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款车联网产品请问这个车联网属于传销吗吗

1.为什么要做车联网?

国家在2020年要实现智慧型城市,智慧型城市的核心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的关键是汽车要全部联上网。

现在由发改委立项,公安部、交通部、公信部四部委为指定全中国的一家企业:广东亚美科技来采集全国亿辆汽车数据,这已经被例进了2017十三五国家重大项目(也就是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2017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共100个项目,车联网排在第54个项目:叫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现在在发改委网上办事厅上有一个全国重大项目审批平台可以看到。

3.采集汽车数据对我们有什么奖励?

现在全民都来采集一台给430元

【拿团队被动收入只需要***15台车,当然多装多得430元每台】

7.团7000台以上,全国分红2%,每天1.5万收入。大数据并入股。1.5x30天=45万/??

8.团队万以上,全国分红3%,每天2万收入。大数据入股。2x30天=60万/??

4.怎么采集,也就是功能介绍。

2008年开始,国家出厂的汽车都有一个OBD接口,它在方向盘下面刹车上面,到4s店去检查车的时,看到工作人员拿个东西插的那个位置,就是OBD接口(这个智能传感器也叫车智会,这里面有一张物联网卡,由工信部发行的,全中国只有这一家公司才有这个资格持有物联网卡),装上智能感应器有什么好处呢?

4.汽车体检(可以检测汽车10810个汽车公共故障)。

6.降低车祸发生机率。

5.采集汽车数据对我们的意义?

从现在开始你所采集的每一辆数据都跟你有关,比如说到2019年你采集了10万辆车,这10万辆车都跟你有关。国家接下来会把和汽车有关的后市场服务,全部放在车联网平台上,那后市场服务包括哪些呢?包括 汽车维修保养,加油,保险,二手车交易,新车购买,都和你有关,那它就相当于啥呢?国家把中小企业的交易放在了阿里巴巴上,把订酒店、机票放在了携程上,吃饭放在了美团上,支付放在了支付宝上,打车放在了滴滴上,社交放在微信上,那汽车的后市场放在哪里呢?放在车联网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平台,现在的情况,支付宝前期推广全中国只有5万人,现在支付宝的市值是4000亿美金,前期推广的5万人全都是千万富翁,百度和携程前期推广1.97万人,现在这1.97万人全是千万富翁,滴滴推广人最多,22万人(还记得当时滴滴打车不给钱,反而送钱给我们,介绍一个人还双倍给钱),当时烧了42亿美金相当于人民币270亿,现在滴滴还推广吗?不推广了。现在的车联网跟滴滴一模一样,2020年车上没装智能感应器都上不了路,当时推广滴滴的全成了百万富翁。微信最牛,全中国前期只有297个人推广,现在微信的全球用户16个亿,活跃用户9个亿,这297个人现在都是千万富翁。我跟你分享一个我团队的一个真实的事,这个人当时应该是这297中的一个,但是他错过了,这个伙伴姓王,山东人,他2011年时在上海有两个大型车队,他下面有个小司机是297个微信推广中的其中一个,当时推广微信要交800元钱,这个小司机就找到他的老板说:王老板,王老板……未来人们都要用微信,微信未来很值钱,跟我一起推广微信吧,王老板不信,说什么叫微信,人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微信,你乱说,没人信,三个月以后,小司机又来王老板,说:王老板你一定要跟我采集,推广微信,你现在不推广,你未来一定会后悔的,王老板还是不信,跑出去给他身边的五个朋友说小司机脑子出问题了,六个月以后这个小司机开了一个八十万的奔驰来到王老板面前,王老板眼睛瞪的大大的,说明天我和你一起推广微信吧吧!小司机说现在不用你推广了,微信已经普及了,这个小司机,微信在2012年给他分红六百万,2013年给他分红一千万,2014年给他分了两千万,现在就更多了,这个王老板,就这个事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有人给他说了车联网他非常感谢告诉他消息的人,说什么也不能错过车联网了。我们现在干的事情就和当时的微信一模一样。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参与了百度,携程,支付宝等的前期推广现在全部是千万富翁,就说当时咋没人告诉我们这些消息呢?现在我们百度,携程,支付宝呀我们只是他们的一个消费者了。现在告诉你车联网了,就哪些平台刚开始一样你愿不愿意做?


从长远来看,BAT的全面布局会加速国内车联网未来格局,但标准化缺失下的安全问题会阻碍车联网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标准需要统一的现实下,产业链上的诸位是选择继续“各自...

2018年4月25日,车展如期而至,而这次车展上,车机端的OS系统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看点,而我自身也在这个赛道中侵染一段时间,作为当事者和参观者,写写我的体会,而这个体...

本文作者将来简单地分析下基于车联网的账户体系设计,enjoy~ 1、车联网介绍 简单来说,车联网就是依赖于车载通信卡,把车内的CAN线上的重要数据实时发送到主机厂商的云...

本文以上海某从事该行业的互联网公司A为例,讨论基于OBD的车联网市场目前是什么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1. 行业背景 1.1 宏观分析 车联网因为汽车后...

放眼望去,不论前装市场还是后装市场,针对车联网的产品和服务实在太多,同质化现象严重,各家服务大同小异,故而想要在这片红海中杀出一条路来,唯有发展差异化优势。 ...

从去年的两会,国家提出互联网+,到今年的两会,互联网+再次成为了热门议题。去年互联网+服务业引爆了O2O,那么今年互联网+制造业将会全面引爆产业互联网。而在今年的两...

“每一年都是中国车联网的元年。”看到有关车联网的报道,不由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当然不是什么好的评价。因为这意味着每年都在推倒重来。从08年国内开始提到车联网,到201...

百度地图CarLife落地全新途胜、高德提出“一个高德,一云多屏”战略、腾讯入股四维图新,提出“第四屏”……即将过去的2015年,车联网行业成为BAT三家争夺的又一战场,有巨头...

虽然早在2009年车联网的概念就开始盛行,并且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但几年过后,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车联网落地的艰难。 车联网最大的外延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摘要】老蔡因为等了两个小时的车,从而想到这个打车领域的另类商业模式。即乘客和出租车之间如果可以获取足够的信息,发现存在重叠路线,那么出租车即便非空驶状态也...

  时间:2014年6月26日   地点:搜狐媒体大厦  人物:杨子超,李明顺、吕子睿,王新宇,王吉伟,王可,何凯,王晓雁, 张红彬等。   主题:O2O和区域互联网  ...

本周开幕的北京车展再次引起人们对智能汽车和车联网的关注。这两个概念并不新颖,但在中国成为汽车第一大国以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并进入4G元年的背景下,“汽车+移动...

炒作了几年的在2013年出奇的寂静,到底是黎明前的黑暗,还是沉默中的消失?马上临近车联网TC大会了,今年的TC大会是否还会沿袭以往的精彩还是比往年来得更疯狂?我们拭目以待。

接到TC论坛邀请的当晚和业内人士煮金骏梅论英雄,把几年来的T圈风雨做了一些简单的回顾和总结。通过一些大胆的偏门分析权且供大家参考,以便在TC大会上来个对比!

先来做个功课,本来想百度一下车联网的知识进行恶补,想了解车联网行业、用户、应用、企业等等的分类,却发现原来全是空白!难道热捧了这么久的车联网就只有前T、后T、小三T(第三方应用软件商)、小四T(类销售渠道)以及乘用车、商用车之分?回过头来再参考下互联网的分类,把车联网的各种分类进行一些占坑,以供各类专业人士修改。

现在听得最多的都是车联网生态链的构建。大而全成了必经之路。做硬件的同时还在做软件、做管道的也在卖硬件、做保险的更想搭建平台、后装更是家家自建呼叫中心,一个靠硬破解的OBD痴想玩辅助驾驶。车联网经过浮燥的几年下来,饼是越画越大落地却越来越难。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框住车联网这个词不过是给自个的产品增加卖点,玩的不过是中间的那一个小环节而已。当然整个车联网自是少不了任何一个环节,做好做精其中的单一环节也就非常不错了。这一点其实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分类。说穿了不过就是硬件、应用软件、平台等几类,就不用再多说了。

五花八门的互联网应用都被我辈中人辛苦不懈的搬到了车上。开源的安卓车机更是成了未来车联网的必然选择(如果再因为安卓而安卓的话,明年的安卓车机注定只能赚吆喝,武断的判定一句,2014年安卓车机总量不会超过30%)。笔者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信息查询、娱乐、辅助驾驶、安全舒适四大类。

第一类,信息查询。不同于互联网的区别在于追加了车身信息和行驶信息。少了这两类的信息加再多的查天气、查八卦等都不过是移动终端的抄袭。而需要这两类信息的则有诸如保险公司、地图公司、4S店等等。这就产生了T-BOX类的所谓车联网产品的产生。目前为止。除了在商用车上有些许的建树外,乘用车领域的这些应用都没有得到全面地普及。靠OBD上提取简单的故障码数据肯定不会是简单的车联网。

第二类,娱乐。娱乐的重点应放在听和看上面。听得最多的还是音乐、广播以及。车联网如何把车主的“听”重新进行定义而达到用户深度的依赖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用户就算是喜欢新闻、小说也得考虑车上的特殊环境,让车主听,而不是死盯那七寸屏上的蚂蚁字。至于看,则得好好利用原车的那块屏了(没有也只是时间迟早的事了),如何让更多用户养成习惯喜欢看原车的那块屏,并追加更多的内容到屏上值得深思。

第三类,辅助驾驶。真正能做好的,可以说目前还没有。其实无人驾驶类的项目在界已经炒作了很久。其中的很多传感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何COST DOWN下来民用化,做好稳定性还是有很多的机会。

第四类,安全舒适。活生生的例子就是赛格车圣。可以说他不是车联网,但人家硬是积累了60万的收费用户,这是铁的事实。至于自动调整座椅、空调等舒适类的技术也压根难不倒行业技术人员。

不得不说的还有一个就是导航在车上的运用,百度、高德的免费曾经让行业恐惶了一把,虽然消息发布的那几天,两家都增加了一些用户,但并没有大的起色。事实证明,目前导航免费对车机的冲击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毕竟汽车上的导航还有很多深度可以挖掘的工作。举几个最简单的和汽车联系在一起的运用。当车没油时导航根据路径规划自动导航到附近的加油站,中控台报警时自动提示导航到附近的维修店等等,蓝牙通话、MP3歌词等可以在导航上面进行画面叠加等应用,都有待导航软件做深度的开发运用。

车联网聊得最多的无外乎是要抓取海量的用户。可到底车联网的用户分为哪几类呢?简单来说也就是车主和潜在车主。对于要买车的潜在车主来说,车厂带上什么车联网功能,选择权其实不在车主。当4S店卖车的利润越来越低的时候,4S店为了自身利益靠外加份额赚取另一份收益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曾几何时砖家们认为4S店这种畸形的存在会如何如何,但几年下来未来几年想要有很大的变化可能性不大。产能超过30万台的后装厂家,其中近70%是在4S店销售。个人认为当前环境下,如何解决4S店的需求是重中之重。2009年的时候后市场就专门热炒过分布式和集中式。当年的后装大佬现在也低调变身为丹维软件。丹维在努力的做好车厂、4S店、后装厂之间的桥梁,相信在2014年会有沉淀下来的批量产品面世。

从另一层面来看,车联网的用户有三类:车主、司机、乘客。我们可以深层次地探讨这三种用户的需求点在哪里。车主一定会对车的状况(节油、维保等)比较关注。而司机重点关注的是车的驾驶(方便、舒适等),至于乘客,其需求无非是乘车过程中的享受(无聊的打发、事务的跟进等)。用什么样的产品和什么样的方式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值得进一步挖掘。

我们现在一提车联网,下意识地都会向乘用车领域靠。其实,车联网的发展,有两个主要市场,一个是商用车市场,另一个是乘用车市场。

商用车市场受政策的影响相对比较大,乘用车市场受政策的影响相对小很多,但最终用户的可选择性就非常多。商用车市场以B2B为主,乘用车市场以B2C为主。商用车市场考验的是企业对政策的把控能力及本地化资源整合能力。乘用车市场对企业的渠道运作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产品研发实力及商业模式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从目前看,由于政策的驱动,商用车车联网相对容易落地。但由于商用车市场的地域性很强,加上商用车市场的碎片化,所以主要市场以后装为主。由于商用车属于生产工具,因此,商用车需要解决的有三大需求,分别为安全、开源、节流。安全就是保证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道路交通安全,开源就是帮车主赚钱,节流就是帮车主省钱。商用车车联网市场也可以细分为物流、工程机械、两客一危、公交出租等行业。如物流行业的飞驿网,工程机械行业的天泽星网,都属于车联网服务。

从目前市场上的商用车车联网服务看,其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应付交通主管部门的检查,另一方面,用于车辆的安全监控。因此,缺少能为商用车创造价值的车联网平台。

要从事车联网工作,就要清楚地理解自身在车联网产业链的定位,车联网产品策划人(后面简称产品经理)自然要理解车联网产品的分类。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十分庞大,不同的分类体系就是车联网的指南。并且,不同时期车联网产品经常变换的分类标准、说法,也要时刻关注。

产品经理首先要了解大的车联网分类,从大到小去关注分类,才能让自己设计的产品在走向市场的时候有归类、归属。很多产品经理不愿意这样,总认为自己的产品不能这样从大流,显不出自己的水平。总是说,我这个产品和别人的不一样,不仅有什么功能,还有什么什么功能。

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一般初创的时候总是有一个认可了的(隐约)可赚钱的主力产品的(呼叫中心、OBD等等)。但是公司成立后,往往产品越做越多。这时候要考虑的产品分类,应该在主打产品之外,考虑运营类产品(经营人气、积累用户、方便快捷***等方面)、市场类产品(品牌宣传、扩大知名度、占领行业先机等方面),但不宜过多过杂,因为小公司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具备同时推进多款产品的能力。

车联网从业人员很多,行业会议更是多如牛毛。整体来说能把产业链上整合在一起的也不多。关注TCC生态圈,不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但可能认识不少圈内的人士,毕竟圈子对了事也就容易成了, 硬性的把车联网分为前T、后T只会加大双方的隔阂,开放、合作、共赢注定是未来大家必走的唯一之路。

参考资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