价格时,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高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无风险收益的行为。其实,在生活中,套利的意思十分宽泛:一切可以用无风险的方式获利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套利”。

  能套利的人都是极其聪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稍微有点投资常识的人应该都听说过“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Eugene Fama)于1970年提出来的。

  尤金?法玛认为:如果一个市场非常有效,那么证券价格就会充分、及时而准确地反映全部相关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公开信息以及内部信息。这意味着靠打听消息来是不可能获取超常利润的。

  其实,早在尤金?法玛提出这个理论之前,一位名叫路易斯?巴舍利耶的法国数学家就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股票收益率进行分析,最后发现其波动的数学期望值总是为零。

  畅销书《漫步华尔街》的作者马尔基尔甚至激进地认为:大猩猩随便掷飞镖选股都会和精心选择的投资组合差不多。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第一个意思是:市场如此有效,获取超额收益如此不易,还有人能通过无风险的方式来套利,他该是有多聪明啊!

  当然,要想套利成功,光靠聪明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机会!套利的机会之所以存在,恰恰是因为:大部分时候,市场并不是那么有效。

  据我观察,套利的机会至少有三种。

  有效市场理论成立的前提是信息的获取非常容易。但现实中,信息往往都是不对称的。

  无处不在的中介机构,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钱的。一个小伙子骑着一辆小电动,带着你在一个小区转了一圈,帮你找到一间出租屋,你就得付他中介费。因为,只有他知道哪里有空房,而你并不知道,所以你心甘情愿地付了中介费。

  在金融圈,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

  据说,有个“大佬”推荐了个“

作者:程郡 来源:投行大师兄(ID:ouhangdashixiong) 直到今天,我都还清晰地记得 3年前的那一幕。 2015年5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在中关村的一家咖啡馆里,我的一个朋友小杨,一边抽着烟,一边淡淡地跟我说,他想在金融街富凯大厦买一层楼做办公室,和证...

  作者:投行大师兄,原名程郡,君之行创始人、CEO;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投资经验。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这些年总听人说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俩小情侣甜甜蜜蜜,吵吵闹闹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几年,到了恋爱纪念日时,他们双双发了个朋友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同窗数载的同学,曾经一起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到了毕业的时候,含着泪吃了顿散伙饭,趁着酒意还未消散,在微信群里鼓励彼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还有,一起创业的合伙人,摸爬滚打数年,历尽艰辛,终于迎来了公司上市的日子,在庆功宴上,他们热情相拥,动情地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就连dd,在18+1大召开这个庄严的时刻,勉励全国人民的话依然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这句话究竟有怎样的魔力?为什么人们总在不同场合一次次提起?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初心”一词最早出自日本禅者铃木俊隆所写的《禅者的初心》一书,在这里,“初心”是指“初学者的心”。

  铃木俊隆认为: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他认为,修行者第一次读《心经》)(即《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心经》的简称)时往往深受感动,但随着时间推移,虽然修行增加,但却很容易失去最初的那种感动。

  在我看来,对于普通人而言:

  初心就是婴儿刚刚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时的惊喜。是开始记事时对任何事情都表现出来的好奇。比如,每个人在孩童时代几乎都问过“星星为何眨眼睛啊?”“天上究竟有没有住着神仙啊?”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今,知道问题***的我们,好奇的东西早已不再是这些。

  初心就是情侣初次见面时的小鹿乱撞,热恋时的你侬我侬。但经历若干年的浪漫,琐碎,吵闹之后,很多人都纷纷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

  初心就是带着十八罗汉在那个出租屋里憧憬未来时的豪情万丈,是开始创业时燃烧的激情。经历了失败的痛苦以及走上人生高峰的喜悦之后,马云却说“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立了”,难道是“初心”已逝?

  初心就是1921年,毛zd、董必武、陈潭秋等12人代表全国50多名gcd员,在嘉兴的南湖的小船上共同许下的“实现gc主义”的愿望。随后他们出生入死,创立新中国。如今,时过境迁,人们是否还能体会当年那12位d代表是怎样的心情?

  所以,在我看来,初心就是最早接触一件事或一个人时最原始、最本能的状态。这个初心是充满好奇的,积极主动的,理想主义的,纯净无杂质的真心。

  二、为什么初心易忘?

  很显然,人们之所以总要提醒彼此“不忘初心”,是因为初心太容易忘记了。

  曾经海誓山盟的情侣,吵了几架之后就劳燕分飞了;曾经誓言要一起开创事业的兄弟,遇到几次困难,就各自天涯了;上周制定的野心勃勃的减肥计划、读书计划、早起计划,才过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还有,上个月关注“投行大师兄”时觉得挺有收获,学到了不少投资学知识,但没过几天就“审美疲劳”而不再打开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刺激适应(Sensory Adation)现象。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的外部刺激,最终都会被“适应”(无感)。

  这就意味着,美食、金钱、性爱等外部刺激都只能给你提供短暂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你就会对这些刺激无感。

  比如,有朋友就说,曾经寒窗苦读十余载,每天做梦都想考上北大。等到真正考上北大,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那种兴奋感只维持了几天就没有了。

  除此之外,中了大奖,升职加薪,第一次牵女孩的手等所带来的幸福感基本上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所以,让人感到绝望的一个事实是:“刺激适应”,“喜新厌旧”是人的一种本能。

  而让人更绝望的事实是:人不仅喜新厌旧,人的需求(欲望)还是不断升级,永无止境的。这并不是我的危言耸听,而是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的假设。

  前阵子,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研究行为经济的查德?塞勒,他喜欢研究人的反常现象,因批判经济学理性人假设而闻名。

  很多不明就里的人说,塞勒的理论颠覆了经济学的基石,因为经济学理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的。其实,经济学的基石并不是理性人假设,也不是人性自私的假设,而是资源“稀缺”这个基本事实。之所以会产生“稀缺”,一方面是因为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喜欢,另外一个就是因为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注:详见《经济学通识》)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当物质匮乏的时候,你想的是只要能吃饱穿暖就满意了;当你吃饱穿暖后,你开始追求吃的有花样,穿的有品位,住在一线城市,开着宝马香车等等。

  中国“三件套”的变迁就是最生动的案例:最早的三件套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后来是“冰箱、洗衣机、电视”,现在的三件套是什么?有人说是“房子、车子,存款”。其实,现在有价值的东西更多了,三件套已经没法概括了。

  对于我们做投资的人来说,这个“需求升级”有个更加专业的名词叫“消费升级”。每一轮消费升级,都会给一国经济带来新的增长动力,也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三、为什么要“不忘初心”

  既然“喜新厌旧”和“欲望无穷”是基本人性,为什么人们还总是呼唤“不忘初心”呢?

  这是因为,人类并不甘心成为欲望的奴隶,当感官需求被充分满足后,一方面会像前面所说的追求更高级的需求,但也有很多时候也会怀念“最初的梦想”。(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追求初心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比如,享受了现代化城市方便的交通,快捷的通讯,广泛的社交后,有人开始怀念“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岁月。

  最近,越来越多人醒悟:“泡夜店、纹身、约炮、放纵、混蛋这些事情看似很酷,其实一点难度都没有,只要你愿意去做就能做得到。更酷的应该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读书、健身、赚钱、用心爱一个人,这种在常人看来无趣且难以坚持的事情。”

  所以,“走了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何出发”的我们,开始追求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实现精神重生”。 于是:

  吃遍美食的人,开始忙着减肥了;

  热心于搞圈子的人,开始怀念独处和思考的空间了。

  看尽了大城市热闹繁华的人,开始向往“诗和远方的田野”了。

  不忘初心,是洗尽华后的返璞归真。

  今天,dd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可见,中国人已经走过了缺衣少食的阶段,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今天,美好生活的内涵将更加广泛,对“初心”的追求便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身边的人总说要“不忘初心”?这几年,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受dd启发,我终于豁然开朗了:

  1、人们之所以要不忘初心,是因为初心易忘。一方面源自心理学上的“刺激适应”(喜新厌旧),另一方面源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资源稀缺性背后,人类需求的无止境。

  2、但人们并不会一味地放纵自己的需求,当人们的感官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便开始渴望精神重生,此时对“初心”的追求便会变得更加强烈。

  其实,“初心”就像“初恋”,时不时蹦出来,忘不干净。

  这就是我关于“不忘初心”的思考。你还能举出哪些人们洗尽铅华,追求初心的例子?欢迎留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投行大师兄”(ID:touhangdashixiong),作者授权金融界网站刊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如果您有干货观点或文章,愿意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最权威最专业的意见参考。无论您是权威专家、家还是智库机构,我们都欢迎您积极踊跃投稿,入驻金融界网站,邮箱地址:zhuanlan@,咨询***:010-7。期待您的加入!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