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李有多少人 探寻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中的李氏族群?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变迁(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变迁(本站推荐)》。
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变迁02-05-05 15:35
发表于:《中日关系论坛》 分类:未分类 姓的变迁随着历史的演进,姓氏制度也不断发生变化,旧的姓氏消亡,新的姓氏产生,其间离合演化的原因甚为复杂。民族融合是姓氏变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华夏各民族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过程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卑族拓跋氏。他于494年迁都洛阳以后,下诏改鲜卑姓为汉姓,30年间将各部落的二音节、三音节等多音节姓氏都改为音近的汉单姓,如将拓跋氏改为元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改为刘氏,贺楼改为楼姓等等,一共改了144姓(见《通志.氏族略第六》)。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在仰慕唐化发达的生产技术以及高度文明、灿烂文化的同时归附唐朝。例如788年回纥部落请求臣服唐王,改称回鹘。古代有不少帝王出于开疆拓土、羁番邦的政治需要,经常向异常首领赐姓。如唐太宗曾封突厥族皇族阿史那.思摩为都督,赐其李姓。宋代有大批犹大人进入中国,按当时习惯均,大宋皇帝分别赐姓,有姓赵、李、张、高等17个姓。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湘西一带少数民族的土司勾结爪哇、琉球使臣进行叛乱,朱元璋任用归附明朝的南北疆总督哈巴十(维吾尔人)平定叛乱。因哈巴十战菌显赫,翦除国患有功,朱元璋亲赐其“翦”姓。哈巴十率军长期驻守株木山(在今湖南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其后代也在那里定居下来,均姓“翦”,现代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就是其后。满族入关后大量改为汉姓,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有的就意而改,例如爱新觉罗,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觉罗”为姓的意思,故“爱新觉罗”意为金姓。也有人认为它是满语“肇姓”之意,爱新意为“肇”,觉罗意为姓,所以也有将爱新觉罗改为姓肇的。还有就音而选择姓的,譬如将爱新觉罗改为姓罗。此外,还有干脆改为德、洪的。还有将佟佳氏改为佟,马佳氏改为马。此外,有取满姓字头的谐音为姓的,例如“瓜尔佳氏”的“瓜”,与“关“谐音”,就改为姓关等等。于是满族就有老姓与新姓之分。少数民族改姓,除了民族融合的原因,也有不少是为避难而改姓的。在中国《百家姓》里并无“出”姓,经专家学者多方研究发现,原来福建惠安县涂岭乡小填村以及仙游县枫亭乡所属的洪厝等地的2700余姓出者,是元朝太尉纳哈出的后代。纳哈出的祖先木华黎是成吉思汗的义弟,传到第八世纳哈出时恰逢元朝灭亡。纳哈出聚兵金山,屡犯辽东,明太祖召谕纳哈出,纳哈出不服仍抗争,后打败投降封为海西候,最后死于征途中。长子察罕因罪被诛,次子佛家妈惧株连,将姓去掉“纳哈”,以“出”为姓,从此隐居惠安的涂岭、洪厝一带。还有将少数民族姓氏简略为汉字单姓的。例如,将代北姓氏阿鹿桓简略为鹿,萨孤氏简略为萨,斛律氏简略为斛;将满族姓氏那拉氏简略为那,钮等姓氏都是汉族姓氏中本没有的。少数民族的姓氏在逐渐汉化过程中,还不断制造出一些新的姓氏,如:银述可是金国女真族一员大将的名字,久居广西,其后代就以其开头字作姓—银。又如北魏孝文帝下诏所改的144个鲜卑姓为汉姓后,就出现不少怪姓。如叱奴改姓狼,费羽改姓羽,纥骨改姓骨,渴侯改姓纸,俟伏斤改姓斤等等。最佳答案丰富性 直接采用汉姓,有朝鲜、壮、土家、白等19个民族;既使用本民族的原有姓氏,也使用汉姓,有满、蒙古、彝、藏、景颇等27个民族;无姓氏,维吾尔、哈萨克、布朗、傣等8个民族习惯上没有姓氏。神秘性 少数民族姓氏起源与图腾崇拜、原始宗教信仰等有着密切关联。如四川省德昌县金沙乡的僳僳族,崇拜李树的姓李,崇拜黄树的姓黄,崇拜獐子的姓张等。变异性 有的依据本民族原先图腾名称的汉字音译或汉义转化为汉姓(如上例僳僳族的姓);有的则直接假借汉姓;有的是由当地汉族教师为学生另取汉姓,如云南有的傣寨小学校,汉族老师姓什么,全班傣族小朋友也一起姓什么。所以,如果光从字面上看,今天已很难看出部分少数民族姓氏的本来面貌。满 族满语称姓氏为“哈拉”,是标志血缘关系的称号。据史书所载,早在北魏时期(也有的认为是在隋唐之际)满族就有了自己的姓氏。据清代《皇朝通志》所载,满族的“哈拉”(姓)有679个。“哈拉”的名称最初都是以满语命名,是多音节的名称,如满族皇室姓爱新觉罗,贵族大姓有瓜尔佳、钮钴禄、舒穆禄、纳兰、董鄂、马佳等。其姓氏来源,一是以居地为氏,即以所居地名、山名、水名为氏。如居董鄂河者,即为董鄂氏。其余如修佳氏、富察氏等,均以住地为氏。二是以部落为氏,如爱新觉罗、瓜尔佳等。三是以动植物等图腾崇拜物为氏。如:尼玛哈氏(鱼)、萨克达氏(野猪)、依喇氏(黍)等。四是沿袭辽、金、元时期的旧族大姓,其中金代旧姓27个,辽代旧姓1个,元代旧姓7个。五是以父祖之名第一音节汉字为姓,如舒穆禄氏有名万鲜丰者,其子孙以“万”为姓;喜塔拉氏有名文忠额者,其子孙以“文”为姓。故有满族人“一辈一个姓”之说。清朝灭亡之后,满姓人多数已为汉姓,其改姓方式,一是由复姓改为单姓,如佟佳氏改为佟氏,董鄂氏改为董氏;二是意译为汉姓,如阿古占,满文为雷之意,即改为雷姓;倭赫,意为石头,即改为石姓。蒙古族蒙古人十分重视自己的家世和族源,蒙古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极富民族特色。据《多桑蒙古史》等史籍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蒙古人就牛活在辽阔的蒙古草原,大部分蒙古人都能讲清自己的出身部族和家世渊源。蒙古姓氏最初出现于贵族阶层,用以显示自己祖先的功业、部落血统的高贵和社会地位。嗣后因汉族影响,有的改为单姓。从蒙古族现在通用姓氏中,可以看出蒙古姓氏有以下几大特色:一是以部族为姓。如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后演变为包氏;永谢部落演变为云氏;巴雅特部以巴为姓;乌梁海部以乌(吴)为姓;喀尔喀部以韩(何)为姓;土尔扈特部以陶为姓;哈勒努特部以郝为姓。二是以父祖之名的首字为姓。如元代将领沙全,因其父名沙的,便以沙为姓;现代蒙古诗人巴布林贝赫,因其父为巴达玛宁布,便以巴为姓。现在仍有相当一部分蒙古人以这种方法取姓。三是以汉字谐音取姓。如伯颜首字“伯”与“白”谐音,其后人便以白为姓。再如“敏罕”在蒙古文中意为“千”,以汉字谐音“钱”为姓;鸟古纳蒙意为“羊”,便以汉字谐音“杨”为姓。四是以母姓为氏。如蒙古族中刘姓,即源于汉代公主(刘氏)下嫁单于,而后代便有以刘为姓者。五是受汉族影响,取用汉姓。如张、王、李、陈等,即是其例。这种现象在汉化较深的文人、官吏中更为普遍。回 族同族人马姓最多,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称,此外还有沙、喇、哈等姓氏。同族姓源多来自古回人之汉语音译,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马姓,即因为回人多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创始人是穆罕默德,明、清时著述多将“穆”译为“马”,加之明太祖朱元璋赐波斯人马沙亦里为“马”姓,故同族中马姓最多。其次,回族往往用古伊斯兰教圣人或父祖辈名字中的某一音节作为姓氏。如:以、白、来、金四姓,即来自古回人“易卜拉欣”四个字的音译;纳、速、喇、丁四姓,即是回人名字“纳速喇丁”的音译。再次,部分回族姓氏来自帝王赐姓,如:沐氏、达氏、郑氏。由于回族取姓音译时,多采用谐音或相近的汉字,因此产生了一批奇僻姓氏,如:忽、闪、拉、剌、哈、撒、麻、达、朵、虎、者、也等等。上述这些姓氏,在发展过程中,有的已被同音的汉姓所代替。如速姓变为苏姓,合姓变为何姓,忽姓变为霍姓等。藏 族藏族人姓氏起源较早,公元前一、二世纪西藏山南地区一些部族已经形成并发展起来。藏族人最初姓氏即起源于氏族部落,此后渐有变化,有的以封地为姓,有的以家族房名为氏,但一般都是贵族才有姓氏。最常见的藏族姓源有以下六种:①神猴的后裔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着一则神话:有一神猴与岩魔女结为夫妻,生下6个小猴,进化为人类,成为藏族最早的6个氏族,其名称为色氏、木氏、董氏、东氏、惹氏、朱氏(柱氏),形成所谓“原人六姓”。这6个氏族又发展为18个氏族。②天神的家族相传藏族首领聂赤赞普是天神之子下降人间,制定了礼仪,区分了尊卑,由他传下了第一个王族。这个天神的家族称作“代”。发展为父系6族,即:洛氏、聂氏、琼氏、努氏、色氏、保氏。到松赞干布时,又有秦氏、卓氏、如雍氏、纳南氏、才崩氏、觉如氏等其他家族出现,成为与王族结亲的姻亲氏族。③“可怕”的家族据传说,西藏古代有一位道法高深、威力很大的密宗法师叫琼保·较塞,游历四方,遍谒圣地,为人降魔除邪,免祸消灾。恶魔对他十分害怕,一见他就发出“米拉、米拉”的哀号。“米拉”在藏语中词意是“可怕”。后人赞誉琼保·较塞的功德,称其家族为“米拉氏”,即“可怕”的家族。④“仇生”家族13世纪时,西藏有位大学者贡呷坚赞,据说是天神后裔,因与仇敌罗刹交战,俘获其妇而生了孩子,取名“昆巴解”,“昆巴”是仇恨的意思,“解”是生的意思,即“仇生”或“仇妇生”之意。其家族便称昆氏,以炫耀其族系之高贵和祖先之威猛。⑤以房为氏魔族大多数家庭都有房名,世代相传,房名即成为姓氏。如韦氏、谷米氏、雪魔氏、华秀氏,即为房名演变而成的姓氏。⑥以封地庄园为氏近代以来,西藏农奴主贵族的传统姓氏日渐衰微,而以封地庄园命名的姓氏日渐增多。如十三世**喇嘛出生于平民家庭,被确认为转世灵童,当了**喇嘛后,其父被封为公爵,赏赐许多庄园。其中朗敦——溪卡是他家原住的庄园。人们便以此封称呼这新的显贵家庭。于是他家的人名前都冠以“郎敦”二字。傣 族古傣族人原本无姓,只有一个“刀”姓,系明王朝赐给当时西双版纳傣族最高统治者的姓。因此,此姓在解放前一直仅在贵族阶层使用。解放后,一些无姓傣人亦喜欢在名前冠以刀姓。近年因汉傣通婚,子女从汉人父母姓,于是在目前傣人中出现了张、王、李、周等大量汉姓。瑶 族据神话传说瑶族为神犬盘瓠与评皇公主的后代,共有六男六女,自相婚配,繁衍为瑶族。评皇各赐一姓,是为“盘瑶十二姓”,即盘、沈、包、房、李、邓、周、赵、胡、唐、雷、冯。景颇族景颇族称“姓”为“波桑”,含有类、种、姓的意义。也就是说景颇族历史上同种、同类之人,也即同姓之人,均有血缘关系,不得通婚。至今仍严格遵守这种“同姓不婚”的制度。在历史上,景颇族实行“普那路亚式”的族外婚制度,即甲族一群女子与乙族一群男子互为夫妻的族外群婚,现今景颇族实行的单向姑舅表婚姻,即是这一族外婚的遗迹。姓氏在景颇族中起着“姓别婚姻”的功能。因而景颇族姓氏与家族历史密切相关。景颇族姓氏中有大姓与小姓之分。大姓共26个,均为氏族社会部族或家族标志。其中木日(彭、李)、恩昆(岳),勒托(董、徐)、木然(尚、杨)、勒排(排)五大姓,是世袭山官的子孙,称为5大官姓。由26个大姓衍生出300多个小姓。景颇族称小姓为“亭郭明”,即户名。由户名再发展为姓氏(即小家族的名字)。大姓和小姓常常连用,小姓在前,大姓在后,由同一大姓分出的两个小姓可以通婚。景颇族的姓氏,丰要来源于七个方面:①来源于官位、职业;②来源出生或居住的地名;③来源于动物名称;④来源于植物名称;⑤来源于生活用具和建筑材料;⑥来源于食物或事物名称;⑦来源于某种动物行为。景颇族这种姓氏起源,与汉族姓氏起源十分类似,与图腾崇拜有关。而大姓、小姓之分及其社会功能,与汉族早期的“姓”、“氏”之分,和“姓别婚姻”,“氏明贵贱”,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可以从中看出中华民族姓氏发展的基本规律。土家族土家族姓氏起源,也与汉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主要来源,一是以部落或部族名称为姓(冉姓即远古部落名称);二是源于图腾崇拜,如李姓,本意是土家族以虎为图腾,土家族先民巴人称虎为“廪君”,“廪君之后能化为虎”,《风俗通》中说:“虎本南郡中卢李氏公所化”,故土家族中“李姓”,为虎的图腾。此外,土家族姓氏来源中尚有源于祖先姓名,源于居住地等多种起源。壮 族壮族(原作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已有人口155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33%,是我国唯一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少数民族。在壮语里,将姓称作“栏”,即房屋的意思。表明壮族“姓”的本义是指生活在同一间大房屋里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称号。壮族早期的先民没有姓氏,是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秦末自立为“南越武王”的赵陀,虽然已有赵姓,但他是由河北真定迁入壮区的中原人士。另据多种姓氏辞典对“韦姓”的解释,有一支韦姓出自韩姓,是汉代功臣韩信被杀后,萧何暗中将其子孙送往南粤(今广西、广东一带),韩信子孙为避祸,以韩字半边“韦”字为姓。这是秦汉时期中原人士迁居壮区的又一例证,说明壮族与汉族交往由来已久。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壮族姓氏是《新唐书》中的“列传·南蛮”:“西原蛮(即壮族古代称谓),居广容之南,邕桂广西。有宁氏者,相承为豪。又有黄氏,居黄橙洞……天宝初,黄氏疆(强),与韦氏、周氏、侬氏相唇齿,为寇害,据十余州。”可见当时已有了黄氏、宁氏、韦氏、周氏、侬氏等大姓。习惯上把这些大姓聚族而居的区域,以“洞”命名,分别称作“黄洞”、“侬洞”、“吴洞”等等。反映了这些姓氏与氏族部落组织的密切关系。关于壮族姓氏的来源,有以下几种:①集会赐姓据壮族民间传说,其先民原来没有姓氏,各部落首领在一个叫江岩的地方集会,商定姓氏。因主持人势力强大,被推为首领,以“黄”(皇帝)为姓。其余养黄牛的,就以“莫”(黄牛)为姓;会猎鸟的以“陆”(鸟)为姓。大家都因有了姓而高兴。但当时为大家杀牛做饭之人,却因未得姓而发怒,以刀拍击砧板愤愤不平。主持人见状,灵机一动,就以“岑”(砧板)给他为姓。②以居地为姓壮族部分姓氏与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如:农姓,汉语是指农耕种植,而壮语却是森林或树木浓密的意思,即指住在森林里的人;甘姓,汉语是甜的意思,壮语却是岩洞的意思;谭姓,汉语中是谈的意思,壮语却是指水塘,意指住在水边的人们。③以职业技艺为姓前述“莫”。汉语中是“无”、“不”的语思,而壮语中却指黄牛,意为养牛人。蓝姓,汉语中指颜色,壮语中却指用竹或藤编织的篮子,可知其祖先擅长于篮筐编织。巫姓,可能是与为人驱邪祈祷的巫术有关。④以原始的图腾崇拜为姓壮族先民与其它民族一样,也曾经历过原始的氏族社会,故而部分姓氏由原始的图腾崇拜发展而来。如龙姓,即源于对古代蛟龙(鳄鱼)的崇拜;麻姓,在壮语中是狗的意思,源于对狗图腾的敬仰。狗在古代壮族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可能与西南各族传说中的神犬盘瓠有关。此外如陆姓,壮语中为鸟,与鸟的崇拜相关。⑤受外族特别是吴越和汉族影响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战国之际,壮族统属于“百越”,秦汉时期,就有汉族移民迁居壮族地区。如前述南越王赵佗,即因战乱入居壮族地区,必然会对壮族姓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现今壮族中的部分汉姓,即是汉族文化影响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有些壮族姓氏与汉姓相同,但从读音和词义上考察,却有很大差别。如前述“莫姓”(黄牛)、“陆姓”(鸟)、“麻姓”(狗)、“黄姓”(皇帝)等,即是成例。当今壮族,以黄、韦、侬、莫、岑为大姓,多为历代部落首领土官世家。由于受汉文化的影响,免遭世人对“蛮夷”的歧视,在其所修族谱、家谱或其它传记中,多攀附内地迁来的汉族或功臣名将为自己的祖先。将祖籍说成是来自中原内地。如泗城岑氏,称其先祖岑仲淑是浙江余杭人,宋时随狄青平定侬智高,以功封镇其地。再如南丹州莫氏土官,在唐开宝七年(974年)即自称节度使。遣牙校陈绍现奉表修贡,请求内附。《宋史》、《明史》、《舆地胜纪》中,均有明确记载,但南丹莫氏土官家谱、碑刻与传说中,却称自己的始祖是莫伟勋,为宋代狄青部将,随来广西。回答者:yxm2458-举人 五级 3-27 19:00我所知,起自古中原的汉族姓氏不多,不过一百零几种。那时的中原民族一般以族为姓、以职为姓、以国为姓或以父祖官职为姓,比如,鲁班的名字可以解释为“鲁国的工匠”!庖丁的名字则可解释为“做厨师的男人”。到了汉末,大量的胡人迁入中原,直到南北朝时期,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几乎占到中原人口的20%,大量的胡姓开始出现,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有哪些呢?北魏王朝——中原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大量的鲜卑人在孝文帝改制后开始使用单音“汉姓”,但仍有一部分胡姓保留了下来,如“宇文”、“长Sun”、“令狐”、“独孤”、“慕容”、“尉迟”、“陆”、“穆”等等。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 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以理县嘉绒藏族为例专 业
社会工作院 部
法学与社会学院 学 号
2005160091
姓 名
斯玛乃指 导 教 师
蒋 斌答 辩 时 间
2009年5月论文工作时间:2008年11月至2009年5月 浅谈汉化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以理县嘉绒藏族为例学 生:斯玛乃 指导教师:蒋 斌摘 要:在世界多民族国家中,受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少数民族大都面临文化融合和民族认同的问题。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普遍存在,相对于传统少数民族,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了弱化和缺失的现象,现在仅有的身份认同方式是在血缘和户籍方面,特别是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的认同方式却存在弊端,比如民族优良传统的丢失、民族多样性的降低、民族文化的消失等。本文针对这些弊端从语言、地缘、风俗等方面提出对策,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汉化少数民族 嘉绒藏族 身份认同意识On the sense of identity amongst minorities
assimilated by chinese Set Jiarong Tibetans in Li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Undergraduate: Si Manai Supervisor: Jiang Bin Abstract: Amongst many multi-natina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problems of cultural assimil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confront most minorities as a result of the impact brought by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cial developement.Chinese localized minorities are exist in a great numb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inorities, those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 have shown a weakening and deficiency in areas of geographical,economic life, religion and customs.Only three ways are available now when identifying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blood strain, census registry and preferential policy, among which, the last one is highlighted, but there are still drawbacks in it, for instance, the loss of elegant ethnical customs, the decrease of ethnic diversification, the dispear of the ethnic cultures.This article proposes solutions of these drawbacks from aspects of language, geographical and customs, it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ement of miniority ethnic groups.Key words: Chinese assimilated minorities
Jiarong Tibetans
Sense of identity目 录引言................................................................1一、关于嘉绒藏族的介绍..............................................1二、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1(一)全国少数民族被汉化的现象..................................1(二)藏族被汉化的现象..........................................2三、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弱化的表现..................................3(一)语言方面的缺失与弱化......................................3(二)地缘方面的缺失与弱化......................................3(三)经济生活方面的缺失与弱化.................................4(四)宗教信仰方面的缺失与弱化..................................4(五)风俗习惯方面的缺失与弱化..................................4四、汉化少数民族现存的身份认同方式..................................5(一)基于血缘与户籍方面的认同..................................5(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的认同................................6五、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的弊端分析................................7六、对策............................................................8 结 语............................................................8 注 释............................................................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引言藏族作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具有其特殊的民族族史。理县作为嘉绒藏族主要聚集地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与当地汉民族、外来民族的共同融合,加之经济的发展使嘉绒藏族出现了严重的汉化现象。斯大林关于民族的界定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1]而汉化少数民族语言、地缘、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的变化。论文在探究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出现的变化,同时剖析汉化少数民族如何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对此提出对策,以适应新时期民族管理的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一、关于嘉绒藏族的介绍嘉绒藏族在学术界一般被认为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邛崃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河流域和大渡河沿岸。在邛崃山以东的理县、汶川和夹金山东南的宝兴、天全、康定、道孚等地也有分布,约有37万人。嘉绒地区藏语全称“嘉尔木擦瓦绒”,是一个综合山名、水名与自然环境的名称。在小金和丹巴之间有一座闻名全藏的木尔多神山,“嘉尔木” 即此山之山神;“擦瓦”:居住在擦曲河流域的人;“绒”:农业河谷区。嘉绒是藏语对四川大小金川、理县藏族地区以及黑水藏族地区的地名称呼,区域包括今天阿坝州和甘孜州境内岷江中上游,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区。嘉绒成为藏族一个独具特色分支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历史渊源以及特定农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语言、建筑、习俗等方面。唐代吐蕃东进,驻军于大渡河、岷江一带,据险而守,军队与当地嘉良、东女、附国等各土著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嘉绒藏族。嘉绒藏族的住房为石砌平顶寨房,墙上涂有白色的太阳和月亮图案。嘉绒话与藏语同属藏缅语系,通行藏文,但是嘉绒独特的方言使别的地区的藏族也很难听懂嘉绒藏语。清乾隆以前嘉绒藏族主要以信仰苯教为主,乾隆平定了大小金川之后,强令“兴黄废苯”,嘉绒十八土司管辖地的所有苯教被迫改宗黄教,但是苯教还是以迎合佛教的方式流传下来。石碉建筑是嘉绒藏族的标志性建筑,古碉文化也是嘉绒文化的重要内容。丹巴素有“千碉之府”的美称,每座石碉上都有历史演进的烙印。这种石碉是战、居两用的垒石建筑。二、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一)全国少数民族被汉化的现象少数民族的汉化指的是少数民族在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文化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等各方面被汉民族所融合的过程,也是少数民族在以上方面接受汉族的一套价值观的过程。[2]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是由汉、满、蒙、回、藏等56个不同分支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居于主体地位,相对而言其他55个民族应属于所谓的少数民族。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使汉族不仅在人口,地域 等因素中占据主要地位,而且在民族文化交融中处于绝对优势。而相对落后的各个少数民族则在不同程度上效仿汉族的制度、风俗等较为先进的方面以促进自身的发展。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汉化”的步伐也大幅加快,直接动摇各个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独立基础,出现了少数民族被汉化的现象。比如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少数民族汉化的一个典型。“壮族的传统文化在流失,而这种文化流失现象只要稍微留意一下,相信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在衣、食、住、行、语言等方面出现了汉化现象。”[3]“阿昌族从明清以来就深受周围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和傣族文化的影响,其社会发展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的结果。从地理位置来看,阿昌族正好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因此与周边的汉族和傣族之间既有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有婚姻关系的存在。在族群认同的过程中阿昌族容纳了汉、傣等民族的新鲜血液,形成了典型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格局。”[4]民族服饰则从另一个方面具体的表现出各个少数民族的汉化现象,经常会看到日常生活中的少数民族身着便于活动的汉化服饰,而佩戴本民族特色的饰品,这是不同文化的交叉在服装中的体现。比如“云南独龙族其传统服饰只有一条自织麻线条纹图案的长毯系扎在身上。”[3]而今天的独龙族人们随着经济的发展,他们多穿汉族的服饰,而独龙族唯一的服饰,独龙毯已经成为了他们服装上的装饰,亦或是民族的标志。少数民族的服装正受到汉族服饰的冲击,服饰汉化的现象正日趋加速。从以上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人口较多的壮族还是人口较少的阿昌族都正处于汉化的现象,而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则受到了更多的汉化现象,综上所述,全国少数民族都存在汉化的现象。(二)藏族被汉化的现象藏族作为少数民族中的多数民族,加之其特殊的风俗、人文环境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现在越来越多的内地汉族人来到藏族居住区工作或经商。由于受到汉文化的渲染,很多藏族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无疑加快了藏族被汉化的脚步,势必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上发生根本的变化。由于生活环境、外来文化、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等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的影响,藏族汉化尤为突出,藏族传统习俗似乎已经在当地无法继续延续。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藏族与汉民族的通婚、藏族姓氏的汉化、藏族交流语言从藏语为主转变为汉语为主藏语为辅、婚丧嫁娶习俗的汉化、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特别值得一提是现在许多藏族把自己独特的藏历新年抛置脑后,陶醉在农历春节的贴对联、挂门神、吃饺子的欢庆气氛中。有些地区就从未有过藏历年!由于生活环境、外来文化、经济发展、物质条件等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的影响,藏族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汉化趋势。三、少数民族身份认同意识弱化的表现斯大林关于民族的界定认为:民族是人们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那么根据斯大林的定义汉化少数民族在其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上出现了那些变化呢?(一)语言方面的缺失与弱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曾作为该民族主要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嘉绒藏族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双语民族,在其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道路中,形成一个突出特点,即经历以嘉绒藏语为主到藏含汉语言文字并用,再到以汉语汉文为主,最后由汉语汉文取代嘉绒语言的过程。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语言,中国的少数民族也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比如彝族有彝语、壮族有壮语,而藏族也有自己的语言比如前蔵语、后蔵语,安多语、嘉绒语等。并且各少数民族都以对本民族语言的掌握、运用作为对本民族身份认同的最重要的表现。理县传统上的藏民以嘉绒藏语为主要的交流语言。而现在理县许多年轻嘉绒藏族的婚恋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不再恪守上一辈的包办婚姻和受制于宗教信仰,他(她)们开始自由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从而导致与汉族的结合越来越多。由于与汉族结婚后,为了避免在语言交流上出现的障碍,汉语就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交流语言,从而丧失了学习和使用母语的环境,久而久之,乃至下一代,藏语在他们的生活中越来越远,不懂母语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从小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汉语就势必代替了藏语。由于婚姻、环境、时代等方面的影响,理县汉化的藏族共有的语言基本上为汉民族语言。其中一部分汉化藏族在对藏语的运用掌握方面基本是处于语言缺失状态,对于这部分汉化藏族而言嘉绒藏语已经变得很陌生,汉民族语言则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工具。其中另一部分被汉化的少数民族虽然对藏族语言有一定方面的掌握,但这方面都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诸如,碗、筷以及最基本的礼仪方面的知识的语言,而且对这类掌握了语言的用法但所说的语言语调基本上是不顺畅的,且语法基本是错误的。(二)地缘方面的缺失与弱化地缘是少数民族传统意义上身份认同意识的表现方式之一,传统上少数民族都是具有共同的聚集地,比如理县的甘堡藏寨,米亚罗的八角雕藏寨,以及夹壁乡的土司官寨,聚集地在一定方面也是身份的象征,而汉化少数民族对聚集地的意识却很模糊或者说是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汉化少数民族大多与这些藏族聚集地分割开了,汉化藏族在理县多居住于理县县城周边,以及在各乡镇的汉民族聚集地中,在这样的环境中汉化少数民族对地缘所代表的身份认同意义越来越淡薄。我们也发现许多在外求学和打工经商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经历。当在外地被人问自己来自何方才会想起自己来自一个藏族聚集的地方,才会 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一直在大城市中长大的汉化藏族对这种地缘所代表的身份认同意识有着缺失的表现,即使被问及父母的籍贯,或者直接说出藏族聚集地的名称时他们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三)经济生活方面的缺失与弱化在传统上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共同的经济生活方式,比如藏区的“二牛抬杠”是四川藏区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耕作方式,但于此同时宗教信仰对农业耕作影响较大,为农牧民的生产规定了种种的禁忌,如不准开种“神山”或放生地,不准开挖矿藏和伐木,不准除虫、打猎、捕鱼以免杀生。不准兴修水利、饮水灌天,以免淹死虫蚁。请喇嘛念经防御自然灾害和祈祷神灵保佑。传统意义上的藏族以牧业为主要经济生活方式,手工业不发达,多为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藏民的副业门路广,有挖药、狩猎、采金、烧炭、驮运等。挖药是农牧民的主要副业,也是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汉化少数民族在经济生活上与传统的藏区经济生活有许多缺失与弱化的表现。比如藏区传统的“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已经不在是汉化藏族的主要耕作方式,汉化藏族接受外来先进技术,其耕作方式加入了外来的先进技术。而宗教信仰对农业的影响,汉化藏族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之中。对汉化藏族而言所谓的“神山”已不存在于他们的思维之中,对于他们而言“生地”只要不违反国家政策就会开发。而今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理县许多地区开始种植蔬菜,而蔬菜的种植就不可避免除虫。由此在经济生活方面汉化藏族与传统的藏族而言出现了许多汉化的现象。(四)宗教信仰方面的缺失与弱化在我国,宗教与少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特殊联系。宗教浸染着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学、艺术、语言、体育、绘画、医药、建筑、生活习俗等各领域。有的民族习俗与宗教交叉、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有的原始宗教与封建迷信活动混在一起,不易分清。[6]由于宗教对少数民族有较大影响,宗教渗透到他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的影响远超过其它文化的影响,致使这些民族在心理素质、文化习俗等方面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理县地区的嘉绒藏族的具有有以下传统宗教习俗: 传统上的藏区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在颈上系**做的“松旺”。对于一般的信徒而言其修行的方法有礼敬、供养和诵经,并逐渐成为藏族在日常生活中对佛、菩萨的信仰崇拜习俗。其中还包括献供、磕头、转经论、诵经、放风马、挂经幡,煨桑等宗教习俗。[7]而宗教对汉化藏族影响有减弱的趋势,无论是对他人宗教行为一般意义的认同上,还是自身的宗教态度和宗教行为倾向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许多汉化藏族人认为不但自己有钱后不愿意拿出一部分捐给寺院,而且也不赞成把家中的钱捐给寺院。同时,他们对“为众生而祈祷”的磕头行为和转经轮行为不能理解,而且其中一部分人对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转世的传统也表示了怀疑。[8](五)风俗习惯方面的缺失与弱化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意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比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羌族的“挂红”等等,在传统上藏族也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理县地区的嘉绒藏族除了信仰藏传佛教之外,也存在民间原始崇拜与信仰,而对山神的崇拜是藏民原始崇拜的基础,甘孜州境内的康定县塔公区的“夏雪雅拉嘎波”(东方白牦牛神山),是全藏区与冈仁波齐峰齐名的四大神山之一。在小金和丹巴之间有一座闻名全藏的木尔多神山,“嘉尔木” 即此山之山神,是理县等地嘉绒藏族的神山。神山的崇拜要对神山进行祭祀和供奉,在神山上挂或散放“隆达”堆置“玛尼经堆”等。除了对神山进行崇拜外,还有对水的崇拜,其崇拜方式与对山的崇拜方式大概一致。藏区除了对自然界的崇拜外,还有祖先崇拜现象,崇拜祖先的灵魂以及对祖先的英雄崇拜。而理县汉化嘉绒藏族对与这一系列的崇拜表现的很冷淡,比如说对四大神山的名字,许多汉化藏族都不能说出其名字以及具体的地址,许多汉化藏族对于山神的崇拜所进行的祭祀和供奉已经不在举行,即使在神山上挂或散放“隆达”堆置“玛尼经堆”也只是居于形式。传统上藏族父母都是请喇嘛或**为子女赐名,并且藏族是没有姓氏的,而在现在父母在给子女的藏族名字之前加上汉族姓氏,或者干脆起一个汉族名字。比如父亲的名字为“汪尔甲”,其女子的名字则为“汪雪莲”;父亲的名字为“斯玛郎”,其女子的名字则为“斯娜”或者“斯浩”。因而不能单纯的通过名字来辨别藏族身份。在婚丧嫁娶习俗也发生了不少的改变。如婚俗,模仿汉族简捷的婚庆仪式,丢弃了藏族传统的骑马嫁娶、唱哭嫁歌、坐“雍肿”、膜拜灶台等习俗,代替的是高档西装、婚纱、酒店司仪、洒礼花等等。再如丧事,虽然保留了一点藏族宗教习俗,但也依照汉族习俗穿孝服、守灵、做棺材、土葬,清明节时上坟烧纸、上香等等。由于经济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现在的好多藏族年轻人已抛开了青稞糌粑、酥油茶、酸奶和牛羊肉的传统饮食习惯。品味着生猛海鲜,体会着西装、休闲服带来的时尚,享受着霓虹灯下卡拉OK、迪厅带来的刺激,享受着桑拿、按摩带来的惬意。从藏民族的过节礼仪方面来讲,如转山会,黄龙寺庙会,牧民节,看花节等一系列藏民族特有的节日 [9],并且传统上的藏民族还有插屋顶旗的习俗,而被汉化的藏族对与这一系列应该是藏族所独有的节日抛置脑后,陶醉在农历春节的贴对联、挂门神、吃饺子的欢庆气氛中。有些地区就从未有过藏历年!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汉化藏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经过这一系列的变化,汉化藏族已经很难自觉的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那么汉化少数民族在什么情况下能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呢?四、汉化少数民族现存的身份认同方式(一)基于血缘与户籍方面的认同血缘与户籍方面的认同是汉化少数民族现存的身份认同方式中不可改变的 方面。无论汉化少数民族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在其身上所流淌的藏族人的血液是不可改变的。在中国证明自己的身份就是户籍,户籍上的籍贯在任何时候都有意或无意的提醒我们的民族成份,以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联合于1990年5月10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为例,对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问题作了如下规定:(1)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2)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3)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不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可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4)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5)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6)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所以说无论汉化少数民族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在看见自己户籍的时候就能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无论汉化藏族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其血液和户籍的认同是不可改变的一个方面。(二)基于民族优惠政策方面的认同首先从就业机会而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各级行政首脑官员必须选自当地的自治民族,在公务员录取时优先招收当地自治民族。积极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在招工、征兵及招收其他各种工作人员时,在民族地区录用国家公务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或给予适当照顾。除《民族区域自治法》对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干部配备的法律规定外,国家还制定了其他相关政策来拓宽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渠道,如1993年颁布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在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办事处,以及直接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或者单位,也应当配备适当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其次从教育机会而言,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制定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适当放宽少数民族入学年龄、免收杂费、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特殊措施,在民族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创办民族大学和民族学校,在普通高中等学校举办民族班,为少数民族学生专门举办预科班,设立寄宿制民族学校等,发展各类民族教育;在招生录取时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适当照顾,主要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时对少数民族考生放宽录取标准条件;实行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等。再次从婚姻与人口政策而言,国家在保证婚姻、计划生育的基本政策在民族地区有效推行的同时,还针对各民族特点制定和实施了一些特殊政策。在结婚年龄上,各民族自治地方根据《婚姻法》均制定了变通条例或补充规定,一般规定“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比《婚姻法》规定的年龄低 2周 岁。在计划生育上,虽然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也实行计划生育,但国家规定少数民族计划生育的具体政策可比汉族适当放宽。另外,我国根据各民族的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具体要求和做法由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总的原则是,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与地广人稀、资源丰富的山区、林区、牧区有区别;城镇与农村有区别:边境地区与内地有区别。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传统的民族群体对于本民族的认同主要源自血缘与文化上的认同基础,而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民族成份”制度将民族认同同国家制度联系起来,使得民族作为一种社会身份被以法律、规章的形式确立、固定下来。这样,少数民族成员从出生申报户口、上学、就业到结婚等,不断在确认着自己的“民族”身份。同时,通过实施与“民族成份”制度相联系的民族优惠政策,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又同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这进一步体现了了汉化少数民族群体的民族认同选择。上述选择除受国家民族成份规定影响外,也同国家实行的针对少数民族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相关。直至今日,作为个体而言,汉化少数民族是在需要填表登记时才知道自己的“民族成份”的。许多年轻的汉化嘉绒藏族是在上学报名时才知道自己是藏族。五、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的弊端分析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化藏族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除了血缘与户籍不可改变的认同方式外,汉化藏族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涉及与自己有关的优惠政策时才能意识。那么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会产生怎样的弊端呢?首先,民族的优良传统丢失。少数民族具有许多的优良传统,比如说藏族就有称“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能歌善舞的优良传统,而汉化藏族基本已经失去了这种优良传统。传统上的藏族俗有豪爽,耿直等性格特征,而汉化藏族的这种性格基本是处于了弱化的状态。因而我们说少数民族的汉化有使民族优良传统丢失的趋势。其次,民族多样性也降低了。按中国传统习俗一个家庭孩子的族别通常与其父亲相同,但在理县地区则有一个现象,即一个汉民族男子与少数民族女子结婚通常他们孩子的族别都是少数民族,然而孩子接受的基本上是汉民族文化,因而不能自觉的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但作为家长则认为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文化,能否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不重要,为了孩子能在以后的考试、招工、招干以及其他方面的到一定的优惠政策于是其户籍族别为少数民族。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近年来少数民族的人数逐年上升,但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人数却不多,少数民族传统也丢失于此同时带了的是民族多样性的降低。再次,少数民族文化将会慢慢消失,对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研究造成极大的损失。综上所述我们可看出少数民族接受少数民族文化的人逐渐趋于减弱的状态,汉化少数民族基于政策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且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弱化和缺失的表现。而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是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随着少数民族汉 化人数的增多,对民族文化的弱化和缺失的表现,少数民族的文化慢慢消失,对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研究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六、对策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汉化少数民族基于政策的身份认同意识,对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些方面的弱化和缺失的表现,提出以下对策:(一)在语言方面,可以用计算机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此外,还应该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语言进行保存。嘉绒藏语属于藏语中的土语,没有文字,其传承只能依靠口传,因而对于嘉绒藏语的保护对策具有特殊性,就需要依靠录音、录像等现代化手段对语言进行保存。(二)在地缘方面,建立专门藏寨,保护民族传统。建立专门的藏寨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于此同时通过藏寨的建立,开发藏寨旅游,由此来提高少数民族的收入。(三)在风俗习惯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后代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加强对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方面的学习与传承,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减少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音乐、民俗方面的损失。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音乐、民俗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通过对此的保护减少损失,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学习,由此加强民族多样性。结语汉化少数民族在语言,地缘,经济生活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并出现了弱化与缺失表现。由于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汉化少数民族已经很难自觉的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是在通过不能改变的血缘和户籍才能意识,特别是在基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是才能意识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而基于民族政策的少数民族身份意识却出现了较多的弊端,比如民族的优良传统丢失,民族多样性也降低了,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等。随着少数民族汉化趋势的加强,民族文化的弱化和缺失表现越来越严重,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音乐、民俗等的保护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因此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采取有利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优良传统、少数民族多样性和少数民族文化,并且使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真正建立在传统的文化基础之上。注释[1]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294. [2]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38. [3]平果梦子.壮族的严重“汉化”令人担忧[EB/OL].,2009-4-2.[6] 杨岭多吉.四川藏学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37..[7] 徐君.四川藏族风情[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0:23-25.[8] 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2003,4: 56—66. [9] 徐君.四川藏族风情[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0:23-25. 参考文献[1]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 余海波.纳西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意识[J].2008. [3] 徐君.四川藏族风情[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00. [5] 钱超英.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J].2000,4.[6] 菅志翔.民族优惠政策与民族意识——以保安族为例[J].2008,1.[7]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民[J].2008,4.[8] 《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1996.[9] 朱宁虹.中华民俗风情博览节日娱乐[M].中国物资出版设,2008. [10] 九月,赵剑峰.民族身份对我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EB/OL].http://www.cnki.net.[11] 谷禾,谭庆莉.学校教育与云南跨境民族身份认同的塑造[J].2008.[4] 王亚鹏,万明钢.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2003,4.致 谢本论文是在蒋斌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蒋斌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蒋斌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蒋斌老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蒋斌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法学院所有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在四年的学习期间,得到各位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无法完成我的学士学位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斯玛乃
2009年5月姓氏少数民族春如娴:“春夏秋冬”都是姓 ◎籍贯: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县柳林乡春庄村◎单位:富士康集团观澜宝科园区故事:碰上姓夏和姓秋的 春如娴生于1989年阳春三月,老家春庄村500多人,80%以上的人姓春。由于姓氏得天独厚,春如娴的亲人所起的名字都很特别:有个堂姐名叫春宇,大家便叫她“春雨”;还有个堂弟直接取名“春天”,雷倒一群人。春如娴自从到市区上中专后,一直没碰到同姓人。进入富士康后,居然发现本车间还有姓夏和姓秋的工友。后来上网搜索,才知道“春、夏、秋、冬”都是姓,其中夏姓最常见,冬姓最罕见,几乎绝迹。渊源: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春姓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一据《尚书大传》载,春秋时齐宣王之臣叫春卫,后代便称春氏。其二源于战国时楚相黄歇,封号春申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其后代便以春为氏。秋慧:以“鉴湖女侠”为荣◎籍贯:河南省长葛市官亭乡大刘庄 ◎单位:富士康集团观澜宝科园区 故事:以“鉴湖女侠”秋瑾为荣秋慧生于1986年7月。老家大刘庄近千人,秋姓人家共四户。长辈说,当地秋姓人都是从山西大槐树迁过来的,整个长葛市只有几十家。秋慧从小就对自己的姓氏非常感兴趣,中学时从历史课本上学习了民国女英雄“鉴湖女侠”秋瑾的事迹后,经常自豪地说:“我姓秋,秋瑾的秋。”到富士康上班后,她和工友说:“秋瑾就是号称鉴湖女侠的那一位。”渊源:黄帝后裔少昊的后代据秋慧介绍,秋姓起源于上古,相传为黄帝后裔少昊的后代。春秋时,少昊后代仲孙湫官至鲁国大夫,为人有名望。他的孙子湫胡在陈国当卿士,其子孙便以祖父之字去水为秋姓,称为秋氏。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引言“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1]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与生俱来的姓氏,这个姓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一般的人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姓氏来更替自己现有的姓氏。因此,姓氏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属性,正因为这独特的属性,姓氏也因此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标志人类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的特殊符号,它既是代表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别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姓氏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得知此人的的家族情况以及血缘关系。河北是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姓氏文化便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有关河北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却比较薄弱。本论文从河北姓氏文化的发生变迁着眼,论述河北燕赵之地中华文明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姓氏文化形态。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2.1 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研究探索姓氏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史,知晓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史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研究姓氏文化进行研究,还会看到姓氏文化对民族意识、民族道德等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也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这项研究,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进行探讨的一个方面,也是对民族历史进行研究的一个角度,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加深对自身家庭和自身认识的一种情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根意识,这种意识很强烈,促使着我们寻源问祖,这是人类的本性的体现。而对姓氏学的研究,正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要。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基于这种属性我们每个人都归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因此, 这种社会属性,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而姓氏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文明的载体,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归宿,也正是本 科 毕 业 论 文民族团结,使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姓氏文化承载的这种寻根意识与精神上的归属感,强有力地推动着海内外华人的2.2 姓氏文化研究的现状基于姓氏文化如此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于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文人学者对姓氏文化进行了记录、整理和考订。所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的“姓氏学”。姓氏学并不是一门专一的学问,它综合了多方面的文化与历史,对姓氏学进行研究,必定要考虑到它与民族历史、考古、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的密切联系。早在“春秋时, 善论姓氏者, 鲁有众仲, 晋有胥臣, 郑有行人子羽, 皆能探讨本源, 自炎、黄而下, 如指诸掌。”[2]在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姓氏学专著——《世本》15 篇。从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把研究目光投向了姓氏学,故而姓氏学专著也从此之后开始多了起来,并不断的进行着深化与补充。比如,在《世本》一书编纂成功之后, 西汉的学者史游就在他所写的《急就章》中专门开辟了“姓名篇”。在东汉时期,《潜夫论》和《风俗通》中也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记载姓氏文化,这两本书分别为王符、应劭所著。在魏晋六朝时期, 士族门阀制度盛行, 士大夫们对代表身份象征的门望姓氏极其看重。因此以记载一家一姓历史为根本宗旨的谱牒学就发展起来了。同时,谱牒学的探索研究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姓氏学的发展进程。晋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高达700多卷。当时的中央政府参与了此次姓氏的修纂。在唐代时,唐太宗曾命令学者撰写《大唐氏族志》共有100卷。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学者林实奉宰相李吉甫的命令编修《元和姓纂》共10卷,这是至今为止仍然保存完整的最为古老的一部姓氏学研究著作, 其对后代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宋朝时期,学者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代表了当时姓氏文化研究水平,与此同时,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也是当时姓氏文化研究的极具代表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学者邵惠的《姓解》3卷和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2卷。在宋代出现了中国姓氏学史上的通俗读本《百家姓》。这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姓氏文化内涵。在明代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专著有凌迪知编辑的《古今万姓统谱》104卷, 另外附《万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以及《氏族博考》14卷。还有学者陈士元撰写的《姓》10卷, 其中一共记载了3625个姓。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考据之学,因此便有学者将考据的方法实施在了姓氏学的研究上,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这使对古代姓氏文化的研究程度更加的深入准确了,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著作有黄本骥的《姓氏解纷》、张澍的《姓氏寻源》、易本的《姓刊误》和陈廷炜的《姓氏考略》等等。除此之外,清代姓氏学研究的另一个很重要的鲜明特点是对少数民族的姓氏的统计与考稽。比如在嵇璜、刘墉等人修撰的《续通志·氏族略》和《清朝通志·氏族略》中,一共收录和考究了古代女真、契丹、高丽、蒙古、满等民族的数百个姓氏。这在中华民族的的姓氏学研究史上是空前绝有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现今的中国姓氏学又有了深入的发展。在古代,比较流行对单个姓氏进行研究,因此研究、收录、汇集单个姓氏的姓氏学专著就比较多,有的姓氏学专著也对单个姓氏的起源进行了一番考证。而当代的专家学者们则开始从文化、社会、语言、历史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姓氏起源、姓氏制度进行比较综合的考察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内涵。2.3 河北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和现状目前,人们对姓氏文化的考察研究主要还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就河北这一特定区域的姓氏文化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还缺少系统的专门的相关文献资料。本论文力图在前人学者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归纳、总结,以及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总结,以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这个角度来探讨河北的姓氏文化问题。笔者认为河北的姓氏文化研究应当包括对河北姓氏的起源、发展、衍变、使用的过程及现状的研究探索,这些研究与社会文化变化的关系及其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未来中华姓氏的延续和使用提供指导,并且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对保存和延续地域历史文化提供指导。故而,河北文化较多的体现在了河北姓氏文化上,并且内容多样多彩。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重大意义在于这是在开拓河北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河北的社会史研究,并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河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繁荣河北文化,推进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制订文化、经济等政策或可行性的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本 科 毕 业 论 文3.1 姓与氏的产生中国姓氏的形成是在5000多年前。在姓氏产生初期,姓和氏的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它们指的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人”和“生”组成了“姓”字的古形字,字义释为为人所生,因此成了姓。“女”字和“生”字组成的组合字最早出现在秦国的刻石《诅楚文》中,到汉代,学者许慎采用了这一字形,最终定型成为了会意字,意义是指标志此族属来源同一始祖。姓是源自于母系社会的,图腾是早期的姓的来源。一个原始部落群体是由若干个民族组成,部落内部又独立存在着各个氏族,同时,各个氏族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婚姻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特定标记符号的姓就这样产生了。这时候的姓已经具备了三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区别氏族;第二,区分婚姻;第三,认定财产继承权。早在甲骨文中氏字就出现了。朱骏声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字学家,在他撰写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氏”字是象形字,字的意义指的是为木本,即指植物之根,直至今日,现在所指的姓氏的氏就是由当时植物之根这个意义转注过来的。在原始社会晚期,氏就形成了,其实是姓的分支。但是区别血缘并不是当时氏的主要社会作用。氏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分明地位。从此之后又开始流行以赏赐封赠地来命氏,这是在氏族制度解体、建立阶级社会、国家制度后出现的。姓的起源是比较早的,形成之后也比较稳定;与姓相比,氏的起源则比较晚,并且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姓在商周之前的作用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姓、异姓、庶姓等说法就源自这里;而氏的作用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而贫贱者只有姓、有名而没有氏。3.2 氏的发展与氏姓趋同我国姓氏经历的一次比较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是从西周进入春秋时期。这段时间,妫、姒、子、姬、嬴、几、任、祁、草、董、姜、偃、归、曼、熊、漆等二十几个姓是当时的大姓。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集中出现了一千多个的氏。现存的很多姓是由当时的这些氏演变成的。贵族封地是当时氏的重要来源。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国名很多成了今天的大姓氏。职官是氏发展的第二个来源。本 科 毕 业 论 文例如太卜是指周朝朝廷专管占卜的官,而卜人是太卜的属员,因此卜就是他们后人的氏。我们所熟知的张、祝、庚、宰等都是以官职或者职务为氏的。居住地是氏的第三个来源,例如丘、乔、百里等氏。除此之外,以祖父、父的名字或谥号为氏也是氏的一大来源。它们大多指的诸侯嫡长子之外的旁支,也或者是士大夫等的官员。氏的另一个来源是以技艺为氏,比如匠、陶等。人们在战国中期,已经不再区别姓和氏了。氏也逐步取代了姓的作用。姓和氏的区别在西汉时期已经非常小了。“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3]姓氏在那时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因此姓已经氏所有姓与氏的统称了。从此之后,“姓氏”一词也就成了偏义词。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绝大多数指是战国前的氏。3.3 姓氏的收集与编纂在唐太宗时期,学者高士廉撰写了《氏族志》一书,其中收集纪录了民间的许多姓氏,并向颁布于国民,这使荐举有才之人做官或联合婚姻的重要依据。中国古代流行的《百家姓》在北宋时期编成而成。此书是作为初级课本出现在私塾教育中的。其中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姓。现在,《百家姓》已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了。元代学者马端撰写的的《文献通考》共收录了3736个姓。明代学者吴沈撰写的的《千家姓》共收录了1968个姓。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4.1 河北得姓的优越条件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古时候称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远古文化。从泥河湾遗址发掘出的数万件文物,包括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多种石器,可以说这记录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河北省其他地区,也遍布着早期人类的遗址,如邯郸永年石北口遗址是河北中南部地区最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地址之一,这个遗址的发现,除了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更是为研究永年石北口遗址与磁山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依据;除此之外,龙山文化遗址也有在河北出土的,沧州沧县陈圩便出土了一处,由此处的文物考证得知,人类的繁衍生息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本 科 毕 业 论 文会等诸多社会阶段。在河北境内。由此可知,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河北地区也是黄帝、炎帝曾经活动的区域。远古先皇尧、舜、禹的足迹也曾踏足这里。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在河北大地上繁衍,生息。历史上,中原是华夏各族的发祥地,而古时所称的中原大概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河北西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内集中了诸多的华夏姓氏。因此河北得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共同努力,锐意进取,共同开发了河北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携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由于这优越的历史条件、人文条件,这里成为了华人祖根的重要渊源地之一。中华姓氏史与河北历史是相互辉映的,若把河北历史与中国姓氏史对照研究,就会发现,姓氏的萌芽、产生、普及、定型、都与河北大地紧密相关。4.2 原始社会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中国姓氏正式兴起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当时河北恰恰是此时期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由张家口北阳原虎头梁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可以看出,母系氏族社会在那时候已经初步形成,并在河北地区活动。在邢台柏乡县小里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更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既有多种动物图案,还有人首虫身等图象,氏族图腾很有可能就产生于这些图像之中,这些氏族图腾也有可能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而姓氏起源就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4.3 炎黄二帝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我们公认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而许多姓氏的起源与炎、黄二帝有密切关系,河北地区曾是炎、黄二帝的重要活动场所,在河北大地上炎、黄二帝极其后代繁衍生息,众多支脉由此衍生,产生了许多姓氏。黄帝因为住在姬水边,因而得姓为姬姓。由于当时战争和生存的需要,黄帝部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4],由此可知黄帝曾经到达过今天的河本 科 毕 业 论 文北张家口宣化、涿鹿地区,并且最后在张家口涿鹿建立都城。据史书记载,黄帝族由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人丁极其兴旺;黄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不同时代多次占据过统治地位,比如颛顼、尧、舜,以及夏商周的统治者等。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共得姓12个,别为厘、姞、嬛、衣、姬、酉、腾、箴、任、拘、祁等,这12个姓分化成了12个胞族,散居在全国各地,最后发展到了101个属国,由此派生出了510个氏。据史料记载,有198个氏出自于其中的姬姓。据传说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二十岁便登上了帝位,为古时五帝之一。颛顼在建国初期,便把都城建立在了古城高阳,即今天的河北省高阳县,因此颛顼又被称作高阳氏,古志记载“高阳,古顼帝墟,历代沿革”。高阳古城从颛顼在此建国至今,已经四千多年,历史上,高阳做过郡国、军镇,、关隘等等,但是高阳作为城市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使得高姓在此地得以发展;尧也是黄帝的后代,同为古时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就曾经是唐尧的活动区域。“《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5]很多古代地理志书的记载印证了这一说法,比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等,唐尧的在河北唐县一带的繁衍生息,使很多姓氏得以在此形成或者再次发展,比如帝尧曾经将他的第九个儿子监明封于刘地,也就是今天的保定市唐县,当时盛行依封地为姓,由此可知这应是刘姓最早的祖先的封地;河北邢台清河张氏是中国张氏的望族。张姓起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6]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7]故而,挥很有可能是部分张姓祖先,他们都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当时尹城国的清阳是挥的住所,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这是河北张姓的起源,是当代中国张姓的望族,研究中国张姓必然绕不开对河北张姓的研究。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在5500年至4000年前,当时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中国第一帝王黄帝,是轩辕氏帝姬姓。在上古时期,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而姓是母系氏族的遗留,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古老的姓都有个女字,氏是在父系氏族占据主导地位的。故而轩辕氏是父系社会的遗存。河北省唐山地区的迁安市,地处燕山余脉,滦河岸边。据专家本 科 毕 业 论 文考证,当地现有古遗址200余处,显示出至少有18个氏族部落在黄帝时代生活在这里,进行渔猎与农业生产。因此迁安有众多关于轩辕黄帝的文化传说,其中与轩辕黄帝有关的地名就有20余处。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中国特有的地缘和血缘相互认证的轩坡子村的轩辕嫡系后裔轩辕家族,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黄帝战蚩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这些考古物证完备充分,黄帝文化规划保护详尽周密、措施有力、民间文化传承丰富独特,在2012年12月31日,迁安市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由此可见,河北是中国姓氏发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由上述可知,炎、黄二帝曾在河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活动,以及炎、黄二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繁衍生息,使得许多支脉产生于河北大地,故而不少姓氏也相应产生,例如上述的刘氏、张氏。4.4 夏商时期的河北姓氏夏、商时期,奴隶制得以兴起,并且发展到全盛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姓氏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河北地区曾经也是这两个朝代的活动地带。史籍记载了很多关于夏朝的传说,在这之中有不少就提到了今天的河北地区。例如大家熟知的“大禹治水”故事中,治理水患的出发地就是冀州。而在上古时期的冀州主要指的是陕西、山西界河的黄河以东与下游以西的地区,也就是今天今山西和河北地区。史料记载“禹行自冀州始”[8],由此可知当时的冀州是禹的活动地带,这也表明如今的河北当时也是夏朝统治的地区。“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9]记载的是关于河北在夏朝时期的部落的有关传说。殷,指的是当时是氏族部落,后来发展为国家的商朝;殷侯子亥、殷侯微分别指的是商汤的七世祖、六世祖;有易和河伯指的是部落。这个传说记载的是殷侯子亥到有易部落贸易,但是有易部落将其杀害,殷侯微在河伯部落的帮助下,讨伐有易,将有易的首领绵臣杀死的故事。上文中的有易,又称有狄,“缗微遵迹,有狄不宁”[10]讲的就是有易部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缗微即上甲微,有狄即有易,说有易“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11]王国维推测有易部落在黄河以北地区,或在易水流域。如今很多学者认为在易水流域。易水分为北易水和南易水之分,都流经现在的河北地区,北易水保定地区,南易水流经现在的永年县境,由此可见,本 科 毕 业 论 文有易部落应该是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主要活动的古代部落,而与有易部落发生关系的河伯部落、殷族部落也都活动于或曾经活动于河北境内。河北部分地区曾经是商属之地,众多氏族部落便散居在这一地带。当时的河北地区是杂居着华夏族和游牧民族,河北地区的商朝属国部落成分复杂,且时而归属商王朝属,又时而脱离商王朝。商朝属国或部落包括河北的滹沱河、易水等流域,尤其是邯郸、邢台等地还属于商朝王畿之地。当时,商朝处在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已经形成了国家机构,帝王嫡子可以继承王位,部分庶子可以得到分封。分封的爵位有侯、伯、子,而爵国的后裔,有的以国名为氏,有的以地名为氏,形成了许多姓氏。比如祖乙曾经由于河患,将国都迁到了邢,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河北姓氏的产生。4.5 周朝时期的河北姓氏河北是周王朝时期的重要活动地区,而中国姓氏是在周朝得到普及的,并且相对定型也是在这一时期。周朝初期共建立71个诸侯国,并且分封了许多有功的异姓臣属,至春秋时期发展到了14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诸侯国就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例如邢国是西周建立的一个同姓诸侯国,是由周王室分封给周公四儿子邢靖的,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姜太公的后代曾被封于易州,就是保定的易县,在这里姜氏后代以封邑为氏,故而从此以易为氏,这是河北易氏来源的一种说法,这是在《姓氏考略》中有所记载;汉族赵姓也与周朝分封有关。赵姓来自赢姓,造父是赢姓的具体始祖,是西周时驾驭马车的高手,相传造父曾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平定了徐偃王叛乱,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造父,之后便称之为赵氏。在周朝时,诸多诸侯国的国名,演变成了姓氏。另外,周朝实行分封制是在灭掉商朝众多小国的情况下实行的,因此,许多姓氏源自于当时的这些邦国。4.6 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促进河北姓氏文化的发展古代某一区域姓氏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条件,而河北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河北地处华北地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适宜于农林牧业发展;人口密集,区位独特, 深受京都文化影响,一直处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使得河北文化又是地域文化中风采照人的一朵奇葩。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此本 科 毕 业 论 文建都。所以,在这里兴起了很多的姓氏,有的是以爵位命氏,有的是以祖字命氏有的是以谥号命氏,有的则是以官职名称来命氏,总之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被天子赐姓的机会就比较多,另外,因为此地人口众多,故而职业类别也会很多,因此以技艺命氏、以居住场所命氏等情况也会很多。4.7 少数民族改姓也是河北姓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河北产生姓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于少数民族入主河北大地后改姓。历史上,由于吸收异域文化,河北文化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在河北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使河北是我国民族大融合之地, 河北文化不断地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它的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冲突与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与特征。因此,河北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缓冲地带,是一种“混合”文化。儒家风骨的中庸仁爱被河北文化吸收,“阴阳合德”的中原文化也被河北文化吸纳,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北文化极具特点, 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双重特征。河北的姓氏文化就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河北省藁城的校姓就是蒙古族的后裔改姓而来。综上所述可知,出自河北的众多姓氏,大多在遥远的古代已经形成。这些姓氏的先民们,植根于河北大地上,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河北特色姓氏的起源和发展据资料显示,河北姓氏一共有1100多个。有37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万人,有10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十万,有11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百万。超百万人的姓氏分别是:王、张、李、刘、姓、赵、杨、陈、孙、马、郭、高。除此之外,河北省还有一些稀少的姓氏,比如远姓、秘姓、校姓、鲜虞姓等。5.1 王姓王姓不仅是河北省第一大姓,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姓。其在河北的渊源也很久远。“田氏齐国灭亡之后,王室裔孙为避祸纷纷改姓,分散各地。汉时,田贺一系迁魏都元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因是从前齐国王室的后裔,时人称之为王家。遂改田为王,称之为王氏,故田贺为元城王氏之开氏始本 科 毕 业 论 文祖,创立新朝的王莽即是田贺(王贺)的曾孙。”[12]除此之外,在隋朝灭陈朝时,琅邪王姓被迁于河北、河东等地区。在明朝时,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太原王氏被迁到了河北等地。于是王姓在河北有了广泛的分布,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步成为了河北第一大姓。5.2 高姓高姓在百家姓中排名比较靠前,是人中较多的大姓之一,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21%。高姓河北地区有着广泛地分布,在河北,高姓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百万,人口数量在河北姓氏中位居第12位。高姓最早来源于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的河南,但是兴盛却不是在河南,尤其是在春秋以后,山东的高姓极多。高姓迁入今河北是在战国或者秦国时。在东汉时,高洪作为渤海郡太守定居在了渤海蓨,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京兆高姓又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姓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13]从此之后高姓在河北逐渐兴盛。这就是河北高姓的起源和发展。5.3 张姓清河张氏是当今中国张氏的望族,对中国张氏进行研究探讨必然绕不开清河张氏,可见清河张氏的重要性。有史料记载清河张氏出自张良之孙张典,张典曾被封为清河郡公,在邢台清河担任太守。其后张典子孙先后承袭清河郡公。清河张氏开始发展起来。不过这段资料只出现在少数典籍中。另有史籍记载的是张岱是最初迁入清河的张氏,这段历史发生在是东汉末年曹魏时期的。在唐朝时,“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此后,清河张氏分迁全国及世界各地,不论建祠或修谱,均称‘清河堂’、‘清河世家’,表示不忘祖根。所以,称‘清河名望’是当之无愧的。”[14]时至今日,清河张氏在河北地区依然兴盛。本 科 毕 业 论 文结论姓氏文化研究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涉及到了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河北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探索河北姓氏文化的过程中,探寻河北文化的规律性的线索,对明确河北文化的发展方向有重大意义。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探索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研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远在海外的祖籍为河北的华人华侨或远赴外省的河北游子对家乡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他们对祖籍河北的投资、建设,这有利于河北的招商引资,进而促进河北经济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团结漂泊在外的河北游子的民族意识,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华人华侨及台湾同胞。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以其敏锐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河北璀璨光辉的文化,其中通过书籍流传下来很少。而作为社会产物的姓氏文化,必然保留着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这便是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意义所在。本 科 毕 业 论 文致谢我的论文能够顺利通过,都是得益于敬爱的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在选择课题上,还是在论文的资料查阅方面,张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论文行文的过程中,张老师孜孜不倦地帮助我分析思路,引导我开拓视角,并在很多的关键环节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的论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张仕英教授。从大一初次接触张老师时,老师身上所具有的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敬业的精神、专业的素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始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我享用终身。大学四年即将逝去,感谢四年来,中文系所有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与关怀。四年里,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的学得知识,完成学业,提升素养,我永生难忘您们的师恩师德;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们,大学四年,我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到中文091班,我们一起经历过的聚散喜悲,这是我人生中仅有的难忘的青春。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让我有机会得以深造,我会在以后的路上更加努力,回报你们!本 科 毕 业 论 文参考文献[1] 王亚明.崔同.孙德中.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N].河南日报.2007-4-18 [2] 邓名士.古今姓氏书辩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 [3] 顾炎武.日知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75 [5] 范晔.后汉书[M].上海.中华书局.1965.5 [6] 宋祁.欧阳修[M].新唐书.上海.中华书局.2003 [7] 林宝.元和姓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4 [8] 司马迁.史记[M].上海.中华书局.1975 [9] 方诗铭.王修龄校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屈原.楚辞·天问[M].长沙.岳麓书院.2011 [11] 王国维.觀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2] 王泉根.中华王姓的多重.寻根[J].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04期,4-7 [13] 中国地名[J].沈阳.中国地名杂志社.2008年03期,24-27 [14] 张焕书.张姓溯源.寻根[J].大象出版社.2010年01期,111-114Resume_ Name_ Sales Rep个人信息: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个人技能:职业认证(证书)/ 参加培训课程:自我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姓氏文化的渊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