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比较了解大陆人购买香港保险是否合法危疾保险的缴费方式有哪些?

提前声明: 1.我是地产策划狗一枚,在中国大陆老老实实只做过房地产这一个行业。大学学科是集成电路。在2016年7月以前完全没了解过保险这两个字。不是任何一家保险机构及金融机构的水军。2.我不懂金融,不懂保险,不懂财务,只是在记录及分享自己买保险的经历,对所有恶意评论一概置之不理。3.以下分享纯属我个人的选择思路,可能存在错误,仅供参考。由于我的个人粗心,所涉及的数据也可能存在错误,因为我不做保险这行,懒得去细细斟酌。4.在这里我不直接介绍任何保险代理人,避免有广告嫌疑和麻烦。总之,心里也要有对代理人评判专业与否的标准。5. 此分享仅合适于首次购买重疾的朋友。为什么家庭要购买重疾保险,我就不解释了。百度一下,大把原因。第一步、了解各种保险1. 打电话各知名保险公司,了解他们的明星重疾产品,让电话客服介绍或者本地的代理人上门介绍,并根据自己的年龄、需求出保险计划书。我统一拿我老公的情况来做计划,男、1989年10月、不吸烟、办公室坐班职员、20年缴费、保额¥50万(我本来是想买100万,大部分保险只有50万才是免体检额)。我所了解的有:人保、国寿、平安、华夏、大陆友邦、同方、弘康、泰康、阳光。起初我是准备买大陆的保险,恰巧遇到朋友正在考虑买香港保险,我也顺便了解了英国保诚及香港友邦。2. 在一轮产品的介绍之后,已经对重疾保险有了初步的了解及认识。筛选条件不太差、自己能初步满意的保险产品进入下一个对比环节。这里我看完保险计划书之后,就排除了国寿的某某产品(忘记了)、大陆友邦的全诺一生“六合一”,原因是对我来说保费高保额低保障少。第二步、 保险对比筛选没有直接被我淘汰的保险产品进入了保障内容及性价比的对比表。将众多保险计划书的数据列表后,一目了然。在分析下图表格数据之前,我先制定一些自己的筛选标准: 接下来,进入对表格数据的筛选,详细分析见表格下方:上图中,AIA100%是指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AIA300%是指AIA加裕倍安保加强版。保诚100%是保诚危疾终身保。保诚700%是七次赔付的加强版。结论:1. 因为,我是拿20年缴费和50w/100w来做统一标准对比的,那么得出表格的重点数据,其实是杠杆率及保障期限。杠杆率=保额/保费,杠杆率越大意味着交越少的钱撬动越大的保障。排除掉人保无忧、平安,性价比太低,不到两倍。2. 根据标准1(重疾至少保障到85岁),排除掉人保精心。3. 根据标准2(保额100万),只保留华夏、保诚、香港友邦,其他全部排除。注:为什么大陆华夏可以有100万保额免体检,因为我找到的是经理级,她手上的客户可享受100万免体检,只是抽查体检。所以买保险还得看缘分。第三步、大陆保险及香港保险PK 3.1
保险赔付细节PK先把剩下的三款保险(华夏、保诚、香港友邦)进行赔付细节的数据对比,如下图:汇率按照当时的6.67计算。数据统计时间:2016年8月,数据来源:各公司代理人的计划书。结论:在没有对比重大疾病详细定义以及分红的前提下,华夏2015杠杆率最高,年交最少的保费就能撬动100万保额,性价比最高。等等,大陆保险逆袭了吗?竟然性价比最高。当然不是,如果加上保单分红,香港保险的优势就不言而喻了,这个是我最终为什么会选择香港保险的原因。3.2
保单分红PK:依然是我老公的来做对比,男,26岁,¥100万(当时汇率6.67)。由于AIA只有18年25年缴费,保诚是20年至55岁缴费,华夏是20年缴。因为变量比较多,不能公平的横向对比,参考意义不大。只能告诉大家,由于香港保险有保单分红,不论是退保还是赔付,都比大陆保险的收益要高很多。这就是我最终选择香港保险的最大原因。3.3
重疾定义PK:每家保险公司对疾病的定义都不相同。对于完全不懂医学的我来说,细节实在抠不来。表格内容太多,我就不放上来了。我只能得出很笼统的结论:整体来看,中国保监会要求必保的25种重疾是两地保险都有。从定义内容上来看,香港要比大陆的要求宽松很多,更容易判定理赔。3.4
轻症定义PK:百度:轻疾治疗费大概6万元,是个人完全承担得起的。从成本考虑没有必要添置轻疾。但从营销角度,保险公司目的是为了推销更多产品、增加消费者比较市场同类产品难度而设计的。结论:我不关注治疗费在20万以内的轻病。第四步、 关于香港保险观点既然要买香港保险,肯定要先了解舆论对香港保险的评价。下面所列举的问题,只是我个人的关注点。还有很多我没关注到的,可自行百度科普。传闻1.
香港保单是地下保单,不受大陆法律保护。只要是找到该公司的正规保险代理人(香港所有保险代理人都是持证上岗,在香港保险业联会官网上查询“保险代理登记号码”即可证明身份),并且亲自过关去香港签约(有过关证明),就是受到香港法律保护的,不会、也不需要受大陆法律保护。但是,如果在大陆签约香港保单,就既不受香港也不受大陆法律保护,属于非法保单。传闻2.
大陆人不可以买香港保险。香港的保险是对全世界开放的,全世界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申请到香港来经营,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可以到香港来买保险,只要过程是符合香港法律,这就是自由市场经济。 问题3.
国内客户与香港保险公司发生诉讼如何处理?购买香港保险的诉讼一定要在香港处理,并且香港的律师费诉讼费要高于国内。舟车劳累、人财两失。最好的办法就是防范于未然,降低纠纷的可能性。产生的纠纷无非是保险公司拒绝赔付,为什么会拒赔,因为“未如实告知”。你把自己以前得过的大病小病全部上报,不要隐瞒,风险推给保险公司,不然买保险有何用。(详细案例,我在六、提到)问题4. 香港保险受什么监管、管理力度如何?香港保险从业人员都是持证上岗、定期考核。香港保险业是香港最古老的行业之一,1841年开始在香港成立。而大陆的,中国人保成立于1949年、平安1988年。问题5.
为什么香港保险有保单分红。大陆保险发展时间比较短,大陆是妈管严,法律规定中国保险行业分红最高年化2.5%,条框太多也限制了发展。你对比大陆友邦和香港友邦的产品就知道了。而香港好歹是国际金融中心,投资渠道面向全球,金融发展更自由。但是,仍然存在收益风险,因为过去不能代表未来。问题6.
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倒闭了怎么办?如果在香港有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危机,香港政府即会出面,让有财政实力的保险公司兼并该保险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寿保单不受损失。所以要购买知名的大公司的保单,公司经营稳健,信誉好,长期投资才有保障。问题7. 如果原来签约的X保险公司被Y保险公司收购了,原保单计划的红利会受影响吗?谁也不知道。真的发生收购那时,Y公司的高层是怎么打算的,谁也不知道。问题8.
为什么香港保费更便宜?费率低:香港人均寿命比大陆长,医疗水平与国际接轨、资源充裕。比如,同样是保障到60岁的纯消费型寿险,大陆某款年缴费8千多元,只保100万;香港年缴费1千多元,可以保到200万。这就是差别。具体哪款我不说,自己去找吧,避免遭抨击。问题9.
香港保单都是美元或港元保额,存在汇率风险。这个问题,我至今没有彻底想明白。有人说人民币贬值,缴费虽然多了,但是对应保额兑人民币也多了啊。我不是这么想的。缴费是每年都在缴,但是保额我只会在某一年一次全部取出。假如,我前25年缴费,人民币一直贬值,我交的费用一直很多。等第26年开始人民币升值了,直到第30年人民币升到高位,美元贬值到低位。刚好那时我出险,需要赔付美元。那么,我在付出高额的人民币年费,得到的美元是比预期更少的。所以,我没想明白。但整体来说,我还是对香港保险更满意,也不打算就这个问题继续认真下去。问题10.
有大陆的金融机构(如AA财富公司、BB信托公司等)说可以买到香港的所有保险,还会给你客观横向对比,可信吗?可以找他们买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特地问了香港友邦和香港保诚的代理人,她们说,其他金融机构跟她们本公司的代理人最大的区别是,本公司代理人可以充分跟本保险公司的核保部、理赔部直接沟通,服务会比其他金融机构更快捷到位。据保诚和AIA的代理人透露,他们的公司都在减少给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佣金,来削弱业务外包,因为第三方服务不到位,不利于公司口碑发展。。所以,具体选择自行判断,反正我是直接找本公司代理人。问题11. 香港保险理赔麻烦吗?如何理赔?指定医院吗?比如,香港AIA,详细的理赔流程在官网上可以看到。百度搜索“香港AIA”,进入官网友邦保險香港 - 真生活真夥伴 - AIA
,点击客户支援——点击索偿指引——点击如何索偿 或 搜索指定医院等等。里面可以查询和下载你需要的信息和表格。注意:索偿申请要在发生事故的90日内提交。或者联系你的代理人,他会协助并教你索赔及填写资料的。问题12.
如何核实香港保险代理人身份?跟代理人拿到名片。百度搜索“香港保险业联会”官网,可能会打不开,多试几次,或者换浏览器。点击“消费者资讯”——点击“寻找保险代理”——输入名片上的登记号码、名字等等。搜索之后,会出现该代理人的详细信息,比如哪家公司,几时入职,几时通过考核等等。问题13.是否需要告知过往在体检机构的体检报告。咨询过“爱康国宾”体检机构专门负责这块的朋友,他说,“在你投保的时候,如果你不说,保险公司是不知道你的任何体检记录,也不会去查。但是一旦发生理赔,保险公司有权利向各大小体检机构要报告。给不给是机构的事(如果你能控制该机构),但体检机构是有义务提供的。”所以告不告知看个人的选择。(注:要体检,先买完保险 ,90天等待期过来再去体检。因为买完保险之后的体检、看病都不被计算。)第五步、香港保险二选一明白了香港保险的风险,我最终决定前往香港购买香港保险。1. 首先要找一个专业靠谱的本公司的代理人,因为重疾保单是终身的,代理人就要服务你终身。我只找了香港业务占有量最大的两家保险公司:友邦、保诚,两家都是托广州及深圳朋友介绍的代理人,其他的保险公司就没有再找了,因为身边比较少买香港保险的朋友,而且好的代理人真的很难遇到。(小故事:在找到最后跟我签约的友邦ms罗之前,我们还拖朋友找到两位香港友邦的代理人A和B,其中一位A可能觉得我们保额低,电话语气态度极其恶劣,所以我们没有见面约谈。另一位B,见面聊了,我问加裕倍安保普通版和加强版的区别在哪,B说在于首十年有没有赠送。我靠,我都知道区别在哪,他要么是忽悠人,要么是业务不精。另外,B推荐给我一次性赔付的产品是进泰安心保,一直推销加裕倍安保加强版(保费高)。好在我很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后来没有再联系了。直到最后,拖深圳表哥,找到了MS 罗,见面后服务态度感觉很好,我后面写到的签约服务就全部是她了)2. 对比AIA及保诚 产品方面:说真的,两家公司的这两款产品,是差不多的。包括我们对比了对癌症的定义(百度大把),也当面询问过代理人。公司方面:说真的,两家公司还是差不多。我找了总资产、负债率、保单增量、续保量、口碑等等。都是各有优劣,都是差不多的。只要公司不会倒闭就行了,其他的好坏波动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不再纠结细节,结论是两家都很好。纠结细节的人,可以自行百度,有很多对比文章。赔付方面:保诚2014年的成功赔付率是87%,2016年上半年是85%。成功赔付率=成功理赔案数/总申请理赔案数。我问代理人为什么会这么低,代理人说不能成功理赔的最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初签约时没有如实告知身体健康状况,被查出在医院治疗的记录而被拒保。二是保单没到两年就发生重疾的,会存在带病投保的嫌疑,保险公司审核就会很严格。AIA则没有对外公布成功赔付率的数据,代理人也不知道,官方只有公布理赔案件的情况分析,比如多少岁、什么病等等。考虑到AIA在香港口碑不错,我也不去钻牛角尖了。分红方面:1. 保诚在宣传册子公开声明,90%的可分配利润会作为红利派发给保单持有人。而AIA则表示不会公开声明。但是,问题是保诚的可分配利润占总利润是多少?是否上下浮动?保诚并没有公开,我们并不知道,所以90%=没说。2. 因为保单分红给出的都是非保证分红,那么我们只能从过往的数据去进行评估,虽然过去不代表未来。下图是两家公司对外公布的过往分红表,数据经历两个特殊时期:2003年Sars爆发,2008年金融危机。其实,从下面多张的数据,只能推出一个观点,就是在下图所列举的保险产品中AIA实际红利比预期相对稳定,保诚有+-10%的波动。但是,数据中并没有重疾险案例,我们需要的数据会因保险性质不同而异。而且,过去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未来。虽然,参考意义不大,我还列出来,让大家都了解。AIA:保诚:3. 在对比了很多自己能想到的数据之后,我得出结论:AIA加裕倍安保和保诚危疾终身保真的差不多,各有优劣,选择哪个都可以。 所以,我只能说哪个缴费少就买哪个了。对此,我只能把每个人的保单数据直接进行对比,来看性价比。由于AIA只有18年和25年缴费,我肯定买25年。保诚只有20年和缴费至55岁,我肯定是选缴费时间长的(因为有豁免)。那我就在我可能会买的AIA25年和保诚28年缴费二选一。在对比的过程中,我发现因为年龄性别保额的参数不同,选择偏好的不同,得出每个人的杠杆率、收益率走势都会略有不同。比如,我和我老公更合适AIA。而我朋友则更合适保诚。因此,你一定要对比自己的数据。下图数据中,杠杆率=赔付总额/(年保费*缴费年数),其中,缴费年数≤25年/28年。收益率我直接用IRR函数计算,反正只是参考,不讲究精益求精。 注:上图是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保诚是保诚危疾终身保。下面是我朋友的赔付分红,她觉得自己活到85岁已经很好了。从她的数据来看,在50岁-85岁最需要保险的时候,保诚的杠杆率及收益更理想。而且,如果她85岁退保,85岁后保诚的退保现金价值=赔付总额,但是AIA退保现金价值<赔付总额。所以她决定购买保诚。注:上图是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保诚是保诚危疾终身保。第六步、友邦投保的准备(AIA加裕倍安保普通版)都说香港保险:核保难,理赔易。1. 查询病例:在看了其他人分享的帖子之后,我又属于偏保守行为的人,我决定把在本市能打印病例都打印了。并全部拍照传给我的代理人罗小姐,包括喉咙痛、月经不调等等所有大小病。注:香港讲究的是最高诚信,我如实交代我所有身体情况,目的就是把风险全部都推给保险公司,由保险公司评判是否要加保费或者某些器官拒保。(打电话给某某医院问如何打印病例即可,操作很简单。除了,医院停车难。注意:病例只能打印一次,一定要存底。如果以后购买其他保险,还会用到。)下附,我在帖子里看到一些经验分享:以上截图来源于天涯帖子。2. 查询购药记录:国人有个很不好习惯,就是把医保卡借给别人买药。我也会。这里就存在一个风险,如果某位亲戚借我的医保卡买的某种属于治疗重疾的药,而我无法向保险公司证明这个药不是我吃的,是给别人吃的。幸运的是,我的医保只借给别人在药店买药,没有去医院买药。我去了自己常买药的药店查询,药店无法通过查询医保卡买了什么药,因为医保卡刷卡只是刷所购全部药品的总金额,不会有药品记录。以后特别注意,改正借出医保卡买药的不良习惯。保不准,以后会购买其他的疾病类保险,而社会医保体系升级,所有交易记录都能查到。3. 告知财务状况:诚实告知,优秀的代理人会根据需要酌情帮你做略微调整。4.告知身体:由于我老公半年多前去医院看过胸口疼,病例上没有写明疾病原因。我们在大陆不方便多跑几趟香港,所以直接安排了我老公见医生。然而,见了医生就要求要尿检(测尼古丁)。我的代理人说只要今年没有抽烟都不会被测出来有尼古丁。5.提前买好车票,下载香港离线地图,开通漫游及流量。移动用户开通:在支付宝-境外流量包-1日无限流量18元。联通用户:电话10010开通1日无限流量26元。开通一个,可以分享热点多人使用。6.换港币:大陆随便银行。或者深圳地铁有兑换点。7.充值八达通:过关之后,随便找个711,给八达通,给100港元。从落马洲~尖东站:单程40.5港元。从尖沙咀~佐敦站:只有一个站5港元。交通费贵,如果要去很多地方,建议多充。第七步、友邦签约的行程安排1. 我是当天来回香港签约(走广州南,去4个半小时,回4个半小时,来回9个小时,累....残....了.....)。广州南停车费一天60元。9:00广州南发车——9:30深圳北——10:15福田口岸——10:55过完关(充值八达通)——落马洲(地铁站)——尖东地铁站($40.2)——走路到尖沙咀地铁站12:10——12:30走路到达友邦认证中心(海港城)签约,上报疾病资料——15:00楼下吃午饭——16:00到17:30等医生看医生(佐敦地铁站)——17:30出发去落马洲地铁站——19:10福田口岸过完关——19:45深圳北吃晚饭——20:30深圳北发车——21:06到达广州南。补充分享:另外有一种出行方式是:坐广州东到九龙的直达巴士,入境出境直接在广州东搞定。车票提前买好,时间好把控。下图是时间表,由于我没有坐过,能帮的只有这些了。2. 要签约的资料有:加裕倍安保计划书、政要身份证明、承认在香港境内签约证明、健康问卷、财务问卷。3. 健康问卷中:我上报的疾病有:皮肤过敏、月经不调、泌尿系统感染、喉咙发炎(去香港当天没有上报喉咙痛,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两天后我百度存在咽喉癌症这个疾病,又要求补报了,防范于未然。补报流程很简单:告诉代理人,代理人发资料给我,我打印签名,快递回给代理人)。我老公上报的疾病有:胸口疼、摔跤磕掉门牙。4. 签完之后,有个认证专员给我们进来认证,问是否已经清楚明白我所签的资料等等其他问题。我们只要回答“是的”。过程大概2分钟。5. 去刷卡,银联储蓄卡缴费,境外刷卡一次性限5000美元。可以提前打电话问银行客服,境外刷卡限额。 6. 看医生:去到化验诊所交资料,验尿+心电图。去医生诊所,验尿+医生检查。过程都很快,只是等医生的时间比较长。第八步、等待合约1. 我没有体检,核保通过的通知很快就下来了,4天就收到AIA邮寄的保单了(快递公司DHL)。感谢我的AIA代理人MS罗。2. 我老公有见医生、验尿。要等诊所的化验结论给AIA,再核保。所以等了10天才收到AIA邮寄的保单(快递公司DHL)。感谢我的AIA代理人MS罗。补充一点:如果验尿被测出尼古丁,就要多交30%的保费。再戒烟一年,第二年交保费前再尿检,二次尿检没有尼古丁的话,就不用再多交30%保费。庆幸的是我老公尿检通过了。第九步,考虑以后每年的续交保费1. 续交方式(部分内容摘自网络)(1)内地网上付款
1) 在保险公司网上账户使用网银支付。被银联禁止了,自16年11月就不可以用了。  2) 登陆香港银行网上账户。在香港网银账户中选择商户缴费,在选择保险公司的登记商户。不同的银行账户,登记登记略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好香港银行。成本:内地汇款到香港银行的汇款费用和香港银行的管理费用  3) 通过内地银行网上银行电汇香港保险公司的香港银行账户。成本主要是汇款费用200人民币左右。(2)现金付款  香港保险保单的持有者可以亲自或者委托亲友赴香港,在保险公司指定的银行缴付现金,并且提供保单号码。如果数额比较大(超过1万美元),会要求本人到场,并出示相关证件。成本:往来香港的费用。(3)内地银行柜台  各位客官也可以在内地的银行柜台上购买汇票邮寄到香港保险公司,或者兑换外币电汇到香港保险公司的账户。成本:汇票——购买成本+邮寄成本,100人民币以内;电汇——跨境汇款费用:200人民币左右(4)香港银行自动转账  这是最省心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开设香港银行账户,然后关联保险账户,每年定期汇款,客官只要在第二年缴费1个月前完成关联就可以。成本:每年的汇款费用和账户管理费。2.
那这里又遇到一个问题:如何开设香港银行账户呢?途径主要有两种:  1) 在香港境内的银行网点开户。缺点:A.需要去不同的网点碰碰运气。B.可能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提供三个月内的内地住址证明,或者有开户存款的要求。C.占用香港行程,还不一定能当天拿到银行卡。优点: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可以选择不同的银行开户。  2) 在内地境内代开香港银行账户。仅限于招行,建行,工行。缺点:A.开户周期长,一般是1个月左右。B.选择范围小,仅限于工建招三家。优点:不耽误在香港的行程时间。上图中数据,我是电话咨询的,数据可能有无意听错的地方。总之,大方向是没错的。表哥是图片,我把图中网址单独复制出来,可自行查询:工银亚洲综合账户http://www.icbc.com.cn/icbc/%E6%B5%B7%E5%A4%96%E5%88%86%E8%A1%8C/%E5%B7%A5%E9%93%B6%E4%BA%9A%E6%B4%B2/cn/%E4%B8%AA%E4%BA%BA%E9%87%91%E8%9E%8D/%E4%BA%BA%E6%B0%91%E5%B8%81%E5%8F%8A%E8%B7%A8%E5%A2%83%E7%90%86%E8%B4%A2/%E5%86%85%E5%9C%B0%E5%AE%A2%E6%88%B7%E6%9C%8D%E5%8A%A1%E4%B8%93%E5%8C%BA/scm_aow.htm建行陆港通龙卡欢迎访问中国建设银行网站 招行香港一卡通招商银行 -- 个人业务 -- 业务介绍 -- 申请香港一卡通 3.
综合考虑之下,我会选择网上银行电汇,或者拖亲友缴费。我目前不做香港理财,现在只为交保费开香港账户实在没有必要。手续费、管理费够我电汇的成本了。因为有好友是香港居民、多位亲友住在深圳,过港方便。香港AIA的是去花旗銀行交現金,每張單最高10000美元。第十步、最后1. 买保险的年缴费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还要计算汇率风险。2. 买了保险之后,也不要再也不去关注保险,因为产品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等自己家庭升级之后还要重新配置其他合适自己的产品。3. 不要以为保险是万能的,保险只是买一个保障。努力赚钱、强健身体、远离疾病,才是王道。4. 此次经历,我只了解了香港AIA和香港保诚。对于其他的香港保险公司,不了解,不评价,所以我以上的观点也不适用于其他的香港保险公司。5. 特别提醒:以上的选择,是根据我的家庭需求及消费习惯进行的。不同家庭结构、需求,以及关注点会有不同选择结果。因人而异,且不可盲目套用。6. 以上内容,我是事后整理的,可能遗漏了其他想不起来的内容点。又由于最近比较忙,本篇我是分几个时间段写完的,可能存在文章逻辑不顺。虽然很不负责任,请谅解。

导读:
加裕倍安保规定的投保年龄是出生满15天—65周岁,保障至100岁,缴费年限10/18/25年,产品保障内容包括身故、重疾,轻症等。
一、产品详情分析:加裕倍安保系列有加裕倍安保/加裕倍安保(加強版),都是兼备人寿、重疾、轻症保障并提供分红的重疾保险。加裕倍安保(加强版)在加裕倍安保的基础上增加了在受保人85岁前提供癌症多重赔付(间隔期3年且不限制是否同一种癌症)。加裕倍安保规定的投保年龄是出生满15天—65周岁,保障至100岁,缴费年限10/18/25年,产品保障内容包括身故、重疾,轻症等,保障疾病总数均为100多种(53种严重疾病、1种非严重疾病、39种早期疾病及7种严重儿童疾病)具体保障内容如下:1、身故保险金:若被保险人不幸身故,身故赔偿将包括:(1)现实基本保额(适用首10年升级保障);(2)一笔过支付的分红,须在保单已生效5年或以后。现时基本保额是指从原有基本保额中扣除已经理赔的,例如购买10万美元基本保额的加裕倍安保后不幸罹患早期危疾(如原位癌那些),那么被保险人即可获赔2万美元(基本保额的20%)+分红,下次如果再不幸罹患重症那么他将获8万美元+分红。2、疾病保险金:若受保人确诊患上保障范围内的严重疾病、非严重疾病、早期危疾或严重儿童疾病,将获得以下赔偿:(1)所患上述保疾病的赔偿额;(2)一笔过支付的分红,须在保单已生效5年或以后。此外,基本保单的现时基本保额将会因扣除已支付的预支保额赔偿而减少,而保费、保证现金价值、将来的特级花红亦会根据现时基本保额相应减少。54种重大疾病:所谓重大疾病的定义是诸如癌症这种严重疾病,若被保险人患有合同规定的重大疾病则赔付相应重疾保险金。其中53种严重疾病保险金为100%基本保额,1种非严重疾病保险金为50%基本保额。39种早期疾病即轻症:所谓早期疾病的定义是诸如慢性肺病这类相对治愈可能性较高的疾病,若被保险人患有合同规定的轻症,则赔付相应轻症保险金(基本保额的20%+分红)。7种严重儿童疾病:如果不幸罹患可获赔20%基本保额,最高赔偿限额为30000美元。7种严重儿童疾病包括自闭症、因疾病或受伤导致智力缺陷、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俱心脏并发症的川崎病、成骨不全症第三型、严重哮喘、斯蒂尔病保障至18周岁。癌症多重给付保障(只适用于加强版):受保人于首次癌症索偿后仍有额外2次赔偿索赔机会,总赔偿额可达原有基本保额的260%,可以避免患重疾后无法再买保险提供保障的情况。PS:第二次患癌与要首次确诊患癌的时间差要达到3年,第2次及第3次癌症诊断日后仍然生存最少15日。3、首10年升級保障在首10个保单年度, 54种危疾或身故保障提供额外赔偿,无须缴付额外保费。受保人投保时的年龄 赔偿额30岁或以下 额外50%原有基本保额31岁或以上 额外35%原有基本保额4、财富累积此外,当基本保单生效满5年或以后,会在以下3种情况提供分红:(1)退保时;(2)受保人不幸身故;(3)理赔时(分红将根据赔偿比例而计算)。PS:分红是浮动,派发金额由保险公司根据实际经验而厘定。二、优势分析:1、保障疾病种类多,涵盖全面:这该产品保障53种严重疾病、1种非严重疾病、39种早期疾病及7种严重儿童疾病,既有重疾,又有轻症和少儿重大疾病,疾病涵盖全面。2、前10年升级保障:投保前10年可以享受身故和54种危疾病的额外保额,无需额外保费。投保时受保人30岁或以下赠送50%额外保障,投保时受保人30岁以上赠送35%额外保障,这是这个产品比较大的亮点。3、采用英式分红,红利和退保价值增长较快:加裕倍安保和加裕倍安保(加强版)属于英式分红重疾产品,相对美式分红收益会高一点。4、可以买高保额:香港保险普遍都可以买高保额,没有内地保险的保额限制。5、等待期90天,相对较短:这款产品的观察期是90天,相对于国内普遍180天的等待期优势明显。6、癌症多重给付(加强版):首次患有癌症,保费豁免,并持续提供保障。共三次癌症给付,不仅给患有癌症的人继续保障,还提供额外保额,更大程度上满足被保险人的真正需求,并且给付三次相对于五次来说更合理。三、加裕倍安保适合谁买?大陆VS香港价格对比,明显加倍裕安保(加强版)比较便宜,且带分红,并还可以买高保额,升值空间要比大陆的多。在相同的保费下,香港保险赔付杠杆比大陆保险高出许多,这就是香港保险的魅力所在。加裕倍安保是一款疾病保障全面,且带有收益的重疾保险,且具有前10年升级保障,癌症可以多重赔付的特点,有等待期短、高保额的优点。带有分红,且可以买高保额,适合中高收入人群购买,既保障全面,又可以保全财富。
声明:凡本网站注明“来源:沃保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沃保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先阅读《内容转载授权说明》,按照相关规定获得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资讯内容中如有提及保险产品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请以保险公司官方正式条款为准;如有涉及信息准确性偏差,请联系沃保官方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人购买香港保险是否合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