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为啥不开门上班时间


我想在中国人民银行办理一些业务,但是我不知道中国人民银行几点上班,我想了解一下,请问一下网友,中国人民银行几点上班呢?知道的网友麻烦告诉一下,谢谢。...
我想在中国人民银行办理一些业务,但是我不知道中国人民银行几点上班,我想了解一下,请问一下网友,中国人民银行几点上班呢?知道的网友麻烦告诉一下,谢谢。
展开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作为一名刚刚辞职的人行员工,我觉得我很有必要给大家普及一下人行工作到底是怎么样的。先说说我个人情况吧,我是16年入职于西南省份某地市中支,当时的我年轻热血,揣着为国家经济金融事业而奉献终身的理想进入人行。入职第二天,领导笑眯眯地问我愿不愿意下乡去扶贫,想征求我的意见,其实所谓的征求意见就是走个过场,根本容不得我提出反对意见。在我拍着胸脯表达了服从组织安排之后,领导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我被安排到挂点扶贫村担任第一书记,时长为期两年。在历经两年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我回到了地市中支,又迅速被安排到宣传群工部工作。说到这个部门,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部门是干嘛的,其实就是宣传思想+工会+机关党委+团委,后来为了构建“大宣教”格局,就把团委合并到宣传里面,该部门便行成了“宣传+工会+机关党委”三足鼎立之势,其实这个部门职能远远不止于此,精准扶贫、对口少数民族村事务、乡村振兴、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等地方政府工作统统归口这个部门,所以注定了这个部门工作特点就是杂,杂到让你感觉不到工作的专一,只能感受到岁月的蹉跎和发际线的后退。2020年,我通过努力考上了某省厅部门,彻底和人行拜拜了。一、员工身份我们来讲第一个问题,人行是什么性质,员工是什么身份。总行那没得说,国务院组成部门,属于行政单位,看上去似乎很高大上,但是组成部门的排名就知道,人行位居倒数第二,和审计署是一对难兄难弟,总行的员工是公务员。那下面分行呢,虽然自诩行政部门,但是地方政府给它的称号是“驻市单位”,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是中央派驻到我们市的单位,你不是我们地方政府的人。但是内部员工的身份就很有意思了,是公务员么?还是事业编?都不是,是行员制,什么是行员制,现在人行员工自己都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内部的一种编制,而且对外口径行员制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内部编制,为啥要强调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呢,其中暗含了人行员工对往日繁荣的追忆和现如今对久居人下的不甘而已。可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地方经济大幅增长,地方政府公职人员待遇也是水涨船高,逐渐赶超上来,而人行员工待遇已原地踏步30余年,大有被地方公务员一举甩开之势。此外还有一种编制叫聘用制,这种编制就更别说了,介于正式员工和合同工之间,地位简直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后面有机会再讲。二、员工晋升这种与地方政府脱钩的行员编制造就了人行员工非常尴尬的境况,员工的晋升渠道非常窄,只能在本系统垂直上下,无法跨越这个系统。要知道现在公务员的上升渠道非常畅通,基层员工要是不想在这个单位混了想去更好的地方、更好的单位,可以参加遴选呀,我有一个朋友就是通过这条途径从边远乡镇考进了某市市委组织部,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梦想,现在偶尔回到原来那个乡镇,大家一致恭恭敬敬地称呼他为“刘科”,而不再是当初那个所谓的“小刘”。而人民银行呢,内部员工就只能在本系统上下,而且仅限于在本单位被提拔,能跑到上级单位的人非常少,基本不可能,除非有非常强硬的关系。既然无法通过遴选离开这个系统,能不能去别的同等级人行呢?可以的,人行内部有一条挺人性化的规定,就是你在本单位服务期满五年,就可以申请同级调动,什么意思呢?就是加入你原来在地市中支,那么你可以申请去别的地市中支工作,人事关系、档案什么的都可以調过去,但是前提是那边肯收,这边肯放,一旦中间有个环节卡壳了,你就能看到这个单位的人心险恶了。至于提拔的话,全国每个地市中支都有自己的规定,不尽相同。以我原单位为例,入职满四年就可以参与竞聘副主任科员,竞聘比例不得低于5:1,聘上了副主任科员,去县支行挂职两年纪检组长回来当副科长,然后下去挂职两年副行长回来当部门正科,再下去挂职县支行一把手回来才有可能拿到晋升中支行领导(处级干部)的入场券,之后候选人聚在一起暗搓搓等着上位。假如中途出了什么事,或者背后缺少大佬强有力的支持,那么政治前途大概率就止步于此了。这就相当于在打亡者农药的时候,你带领小弟一路所向披靡,推哨塔、拭大龙,犹如终结者般杀到敌方老巢,正准备实施最后一击推水晶时,却被一个敌方小兵给秒了,你说可惜不可惜。除了走仕途这条道,人行为了给底层员工一点希望,就又有了评职称这条道。这就又回到了员工身份的问题了,如果人行是行政机关,那么按照公务员晋升途径来看,是不存在职称这一说法的。如果有评职称这条路的话,那就不能称自己为行政机关,评职称是事业单位的做法。此外人行又不像国企,更不像私企,所以内部人员都称人行为“四不像”。但是这种职称评定的路上却也是荆棘遍布,困难重重。以中级职称为例,事业单位只要通过了人社局组织的中级职称考试就可以获得中级职称,但是人行却来个与众不同,除了通过考试还得拿出过硬的文章、材料,通过层层评选才有可能聘为中级职称。为防止有人拿他人作品充数,所有评选材料上面必须署有自己名字,盖章签字证明均无效,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获取中级职称的难度。三、薪资待遇俗话说,进入体制就别想发财,想发财就别进体制,在人民银行也是一样。人行目前收入和地方政府公务员基本持平,但具体得看什么地方,如果是在广东珠三角,地方政府公务员收入要比当地人行高不少,深圳当地公务员平均30w起步,当地人行也就20w左右,这点钱在房贵人贱的深圳生活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所以深圳人行的辞职率特别高。为啥会造成这么一个现状呢?归根结底,就是人行这边工资发放体系的问题,这种工资发放体系的问题存在于两方面。第一是人行的工资总额是由财政部按照各地区分行上报的员工总数为基数测算而来的,也就是说财政部控制着人行工资总额。由于近些年总行和czb不对付,czb直接扣粮饷以示回应。这下可苦了分行以下的员工,收入直接大幅下降。总行是公务员啊,他们收入有保证,分行以下员工不是啊,不得指望着czb多“施舍”一点么。第二个就是工资是层层下拨的,总行拿到czb的发的工资后,根据地方人行员工基数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以省为单位发到分行或省中支的手中,分行或省中支再根据自己实际需求数额扣除一部分,剩余发给地市中支,地市中支扣除一部分后发放到县支行。如果把工资总额比喻成一条大河流量,那么各个层级的人民银行就是一道道拦河大坝,起着节流蓄洪的作用,作为上一级拦河大坝,那肯定想着把自己的费用留的足足的,作为下级的支行只能暗自祷告,希望上面吃相不要太难看。还是以我原单位为例,上级单位到手15w左右,各种福利也很好,地市中支就惨了,到手就9w左右,县支行更惨到手7w不到。还有个非常奇葩的事要讲一下,人行养老保险是内部统筹的,不纳入社会统一社保体系,这会衍生出一个很不好的影响。一旦辞职,那么自己和单位双方缴纳的社保一分钱拿不出来,相当于拱手白白送给单位。据说人行也想纳入社会统一社保体系,可是社保部不肯接纳,原因是人行养老保险缺口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把人行社保纳入过来,自己为数不多的蛋糕又要被人行切走一块,换谁也不干啊。直至现在,基本所有单位职工的医保和社保都合并成一个账户了,人行医保和社保还是分开的。在我写这个内容的时候,听一位还在县支行留守的同事说,他们县支行已经把单位食堂的师傅全部辞退了,原因是单位没钱开食堂了,员工只能自谋伙食。四、社会地位说到社会地位,在很多人眼里人民银行贵为央妈,社会地位肯定高,什么发行的银行,国家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国家宏观金融调控机构,反正听着就挺高大上。然而事实上呢,自从银监局与人行分家之后,人行是越混越挫,银监局却是混得风声水起,尤其是银监局和保监局合并成银保监之后,那叫一个炙手可热、手眼通天。再看看斜对面的人行,就只剩下 “中国人民银行”几个烫金大字在诉说着往日的余晖。人行为啥落魄至此呢,最主要是人行和银监局在分家的时候,人行的监管权力基本被银监局分走了。人行沦落为宏观调控机构,而银保局则由人行内设部门升级为微观监管机构,可以控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数量、比例,同时商业银行提拔营业网点负责人需要银保监审批。可以说银保监一手抓住了商业银行的钱袋子,一手抓住了商业银行的官帽子,你说如果你是商业银行你会去拍谁的马屁。听一个前辈不无凄凉地说,如果商业银行同时请人行行长和银保监局长吃饭,第一个被敬酒的绝对是银保监局长。既然在商业银行里面,人行地位如此之低下,那么在地方政府眼里呢。这么说吧,每次叫了去开大会,座位永远离主席台远远地,和什么盐业公司、高校在一起蜷缩在角落里,你说地位能高到哪里去。某年地方政府扶贫办下发通知要求各个单位上报本单位扶贫自查报告,由我起草文稿,领导签字,办公室盖章。在报送相关部门时,却被告知拒收,原因是要求自查报告必须行文并以汇报的形式重新报送。人行这边的领导很生气,因为从未有如此先例(下级向上级才用汇报),但是又能怎么样呢,最后还不是老老实实行文汇报上去了(我估计人家根本没怎么看,全市一百多家单位呢,估计人家要的就是一个态度)。还有一件事我觉得很有必要说一下,在某次土坯房拆除进度视察中,某县支行所在的乡镇整体进度偏低。领导要求拿一个村出来作为落后典型以示惩戒,结果当地乡镇毫不犹豫就把该县支行派驻的村作为落后典型报了上去。其实该村拆除进度排名不能说是最前,但也绝对不是最后,那为啥单单把人民银行抬出去呢,因为其他村派驻单位得罪不起啊,日后还仰仗着他们多帮衬一下呢,而且大家都是吃同一碗饭,自己人。其实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人行总是一副高傲的姿态自居。用他们的话来讲,我们是派驻地方上的中央军,不屑跟你们地方军玩,可实际上呢,是地方上不愿带人行玩。五、工作内容上面把薪资待遇、社会地位、员工身份、员工晋升说了一遍,接下来讲一下人民银行的工作内容。如果要用三个字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假、大、空”三个字再合适不过了,而且“假、大、空”三点是相通的。人民银行某位大佬说要坚持“调研立行,调研兴行”理念,本来该理念也没啥错,因为人行就是要通过调研得出实际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结果到了地方人行就全变味了,调研写文章成了晋升提拔的最主要依据,变成了地方人行内卷的指挥棒,大家拼了命的写一些没什么用的调研文章,就连后勤部门都不去想着怎么更好地服务干部职工,天天研究新形势下如何把党建引领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争取行成一篇文章在内部刊物上发表出来。本人有幸参与的第一项课题也是最后一项课题,就是研究确定各县支行工会经费补助的合理区间,领导暗示我要运用平生所学,做到杀鸡用牛刀,只有这样,课题才能在一众课题中脱颖而出。没办法我只好把真家伙亮出来,搞了个数学模型硬塞进去,其实这个问题解决思路很简单,就是求平均值就可以,真没必要建立数学模型。最后该课题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理由是本课题运用的数理统计方法有效克服了人为主观性,成功且精准定位区间合理上下限。除了天天调研写文章,人民银行还热衷于搞各种“创新”。具体怎么说呢,比如某个地市中支搞了个青年理论联组学习,然后上面一看,哟嚯,形式不错哦,赶紧写个经验总结报上来,然后全辖范围内推广。接下来各个地市中支都觉得这种形式不错,纷纷效仿,今天你来个联组学习,明天我来个线上学习,后天他来个知识竞答,最后在全省青年理论学习总结中把“学习形式多样”作为一大特色亮点上报至总行。讲到这里,我就想起某位领导私下的自嘲说“人民银行做的事就是假大空,空对空,干部职工就是一群空军部队,我就是个空军大队大队长”。天天浸淫在这种工作氛围中,人民银行的员工几乎丧失了社会竞争力,出去找工作很容易被社会无情淘汰,因为啥技能都不会,就只会写假大空的文章。六、内部管理说到管理,就不得不提到人行的内耗问题,人行相对地方政府自成体系,纪委、内审部门都是内设的,这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纪委和内审的枪口永远都朝着自己人。再加上人行名目繁多的检查,什么专项巡查、年度检查、“回头看”、“大监督”这类检查非常多,每次检查标准不一致。今天你按照整改要求整改到位了,被整改的地方在下一次检查中被别的检查组认定为违规,又得重新进行整改,如此反反复复。同时检查名目繁多且集中,有的支行甚至同时面临三、四个检查,可以说是全行上下忙的鸡飞狗跳。你以为这就完了么,每个月都要上报员工异常行为自查报告,且每半年就来个微信群自查,保密文件自查、党风廉政自查等,有点问题就被请去喝茶,要求整改。诸如此类的检查特别多,基本上月月自查、天天备查。七、员工现状收入跟不上房价,晋升又无望、工作务虚不务实等现实原因导致不少年轻员工选择躺平。据说,某支行一把手为了整顿人行死气沉沉的现状,设立了争先创优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并把为数不多的收入和争先创优结果进行挂钩。可结果是这一机制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效果,反倒是老员工依旧我行我素地养老,新员工更加心安理得地躺平,因为新员工处于弱势地位,评选结果肯定不利于他们,不躺平还能做什么。除了躺平,更多的年轻员工每年都去参加国考、省考或直接跳槽去商业银行,大家都希望通过这一途径改变自己命运。据一位县支行领导反映说,全行年轻员工在上班时间看行测、申论备考,且都不再避讳领导的眼光,士气涣散、人心不齐已经成为县支行无法回避的严重问题。为防止员工大量跳槽,人行在招录员工时要求最低5年服务期,服务期内辞职要求赔偿1万元违约金。但仍旧有不少员工在考上公务员之后,毅然选择交钱赎身。但是你以为这就了了么,据传闻,某位员工在找到下家之后,想交钱辞职。领导不肯还威胁要将她辞退,要知道辞退和辞职可不一样,辞退之后就没有哪家单位敢要了,入职下家单位肯定也泡汤了,你想想这一招多阴险,直接断人后路。结果该员工在领导办公室哭求了许久,甚至放出话来要奔赴地区分行告状,直到最后动用人脉才得以脱身。还有一位员工考上了公务员,面试单位要求提供同意报考证明,该员工去打证明的时候,某位腹黑的领导要求其主动辞职,不然不给证明(我他妈都辞职了,还要你们证明个毛线)。后来这条规定反对声音太大被取消了,改成了在考其他单位之前需要向单位报备,不然不配合政审。这其实就是一个忠诚度测试,一旦报备了,说明对单位不忠,以后的评优评选基本就没戏了。还有隔壁地市的一个员工考了省发改委,在其参加面试前,将此事主动向部门领导汇报。结果等他考完回来,被告知已经被调到纪检部门去了,也就是说他刚去纪检部门就给了新部门领导一个下马威。七、工会活动人行的工会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有人戏称人行工会活动是“吹拉弹唱一条龙”,此言确实不虚。气排球可以说是人行的行球,老少咸宜,一个单位总是有那么几十号人喜欢这个球类运动,每年全省都会组织几场气排球比赛。这个运动确实给员工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锻炼身体的方式,但是反过来也给员工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旦有个领导喜欢打气排球,然后你会发现全行年轻人都喜欢打气排球了,如果你不喜欢打,那么你就是不合群,你就被自动站队了,成为被疏离的对象。除了气排球,还有摄影、乒乓球、羽毛球、画画、唱歌、瑜伽、游泳等等活动。摄影可以说是人行第二个独具特色的工会活动了,甚至一度开了培训班,地区分行举办了好几届摄影比赛。人行还邀请外面的老师前来讲授画画技巧、唱歌技巧、瑜伽技巧,每年还举办各种晚会,活动丰富得简直不要不要的,后来因为工会经费紧张,才逐渐停止了这些烧钱的工会活动,但是气排球活动仍旧火爆。当然适度开展这些工会活动的确很好,丰富业余生活嘛,不会像某些老人扎堆的单位一样,下了班除了加班的人留下来了,其他全回家了。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人行的员工太闲了,除了调研写文章,就找不到第二个花时间的事了,漫长的每日8小时怎么熬过去,可不就是靠各种工会活动打发时间么。八、前途展望从地区人行辞职出去的人有不少,混得好的当上了商业银行,混得不好的就成了社畜。曾经有个同事也想辞职离开,程序还没走完就跑出去上班,后来受不来外面压力大,加上父母苦口婆心的劝阻,就灰溜溜的跑了回来,撤回了辞职申请,结果被记了个旷工处分,这事一度成为大家笑谈。我虽早已离开了人行,至今仍有不少同事偷偷向我打听外面的情况,估计也是动了离职的心思。总的来说吧,如果你是一个没什么事业心的人,想着每天轻松轻松、过着朝九晚五养老生活的人,那这里简直是你的天堂。反之,则是地狱,你分分钟都想卷铺盖走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民银行为啥不开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