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小黄鸭品牌是B. duck还是G.duck创始人为啥要创作B.Duck小黄鸭品牌是B. duck还是G.duck?

我的很多内容在这里哦,欢迎订阅查看。“小黄鸭”IP纷争:B.Duck、LT Duck、G.Duck、WalnutDuck…作者:林立4月19日,德盈控股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盈)发布2021年度报告。2021年,德盈营收2.9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65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6294.3万港元,同比增长15.4%。德盈2021年简要业绩角色授权年收入约1.36亿元,推出NFT德盈将业务分为角色授权和电子商务及其他两部分。2021年,德盈的角色授权收入约1.6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6亿元),同比增加69.9%;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的收入约1.23亿港元,同比减少8.9%。德盈分业务收入德盈授权的角色,主要是俗称为“小黄鸭”的B.Duck及其衍生出的“家族”,包括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及Dong Duck。B.Duck小黄鸭家族IP2021年,角色B.Duck给公司带来了1.1亿港元的收入,同比增长48.4%,该收入占授权收入的66.8%;来自B.Duck Baby的收入为3521.8万港元,占授权收入的21.1%;来自Buffy的收入为1729.3万港元,占授权收入的10.4%。德盈授权分IP收入截至2021年末,德盈与385家被授权商建立了合作,为客户创建了超过950个风格指引,并开发了超过25000个SKU。德盈授权分类别收入德盈将角色授权分为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内容及媒体授权、推广授权和设计咨询等五大类服务。2021年,德盈的商品授权服务收入6339.3万港元,分为最低保证金收入3234万港元和额外授权金3105.3万港元。2021年,德盈的实景娱乐授权收入1035.3万港元,分为最低保证金915.1万港元和额外授权金120.2万港元。德盈的角色授权的主要商品类别截至2021年6月30日,德盈将授权的商品大致分为六大类:1)家居及生活用品,有超过1200个SKU,包括床上用品、家居装饰、家具、浴室用品、餐具、厨具等;2)服装及配饰,有超过12000个SKU,包括女装、男装、童装、婴幼儿服装、袋、其他配饰等;3)玩具及婴幼儿个人护理,有超过650个SKU;4)鞋履,有超过3700个SKU;5)消费型电子产品,有超过200个SKU;6)其他,包括文具、手表、饮料等,有超过600个SKU。德盈的实景娱乐授权,包括与南京宝橙文化娱乐发展有限公司签约合作的室内娱乐中心(包括B.Duck主题儿童游乐场、零售店及餐厅),与上海至潮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小黄鸭奶茶店(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开超过160家),与厦门伊示雅商贸有限公司合作开设的小黄鸭概念店暨咖啡馆等。B.Duck小黄鸭室内娱乐中心与奶茶店德盈的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主要是通过OEM供应链生产B.Duck家族形象的女装等商品,在天猫、京东、唯品会、HKTVmall等平台以及线下渠道销售。2018-2020三个年度与2021上半年,服装的收入分别是9293.2万、1.14亿、1.09亿和4979.2万港元。2018-2021上半年,德盈来自电子商务与其他业务的收益划分德盈表示,2021年电子商务及其他的收入减少,部分原因是集团将更多资源投放到抖音平台,以及香港地区批发商的线下销售缩减。德盈还披露,联手MADworld分三轮推出B.Duck NFT,首轮投放4000个。B.Duck小黄鸭NFTB.Duck与LT Duck、G.Duck、WalnutDuck,几只“小黄鸭”的纷争“小黄鸭”IP,贴近自然小动物,容易被人们接受和喜爱,明快的黄色又让它在传播和被记忆方面具备优势。看到这些优点的,德盈不是唯一,也不是第一家。德盈“小黄鸭”的烦恼正在显现。比如,今日(4月20日),文创潮在抖音平台上搜索“小黄鸭”商品,排在前面的是核桃小鸭(WalnutDuck)和G.Duck。抖音上的“小黄鸭”关键词商品搜索WalnutDuck和G.Duck这两个“小黄鸭”,出现在B.Duck之后,也都作为被告被德盈诉讼过。可溯源自1948年的LT Duck,则在“小黄鸭”的IP大战中处于攻势,其代理方状告德盈并获赔。左为德盈B.Duck“小黄鸭”,右为核桃小鸭我们先来看WalnutDuck“核桃小鸭”。2017年7月,杭州硬核桃文化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硬核桃)在禧冠公司的基础上委托设计师创作出“核桃小鸭”。两只黄色小鸭,在商品授权、美陈展览等领域形成直接竞争。德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硬核桃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2021年4月26日,广东省高院经审理认为,“核桃小鸭”与“B.Duck”不构成实质相近似,硬核桃不构成著作权侵权,判决驳回德盈商贸(深圳)有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法院一审二审都认为,“小黄鸭”与“核桃小鸭”仅颜色相同。经比对,“核桃小鸭”与 “B.DUCK”虽然均是以拟人化手法创作出的卡通小鸭形象,但创作手法属于思想范畴,任何人不得进行垄断。法院认为,“B.DUCK”是一本正经、憨态可掬、呆愣可爱的“小黄鸭”,“核桃小鸭”是呆萌、青春、时尚、俏丽的“小黄鸭”。两者的创作者以不同的构图、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进行不同的艺术表达,相同之处是以黄色表示鸭子的身躯、以橙黄色表示鸭子的嘴与腿脚,相似之处是以类似的“水蜜桃”形状塑造头型,但上述相同或相似表达早在林亮创作的鸭子等在先作品中已经出现,并非“B.DUCK”所独创。G.Duck,左为已注册图形商标2018年,温州小黄鸭品牌运营有限公司注册了哈罗小黄鸭与G.Duck等商标。官网显示其2009年开始酝酿,2015年品牌形象诞生,2019年开始产品线拓展,已经有了4000+客户案例,涉及100+行业,产品主要分为时尚休闲、潮流板鞋、网布跑鞋、户外旅行和卡通等系列。2021年,德盈旗下的森科产品有限公司对“哈罗小黄鸭”等商标申请异议,不过商标局决定,第40184278号“哈罗小黄鸭”、第40193866号“G.DUCK”等等商标准予注册。在2021年报中,德盈披露了两宗有可能会引起负债的诉讼案。前者已有二审判决,德盈须承担支付损害赔偿及诉讼费人民币26.6万元,德盈的关联企业盈森玩具、被授权商及分销商须承担支付损害赔偿及诉讼费共计280.4万元。截至年报发布,所有赔偿已结清。德盈的商标,涉嫌与索赔人注册的商标相似,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左为B.Duck家族,右为LT Duck后者金额更大,2021年5月,“索赔人的再授权商提出索偿以索取人民币5500万元的赔偿,指控本集团及本集团授权产品的一名零售商引起不公平竞争及透过销售带有涉嫌商标的厨房用具、毛巾、鞋履及服装侵犯索赔人的商标”。这些诉讼,围绕B.Duck“小黄鸭”和LT Duck“小黄鸭”展开。1948年,林亮(林亮添)创作了塑胶小黄鸭,包括鸭妈妈林梦和三只小鸭子(大哥力力、二哥达达、妹妹迪迪)。2014年,90岁的林亮再次创业,成立得意创作有限公司,重新设计并推广小黄鸭,命名为LT DUCK。2019年,上海乐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标)与得意创作等合资成立小黄鸭(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继续注册LT Duck相关知识产权。目前,乐标和上海小黄鸭公司在多个品类注册了LT Duck和“小黄鸭”三字商标,而且通过代理商对德盈提起诉讼。林亮小黄鸭商标示意德盈的小黄鸭,是2005年创始人许夏林基于1992年的“小鸭漂流事件”创作,随后开始商业化经营,2011年开始对外授权。1992年,一艘载着2.9万只黄色小鸭玩具的货船在太平洋中央沉没,玩具们开始了多年漂流德盈小黄鸭的授权事业壮大更早,但林亮小黄鸭的创作可溯源在先,两个小黄鸭IP在谁是“正统”上就构成冲突,有了多次交锋。德盈对乐标等注册的“小黄鸭”三字商标提出异议,申请商标无效,不过商标局裁定争议商标予以维持(比如第30227197号“小黄鸭”商标)。乐标的被授权方鸭灵号服饰(福建)有限公司,对盈森玩具、德盈旗下盈志商贸等的诉讼,得到山东省高院的支持。判决盈森玩具等需要立即停止侵害鸭灵号享有的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在有的案件中,利讯集团也成了被告。利讯集团B.Duck小黄鸭商品示意鞋服厂商利讯集团,是德盈2018-2020年的第一大客户和2021上半年的第二大客户,分别贡献收入710万、2250万、2840万和1190万港元,占总收入的3.5%、9.3%、12.2%和9.6%。德盈在年报中表示,5500万的赔偿可能性不大,而且集团的控股股东在2021年12月与集团签订补偿保证,承诺对上市后本集团直接或间接就上述案件而蒙受的任何损失、成本、开支、损害赔偿及其他负债作出弥偿。不过,德盈的法律顾问告知,授出涉嫌商标构成违反集团与被授权商之间的授权合约。虽然已判和可能会判的赔偿金额比起B.Duck小黄鸭创造的商业价值都不算大,但被授权商成了被告还要赔偿,或许这才会引发更大的麻烦。“小黄鸭”的IP纷争会走向何方,文创潮将保持关注。近期好文,喜欢的话点个赞吧
小黄鸭家族IP,2020年授权收益9803.9万港元,销售产品收益1.35亿港元,合计约2亿人民币。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文娱(ID:hi3wyu),作者:三文娱,原文标题:《一年创收2亿的小黄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5月4日,香港角色授权公司、小黄鸭(B.Duck)的幕后公司德盈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德盈,虽然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是森科),再度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说再度,是它2019年3月份提交过一次,三文娱此前分析过。(相关文章:《小黄鸭一年收入7000万,福建鞋企是最大客户》)德盈的收入构成2018年~2020年三个年度,德盈的角色授权业务收入分别为6382.7万、8163万、9803.9万港元。德盈另一块业务,电子商务与其他,也主要是在天猫、京东、唯品会、HKTVmall等平台以及线下渠道销售小黄鸭家族的产品,2018年~2020年收益分别为1.37亿、1.61亿、1.35亿港元。德盈的授权收入主要来自小黄鸭家族IP,截至2020年末,德盈创作和经营了多个角色,主要包括小黄鸭角色(B.Duck)、小黄鸭妹妹(Buffy)、小小黄鸭(B.Duck Baby)、为周冬雨创作的DongDuck,还有黑鸭子Bath’N Duck。2020年度,德盈通过B.Duck获得的授权收益从2018年的5389.2万港元增长到7503.5万港元;Buffy的收益从2018年的608.2万港元增长到783.1万港元,B.Duck Baby的收益从335.1万港元增长到1345.1万港元,DongDuck的授权收入有13.6万港元,Bath’N Duck的授权收入有72.5万港元。德盈的角色授权收入构成德盈自己通过电商和线下渠道销售的产品,主要是找OEM,也就是贴牌,产品以服装和袋为主。接下来,三文娱主要分析它的授权商业模式。德盈的零售业务主要产品品类近两年,德盈的唯品会和京东渠道销售收入增长迅猛,不过相比于天猫体量尚小。2020年,德盈来自天猫渠道收益1.01亿港元,唯品会渠道2421.1万港元,京东渠道325万港元,线下渠道受疫情冲击下滑至561.8万港元。德盈的销售渠道一、小黄鸭的授权变现模式小黄鸭家族有25个角色,主要包括下面这三只鸭子。从2005年创作的小黄鸭衍生出的Buffy和Baby都是主打细分人群,分别面向年轻女性和婴童市场。德盈的三大主力形象基于小黄鸭,德盈发展出五项业务:商品授权、实景娱乐授权、内容及媒体授权、推广授权以及设计咨询。德盈业务模式简化图这五项业务的收益占比情况如下:德盈的五大授权业务收入构成德盈主要业务是在香港、大陆等地区展开,绝大部分收入也来自大陆。德盈每个授权合同金额平均在4400港元到840万港元之间,授权期限在半年到七年之间。截至2020年末,德盈已经签订但未完成的授权有商品授权118项、实景娱乐授权19项,等等。二、五种授权业务模式德盈国际的授权客户涵盖多个消费板块,2020年度前五大客户分别是生产鞋服的利讯集团、客户A(注:应为唯品会)、光大银行、运营小黄鸭奶茶的餐饮公司上海至潮品牌管理和生产销售餐具的黑马科技。2018年~2019年的前五大客户中还有华侨城、香港某室内游乐园、深圳前海食为先食品有限公司等。德盈2020年的前五大被授权客户德盈2019年的前五大被授权客户德盈2018年的前五大被授权客户德盈基于小黄鸭家族IP展开的五大授权业务包括:(一)商品授权商品授权是德盈收益和盈利的主要来源。德盈国际将小黄鸭家族授权给各种消费型产品类别的第三方产品,大致分为六大类:家居及生活用品,有超过1200个SKU;服装及配饰,有超过12000个SKU;玩具及婴幼儿个人护理,有超过650个SKU;鞋履,有超过3700个SKU;消费型电子产品,有超过200个SKU;其他,包括文具、手表、饮料等,有超过600个SKU。这些商品,家居生活用品贡献的收益已经超过了服装及配饰。鞋履依然受欢迎。数码产品等类别的产量要小得多。德盈国际的最大客户也来自服装及配饰品类,2017年~2020年这四个年度的第一客户均是福建泉州鞋企利讯集团。德盈国际此前招股书披露的2017年前五大客户不过,版权方的品控并非万能,利讯集团的小黄鸭童鞋还被中央电视台曝光过。(二)实景娱乐授权德盈的实景娱乐授权主要包括:主题公园及景点;餐饮;推广及营销活动。2020年,德盈与华侨城合作的小黄鸭主题乐园在南京开幕。德盈与南京宝橙文化娱乐发展有限公司已经在中国大陆签订合约要合作15个室内娱乐中心,包括包括B.Duck主題儿童游乐场、零售店及餐厅。目前,已经在三亚和长沙开业了两家,其他的计划在南京、广州、成都、杭州和西安开业。截至2020年末,德盈已经在北京、上海、苏州、重庆等地授权开设20家以Buffy为特色的广东点心餐厅,计划与食为先合作于2022年前新开16家;还有已经授权开设超过140家小黄鸭奶茶店——德盈称之为以B.Duck为特色的现代茶馆(与至潮品牌合作)。(三)推广授权德盈也会基于小黄鸭等IP,用于礼品、赠品等不同类别的第三方推广及营销项目。这种模式,类似三文娱此前报道过的另一家公司卡恩文化的主营业务,回顾:拿迪士尼等授权做IP促销品,一年收入3.3亿元的卡恩文化要上市卡恩文化提供的促销品以童车、小玩具为主。卡恩文化促销品的主要类别德盈提供的礼品类别,则包括针对客户推广活动需求的服装及配饰、玩具、家居及生活用品及消费型电子产品,也在合作信用卡礼品兑换、迎新礼物、VIP礼品等。这方面的案例有:屈臣氏、美宜佳便利店、美赞臣奶粉、麦当劳、光大银行信用卡、泰国Lotus超市(卜蜂莲花的泰国原版)。由于推广活动一般属一次性及短期性质,授权合约期限大约不超过18个月,但招股书显示小黄鸭IP也有不错的成绩:比如屈臣氏于推广期间于中国兑换超过55万件小黄鸭推广产品(包括服装及配饰及个人护理产品);美宜佳约九个月的推广期间于中国兑换超过66万件小黄鸭推广产品;美赞臣约一年的推广期间于中国兑换逾6万件小黄鸭推广产品(主要为个人护理产品);麦当劳的小黄鸭主题生日会在大约一年里派发超过28万份小黄鸭生日礼物(包括铅笔、笔袋及游戏板);光大银行于推广期间申请派发逾120万张小黄鸭信用卡;泰国Lotus超市于泰国根据两个兑换活动兑换逾90万件小黄鸭推广产品(主要为个人护理产品)。(四)内容及媒体授权德盈的内容及媒体授权,包括线下内容(如儿童读物及信用卡)和数字娱乐及媒体形式(如表情贴纸、手机游戏等),也有Line、Kakao等聊天工具上的小黄鸭家族表情包,一般授权期限半年到不超过5年。(五)设计咨询德盈让设计师和授权、销售、营销人员组成团队,为被授权客户提供完善的角色及产品设计流程,协助客户面向不同市场不同渠道开发商品。小黄鸭IP扩展与两只黄鸭之争德盈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许夏林,1997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主修艺术;1998年3月至1999年6月为天致创建有限公司的设计师,负责商用及住宅设计项目;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为嘉富得实业有限公司的产品设计师,负责海外市场的礼物及高档产品的设计及生产;2001年年底创办德盈。德盈国际最初的业务是设计。2005年,许夏林基于1992年的“小鸭漂流事件”创作了小黄鸭,并开始了商业化经营,开展以小黄鸭为特色的消费商品零售业务。2011年开始对外授权。招股书显示,小黄鸭目前在微博、 Facebook、抖音、微信、Instagram、Line及Youtube等多个社交网络平台获得超过1050万人的关注或订阅,有关小黄鸭家族角色元素的内容的观看次数超过7.4亿次。除了内容,德盈也通过参加展会等线下活动、与KOL联动等形式提升IP的影响力。在最初借力于世界知名事件创作出IP之后,小黄鸭家族也在推出新角色——身份是小黄鸭的亲人或朋友,版权方希望以此顺利的延展,并让新角色能借力于小黄鸭启动人气。德盈2017年推出了面向女性的Buffy和面向婴童市场的小黄鸭Baby,预计在2020年推出的其他储备新角色还有Buffy的朋友们(Butter、Mocha、Cream、Mose及DaDa)。德盈也用了一些别的方式来制造新角色,比如2018年12月为周冬雨创作的DongDuck,帮周冬雨打造有活力人设的同时,德盈国际也计划利用这个新角色来拓展商业收入了。德盈在最主要的市场,也就是中国大陆,注册了122个版权。不过,德盈的小黄鸭近年却有了新烦恼。2021年4月2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核桃小鸭”与“B.Duck”不构成实质相近似,杭州硬核桃文化策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硬核桃)不构成著作权侵权,判决驳回德盈商贸(深圳)有限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左为小黄鸭,右为核桃小鸭2017年7月,硬核桃在禧冠公司的基础上委托设计师创作出“核桃小鸭”。2019年6月,硬核桃授权深圳市高意美陈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在广东省茂名东汇城举办“核桃小鸭主题授权展”。这对德盈的小黄鸭,也就是B.Duck形成直接竞争。德盈诉至法院,请求判令硬核桃、高意美陈停止侵犯“B.DUCK”美术作品著作权的行为并赔偿损失50万元。不过,法院一审二审都认为,“小黄鸭”与“核桃小鸭”仅颜色相同。经比对,“核桃小鸭”与 “B.DUCK”虽然均是以拟人化手法创作出的卡通小鸭形象,但创作手法属于思想范畴,任何人不得进行垄断。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文娱(ID:hi3wyu),作者:三文娱
2021-05-17 08:18
来源:
格隆汇
提起小黄鸭,很多人脑海中会浮现出儿时的洗澡玩伴浮水鸭。
但此鸭非彼鸭,今天介绍的这个B.Duck小黄鸭是一个原创品牌,自诞生以来便以萌趣、可爱、灵巧的形象收获了无数鸭粉的青睐,同时传达创新趣玩的精神受到年轻时尚潮人的追捧。正因如此,小黄鸭背后的产权公司德盈控股也备受市场关注。
曾于2019年申请GEM上市未果的德盈控股,近日准备二次敲开资本市场的大门。5月6日,德盈控股(H01124.HK)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招股书,光大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在这个各路资本疯狂追逐IP的时代,德盈控股究竟成色如何?
1 高度依赖“小黄鸭”
2005年,香港设计师许夏林受到“小黄鸭漂流事件”的启发,萌生出创作属于中国人的小鸭子形象的想法。
自此,拥有大大肚腩、伶俐眼睛和招牌笑容的B.Duck小黄鸭就诞生了。
同年,德盈控股开展以B.Duck为特色的消费商品的零售业务,首款产品浴室防水收音机就此推出,以浴室为主题的品牌产品随后相继面世。为了不断扩张其品牌知名度及业务规模,公司自2011年起开始授权第三方使用B.Duck角色作为消费型商品及推广项目用途,将角色授权业务从香港扩展至南韩、中国大陆、马来西亚、泰国等地。
角色授权业务的扩张,一方面加速提升了自身IP在全球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借助多元化产品布局,扩大市场覆盖率的同时,也提升其IP变现能力。2012年开始,B.Duck小黄鸭开始涉足服装、电子、厨具、文具等多个行业。至今,该品牌已拥有近1000款产品。
2017年之前,除了角色授权业务之外,德盈控股及其旗下子公司还涉及批发、贸易及╱或消费型商品及推广项目出口业务、零售店业务。为专注于角色授权业务的发展,公司2017年通过重组出售其零售店业务,同时转让独立控股公司持有的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直到2021年再次重组以将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纳入德盈控股。
所以,德盈控股目前只有两大业务,分别是角色授权业务和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
从经营情况来看,在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之下,德盈控股营收出现一定程度下滑,但其盈利能力依旧强劲。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01亿港元、2.43亿港元、2.34亿港元;归母净利润分别达986.2万港元、2410.2万港元、5454.8万港元。
分业务上,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是德盈控股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天猫、京东、唯品会、HKTVmall等平台,向消费者售卖以B.Duck为代表的自家产品。2018年-2020年该业务为公司带来收入1.37亿港元、1.61亿港元、1.35亿港元,占营收的比重为68.2%、66.4%、58%。
而角色授权业务则是公司跨多个渠道创建、设计及授权自创的B.Duck家族角色,以及对这些角色进行品牌管理及营销。2018年-2020年,德盈控股通过角色授权实现收入分别由6382.7万港元上升至9803.9万港元,占营收的比重由31.8%提升至42%。
无论是角色授权业务还是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公司均是围绕B.Duck这个品牌角色开展。可以说,德盈控股造就了小黄鸭,小黄鸭也成就了公司。
但小黄鸭之后,德盈控股却再无其他可以拿出手的IP角色。目前,德盈控股已创作的26个角色均是来自B.Duck的家族成员及朋友。
拿角色授权业务来说,2018年-2020年,德盈控股的五个核心角色B.Duck、Buffy、B.Duck Baby、BathN Duck、Dong Duck贡献了该业务的全部收入。其中B.Duck吸金能力最强,2018年-2020年分别实现收入5389.2万港元、6155.5万港元、7503.5万港元,占同期角色授权业务收入的比重近8成。
值得注意的是,新推出的系列角色中,仅有B.Duck Baby较2019年实现收入正增长,而其他Buffy、BathN Duck、Dong Duck收入均较2019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可以看出,德盈控股新塑造的IP家族角色推广并不顺利,恐怕还难扛大旗。
此外,仅靠单一的IP系列也将为公司后续发展埋下隐患。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群体对于内容的需求日渐多元,源于电影、游戏、漫画及其他数码娱乐等IP角色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小黄鸭能否及时顺应潮流变化,并不好把握。
另一方面,第三方未经授权的盗版、假冒产品,可能损害公司角色形象,加剧其业绩下降风险,同时为公司带来高额的诉讼费用。2018年-2020年,德盈控股分别向侵权人提出约124宗、618宗及581宗诉讼,产生的相关成本分别约0.7百万港元、2.2百万港元及1.5百万港元。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德盈控股的现状,那便是“成也小黄鸭,‘败’也小黄鸭”。
2IP商业化空间有多大?
尽管德盈控股尚未培育出能够接棒B.Duck的新角色,但其所处的行业赛道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回顾中国的IP授权发展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以米老鼠、小熊维尼等为代表的娱乐卡通品牌产品传入中国,迪士尼成为了中国授权市场的开拓者。不过,当时由于知识产权意识薄弱,授权生意面临假货、坏账等艰难处境。
直到中国加入WTO之后,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中国授权业也得以发展。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5年-2020年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角色授权商品零售额由353亿港元增长至404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
伴随着Z世代消费观念的转变,相比于前代人,这代消费群体更受电影、游戏、漫画及其他数码娱乐的IP角色所吸引,因而愿意在角色知识产权授权商品、内容或服务上的支出更多,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角色授权商品零售额或将继续扩大,预计到2025年将提升至605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8.4%。
对比亚太区域其他国家,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市场规模增速有望超过日本,而后者在2015年-2020年是亚太区增速最快的地区,同时亦是目前该地区最大的角色知识产权授权市场。
此外,中国知识产权产品电子商务市场亦增长较快。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的授权商品电子商务市场由2015年的164亿港元增长至2020年的303亿港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1%,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650亿港元。
总体来看,国内IP授权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尽管目前国内充斥着盗版山寨衍生品的现象,但随着消费者版权意识提高,有可能改变国内IP产业杂乱无章的乱象。
对于IP创作公司而言,国内市场可谓接近于空白的价值洼地,德盈控股亦意识到此,公司计划推出Buffy的朋友,如Butter、Mocha、Cream、Moses及DaDa。但至于新创IP能否成为“爆款”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如若德盈控股把握机会还是有“出圈”的可能。
3小结
作为德盈控股最具代表性的IP形象,B.Duck小黄鸭无疑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收益及知名度,若按2020年的角色授权收益计算,德盈控股已是中国第二大国内角色知识产权公司。
但仅靠单一的IP系列角色维持生存恐怕不够,且不说错失潮流趋势变化,失去厚增业绩的可能,IP老化、系列中雷同新角色带来的视觉疲劳,都令公司陷入的业绩隐患。
如果可以,不妨学习业内标杆迪士尼发展模式,创作了无数经典IP形象的同时,规划相应的衍生品。但就目前而言,德盈控股还是先好好雕琢自己的品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黄鸭品牌是B. duck还是G.duck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