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为什么这么烂,为什么我们都错了

  中国足球为什么总是出不了头?这个问题困扰中国人太久了。诡异的是,根据我们一般人的常规认知判断,

  梅西的足球踢得那么厉害,却从来没参加过欧洲杯!中国足球也踢不进欧洲杯,所以,中国足球队的水平跟梅西差不多嘛!——别当真,咱们先讲个笑话开心一下。

  中国足球为什么总是出不了头?这个问题困扰中国人太久了。诡异的是,根据我们一般人的常规认知判断,总人口越多,那么产出精英的概率就越大。就像那句话“十三亿人,难道还找不出来11个踢球好的吗?”也有人说,就算咱们国家经济实力差一点,体育设施建设差一点,但也不至于供养不起11个顶尖球员吧?就算我们比不了传统豪门,但也不至于排名80多位吧?

  其实,我们都错了,以为总人口多、顶尖球员就多,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现在,融360房贷(fangdai123)将为您解开这个谜题。你要问了,为什么一个房贷编辑能发现中国足球的千古谜题?因为巧了,在思考“中国大城市房价为什么这么高”的时候,我发现,房价的奥秘跟足球的奥秘其实是一回事。

这不是一个13亿选11的问题

  13亿人能否出11个精英,归根结底,这是一个统计学问题。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里踢球人的水平与国家的人口数量近似地看作正态分布的曲线,横坐标表示踢球水平,纵坐标表示拥有这个水平的人口数量。

  简单举个例子吧。假设踢球的水平从低到高为1到100,中国人的水平在50到60之间是最多的,有3亿人。而德国人的平均水平在55到65之间是最多的,有300万人。根据正态分布曲线的图像,我们知道,横坐标值越大,表示越顶尖的踢球水平,与它对应的纵坐标值越小,表示拥有这个水平的人数越少。

  国家队比赛考察的是水平在95到100之间的球员数量。我们以前的误区是:以为中国人水平在50到60之间多,所以中国人水平在95到100之间的数量也应该多。

  就是这里错了。直观来看,我们常常以为曲线中间更陡峭,但实际上,曲线的尾端才是更陡峭的。正态分布曲线越是在尾部,横坐标对应纵坐标的相对高度下降得越快。

  举例说明。一个国家,踢球水平为60的有30万人,61的有20万人。踢球水平的下降速度=(30-20)÷30=33%;同样是这个国家,踢球水平为94的有3000人,但踢球水平为95的有300人,下降速度=()÷3000=90%。

  所以,即使中国拥有平均水平的人数是非常多的,但因为顶尖人才数量的下降速度非常快,所以中国顶尖人才极少。同样的下降速度也适用于足球强国,而他们之所以拥有更多的顶尖人才,正是因为他们的平均水平高!

  还是刚才的例子。德国人的平均水平是55到65,比中国仅高出5。但可别小瞧了这5个数的差距。因为这5个数的差距,德国的曲线相当于比中国的曲线向右平移了5个点。所以,德国曲线到达尾部斜率下降最快的时候比中国晚。

  简单说明一下,就是中国从94到95的跨越,曲线下降的速度或许为90%,而德国从94到95的跨越,曲线下降速度或许为60%。如果中国人有1000人踢球水平在94,那么就只有100人水平达到95。如果德国人有300人踢球水平在94,达到95的还剩下120人。越是顶尖人才,德国剩下的人越多,中国剩下的人越少。

微小的均价差距,就能产生巨大的顶端价格差距

  明白中国足球为啥不行了吧。好,现在,该解答房价的问题了。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全国的商品房销售均价约为6793元/平方米。似乎并不高,对不对?对于大城市的白领,这个价格很便宜;对于小城市居民,就算月薪只有小几千元,这个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

  虽然6000多元的房价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压力的,但压力并不大,努努力,跳一跳就能够到树上的苹果。因为大家会想:6000多远只比5000多元多了1000多元嘛,也只比4000多元多了2000多元嘛,差不了多少。

  哈哈,是不是想起来小岳岳的五环之歌了呢?你可千万别笑,因为我们的误区就在这。

  确实,你就算觉得6000多元有点贵,但并不会觉得无法企及。但平均价的微小提高,就会让大城市的房价高到离谱!让我们房价和房子放进正态分布曲线里面去看:横坐标表示房价,纵坐标表示全国等于这个价格的房子数量。

  为什么抱怨房价贵的多是一二线大城市的打工族,而小城市的房价似乎可以让人接受?因为一二线大城市的房价分布于曲线尾端,而小城市的房价则分布于曲线中间位置。中国房价的平均值高,就相当于德国人的足球平均水平。房价低的国家,相当于中国人的足球平均水平。直观来看,这个平均值看起来没有比平均房价低的国家高出太多。但几个数的差距,足以决定了在曲线尾端,也就是大城市的房价,会远远高于平均房价低的国家。

  最后再举个例子。假设比较中国和印度房价最中间的10%的房子,中国是6000元/平方米到7000元/平方米,印度是5500元/平方米到6500元/平方米,看起来中国平均房价只贵了500元,我们承受得起嘛。

  但到了曲线尾端,也就是房价最高的区域,同样比较两国价格最高的1%数量的房子。中国的横坐标区间要比印度的横坐标区间靠右,这表示:中国最贵的1%套房子的的最低房价为6万元/平方米,而印度最贵的1%套房子的最低房价为5万元/平方米。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就比印度大城市的房价贵了1万元,我们还能承受的起吗?

  下半年乃至未来市场的风险,主要就在于中低价优质房源的缺失。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正确的做法不仅是让更多人踢球,更应该提高踢球人的平均水平;降低中国房价,正确的做法不仅是盖更多的房子,更重要的是盖更多低价格的房子。

       《资深房市从业人员,将三十年工作经验化作这八篇贷款攻略》关注“融360房贷”(fangdai123)微信号,回复“经验”让你明白如何贷款省钱。

原标题:为什么中国的胖子会比美国还多?

如今肥胖困扰的已经不再是个人,家庭、社会、国家都在为之努力。一项全球性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全球每10个人当中就有超过1人肥胖,有22亿人超重,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与肥胖相关的健康问题,形成令人不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

(2015年 世界肥胖率指数图)

此项刊登在《柳叶刀》杂志的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瘦子,而中国的肥胖人口超过美国列首位。这项调查调研了BMI身体质量指数,而此指数(BMI--Body Mass Index)是评估身高体重比例的参考指数。

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其中,传统的***体重标准是BMI少于30,但***指标被改为27.5。一个BMI达到24的亚洲成年人被认为是超重,大于28的则认为肥胖,而理想指数是18.5至23.9。

很多人会奇怪,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美国大相径庭,美国人常吃的煎炸、高热量食品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元素之一,肥胖率中国也没有美国高,可为什么中国的胖子已经超过美国?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中国的人口基数大,肥胖率逐年上升。

根据2016年的数据,中国目前有接近14亿的人口,即便肥胖人群是很小的比例,在数量上也绝对占优势。事实上,《柳叶刀》杂志中提到,中国男性肥胖人数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4640万人,总人数高居世界第一。而纵向上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界卫计委的数据显示,中国人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不断上升。从1992年到2015年,超重率从13%上升到30%,肥胖率从3%上升到12%。

在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上,肥胖率的上升必然结果是中国肥胖人口的数量上升。而在这些肥胖人群中,呈现明显的两个趋势:其一:中青年成年人中,男性肥胖的比例比女性大。其二:青少年儿童肥胖率高,且不仅仅只局限于大城市。这些趋势的变化,与中国人的膳食结构调整以及运动不足等有关。

当然,肥胖也是困扰美国学龄前儿童的主要问题之一,2010年奥巴马通过了《健康且无饥饿儿童法案》(俗称HHFKA法案),进一步为儿童膳食提供资金自持,同时提出了"限制供应脱脂牛奶"、"减少饱和脂肪和钠盐的供给"等具体指令,这为抑制美国儿童的肥胖问题,提供了保障。目前,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也为抑制我国的肥胖问题指明了方向。

其次中国人的膳食结构改变。

在中国的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民众以植物性蛋白为主。根据数据显示,在中国人还很瘦的时候,90%的热量和80%的蛋白质都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这个比例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当国民GDP上升,中国人的收入越来越高时,动物性蛋白的比例就会增加,也就是大家都能吃上肉了,吃肉的不加节制,最终会导致更多胖子的产生。

而对于中国青少年来说,三个不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导致肥胖的凶手:

其一:不吃主食。目前世界上拥有最多瘦子的国家是日本,他们始终坚持米饭作为主食。不吃主食,会导致蛋白质的摄入过少,从而影响身体整体健康,长此以往,更容易导致身体的代谢紊乱。

其二:喜食夜宵。根据2017年的《中国城市夜宵消费趋势大数据报告》显示,喜欢吃夜宵的人整体偏年轻,90后占六成,男女比例基本2:1。夜宵吃的多,消化不好,必然导致脂肪的堆积。

其三:不吃水果。均衡的膳食结构,才能塑造良好的身体。但是目前随着近年来水果价格的不断走高,很多人选择不吃水果!而水果才是低热量的好东西。

再次,中国餐饮业往快餐式发展。

随着1987年肯德基进入大陆市场,中国餐饮业不可避免地走向快餐化。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热量低成本的食物变得随手可得。这些洋快餐目前普遍出现在非发达国家,因而不少国家都遭受肥胖的困扰,例如埃及和墨西哥。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越来越高速的发展,中国人选择叫外卖的人越来越多。 2016年,中国人吃掉了33亿单外卖,这个数字对于外国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热爱吃炸鸡薯片的人比比皆是,人们花更低的成本,吃到更多的热量,也就堆积了更多的脂肪。

另一方面,中国大多数人并没有专业的营养师。以日本举例,每个中小学都会配备专门的营养师,他们负责孩子膳食的营养搭配,这样可以阻止孩子吃不健康的食品。而我国目前也只有一线城市部分幼儿园有专业的营养师,这必然导致了儿童从小的营养不均衡,再受到洋快餐的腐蚀,最终变成肥胖人群。

最后,中国人的运动量不足。

肥胖最基本在于热量的堆积,吃了多少又释放了多少。对于中国人来说,城市生活压力过大,成年人久坐不动的情况比比皆是,这导致了脂肪的堆积。而对于一些拥有传统观念的人来说,大腹便便可能是“有范儿”的象征。其实这样都是不对的。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对健身有需求。有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每三十人拥有一个健身机构。而相比较发达国家,我们的人均健身场所肯定是大大不足的。想要去健身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健身,不愿意健身的又非常多,这必然导致了肥胖。不过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一线城市的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我国健身场所的数量提升,就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总体来说,中国人的肥胖问题,是关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整体问题。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应对肥胖问题,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利好的趋势。远离肥胖从饮食开始,不如学学隔壁邻居日本的一些优秀做法。

1、一天吃够30种食物

日本厚生劳动省早在1985年就制定了《为了健康的饮食生活指南》,倡导民众一天吃尽量吃30种食材(包括烹调油和调味品)。因而我们看日本的美食,常常是多个餐碟,而且为了防止热量超标,每道菜的分量都很少。而且他们坚持以米饭为主食。

不论是配备了营养师的学校午餐,还是上班族自己带的便当,都会注意荤素搭配,做到避免高油、高盐、高热量。

3、日本人烹饪以煮、烤、生食为主

蒸、煮、凉拌的方式更营养更健康,可以减少高温热油对营养素的破坏,也可以减少油类摄入,对健康有利。日本人也喜欢吃鱼,深海鱼中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最佳的吃法是清蒸,也钟爱生鱼片。

早在1975年,日本政府就开始重视国民减盐问题,并发起了一系列减盐运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指出,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合理膳食多运动健身,才能有一个好身体。

杨颖早年在香港以模特的身份出道,随后为了谋求发展眼光转移至日本,毕竟那里宅男文化盛行,稍加包装红的可能性极大。值得一提的是,杨颖甚至为此牺牲了与陈伟霆的恋情。随后杨颖又往内陆发展,凭借与黄晓明的恋情和综艺节目上的表现成功晋级当红小花。

而在节目上很多人不喜欢叫杨颖的中文名,反而叫她的英文名Angelababy。众所周知杨颖是名混血儿,加上精致的样貌的确是很漂亮的,而英文名看来也是营销手段之一,毕竟在14亿的中国名字,洋气的英文名显然更加让人难以忘记。不过若是直接翻译成中文就有些尴尬了。

有外国网友在网上吐槽,说杨颖的英文名在他们看来已经是烂大街的了。不过如今杨颖名气越来越大,这英文名也已经到可用可不用的地步,估计未来更多的人会知道的中文名—杨颖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