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文化意义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古代人们为何喜欢在甲骨上写字和占卜?_百度...

甲骨文战猎卜辞选读正土方、允狩古人在农闲季节,有狩猎习武以备征战的习惯。这种习惯反映在《诗经》中就是二之日其同载纘武功。就是在腊月,大家汇集起来去打猎,这节课我们就来选读狩猎征战相关的两片卜辞。这个甲骨片是有残缺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禽,它是贞问会不会擒获野兽。《殷墟文字乙编》764版禽?壬申允兽,禽只兕六,豕七十有六、獐百有九十有九。禽,就象是网,下面是柄上面是网的形状,拿著这个网去网东西。後来在上面加了一个“今”字,读qín。後面又在下面加了一横。横的左边又加了一个装饰性的笔划。到小篆里它又把这一横往下弯曲,就写成了我们现在的这个禽。《说文解字》对这个字的解释,实际上是有点问题的。禽,走兽縂名。从风,象形,今声。禽、离、兕,头相似。从禸,这个把下面的解释成一个单独的字,这个是有问题的。但它前面说禽走兽总名是没问题的。因为什么呢?我们看华佗创造的那个保健体操,五禽戏里面也有走兽。卜辞问:禽,有没有禽?壬申允兽,在壬申这一天果然狩猎到了很多动物。兽字,它左边是一条长尾巴的犬,右边是一个捕猎用的工具。这个字形在甲骨文、经文、小篆、及睡虎地秦简,一步步变过来的。最开始上面没画圈的,後来它又画了两个圆圈,工具中间又加了一个像车轮一样的东西。後来下面的竖又弯了一个圈,就成了小篆的兽字。小篆的兽字再一变化,就是我们现在写的兽字。我们现在写的犬字旁的狩猎的狩是後来造的字。为什麼要造这个犬字旁的狩呢?因为这个兽字,它已经表示野兽去了。表示走兽去了。所以狩猎这个活动,专门再造一个犬字旁的狩。禽只兕六,看“只”字。上面是鸟,下面是手。表示用个手抓住这只鸟。只,读huò。《说文》曰:只,鸟一枚也,从又持佳。持一佳曰只,二只曰双。这个字它是一只鸟的意思。如果是两只鸟呢,《说文》引申出来的“二佳曰双”。抓住两只鸟就是双。禽获兕六,兕sì是什么呢?《说文》曰: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这个字是个象形字。它描摹的是一头牛。这头牛像野牛,颜色是青色的,实际上是一头大犀牛。这个兕是犀牛,擒获了六头犀牛。还擒获了豕,豕有多少呢?豕七十有六,这个豕描摹了一个猪的形状。猪大肚子短尾巴。七十有六。七,一横,上面有竖,这一个竖特别长,七十,实际上是把两个合在一起。如果是十,就是一竖,如果是七,就是一横一竖,这一横一竖基本相等。上面的竖延长了,那就是七十有六,就是抓住了七十六头猪。獐,百有九十九。獐就是像鹿的一种动物,抓住了一百零九十九头,这个九也很特别,九本来上面一竖是斜的放著,但把它放直就不是九了,就是九十了。古人用字很神奇,一个字把它加长一下,或者说倾斜度稍微改变一下,它就是两个字了。有九十有九。加一个有字,要表示数字的话,古人也是把名词放前面的。古人打猎,果然打到了很多野兽。我们再看一个征战的卜辞《甲骨文合集》6409版征战活动是古代特别重要的活动。《春秋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就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两件事情。一个是祭祀,一个是打仗。所以打仗之前要贞问一下先祖和上帝,就是能不能打胜仗啊?《甲骨文合集》6409版说丁酉,卜寇贞:“今者王人五千正土方,受有又?三月。”丁酉这天举行了占卜活动,谁来贞问的?一个叫冦的卜来贞问的。贞问的什麼呢?今者王共人五千正土方。受有又?现在我们的王征集了5000千去征讨土方,会获得保佑吗?後面记载占卜的时间三月。今者王共人五千。共,读gǒng,一个左手,一个右手。到小篆来看,他它这样像两个手对掐的,所以拱就是把两个手对在一起。也有是把两个手合在一起,然後再向身体的外边推出去。就是古代的拱手礼。两个手伸出去就引申出来的,有汇集、徵集、召集的意思。共人就是把人滙合到一起。人,也是很形象的,像一个人侧面站立的形状,後来写写就变化了,变成了一撇一捺。五千,这个千也很特别。就在人的下面加了一横,就是千字了。如果我问你,想让你表现两千、三千、四千,你怎麼表示?我们古人很聪明,他就在这个人的下面画两横,就是两千,画三横就是三千,画四横就是四千。正土方这个正字,读zhēng,上面是一个框框。这个框框可以涂黑,也可以不涂黑,下面是一只脚,表示脚朝这个方向走去。这个方向是什麼呢?就是一个城邑,就是正,所以正它有征讨有远行的意思。後来我们又在这个字旁边加上一个双人旁,就是我们现在这个长征的征。也有人认为这个字不是会意字是个形声字。上面那个框框是丁,丁表示声音,这个也有一定道理。受有又。这个又我们看很神奇,他就用右手来表示保佑。右手怎麼表示保佑呢?我们知道人的身体的两个重要辅助器官,就是左手右手。能够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所以这就有辅佐的意思,右就有保佑的意思。那麼辅佐保佑都是从左手右手发展出来的。这个卜辞是说商王他要正土方,徵集了五千个人,那麼这个战疫到底有没有取得成功呢?卜辞里看不出来,因为它没有騐辞。为什么没騐辞?跟甲骨占卜活动的特点有关。这个甲骨占卜,有时候要写上验辞,需要等很长时间。有了呢,他才会把它刻上。有时候可能没有应騐,他就不刻了。所以从这篇卜辞,我们无从知道这次征土方的军事行动是不是取得了胜利?但在金文中却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制作青铜器并且年铸上文字,一般都是为了纪念某一件大事,它的结果都是已知的,所以经文里面要表示。征战什麼的都是知道结果了。下节课学习记录战功的金文文献,虢季子白盤。古代占卜都写在龟甲或兽骨上,这是什么原因?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兽骨或龟壳,认为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祸福。按照《礼记·曲礼》的说法,“龟为卜,蓍为筮”,“卜”是用火烧龟壳使其产生裂痕而预测凶祸福的方法,“筮”是用蓍草来占卜的方法。这是我国古人占卜常用的方法。古人认为“小事则筮,大事则卜”。如果遇上更大人的事情,就要两种方法兼用。那如何用龟甲占卜呢?一般在龟甲上刻录卜辞,然后用火灼烤龟甲,灼烧时会发出噼啪之声,这种声音往往被理解为,是神在传达旨意。骨头受热以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在占卜者看来它充满无穷的玄妙。上面这些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简单记事,因此也被称为甲骨文卜辞。商代王室盛行用龟甲占卜决定行为方式,几乎每事必卜。《周易·系辞》说:“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龟。”古人为何要采用龟甲占卜呢?《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古时将龟与麒麟、凤凰和飞龙这些传说的神奇动物并列,可见它的地位之高。《礼记·曲礼》疏引刘向曰:“蓍之言耆,龟之言久。龟千岁而灵,蓍百年而神,以其长久,故能辨吉凶也。”因此春秋时期还有“筮短龟长”的说法,认为鬼象长,卜更为灵验。不过,龟卜之法早巳失传了,而蓍筮之法却流传下来,有流传下来的《周易》《周礼》等书的文字记载为证。晋张华《博物志》说:“蓍一千岁而三百茎,其本已老,故知吉凶。”古人以为蓍千岁生三百茎,有圆而神的美德,所以把它作为筮的最为理想的运算工具,而且“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古代人们为何喜欢在甲骨上写字和占卜?因为当时没有纸没有布,没有可以用来写字的东西,所以只能在甲骨上写商朝普通人能用甲骨文占卜吗?占卜是否是商王的特权?应该不可以吧,因为占卜专门由贞人(巫师)负责的。古人使用龟甲占卜,是如何操作的?因为我本人就略懂占卜,对周易,星象,手相面相,均有研究我给大家简单的说一下龟甲占卜原理:取合适的龟甲,纹路清晰的,清洗供奉以后,至于祭坛火种之中。祭师口诵道词,舞动法杖,诉诸某种失传已久的仪式,经过一段时间龟甲会出现裂纹。由于裂纹具有随机性,而龟甲的纹路大同小异,通过判断裂纹经过的龟甲区域,对所求卜之事做解答。总的来说有点类似一套密码系统,解读规则和密匙映射明文差不多。只是其中规则比较复杂多变,难以尽言。商代的卜骨和卜甲。殷商时期盛行的人祭和人殉,始终与崇拜上帝联系在一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殷商奴隶王国的建立,需要在上出现一个至高无上的大神来维护其统治,把一切现象都说成是这个大神的意志,因此,殷人的上帝和祖先神便具有无上的权威,这就是殷人崇拜上帝的社会根源。以兆象判断吉凶的占卜活动,在殷商时期非常盛行,奴隶主充分利用这一手法,达到了凡事都问卜的程度。商人在使用骨卜的同时,也出现了龟卜,因此,卜骨和卜甲是殷商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宝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物之一。甲骨文就是古人利用甲骨占卜吉凶之后,在甲面上刻写的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从考古发掘的各商代遗址中可以看出,在商代早期阶段,主要用卜骨,殷人卜骨的选料以牛的肩胛骨最为常见,另外,还有羊骨、猪骨、并且出现了鹿骨,少量用龟甲。中晚期以后,卜骨卜甲并存,有时卜甲还要多于卜骨。甲骨卜辞由几部分组成?由前辞(叙辞、述辞)、命辞(贞辞)、占辞、验辞四个部分组成。甲骨卜辞在商代并不是主要的文字记录,当时已经有用竹木简编成的典册,只是没有能保存下来,所以商代人在使用书面语言方面实际上已经达到的水平,无论在文字的篇幅上,或是在记叙事实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上,无疑都会高于甲骨卜辞的水平。通过对着名晚商都城──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河南动物考古研究人员日前揭开了晚商甲骨占卜之谜,吉凶兆纹的出现基本上是可控的。扩展资料文学意义:中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卜辞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卜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甲骨文的文化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