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把马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的本质及基本特征是什么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名词释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辨证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A. 科学性-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B. 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C. 实践性-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D. 人民性-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E. 发展性-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4.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哲学观名词释义哲学观是指人们对哲学和与哲学相关的基本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主要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的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过知识拓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者斗争的焦点: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二者斗争的焦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认识或不能被人完全认识,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二者斗争的焦点: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辩证法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唯物主义名词释义唯物主义: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反之,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理论基石。名词拓展1.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最本质规定2.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3.物质的概念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一句话,不以人的物质为转移。运动与静止名词释义绝对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暂时不变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不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名词拓展1.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离开运动的物质也是没有的。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4.体现运动与静止的诗词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实践实践:实践就是人们【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客体】一切客观物质的社会性活动。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名词拓展1.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没有得到正确的解决。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因为它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实在,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历史过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因而得出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结论。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揭示社会的本质,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阐明了社会与自然的区别与联系。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一方面,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在实践活动中,物质世界被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另一方面,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基础。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最后,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基础。马哲四组重要概念名词释义唯物论与唯心论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是划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唯一标准。唯物论: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唯心论:凡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心主义。名词释义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认识或不能被人完全认识的,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绝对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名词释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辩证法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则主张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名词释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也称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物质与意识名词释义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可以概括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起源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同时,意识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意识与物质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特殊的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记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辨析题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