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会灭绝吗产生感觉?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中奖。那么感到快乐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大脑多巴胺作用。比如,获得奖励,达到预期,获得共鸣,看到笑话……这一系列的行为会让身体产生反应,触发大脑的多巴胺传递物质,不停地脉冲神经通道,产生快乐的感觉。二,身体的顺畅。其本质是身体的顺畅产生了快乐。所以,有些人通过调节自身的心情状态,想法,或者通过一些修行,如冥想,禅定,消业,忏悔等行为,疏通身体的经络,产生平静的快乐。三,化学反应。人体的所有精神上的反应,都能在身体上找到一一对应的化学反应。也就是说人的快乐是身体化学反应造成的。身边的事情只是促成身体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四,细胞的整体反应。高兴,在身体上导通/疏通气血运行,让细胞吸收到新鲜空气和营养,也会反馈到大脑。高兴会有依赖性,会上瘾。但人的多巴胺分泌是有限量的,所以,当过度高兴或持续高兴后,身体就会痛苦。就好像看笑话,第一次看,你会笑的很高兴。但越看越多次,你会麻木。这种麻木是神经细胞对多巴胺的适应性造成的。因此,想要获得持续性的快乐,不能过度快乐,需要体会苦的滋味。你越苦,获得的快乐越明显。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选择擅长的领域继续答题?
{@each tagList as item}
${item.tagName}
{@/each}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提交成功是否继续回答问题?
手机回答更方便,互动更有趣,下载APP
展开全部在这种情况下,人感觉到热说明人此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即时的散发出来。因为人本身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同时伴随着产生热量。因为各种能量直接来源于ATP,在产生ATP的过程中,还要产生相当于ATP能量1.2倍的热量,因此人体在高温时的散热就尤为重要,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因为热量从能量高的地方向能量低的地方扩散,就像在常温下晾一碗开水,晾冷后的水温要比室温低很多。因此,环境温度虽然是30摄氏度,但实际能量值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值。另外,在人体向环境环境散发热量的时候,能量差越大,散发越有效,在环境温度较的时候,人体散热并不十分容易,因此有部分热量蓄积在体内,使人有热的感觉。已赞过已踩过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评论
收起
展开全部在这种情况下,人感觉到热说明人此时产生的热量无法即时的散发出来。因为人本身的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同时伴随着产生热量。因为各种能量直接来源于ATP,在产生ATP的过程中,还要产生相当于ATP能量1.2倍的热量,因此人体在高温时的散热就尤为重要,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因为热量从能量高的地方向能量低的地方扩散,就像在常温下晾一碗开水,晾冷后的水温要比室温低很多。因此,环境温度虽然是30摄氏度,但实际能量值可能是另外的一个值。另外,在人体向环境环境散发热量的时候,能量差越大,散发越有效,在环境温度较的时候,人体散热并不十分容易,因此有部分热量蓄积在体内,使人有热的感觉。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扫描二维码下载
×个人、企业类侵权投诉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类别色情低俗
涉嫌违法犯罪
时政信息不实
垃圾广告
低质灌水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说明
做任务开宝箱累计完成0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这本书,看完第一遍,很多人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甚至对她嗤之以鼻。看完第二遍,小部分人会被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她完全颠覆思维。当你认认真真的看完第三遍,会发现这本书已经慢慢改变了你的人生状态、改变了你对幸福和自由的理解。本文很长、很长、很长、很长,但我相信坚持看完,你不会后悔。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豆瓣10.4万人打出了8.6分的高分,我自己做了非常详细摘抄和笔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会改变人一生的观点。首先普及一下,本书小标题叫《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阿德勒与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曾经共事过,但后来因为观念上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关系破裂,并开创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书中虚拟了一个迷茫的青年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通过两人对话、辩论的形式,抽丝剥茧的把“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们为什么不幸福”、“什么是真正的自由”以及“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等问题一一呈现。我为什么写这么长一篇文章来解读,其实原著对话体裁作为一本书还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但是对话体裁的缺点是很多观点和逻辑无法连贯,所以我尝试将书中的核心观点做一个串联。
一、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本书所有内容和理论的基石。只有看清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后面的内容。跟书中迷茫的青年一样,对于我们大部分人而言,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是矛盾丛生的一片混沌,小到生活琐事,大到国际纷争,无一不体现出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在复杂的世界里获得幸福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书中的哲人(即阿德勒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个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随时可以获得幸福,并非世界本身复杂和混沌,而是我们自己把世界看的复杂了。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个观点。明明我们所有人都身处同一个环境、同一个国家、同一个世界,难道我们看到的不是同一个世界?举个例子: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喝过井水,井水是个很神奇的存在,恒定18度,我们夏天喝的感受和冬天喝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夏天清凉可口,冬天温润沁脾,这不是我们的错觉,而是我们面对客观世界营造出来的主观感觉。而这种主观感觉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主观世界。再举一个更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个人手中的手机,是这个世界上客观的存在,对于别人看来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手机,而对我们自己而言,则是保存了大量个人信息、珍贵照片的心爱手机。这就是我们的主观世界。【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不是住在客观世界里的,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你所看到的世界,不是我所看到的世界,恐怕也不可能与所有人共有同一个世界。换句话说,现在你眼里看到的是一片混沌、复杂、怪异的世界,但如果你看待世界的角度发生变化,世界就可以恢复最简单的姿态。问题不在于世界是如何的,而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这正是本书所有内容的重要基石,如果无法理解这一点,后续的理解可能会比较吃力。
二、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书中所塑造的青年形象,其实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缩影:从小在父母的“语言暴力”中长大,自幼自卑,缺乏自信,对自己的出身、容貌、学历都抱有强烈的自卑感,对工作现状不满,而且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看到别人幸福也不能发自内心的祝福,常常陷入自我厌恶的痛苦中。所以面对哲人所说的世界极其简单,人人可以改变并且可以获得幸福的观点,青年是无法理解,更是无法接受的。
1、灵魂拷问,真的每个人都可以改变吗?青年曾经有一个“自闭”的朋友,自闭到常年躲在房间不敢出来,他说自己很想像普通人一样走出来生活和工作,但只要走出房间就会无法控制的心悸、发慌、颤抖。这应该是“社交恐惧症”的极端案例了,那这样的人,真的可以改变么?类似的“社交恐惧症”我们一般认为是过去的某种创伤、变故,导致他无法走出并面对这个世界,比如原生家庭的不幸、从小在学校受到的霸凌等,也就是说过去的某种原因导致了他现在的这个结果。这是弗洛伊德心理学主张的【原因论】,即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而过去已成客观事实,现在的我已无力改变。按照这个理论,受到虐待或创伤的人都应该闭门不出,但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有些人因为过去的创伤而自甘堕落,但也有很多人反而更加强大、自立。【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现在与过去没有根本性关系,决定现在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我们当下的目的。“自闭”的朋友闭门不出,并不是过去的经历导致他心悸、发慌而无法走出房间,恰恰相反,他是因为不想走出房间而主观制造了不安的情绪,这就是阿德勒提出的“目的论”。“原因论”和“目的论”是阿德勒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一个显著的区别。-原因论认为过去的原因决定了现在,这是很多人普遍接受的观点,比如心理创伤、原生家庭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原因论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过去的原因决定了现在,而过去发生的事情又是无法改变的,人生将束手无策,人们会习惯于向过去寻找自己消极的借口,从而陷入对世界绝望、对人生消极的想法。-目的论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认为人们总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制造出各种情绪,情绪只是我们达到“目的”的工具,我们所有人都在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行事。回到闭门不出的朋友,如果从原因论来说,过去的经历是客观事实已无法改变,他很难再次走出来。但如果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他是先有了闭门不出的“目的”才制造出恐惧外出的情绪。而这个目的确实跟过往的经历有关。比如从小家庭不幸,所以他更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注,通过自闭让父母担心,集中父母的注意力,得到父母小心翼翼的照顾,因为他无法接受自己走出房门成为一个正常人后而受到的冷落。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时也是极具争议、不被理解的。即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的刺激(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总会从过往经历中发现符合我们自己“目的”的因素。【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真正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帮大家再加深一下理解,还记得08年的汶川地震,有很多孩子在这次灾难中成为了孤儿,有人选择直面灾难,最终化悲伤为动力;也有人会选择抱怨不公平,在自怨自艾中形成报复社会的性格。请记住,人人可以改变,真正造成影响的不是这段经历本身,而是我们赋予这段经历的意义,人生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 2、人的情绪真的无法控制吗?青年跟哲人讲了这样一个案例:有一次他在咖啡店看书,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到了他的新衣服上,勃然大怒的他忍不住冲服务员大发雷霆。事发突然,他也不认识这个服务员,很显然是因为新衣服被弄脏而不假思索的发火,毫无目的性可言,这种情绪明显是原因论,怎么能用目的论来解释?这个案例其实在探究一个问题,愤怒的情绪是否真的无法控制?愤怒是否也是为了某种目的?我们可以先看另一个案例:一个母亲跟女儿因为琐事在吵架,愤怒的在训斥女儿,这个时候突然公司老板给她打来电话,她拿起电话跟老板说话突然变得彬彬有礼,语气温和。等放下电话以后,又突然开始愤怒的训斥女儿。那么这里的愤怒是无法控制的情绪,还是可收可放的“手段”?答案很显然。回到咖啡店的案例,如果说愤怒是不可控制的情绪,那当时青年手里如果有一把刀,他是否会不受控制的去刺向服务员?很显然不会,他知道这种行为不可取,也知道情绪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所以从目的论来看,青年是为了“向服务员大发雷霆”而制造了愤怒的情绪,而大发雷霆的“目的”是为了惩罚服务员弄脏了他的新衣服:你破坏了我的心情,我也不能让你心里舒畅。愤怒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刻意制造出来的情绪。母亲对女儿的愤怒也并不是无法控制,而是为了震慑女儿采取的一种手段。所以,愤怒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愤怒只是我们达成目的的一个手段。这里解释一个争议点:情绪、情感是人的天性,如果认为情绪都是我们达成目的的手段,是否意味着否定了人性?【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绝不否定人的情绪,每个人都有感情,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不代表“人是无法抵挡感情的存在”我们见过很多从小经历父母离异、家庭不幸福的人,就像上面讲的18度的井水一样客观存在,对这件事的感知是每个人“现在”的主观感觉。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你现在的“主观感觉”才决定你现在的状态,而你的主观感觉取决于你赋予这件事的意义。要记住,不是每个单亲家庭的孩子都会成为性格不健全的人,也不是每个被服务员弄脏衣服的人都会发火。
3、我们为什么总是对自己不满,羡慕别人?每个人的社交圈中总会有这样一个优秀的朋友:外形阳光,性格开朗,幽默自信,侃侃而谈,优秀的让人羡慕,而反观我们自己,或性格内敛,或不善言辞,想成为但永远无法成为那种让自己羡慕的人。如果按照阿德勒的观点,人人可以改变,我们真的可以成为理想中那类人吗?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我们想成为“优秀的朋友”的目的是什么呢?因为觉得成为那样的人就会很开心、幸福,会有很多人喜欢,而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我们宁愿舍弃现在的自己,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甚至讨厌自己,别人又怎么可能会喜欢你?实际情况是,现实生活中能够坦然回答说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幸福感才那么难能可贵。所以,对于自己,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学会接纳自己,至少不要天天想着成为别人,因为再想也不可能成为别人,你就是你,你成为别人以后也会有别人的烦恼。每个人都应该尝试接受自己,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阿德勒心理学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生来被给予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之所以想要成为别人,是因为我们太关注“被给予了什么”,其实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我们被给予的东西”上。本质上也是“原因论”和“目的论”,关注被给予的是“过去”,如何利用我们被给予的是“现在”。比如有人拥有富裕的家庭,而有人出生就一贫如洗,有人父母善良,而有人父母不负责任且恶毒,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公平。甚至人种、国籍、民族差异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世界存在着天生的不幸与不同。关注我们生来“被给与了什么”是很正常的想法,也并不是说不可以关注“被给予了什么”,而是不能一味关注,因为“被给予的东西”很多时候是客观现实,无力改变。而“如何利用我们拥有的”则是我们可以改变的。这个世界不存在天生的不幸,所有的不幸,甚至想要成为别人,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因为你自己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不幸。我们经历各有不同,有好有坏,但我们赋予经历什么样的意义才是我们可以做的,不幸的经历,可能成为堕落的借口,也可能成为强大的铠甲。牛奶撒了半杯,有人说只剩半杯了,也有人说还好剩了半杯,所有的不幸与不满,皆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4、既然是自己的选择,我们为什么仍然无法改变?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秉性感到不满,但总是无法改变。关于人的性格、秉性等,阿德勒用“生活方式”来形容,或者再进一步理解就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生活方式”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看待自己,也就是如何看待我们“被给予的东西”。【阿德勒心理学认为】生活方式(性格、世界观、人生观)是自己主观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主动选择了幸福,也主动选择了不幸。阿德勒认为我们大概10岁左右,最初无意识的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即性格、世界观、人生观),不可否认国家、种族、文化、家庭环境等对我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很大,但最终是我们自己在人生中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造就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里也体现出10岁之前的性格养成尤为关键)如果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与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候重新进行选择。诚然我们无法选择国籍、种族、家庭、父母、基因等重要因素,也许会对人生感到不满,会羡慕别人,但生命远不止于此,当下的选择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方式。那我们如何才能重新选择呢?答案很简单,人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状况、何种环境下,都可以选择改变。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这句话有点难以理解,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想要改变,拥有改变的决心,但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虚假”的欺骗自己,每个人的内心更倾向于不做改变的稳定、安逸、轻松。因为我们安于现状,可以更容易应对眼前的一切,可以驾轻就熟,而对改变造成的不确定性的恐惧和不安,让我们无法改变,从而下定了不改变的决心,丧失了改变的勇气。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做选择,只是相较于变化产生的不安,以及不变带来的不满,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选择自己的生活,只是我们缺乏选择改变的勇气。
5、如何才能下定决心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前面提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几个重要观点,即:世界是极其简单的,人人可以获得幸福 世界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我”的主观想法让世界变得复杂 不要立足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原因论”,而要立足于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 人不是受过去原因支配的存在,人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行动 人人可以改变,当下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生活方式 人之所以无法改变生活方式,是因为不断下着“不改变的决心”,宁愿选择不变带来的不满,也不愿选择改变带来的不安那问题就来到了如何才能改变生活方式?答案也非常简单,要有“摈弃现有生活方式”的决心,不为自己不做改变找借口。比如,如果我可以成为“优秀的朋友”那样的人我就可以幸福。活在这样的借口和假设中,永远无法改变。 比如,如果我有时间写自媒体,我也可以成功,只不过是因为我没时间,通过给自己找这样的借口来逃避自己可能失败的可能性。 比如,如果我有研究生学历,我在工作上也可以得到更快的升迁,职场不得意只是因为学历不够,进而逃避自己不努力的现实。所以,无论输赢,无论成败,最重要的是立马去做,这是当下的选择。“应该立马去做”这么一个简单的课题,却被我们很多理由阻挡了,我们自己把简单的事情、简单的人生变得复杂,所以难以获得幸福。【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无论一个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因为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三、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前面提到,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现在的样子,甚至讨厌自己,无论如何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而且现实生活中,能够坦然说真的很喜欢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1、我们为什么会讨厌自己?从目的论来说,我们讨厌自己是有“目的”的。是因为下定了不喜欢自己的决心,因为这样就不用面对无法改变自己的痛苦,为了达到不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选择只看自己的缺点而忽略自己的优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讨厌自己,是因为太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被人轻视,害怕被人否定,害怕心灵受伤。所以选择只看自己的缺点,选择厌恶自我,这样就可以躲在自己的躯壳里,万一被人拒绝,可以自我安慰: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被人嘲笑,不然我也可以很受人欢迎。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生去做心理咨询,说自己得了一种一见到人就脸红的问题,简称“脸红恐惧症”,医生问她如果脸红恐惧症治好了她想做什么?她说想去跟心爱的男生表白。 其实女生根本不是害怕见人而脸红,她真正害怕的是被心爱的人拒绝,害怕表白失败带来的打击和自我否定。但是只要有这个脸红恐惧症的存在,她就可以作为借口不去表白、自我逃避,并告诉自己,如果我没有脸红恐惧症,我也可以表白成功。现实生活中案例太多了:如果我考上了名牌大学我的人生肯定会不一样 如果我加了工资一定会努力工作 甚至有人说如果我换个老婆一定会更加幸福然后事实是,即使这些愿望全部达成了,他们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们需要做的,首先是接受现在的自己,接受自己的成绩,接受自己的工资,接受自己的工作,接受自己的家庭。然后树立向前迈进的勇气。因为人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不可能不受伤,或大伤或小伤,也会伤害别人,如果不想受伤就只能一个人隔绝于社会,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事情。回到脸红恐惧症的故事,最后那个女生跟朋友一起,约那个男生出去玩,不用刻意表现,展现最真实的自己,最终那个男生先跟她表白了,她再也没有来咨询过脸红恐惧症的事情。所以无论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而讨厌自己,还是害怕被拒绝而得脸红恐惧症,本质上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人际关系,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并且阿德勒认为,即使是自我难解、内心苦闷、没钱贫穷等自我问题也一样,因为任何烦恼中都有他人的因素。
2、我们的烦恼究竟来源于哪里?如果无法理解一切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这句话,先换一个角度来聊聊自卑感。什么是自卑感呢?书中青年羡慕别人的优秀、开朗、幸福、漂亮、学历、收入等,而自己好像没有任何价值,这让他陷入深深的自卑中,我们很多人也经常质疑自己的价值。哲人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哲人的身高只有155cm,从小到大都很苦恼,经常和朋友抱怨,如果自己可以长高哪怕10公分也是好的,这样就可以拥有更加愉快的人生。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跟他说,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很放松的感觉,可以放下紧绷的心态。 哲人恍然大悟,原来155cm的身高本身并不是劣等性,155cm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乍看是一种劣等性,但这种劣等性本质上是我们自己赋予的价值和意义。而我们赋予身高的意义、对身高的主观感受,终究是来源于他人的比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缺点不是客观的“劣等性”,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身高看成优点还是缺点,完全是我们的主观解释,而主观性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自己自由选择。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但是可以任意修改主观解释,因为我们都是活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同样的,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的价值判断,也是主观的。比如钻石、货币是有价值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情,但价值是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的,如果脱离了人际关系,钻石、货币都只是客观的纸张和石头,价值判断最终还是追溯到人际关系上。所以,阿德勒断言,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3、自卑感是我们进步的源动力?自卑感不是“客观事实”,而是我们“主观性的解释”,那人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自卑感?其实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种无力的存在,因为无法完全把控这个世界,所以人天性就想摆脱这种无力感,摆脱“无力感”的过程称之为“追求卓越性”,或简单理解为“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比如婴儿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学习,学语言与他人沟通、学站立走路变得独立,都是为了摆脱无力感,追求进步。自卑感就对应于“追求卓越”这一目标上,我们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自己或者理想的状态,当我们无法达成这种理想和目标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人都会有自卑感,而且自卑感是人类追求进步的源动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无论是追求卓越性,还是自卑感本身,都不是一种病态或问题,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向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正确看待,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但是当人们无法理解世界是主观的(即自卑感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解释),以及人人可以改变(差距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就会断定自己不行,消极悲观,这个时候的“自卑感”就不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这是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这里我们再详细解释一下“自卑感”和“自卑情结”“自卑感”:本身不是坏事,是促进努力和进步的契机。比如我的学历低,但让我们下定决心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己。“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比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我长得不漂亮所以没人喜欢。很多人这里还是无法理解,觉得学历低本身就会缺少好的工作机会,长得不好看本身就会不讨人喜欢,这是事实,而不是借口。其实这又回到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过去的原因决定了现在我的状态,将原本没有决定性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决定性的因果关系,这是阿德勒反对的“外部因果律”,问题不在于学历低,而在于你如何面对这种现实,如果有“因为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的想法,其实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你不想成功。这是为害怕前进、不想真正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现状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而找的借口,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我有高学历,我可能也会取得成功。所以说,拥有自卑感,是感觉现在的“我”还有所欠缺,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努力并弥补欠缺的部分,进而想到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这些欠缺。但缺乏改变的勇气的人,自卑感就演变成了自卑情结,觉得现在的我只不过是被缺点所掩盖,不然我也可以很优秀。【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没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即自卑感人人都有,但它沉重的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所以自卑感长时间无法调解,就会变成自卑情结,而自卑情结可能会进而发展为另一种状态,就是“优越情结”,简单理解为“自大”,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情结”,就要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沉浸在自己虚假的优越感中。比如极力宣扬自己的权力、地位、头衔,包装自己的身份,虚报履历、通过名牌奢侈品彰显身份,沉迷于自己过去的荣光,炫耀过往的成绩等等,都是优越情结,而其本质是强烈的自卑情结,是极度不自信的表现。【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一定是因为他内心深处有自卑感,如果真正自信,就不会自大。炫耀过去是怕别人不认可现在的自己,是不自信的表现。4、人生不是与他人的竞赛,而是与自己的赛跑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来源于人想要追求优越性的本性,那追求优越性是否就必须要与人竞争,超越别人呢?我们把人生比作所有人在一个平面上行走,有人走在前面,就注定有人会走在后面,每个人的速度、距离、起点都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的走在同一个平面。而且没人可以保证自己永远走在所有人的前面,所以不应该眼里看着前面的人,而是关注自己是否一直在往前迈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不是竞争,不与任何人竞争和比较,只要自己在不停的向前迈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而不是与别人的比较。然而很多人认为,我们生在社会中,处于人际关系中,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与他人的比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性格、性别、年龄、学历、外貌、知识、经验各不相同,所以“比较”毫无意义,我们必须积极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并尊重和接受这种差异。即:人生而不同,但是平等。无论我们有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差异不关乎善恶优劣高低。那成年人和牙牙学语的婴儿如何谈平等?成年人有知识、经验、责任,还会做高级算术题,而婴儿什么都不会,甚至鞋带都不会自己系,平等从何而来?这里要回归到人的本质,成年人和婴儿也是在同一平面上行走,成年人走在前面,婴儿走在后面,人虽不同但是平等。成年人和婴儿的价值不同,价值不是客观事实,而是主观判断,不能用我们的主观判断来决定一个人有或者没有价值。这里还有很重要的一个观点:不竞争是否意味着与世无争,不求上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是一场与自己的竞争,靠竞争对手的激励才能成为更好自己的人,总有一天也会因为竞争失败而灰心丧气、一蹶不振。只有跟自己对比,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自驱力。而且,与他人竞争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便是竞争中的胜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因为对失败的恐惧,他们要一直保持获胜的状态,他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世界。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有钱人或成功人士,明明在别人眼里已经非常成功,但他们并不幸福,甚至身患抑郁症并最终走向不归路,因为他们永远活在竞争之中,他们的眼里满是敌人遍布的危险。【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实际上,没人会那么关注你,没人24小时监督你,没人虎视眈眈的想要攻击你。我们最幸福的状态,就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比如,很多人喜欢长时间的照镜子,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对今天的衣服不满意,发型不满意,口红色号不满意,但真正在意你的只有你自己。我们要尝试从“竞争关系”中跳出来,不要把他人当做竞争对手或者敌人,他人就会变成更加积极的“伙伴”。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到别人取得了成功或者看到别人幸福,我们无法真心的祝福别人,就是因为我们站在竞争的角度看待人际关系,把他人当做“竞争对手”,他人的幸福就是我的失败。【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是我的积极的伙伴,从与他人竞争中跳出来,不需要战胜任何人,就不用恐惧输赢,就可以真心祝福别人的幸福。
5、如果有人无缘无故的骂你,你会生气吗?到这里,很多人应该理解了人虽不同但是平等,也明白了人生不是竞争,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我们应该从竞争中跳出来,尝试把他人看做“积极的伙伴”。但如果只有我自己这么想,别人依然把我当做敌人,应该怎么办?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无缘无故骂你,你会生气吗?你会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思考的是对方无故辱骂你这件事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一种“权力之争”,当你开始回击对方的时候,则是正中下怀,正式开启权力之争。举个更好理解的例子:你跟朋友在讨论国家政治,为了某一个观点而争执不下时,可能就会演变成为人身攻击和挑衅。 比如,对方会说正是有你这种傻瓜,才会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这个时候你们在讨论的还是国家政治么?显然不是,对方想通过权力之争让你屈服于他。如果此时你也发怒,你们的关系将正式转向权力之争。 很多人说这种事就是要据理力争,挫挫对方的锐气,但是假设你在这场权力之争中赢了,成功压制了对方,让对方暂时认输,但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会进入“复仇阶段”,暂时失败的对方,一定会在其他地方策划其他形式的“复仇”,而一旦双方关系进入了“复仇阶段”,关系就几乎不可调和了。无缘无故骂你的人也是一样,对方希望通过辱骂、发泄私愤等方式,跟你展开权力之争,争夺社会排序,让你屈服。这个时候,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做任何反应,终止权力之争,无视对方的挑衅。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终止不是忍耐,而是你做到真正的自我认同、拥有足够的自信,不去在意他人对你的评价。比如,我们在路上开车经常有人插队,甚至因为你没有让他插队而开窗辱骂你,这也是生活中典型的“权力之争”,这时如果你也开窗回骂,那权力之争就正式开始,结果要么是两边互不相让骂完带着坏心情离开,要么是一方在吵架中赢了,另一方则会通过超车、别车等方式展开“复仇”,无论如何都没有好的结果。在孩子的教育中,权力之争与复仇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遭受父母严厉训斥甚至虐待的孩子,在与父母的权力之争中败下阵来,父母认为孩子已经屈服,但其实孩子已经在心底默默地计划逃学、打架、吸毒甚至自杀等行为来报复父母。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简单的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来理解孩子,认为是父母过去的教育方法导致了孩子现在的行为,而是要从阿德勒的目的论来理解,孩子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的目的就是要让父母痛不欲生,要惩罚父母,这是孩子在权力之争失败以后唯一的方法。【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事实上,发怒只是交流方式的一种,你可以选择用发怒的交流方式,也可以选择其他交流方式。当被别人攻击的时候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使用“发怒”这一工具而已。易怒的人也不是天生性格乖戾,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还有发怒以外的沟通工具,比如平和的语言、信任的眼神等。同时,无论自己的观点多么正确,也不要过多责难对方,学会理解和尊重。即使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多么正确,也不要去过分指责孩子,因为一旦你确信“我是正确的”,那么就一定会认为“对方是错误的”,我必须要获胜,进而进入权力之争。【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主张的对错和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坚信自己正确,无论对方持有什么观点都无所谓,你发怒、不满、争论,仅仅是因为对自己的观点还不够自信,所以通过权力之争让对方屈服。所以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对别人的挑衅不予理会,并不等于失败,仅仅是因为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
四、理解并直面人生三大课题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源自人际关系,自卑感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人生不是竞争,而应该把他人当做积极的伙伴,阿德勒为何如此重视人际关系,并且用“一切”这么绝对的字眼?其实,阿德勒心理学也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我们把他人看做“竞争对手或敌人”而无法看成“伙伴”,是因为我们缺乏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人生共有三个大的课题,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以及爱的课题,统称“人生课题”,而这些人生课题,其实都是人际关系的课题,只不过人际关系有深度和距离之分。第一个课题,工作课题。这是深度相对较浅、距离较远的人际关系。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工作都无法一个人独立完成,即使是写作这种看似独立的工作,也需要别人排版、装订、或者使用别人生产的笔、电脑等。而工作课题从深度和距离来说,是门槛相对低的一种人际关系,因为有“成果、结果”等共同的目标作为纽带,即使不投缘、不喜欢,也可以建立关系。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本质上不是不喜欢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工作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因为工作而带来的批评或者指责,因此逃避工作的责任。第二个课题,交友课题。这是脱离了工作关系,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因为没有了工作、场所、单位、学校等关系的限制,关系更加难以开始、发展以及维系。任何人都可以交到朋友,即使你认为自己很差,也会有人看到你的闪光点。并且只要你自己的想法发生变化,周围一切都会发生变化。第三个课题,爱的课题。是三个课题中最难的一个,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恋爱关系,第二阶段是家人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从朋友关系转为恋人关系以后,很多言行不再被允许,比如不能跟异性交往过密等,这是浪漫的红线。而亲子关系则是锁链,恋爱甚至夫妻关系,如果感情难以为继都可以选择分手,但亲子关系则是无法分手的,这是坚固的锁链。每个人都拥有这三个人生课题,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要勇敢的面对,但是生活中我们往往选择逃避人生课题。比如,我们讨厌一个人,就会说这个人身上有很多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先有了讨厌他这个目的,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而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逃避与这个人的人际关系。这个观点很多人无法理解,因为我们习惯于认为是因为某个原因而讨厌某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潜意识中先有了讨厌这个人的目的。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夫妻间在蜜月期,对方做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接受,把懒洋洋看成可爱,不做家务觉得理所应当。但到了某个阶段,连对方吃饭发出声音都嫌烦,甚至睡觉打呼噜都非常反感。是对方变了吗?并不是,只是你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你的心中已经下定了决心找机会“结束这段关系”,或者震慑对方,所以搜集结束这段关系的证据。【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就是这样任性而自私,一旦产生了这种想法,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也能轻而易举的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企图通过各种借口来逃避人际关系问题、逃避人生课题的情况,阿德勒称为“人生谎言”,我们根据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自己的人生课题。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因为生活方式是自己选择的。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往往只关注某一个课题,而逃避其他课题:比如,工作狂是只关注工作课题,其实也是人生谎言,用工作为借口逃避家庭责任,如果你的父亲是个工作狂,经常忽略家庭的照顾,但他的内心可能认为他是最有价值的人,因为他用行为标准衡量自己的价值。【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家务、育儿、工作、交友、兴趣,都是我们的人生课题,全部应该给与关心,不认可任何单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不认可逃避人生课题的态度。但即使你逃避人生课题或制造人生谎言,也无需用善恶来定义自己、指责自己。因为这不是善恶问题,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在于你有没有勇气直面“人生课题”。如果回到“不要只关注我们被给予什么,而是关注我们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阿德勒心理学就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不在于我们被给予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被给予的东西,不在于我们过去经历过什么,而在于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弗洛伊德心理学强调原因,强调我们所拥有的。而阿德勒心理学强调目的,强调“如何使用我们所拥有的以及如何看待我们所经历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你自己。
五、如何重获自由的人生?阿德勒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而提到勇气就不可不提“自由”,追求自由的人生状态,不在乎别人的看法,需要极大的勇气,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1、我们为什么不自由?金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也给我们很多选择的自由,但无论如何,金钱并不能代表自由,人的价值和幸福感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东西。所以首先要理解,即使实现了金钱自由,也不代表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而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来自于人际关系,那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阿德勒认为人生不是竞争,人人都是积极的伙伴,而积极的伙伴中,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就是我们的父母,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听从父母的安排和规划成长和生活,即使很多事情不是我们的本意,但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我们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愿。 如果是跟我们无关痛痒的别人,可以无视他们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父母不是别人,而且关系实在太亲近了,根本无法忽视他们的意愿。有时候虽有不满,但是内心仍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所以很多人的一生,都在满足他人的期待中而活:满足父母的期待,领导的期待,朋友的期待,一辈子都在努力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唯独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明确否定寻求他人认可,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必去寻求认可。举个例子:假如你在公司捡了垃圾,但是没人注意到这一点,或者即使有人注意到也没有人说一句感谢或者表扬的话,以后你还会继续捡垃圾么?很多人大概率是不会再做了,因为认为自己是为了大家在流汗受累,但连一句感谢都得不到,就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动力了。这正是寻求认可的危险所在,人的认可欲求其实是从小就受到赏罚教育的影响。即做了恰当的事情就应该得到表扬,做了错事就应该受到惩罚。但阿德勒明确反对赏罚教育的理念,因为赏罚教育是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最终导致的就是没人表扬就不做好事,没人惩罚也可以做坏事。我们为了得到表扬才去捡垃圾,我们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生活,逐渐的我们失去了生活的自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是为了自己而活。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哪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就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整个人生变得不在自由。不仅自己“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生活”,别人如果没有满足你的期待,你也不可以发怒。这是一个颠覆大部分人认知的观点。因为我们传统观念中,如果所有人都为自己而活,不需要满足他人的认可和期待,那这个世界将变得多么自私,难道所有人都变成孤立的存在吗?这个社会还有信任可言吗?但事实是,即使满足了他人的期待,我们也并不会获得幸福,只会在不断去迎合别人的想法中慢慢迷失了本真的自己,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人生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不去满足和迎合别人的期待,并不意味着我们生活中可以肆意妄为,所以阿德勒提出了一个方法,叫做“课题分离”。
2、学会“课题分离”,让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你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办?大部分的做法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学习,上辅导班、请家教、看着她写作业,气急败坏的时候可能还会揪着耳朵,因为觉得这是父母的责任。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方法短时间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孩子并没有因此而真正爱上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而不得不学习。权力之争中暂时失败,她一定会策划其他的“报复行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当我们面对“学习”这一人生课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是“谁的课题”。孩子学习这件事,原本是孩子自己的课题,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横加干涉,进而产生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先区分是谁的课题,然后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做到“课题分离”以后,我们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不干涉”。【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问题,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只要做到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在“孩子学习”这件事上,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甚至嗤之以鼻。“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但是“让孩子学习”难道不是父母的课题吗?我们应该如何辨别这是谁的课题呢?答案很简单,只要考虑某种选择最终带来的成果由谁承担,这就是谁的课题。很多父母都以“我是为你着想”“一切都是为了你”等为借口来干涉孩子的课题,但是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支配欲望。但是家长们不愿意承认这一观点,如果真的为孩子好,最好的做法是在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守护。这是阿德勒的主张,课题分离不是放任不管,也不是与我无关,而是引导她建立自己直面课题的勇气。所以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当孩子遇到麻烦,父母要做的首先是告诉孩子、引导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然后在她想学习的时候随时准备给予帮助。最大的区别其实是“父母让我学”和“我自己想学”,这两种态度在学习成果上,将会是天差地别。还有很多类似的案例,比如孩子吃饭问题、穿衣问题、交友问题,父母总是习惯于认为孩子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孩子的课题就是我的课题,但无论父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仍然是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人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包括孩子。对于父母而言,即使对方不如我们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孩子,这才是真正的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课题分离,本质是让每个人承担自己的责任,学会自己做出选择,因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有人认为,如果所有事情都课题分离,与人划清界限,甚至是最亲密的家人,那何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但信任这个事情本身也需要课题分离。是否信任别人以及信任谁,这是你的课题。如何对待别人的信任,以及是否因为你信任我我就要信任你,这是我的课题。对于课题分离的方法,其实也非常简单:第一步,首先思考这个谁的课题 第二步,开始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冷静的划清界限 第三步,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要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在家庭生活中,比如父母不支持你的工作,甚至激烈反对该怎么办?选择工作是你的课题,克服“不认可的情绪”是你父母的课题,而你要做的是选择好自己的人生,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至于别人怎么评价你的选择,那是他们的课题,因为你的人生路终究还是要你自己走。 在职场中,有一个喜欢发火的上司,一遇事就大发雷霆,无论怎么努力都不给与认可,蛮不讲理、大发雷霆。无法控制情绪,是上司自己的课题,我不需要去迎合和委曲求全,而你的课题是尽力做好工作,你只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处理好自己的课题。我们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活的不自由,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学会课题分离,把原本别人的课题当做我们自己的课题。一旦我们做到了课题分离,无论别人怎么评价我,这都是别人的课题,我无法左右,我只需要诚实的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课题分离不是不管他人感受,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干涉别人课题才恰恰是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干涉孩子学习,干涉孩子人生规划,干涉孩子的结婚对象,这些才是真正以自我为中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中有太多的羁绊,太多的顾虑,千丝万缕缠绕在一起,就像错综复杂的绳结,普通方法无法打开,必须用新的手段将其切段,而课题分离就是一个好办法。3、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当你开始课题分离,专注于自己的课题,一定会有人喜欢你,也会有人讨厌你,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你。当我们被别人讨厌或者感觉到自己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大部分人会产生痛苦、自责的感觉,以及耿耿于怀的苦思冥想:我为什么会招人讨厌?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不想被人讨厌,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欲望和心理状态,阿德勒把这种本能性、冲动性的欲望成为“倾向性”。当我们按照这种“倾向性”生活,也就是按照本能性的欲望去生活,就像是从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这种生活方式不是自由,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拥有对抗“倾向性”的勇气,,是一种把斜坡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往上推的态度。【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我们都在追求从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自由,而人又不可能脱离于人际关系而存在,所以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权利以及活的自由的最好的证据,因为你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活。诚然,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有可能,我们都不想被人讨厌,但八面玲珑的、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才是最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果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这个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很多人有一个片面的认识:认为自由就是从家庭、学校、公司或者国家等团队中跳出来,不再受到各种限制,但是即使我们跳出了组织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你在任何场景下都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被人讨厌、追求他人的认可。缺乏被人讨厌的勇气,就无法真正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畏惧被人讨厌,勇往直前,不要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真正的自由!再回到课题分离:自由并不是要去故意惹人厌,而是不害怕别人讨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不害怕被人讨厌的本质就是“课题分离”。不想被人讨厌,这是我的课题,但别人是否讨厌我、喜欢我是别人的课题,我也不应去干涉。一旦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人际关系一下子就会变得轻松起来。有人不喜欢你,那是他的课题,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方式去生活。而我们也不应该产生“你应该喜欢我”、“我这么努力为什么你还不喜欢我”这种想法,因为我们在干涉别人的课题。
六、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被讨厌的勇气?前面提到的“课题分离”概念,存在很大的争议,在生活中也非常难以实现。无论是父母与子女,还是夫妻之间,本身就是紧密相连的,而课题分离是否要我们划清“你是你、我是我”的明显界限?如果完全以这种态度去面对生活,是否会变成极端的个人主义?人是否会最终走向孤立?
1、课题分离不是终点,仅仅只是起点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思想,而解决这种烦恼的手段,就是要做到课题分离,即不干涉别人的课题,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距离太远就会疏离,所以“课题分离”的目的不是要大家划清界限,拉远距离,而是为了“厘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抽丝剥茧的厘清复杂的人际关系,然后再开始下一步行动。在没有课题分离之前,我们把自己的线和别人的线乱糟糟的缠在一起,此时的状态不是联系,而是缠绕、纠缠,当我们做到了课题分离,则是我们缔结良好人际关系的起点,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而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也是极具争议的地方,甚至当阿德勒提出“共同体感觉”的时候,很多拥护者都离他而去。然而如果不理解“共同体感觉”,就无法真正理解阿德勒。
2、什么是共同体感觉?把别人当做敌人,那别人就是我们的对立面,把别人当做伙伴,那我们就生活在其中,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这个共同体其做出贡献。【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把他人看做伙伴,并从中感受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共同体包括什么?不仅仅是家庭、学校、单位、社会,还包括国家、人类等一切存在。时间轴上还包括过去和未来,甚至包括动植物和非生物,包括宇宙整体在内的一切,阿德勒也承认这是难以实现的理想。而共同体的最小单元是“我”和“你”,只要有2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如何理解共同体的感觉?可以先从最小的社会单元“我和你”开始: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何为“对自己的执着”?可以简单理解为“以自我为中心”,比如很在意自己的长相、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执着,看似在关注别人,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我”,一个人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要看他最终的目的。【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能进行课题分离,一味拘泥于认可欲求的人,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能课题分离的人,喜欢干涉别人的课题,本质是想实现对别人的掌控欲望。而认可欲求的本质是关心他人如何关注自己、评价自己、满足自己的欲求。认可欲求强的人看似眼里看着别人,但心里全是自己。有认可欲求的人看似在全力的迎合别人,但本质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着。所以从“我和你”这个最小共同体单元来说,必须要将“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才能逐渐找到共同体感觉。但是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我自己的人生由我自己做主,我是我自己的主人公,关注自己不是很正常么?但是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并不意味着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以地图来举例,中国印制的世界地图会把中国印在中间,英国印制的世界地图则会把英国印制在中间。但是在地球仪上,每个国家都可以看做是中心,每个国家又都不是中心,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无数个中心,这就是共同体。只关注自己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这样的人已经超越了“我是自己人生的主人公”,而是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主人公”,认为世界上所有人都是为他服务的,但是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甚至别人如果无法满足他的期待,就会变成辜负、敌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我不是世界的中心”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在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寻找归属感,但归属感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仅仅在那里就可以,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共同体中去通过个人的积极贡献获得的。积极参与也就是要直面人生课题,不去逃避工作、交友以及爱等人际关系课题,但是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那就不会积极去参与,因为觉得别人应该是为我服务的。所以在共同体中,只有积极付出和奉献,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归属感。共同体的概念相对来说,比前面的“目的论”、“自卑感”、“人生课题”“课题分离”等更加抽象,也更加难以理解,所以虽然“共同体感觉”是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但是争议极多,对很多人来说难以接受。3、理解共同体感觉,会发现世界豁然开朗共同体感觉的最小单元是“我和你”,但是也可以扩展到学校、单位、社会、国家,世界,宇宙,甚至是生物和非生物。为什么要有这些扩展呢?其实这里说到生物与非生物,甚至世界宇宙,更多强调的是“共同体”是可以无限大的。比如,我们把自己局限在单位这个共同体,当我们退休以后就从单位这个共同体分离出来,没有了头衔,没有了权力,成为了一个普通人。这个时候很多老人是无法接受和适应的,因为他感受不到更大、更多的共同体。但我们除了属于单位这个共同体,还属于家庭、社区,我们还在地球这个共同体中,在任何共同体中我们仍然可以积极的做出新的贡献。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在更小的共同体中会更加容易找到归属感。比如你在单位这个共同体和在地球这个共同体中,肯定是单位更能给你归属感,但为什么仍然需要意识到有更大的共同体呢?如果我们看不到更大的共同体,当我在某一个共同体中遇到了麻烦、挫折、打击,找不到归属感,就会陷入绝望和无助之中,感觉自己被整个社会抛弃。比如,很多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好,被老师体罚辱骂,遭遇校园霸凌,就无助的陷入了绝望,但学校并不是生活和世界的全部,这也并不能决定他的生活。如果他可以看到更多更大的共同体,会知道学校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的世界,在学校受到的痛苦的飓风,在更大的共同体中可能就会变成微风而已。【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当我们在小的共同体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未来,首先应该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比如,在学校这个共同体中,按照学校的常识判断,老师是绝对的权力中心,如果遇到不好的老师,被虐待或者体罚我们会感到无能为力。但是站在“社会”这个更大的共同体来看,我和老师都是平等而普通的人,我们有平等沟通的权力,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我也可以反抗。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反抗老师,而是强调一种对人的尊重以及平等的沟通。当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作为一个人,我们不是无能为力。即使反抗可能会导致这种关系的崩塌也无妨,因为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缔结的必要。活在恐惧的人际关系之下,是一种极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所以到这里,我们又回到了开篇的理论基石:这个世界是主观的,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没必要纠结于眼前的小共同体,还有更多其他的“我和你”,更多其他的“大家”,更多大的共同体在等着我们。
4、建立横向关系,赋予寻找更大共同体的勇气共同体的感觉虽然已经理解,但很多人仍然不敢去探索更大的共同体,比如在学校不敢反抗老师(即使问题在老师),在单位不敢违背上司(即使自己已经足够努力),因为我们内心潜意识已经下定了我无法反抗的决心。这里要先谈一下批评与表扬的方法。在教育孩子或者管理下属时,我们一般使用批评法或表扬法。甚至训练动物也一样,做不好就抽鞭子,做的好就喂食物。而一般善于教育和管理的人会优先选择表扬法,这也是很多书里告诉大家的。【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教育孩子还是管理下属等一切与他人的交流,阿德勒心理学都采取“不表扬”的立场,更反对体罚、批评。也就是“不表扬也不批评”。因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本质上都有一种俯视感,是高高在上的感觉,是“有能力者对无能力者的评价”。我们常听到“干的不错”“真能干”“不错啊小伙子”,其实都是营造一种上下级的关系,本质是在“操纵对方”。【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只是“给糖吃还是给鞭子”的区别,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操纵,所以阿德勒明确反对“赏罚教育”。因为赏罚教育培养出了的人际关系,是“纵向关系”,阿德勒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所有人的关系都是横向关系,即每个人有所不同但是平等。
某种程度上,建立横向关系,倡导人虽不同但是平等,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观点。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声音:男人对家庭主妇说:“你又不挣钱”、“谁养的你啊”、“钱随便你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这是把经济价值置于人的价值之上; 父母对孩子说:“我说话你听见了没有”、“再不听话就抽你”,“我供你吃供你穿还想怎么样”,这是把生活资历、经济能力置于人的价值之上。这都是把人际关系看做纵向关系,本质上是害怕女性变得聪明,比自己赚钱多或者顶撞自己,是在掩饰自己内心的自卑。其实家庭主妇和职场员工只是工作场所不同,父母和孩子只是生活经验和年龄不同,但作为一个人,虽不同但平等。如果人人都能建立起横向关系,那所有人就都是虽不同但平等,也就不会有自卑情结。再回到上面讲到的课题分离:无法做到课题分离,总爱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的人,背后建立的就是纵向关系。他们把别人看的比自己低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别人,让别人回到自己的方向,其实还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比如命令孩子好好学习的父母,也许是出于善意,但是结果就是干涉,就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纵对方。很多人会产生疑问和分歧:对于不知所措的朋友或者未经世事的孩子,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否也是不干涉或者置之不理呢?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干涉,而是做一些不干涉的援助。援助和干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是孩子学习的问题,学习是孩子自己的课题,父母是无法替代的,要求孩子好好学习或者要求必须考上什么大学,这都是干涉。而援助的前提是课题分离,知道哪些是孩子的事情,哪些是父母的事情,然后建立起横向关系,努力帮助孩子建立自己可以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叫做“鼓励”鼓励和表扬是不同的概念,表扬是基于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的评价,当你接受了表扬并因表扬而喜悦,就代表你处于纵向关系之中并承认自己没能力。而且表扬虽然是“好”的评价,但是这个好也是别人的标准,想要获得表扬就必须迎合别人的标准,就会失去自由。而鼓励首先要做的不评价,而是基于横向关系表达感谢。比如朋友帮你打扫了房间,你不会说你干得不错,而是说谢谢,因为这是基于横向关系说出的真诚的、感谢的、尊敬的、喜悦的话。只有在共同体中积极为他人服务、给与关心,并得到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是主观上认为我可以为别人做出贡献,而不是别人评价我有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我们对生活的“勇气”。
5、何为有价值的人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在共同体中积极贡献,对别人有用才是有价值,对别人没用就是没价值的。那么卧病在床的老人、刚出生的婴儿、瘫痪在床的植物人,这些人很多时候可能不仅没用,还是一种负担,他们的价值又该如何去衡量? 又比如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成绩又不好,也不听话,还经常逃课,实在是让人头疼,这样的孩子王应该如何去鼓励呢,甚至都找不到机会跟他说谢谢。我们习惯于用“行为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也就是看他做了什么或者能做什么。按照“行为标准”来看,卧病在床的老人和刚出生的婴儿确实什么也做不了,看起来没有价值,但我们还需要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做价值判断,而是要对其存在本身就表示感激和喜悦。也就是说,很多人仅仅是“存在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比如,亲人遭遇交通事故陷入危险,这个时候你会考虑他能做什么,还是只要他能活下来就无比高兴了?所以对每个人,我们不能简单的通过“行为标准”来判断价值,应该首先通过“存在标准”来考虑。我们习惯用“行为标准”来判断人的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看待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虚构一个“对自己来说理想的形象”,然后对照这个“理想形象”做减法去评价。比如,父母评价孩子的时候,往往是虚拟一个“理想中的孩子形象”或者“别人家的孩子”,然后依照这个理想形象“做减法”去评价。父母希望孩子学习好、长得高、听话、运动能力强、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这是理想中的形象,拿自己孩子去做减法,减得越多越不满意,所以永远不要拿“自己理想中的孩子”或者“别人家的孩子”来跟自己孩子对比,就只需要看孩子本身,对其“存在本身”已经表示感激和喜悦。这个时候,跟孩子建立横向关系,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对孩子说一声:谢谢。孩子就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迈出新的一步。既然存在即有价值,那为什么我们很多人虽然存在于这个世界,却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核心问题是没有建立起横向关系,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处于纵向关系中,就会不自觉的让自己处于低价值的状态。所以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突破口,就是建立起横向关系,也就是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关系,无论是父母、上司、朋友、孩子等,让所有关系都朝着横向关系的方向去发展。其中最难的一点就是在公司与上司之间的关系处理。因为在我们眼中,CEO和普通员工结为平等关系是不可能的,上下级是一种制度以及社会秩序。 但阿德勒认为,CEO与普通员工只是职责上的不同和职位上的差异,并不影响我们在意识上建立平等关系,并在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主张。我们在职场上察言观色、迎合上司,形成纵向关系,本质上是我们在逃避责任,逃避坚持我们的原则、逃避独立思考,因为听从领导意见,即使做错了事情也可以告诉自己,是领导要求我们这么做的。但我们却忽略了,其实我们一直拥有提出意见、主动选择的权利。这里不是要鼓励大家去反抗上司,而是要意识到无论是对待上司、对待父母、对待长辈,我们有所不同但是仍然平等。对于上司、父母和长辈,我可以给与充分的尊重和礼貌,这是基于社会秩序。但我们的关系是由双方主动缔结而成横向关系,站在更大的共同体中,抛却财富、地位、经验,我们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回看整个生命过程,每个人都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走,我们都是平等的个人,没有人高人一等,也没人低人一等。
七、认真的人生,就是“活在当下”在寻找“共同体感觉”的过程中,我们要放弃“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但我们却很难去忽略自己的主观想法,也就是自我意识过剩,比如开会不敢发言生怕被笑话,比如不敢跟喜欢的人表白生怕被拒绝,如果一切都是有“目的”的,那我们受到自我意识的羁绊,不能无拘无束的言行又有什么“目的”呢?1、做不到“接纳自己”,就无法走出烦恼的泥潭我们受到自我意识的羁绊,不能无拘无束的言行,其实目的是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怕被嘲笑、被看不起,因为对自己本身的样子不满意、没自信,所以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展现真实的自己。其实真实的自己一直都在,只是我们不愿意在外人面前表露而已。比如很多人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就可以放声歌唱、高谈阔论,但到了众人面前却话都不敢讲。【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共同体感觉,有3个核心点: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什么是自我接纳?回到我们开头讲的内容:重要的不是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我们看待过去的方式,以及赋予过去的意义。重要的不是我们被给与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利用我们被给与/所拥有的东西。尝试把“我”自己看做一个容器,“我”既不能丢弃,也不能更换,所以重要的不是这个容器里有什么,而是“如何利用容器里的东西”,以此来改变对“我”的看法,这就是“自我接纳”。“自我接纳”要求我们诚实的对待自己,做不到一些事也没关系,诚实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并尽量朝着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比如,我考试只有60分,没关系,诚实的接受这个60分的自己,然后分析差距,努力往100分的方向去努力就好了。60分也不用悲观和绝望,因为没有人永远都不会失败,完美的人根本不存在。“自我接纳”不代表盲目的自我肯定,明明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告诉自己可以,对自己撒谎,然后在不断失败者中逐渐丧失了对未来的信心。当我们做到了“自我接纳”,就能够分得清哪些可以改变,哪些不能改变,积极关注“我们可以改变的”,减少关注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慢慢就可以获得改变的勇气。
2、我们可以无条件的“信赖他人”吗?什么是他者信赖?共同体中的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信赖的基础之上,并且是无条件的信赖。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建立在怀疑之上,怀疑家人、朋友、恋人,生活中处处都是怀疑和充满恶意的揣测,而对方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感受到你怀疑的目光,这种怀疑的目光让双方不可能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比如,我们在恋爱中一旦怀疑对方不专一,并且积极寻找对方不专一的证据,那么即使没有这回事,你也可以找到无数的证据:无意的言行、通电话的语气、忘回信息等,这就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问题。如果不去信赖他人,就无法与任何人建立深厚的关系。与人相处,我们可以选择信赖,也可以选择怀疑,但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那一定是建立在无条件的信赖之上。即使无条件的信赖会遭遇到背叛,我们仍然要选择相信?人性是善的,没有人会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一直背叛那个无条件信赖自己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就要站在背叛者的角度去思考他的难处,除非你选择放弃这段人际关系。【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构筑一段深厚的人际关系,无条件信赖是基础,即使信赖别人会遭遇背叛,决定是否背叛也是别人的课题,与你无关,你只需要考虑我应该怎么做,是选择继续无条件的信赖,还是考虑这段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如果以对方讲信用、不背叛为前提,我们才能够给与信赖,这种信赖只是信用。信用是有附加条件的,就像银行抵押贷款,必须通过抵押物来判断给你的金额。而信赖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无条件的信赖并不是要求我们信赖所有人,“他者信赖”只是我们搞好人际关系和构建“横向关系”的手段,并不是必须,也不是全部,如果你不想与那个人搞好关系,完全可以用手中的剪刀剪断关系,这是你的课题,也是你的自由。浅层次的人际关系,当我们剪断的时候产生的痛苦会小,而这种关系带给我们的喜悦也很少。深层次的人际关系,虽然破裂的时候产生的痛苦会很大,但带给我们的喜悦也更多。只有拿出通过“他者信赖”进一步加深关系的勇气,人生的喜悦才会增加。
3、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当我们做到了自我接纳(真诚的接受这个不完美的我)和他者信赖(给与他人无条件的信赖),也就是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这个时候他人就成为了我们的伙伴。与伙伴在一起构建属于我们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归属感。也就是说,想要获得归属感就必须把他人看做伙伴,而把他们看做伙伴的前提是做到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又是什么呢?将他人视作伙伴还不够,想要构建更深厚的人际关系,还要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与影响,做出贡献。简单来说,他者贡献可以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做家务、工作、教书育人等,我们通过劳动来实现他者贡献,参与共同体的建设,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存在的价值。比如,很多财务自由的富豪,已经不需要再努力工作赚钱,但是仍然忙碌工作、热衷慈善,本质是在做他者贡献,他们通过劳动获得“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体会到自我价值。再举一个更日常的例子:晚餐以后,伴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孩子在客厅玩玩具,只有我在收拾餐桌、洗碗。如果不懂得他者贡献,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没人来帮我?当你抱怨的时候,你没有把家人当做伙伴,也没有积极寻找“我对家人有用”的感觉。这个时候,即使没人对你表达感谢,也应该轻松、快乐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他人可以为我做什么,而是我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并积极实践,一旦拥有了他者贡献的思维,眼前的一切就会都不一样。如果情绪焦躁的洗碗,家人都不敢跟你说话或者靠近;而如果你一边哼着歌一边洗着碗,这种情绪甚至会感染伴侣和孩子,让他们忍不住过来帮忙。这里的他者贡献并不是强调自我牺牲,自我牺牲也是一种迎合他们的、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为了他人牺牲自己,是过度适应社会的人,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自我牺牲。所以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自己而为他人效劳,是为了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总结来说,建立共同体感觉要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者不可分割,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只有做到了自我接纳,认同这个真实的自己并真正建立信心,才能够不惧背叛,给与他人信赖; 只有做到给与他人无条件的信赖,并将他们视为伙伴,才愿意真正为他人做出贡献; 因为你为他人做出了贡献,感受到自己在共同体中有位置,体会到自己对他人有价值,进而接受不完美但是真实的自己。但我们很多时候习惯于把目光聚集在某一个缺点上而无法自拔,比如一个口吃患者,无法自我接纳,认为所有人都在嘲笑他口吃的问题,但事实是10个人可能只有2-3个人会嘲笑他,而这种人我们可以与他切断联系,当你做到了自我接纳,并慢慢开始做到他者信赖、他者贡献,在共同体中找到位置并做出贡献,会发现口吃只不过是你身上微不足道的一个点,并发现慢慢的别人会越来越尊重你。
4、甘于平凡,也需要勇气?我们可以通过他者贡献,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但如果我们没有实现伟大的人生理想,没有做出一番事业,是否也能够获得幸福?这里讨论的问题其实是:是否只有取得伟大成就才算幸福的人生?如果一生默默无闻是否也有价值?实现伟大理想,追求优越性是人类的普遍欲求,也就是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然而在人追求理想状态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两条路,即更好,或者更坏。比如,孩子追求优越性的成长之路。 第一条路是努力真正做到优秀,成为父母期望中一样优秀,但这条路很艰难,只有极少数人可以选择。 很多无法做到更好的孩子,就会选择第二条路,即更差。因为这样可以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通过问题行为,即使不付出努力也可以获得他人的关注。比如孩子大声说话、扔粉笔、欺负同学、抽烟喝酒,甚至割腕自杀,都是为了让自己成为特别的存在,从而吸引同学、老师的关注。阿德勒把选择更差,通过问题行为吸引关注,成为“廉价的优越感”,即使会被训斥、被处罚,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很多人都想成为特别的存在,不甘于作为“普通的一员”。而这些陷入问题行为的孩子所做的所有事情,本质上不是作恶,而是另一种“善”的存在,是在追求优越性,只不过这种优越性是“廉价的”,是用了错误的方法来追求关注。【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虽不同但平等。为什么我们都想追求特别?因为我们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做不到自我接纳,在变得“特别优秀”受挫后就极端的转为“特别差劲”,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上其实人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行走,有人走在前面,有人走在后面,没人可以永远领先,也没人主动落后,每个人虽不同但平等。甘于平凡是否又意味着“不求上进”、“庸庸碌碌”、“自暴自弃”呢?显然不是,因为普通不等于“无能”,“甘于平凡”不代表没有远大的目标。如果我们把人生的远大目标,比作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人生的成功就是登上山顶,然后我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登山的路上,登上山顶只是最后一刻的一个结果。把最终的结果当做人生的追求,那么没有登上山顶之前,或因为事故、疾病等原因无法登顶,就意味着登山活动的失败。那登山过程的我、之前走过的人生,是否还有意义?【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把人生当做登山,把登上山顶作为人生目标,其实是把人生看成了一条线,即从人降生的一瞬间就开始的线,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通向山顶,最终迎来“死亡”的一刻,这条线中间的部分都没有价值。阿德勒认为人生不应该是一条连续的线,而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无限多的点成为人生连续的刹那。每一个刹那,就是我们所生活的现在、当下,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如果无法理解这一点,把人生当做一条连续的线,那么就会强迫孩子过“线”一样的人生,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进入好企业,这样才是幸福的人生,否则就是失败。但人生是每一个刹那的连续,所以人生是无法完美规划的,因为每一个刹那都无法做计划。
5、连续刹那组成的人生,也能精彩吗?假设人生像阿德勒认为的不是一条连续的线,而是连续的刹那瞬间所组成,人生也无法规划,那人生的计划性、努力的价值是否还有意义?难道所有人都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设定任何人生的目标吗?没有目标和计划如何实现人生?梦想成为钢琴家的人是否还需要拼命努力练习?梦想成为律师的人是否还需要努力通过司法考试?其实问题不在于有没有目标,而在于能否在人生的每个刹那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最终成为钢琴家的人并不在于他一直想着自己的目标,成为律师的人也并不在于他一直梦想通过司法考试。想成为钢琴家的人、想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很多,但这么多人并没有全部实现目标,他们真正成功的关键在于沉浸在每一个当下的练习、沉浸在每一个“此时此刻”的专注和用心。【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刹那,并且常常给自己一个觉知:已经到了这里,下一个刹那要继续认真、用心、努力。跳着钢琴之舞的人成为钢琴家,跳着司法考试之舞的人成为律师,跳着写作之舞的人成为作家。只要跳着舞的此时此刻,我们是认真对待的,人生就足够充实。每个人要做的不仅仅是设定一个目标,更重要的是跳好当下之舞。因为跳好当下的人生之舞,本身就是目的,最终舞步会在哪里停下没有办法精准的预测,但是只要一直跳动就不会停在原地不动,最终会达到一个更好的地方。这个结果可能不一定是你理想中的目的地,但这是你认真活在每一个当下的情况下,能够去到的最好的地方。想到到达理想目的地的人生是一种“潜在性人生”,如果达不到目的地,人生就是失败的。而跳舞的刹那人生是“现实性人生”,做好了当下就是成功,因为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结果。如果跳舞的人生无法理解,还可以把人生看做一场旅行,比如,想去埃及金字塔,我们是否会选择用最快的方法到达胡夫金字塔,然后最短的距离返回?显然不会,因为跨出家门的那一刻,旅行就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即使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最终达到金字塔,也不能否定我这次的旅行,这就是现实性人生。6、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此时此刻原因论和目的论,否定过去决定现在,认为过去无法改变,只能通过改变目的来改变现在。现在又通过“现实性人生”的连续刹那,否定了计划和未来,那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是否还有能改变的东西?人的意愿对人生又能否产生影响?其实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我们每一个当下的决定都会影响下一秒的人生,未来如何完全无法准确预测,所以只能做好当下,不执着于过去,不担心未来,未来会因为每一个当下而发生变化。做好当下,就像把一束强烈的“聚光灯”对准此时此刻,在聚光灯的照射下,我们既看不到过去,也看不到未来,这个强烈的聚光灯就是极致聚焦当下、专注当下,更认真的过好此时此刻。假如你纠结过去、幻想未来,只能说明此时此刻,你没有认真的活着。【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我们过于关注过去、幻想未来,只不过是为当下的自己寻找免罪符。(与前面的目的论接轨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把人生理解为一个长长的故事,从出生,到童年,到何时何地毕业、进入什么公司,这些因素决定了我的现在和未来,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不管发生了什么错误都不在我,而是在于过去的经历和环境。这是一种免罪符,也是一种人生谎言。而实际情况是,未来永远都是一张白纸,并没有铺设好固定的轨道,究竟怎么走,都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聚焦此次此刻,不是放弃目标和梦想,而是认真而谨慎的活好每一刻。
7、对决人生最大的“谎言”!我很想考上大学,但是此时此刻却并不想努力认真学习,因为觉得考试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我很想升职加薪,但此时此刻我并不想努力工作,因为我不知道现在做的事情能否为我升职加薪带来帮助。我们的人生也是一样,很多时候,总是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都是准备阶段,此时此刻都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这是一种拖延的生活方式。只有极致聚焦和专注当下,每天都在不停的跳舞,每天都有今天能做到的事情,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努力一点点,今天这一天就为此而存在,而不是为了将来的考试或升职加薪而存在。有时候我们总是告诉自己,我真正的生活马上就要开始了,到时候我会努力工作、健身读书、陪伴家人,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挡着我,总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占据着我的生活。时间永远不够用,真正的生活永远无法开始。后来我们才真正明白,原来这些阻碍着我的障碍,才是我真正的生活。【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没有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的灯光打向了人生的一条线上,自认为看到了未来,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未来。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甩开“人生谎言”,把强烈的聚光灯打向“此时此刻”。人生没有目标又何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本身就是在跳舞。不要把人生想的太过深刻,人生其实很简单,过好了每一个此时此刻,人生总是处于完美、完结的状态。我们很多时候感到懊恼、后悔,都是因为没有过好此时此刻。只要我们专注做好了当下,即使生命在此刻终结,也并不是人生的不幸,无论是20岁还是90岁,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一生。过去和未来根本就不存在,都是我们的主观想法,所以我们才要聚焦当下。对人生起决定性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
8、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果人生只是连续的刹那,并且人生只存在于“此时此刻”,那我们为什么而出生,经历饱受苦难的人生,最终迎来死亡,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活?我们人生的意义究竟又是什么呢?【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我们所居住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确定、不合理,战祸、天灾,没人可以预料到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我们无法对卷入战争而丧命的孩子去谈什么“人生意义”,也无法对因突如其来的地震失去生命的人谈“人生意义”,因为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可以作为常识来讲的意义。但不代表我们面对不合理的悲剧而不采取任何行动,也不是肯定已发生的悲剧,只是追问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可以做的是赋予发生的事情更积极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你赋予自己人生什么意义,你的人生就是什么样的,而且能够赋予你人生意义的,没有其他人,有且只有你自己。很多人内心迷茫、人生没有方向,认为人生毫无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给这样的人生应有的意义呢?感到迷茫的原因,其实是我们内心想要选择自由、选择幸福,想要不惧怕被人讨厌,但又不知道如何前行,所以需要有一个指引我们人生方向的“引导之星”。【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引导之星”,就是“他者贡献”,只要不迷失这个指针,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就可以获得幸福。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人生,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你就不会迷失,而且跟着这个“引导之星”,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所讨厌,也可以获得自由的生活。【因为做到“他者贡献”就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就可以做到“自我接纳”并建立信心,就可以不惧被人背叛而选择“无条件的他者信赖”,就可以把他人视作我的积极的伙伴,就可以不再自卑、不再寻求认可,从而专注于自己人生的“此时此刻”。】只要我们像“跳舞”一样过好刹那的此时此刻,既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过好每一个完结的刹那。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跳着舞,就可以到达某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应该去的地方。
写在最后。花了整整两周的时间,三万字的“书评”,是我这么多年从来没写过的,也不知道有没有人会看到最后。但我认为值得,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已经是一次极致聚焦和专注当下“跳舞”。书中最后有一句话:一个人的力量很大,甚至可以无穷大,甚至可以改变世界。如果“我”发生了改变,这个“世界”就会改变,世界无法靠别人改变而只能靠“我”去改变,不用惧怕别人的评价,也不用害怕被讨厌,建立被讨厌的勇气,世界就可以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如果必须有人开始改变,那就从我开始,即使别人不理解、不配合,那是他人的课题,与你无关,我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从此时此刻开始,用阿德勒心理学来改变生活。对,就从你开始,不用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会灭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