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发达还是大陆发达的经济相当于大陆哪个省?


自1949年台海两岸分隔,到如今已经过去了74年。在这段漫长是时间里,台海两岸经历了对抗,缓和与交流,如今又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再次走上了对峙的老路,关系趋于紧张。对此,大陆民众始终没有改变早日统一海峡两岸,实现民族统一的夙愿。对于试图“以武拒统”的独派分子,大陆方面也奉行绝不退让的立场。哪怕是遇到军力世界第一的美国干预台海事务,大陆也始终保持了不卑不亢,不出让核心利益的姿态。甚至于,大陆的大多数民众对于必要时用军事手段解决台海问题也表示理解。
但在台湾岛内,始终存在一股想要以武拒统,不愿统一,不愿接受一国两制和九二共识的力量。他们对于大陆并不信任,试图维持现状,并为此不惜迎合美国的亚太战略,与美,日走近,对抗大陆。国民党得力干将,副秘书长柯志恩就曾在近期公开表示“大陆青年如果来到台湾进行交流,他们就会产生好感,回到大陆后就不会再提统一”,在海峡两岸产生了热议。毕竟,柯志恩的身份并不一般,她一度是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国民党候选者候友宜的最佳搭档,她的意见代表了岛内蓝营很大一部分人的想法。那么,柯志恩到底是谁,她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1,柯志恩其人台湾岛内的政治势力大体上可以分为蓝营和绿营两大派系,又或者按照是否支持与大陆统一分为独派和统派。这其中,国民党,以及脱胎于国民党的亲民党和新党被视为蓝营。蓝营大多数政客持统派立场,但很多人并不愿意支持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郭台铭,朱立伦,马英九便是这一派的代表性人物。而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壮大的民进党,以及近年来壮大的台民众党,社民党等团体,因为大多采用绿色旗帜和徽章作为标示,又被称为绿营。绿营早年大多以台湾“本省人”为基础,在台湾中南部和东部很有势力。
绿营大多对大陆立场强硬,很多人持独派立场。蔡英文,赖清德,柯文哲等人就是典型的绿营人物。从党派和省籍来看,柯志恩属于本省人中的蓝营政客。她于1962年出生在台湾最南端,以本省人占多数的屏东县。她的父亲柯文福曾在1982年之前当了8年的屏东县长,属于国民党高层人物。柯志恩正是在其父的影响下,加入了国民党籍。她在1984年从台湾政大教育系毕业,随后又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其早年的目标是成为教师。但后来,她成为了一名媒体工作者。多次在电视台亮相,成为岛内知名的新闻主持人和制片人,并因此涉足政坛。
比起蓝营的其它大佬,柯志恩从政的年头非常晚。她在2016年才成为了台所谓“立法院”的委员,此后还曾在2019年的选战中失利,没有继续获得委员资格。2022年,在高雄市长选战中,她又再次败给了民进党人陈其迈,可以说她的政治履历在国民党内部并不算亮眼。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柯志恩并非毫无能耐之人。在媒体行业深耕的她很清楚如何靠炒作热点话题,说大话吸引人气。比如,在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海,解放军随后展开大演习的时候,柯志恩声称解放军的演习距离高雄只有20公里,会给高雄安全带来“威胁”,为此用言语攻击大陆方面。
而在今年5月,面对解放军军机在台湾外海空域的飞行,柯志恩也是以强硬的口气回应,称要让大陆军机“回家”。不仅如此,她还在今年3月受朱立伦委派窜访美国,外界普遍认为这是国民党为了在2024年的地区领导人大选中争取美国支持而展开的活动。而柯志恩说“大陆人来到台湾,回去后就不会提统一”,一方面展现出柯志恩等蓝营政客不希望台海发生军事冲突,而是想尽力维持现状。另一方面,则是认为台湾的经济民生较大陆更加发达,觉得台湾可以凭借这方面的优势,让大陆民众对之感到认可,从而拒绝与之发生对抗。但需要注意的是,柯志恩的这套观点是有漏洞的,台湾方面根本无法通过这种演变淡化大陆的统一意识,更不可能因此让大陆方面承诺放弃武统。
2,柯志恩观点的漏洞柯志恩的观点主要有以下漏洞。其一,台湾的确是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台湾的经济民生还远未达到让大陆人趋之如骛的地步。台湾在两蒋时代经过多年建设,逐渐成为了“亚洲四小虎”之一,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但在进入90年代以后,台湾也曾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缓慢期,其经济发展也因此呈现疲软姿态。而近年来台湾之所以经济增长再次强劲,人均GDP高达3.28万美元,超过韩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赶上了半导体产业的红利期和台湾商业资本从全球收缩回流的缘故。台湾的经济环境和结构依然没有发生改变,经济增长的福利也大多被半导体产业从业者和金融界人士享受,其它产业并没有分到多少蛋糕。台湾的许多基础设施依旧维持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样,民众的生活水平亦是如此。
而且,在1997年至2007年以及2010至2015年这两个时间段里,台湾的基本工资(最低薪酬)涨幅都很缓慢,一直维持在每月1.584万至2万新台币之间,换成人民币,就是每月月薪在4650元以下。即便如今台湾基本工资有所涨幅,达到了2.64万新台币,也不过只相当于6127元人民币而已。这在大陆的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是很常见的水平,对大陆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更何况,台湾的物价要比大陆高很多,这样一来,台湾对大陆人的经济吸引力便更低了。而且,在一些较为尖端,有高需求的岗位上,大陆方面的薪资往往比台湾更高。这也导致是为什么近年来台湾的精英阶层更愿意来大陆工作的重要原因,而大陆人前往台湾定居,工作的人数却非常低。
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陆的交通明显比台湾更便利,且运营范围更广,居民消耗的费用也更低。在大陆生活要比在台湾更有性价比,也更舒适。毕竟,大陆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又有后发优势,更容易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更需要注意的是,大陆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台湾,市场规模,资源等方面也远远高于台湾,大陆未来的发展潜力更大,许多省份的GDP总量都已经超过了台湾。所谓“大陆人去了台湾就羡慕,回来就不想统一”,实际上没有道理。现实中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台湾人去了大陆,回来后更相信统一”。
其二,台湾的经济发展实际上非常依赖与大陆的经贸合作,没有与大陆的交流,台湾就不会有今天的生活水平。虽然台湾近年来一直在提倡发展“南向经济”,即减少与大陆的经济往来,转而将东南亚,大洋洲国家视为新的贸易,投资去向。但不能不承认的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始终是大陆,这种情况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改变。仅在2022年,两岸之间的贸易总额就已经高达3196亿美元。台湾的机械,电子产品,农产品等非常依赖大陆市场,离开大陆市场的他们将很难生存。而台湾的商业资本对岛外投资最大的市场也是大陆,可以说,没有大陆,就没有台湾如今的经济成就。
而且,大陆还是台湾最主要的美元外汇来源之一。因为海峡两岸的贸易中,台湾长期处于顺差的一方,每年可以从大陆赚取大量的美元外汇。而台湾在于美,日的贸易中只能居于逆差地位,反而要消耗为数不多的外汇,这对于资源匮乏,非常需要充足外汇稳定市场,购买大宗商品的台湾来说非常重要。其三,统一意识已经在大陆根深蒂固,不大可能因为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而有所改变。大陆的民众自小就经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深知祖国统一的重要性,也对台湾属于中国这一原则深深认同,这不是台湾比大陆钱多一点,日子好过一点就能改变的。
台湾人应该充分意识到,大陆愿意看到台湾欣欣向荣,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台湾有如今的经济成就,离不开大陆的支持。大陆的经济发展也很出色,且潜力更大,大陆的民众更不会因为台湾经济民生相对发达一些就改变统一祖国的想法。以柯志恩为代表的岛内蓝营力量应该认清形势,早日承认九二共识,为促进统一而努力,与独派划清界限。
转自:华夏经纬网大陆暂停菠萝释迦进口后,台湾农业产销严重失衡。(台湾《中国时报》资料照片)商务部近日回应对台贸易壁垒调查进展情况。根据初步调查显示,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涉嫌违反世贸组织关于“非歧视原则”、“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等规则。台媒认为,民进党当局左拥两岸和平经济红利,右拿“抗中”政治红利,届时如果两岸经合架构协议(ECFA)给予台湾的关税优惠被中止,台湾将会在区域经济整合、两岸经贸合作两头落空,“失去才懂得珍惜”。海协会长张志军2015年5月访问金门时曾说,台海和平稳定很可贵,“不要等到路灯熄灭时,你才感受到它的存在,不要当和平失去时,才感受到它的可贵”。台湾社会应该意识到,大陆对台让利并非理所当然。马英九时期力推ECFA,民进党抹黑成“糖衣毒药”,上台后,得到ECFA的实际好处,如今遇到中止危机,又抹黑是“政治化”、“破坏两岸关系”。但民进党当局“联美抗中”和美国“以台制华”的动作愈来愈大,民进党当局不能既要享受两岸经济红利,又要操作“抗中牌”获取政治利益。近两年来,大陆对台湾的菠萝、石斑鱼等农产品限制出口,台当局农业部门每次都扬言要向WTO申诉,但都是不了了之。事实上,台湾禁止全球输入产品有97项,禁止大陆输入2509项。说穿了,若按照WTO非歧视贸易原则,台湾属于理亏的一方,若WTO要求台湾对大陆对等开放,台湾恐怕无法承受。台湾对大陆贸易依存度达38%,一旦中止ECFA,民进党“执政”近8年,有做任何准备吗?台美虽签署所谓“21世纪贸易倡议”,但其中完全没有关税优惠,只有贸易便捷化,美国市场的“得”,可以弥补大陆市场的“失”吗?民进党官员常说要分散风险,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已在今年6月RCEP全员生效,台湾地区被排除在外,目前要争取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门坎也极高。当民进党抛弃“九二共识”,大陆若对台湾“公事公办”,不再让利,民进党有能力为台湾产业找到替代市场吗?恐怕令人无法乐观。责任编辑:邱梦颖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加载中...APP专享直播1/10热门推荐
收起
@@~$$
更多>@@=value.teacher && value.teacher.name$$@@=value.title$$@@=value.publish_time$$
@@~$$
更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发达还是大陆发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